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生冲动与网络成瘾的关系:对生命和自尊意义的适度调解分析(2015)

公共科学图书馆之一。 2015 Jul 14 ;10(7):e0131597. doi: 10.1371/journal.pone.0131597.

张..1, 我是2, 李莉2, 柴杰2, 李杰2, 杜H3.

抽象

网络成瘾(IA)越来越被认为是大学生中的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 已证明冲动性与成瘾行为也与IA有关,并且该研究的目的是研究是否存在变量调节冲动性与IA之间的关系。 “具有生命意义”被认为是理想的属性,具有积极的心理健康结果。 自尊通常被认为是与IA相关的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我们研究了生活中的意义以及自尊对这种关系的可能影响。 这项横断面调查研究共招募了1068名年龄在18至25岁之间的中国大学生。 相关性和多元回归用于计算生活意义,自尊,冲动性和IA的变量之间可能的中介和调节关系。 在我们进行的分析中,IA在中国大学生中很普遍。 冲动性与IA之间的关系部分地由生活中的意义来调节,而生活中的意义与IA中的关系则由自尊来调节。 我们的发现表明,对于高度冲动的人,生活和自尊的意义可能是IA的有用缓冲。 需要进一步的随机试验以确认这些结果。

介绍

最近,互联网在不同生活阶段的普及程度呈爆炸性增长。 处于关键发展阶段的大学生需要在这方面进行考试,因为每个人都有一台笔记本电脑,最初促进学术活动,但后来可用于娱乐活动。 对互联网的成瘾正在成为一个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并强烈影响大学样本的学业成绩[1, 2]。 网络成瘾(IA)似乎是一种相对常见的行为成瘾,具有某些症状,并会因酒精和药物成瘾以及其他强迫行为而产生同样的后果[3]。 了解大学生如何抵制或未能抵制这种诱惑可能会揭示网络成瘾。 关于网络成瘾的结果或后果,如决策,羞怯,社交焦虑,抑郁,冲突的家庭关系,已经在账户中进行了大量研究[47]和前额控制,功能失调抑制控制,冲动[8, 9].

冲动的人在管理他们的行为方面存在问题。 行为成瘾的一些核心指标与化学或物质成瘾相同[10]。 行为成瘾,如IA标准首先呈现的是反复冲动参与特定行为的反复失败[11],以及在参与行为时缺乏控制感。 该领域的大量文献涉及影响成瘾倾向的冲动[1214]。 行为和物质成瘾都标志着无法停止。 干预这些成瘾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是确定和减少负面催化剂并加强积极方面。 这很大程度上与吸毒者的高冲动性有关,也与网络成瘾有关[15]。 由于心理治疗干预可能不会大大降低冲动性[16, 17],其他心理变量可能更有效地减少它。 也许冲动的个人也可能具备控制他们专注于互联网的保护性质。 我们试图调查是否存在调节冲动性和IA之间关系的变量,并且还要解决预测一个人抵抗互联网持续吸引力的能力的心理优势。 为此,我们研究了抵抗IA的两种互补的精神力量:生命意义和自尊。

当人们过度使用互联网时,他们会有什么样的心理特征? 人们发现生命中的意义与心理健康有更强的正相关关系[18, 19]。 生活中作为社会心理健康与网络成瘾之间关联的意义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一致的实证支持[20, 21]。 生命中的意义通常被称为一个人生命中的目的感和伴随的成就感[22, 23]。 这是态度评价领域的理想属性。 当他们面对诱惑时,他们可以控制结果,并以重要的方式影响他们。 寻找生命中的意义意味着人们感到积极和有效,作为一种心理力量[22, 24].

生活中意义水平的降低与个体间几种重要的成瘾行为有关[25]。 生活中的意义在治疗酗酒者中起着重要作用[26]。 生活中的无意义有时会对青少年的生活事件及其中使用的物质带来中介效应[27]。 生活中意义和目的感较弱会导致无聊和空虚的倾向增加[28, 29]。 有意义是赋权的认知模型,是赋予工人权力的基础[30]。 无聊是互联网密集使用的常见诱因[31]。 反过来,这可能会增加网络成瘾的可能性,特别是对于那些上网冲浪相对容易和社会接受的大学的学生。 因此,重要的是要确定生命中的意义是否为大学生中的成瘾行为提供缓冲。

人类动机的本质是“意志意志”[32并且作为认知因素的意义感被确定为个体的潜在保护成分[33]。 因此,虽然生活中的目的或意义赋予了享受工作和积极的生活态度的好处,但当人们面对互联网的不断吸引力时会发生什么? 也许生命中的意义只有在个体也具有允许他们抵制享乐主义的特征时才能提供弹性。 自尊可能是这样一种特征。 它可以补充生命中的意义,赋予对IA的抵抗力。

自尊是一种心理力量,反映了一个人对自己的整体评价。 高自尊通常被认为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34, 35]。 关于自尊是否更像特质或类似国家,存在一些争论[36]。 为了我们的研究目的,我们认为自尊是一个稳定的特质因素,因为我们使用了成人样本[37]。 鉴于自尊的广泛影响,高自尊似乎有可能通过对自我和幸福的良好锚定,积极态度影响追求长期目标[38]。 低自尊与酗酒,吸毒,饮食失调,辍学,学习成绩差,青春期怀孕等问题之间存在密切关系[3942].

关于自尊与网络成瘾的相关性有几项研究[43, 44]。 一项研究发现,父母双方的情感支持会增加孩子的自尊心,从而降低孩子沉迷于互联网的风险[45]。 此外,研究表明,自尊是IA的主要前因之一[46]。 自尊心较低的人更容易沉迷于互联网[47, 48].

