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症状对伊斯法罕大学学生网络成瘾的影响(2011)

评论: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上瘾”。 在这项研究中,有18%的大学生达到了网络成瘾的标准。 作者认为,Interent成瘾会导致多种情绪障碍,包括焦虑症,强迫症和抑郁症。


J Res Med Sci。 2011 Jun;16(6):793-800.

链接到全面研究

Alavi SS,Maracy MR,Jannatifard F,Eslami M.

来源

伊朗伊斯法罕医学科学院管理和医学信息学系。

抽象

背景:

网络成瘾是一种跨学科的现象,它已经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各种科学,如医学,计算机,社会学,法律,伦理学和心理学。 这项研究的目的是确定精神症状与网络成瘾的关联,同时控制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和教育水平的影响。 据推测,高水平的网络成瘾与精神症状相关,并且与强迫症症状特别相关。

方法:

在一项横断面研究中,随机选择了伊斯法罕大学的250名学生。 受试者完成了人口统计学问卷,年轻诊断问卷(YDQ)和症状清单90-修订版(SCL-90-R)。 使用多元逻辑回归方法分析数据。

结果:

妄想症除外,躯体化,敏感,抑郁,焦虑,攻击性,恐惧症和精神病等精神症状之间存在关联; 和网络成瘾的诊断控制年龄,性别,教育水平,婚姻状况和大学类型。

结论:

人口中很大一部分年轻人患有网络成瘾的不利影响。 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学家必须意识到网络成瘾引起的心理问题。

关键词:网络成瘾,网民,精神症状

 在过去十年中,大多数国家都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互联网用户。 在2009,伊朗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显示32万人上网。1 这个数字表明了这个问题对今天伊朗人生活的重要性。 随着访问的更容易,互联网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社会病理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专家都意识到过度使用互联网的潜在负面影响以及相关的身心问题。25 那些失去对生活行为控制权的人,一般来说,每周在网上花费超过38小时,被认为有网络成瘾。 网络成瘾通常被描述为冲动控制障碍,其不涉及使用醉酒药物并且与病理性赌博非常相似。4

网络成瘾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问题,许多研究都考虑过这个问题。 这些年来,互联网的普遍使用显着增加。 除了互联网带来的所有好处之外,互联网使用过度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 网络成瘾是一种跨学科的现象,医学,计算机,社会学,法律,伦理学和心理学等各种科学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调查。6

越来越多的关于网络成瘾的研究表明,网络成瘾是一种社会心理障碍,其特征如下:宽容,戒断症状,​​情感障碍和社会关系问题。 互联网的使用在一个人的生活中造成了心理,社会,学校和/或工作上的困难。7 18%的研究参与者被认为是病态的互联网用户,他们过度使用互联网导致了学业,社交和人际关系问题。8 过度使用互联网可能会导致心理唤醒水平升高,导致睡眠不足,长时间不能进食以及身体活动受限,可能导致使用者出现抑郁,强迫症,低亲属关系等身心健康问题。焦虑。4

有问题的互联网使用可能与主观痛苦,功能障碍和Axis I精神疾病有关。9 此外,许多研究报告了青少年网络成瘾与精神症状之间的关联,如抑郁,焦虑,孤独,自我效能等。1012

 抑郁症是与互联网过度使用相关的最常报告的精神症状。10,1315 然而,高网络成瘾评分与抑郁评分无显着相关性。16

 伊朗的一项研究发现,过度的互联网用户对社会及其环境的责任感较小,而且更容易遭受社会隔离。 他们的教育和工作通常不会成功,他们的社会支持较少,自尊心也较低。6

 尽管许多研究人员调查了网络成瘾与抑郁等精神症状之间的关系,但很少有研究关注精神症状如躯体化,精神病和网络成瘾之间的关联。 过去的研究是矛盾的,他们的发现非常有限。17

 有必要确定互联网使用模式,检查网络成瘾与精神症状之间的关联,探讨网络成瘾的心理特征。 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控制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和教育水平等人口统计变量的影响来确定精神症状与网络成瘾的关联。 据推测,高水平的网络成瘾与精神症状相关,并且与强迫症(OCD)症状特别相关。

