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成癮研究:摘要

本頁包含有關網絡成癮的最新研究的簡短網絡成癮摘要(自2020年起,我們將不再在當前頁面上添加研究:請參閱 所有互聯網成癮研究的本頁)。 可以找到其他涉及互聯網游戲成癮(IGD)的研究 点击這裡。 網癮腦研究有 已經確認 在吸毒成癮中看到同樣的大腦變化。


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中的認知缺陷:40研究的薈萃分析(2019)

Br J Psychiatry。 2019 Feb 20:1-8。 doi:10.1192 / bjp.2019.3。

過度使用互聯網越來越被認為是全球公共衛生問題。 個別研究已報告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PIU)中的認知障礙,但遭受各種方法學限制。 確認PIU的認知缺陷將支持這種疾病的神經生物學合理性。目的通過病例對照研究對PIU的認知表現進行嚴格的薈萃分析; 並評估研究質量的影響,主要類型的在線行為(例如游戲)和其他參數的調查結果。

系統性文獻綜述了同行評審的病例對照研究,比較PIU患者(廣泛定義)與健康對照者的認知。 提取結果並進行薈萃分析,其中對於給定的感興趣的認知域存在至少四個出版物。

結果:薈萃分析包括2922研究中的40參與者。 與對照相比,PIU與抑制性對照的顯著損害相關 (Stroop Task Hedge's g = 0.53(se = 0.19-0.87),stop-signal task g = 0.42(se = 0.17-0.66),go / no-go task g = 0.51(se = 0.26-0.75)),決策-製作(g = 0.49(se = 0.28-0.70))和工作記憶(g = 0.40(se = 0.20-0.82))。 遊戲是否是主要的在線行為類型並未顯著抑制觀察到的認知效應; 年齡,性別,報告的地理區域或合併症的存在也沒有。

 結論:PIU與一系列神經心理學領域的衰退相關,無論地理位置如何,都支持其跨文化和生物學有效性。 這些研究結果還表明,PIU行為(包括遊戲)存在共同的神經生物學脆弱性,而非網絡遊戲障礙的神經認知概況不同。


兒童和青少年的手機成癮:系統評價(2019_)

J Addict護士。 2019 Oct/Dec;30(4):261-268. doi: 10.1097/JAN.0000000000000309.

兒童和青少年中的手機成癮已成為所有人關注的問題。 迄今為止,人們已經將重點放在了網絡成癮上,但是缺乏對手機成癮的全面概述。 該評估旨在提供兒童和青少年手機成癮的全面概述。

電子數據庫搜索包括Medline,Proquest,Pubmed,EBSCO主機,EMBASE,CINAHL,PsycINFO,OVID,Springer,Wiley在線圖書館和Science Direct。 納入標準包括兒童和青少年研究,在同行評審期刊上發表的研究以及側重於手機成癮或手機使用有問題的研究。 系統搜索確定了12項符合納入標準的描述性研究,但沒有乾預研究符合該標準。

發現有問題的手機使用率在總人口中為6.3%(男孩為6.1%,女孩為6.5%),而另一項研究發現青少年中有16%。 審查發現,過度或過度使用手機會帶來不安全感; 熬夜 親子關係受損; 學校關係受損; 心理問題,例如強迫上癮和病理性賭博的行為成癮,情緒低落,緊張和焦慮,休閒無聊和行為問題,其中最明顯的關聯是多動症,其次是行為問題和情緒症狀。

儘管使用手機有助於維持社會關係,但兒童和青少年之間的手機成癮問題仍需要緊急關注。 需要介入研究來解決這些新出現的問題。


網絡成癮中的認知功能-評論(2019)

精神病學家。 2019 Feb 28; 53(1):61-79。 doi:10.12740 / PP / 82194。

互聯網普遍可用,所有年齡段的人都將其用於專業目的,並作為一種教育和娛樂方式。 但是,可能會過度使用Internet,從而導致上癮。 互聯網成癮可以被歸類為所謂的“行為成癮”,直到最近,科學出版物中很少提到它。 因此,區分正常和病理性Internet使用非常重要。 本文提供了有關網絡成癮發生率的數據並回顧了相關的理論模型。 它還討論了根據科學界提出的診斷標準識別網絡成癮的問題。 本文的重點是這種成癮的執行功能。 直到最近,研究人員才將其放在個人,社交或情感領域的背景下,但似乎認知功能在解釋成癮的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其中認知控制和執行功能尤為重要。 此外,對這些機制的了解可以有助於發展更適當的預防和治療形式。


“在線大腦”:互聯網如何改變我們的認知(2019年)

2019 Jun;18(2):119-129. doi: 10.1002/wps.20617.

互聯網對現代社會多個方面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 然而,它可能對我們的大腦結構和功能的影響仍然是調查的中心話題。 在這裡,我們利用最近的心理學,精神病學和神經影像學發現來研究關於互聯網如何改變我們的認知的幾個關鍵假設。 具體來說,我們探討了在線世界的獨特特徵可能會如何影響:a)注意力的能力,因為不斷發展的在線信息流會鼓勵我們在多個媒體來源上分散注意力,而不是持續集中; b)記憶過程,因為這種廣泛且無處不在的在線信息來源開始改變我們檢索,存儲甚至重視知識的方式; c)社會認知,因為在線社交環境能夠模仿和喚起現實世界的社會過程,這在互聯網和我們的社會生活之間創造了一種新的相互作用,包括我們的自我概念和自尊。 總體而言,現有證據表明,互聯網可以在這些認知領域產生急性和持續性改變,這可能反映在大腦的變化中。 然而,未來研究的一個新興優先事項是確定廣泛的在線媒體使用對青少年認知發展的影響,並研究這可能與老年人使用互聯網的認知結果和腦影響有何不同。 最後,我們提出如何將互聯網研究納入更廣泛的研究環境,以研究這個前所未有的社會新方面如何影響我們的認知和整個生命過程中的大腦。


色情圖片處理干擾工作記憶性能(2012)

J Sex Res。 2012 Nov 20。

有些人報告互聯網性行為期間和之後的問題,例如失眠和忘記約會,這些都與負面的生活後果有關。 可能導致這類問題的一種機制是,互聯網性行為中的性喚起可能會干擾工作記憶(WM)能力,從而導致忽視相關的環境信息,從而導致不利的決策制定. 結果顯示,色情圖片情況下的WM表現較差 4-back任務與剩餘的三個圖像條件相比較。

此外,層次回歸分析通過色情圖片的主觀評價以及手淫衝動的節制效果,對色情圖片條件下的敏感度方差進行了解釋。 結果有助於認為色情圖片處理引起的性喚起指標會影響WM的表現。 討論了關於網絡成癮的調查結果,因為與成癮相關的線索的WM干擾在物質依賴性方面是眾所周知的.

評論:互聯網色情干擾工作記憶,就像成癮相關的線索干擾成癮者的工作記憶一樣。 第一項評估色情對大腦影響的研究


性圖像處理干擾模糊決策。 (2013)

Arch Sex Behav。 2013 Jun 4。

當性圖片與有利的卡片相關聯時,與性能圖片相關聯的性能圖片與不良卡片組相關時,決策表現更差。 主觀性喚起緩和了任務條件與決策表現之間的關係。 這項研究強調性喚起干擾決策,這可以解釋為什麼有些人在網絡使用的背景下會經歷負面後果。


青少年的衝動特徵和成癮相關行為(2018)

J Behav Addict。 2018 Apr 12:1-14。 doi:10.1556 / 2006.7.2018.22。

背景和目標

衝動是成癮行為的風險因素。 UPPS-P衝動模型與物質成癮和賭博障礙有關,但其在其他非物質成癮相關行為中的作用卻不太了解。 我們試圖研究UPPS-P衝動性狀與青少年中多種物質和非物質成癮相關行為的指標之間的關聯,這些行為參與這些行為。

方法

參與者(N = 109,年齡在16-26歲之間,男性佔69%)是根據他們對外部性問題的了解程度從國家調查中選出的,以廣泛參與與成癮相關的行為。 參與者完成了UPPS-P問卷調查和標準化問卷,以評估物質(酒精,大麻和其他藥物)和非物質(互聯網游戲,色情和食品)的使用問題。 回歸分析用於評估衝動性格和成癮相關行為指標之間的關聯。

成績

除了有問題的互聯網游戲之外,UPPS-P模型與所有與成癮相關的行為的指標正相關。 在經過充分調整的模型中,尋求感覺和缺乏毅力與有問題的酒精使用有關,緊迫性與使用大麻有問題有關,缺乏毅力與使用其他藥物而不是大麻有關。 此外,緊迫感和缺乏毅力與暴飲暴食有關,缺乏毅力與色情問題的使用有關。

我們強調特質衝動在多種成癮相關行為中的作用。 我們對處於危險中的青年的研究結果突出了緊迫性和缺乏毅力,作為成癮發展的潛在預測因素和潛在的預防性治療目標。


網絡成癮:在觀看色情內容而不是現實生活中的性接觸時,經驗豐富的性喚起會產生影響(2013)

行為成癮雜誌。 卷2,編號2 /六月2013

結果表明,在第一項研究中,性喚起指標和對網絡色情線索的渴望預示著網絡化的趨勢。 此外,研究表明,有問題的網絡用戶報告了更多的性喚起和色情線索呈現引起的渴望反應。 在這兩項研究中,現實性接觸的數量和質量與網絡成癮無關。 結果支持滿足假設,假設強化,學習機制,並渴望成為網絡成癮的發展和維持的相關過程。 性暴力接觸不良或不滿意無法充分解釋網絡成癮。

評論:哇–關於互聯網色情成癮的實際研究。 研究發現,與吸毒者相似,線索誘發的渴望可以預測色情成癮。 與普遍的看法相反,不滿意的性生活與色情成癮沒有關係。 支持滿足假設意味著對選擇成癮者的反應類似於成癮行為。


在互聯網上觀看色情圖片:性喚起評級和心理 - 精神症狀在過度使用互聯網性網站中的作用(2011)

Cyber​​psychol Behav Soc Netw。 2011 Jun;14(6):371-7. doi: 10.1089/cyber.2010.0222.