此外,有几个原因可以解释为什么高自尊可能成为弹性的源泉。 首先,兼容自尊的评价功能和情感体验[49],“高自尊”的个体更有可能将自己评价为具有积极的自尊和自我能力。 具有积极自我价值的个体可以产生并加强他们在生活中的意义程度。 虽然这些人被互联网和其他人一样诱惑,但他们可能更有可能维持或促进他们为实现有意义的目标所做的努力,而不是堕胎。 其次,一些研究支持缓冲假说,高自尊增强了主动性和愉悦感[50, 51]。 “高自尊”赋予个人能力和价值,因此它可以作为反对成瘾的积极因素,使个人能够创造和实现生活中的人生目标和目标。 自尊心理结构之一就是生命中的意义[52]。 结合起来,生命和自尊意义的变量可能会为网络成瘾提供最佳保护。 对“高自尊”个体的有意义的追求使他们能够弥合他们真实和理想自我之间的差距。

本研究的目的

在这项研究中,我们研究了生命意义和自尊对网络成瘾的影响。 我们认为生命和自尊的意义,每个人都在某种程度上冲动个体成瘾行为。 迄今为止,关于自尊缓和生命意义与网络成瘾之间关系的假设尚未经过检验。 这是第一项测试生命态度(生命意义)和自我态度(自尊)之间协同效应的研究,用于更复杂的弹性模型。 如前所述,我们假设(H1生命中的意义介导了冲动与网络成瘾之间的关系。 基于人们沉迷于互联网的理论模型[45, 50],我们假设(H2生活意义与网络成瘾之间的关系受到自尊的影响。 这允许在更复杂的方法学因素下测试对IA的构建体特异性。

方法

道德声明

这项研究是一项横断面调查,数据收集是在更大的心理健康讲座的背景下进行的。 该研究得到了中国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机构审查委员会(IRB)的批准。 所有参与者都签署了书面知情同意书,并确保完全匿名。 参与是自愿的,完成学习后,学生将获得有关校园心理健康资源的信息。

参与者成员

我们在大量随机抽样的大学生身上测试了我们的假设(N = 1537)。 所有参与者都是华北三所大学的医学学科学生。 他们在正式讲座后在课堂上完成了自我报告措施。 符合1068条件的参与者(61.1%女性;平均年龄= 22.76, SD = 2.54,范围18-25)对本研究做出回应。 参与回复率为69.5%。 这个比率与以前的研究相似[53, 54]。 与性别和社会经济地位没有显着的相互作用(p > 05),因此这些因素未包含在进一步的分析中。

问卷调查

参与者完成了纸笔自我报告问卷包和人口统计信息,冲动(BIS-11),生命意义(PIL),自尊(RSE)和网络成瘾(YDQ)的测量。

IA是根据广泛使用的八项互联网成瘾诊断问卷(YDQ)的答复计算出来的。 YDQ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在线活动,没有时间限制。 对八项标准中的五项或更多项回答“是”的受访者被归类为上瘾的互联网用户[55]。 我们认为较低的一般分数是较高IA的指标。 YDQ在以前的研究报告中被认为是有效和可靠的[56].

使用Barratt Impulsiveness Scale 11(BIS-11)测量冲击性。 BIS-11是一份调查问卷,参与者按照从1(很少/从不)到4(几乎总是/总是)的比例评估他们几种常见的冲动或非冲动行为/特征的频率。 问卷由30个项目组成,最低分数为30,最大分数为120; 分数越高表明冲动性越大。 它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已被证明是可以接受的[57].

生命中的意义是用广泛使用的生命测试目的(PIL)来衡量的[58],一种态度量表,包括在7点量表上进行的20次评级,其中“1”表示低目的,“7”表示高目的,最小分数是20,最大值是140。 PIL为参与者提供每个项目的独特锚点。 这些锚中的一些是双极的,一些是单极的,一些是连续的。 例如,一个项目提供了一个连续统一体,其中一端是“如果我可以选择,我宁愿永远不会出生。”在连续体的另一端是“如果我可以选择,我会再活九个生命就像这一点。“规模通常表现出良好的内部一致性[18].

罗森伯格自尊量表(RSE)用于衡量自我价值和自我接纳的总体感受[59]。 参与者根据5点Likert类型量表对1(非常不同意)到5(非常同意)的10个陈述进行了评级。 样品包括,“我觉得我有很多好的品质”,“总而言之,我倾向于觉得我失败了。”最低分数是10,最大分数是40。 通过对项目进行平均来计算得分,得分越高表示自尊越高。 该工具是一种经过充分验证和可靠的衡量全球自尊的指标[60].

统计分析

初步分析

使用SPSS 21.0统计软件(SPSS,IBM,Lmd,Beijing,China)对来自该研究的数据进行分析。 数据中的缺失值与样本均值一起计算。 一般人群中的网络成瘾者的基准率较低,我们在样本中发现了负偏度的证据(偏斜= -1.461, SE = .075)。 由于样本量大(N = 1068),所有变量均正常分布[61]。 双变量散点图显示所有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我们使用逐步线性回归分析。 显着性值设定为 p <.05。 计算自尊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即生活,冲动和网络成瘾的意义。 Cronbach的alpha值在 表1.

缩略图
表1。 研究变量之间的均值,标准差,相互关系和内部一致性。

DOI:10.1371 / journal.pone.0131597.t001

调解和适度分析

如引言中所述,我们进行了特定的调解和特定的适度假设。 如图所示 图1,我们测试了冲动性和网络成瘾之间的关系在多大程度上由生活中的意义介导,以及在生活中的意义与网络成瘾之间的关系由自尊对人的影响。 为此,我们通过找到四个回归系数来测试调解:冲动对网络成瘾的总影响(c),冲动对网络成瘾的直接影响(c'),冲动对生活意义的影响(a),以及生活中的意义对网络成瘾的影响(b)。 当a,b和c效果显着,但c'效果不显着时,将显示总调解效果。 当a,b,c和c'效应都很大时,则存在部分中介效应。

缩略图
图1。 概念框架。

DOI:10.1371 / journal.pone.0131597.g001

接下来,我们通过实施分层回归技术测试了适度效果。 在第一次回归中,网络成瘾在冲动和自尊方面得到了回归。 冲动系数很显着。 在第二次回归中,生活中的意义在冲动和自尊方面得到了回归。 冲动系数在这里也很重要。 在第三次回归中,网络成瘾在所有预测变量(冲动,自尊和生命意义)上都有所回归,生命意义系数也很显着。 在最后一步中,网络成瘾在冲动,自尊和生活意义以及生命意义与自尊之间的相互作用上得到了回归。 如果生命意义和自尊之间相互作用的系数很大,则发生了适度的调解[6266].