 

方法

 在该研究中使用横截面设计。 在分层抽样的基础上,从伊斯法罕大学,伊斯法罕医科大学,伊斯兰阿扎德大学和伊斯法罕技术大学等四所大学中随机抽取了250学生总数。 参与者是在家庭,学校,图书馆,咖啡网或任何其他相关地点,过去6月份至少每周使用一次互联网的学生。

 为了衡量网络成瘾的程度,我们使用了有效且可靠的波斯版年轻诊断问卷(YDQ),年轻网络成瘾测试(IAT),并根据DSM-IV-TR标准对冲动控制障碍进行了访谈。 (ICD),未另行规定(NOS)。

 由八个“是”或“否”问题组成的YDQ被翻译成波斯语。 它包括与成瘾性有关的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对互联网的沉迷,宽容(需要花更多时间在互联网上才能获得满意的满意度),无法减少或停止互联网使用,在线时间超出预期的时间在人际,教育或职业领域中的不利后果,说谎以掩盖互联网使用的真实范围,或使用互联网作为逃避问题的尝试。 在六个月的时间内回答五个或更多问题的“是”时,受试者被视为“上瘾”。 对问题6至1回答“是”以及其余三个问题中至少任何一个回答为“网络成瘾”的受访者。 YDQ的对分半信度为5,Cronbach的alpha为0.729。18 我们选择Beard的改良YDQ作为YDQ的八个临床症状来评估网络成瘾。7 在我们的研究中,它的Cronbach's alpha可靠性为0.71,2周后的再测P值为0.82。19

 IAT是20项目的自我报告,具有5点量表,基于强迫性赌博和酗酒的DSM-IV诊断标准。 它包括反映成瘾典型行为的问题。 IAT包括以下组成部分:与互联网或聊天有关的强迫行为,戒断症状,​​容忍,学校表现低迷,家庭和学校生活疏忽,个人关系问题,行为问题,健康问题和情绪问题。 然后根据建议的20-49,50-79和80-100评分分别将成瘾的严重程度分类为正常,中等和严重。20 在本研究中,我们使用的是IAT的波斯版本,其Cronbach's alpha可靠性为0.89,而两周后重测的P值为2。21

 症状清单-90-Revision(SCL-90-R)是由Derogatis等人开发的多维自我报告症状清单,其衍生的伊朗标准版本22 在这项研究中被使用。 SCL-90-R总共由90个问题组成,分为1个症状维度:躯体化,强迫症,人际敏感性,抑郁,焦虑,敌意,恐惧症,偏执观念和精神病。 每个问题都包含一种心理症状,其中包括李克特谱图,从“ 5 =没问题”到“ 2 =非常严重”来描述他们在过去两周内经历的症状程度。 九种症状维度被分为三个总体指标,例如代表当前精神障碍程度或深度的“总体严重程度指标”,代表评分高于1分的问题数量的“阳性症状总数”和“阳性症状困扰指数”代表症状的强度。 在这项研究中,伊朗版本的SCL-90-R的克朗巴赫(Cronbach)α可靠性为0.95,对分半可靠性为0.88。

访谈基于DSM-IV-TR标准,用于未另行规定的脉冲控制障碍(ICD)(NOS)。 他们由精神科医生进行,他们接受过ICD(诊断和治疗)方面的教育,特别是在网络成瘾方面。

使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版本18.0分析数据。 描述性统计用于基于数据证明精神病症状的人口统计学和属性。 使用多元逻辑回归分析确定了网络成瘾的有效因素。 

成果

 250名学生参加了这项横断面研究。 他们的年龄范围从19到30年,平均为22.5±2.6年(平均值±SD)。 其中155(62%)为男性; 223(89.2%)未婚,202(80.8%)为本科生。 每周使用互联网的平均天数和次数分别为2.1±1.1和2.2±1.1。 表1 根据对网络成瘾的诊断,总结了学生的一些特征。

 

             

 

 

表1

 

基于网络成瘾诊断的学生特点

 