我們發現,在觀看互聯網色情圖片時主觀性喚起與由於IATsex測量的網絡過度導致的日常生活中自我報告的問題之間存在正相關關係。 主觀覺醒評級,心理症狀的全球嚴重程度以及所使用的性應用數量是IATsex評分的重要預測因子,而在互聯網性網站上花費的時間並沒有顯著地解釋IATsex評分的變異。

在觀看互聯網色情圖片時主觀性喚起評分與過度使用網絡網站在日常生活中自我報告的問題相關的發現可能是根據之前對物質依賴或行為成癮的個體的線索反應性的研究來解釋的。。 如引言中所述,提示反應性作為一種可能有助於維持成癮行為的機制已經在幾個患有物質依賴或行為成癮的患者群體中得到證實。

這些研究收斂於這樣的觀點,即觀察成癮相關刺激的渴望反應是成癮行為的重要相關因素。 雖然我們沒有檢查在我們的研究中觀看互聯網色情圖片的大腦相關性,但我們發現了第一個實驗證據,證明了互聯網色情刺激的主觀反應與網絡成癮趨勢之間的潛在聯繫。

這意味著對於日常生活中的問題(例如,減少對在線性活動的控制,對自己的伴侶或其他人際關係的問題,以及學術或工作生活中的問題),在網絡站點上花費的時間是不可預測的。 我們的結果確實強調,較高的性喚起與日常生活中對網絡成癮和相關問題上癮的傾向有關。


互聯網色情的異性戀女性用戶的網絡成癮可以通過滿足假設(2014)來解釋

Cyber​​psychol Behav Soc Netw。 2014 Aug;17(8):505-11.

在網絡成癮的背景下,cybersex被認為是一種互聯網應用,用戶面臨上癮使用行為的風險。 關於男性,實驗研究表明,針對互聯網色情網絡提示的性喚起和渴望指標與網絡色情用戶(IPU)的網絡成癮嚴重程度有關。 由於不存在對女性的可比性調查,本研究的目的是調查異性戀女性網絡成癮的預測因素。

我們檢查了51女性IPU和51女性非互聯網色情用戶(NIPU)。

結果表明,與NIPU相比,IPU將色情圖片評為更加激動,並且由於色情圖片呈現而引起更大的渴望。 此外,渴望,圖片的性喚起評級,對性興奮的敏感性,有問題的性行為以及心理症狀的嚴重程度預示了IPU中網絡成癮的趨勢. 處於戀愛關係,性接觸的數量,對性接觸的滿意度以及互動網絡的使用與網絡成癮無關. 這些結果與先前研究中報告的異性戀男性的結果一致.


網絡成癮的症狀可以與接近和避免色情刺激相關聯:來自常規網絡用戶的模擬樣本的結果(2015)

前心理學家。 2015可能是22; 6:653。

關於網絡成癮的現象學,分類和診斷標準尚未達成共識。 一些方法指向物質依賴性的相似性,其中方法/避免傾向是關鍵機制。 一些研究人員認為,在與成癮相關的決策情境中,個體可能會表現出傾向於接近或避免與成癮相關的刺激。

類似於物質依賴性,結果表明,方法和避免傾向可能在網絡成癮中起作用。 此外,與性興奮的敏感性和有問題的性行為的相互作用可能對由於網絡使用而導致的日常生活中的主觀抱怨的嚴重性產生累積效應。 這些發現為網絡成癮和物質依賴之間的相似性提供了進一步的經驗證據。 這些相似之處可以追溯到類似於網絡和藥物相關線索的神經處理。


病理性互聯網使用 - 它是一個多維而不是一維的結構

15年2013月XNUMX日成癮研究與理論

關於病理性互聯網使用(PIU)是否是一個獨特的實體或者是否應該區分特定互聯網活動的病態使用(例如玩網絡遊戲和在互聯網性愛網站上花費時間),仍然是一個爭論的主題。 本研究的目的是有助於更好地理解PIU在不同的特定互聯網活動中的共同和差異方面。 檢查了三組個體,這些個體在使用特定互聯網活動方面存在差異:一組69科目專門使用網絡遊戲(IG)(但不使用互聯網色情(IP)),134科目使用IP(但不使用IG),和116主題同時使用IG和IP(即非特定的互聯網使用)。

結果表明,羞怯和生活滿意度是IG病理性使用傾向的重要預測因子,而不是IP的病理學應用。 在線花費的時間是IG和IP有問題使用的重要預測因素。 另外,在IG和IP的病理學使用的症狀之間沒有發現相關性。 我們得出結論,遊戲可用於補償現實生活中的社會缺陷(例如,害羞)和生活滿意度,而知識產權主要用於實現刺激和性喚起方面的滿足感。


有線:媒體和技術使用對快節奏家庭中的壓力(皮質醇)和炎症(白細胞介素IL-6)的影響(2018)

卷81,四月2018,頁面265-273

  • 儘管是數字原住民,但技術最多會影響青少年的壓力生物標記。
  • 由於技術的使用,父親和青少年的CAR增加,IL-6增加。
  • 就寢時間和一般用途與青少年CAR增加有關,但父親減少。
  • 技術使用不影響任何家庭成員的皮質醇晝夜節律。
  • 技術的使用對母親的生物社會標誌也沒有影響。

這項研究調查了技術和媒體使用如何影響雙職工父母及其青少年的壓力(皮質醇)和炎症(白介素IL-6)。 過去一周,有6個家庭對他們的技術使用進行了反思,並在該周連續兩天收集了唾液。 技術使用對青少年的影響最大。 電話使用率更高,媒體受到更多媒體訪問以及通過Facebook擁有更多社交網絡的青少年,其皮質醇覺醒反應(CAR)和IL-6升高的幅度更大。 父親的電話使用和電子郵件也與他們的CAR和IL-XNUMX升高有關。 當就寢時間的技術使用率很高時,更多的普通媒體使用與青少年CAR的增加有關,而父親的CAR則有所減少。 技術的使用並未顯著影響皮質醇的晝夜節律或母親的生物社會標誌。


信息和通信技術(ICT):使用MULTICAGE-TIC(2018)有問題地使用互聯網,視頻遊戲,移動電話,即時消息和社交網絡

Adicciones。 2018 Jan 1; 30(1):19-32。 doi:10.20882 / adicciones.806。

本研究旨在了解影響各年齡段人群控制這些ICT使用的問題,以及這些問題是否與心理健康問題,壓力和行為控制行為的困難有關。 一項調查是通過社交網絡和電子郵件進行的,使用MULTICAGE-ICT,這是一個調查問卷,探討使用互聯網,移動電話,視頻遊戲,即時消息和社交網絡的問題。 此外,還進行了前額症狀量表,一般健康問卷調查和感知壓力量表。 該樣本由來自不同西班牙語國家的所有年齡段的1,276個體組成。

結果表明,無論年齡或其他變量如何,約50%的樣本都存在使用這些技術的重大問題,並且這些問題與前額葉功能不良,壓力和心理健康問題的症狀直接相關。 結果揭示了重新考慮我們是否面臨成癮行為或需要環境,心理,社會和社會政治解釋的新問題的必要性; 因此,有必要重新制定要實施的行動,以解決和重新調整我們對問題的理解。


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探索認知與COMT rs4818,rs4680單倍型(2019)之間的關聯

CNS光譜。 2019 Jun 4:1-10。 doi:10.1017 / S1092852919001019。

我們招募206非治療尋求具有高衝動性狀的參與者並獲得橫斷面人口統計學,臨床和認知數據以及COMT rs4680和rs4818的遺傳單倍型。 我們確定了24參與者,他們提出了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PIU),並使用單向方差分析(ANOVA)和卡方(如果合適)比較了PIU和非PIU參與者。

