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男性青少年互联网滥用与互联网依赖的合并症和行为方面的差异(2014)

精神病学调查。 2014 Oct; 11(4):387-93。 doi:10.4306 / pi.2014.11.4.387。 Epub 2014 Oct 20。

李杰1, Park EJ2, 权米3, 崔JH3, Jeong JE3, 崔JS4, 崔SW5, 李CU3, 金DJ3.

抽象

目的:

本研究根据男性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严重程度检查了精神病合并症和行为方面的差异。

方法:

来自汉城四所中学的4名青少年参加了这项研究。 根据精神科医生的诊断性访谈,将受试者分为非成瘾者,虐待者和依​​赖者组。 根据《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XNUMX版),《儿童抑郁量表》,《国家特质焦虑量表》,《互联网成瘾测试》和一项自我评估,通过精神病临床访谈对受试者的精神病合并症和行为方面进行评估。报告了有关行为方面的问卷。

结果:

在虐待和依赖人群中,精神病合并症的分布存在显着差异,特别是在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和情绪障碍项目方面。 在三组中,儿童的抑郁量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和互联网成瘾测试分数也有显着差异。 非成瘾者,滥用者和依赖者之间的10项互联网成瘾测试中有20项存在显着差异。 非成瘾者和虐待人群在七个项目上有显着差异,但是虐待和依赖人群中的受试者之间没有差异。 虐待和依赖人群之间在三个项目中观察到显着差异,但非成瘾者和虐待人群之间没有显着差异。 就行为方面而言,依赖性组中虐待,性和社交兴趣减少的得分最高,而非成瘾者组得分最低。 但是,人际关系减少的行为方面并未显示出群体之间的这种差异。

结论:

这项研究表明,青少年男性的精神病合并症和行为方面存在差异,具有互联网滥用和互联网依赖的特征。

关键词:

行为方面; 合并症; 依赖; 互联网滥用

引言

迄今为止,还没有明确的网络成瘾定义,而网络成瘾作为成瘾性疾病主题中的一个独特实体仍然是一个争论的主题。 虽然网络成瘾有几个标准和测试,但由Young开发的网络成瘾测试(IAT)1 是最广泛使用的评估工具。 IAT基于“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4th edition,DSM-IV)中描述的病理性赌博标准,2 暗示网络成瘾是一种行为成瘾的形式。

一些研究表明,行为和物质成瘾在不同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3 为了评估网络成瘾,Anderson和Fortson在一项以DSM-IV中与物质相关的疾病模拟的研究中使用了修改后的标准来评估网络成瘾。4,5 使用这些标准,网络成瘾被定义为类似于物质使用障碍的成瘾性疾病。 他们的研究表明,与滥用药物的情况一样,网络成瘾可能会被误诊为滥用或依赖,具有独特的临床特征。 然而,由于该研究没有进行患者访谈,而是根据纸质调查进行诊断,因此作者无法确定每位患者的确切精神疾病合并症。

关于网络成瘾的大量研究集中在这种疾病的精神症状和精神病合并症上。6,7,8 有关抑郁症状与网络成瘾之间关系的一致发现,8,9,10,11 许多研究人员报告说,一系列精神疾病与网络成瘾并存。12,13 准确评估合并症是了解网络成瘾病因的重要部分,因为很明显,即使网络成瘾和因果关系仍然不清楚,网络成瘾和精神病合并症也会相互影响。 临床上,准确评估合并症对于适当的治疗以及预测成瘾者的预后非常重要。 最近的研究表明,根据性别,年龄和成瘾的严重程度,网络成瘾在精神病合并症和行为方面具有异质性。9,14 然而,这些是小规模的研究或研究,仅使用自我报告的问卷,而没有精神科医生的诊断性访谈。 如果基于精神科医生的准确诊断,滥用和依赖组显示出精神科合并症的差异,我们将能够更准确地规划网络成瘾的研究和治疗方法。

根据Fortson提供的标准,4 目前的研究旨在通过进行诊断性访谈来区分互联网滥用和依赖,并确定两组在精神病合并症和行为方面的差异。 作者假设,具有互联网滥用和依赖倾向的男性青少年的精神病合并症和行为方面存在差异。

