病理性赌博:行为成瘾(2016)

。 2016 Oct; 15(3):297-298。

在线发布2016 Sep 22。 DOI:  10.1002 / wps.20373

PMCID:PMC5032511

病态赌博,也称为赌博障碍,已成为DSM-5中首个公认的非物质行为成瘾。 在该分类中,基于在DSM-IV期间收集的数据,将异质DSM-IV类别的脉冲控制障碍(其他未分类)中的若干病症重新分类。 然而,DSM-5分类引起了争议,一些学术观点赞成在脉冲控制障碍的章节中留下病态赌博(参见,例如,Grant等人1 在这本期刊中)。

在这里,我们提供了支持将病态赌博分类为成瘾性障碍(“专业”论证)的论据的摘要,并解决了支持不同病理学(“骗局”论点)的同事提出的论点。 在“专业”方面,可以突出病态赌博和物质使用障碍之间的几个共性。 在这些共性中,它们是脑功能和认知特征的类似神经生物学基础2。 它们包括在病理性赌博和物质使用障碍之间的奖励处理方面的相似性,这些不同于冲动控制障碍。 虽然后面这些疾病对个人有益处1,这种奖励是基于消极强化:人们在行为后有一种解脱的感觉。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物质诱导的成瘾和赌博提供了积极的强化,至少在疾病过程的早期阶段2当人们报告“踢”或“流动”状态时。 只有在后期阶段,强迫性特征和消极强化才占主导地位。 此外,与问题行为相关的刺激的显着增加是病态赌博和物质使用障碍共有的核心特征。 在这两种情况下,无论奖励类型如何,奖励预期都会失效。 证据表明,患有赌博或物质使用障碍的个人表现出低反应性奖励回路。 这些结果支持多巴胺能功能障碍构成物质相关和行为成瘾的共同特征的观点,尽管需要进一步的研究2.

此外,病理性赌博和物质使用障碍具有相似的诊断特征,并且合并症率高2。 药理学和行为学治疗有重叠。 存在病态赌博和物质使用障碍之间的共同遗传脆弱性3观察到与对照组亲属相比,病理性赌博个体的一级亲属的病态赌博和物质使用障碍的共同聚集4.

关于将病态赌博分类为成瘾性疾病的论点,例如Grant等人所述1,可以在不需要将病态赌博归类为冲动控制障碍的情况下进行反驳。 提出的一个论点是,考虑到在病态赌博和重度抑郁之间发现共同的遗传脆弱性因素,将病态赌博视为成瘾还为时过早。 我们认为这些共同因素的存在可以用其他方式解释,因为情绪障碍是病态赌博中第二种最常见的共同发生的疾病,在物质使用障碍之后。 此外,物质依赖(例如尼古丁)之间也存在共同的遗传责任5,可卡因6)和抑郁症。

提出了另一个论点1 因为将病理性赌博归类为成瘾没有明显的临床效用,因为除了用于治疗物质使用障碍的治疗方法之外的治疗方法可能对该病症有用。 概述的实例是锂和暴露疗法。 然而,锂有可能减少过度赌博的可能性,因为它有效治疗共病的双相症状而非病态赌博 本身 7。 我们同意接触治疗可以帮助减少病态赌博中的赌博冲动。 然而,这种治疗方法也已成功用于物质使用障碍,并有效减少与药物或药物线索有关的冲动8.

最后,在考虑预防时,病态赌博的分类可以产生重大影响。 虽然成瘾的发生和病程可能会受到预防措施的深刻影响9,这还没有显示出冲动控制障碍。

总之,格兰特等人提出的论点1 不足以对抗DSM-5中病态赌博作为成瘾性疾病的分类,并证明即将到来的ICD-11中的不同分类是合理的。 相反,相反的情况也适用。 病态赌博最好被理解为“行为”成瘾,其中个人不会对有益的化学物质上瘾,而是对他/她有益的行为。

Karl Mann1,Mira Fauth‐Bühler1,Susumu Higuchi2,Marc N. Potenza3,John B.Saunders4 1曼海姆/海德堡大学中央心理卫生研究所成瘾行为和成瘾医学系,德国曼海姆; 2日本神奈川县横须贺市国家医院组织栗滨医学成瘾中心; 3耶鲁大学医学院,美国康涅狄格州纽黑文市精神病学,神经生物学和儿童研究中心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CASA系; 4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青年物质滥用研究中心; 悉尼大学悉尼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和成瘾医学学科

K. Mann和JB Saunders是ICD-11物质相关和成瘾性疾病工作组的成员。 本函中表达的观点并不代表该工作组的观点。 K. Mann和M. Fauth-Bühler对这件作品做出了同样的贡献。

参考资料

1. Grant JE,Atmaca M,Fineberg NA等。 世界精神病学 2014; 13:125-7。 [考研]
2. Fauth-BühlerM,Mann K,Potenza MN。 Addict Biol (在新闻)。
3. Lang M,LeménagerT,Streit F等。 Eur Psychiatry 2016; 36:38-46。 [考研]
4. Mann K,LeménagerT,Zois E等。 提交出版。
5. Edwards AC,Kendler KS。 J影响紊乱 2012;15;142:90‐7. [考研]
6. Arango-Lievano M,Kaplitt MG。 Med Sci 2015; 31:546-50。 [考研]
7. Hollander E,Pallanti S,Allen A et al。 Am J Psychiatry 2005; 162:137-45。 [考研]
8. Vollstädt-Klein S,Loeber S,Kirsch M等。 生物精神病学 2011; 69:1060-6。 [考研]
9. 持有人HD。 Am J Addict 2001; 10:1-15。 [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