PIU與決策制定,快速視覺處理和空間工作記憶任務的表現相關。 遺傳變異與認知表現的改變相關,但是對於COMT的特定單倍型,PIU的發生率沒有統計學差異。

該研究表明,PIU的特點是決策和工作記憶域存在缺陷; 它還為持續的注意力任務提供了升高的衝動反應和目標檢測受損的證據,這是一個值得在未來工作中進一步探索的新領域。 遺傳影響對PIU受試者認知的影響意味著PIU的遺傳可遺傳成分可能不在影響COMT功能和認知表現的遺傳位點內; 或者PIU中的遺傳成分涉及許多遺傳多態性,每個遺傳多態性僅產生很小的影響。


網絡成癮對青少年的定向受損:來自註意力網絡任務(2018)的證據。

精神病學 2018 Jun; 264:54-57。 doi:10.1016 / j.psychres.2017.11.071。

一個重要的關注理論表明,有三個獨立的網絡執行離散的認知功能:警報,定向和衝突網絡。 最近的研究表明,網絡成癮中存在註意力缺陷。 為了研究網絡成癮中註意功能障礙的潛在機制,我們記錄了與青少年註意網絡測試(ANT)相關的表現。

ANT是一種關注網絡功能完整性的行為測定,用於檢查網絡成癮和健康控制的表現。

在平均反應時間(RT)方面,ANT的表現清楚地區分了有和沒有網絡成癮的參與者。 與對照組相比,網絡成癮組更慢地檢測到目標,這種效果僅對空間線索條件有效。 互聯網成癮組在RT較慢方面表現出定向網絡的不足。 在此任務中,沒有證明網絡成癮的警報和衝突網絡存在缺陷。


電針結合心理干預對網絡成癮患者心理症狀和聽覺誘發電位P50的影響(2017)

http://dx.doi.org/10.1016/S0254-6272(17)30025-0

觀察電針(EA)聯合心理干預對抑鬱或焦慮症的癡呆症狀和精神症狀以及聽覺誘發電位(AEP)的P50對網絡成癮(IAD)的治療效果。

將120例IAD隨機分為EA組,心理干預(PI)組和綜合治療組(EA + PI)組。 EA組患者接受EA治療。 PI組患者接受認知和行為治療。 EA + PI組患者接受電針加心理干預治療。 在治療前後測量IAD的分數,症狀檢查表90(SCL-90)的評分,AEP的P50的潛伏期和振幅。

治療後IAD評分在各組均顯著下降(P <0.05),並且EA + PI組的IAD得分顯著低於其他兩組(P <0.05)。 EA + PI組的SCL-90組裝評分和治療後各因素均顯著降低(P <0.05)。 在EA加PI組治療後,S1P50和S2P50(S1-S2)的幅度距離顯著增加(P <0.05)。

EA聯合PI可緩解IAD患者的精神症狀,其機制可能與大腦感知門控功能的增加有關。


有問題的互聯網用戶處理負面刺激的干擾:來自情緒Stroop任務的初步證據(2018)

J Clin Med。 2018 Jul 18; 7(7)。 pii:E177。 doi:10.3390 / jcm7070177。

雖然有人提出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PIU)可能代表一種功能失調的應對策略以應對消極情緒狀態,但缺乏直接測試PIU個體如何處理情緒刺激的實驗研究。 在這項研究中,我們使用情緒Stroop任務來檢查100個體(54女性)樣本中對陽性和陰性詞的隱性偏倚,這些個體也完成了評估PIU和當前影響狀態的問卷。 在PIU和情緒性Stroop效應(ESEs)之間觀察到顯著的相互作用,與其他參與者相比,顯示出顯著PIU症狀的參與者顯示負面詞的ESE更高。 在ESEs中,參與者中的積極詞彙沒有顯著差異。 這些研究結果表明,PIU可能與處理負面刺激的特定情緒干擾有關,因此支持PIU是應對負面影響的功能失調策略的觀點。


網絡成癮和功能性大腦網絡:與任務相關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2019)

Sci Rep。 2019 Oct 31;9(1):15777. doi: 10.1038/s41598-019-52296-1.

成癮的與大腦有關的常見特徵是高級大腦網絡功能的改變。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與互聯網有關的成癮也與功能性大腦網絡的崩潰有關。 考慮到以前在網絡成癮(IA)研究中使用的研究數量有限,我們的目的是研究IA在默認模式網絡(DMN)和抑制控製網絡(ICN)中的功能相關性。 為了觀察這些關係,在60健康的大學生中測量了與任務相關的功能磁共振成像對口頭Stroop和非言語Stroop樣任務的反應。 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問卷(PIUQ)用於評估IA。 我們發現與DMN相關的區域(前神經突,後扣帶回)明顯失活,並且在不一致的刺激下這些區域與PIUQ呈負相關。 在Stroop任務中,incongruent_minus_congruent對比在與ICN相關的區域(左下額回,左額極,左中央小眼,左額小眼,左額眶和左小島皮層)與PIUQ呈正相關。 改變的DMN可能解釋某些合併症,並可能預測治療結果,而改變的ICN可能是難以阻止和控製過度使用的原因。


將呼吸性竇性心律不齊指數與網絡成癮相結合的實用程序(2020)

Int J Psychophysiol。 2020年19月0167日。pii:S8760-20(30041)6-10.1016。 doi:2020.02.011 / j.ijpsycho.XNUMX。

這項研究的目的是檢查靜止狀態下呼吸性竇性心律失常的綜合指標(基礎RSA)的關聯以及對心理成癮任務(RSA反應性)與網絡成癮的反應。 參與者包括99位年輕人(61位男性和38位女性),他們報告了他們的網絡成癮水平。 結果表明,RSA反應性可緩解基礎RSA與自我報告的網絡成癮之間的關聯。 這表明,基礎RSA對於具有較高RSA反應性的個人與網絡成癮具有負相關性,但對於具有較低RSA反應性的人與網絡成癮沒有顯著相關性。 這些發現有助於擴展我們對副交感神經系統活動與網絡成癮之間聯繫的理解。 此外,它強調了在未來的研究中需要同時考慮基礎RSA和RSA反應性。


有問題的互聯網用戶對Wi-Fi信號線索的自動檢測優勢和負面影響的調節效果:與事件相關的潛在研究(2019)

Addict Behav。 2019 Aug 8; 99:106084。 doi:10.1016 / j.addbeh.2019.106084。

對互聯網相關線索的認知偏差是形成和維持有問題的互聯網用戶(PIU)的成癮行為的重要因素。 光纖通信和智能手機的發展使人類社會進入了無線網絡時代。 Wi-Fi信號是無線網絡連接的象徵,不僅代表網絡接入,還代表隨時隨地與他人通信的渠道。 因此,Wi-Fi信號線索應該是PIU成癮行為的有效誘導物。 我們使用Wi-Fi信號圖像作為互聯網相關線索來探索PIU對這些線索的自動檢測優勢,並確定負面影響(另一種成癮的誘發因素)是否可以增強這一優勢。 我們在本研究中使用了組間設計。 PIU和對照組各自包含30參與者,並被隨機分配到陰性或中性影響引發組。 錯配消極性(MMN)是通過異常標準反向奇數範式引發的。 Wi-Fi信號提示和中性線索分別用作標準和異常刺激。 結果表明,PIU組中Wi-Fi信號提示誘導的MMN大於對照組。 同時,在中性影響啟動下,相對於PIU組中的負面影響啟動,在PIU組中由Wi-Fi信號提示誘導的MMN顯著增強。 總的來說,PIU具有Wi-Fi信號線索的自動檢測優勢,負面影響可以增強這一優勢。 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Wi-Fi信號線索引發的MMN作為一種敏感的神經生物學標記,可以追踪PIU成癮動機的變化。


微觀結構變化和網絡成癮行為:初步擴散MRI研究(2019)

Addict Behav。 2019 Jun 27; 98:106039。 doi:10.1016 / j.addbeh.2019.106039。

網絡成癮(IA)是一個主要的健康問題,並與失眠和抑鬱等合併症有關。 這些後果經常混淆IA患者的神經解剖學相關性。 我們從Leipzig Mind-Body-Emotion Interactions(LEMON)數據庫中招募了一些123健康的母語德語成人(53男性,平均年齡:36.8±18.86),對他們進行擴散MRI數據,網絡成癮測試,簡要介紹自我控制量表(SCS),遇到問題的應對方向(COPE)和抑鬱評分可用。 DMRI連接測定法用於研究一組健康年輕人中通過IAT識別的網絡成癮嚴重程度的白質微觀結構相關性。 採用多元回歸模型,年齡,性別,SCS總分,COPE總分和BDI-sum作為協變量來跟踪連通性與IAT相關的白質纖維。 連接測定分析確定了胼call體(CC),雙側皮質脊髓束(CST)和雙側弓狀束(AF)(FDR = 0.0023001)的連通性之間的直接相關性,以及連通性的相關性。 CC和右穹窿(FDR = 0.047138)的genu,健康成人的IAT評分。 我們建議將CC和CST以及穹窿和房顫的連通性視為健康人群中IA易感性的微結構生物標誌物。