方法

参与者成员

数据来自四所当地的中学和高中。 本研究中包括通过IAT评分超过40被识别为网络成瘾者的受试者1,15,16 以及精神病诊断。 将被鉴定为非成瘾者的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受试者包括在对照组中。 对于非成瘾者组,进行了有关网络成瘾的诊断性访谈和问卷调查,但未评估受试者的精神病合并症。 根据首尔圣玛丽医院机构审查委员会批准的程序,受试者和他们的父母在收到对研究的完整解释后提供了知情同意书。

材料

互联网使用

通过两种方法评估互联网使用的程度。 首先,所有参与者都参加了IAT。 IAT是由5项目组成的20点李克特量表,每个项目评定关注程度,强迫性使用,行为问题,情绪变化以及对与互联网使用相关的一般功能的影响。1 分数越高表示网络成瘾越严重。 第二(以及本研究中更重要的部分),五位精神病学家使用DSM-IV中药物滥用和依赖标准的修改版进行了访谈。 我们的互联网滥用和依赖标准如下所示 表1.

表1  

互联网滥用和依赖的标准

精神病合并症

精神科医生通过《心理健康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IV(SCID)的结构化临床访谈》评估了受试者的精神合并症。 此外,所有受试者均使用韩文版的儿童抑郁量表(CDI)17 和国家特质焦虑量表(STAI)18 用于客观评估合并症的严重程度。

自我报告的问卷

网络成瘾研究通常使用40项目自我报告的关于互联网使用的问卷。19 在这项研究中,有四个与行为方面相关的项目被添加到调查问卷中以进行额外分析:1)您是否在网络世界中变得更具攻击性? (辱骂),2)您在网络世界中的对话性质是否更具性感? (性),3)你对学校生活感兴趣吗? (社交兴趣减少),4)你和朋友的关系是什么? (人际关系减少)

所有四个项目均按5点Likert量表评级。

数据分析

使用事后多重比较和Bonferroni调整,使用方差的独立样本分析(ANOVA)对连续变量进行分析。 使用Fisher精确检验分析了分类数据。

成果

互联网滥用和依赖

表2 列出有关受试者的人口统计数据。 在上瘾组中,21和41受试者分别属于互联网滥用组和互联网依赖组。

表2  

受试者的人口学特征

精神病合并症

在网络成瘾者中发现了几种精神疾病合并症。 在总瘾组中,最常见的合并症是抑郁症(38.7%),其次是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35.5%),除抑郁症以外的情绪障碍(12.9%),焦虑症(8.1%),物质使用疾病(4.8%),冲动控制障碍(4.8%)和其他(14.5%)。 当上瘾组被细分为虐待和依赖组时,两组之间合并症的发生率有进一步的差异(表3). 依赖组(82.9%)的总合并症发生率高于滥用组(81.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两组之间唯一的显着差异在于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频率。 抑郁症和其他情绪障碍合并为一类“情绪障碍”,表明两组之间的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存在显着差异(图1).

图1  

互联网滥用和依赖人群的合并症。 Fisher的精确检验用于统计比较。 ADHD: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表3  

互联网滥用和依赖群体中受试者的合并症

每组之间IAT,CDI和STAI评分的差异

图2 显示两组间CDI,特质焦虑,状态焦虑和IAT评分的差异。 CDI,特质焦虑和IAT评分按非吸毒者,虐待和依赖组的顺序增加,但状态焦虑评分没有。 CDI项目中每组之间在自我和未来的消极想法,低自尊,自杀意念,失眠,食欲不振,对活动失去兴趣以及同伴关系困难方面存在显着差异。 尤其是,低自尊,对未来的消极想法以及虐待和依赖群体之间的自杀意念存在显着差异。

图2  

非吸毒者,虐待和依赖组之间CDI,TA,SA和IAT评分的差异。 使用事后多重比较和Bonferroni调整的ANOVA进行分析。 *p <0.001, **p <0.01, ***p <0.05。 我在: ...

IAT项目的差异

对10 IAT项目的20的回应显示非吸毒者,虐待和依赖组之间存在显着差异。 非吸毒者和虐待群体之间有7个项目有显着差异,但滥用和依赖群体之间没有显着差异。 另一方面,对于三个项目,虐待和依赖群体的反应存在显着差异,但非吸毒者群体和滥用群体之间没有显着差异(表4).

表4  

互联网成瘾的差异非吸毒者,虐待和依赖群体之间的测试项目

行为方面的差异

关于虐待,性和社交兴趣减少的三个项目在三组之间存在显着差异。 然而,关于人际关系减少的反应没有显着差异 (表5).