 精神病症状,如躯体化,敏感,抑郁,焦虑,攻击性,恐惧症,精神病,除了偏执,与诊断网络成瘾控制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和大学类型有关。 表2 总结了基于OR(95%CI)的所有九种精神症状之间关系的影响大小。

             

 

 

表2

 

精神症状与网络成瘾的关联(多重逻辑回归的结果)

 

 

 

讨论

 根据我们的研究结果,男性学生往往比女性更频繁地使用互联网。 男性网络成瘾的风险比女性高出3倍。 然而,婚姻状况对网络成瘾没有统计学上的显着影响。 其他一些研究报告称,未婚男性青少年的互联网使用倾向较高,并且更容易出现网络成瘾。14,2327

 尽管有这些发现,一些研究发现性别和网络成瘾之间没有关系,2829 但杨发现更多的女性依赖互联网。4 这些调查结果的差异可能是互联网使用中文化差异的结果。

 我们发现网络成瘾者患有各种共病的精神疾病。 这意味着网络成瘾带来了各种精神症状的症状,这表明成瘾可能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产生负面影响。 这些发现与其他研究一致并支持以前的研究结果。3031

 许多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对互联网使用的关注可能会导致精神问题; 网络成瘾者有心理和精神问题,如抑郁,焦虑和低自尊。 Nathan等人。 提到有问题的互联网使用可能与主观痛苦,功能障碍和Axis I精神疾病有关,并且关于86%的IAD病例也提供了一些其他DSM-IV诊断。9,32 强迫症状是网络成瘾者中两种性别中最相关的症状。33

 Whang等。 发现网络成瘾程度与消极心理状态如孤独,抑郁和强迫行为之间存在显着相关性。16 哈等人。 表明网络成瘾与抑郁和强迫症状显着相关。12 van den Eijnden等。 据报道,在6月之后,聊天室中的即时消息使用和聊天与强制性互联网使用正相关。34

 Yen等人。 据报道,网络成瘾与多动症和抑郁症的症状有关。 然而,敌意只与男性网络成瘾有关,只有较高的ADHD和抑郁症状与女学生的网络成瘾有关。 两种性别都表明了网络成瘾与抑郁之间的关联。13 其他研究报告说,过度使用互联网与消极情绪(如焦虑,抑郁和疲劳)之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3536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的使用可能为个人提供一个摆脱现实世界压力的环境。 它还表明,这些人往往比其他人更容易受到侵略性行为和人际关系的危险。 但是,在前瞻性和纵向研究中需要进一步评估敌意(攻击性)和网络成瘾之间的因果关系。 尽管有这些发现,一些研究并未将网络成瘾与抑郁,社交焦虑和挫折联系起来。17,3738

 基于上述研究,很难得出结论:过度使用互联网会对吸毒者的生活造成整体负面影响; 只有一个负面影响可能最终导致干扰学业,专业表现,日常生活和心理健康等。 此外,尚不清楚过度使用互联网是否是精神问题的原因或后果。

 关于过度使用互联网对成瘾者心理健康影响的发现尚无定论。 但总的来说,网络成瘾者的总体健康风险要比普通用户高。

 需要探索各种人口统计标准,以提高结果的比较能力。 未来的研究应该关注强迫性互联网使用在抑郁症或强迫症等精神疾病发展中的作用。 由于尚未确定精神症状是否是网络成瘾的原因或结果,研究人员需要对互联网及其用户进行纵向研究。

限制

首先,我们的研究结果并未明确表明本研究中的心理特征是否先于网络成瘾行为的发展,还是因特网使用的结果。 其次,数据是在很短的时间内收集的,问卷YDQ,IAT和S-CL-90都有其限制。 选择样本的程序不允许我们将结果推广到非大学人口。

 最重要的是,我们无法控制或衡量个人过度使用互联网的时间段,因此不知道长时间内过度使用互联网会如何影响一个人的心理和身体健康。

 

结论

 关于这项研究的结果,这种现象应该被视为影响有望发展未来社会的年轻一代的心理问题。 应该教授正确使用互联网,并最终通过家庭,学校和大学的适当教育取代错失用途。

此外,精神健康领域的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必须意识到因网络成瘾引起的精神问题,如焦虑,抑郁,攻击,工作和教育不满。 他们还应该意识到这种日益增长的现象以及心理学在解决互联网使用和滥用问题上可以发挥的作用。