通過網絡分析(2019)改變靜息狀態腦電圖中網絡成癮的拓撲連通性

Addict Behav。 2019 Feb 26; 95:49-57。 doi:10.1016 / j.addbeh.2019.02.015。

一些神經影像研究的結果表明,網絡成癮(IA)的人在特定的大腦區域和連接中表現出結構和功能上的變化。 但是,對IA的全球拓撲組織的了解可能還需要對大腦功能的更全面和整體的了解。 在本研究中,我們使用同步可能性結合圖論分析來研究25名IA參與者和27名健康對照(HCs)在閉眼休息狀態下的自發EEG活動之間的功能連通性(FC)和拓撲差異。 相關分析表明,觀察到的區域變化與IA的嚴重程度顯著相關。 總的來說,我們的發現表明IA組表現出改變的拓撲結構,向更加隨機的狀態轉變。 此外,本研究揭示了腦區域改變在IA的神經病理機制中的重要作用,並為IA的診斷提供了進一步的支持證據。


網絡成癮的電針治療:青少年沖動控制障礙正常化的證據(2017)

中華醫學雜誌 2017 Sep 1。 doi:10.1007 / s11655-017-2765-5。

觀察電針(EA)和心理干預(PI)對網絡成癮(IA)青少年沖動行為的影響。

通過隨機數字表將16名IA青少年分為EA組(16例)或PI組(45例)。 EA組的受試者接受了EA治療,PI組的受試者接受了認知和行為療法。 所有青少年均接受11天干預。 將十六名健康志願者納入對照組。 Barratt衝動量表(BIS-XNUMX)得分,楊氏互聯網成癮測試(IAT)以及腦N-乙酰天門冬氨酸(NAA)與肌酸的比率(NAA / Cr)和膽鹼(Cho)與肌酸的比率(Cho / Cr)分別在干預前後通過磁共振波譜進行記錄。

治療後,EA和PI組的IAT評分和BIS-11總分均顯著降低(P <0.05),而EA組顯示某些BIS-11亞因素的降低更為顯著(P <0.05)。 EA組治療後NAA / Cr和Cho / Cr均顯著改善(P <0.05)。 PI組治療後NAA / Cr或Cho / Cr無明顯變化(P> 0.05)。

EA和PI對IA青少年都有顯著的正面影響,特別是在心理體驗和行為表達方面,EA在衝動控制和腦神經元保護方面可能優於PI。 這一優勢背後的機制可能與前額葉和前扣帶皮質中NAA和Cho水平升高有關。


網絡成癮的神經生理學和臨床生物學特徵(2019)

Zh Nevrol Psikhiatr Im SS Korsakova。 2019;119(12):51-56. doi: 10.17116/jnevro201911912151.

in English, 俄語

目的:分析網絡成癮者的神經生理和一些生理特徵。

材料與方法:研究了兩組受試者:互聯網成癮持續時間不超過兩年,對照組。 記錄腦電圖的頻譜相關參數,腦電參數的功能不對稱以及心率變異性。 比較是在三種狀態下進行的:閉眼,睜開眼睛以及在15分鐘的Internet會話之後。

結果與結論:心率調節向著交感神經系統優勢的平衡轉移伴隨著功能增強的激活狀態,如大腦電活動參數所表明的焦慮和轉移。右半球快速腦電節律的頻譜功率中大腦功能的不對稱性。


大腦在線結構和功能相關的習慣性互聯網使用(2014)

Addict Biol。 2014 Feb 24。 doi:10.1111 / adb.12128。

過度使用是健康從業者日益關注的問題。 基於過度使用互聯網與成癮行為相似的假設,我們假設頻繁用戶對額紋狀網絡的改變。

我們發現IAT評分與右額極GM量之間存在顯著的負相關(P <0.001,已修正家庭智慧錯誤)。 右額極與左腹紋狀體的功能連通性與較高的IAT得分呈正相關。 此外,IAT評分與雙側腹側紋狀體的ALFF呈正相關。

與IAT評分增加相關的額紋紋理電路的改變可以反映前額區域的自上而下調製的減少,特別是在面對分心時保持長期目標的能力。 靜息時腹側紋狀體的較高激活可能表明在前額控制減少的情況下持續激活。 結果表明,過度使用互聯網可能是由與成癮行為相關的神經元電路驅動的。


使用社交網站存在問題的互聯網用戶的注意偏見(2019)

J Behav Addict。 2019 Dec 2:1-10。 doi:10.1556 / 2006.8.2019.60。

成癮性疾病領域的證據表明,注意力集中在與濫用(例如賭博)的物質或活動有關的刺激上會加重成癮行為。 但是,有關PIU中註意偏見的證據很少。 這項研究旨在調查表達對社交網站(SIU)(PIU的一種亞型)的問題傾向的個人是否對與社交媒體相關的刺激表現出注意偏見。

記錄了XNUMX名參與者的視覺點探針和愉悅性評級任務,其中記錄了在眼球運動過程中與SNS相關且匹配的控製圖像,從而提供了直接的關注度指標。 評估了參與者的SNS互聯網使用水平(從有問題到無問題)和上網意願(高與低)。

有問題的SNS用戶,尤其是表示較高程度的在線衝動的亞組,與控製圖像相比,對SNS相關圖像表現出注意偏見。 這些結果表明,注意偏見是與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以及其他成癮性疾病相關的常見機制。


測量互聯網使用有問題的個人的獎勵敏感度,抑制和衝動控制方面(2019)

精神病學 2019 Mar 19; 275:351-358。 doi:10.1016 / j.psychres.2019.03.032。

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PIU)是無法控制在互聯網上花費的時間。 研究表明,獎勵敏感度異常,懲罰敏感度和衝動控制會導致藥物濫用和賭博紊亂等成癮行為,但目前尚不清楚PIU是否也是如此。

62參與者(32 PIU個體和30 no-PIU個體)完成了行為任務和量表,以評估獎勵敏感度,對懲罰的敏感性,以及抑制功能和衝動控制。 管理的措施包括Go / No-Go,延遲折扣,行為抑制/激活(BIS / BAS)量表以及懲罰敏感度和獎勵問卷敏感度(SPSRQ)。

PIU小組認可了SPSRQ索引的更高的獎勵敏感度和懲罰敏感度。 但是,在延遲折扣,Go / No-Go任務中的表現或BIS / BAS等級的認可方面,沒有群體差異。

本研究發現PIU個體的獎勵敏感度和懲罰敏感度增加,但衝動控制沒有受到明顯影響。 需要進一步的實驗研究來告知我們與PIU有關的成癮行為的病因學概念。 進一步調查將有助於為預防和乾預工作提供信息。


網絡成癮患者的移情加工受損:與事件相關的潛在研究(2017)

面前。 哼。 Neurosci。,10十月2017 | https://doi.org/10.3389/fnhum.2017.00498

網絡成癮(IAD)與社交溝通中的缺陷和避免社交接觸有關。 據推測,患有IAD的人可能具有同情能力受損。 本研究的目的是檢查對IAD中其他人痛苦的同情處理。 在16 IAD受試者和16健康對照(HC)中記錄響應於顯示疼痛和非疼痛情況中的其他人的圖片而產生的事件相關電位。 比較兩組之間的N1,P2,N2,P3和晚期正電位成分。 觀察到N2和P3的穩健圖片×組相互作用。 痛苦的圖片引起的N2和P3振幅比非痛苦的圖片僅在HC組中引起,而在IAD組中沒有。 這項研究的結果表明,IAD中的早期自動和後期疼痛移情認知過程都可能受損。 該研究提供了與IAD相關的移情缺陷的心理物理學證據。


通過衝動性和顳葉厚度之間的相互作用來區分年輕成人網絡成癮者,吸煙者和健康控制(2019)

J Behav Addict。 2019 Feb 11:1-13。 doi:10.1556 / 2006.8.2019.03。

網絡成癮是一種非物質相關的成癮症,患病率逐漸增加。 與物質相關的成癮一樣,網絡成癮與高衝動性,低抑制性控制和糟糕的決策能力有關。 與健康對照相比,皮質厚度測量和性狀衝動已經顯示出在成癮者中具有明顯的關係。 因此,我們使用衝動對照組(吸煙者)測試網絡成癮者和健康對照中特質衝動性的皮質相關性是否不同。

使用15T MRI掃描儀掃描30名網絡成癮者(60女性)和30年齡和性別匹配對照(19吸煙者,所有年齡均為28-3年齡的年輕人)並完成Barratt衝動量表。

網絡成癮者的左上顳皮質比對照更薄。 無論群體成員身份如何,衝動對左眼眶和雙側島葉都有顯著的主要影響。 我們確定了特質衝動性與網絡成癮者和健康對照之間的雙側中顳,右上顳,左下顳和左橫顳皮的厚度之間的不同關係。 對吸煙者的進一步分析顯示左中顳側和左側橫向顳皮質厚度變化可能是網絡成癮所獨有的。

