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青少年互联网使用,社会融合和抑郁症状:纵向队列调查分析(2018)

J Dev Behav Pediatr。 2018 Feb 13。 doi:10.1097 / DBP.0000000000000553。

强C.1, 李CT2, Chao LH1, 林CY3, 蔡MC4.

抽象

目的:

通过大型全国性队列研究和潜在生长模型(LGM)方法,研究青少年休闲时间互联网使用与学校环境中的社会融合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关联如何影响台湾青少年后来的抑郁症状。

方法:

分析了台湾教育小组调查中3795学生从2001到2006的数据。 休闲时间互联网使用是由(1)在线聊天和(2)在线游戏每周花费的小时数来定义的。 学校社会融合和抑郁症状是自我报告的。 我们首先使用无条件LGM来估计互联网使用的基线(拦截)和增长(斜率)。 接下来,进行了另一项以学校社会融合和抑郁为条件的LGM。

结果:

大约10%的参与者报告每周从事在线聊天和/或游戏超过20个小时。 随着时间的流逝,互联网用于在线聊天的人数呈增长趋势。 学校的社会融合与基线量相关(系数= -0.62,p <0.001),与休闲时间互联网使用量的增长无关。 在第0.31浪中,互联网使用趋势与抑郁症状呈正相关(系数= 0.05,p <4)。

结论:

学校社会融合最初与青少年休闲时间互联网使用减少有关。 随着时间的推移,互联网使用的增长无法通过学校社会整合来解释,但却对抑郁症产生了不利影响。 加强青少年与学校的联系可能会阻止最初的休闲时间使用互联网。 在建议青少年使用互联网时,医疗保健提供者应考虑其患者的社交网络和心理健康。

结论:29461298

作者: 10.1097 / DBP.0000000000000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