最后,通过围绕其宏观手段将生活中的意义和自尊集中在一起,然后将它们相乘以避免与交互项的共线性问题来创建交互项。 报告的生命意义和自尊的主要影响是中心变量。 报告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来自未中心变量[67, 68]。 接下来,进行多次回归。 生命中的意义(主效应)和自尊(主效应)被输入到回归分析的1区块中,而在预测网络成瘾时,在块2中输入了交互项(意味着生命×自尊)。 如果交互术语明显预测了网络成瘾,则发现了适度效应。 为了解释适度效应,将数据输入基于主持人和中介变量的高(上面的1 SD)和低(下面的1 SD)值的回归方程。 此外,使用两个新的条件交互项(高和低)进行了相互作用的事后探测[69]。 这样做是为了确定相互作用的高值和低值的回归方程的斜率是否与零不同。

成果

描述性统计

表1 显示研究变量之间的均值,标准差和相关性。 所有变量在预期方向上显着且正相关。 结果表明YDQ,BIS-11,PIL和RSE问卷的可靠性极佳。 大约7.6%的样本表现出临床相关的网络成瘾水平。 这些比率可与预期相当,甚至高于预期。 最近一项针对大学生的队列研究表明,74.5%是中度用户,24.8%是可能的成瘾者,0.7%是成瘾者[70]。 回归分析中包含的所有预测变量的方差膨胀因子在1.0和2.2之间变化,表明预测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不会影响我们的结果。

冲动与网络成瘾之间生命意义的调解

表2 显示了测试调解假设的三个独立回归分析的结果。 在步骤1中,冲动对网络成瘾的显着影响(b = -.139, p <.001)。 在第2步中,冲动性对生活意义的影响也很明显(b = 1.403, p <.001)。 在步骤3中,将生活意义的中介变量作为回归模型的预测变量之后,生活意义和冲动性对网络成瘾的影响非常显着。 因此,人生意义是重要的调解者(△ř2 =。606的, p 冲动与结果变量之间的相关性<001)。 这种重要的调解作用在 图2.

缩略图
表2。 调解冲动与网络成瘾关系的生活意义层次回归分析综述。

DOI:10.1371 / journal.pone.0131597.t002

缩略图
图2。 中介模型中路径的标准化回归系数

 

。 解释方差:β,标准化回归系数。

DOI:10.1371 / journal.pone.0131597.g002

网络成瘾对自尊和生活意义的适度

表3 表现出自尊作为从生命意义到网络成瘾的路径的主持人,通过刚才讨论的回归分析进行测试。 我们在这里控制了年龄和性别,并且路径用来自用于估计预测变量的回归方程的系数标记。 首先,通过调节变量和自变量预测网络成瘾(β= -.55, p <.001)。 随后,通过冲动和自尊来预测生活中的意义(β= -.56, p <.001)。 然后,通过冲动,自尊和生活意义来预测网络成瘾(β= -.46, p <.001)。 最后,网络成瘾是由适度变量预测的,即生活,自尊和生活*自尊的意义(β= -.25, p <.001)。 由于分析中引入了交互项,因此R平方值发生了变化(△ř2 ≤.05)。 显着的互动效应支持了我们的适度调解假设。

缩略图
表3。 自尊对生活意义与网络成瘾关系的缓冲作用。

DOI:10.1371 / journal.pone.0131597.t003

生命中的意义和作为协同因素的自尊

鉴于生命意义与自尊对网络成瘾的可能性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进行了事后分析并绘制了[68, 71]. 图3 显示了这些分析的结果。 随着生活意义的增加,网络成瘾减少了。 从主要条件的β值可以清楚地看出,生活中的意义为低自尊和高自尊条件下的参与者积极预测了网络成瘾评分。 然而,生活意义与网络成瘾之间的关系对于自尊心低的人而言比自尊心高的人更强。 当生活中的意义很低时,低自尊对网络成瘾有很大影响。 事后探测的结果表明,慢化剂的高值和低值的斜率与零显着不同,进一步支持缓和。

缩略图
图3。 生活意义与互联网成瘾之间关系的回归线由自尊调节。

 

(2方式的互动)。 b =非标准化回归系数(即简单斜率); SD =标准差。

DOI:10.1371 / journal.pone.0131597.g003

讨论

本研究的结果揭示了几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一种这样的关系是冲动对网络成瘾的重要直接影响。 我们的研究结果与许多研究结果一致,这些研究表明具有较高特质冲动性的个体更有可能从事冲动的互联网使用[15, 72].