與健康對照相比,衝動性的影響,以及長期暴露於某些特定物質或刺激,可能導致衝動性和大腦結構之間關係的不同性質。 這些結果可能表明網絡成癮與物質相關的成癮相似,因此低效的自我控制可能導致適應不良行為和無法抵抗互聯網使用。


與互聯網使用障礙相關的神經生物學研究結果(2016)

精神病學Clin Neurosci。 2016 Jul 23。 doi:10.1111 / pcn.12422。

在過去的十年中,已經對網絡成癮或互聯網使用障礙進行了大量的神經生物學研究。 各種神經生物學研究方法 - 如磁共振成像; 核成像模式,包括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和單光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掃描; 分子遺傳學; 和神經生理學方法 - 使得有可能發現患有互聯網使用障礙的個體的大腦中的結構或功能損傷。 具體而言,因特網使用障礙與眶額皮質,背外側前額葉皮層,前扣帶皮層和後扣帶皮層的結構或功能損傷有關。 這些區域與獎勵,動機,記憶和認知控制的處理相關聯。 該領域的早期神經生物學研究結果表明,互聯網使用障礙與物質使用障礙有許多相似之處,在某種程度上包括共同的病理生理學。 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互聯網使用障礙和物質使用障礙之間存在生物和心理標記的差異。 需要進一步研究以更好地理解互聯網使用障礙的病理生理學。


與女性右側睾丸有關的網絡成癮(2019)

高階腦區的結構差異是行為成癮的共同特徵,包括網絡成癮(IA)。 考慮到先前IA研究中使用的研究和方法數量有限,我們的目的是研究IA的相關性和額葉的形態測量。

為了觀察這些關係,1健康,高加索人,大學生的高分辨率T144加權MR圖像用體積法和基於體素的形態測定法進行分析。 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問卷(PIUQ)用於評估IA。

我們發現PIUQ分量表與女性右側睾丸體積和灰質量的體積之間存在顯著相關性。

這種結構的增加的灰質測量可以用控製成癮的衝動行為的擴展努力以及通過因特網的社交互動的增加來解釋。


網絡成癮及其方面:遺傳學的作用及其與自我導向的關係(2017)

Addict Behav。 2017 Feb; 65:137-146。 doi:10.1016 / j.addbeh.2016.10.018。

越來越多的研究集中在與使用互聯網來識別這種稱為互聯網成癮(IA)的新現象的背景和個人風險因素有關的有問題的行為模式。 IA可以描述為多維綜合症,包括渴望,耐受性發展,失控和負面後果等方面。 鑑於先前對其他成癮行為的研究顯示出可遺傳性,因此可以預料,IA的脆弱性也可能是由於一個人的遺傳易感性所致。 但是,IA的不同組成部分是否具有不同的病因值得懷疑。

對於IA和私人互聯網使用的特定方面,每週數小時,遺傳力估計值介於21%和44%之間。 雙變量分析表明,自導向通過重疊遺傳途徑佔特定IA面遺傳方差的20%至65%。 討論了對未來研究的啟示。


互聯網和遊戲成癮:神經影像學研究的系統性文獻綜述(2012)

腦科學。 2012,2(3),347-374; DOI:10.3390 / brainsci2030347

在過去的十年中,已經積累的研究表明,過度使用互聯網會導致行為成癮的發展。 網絡成癮一直被認為是對精神健康的嚴重威脅,過度使用互聯網與各種負面心理社會後果有關。 本次審查的目的是確定迄今為止所有使用神經影像學技術的實證研究,從神經科學的角度闡明互聯網和遊戲成癮的新興心理健康問題。 進行了系統的文獻檢索,確定了18研究。

這些研究為不同類型的成癮之間的相似性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證據,特別是與物質相關的成癮和互聯網和遊戲成癮,在各個層面上. 在分子水平上,網絡成癮的特徵在於整體獎勵缺陷,其導致多巴胺能活性降低。 在神經迴路的水平上,互聯網和遊戲成癮導致神經適應和結構變化,這是由於與成癮相關的大腦區域的活動長期增加而發生的。 在行為層面上,互聯網和遊戲成癮者在各個領域的認知功能方面似乎受到限制。

評論:真正簡單-到目前為止所做的所有大腦研究都指向一個方向:網絡成癮是一種真正的物質成癮,並且涉及相同的基本大腦變化。


互聯網和視頻遊戲成癮的神經生物學和藥物遺傳機制的新發展。

Am J Addict。 2015 Mar;24(2):117-25.

有新的證據表明,諸如互聯網和視頻遊戲成癮之類的行為成癮的心理生物學機制類似於濫用物質的成癮。

使用“互聯網成癮”和“視頻遊戲成癮”作為搜索詞,對Pubmed在2009年至2013年之間發表的文章進行文獻檢索。 根據腦成像,治療和遺傳學的標準,選擇並評估了XNUMX項研究。

靜息狀態的腦成像研究表明,長期網絡遊戲影響大腦區域負責獎勵,衝動控制和感覺 - 運動協調。 大腦激活研究表明,視頻遊戲涉及獎勵和控制失控的變化,並且遊戲圖片激活區域與通過線索暴露於藥物激活的區域類似。 結構研究顯示,由於獎勵的變化,腹側紋狀體的體積可能發生變化。 此外,視頻遊戲與多巴胺釋放相關,其大小與濫用藥物相似,並且存在錯誤的抑制控制和獎勵機制視頻遊戲上癮的個體。 最後,使用功能磁共振成像的治療研究顯示,對電子遊戲的渴望減少,相關的大腦活動減少。

視頻遊戲可能受到藥物濫用背後的類似神經機制的支持。 與藥物和酒精濫用類似,網絡成癮導致多巴胺獎勵機制的亞敏感性。


網絡成癮患者減少紋狀體多巴胺轉運蛋白(2012)

生物醫學與生物技術雜誌第2012卷(2012), 文章ID 854524,

近年來,IAD在全球範圍內變得越來越普遍; 認識到其對用戶和社會的破壞性影響已迅速增加[7]。 重要的是,最近的研究發現IAD的功能障礙與其他類型的成癮性疾病相似,例如藥物濫用障礙和病理性賭博[7-10]。 經歷IAD的人表現出臨床特徵,如渴望,戒斷和耐受[7,8],衝動性增加[9],以及涉及風險決策的任務中的認知能力受損[10]。

IAD主題幾乎每天使用互聯網,每天在顯示器前花費超過8小時, 主要用於與網絡朋友聊天,玩在線遊戲,以及觀看在線色情內容或成人電影。 這些受試者最初大多在青春期初期就熟悉互聯網,並且有IAD徵兆超過6年。

結論:T這項研究的結果提供了證據表明IAD可能在大腦中引起顯著的DAT損失,並且這些發現表明IAD與多巴胺能腦系統功能障礙有關,並且與以前報導的各種類型成癮有或有或無物質[21] -23,37]。 我們的研究結果支持IAD可能與其他成癮性疾病[15]有相似的神經生物學異常的說法。

評論:研究檢查了網絡成癮者的獎勵電路多巴胺轉運蛋白水平。 將級別與其成員也使用因特網的對照組進行比較。 多巴胺轉運蛋白的水平與藥物成癮的水平相當。 多巴胺轉運蛋白的下降是成癮的標誌。 它表明釋放多巴胺的神經末梢丟失。


網絡成癮青少年異常白質完整性:基於Tract的空間統計研究(2012)

 PLoS ONE 7(1):e30253。 DOI:10.1371 / journal.pone.0030253

與年齡,性別和教育匹配的對照相比,IAD受試者在眼眶 - 額葉白質中具有顯著減少的FA,連同胼call體,胼um體的連合纖維,包括下枕前束的關聯纖維和包括的投射纖維電暈輻射,內囊和外囊。 這些結果提供了白質完整性普遍缺陷的證據,並反映了IAD中白質束組織的破壞。 該 眶額皮質 與前額葉,內臟運動和邊緣區域有廣泛的聯繫,以及每種感覺形態的關聯區域 33。 它在情緒處理和與成癮相關的現像中起著關鍵作用,例如渴望,強迫重複行為和適應不良的決策。 34, 35.

以前的研究發現,在暴露於成癮物質(如酒精)的受試者中經常觀察到眼眶 - 額葉皮質中的異常白質完整性。 36,可卡因 37, 38,大麻 39,甲基苯丙胺 40和氯胺酮 41. 我們發現IAD與眼眶 - 額葉區域的白質完整性受損有關,這與之前的結果一致。 前扣帶皮層(ACC) 連接到額葉和邊緣系統,在認知控制,情緒處理和渴望中發揮重要作用 42. 在其他形式的成癮中也一直觀察到前扣帶中的異常白質完整性,如酒精中毒 36,海洛因依賴 43和可卡因成癮 38。 IAD受試者前扣帶內FA減少的觀察結果與此前的結果一致,並且報告認為重度互聯網過度使用17 與認知控制受損有關。 更有趣的是,與對照組相比,同一組IAD受試者的左側ACC的灰質密度顯著降低 12。 另一組也報告了類似的結果 13.