使用互联网引起的问题表明,有必要通过适当的教育来改善社会和家庭中有效的互联网使用文化。

 

作者贡献

 SSA为论文的设计,文学评论,方法和讨论做出了贡献。 MRM对论文的设计,方法,结果和讨论做出了贡献。 FJ为调查问卷的分发和收集做出了贡献。 ME为学生的半结构式访谈做出了贡献。 所有作者都已阅读并批准了手稿的内容。

  

致谢

 该研究得到了伊斯法罕医学科学和卫生服务部的资助。

 

脚注

 利益冲突作者没有利益冲突。

 

 

参考资料

 

1.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信息和通信技术部。 互联网分支。 2009。 [引用2011十一月15]。 可从:URL:http://www.ict.gov.ir/ [在线]

 

2. 格里菲斯医学博士。 是否存在互联网和电脑成瘾? 一些案例研究证据。 网络心理学与行为学。 2000;3(2):211–8.

 

3. 年轻的KS。 网瘾:一种新的临床疾病的出现。 网络心理学与行为学。 1998;1(3):237–44.

 

4. 年轻的KS。 纽约:威利; 1998。 陷入困境:如何识别网络成瘾的迹象和恢复的成功策略。

 

5. 格林菲尔德DN。 强制性网络使用的心理特征:初步分析。 Cyber​​psychol Behav。 1999;2(5):403–12.[考研]

 

6. Moeedfar S,Habbibpour Getabi K,GanjeeA。在德黑兰大学研究青少年与15-25岁之间的网络成瘾问题。 德黑兰大学全球媒体杂志。 2007;2(4):55–79.

 

7. Beard KW,Wolf EM。 建议的网络成瘾诊断标准的修改。 Cyber​​psychol Behav。 2001;4(3):377–83.[考研]

 

8. Niemz K,Griffiths M,Banyard P.大学生病态互联网使用的普遍程度以及与自尊的相关性,一般健康问卷(GHQ)和去抑制。 Cyber​​psychol Behav。 2005;8(6):562–70.[考研]

 

9. Shapira NA,Goldsmith TD,Keck PE,Jr,Khosla UM,McElroy SL。 有互联网使用问题的个人的精神病学特征。 J影响紊乱。 2000;57(1-3):267–72.[考研]

 

10. Jang KS,Hwang SY,Choi JY。 韩国青少年的网络成瘾和精神症状。 J Sch Health。 2008;78(3):165–71.[考研]

 

11. 年轻的KS,罗杰斯RC。 抑郁症与网络成瘾之间的关系。 网络心理学与行为学。 1998;1(1):25–8.

 

12. Ha JH,Kim SY,Bae SC,Bae S,Kim H,Sim M,et al。 青少年抑郁症和网络成瘾。 精神病理学。 2007;40(6):424–30.[考研]

 

13. Yen JY,Ko CH,Yen CF,Wu HY,Yang MJ。 网络成瘾的共病精神症状:注意力缺陷和多动障碍(ADHD),抑郁,社交恐惧症和敌意。 J Adolesc Health。 2007;41(1):93–8.[考研]

 

14. Ha JH,Yoo HJ,Cho IH,Chin B,Shin D,Kim JH。 在网络成瘾筛查阳性的韩国儿童和青少年中评估精神病合并症。 J Clin Psychiatry。 2006;67(5):821–6.[考研]

 

15. Whang LS,Lee S,Chang G.互联网过度用户的心理概况:对网络成瘾的行为抽样分析。 Cyber​​psychol Behav。 2003;6(2):143–50.[考研]

 

16. Kim K,Ryu E,Chon MY,Yeun EJ,Choi SY,Seo JS,et al。 韩国青少年网络成瘾及其与抑郁和自杀意念的关系:问卷调查。 Int J Nurs Stud。 2006;43(2):185–92.[考研]

 