本研究还支持冲动对网络成瘾的影响部分是由生命意义所调节的。 诸如此处发现的部分调解在行为科学中是常见的并且被接受,因为在该领域中完全调解是非常罕见的。 抑郁症,焦虑症,自我导向性降低和合作性变量通路对冲动性成瘾行为的理论支持。 冲动性,生命意义和网络成瘾之间关系的本质是复杂的。 意义被认为是人类的中心动机[73],过上有意义的生活与积极的功能有关[74]。 例如,生活中的目的预测从负面刺激中获得更好的情绪恢复[75]。 然而,生命中的意义可能更远端作为保护因素。

大学生处于关键的生命阶段,围绕寻找意义和建立自我认同[76]。 寻找生活中的意义是这些学生经历伟大的心理和行为发展的关键两难选择。 重修高考的学生经历了积极的生活改变,在大学生活中发现了更大的意义[77]。 然而,那些冲动控制和生活意义较小的人可能更容易出现问题行为。

在众多心理变量中,我们选择自尊和生命意义作为我们关注的重要原因。 首先,生活中的意义是一种与外部环境有很大关系的态度,而自尊则是一种内在的自我评价。 自尊是任何自我改善或康复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高自尊的个体具有一定程度的内在特征,有助于他们抵抗成瘾行为。 具有这两种互补优势的个人可能是最受网络成瘾保护的人。 其次,自尊不仅会影响我们的价值观,还会影响我们在各种情况下的感受和行为[78]。 虽然意义必须基于一个人的日常经验,但我们推断,高自尊可以缓和生活中的目的感和意义。

但是,有必要了解在这个动态的发展阶段中出现不正当行为的其他因素。 自尊心路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一致的实证支持。 之前的工作表明,低自尊的人更有可能被认定为网络成瘾者[79]。 网络成瘾风险最大的个人具有无聊和休闲活动以及其他心理特征(如自我排斥和身份问题)的组合。 自尊与人格发展的累积连续性原则很吻合,因为自尊的一致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37].

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发展,生命意义和自尊的变量受到了极大的关注[51, 80]。 它们可以在对抗网络成瘾方面带来协同效益。 研究共同发生的保护因素可以更广泛地理解一个因素如何改变另一个因素对特定行为的影响。 风险和保护因素是相关的,但不可互换[81]。 我们建议人们可以通过弹性因素规避网络成瘾。 因为生命和自尊的意义都可以在积极的心理治疗中得到加强[82, 83],我们将这项研究作为一个模型来描述可能的主持人和调解员,它们可以结合起来抑制互联网中的过度放纵。 我们的研究结果还表明,具有高基线水平的两个优势的个体相对于没有这些优势的对应物显示出显着减少的网络成瘾。

总之,这里报告的结果意味着生命和自尊的意义提供了对网络成瘾的实质性保护。 我们的研究结果扩展了以前的研究,探索了针对网络成瘾的额外心理缓冲,例如感知社交能力84]。 据我们所知,这项研究是第一个研究生命意义的研究,因为它适用于网络成瘾。 尽管有证据表明自尊和网络成瘾之间存在负相关,但生活中的意义预测网络成瘾只能与高水平的自尊相结合。 如前所述[81],这些研究结果强调了结合心理力量的重要性,而不是依赖于单一的预测因子。

我们的研究有几个优点。 这里报告的研究结果提供了证据表明生命中的意义越来越大,成为网络成瘾的保护因素。 我们的研究结果还为两种特定的心理优势提供了初步支持。 这四个研究变量与现存文献中的许多其他人格结构有关。 由于心理治疗可能不会大大降低冲动性,因此心理变量的意义和生活以及自尊可能会更有效地减少成瘾行为。 这项研究有助于多元文学,扩展认知,人格,临床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的研究。

这项研究也有局限性。 由于设计是横截面和相关的,因此它在确定因果关系方面的有用性受到限制。 此外,我们自我报告的数据可能不可靠,因为它受到响应偏差的影响。 由于我们的检查无法控制相关的背景预测因子,因此我们无法确定我们的结果对其他群体的推广程度如何。 使用实验设计和真正随机样本研究相同问题的未来研究将解决刚才讨论的局限性。 最后,我们的结果仅涉及生活和自尊的意义,作为反对网络成瘾的一般构建的保护因素。 未来研究探索额外的人格特质作为保护因素将产生更全面的见解,以对抗行为或物质成瘾的任何特定因变量。

结论

总之,本研究的结果支持一个适度调解模型,讨论所讨论的结构如何影响网络成瘾。 实证检验显示冲动性对网络成瘾的间接影响更大。 对于高度冲动的高风险人群来说,生活和自尊中的意义可以成为抵御网络成瘾的有用缓冲。 该研究支持检查可能驱动冲动性和网络成瘾之间关系的个体差异机制的效用。

支持信息

S1_File.doc
无法预览此文件

…但是你仍然可以 下载它

 

S1文件。 支持信息。

DOI:10.1371 / journal.pone.0131597.s001

(DOC)