評論:另一項關於對照組與網絡成癮者白質差異的大腦研究。 網絡成癮者的白質變化模仿了物質成癮者。 白質,也稱為髓磷脂,包裹神經細胞的軸突。 髓磷脂覆蓋的軸突作為連接大腦不同部位的溝通途徑.


不使用社交媒體的一周:使用智能手機進行生態瞬時干預研究的結果(2018)

Cyber​​psychol Behav Soc Netw。 2018 Oct;21(10):618-624. doi: 10.1089/cyber.2018.0070.

現在,在線社交媒體在許多人的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 關於我們如何以及為什麼使用社交媒體的研究很多,但對戒酒的影響知之甚少。 因此,我們設計了使用智能手機進行的生態瞬時干預研究。 指示參與者在7天內(基準4天,干預7天和乾預後4天,不要使用社交媒體; N = 152)。 我們評估了每天的情感(正面和負面),無聊和渴望三次(時間隨機抽樣),以及每天結束時社交媒體的使用頻率,使用時間和社交壓力(7,000) +單項評估)。 我們發現戒斷症狀,例如顯著增加的渴望(β= 0.10)和厭倦(β= 0.12),以及減少的積極和消極影響(僅描述性)。 在社交媒體禁慾期間,社交媒體上的社交壓力顯著增加(β= 0.19),並且大量參與者(59百分比)在干預階段至少復發一次。 在干預結束後我們找不到任何實質性的反彈效應。 總而言之,通過在線社交媒體進行交流顯然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沒有它就會導致戒斷症狀(渴望,無聊),復發和回歸社交媒體的社會壓力。


西藏和漢族青少年手機成癮(2018)

堅持精神病護理。 2018 Dec 4。 doi:10.1111 / ppc.12336。

比較中國藏漢青少年手機成癮(MPA)模式。 該研究在中國的兩個省進行。 移動電話成癮量表(MPAS)用於評估MPA。

七百五十名藏族和606漢族學生參加了這項研究。 整個樣本的MPAS總分為24.4±11.4; 藏族和漢族學生分別為27.3±10.8和20.9±11.2。 生理,心理,社會和環境領域的生活質量(QOL)與MPA呈負相關。

與漢族學生相比,藏族學生的MPA更為嚴重。 鑑於其對生活質量的負面影響,應制定適當的預防MPA措施,特別是對藏族中學生。


網絡遊戲障礙患者膠質細胞源性神經營養因子的血漿水平改變:病例對照,試驗研究(2019)

精神病學調查。 2019 Jun;16(6):469-474. doi: 10.30773/pi.2019.04.02.2.

據報導,膠質細胞源性神經營養因子(GDNF)參與負調節成癮性疾病的影響。 這項研究的目的是調查互聯網游戲障礙(IGD)患者中GDNF水平的變化,並評估GDNF水平與IGD指數嚴重程度之間的關係。 對19名具有IGD的男性患者和103.2名性別匹配的對照受試者進行了血漿GDNF水平的改變以及GDNF水平與互聯網游戲的臨床特徵(包括楊氏互聯網成癮測試(Y-IAT))之間的關係的評估。 發現IGD患者的GDNF水平明顯低於對照組(62.0±245.2 pg / mL,p <101.6),為0.001±0.645 pg / mL。 GDNF水平與Y-IAT分數呈負相關(Spearman的rho = -0.001,p = <0.370),即使在控制了多個變量之後,這種負相關性仍然存在(r = -0.048,p = XNUMX)。 這些發現支持了GDNF在IGD調節中的假定作用。


來自在線社交網站的短暫禁慾減少了感知壓力,特別是在過度用戶中(2018)

精神病學 2018 Dec; 270:947-953。 doi:10.1016 / j.psychres.2018.11.017。

諸如Facebook之類的在線社交網站(SNS)提供了頻率可變的頻繁社交補給者(例如“喜歡”)。 結果,某些SNS用戶在這些平台上顯示出過多的,適應不良的行為。 過多的SNS用戶以及典型的用戶通常都意識到他們對這些網站的過度使用和心理依賴性,這可能導致壓力增加。 實際上,研究表明單獨使用SNS會引起壓力升高。 其他研究已開始調查短期戒酒的影響,揭示對主觀幸福感的有益影響。 我們將這兩個研究方向結合起來,並假設短期的SNS節制可以減少感知的壓力,尤其是在過度使用時。 結果證實了我們的假設,並揭示了SNS禁食幾天后,典型的SNS用戶和過多的SNS用戶都會感覺到壓力的減輕。 在過多的SNS用戶中,這種影響尤其明顯。 壓力的減少與學習成績的提高無關。 這些結果表明,至少從暫時性的意義上講,SNS的禁慾是有好處的,並為治療過度使用SNS的患者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社交網站成癮和大學生的非理性拖延:社交網站疲勞的中介作用和努力控制的調節作用(2018)

公共科學圖書館之一。 2018 Dec 11; 13(12):e0208162。 doi:10.1371 / journal.pone.0208162。

隨著社交網站(SNS)的普及,SNS成癮問題不斷增加。 研究揭示了SNS成癮與非理性拖延之間的關聯。 然而,這種關係背後的機制仍不清楚。 本研究旨在研究社交網站疲勞的中介作用以及努力控制在中國本科生之間的這種聯繫中的調節作用。 社交網站成癮量表,社交網絡服務疲勞量表,輕量控制量表和非理性拖延量表由1,085中國本科生完成。 結果表明,SNS成癮,SNS疲勞和非理性拖延呈正相關,與努力控制呈負相關。 進一步分析顯示,SNS成癮對非理性拖延有直接影響。 SNS疲勞介導了SNS成癮與非理性拖延之間的關係。 SNS成癮對非理性拖延的直接和間接影響都是通過努力控制來緩解的。 具體而言,這種效果對於控制力較低的人來說更強。 這些發現有助於澄清SNS成癮與非理性拖延之間關聯的潛在機制,這可能對乾預產生影響。


中國留學生的孤獨,個人主義和智能手機成癮(2018)

Cyber​​psychol Behav Soc Netw。 2018 Oct 17。 doi:10.1089 / cyber.2018.0115。

全球迅速採用智能手機可以幫助國際學生調整國外生活並應對不良情緒,而智能手機成癮的負面影響成為近期關注的焦點。 為填補這一空白,本研究探討了中國留學生的孤獨感。 本文以網絡調查為主要研究方法,研究個人主義,孤獨感,智能手機使用和智能手機成癮之間的關係,將文化維度理論與智能手機成癮相關研究相結合。 總的來說,438國際學生自願參加了這項調查。 參與者來自67國家,並在中國學習了幾個月。 結果顯示,中國的國際學生是嚴重孤獨和智力成癮的高危人群,5.3百分比的參與者經歷嚴重的孤獨感,超過一半的參與者表現出智能手機成癮症狀。 這項研究揭示了文化個人主義在解釋孤獨和孤獨和智能手機使用的重大調解效應中的預測能力。 那些個人主義程度較低的國際學生表現出較高的孤獨感,導致智能手機使用和智能手機成癮程度較高。 寂寞被發現是智能手機成癮的最強預測因子。


社交媒體障礙量表(2019)的跨文化驗證

Psychol Res Behav Manag。 2019 8月19; 12:683-690。 doi:10.2147 / PRBM.S216788。

隨著社交網站的普及,迫切需要設計一種工具來評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社交媒體成癮。 本文評估了中國的社會媒體障礙(SMD)量表的心理計量特性和驗證。

總共招募了903名中國大學生參加這項橫斷面研究。 研究了SMD量表的內部一致性,標準效度和建構效度。

結果表明,9項SMD量表具有良好的心理計量特性。 其內部一致性很好,Cronbach的alpha為0.753。 結果顯示與其他驗證結構的弱和中度相關性,例如原始量表中建議的自我效能感和其他障礙症狀。 SMD的中文版在確認性因子分析中證明了一個適用於兩因子結構的良好模型,其中χ2 (44.085)/ 26 = 1.700,SRMR = 0.059,CFI = 0.995,TLI = 0.993和RMSEA = 0.028。


網絡成癮青少年前額 - 基底神經節連接受損(2014)

Sci Rep。 2014可能是22; 4:5027。 doi:10.1038 / srep05027。

了解網絡成癮(IA)中不良衝動控制的神經基礎對於理解該綜合徵的神經生物學機制非常重要。 目前的研究調查了使用Go-Stop範例和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如何影響IA中響應抑制的神經通路。  結果顯示間接額 - 基底神經節通路受到健康受試者的反應抑制。 但是,我們沒有在IA組中發現任何等效的有效連接。 這表明IA受試者未能招募該途徑並抑制不需要的行為。 該研究提供了作為行為障礙的網絡成癮與響應抑製網絡中的異常連接之間的明確聯繫。

評論; 明確證明網絡成癮者的虛弱性。


互聯網成癮者提高獎勵敏感度和降低損失敏感度:猜測任務期間的fMRI研究(2011)

J Psychiatr Res。 2011 Jul 16。

作為世界上增長最快的“成癮”,應該研究網絡成癮,以揭示潛在的異質性。 本研究的目的是檢查與健康對照組相比互聯網成癮者的獎懲過程。結果表明,與正常對照組相比,互聯網成癮者與眶額葉皮層激活增加有關,而損失實驗中的前扣帶回激活減少。 結果表明,與正常比較相比,網絡成癮者提高了獎勵敏感度並降低了損失敏感度.