表5  

来自非吸毒者,虐待和依赖群体的行为方面问卷调查的分布

讨论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互联网滥用和依赖组的受试者之间的精神病合并症存在差异。 在依赖组中,情绪障碍,特别是抑郁障碍,是比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更常见的合并症。 另一方面,在滥用组中,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是最常见的共病症。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核心症状是“容易感到无聊”和“对延迟的奖励感到厌恶”。20,21 互联网行为的特点是快速反应和即时奖励,可能减少无聊的感觉或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受试者提供即时刺激和奖励。 互联网还提供社会支持,潜在成就,控制乐趣,以及青少年可以摆脱现实世界情感困难的虚拟世界。22,23,24 因此,抑郁的青少年更有可能使用互联网来缓解抑郁症,并且他们可能因重度互联网使用而遭受更多有害影响,这似乎是合理的。 这造成了恶性循环,可能导致互联网依赖于互联网成瘾的范围。25

非吸毒者,滥用和依赖组中CDI和STAI评分的显着差异表明三组中的受试者具有不同程度的抑郁和焦虑。 然而,本研究尚未发现抑郁,焦虑和网络成瘾之间的因果关系。

根据非吸毒者,虐待和依赖性得分的差异,IAT的20项目可以细分为三组。 IAT的三个小组表明,有些项目能够识别每个成瘾阶段(尽管有些项目可能仅用于识别正常或上瘾的科目), 而一些项目能够识别受试者的依赖程度。 在这项研究中,依赖组的睡眠障碍,情绪变化和专注是显着的,但非吸毒者和滥用组之间的这些项目没有显着差异。

滥用组中的虐待行为,性行为和社交兴趣降低比非吸毒组更严重,并且在依赖组中最严重。 这些结果与先前研究的结果一致。26,27,28 然而,减少的人际关系并没有表现出与其他行为方面相同的模式。 看来,与非成瘾者相比,滥用者中的对象与他人的关系更好。 这可以用两种方式解释。 首先,调查没有对“在线”朋友和“离线”朋友这两个术语进行区分,这导致了该术语的扩展。 为了弄清这一点,在评估之前,我们必须清楚地区分“离线”朋友和“在线”朋友。 其次,这也可以用以前的报告来解释,即互联网倾向于弥补内向和退缩人群的沟通困难。.29 在个人表现出互联网滥用或依赖性特征之前,应获取有关个人的人际关系水平的信息,以准确评估互联网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这项研究有一些局限性。 第一个限制是没有评估非成瘾者组中受试者的精神病合并症。 由于这种限制,我们的结果没有显示非吸毒者和吸毒者群体之间精神病合并症的差异。 然而,这一点并没有减损比较互联网滥用和依赖群体之间的精神病合并症的主要目的。 第二个限制是该研究是作为横断面研究进行的。 需要进行纵向前瞻性研究,以确定网络成瘾和精神病合并症的因果关系。

总之,在具有互联网滥用和依赖倾向的男性青少年中,精神病合并症和行为方面存在差异。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滥用和依赖具有不同的核心精神病理学。 基于这些结果,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将能够对互联网滥用和依赖的生理和心理机制进行大规模的研究。 而且,从治疗的角度来看,如果在互联网滥用和依赖组中发现精神病合并症的因果关系,它将能够帮助防止其再次发生或恶化。