作者贡献

构思并设计了实验:SLM YZ。 进行实验:YZ HYD。 分析数据:JML JXC。 写了这篇论文:YZ SLM LL。 收集的问卷:YZ。

参考资料

  1. 1。 Derbyshire KL,Lust KA,Schreiber L,Odlaug BL,Christenson GA,Golden DJ,et al。 大学样本中有问题的互联网使用和相关风险。 综合精神病学。 2013; 54(5):415-22。 doi:10.1016 / j.comppsych.2012.11.003。 结论:23312879
  2. 2。 Wu AM,Cheung VI,Ku L,Hung EP。 中国智能手机用户对社交网站成瘾的心理危险因素。 行为成瘾杂志。 2013; 2(3):160-6。 doi:10.1556 / JBA.2.2013.006。 结论:25215198
  3. 查看文章
  4. 考研/ NCBI
  5. Google Scholar
  6. 查看文章
  7. 考研/ NCBI
  8. Google Scholar
  9. 查看文章
  10. 考研/ NCBI
  11. Google Scholar
  12. 查看文章
  13. 考研/ NCBI
  14. Google Scholar
  15. 查看文章
  16. 考研/ NCBI
  17. Google Scholar
  18. 查看文章
  19. 考研/ NCBI
  20. Google Scholar
  21. 查看文章
  22. 考研/ NCBI
  23. Google Scholar
  24. 查看文章
  25. 考研/ NCBI
  26. Google Scholar
  27. 查看文章
  28. 考研/ NCBI
  29. Google Scholar
  30. 查看文章
  31. 考研/ NCBI
  32. Google Scholar
  33. 查看文章
  34. 考研/ NCBI
  35. Google Scholar
  36. 查看文章
  37. 考研/ NCBI
  38. Google Scholar
  39. 查看文章
  40. 考研/ NCBI
  41. Google Scholar
  42. 查看文章
  43. 考研/ NCBI
  44. Google Scholar
  45. 查看文章
  46. 考研/ NCBI
  47. Google Scholar
  48. 查看文章
  49. 考研/ NCBI
  50. Google Scholar
  51. 查看文章
  52. 考研/ NCBI
  53. Google Scholar
  54. 查看文章
  55. 考研/ NCBI
  56. Google Scholar
  57. 查看文章
  58. 考研/ NCBI
  59. Google Scholar
  60. 查看文章
  61. 考研/ NCBI
  62. Google Scholar
  63. 3。 Alavi SS,Ferdosi M,Jannatifard F,Eslami M,Alaghemandan H,Setare M.行为成瘾与物质成瘾:精神病学和心理学观点的对应。 国际预防医学杂志。 2012; 3(4):290-4。 结论:22624087
  64. 4。 De Leo JA,Wulfert E.大学生中有问题的互联网使用和其他危险行为:问题行为理论的应用。 成瘾行为的心理学。 2013; 27(1):133-41。 doi:10.1037 / a0030823。 结论:23276311
  65. 查看文章
  66. 考研/ NCBI
  67. Google Scholar
  68. 查看文章
  69. 考研/ NCBI
  70. Google Scholar
  71. 查看文章
  72. 考研/ NCBI
  73. Google Scholar
  74. 查看文章
  75. 考研/ NCBI
  76. Google Scholar
  77. 查看文章
  78. 考研/ NCBI
  79. Google Scholar
  80. 查看文章
  81. 考研/ NCBI
  82. Google Scholar
  83. 查看文章
  84. 考研/ NCBI
  85. Google Scholar
  86. 查看文章
  87. 考研/ NCBI
  88. Google Scholar
  89. 5。 Ko CH,Hsiao S,Liu GC,Yen JY,Yang MJ,Yen CF. 网络成瘾大学生的决策特征,承担风险和个性。 精神病学研究。 2010; 175(1):121-5。 doi:10.1016 / j.psychres.2008.10.004
  90. 查看文章
  91. 考研/ NCBI
  92. Google Scholar
  93. 6。 Saunders PL,Chester A. Shyness和互联网:社会问题还是灵丹妙药? 人类行为中的计算机。 2008; 24(6):2649-58。 doi:10.1016 / j.chb.2008.03.005
  94. 查看文章
  95. 考研/ NCBI
  96. Google Scholar
  97. 7。 Lee DH,Choi YM,Cho SC,Lee JH,Shin MS,Lee DW,et al。 青少年网络成瘾与抑郁,冲动和强迫症之间的关系。 韩国儿童和青少年精神病学会杂志。 2006; 17(1):10-8。
  98. 查看文章
  99. 考研/ NCBI
  100. Google Scholar
  101. 查看文章
  102. 考研/ NCBI
  103. Google Scholar
  104. 查看文章
  105. 考研/ NCBI
  106. Google Scholar
  107. 查看文章
  108. 考研/ NCBI
  109. Google Scholar
  110. 查看文章
  111. 考研/ NCBI
  112. Google Scholar
  113. 查看文章
  114. 考研/ NCBI
  115. Google Scholar
  116. 查看文章
  117. 考研/ NCBI
  118. Google Scholar
  119. 查看文章
  120. 考研/ NCBI
  121. Google Scholar
  122. 查看文章
  123. 考研/ NCBI
  124. Google Scholar
  125. 查看文章
  126. 考研/ NCBI
  127. Google Scholar
  128. 查看文章
  129. 考研/ NCBI
  130. Google Scholar
  131. 查看文章
  132. 考研/ NCBI
  133. Google Scholar
  134. 查看文章
  135. 考研/ NCBI
  136. Google Scholar
  137. 查看文章
  138. 考研/ NCBI
  139. Google Scholar
  140. 8。 Choi JS,Park SM,Roh MS,Lee JY,Park CB,Hwang JY,et al。 网络成瘾中的功能失调抑制控制和冲动。 精神病学研究。 2014; 215(2):424-8。 doi:10.1016 / j.psychres.2013.12.001。 结论:24370334
  141. 9。 品牌M,Young KS,Laier C.前额控制和网络成瘾:理论模型和神经心理学和神经影像学发现的回顾。 人类神经科学的前沿。 2014; 8(375):1-13。 doi:10.3389 / fnhum.2014.00375
  142. 查看文章
  143. 考研/ NCBI
  144. Google Scholar
  145. 查看文章
  146. 考研/ NCBI
  147. Google Scholar