評論:增強的獎勵敏感性(敏感性)和降低的損失敏感性(減少的厭惡)都是成癮過程的標誌


網絡成癮患者面部處理功能障礙:事件相關潛在研究(2016)

Neuroreport。 2016 Aug 25。

為了研究網絡成癮(IAD)患者的面部處理,在IAD患者和健康年齡匹配的對照中進行了事件相關的腦電位實驗,其中指導參與者快速分類每個刺激(面部與非面部對象)並儘可能準確。 雖然我們沒有發現兩組之間的表現有顯著差異,但IAD組中N110和P2組分對面部的反應均大於對照組,而IAD組的面部N170比面部減少。對照組。 此外,事件相關潛在成分的來源分析顯示兩組之間的發生器不同。 這些數據表明,IAD患者的面部處理功能障礙,處理面部的潛在機制可能與健康個體不同。


隨機拓撲組織和減少網絡成癮的視覺處理:來自最小生成樹分析的證據(2019)

腦行為。 2019 Jan 31:e01218。 doi:10.1002 / brb3.1218。

網絡成癮(IA)與廣泛的大腦改變有關。 與IA相關的功能連接(FC)和網絡分析結果在研究之間不一致,以及網絡中心如何變化尚不清楚。 本研究的目的是使用無偏最小生成樹(MST)分析IA和健康對照(HC)大學生的腦電圖(EEG)數據來評估功能和拓撲網絡。

在這項研究中,Young的網絡成癮測試被用作IA嚴重性度量。 在休息期間,在IA(n = 30)和HC參與者(n = 30)中獲得EEG記錄,並按年齡和性別進行匹配。 相位滯後指數(PLI)和MST用於分析FC和網絡拓撲。 我們期望獲得與IA相關的功能和拓撲網絡潛在變化的證據。

與HC組相比,IA參與者顯示左側額葉和頂枕區之間的δFC更高(p <0.001),全球MST量度顯示IA參與者在較高的alpha和beta波段中更像星形網絡,並且相對於較低頻段的HC組,在IA中枕腦區域的重要性相對較低。 相關結果與MST結果一致:IA嚴重程度越高,Max度和kappa越高,偏心率和直徑越小。

IA組的功能網絡的特徵在於增加的FC,更隨機的組織,以及視覺處理區域的相對功能重要性的降低。 總之,這些改變可以幫助我們理解IA對大腦機制的影響。


電生理活動與非臨床人群中網絡成癮的脆弱性有關(2018)

令人上癮的行為 84(2018):33-39。

•網絡成癮的脆弱性與額外的阿爾法力量有關。

•患有網絡成癮的人可能表現出額外的功能活動。

•抑鬱與額葉α不對稱之間存在正相關關係。

該研究調查了與非臨床人群中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的脆弱性相關的電生理活動。 休息 腦電圖 在8位健康的受試者中測量了alpha(13–22 Hz)節律的頻譜,這些受試者使用Internet進行娛樂。 分別使用Young的Internet成癮測試(IAT)和計算機評估和Internet成癮篩選器(AICA-S)評估了Internet成癮的脆弱性。 抑鬱衝動 也用。測量 貝克抑鬱量表 (BDI)和 Barratt衝動量表 11(BIS-11)分別。 IAT與閉眼期間獲得的α能量正相關(EC,r = 0.50,p = 0.02),但在睜眼期間(EO)沒有。 IAT分數和α去同步(EO-EC)之間的負相關(r = -0.48,p = 0.02)進一步支持了這一點。 在校正多重比較後,這些關係仍然很重要。 此外,BDI評分與EC期間中部(r = 0.54,p = 0.01)和中前部(r = 0.46,p = 0.03)區域的α不對稱呈正相關,並且在中前部(r = 0.53)在EO期間,p = 0.01)區域。 目前的研究結果表明,神經活動與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的脆弱性之間存在關聯。 了解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背後的神經生物學機制將有助於改善早期干預和治療。


網絡成癮中的腦振盪,抑制控制機制和獎勵偏見(2016)

國際神經心理學會期刊

網絡成癮(IA)被認為是衝動控制障礙的一種亞型,以及與獎勵系統缺陷有關的行為。 本研究旨在探討抑制性控制中的缺陷與IA中的獎賞機制的神經相關性。 將網絡成癮量表(IAT)應用於亞臨床樣本。

結果:BAS,BAS-R(BAS-Reward分量表),BIS和IAT預測了低頻帶變化,儘管方向相反:對於較高的BAS,BAS-R和IAT,發現δ和theta和RTs值減小,就NoGo而言,是為了刺激賭博和視頻遊戲; 相比之下,對於更高的BIS,可以觀察到增加的delta和theta和RTs值。 提出了兩個潛在的不同受試者群:低抑制衝動控制和獎勵偏向(較高的BAS和IAT); 並具有脈沖超控制功能(更高的BIS)。


大腦中的網癮:皮層振盪,自主活動和行為測量(2017)

J Behav Addict。 2017 Jul 18:1-11。 doi:10.1556 / 2006.6.2017.041。

最近,網絡成癮(IA)被定義為標記衝動控制和獎勵系統的障礙。 具體而言,抑制性缺陷和獎勵偏倚被認為與IA高度相關。 本研究旨在檢測兩組年輕受試者(N = 25)的電生理相關性和自主神經活動[皮膚電導反應(SCR)和心率],具有高或低IA概況[通過網絡成癮測試(IAT)測試) ],具體參考賭博行為。

結果:在代表獎勵線索(抑制性對照條件)的NoGo試驗中,對於高IAT,表現出更好的性能(降低的ER和RT),這可能是由於獎勵條件引起的“增益效應”。 此外,我們還在與賭博和視頻遊戲刺激相關的NoGo試驗中觀察到(a)增加了低頻頻段(delta和theta)和SCR,並且(b)了特定的橫向效應(更多的左側活動)delta和theta IAT高。 抑制性控制缺陷和獎賞偏倚效應都被認為可以解釋IA。


網絡傳播障礙與人腦結構:微信成癮的初步見解(2018)

Sci Rep。 2018 Feb 1;8(1):2155. doi: 10.1038/s41598-018-19904-y.

微信代表了最流行的基於智能手機的通信應用之一。 雖然該應用程序提供了一些簡化日常生活的有用功能,但是越來越多的用戶在應用程序上花費了過多的時間。 這可能會導致對日常生活的干擾,甚至會導致上癮的使用模式。 在正在進行的關於互聯網通信障礙(ICD)的討論中,本研究旨在通過檢查微信成癮傾向和大腦結構變化的個體差異之間的關聯,以微信為例,更好地描述通信應用的成癮潛力。在額紋 - 邊緣 - 大腦區域。 為此,在n = 61健康參與者中評估成癮傾向,使用頻率和結構MRI數據的水平。 WeChat成癮的較高趨勢與較小的前扣帶皮層的灰質體積相關,這是監測成癮行為的神經網絡中的監控和調節控制的關鍵區域。 此外,支付功能的較高頻率與較小的伏隔核體積相關。 在控制焦慮和抑鬱水平後,調查結果仍然強勁。 目前的結果與先前在物質和行為成癮中的發現一致,並且在ICD中提出了類似的神經生物學基礎。


與社交網站成癮相關的大腦解剖變化(2017)

Sci Rep。 2017 Mar 23; 7:45064。 doi:10.1038 / srep45064。

這項研究依賴於關於控製成癮和過度行為的雙系統組件的神經可塑性的知識,並表明特定感興趣區域的灰質體積(即腦形態)的變化與技術成癮有關。 使用基於體素的形態計量學(VBM)應用於具有不同程度的SNS成癮的XNUMX個社交網站(SNS)用戶的結構磁共振成像(MRI)掃描,我們證明SNS成癮與推測更有效的衝動性大腦系統相關,通過減少杏仁核兩側的灰質體積(但沒有伏隔核的結構差異)。 在這方面,就大腦解剖結構的改變而言,SNS成癮與其他(物質,賭博等)成癮相似。 我們還表明,與其他成癮相比,前扣帶回/中扣帶回皮層受損且無法支持所需的抑製作用(通過減少灰質體積來體現),我們的樣本及其灰色區域被認為是健康的物質量與一個人的SNS成癮水平呈正相關。 這些發現描繪了SNS成癮的解剖形態模型,指出了技術成癮與物質成癮和賭博成癮之間的大腦形態相似性和差異。


青少年網絡成癮的異常皮質紋狀體功能迴路(2015)