17. Alavi SS,Maracy MR,Jannatifard F,Eslami M,Haghighi M.调查伊斯法罕大学学生精神症状与网络成瘾之间的关系。 哈马丹医科大学和卫生服务科学期刊。 2010;17(2):57–65.

 

18. Johansson A,Gotestam KG。 网络成瘾:调查问卷的特征和挪威青年的流行情况(12-18年) Scand J Psychol。 2004;45(3):223–9.[考研]

 

19. Alavi SS,Jannatifard F,Bornamanesh A,Maracy M. 继续进行伊朗精神病学协会连续第三次年会。 伊朗德黑兰:2009。 11月24-27,伊斯法罕大学学生互联网用户的年轻诊断问卷(YDQ)的心理测量属性。

 

20. Chang MK,Manlaw SP。 年轻网络成瘾测试的因素结构:确证研究。 人类行为中的计算机。 2011;24(6):2597–619.

 

21. Alavi SS,Eslami M,Maracy MR,Najafi M,Jannatifard F,Rezapour H.年轻网络成瘾测试的心理测量学特性。 行为科学学报。 2010;4(3):185–9.

 

22. Seiiedhashemi H. Isfahan:伊斯法罕大学; 2001。 Zarrinshahr市高中生诊断问卷心理状态标准化(SCL-90-R)。

 

23. Dargahi H,Razavi M.在德黑兰市的网络成瘾和与之相关的因素。 Payesh季刊。 2007;6(3):265–72.

 

24. Omidvar A,Saremy A. Mashhad:Tamrin出版; 2002。 评估网络成瘾测试的描述,民族学,预防,治疗和量表。

 

25. Deangelis T.网络成瘾是真的吗? 监督心理学。 2000,31(4):4。

 

26. Ko CH,Yen JY,Yen CF,Lin HC,Yang MJ。 预测青少年网络成瘾发生率和缓解的因素:一项前瞻性研究。 Cyber​​psychol Behav。 2007;10(4):545–51.[考研]

 

27. Yen JY,Yen CF,Chen CC,Chen SH,Ko CH。 台湾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家庭因素和物质使用经验。 Cyber​​psychol Behav。 2007;10(3):323–9.[考研]

 

28. 苏黎世Rauterberg M. Egger O:瑞士联邦技术学院(ETH)的工作与组织心理学部(IFAP); 1996。互联网行为和成瘾。

 

29. Hall AS,Parsons J.网络成瘾:大学生案例研究使用认知行为疗法的最佳实践。 心理健康咨询杂志。 2001;23(4):312–27.

 

30. 杨CK。 使用计算机过量的青少年的社会精神特征。 物理学Psychiatr杂志 2001;104(3):217–22.[考研]

 

31. Kim JS,Chun BC。 [网络成瘾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和青少年健康状况的关联] J Prev Med公共卫生。 2005;38(1):53–60.[考研]

 

32. 安DH。 韩国首尔:国家青年委员会; 2007。 韩国关于青少年网络成瘾治疗和康复的政策。青少年网络成瘾咨询和治疗国际研讨会。

 

33. Chou C,Condron L,Belland JC。 网络成瘾研究综述。 教育心理学评论。 2005;17(4):363–88.

 

34. van den Eijnden RJ,Meerkerk GJ,Vermulst AA,Spijkerman R,Engels RC。 青少年的在线交流,强迫性互联网使用和社会心理健康:纵向研究。 Dev Psychol。 2008;44(3):655–65.[考研]

 

35. Spada MM,Langston B,Nikcevic AV,Moneta GB。 元认知在有问题的互联网使用中的作用。 人类行为中的计算机。 2008;24(5):2325–35.

 

36. Jenaro C,Flores N,Gomez-Vela M,Caballo C.有问题的互联网和手机使用:心理,行为和健康相关。 成瘾研究和Thepry。 2007;15(3):309–20.

 

37. Sammis J. Berkeley:莱特研究所; 2008年。在线视频游戏玩家中的视频游戏成瘾和抑郁率。

 

38. Campbell AJ,Cumming SR,Hughes I.网络使用受到社交恐惧:成瘾还是治疗? Cyber​​psychol Behav。 2006;9(1):69–81.[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