  148. 查看文章
  149. 考研/ NCBI
  150. Google Scholar
  151. 查看文章
  152. 考研/ NCBI
  153. Google Scholar
  154. 查看文章
  155. 考研/ NCBI
  156. Google Scholar
  157. 查看文章
  158. 考研/ NCBI
  159. Google Scholar
  160. 10。 Lesieur HR,Blume SB。 病理性赌博,饮食失调和精神活性物质使用障碍。 上瘾疾病杂志。 1993; 12(3):89-102。 pmid:8251548 doi:10.1300 / j069v12n03_08
  161. 查看文章
  162. 考研/ NCBI
  163. Google Scholar
  164. 查看文章
  165. 考研/ NCBI
  166. Google Scholar
  167. 查看文章
  168. 考研/ NCBI
  169. Google Scholar
  170. 查看文章
  171. 考研/ NCBI
  172. Google Scholar
  173. 查看文章
  174. 考研/ NCBI
  175. Google Scholar
  176. 查看文章
  177. 考研/ NCBI
  178. Google Scholar
  179. 查看文章
  180. 考研/ NCBI
  181. Google Scholar
  182. 11。 古德曼A.成瘾:定义和含义。 英国成瘾杂志。 1990; 85(11):1403-8。 pmid:2285834 doi:10.1111 / j.1360-0443.1990.tb01620.x
  183. 查看文章
  184. 考研/ NCBI
  185. Google Scholar
  186. 查看文章
  187. 考研/ NCBI
  188. Google Scholar
  189. 查看文章
  190. 考研/ NCBI
  191. Google Scholar
  192. 查看文章
  193. 考研/ NCBI
  194. Google Scholar
  195. 查看文章
  196. 考研/ NCBI
  197. Google Scholar
  198. 12。 Ko CH,Hsieh TJ,Chen CY,Yen CF,Chen CS,Yen JY,et al。 在具有网络游戏障碍的受试者中的响应抑制和错误处理期间改变的大脑激活:功能性磁成像研究。 欧洲精神病学和临床神经科学档案。 2014:1-12。 doi:10.1007 / s00406-013-0483-3
  199. 查看文章
  200. 考研/ NCBI
  201. Google Scholar
  202. 查看文章
  203. 考研/ NCBI
  204. Google Scholar
  205. 13。 吴昕,陈昕,韩杰,孟鹤,罗杰,Nydegger L,等。 中国武汉青少年上瘾互联网使用的流行程度和因素:父母关系与年龄和多动冲动的相互作用。 PloS一个。 2013; 8(4):e61782。 doi:10.1371 / journal.pone.0061782。 结论:23596525
  206. 查看文章
  207. 考研/ NCBI
  208. Google Scholar
  209. 14。 Roberts JA,Pirog SF。 对作为年轻人中技术成瘾预测因素的唯物主义和冲动的初步调查。 行为成瘾杂志。 2013; 2(1):56-62。 doi:10.1556 / jba.1.2012.011
  210. 查看文章
  211. 考研/ NCBI
  212. Google Scholar
  213. 查看文章
  214. 考研/ NCBI
  215. Google Scholar
  216. 查看文章
  217. 考研/ NCBI
  218. Google Scholar
  219. 查看文章
  220. 考研/ NCBI
  221. Google Scholar
  222. 查看文章
  223. 考研/ NCBI
  224. Google Scholar
  225. 15。 曹福,苏丽,刘婷,高..中国青少年样本中冲动性与网络成瘾的关系。 欧洲精神病学。 2007; 22(7):466-71。 pmid:17765486 doi:10.1016 / j.eurpsy.2007.05.004
  226. 16。 Wierzbicki AS,Hubbard J,Botha A.心肺功能代谢手术的复兴:更好的结果和更低的成本? 国际临床实践杂志。 2011; 65(7):728-32。 doi:10.1111 / j.1742-1241.2011.02696.x。 结论:21676116
  227. 17。 Wiers RW,Gladwin TE,Hofmann W,Salemink E,Ridderinkhof KR。 成瘾中的认知偏差修改和认知控制训练以及相关的精神病理学机制,临床观点和前进方向。 临床心理科学。 2013; 1(2):192-212。 doi:10.1177 / 2167702612466547
  228. 18。 Zika S,Chamberlain K.关于生命意义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英国心理学杂志。 1992; 83(1):133-45。 doi:10.1111 / j.2044-8295.1992.tb02429.x
  229. 19。 Steger MF,Oishi S,Kashdan TB。 生命中的生命意义:从新生儿到成年期的生命意义的层次和相关性。 积极心理学杂志。 2009; 4(1):43-52。 doi:10.1080 / 17439760802303127
  230. 20。 Caplan S,Williams D,Yee N.在MMO玩家中有问题的互联网使用和社会心理健康。 人类行为中的计算机。 2009; 25(6):1312-9。 doi:10.1016 / j.chb.2009.06.006
  231. 21。 Kardefelt-Winther D.对网络成瘾研究的概念和方法论批评:建立一个补偿性互联网使用模型。 人类行为中的计算机。 2014; 31:351-4。 doi:10.1016 / j.chb.2013.10.059
  232. 22。 Baumeister RF。 生活的意义:吉尔福德出版社; 1991。
  233. 23。 Ryff C,歌手B.目的在生命和个人成长中对人类健康的积极作用。 U:Wong,PTP,Fry。 PS人类对意义的探索。 心理学研究和临床应用手册,str。 213-235。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出版社; 1998。
  234. 24。 Ryan RM,Deci EL。 关于幸福和人类潜能:对享乐和幸福感幸福感研究的回顾。 心理学年度回顾。 2001; 52(1):141-66。 doi:10.1146 / annurev.psych.52.1.141
  235. 25。 Laudet AB,Morgen K,White WL。 社会支持,灵性,宗教,生活意义和与12步骤奖学金的关系在个人从酒精和毒品问题中恢复的生活质量满意度中的作用。 每季度进行一次酒精中毒治疗。 2006; 24(1-2):33-73。 pmid:16892161 doi:10.1300 / j020v24n01_04
  236. 26。 Kleftaras G,Katsogianni I.灵性,在生活中的意义,以及对酒精依赖的个体的抑郁症状。 心理健康的灵性学报。 2012; 14(4):268-88。 doi:10.1080 / 19349637.2012.730469