致谢

该研究得到大韩民国卫生和福利部韩国卫生技术研发项目的资助(HI12 C0113(A120157))。

参考资料

1.年轻的KS。 陷入网络:如何识别互联网成瘾的迹象和成功的复苏策略。 纽约:约翰·威利父子公司; 1998。
2。 美国精神病学协会。 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 第四版。 华盛顿特区:美国精神病新闻; 1994。
3。 Grant JE,Marc NP,Aviv W,David AG。 行为成瘾简介。 Am J Drug Alcohol Abuse。 2010; 36:233-241。 [PMC免费文章[考研]
4。 Fortson BL,Scotti JR,Chen YC,Malone J,Del Ben KS。 互联网使用,滥用和依赖东南地区大学的学生。 J Am Coll Health。 2007; 56:137-144。 [考研]
5。 安德森KJ。 大学生网络使用:一项探索性研究。 J Am Coll Health。 2001; 50:21-26。 [考研]
6。 Black DW,Belsare G,Schlosser S.临床特征,精神病合并症以及报告强迫性计算机使用行为的人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J Clin Psychiatry。 1999; 60:839-844。 [考研]
7。 Shapira NA,Goldsmith TD,Keck PE,Jr,Khosla UM,McElroy SL。 有互联网使用问题的个人的精神病学特征。 J影响紊乱。 2000; 57:267-272。 [考研]
8。 年轻的KS,罗杰斯RC。 抑郁症与网络成瘾之间的关系。 Cyber​​psychol Behav。 1998; 1:25-28。
9. Petrie H,GunnD。互联网“成瘾”:性别,年龄,抑郁和内向的影响; 英国心理学会伦敦会议; 15年16月1998日至XNUMX日; 伦敦,英国。
10。 Ha JH,Kim SY,Bae SC,Bae S,Kim H,Sim M,et al。 青少年抑郁症和网络成瘾。 精神病理学。 2007; 40:424-430。 [考研]
11。 Kim K,Ryu E,Chon MY,Yeun EJ,Choi SY,Seo JS,et al。 韩国青少年网络成瘾及其与抑郁和自杀意念的关系:问卷调查。 Int J Nurs Stud。 2006; 43:185-192。 [考研]
12。 Ha JH,Yoo HJ,Cho IH,Chin B,Shin D,Kim JH。 在网络成瘾筛查阳性的韩国儿童和青少年中评估精神病合并症。 J Clin Psychiatry。 2006; 67:821-826。 [考研]
13。 Yoo HJ,Cho SC,Ha J,Yune SK,Kim SJ,Hwang J,et al。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状和网络成瘾。 精神病学Clin Neurosci。 2004; 58:487-494。 [考研]
14。 Ko CH,Yen JY,Chen CC,Chen SH,Yen CF. 影响台湾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性别差异及相关因素。 J Nerv Ment Dis。 2005; 193:273-277。 [考研]
15。 Laura W,Marry M.网络成瘾测试的心理测量属性。 Cyber​​psychol Behav。 2004; 7:443-450。 [考研]
16。 Panayiotis P,Miranda JW。 评估塞浦路斯高中学生的网络成瘾测试的心理测量属性。 Eur J Psychol。 2012; 8:327-351。
17. Cho SC。 韩国形式的科瓦奇儿童抑郁量表的开发。 韩国神经精神病学杂志。 1990; 29:943–956。
18。 Spielberger CD,Gorsuch RL,Lushene RE。 国家特质焦虑量表手册。 Palo Alto:咨询心理学家出版社; 1970。
19。 Kim CT,Kim DI,Park JK。 网络成瘾咨询与预防计划的发展研究。 首尔:国家IT产业振兴机构; 2002。
20。 Castellanos FX,Tannock R.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神经科学:寻找内表型。 Nat Rev Neurosci。 2002; 3:617-628。 [考研]
21。 钻石A.注意 - 缺陷障碍(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没有活动过度):一种神经生物学和行为上不同的疾病,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多动)Dev Psychopathol。 2005; 17:807-825。 [PMC免费文章[考研]
22。 Suler JR。 获得您所需要的:健康和病态的互联网使用。 Cyber​​psychol Behav。 1999; 2:385-393。 [考研]
23。 Tichon JG,Shapiro M.在网络空间中分享社会支持的过程。 Cyber​​psychol Behav。 2003; 6:161-170。 [考研]
24。 Leung L.网络属性和互联网的诱人属性是在线活动和网络成瘾的预测因素。 Cyber​​psychol Behav。 2004; 7:333-348。 [考研]
25。 Kraut R,Kiesler S,Boneva B,Cummings J,Helgeson V,Crawford A.互联网悖论重新审视。 J Soc问题。 2002; 58:49-74。
26。 Kim EJ,Namkoong K,Ku T,Kim SJ。 网络游戏成瘾与攻击,自我控制和自恋人格特质之间的关系。 Eur Psychiatry。 2008; 23:212-218。 [考研]
27。 Ko CH,Yen JY,Liu SC,Huang CF,Yen CF. 青少年攻击性行为与网络成瘾和在线活动之间的关联。 J Adolesc Health。 2009; 44:598-605。 [考研]
28。 Cooper A,Scherer CR,Boies SC,Gordon BL。 互联网上的性行为:从性探索到病态表达。 Psychol Res Pract教授。 1999; 30:154-164。
29。 Allison SE,von Whalde LV,Shockley T,Gabbard GO。 互联网时代的自我发展与角色扮演幻想游戏。 Am J Psychiatry。 2006; 163:381-385。 [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