  237. 27。 Newcomb MD,Harlow L.青少年的生活事件和物质使用:感知失控和生活中无意义的中介效应。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 1986; 51(3):564。 pmid:3489832 doi:10.1037 / 0022-3514.51.3.564
  238. 28。 Melton AM,Schulenberg SE。 关于生命意义与无聊倾向之间的关系:检查logotherapy假设。 心理报告。 2007; 101(3F):1016-22。 doi:10.2466 / pr0.101.3f.1016-1022
  239. 29。 Peterson C,Park N,Seligman ME。 幸福和生活满意度的定位:充实的生活与空虚的生活。 幸福研究杂志。 2005; 6(1):25-41。 doi:10.1007 / s10902-004-1278-z
  240. 30。 Thomas KW,Velthouse BA。 赋权的认知要素:内在任务动机的“解释”模型。 管理学院审查。 1990; 15(4):666-81。 doi:10.5465 / amr.1990.4310926
  241. 31。 Aboujaoude E.有问题的互联网使用:概述。 世界精神病学。 2010; 9(2):85-90。 结论:20671890
  242. 32. Frankl VE。 人在寻找意义:西蒙和舒斯特; 1985年。
  243. 33。 Brassai L,Piko BF,Steger MF。 生命中的意义:它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保护因素吗? 国际行为医学杂志。 2011; 18(1):44-51。 doi:10.1007 / s12529-010-9089-6。 结论:20960241
  244. 34。 罗森伯格M.社会和青少年儿童。 普林斯顿,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 1965。
  245. 35。 格林伯格J.了解人类对自尊的重要追求。 关于心理科学的观点。 2008; 3(1):48-55。 doi:10.1111 / j.1745-6916.2008.00061.x
  246. 36. Harter S.自我。 Damon U W.和Lerner R.(编辑)儿童发展手册(第3卷)。 新泽西州威利父子公司; 2006年。
  247. 37。 Brent Donnellan M,Kenny DA,Trzesniewski KH,Lucas RE,Conger RD。 使用特质状态模型来评估从青春期到成年期的全球自尊的纵向一致性。 人格研究杂志。 2012; 46(6):634-45。 pmid:23180899 doi:10.1016 / j.jrp.2012.07.005
  248. 38。 Kernis MH。 走向最佳自尊的概念化。 心理咨询。 2003; 14(1):1-26。 doi:10.1207 / s15327965pli1401_01
  249. 39. Chen X,Ye J,Zhou H.中国男性成瘾者对毒品的渴望以及他们的全球和或有自尊心。 社会行为与人格:国际期刊。 2013; 41(6):907-19。 doi:10.2224 / sbp.2013.41.6.907
  250. 40。 Babington LM,Malone L,Kelley BR。 在多米尼加青少年中获得社会支持,自尊和怀孕状态。 应用护理研究。 2014; 28(2):121-6。 doi:10.1016 / j.apnr.2014.08.001。 结论:25262424
  251. 41。 Raskauskas J,Rubiano S,Offen I,Wayland AK。 社会自我效能和自尊是否会缓和同伴受害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 教育的社会心理学。 2015:1-18。 doi:10.1007 / s11218-015-9292-z
  252. 42。 Baxtiyar A,Abdullah T.关系到改善土耳其情绪受到干扰的青少年特殊需求学校的自尊心。 心理学,社会学和教育学。 2014; 6。
  253. 43. Whang LS,Lee S,ChangG。互联网过度用户的心理状况:对网络成瘾的行为抽样分析。 网络心理学与行为。 2003; 6(2):143-50。 doi:10.1089 / 109493103321640338
  254. 44。 Yao MZ,He J,Ko DM,Pang K.人格,父母行为和自尊对网络成瘾的影响:对中国大学生的研究。 网络心理学,行为和社交网络。 2014; 17(2):104-10。 doi:10.1089 / cyber.2012.0710
  255. 45。 Yao MZ,He J,Ko DM,Pang K.人格,父母行为和自尊对网络成瘾的影响:对中国大学生的研究。 网络心理学,行为和社交网络。 2013; 17(2):104-10。 doi:10.1089 / cyber.2012.0710
  256. 46。 Fioravanti G,DèttoreD,Casale S.青少年网络成瘾:测试自尊,互联网属性的感知和在线社交互动的偏好之间的关联。 网络心理学,行为和社交网络。 2012; 15(6):318-23。 doi:10.1089 / cyber.2011.0358
  257. 47。 Bozoglan B,Demirer V,Sahin I.寂寞,自尊和生活满意度是网络成瘾的预测因素:土耳其大学生的横断面研究。 斯堪的纳维亚心理学杂志。 2013; 54(4):313-9。 doi:10.1111 / sjop.12049。 结论:23577670
  258. 48。 Kim HK,Davis KE。 走向有问题的互联网使用的综合理论:评估自尊,焦虑,流动和互联网活动的自我评估重要性的作用。 人类行为中的计算机。 2009; 25(2):490-500。 doi:10.1016 / j.chb.2008.11.001
  259. 49。 王,, Ollendick TH。 中西方儿童自尊的跨文化与发展分析。 临床儿童与家庭心理学评论。 2001; 4(3):253-71。 结论:11783741
  260. 50。 Baumeister RF,Campbell JD,Krueger JI,Vohs KD。 高自尊是否会带来更好的表现,人际关系的成功,幸福或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心理科学符合公共利益。 2003; 4(1):1-44。 doi:10.1111 / 1529-1006.01431
  261. 51。 Mruk CJ。 自尊研究,理论和实践:走向积极的自尊心理:斯普林格出版公司; 2006。
  262. 52。 年轻人BB。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尊:6的重要成分:Ballantine Books; 1992。
  263. 53。 Sattler S,Sauer C,Mehlkop G,Graeff P.在大学生和教师中消费认知增强药物的基本原理。 PloS一个。 2013; 8(7):e68821。 doi:10.1371 / journal.pone.0068821。 结论:23874778
  264. 54.McCabe SE。 在大学生的概率样本中筛选处方药的医学和非医学使用者中的药物滥用情况。 儿科和青少年医学档案。 2008; 162(3):225–31。 doi:10.1001 / archpediatrics.2007.41
  265. 55.年轻的KS。 网络成瘾:一种新的临床疾病的出现。 网络心理学与行为。 1998; 1(3):237-44。 doi:10.1089 / cpb.1998.1.237
  266. 56. Sussman S,Lisha N,Griffiths M.吸毒成瘾:是多数还是少数族裔的问题? 评价与卫生专业。 2011; 34(1):3–56。 doi:10.1177 / 0163278710380124
  267. 57。 Yang H.中国版Barratt冲动量表11th版(BIS-11)在大学生中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7; 21(4):223。
  268. 58. Crumbaugh JC,Maholick LT。 存在主义的实验研究:弗兰克非自然神经症概念的心理学方法。 临床心理学杂志。 1964; 20(2):200-7。 doi:10.1002 / 1097-4679(196404)20:2 <200 :: aid-jclp2270200203> 3.0.co; 2-u
  269. 59。 Rosenberg M.社会和青少年自我形象: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普林斯顿,新泽西州; 1965。
  270. 60。 Blascovich J,Tomaka J.自尊的衡量标准。 人格测量和社会心理态度。 1991; 1:115-60。 doi:10.1016 / b978-0-12-590241-0.50008-3
  271. 61.对冲LV。 Glass的效应量估计量和相关估计量的分布理论。 教育与行为统计杂志。 1981; 6(2):107-28。 doi:10.2307 / 1164588
  272. 62。 钟忠林,雷磊,Jietai H.中介调解员和主持调解员。 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2006; 38(3):448-52。
  273. 63。 Edwards JR,Lambert LS。 整合调节和调解的方法:使用调节路径分析的一般分析框架。 心理学方法。 2007; 12(1):1-22。 pmid:17402809 doi:10.1037 / 1082-989x.12.1.1
  274. 64。 传教士KJ,Rucker DD,Hayes AF。 解决主持调解假设:理论,方法和处方。 多变量行为研究。 2007; 42(1):185-227。 doi:10.1080 / 00273170701341316
  275. 65。 Muller D,Judd CM,Yzerbyt VY。 当调节作用被调节并且调解被调节时。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 2005; 89(6):852。 pmid:16393020 doi:10.1037 / 0022-3514.89.6.852
  276. 66。 Baron RM,Kenny DA。 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主持人 - 中介变量区分:概念,战略和统计考虑。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 1986; 51(6):1173。 pmid:3806354 doi:10.1037 / 0022-3514.51.6.1173
  277. 67。 Aiken LS,West SG。 多元回归:测试和解释交互:Sage; 1991。
  278. 68。 Dearing E,Hamilton LC。 分析中介和调节变量的当代进步和经典建议。 儿童发展研究学会专着。 2006; 71(3):88-104。
  279. 69。 Holmbeck GN。 在儿科人群研究中事后探讨显着的中度和中介效应。 儿科心理学杂志。 2002; 27(1):87-96。 pmid:11726683 doi:10.1093 / jpepsy / 27.1.87
  280. 70。 Goel D,Subramanyam A,Kamath R.一项关于网络成瘾的流行及其与印度青少年精神病理学相关的研究。 印度精神病学杂志。 2013; 55(2):140。 doi:10.4103 / 0019-5545.111451。 结论:23825847
  281. 71。 YU Bao-juan,L,Dong-ping,C-Qi-shan,Yan-hui W.青少年的感觉寻求和烟酒使用:一种中介调节模型。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1; 27(4):417-24。
  282. 72。 Cheng AS,Ng TC,Lee HC。 摩托车交通违法者的冲动性人格和冒险行为:一项匹配的对照研究。 人格与个体差异。 2012; 53(5):597-602。 doi:10.1016 / j.paid.2012.05.007
  283. 73。 Frankl VE。 人类寻求意义(Rev. ed。)。 纽约,纽约:华盛顿广场。 1984。
  284. 74。 李杰,赵D ..生理学中积极情绪,生命意义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 心理学进​​展(21607273)。 2014; 4(1):1-4。 doi:10.12677 / ap.2013.41001
  285. 75。 Schaefer SM,Boylan JM,van Reekum CM,Lapate RC,Norris CJ,Ryff CD,et al。 生命中的目的预测从负面刺激中获得更好的情绪恢复。 PloS一个。 2013; 8(11):e80329。 doi:10.1371 / journal.pone.0080329。 结论:24236176
  286. 76. Erikson EH。 身份和生命周期:WW Norton&Company; 1980年。
  287. 77. Lee S&Jung T.参加入学考试如何提高学生的大学生活质量。 社会行为与人格:国际期刊。 2014; 42(2):331–40。 doi:10.2224 / sbp.2014.42.2.331
  288. 78。 杰克逊先生 自尊与意义:人生历史调查:纽约州立大学出版社; 1984。
  289. 79。 严莉,冼,,雷敏,洪宇。大学生孤独感,自尊,网络成瘾的相关研究。 中国学校卫生。 2013; 34(008):949-51。
  290. 80。 Duckworth AL,Steen TA,Seligman ME。 临床实践中的积极心理学。 临床心理学年度回顾。 2005; 1:629-51。 pmid:17716102 doi:10.1146 / annurev.clinpsy.1.102803.144154
  291. 81。 Kleiman EM,Adams LM,Kashdan TB,Riskind JH。 感恩和勇气通过增强生命意义间接降低自杀意念的风险:中介调节模型的证据。 人格研究杂志。 2013; 47:539-46。 doi:10.1016 / j.jrp.2013.04.007
  292. 82。 Seligman ME,Rashid T,Parks AC。 积极的心理治疗。 美国心理学家。 2006; 61(8):774。 pmid:17115810 doi:10.1037 / 0003-066x.61.8.774
  293. 83. Dijksterhuis A.我喜欢我自己,但我不知道为什么:通过潜意识评估条件提高内隐的自尊心。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 2004; 86(2):345。 pmid:14769089 doi:10.1037 / 0022-3514.86.2.345
  294. 84。 Wong Ky,Melody,Qien H.中国年轻人在香港的自我价值和网络成瘾:香港大学(香港薄扶林);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