Front Hum Neurosci。 2015 Jun 16; 9:356。

互聯網成癮症(IAD)中已揭示紋狀體和前額葉皮層(PFC)中的異常結構和功能。 這項研究的目的是通過靜息狀態功能連接性(FC)來研究皮質口功能電路的完整性及其與IAD中神經心理學措施的關係。 15位IAD青少年和XNUMX位健康對照進行了靜息狀態fMRI掃描。

與對照組相比,IAD受試者表現出下腹側紋狀體與雙側尾狀頭,亞前扣帶皮層(ACC)和後扣帶皮層之間,以及上腹側紋狀體與雙側背側/頭側ACC,腹側前丘腦之間的連接性降低,以及殼核/蒼白球/島葉/下額回(IFG),以及背側尾狀和背側/嘴側ACC,丘腦和IFG之間,以及左腹側延髓殼和右側IFG之間。 IAD受試者還顯示左背側尾殼核和雙側尾部雪茄運動區之間的連通性增加。 此外,改變的cotricostriatal功能迴路與神經心理學測量顯著相關。 該研究直接提供證據表明IAD與參與情感和動機處理以及認知控制的皮質紋狀體功能迴路的改變相關。


男性網絡成癮者從一個顏色詞顯示受損的執行控制能力證據:Stroop任務(2011)。

Neurosci Lett。 2011 Jul 20; 499(2):114-8。 中國

本研究通過在顏色詞Stroop任務中記錄事件相關的腦電位(ERP)來調查男性網絡成癮者(IAD)的執行控制能力。 行為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IAD學生在不一致的情況下反應時間更長,反應錯誤更多。 ERP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IAD參與者在不一致的情況下顯示內側額葉負性(MFN)偏轉減少。 行為表現和ERP結果均表明IAD患者的執行控制能力低於正常人群.

評論:這項研究與其他近期針對網絡成癮者的fMRI研究一樣,顯示了執行控制的減少。 吸毒成癮者的執行控制減少表明額葉皮質活動減少。 這種下降與衝動控制的喪失相似,並且存在於所有成癮中。


青少年網絡成癮的微觀結構異常。 (2011)。

PLoS ONE 6(6):e20708。 DOI:10.1371 / journal.pone.0020708

最近的研究表明,網絡成癮(IAD)與腦灰質的結構異常有關。 然而,很少有研究調查網絡成癮對主要神經纖維通路微觀結構完整性的影響,幾乎沒有研究評估微觀結構的變化與網絡成癮的持續時間。 作為中國青少年常見的心理健康問題之一,網絡成癮(IAD)目前正變得越來越嚴重。 來自中國青少年互聯網協會(2月2,2010的公告)的數據顯示了這一發病率 中國城市青少年網絡成癮率約為14%。 值得注意的是,總數是24百萬

結論: 我們提供的證據表明,IAD受試者在大腦中有多處結構變化。 一些腦區的灰質萎縮和白質FA變化與網絡成癮的持續時間顯著相關。 這些結果可以至少部分地解釋為IAD中認知控制的功能損害。 前額皮質異常與之前的藥物濫用研究一致,因此我們認為IAD和物質使用可能存在部分重疊的機制。

評論:這項研究清楚地表明,網絡成癮者的大腦異常與吸毒者中發現的異常相似。 研究人員發現,網絡成癮的青少年額葉皮層灰質減少了10-20%。 低鋒性是成癮引起的這些額葉皮層變化的通用術語。 它是所有成癮過程的關鍵標誌。


患有網絡成癮的人(2)減少紋狀體多巴胺D2011受體。

Neuroreport。 2011 Jun 11; 22(8):407-11。 韓國首爾韓國大學腦與認知工程系。

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網絡成癮與多巴胺能腦系統的異常有關。 與我們的預測一致,患有網絡成癮的個體顯示紋狀體細胞中多巴胺D2受體的可用性降低,包括雙側背側尾殼和右側殼核。 這一發現有助於理解網絡成癮的神經生物學機制.

評論:更多證據表明存在網絡成癮。 紋狀體D2多巴胺受體的減少是獎勵電路脫敏的主要標誌,這是成癮發生的主要變化之一,


網絡成癮中的灰質異常:基於體素的形態測量研究(2009)。

Eur J Radiol。 2009 Nov 17 ..交通大學醫學院, 上海200127,中國。

本研究旨在通過對高分辨率T1加權結構磁共振圖像進行基於體素的形態測量(VBM)分析,研究青少年腦灰質密度(GMD)變化與網絡成癮(IA)。 與健康對照組相比,IA青少年左前扣帶皮層,左後扣帶皮層,左島葉和左側舌回的GMD較低。 結論: 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IA青少年存在腦結構變化,這一發現可能為IA的發病機制提供新的見解。

評論:網絡成癮的青少年減少了額葉皮層部分的灰質。 在所有成癮過程中都發現大小和額葉皮層功能的降低(低額性),與D2受體的減少有關。 另一個非藥物成癮的例子,它會引起類似於藥物濫用疾病的大腦變化。


有互聯網使用問題的個人的自主應激反應和渴望(2018)

公共科學圖書館之一。 2018 Jan 16; 13(1):e0190951。 doi:10.1371 / journal.pone.0190951。

在行為成癮(即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方面,與在物質使用障礙方面相比,沒有系統地檢查自主神經壓力反應性與主觀性渴望/渴望之間的聯繫。 本研究調查了有問題的互聯網用戶(PU)是否顯示出比非PU增強的自主神經應激反應性,並在特里爾社會壓力測試(TSST)期間以較低的心率變異性(HRV)和較高的皮膚電導水平(SCL)反應性作為指標,更高的反應性與更強烈的互聯網渴望有關,以及互聯網使用問題是否與某些功能失常的心理特徵有關。 根據他們的互聯網成癮測試分數,將參與者分為PU(N = 24)和非PU(N = 21)。 在基線,社會壓力和恢復期間不斷記錄他們的心率和皮膚電導率。 在TSST之前和之後,使用Likert量表收集對互聯網使用的渴望。 SDNN是HRV的總體指標,在基線期間,PU中的PU顯著低於非PU,但在壓力任務期間和之後均沒有。 此外,僅在PU中,SDNN在恢復期間和測試後的渴望等級之間出現顯著的負相關。 SCL沒有出現組差異。 最後,PU認可了更多的情緒,強迫症和與酒精有關的問題。 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控制互聯網使用方面的問題可能與休息時的自主平衡降低有關。 此外,我們的研究結果提供了對PIU渴望特徵的新見解,表明對Internet使用的渴望與減少的自治靈活性之間存在著聯繫。


網絡成癮受試者的結構性腦網絡異常(2017)

醫學與生物學雜誌 (2017):1740031。

本研究包括具有IA和17健康受試者的20受試者。 我們利用擴散張量成像數據構建了結構性腦網絡,並利用全球和地方層面的網絡分析研究了IA患者結構連接的變化。 IA患者雙側眶額皮質(OFC)區域效率(RE)增加,右側中扣帶回和中顳葉回复減少(P<0.05),而全局屬性沒有顯示顯著變化。 Young的網絡成癮測試(IAT)得分和左側OFC的RE顯示正相關,每天在互聯網上花費的平均時間與右側OFC中的RE正相關。 這是第一項研究IA中結構性大腦連接改變的研究。 我們發現IA患者在某些腦區顯示出RE的改變,RE與IA的嚴重程度和每天在互聯網上花費的平均時間呈正相關。 因此,RE可能是IA評估的良好屬性。


互聯網使用過多對腦電圖時頻特徵的影響(2009)

自然科學進展:材料國際 > 2009 > 19 > 10 > 1383-1387

使用奇怪的範例實驗獲得正常受試者和過度互聯網用戶的事件相關電位(ERP)。 我們將小波變換和事件相關的光譜擾動應用於ERP,以便提取時頻值。 過多的互聯網使用導致P300幅度顯著下降,並且所有電極的P300潛伏期顯著增加。 因此,這些數據表明,過度使用互聯網會影響大腦中的信息編碼和整合。


智能手機使用有問題的受試者的眼眶外側額葉灰質異常(2019)

J Behav Addict。 2019 Sep 23:1-8。 doi:10.1556 / 2006.8.2019.50。

智能手機的使用正變得司空見慣,對智能手機的使用進行充分控制已成為重要的心理健康問題。 關於使用智能手機存在問題的神經生物學知之甚少。 我們假設前額扣帶回大腦區域的結構異常可能與智能手機的使用問題有關,類似於互聯網游戲障礙和互聯網成癮的報導。 這項研究調查了有問題的智能手機用戶(特別是那些花時間在社交網絡平台上的用戶)的額線灰質異常。

該研究包括39有問題的智能手機用戶,他們通過智能手機過度使用社交網絡平台,以及49正常控制的男性和女性智能手機用戶。 我們使用指數Lie代數算法進行了基於體素的形態計量分析,並進行了微形解剖配準。 在額葉扣帶區域上進行了感興趣區域分析,以確定兩組之間的灰質體積(GMV)是否不同。

有問題的智能手機用戶的右側眶額葉皮層(OFC)中的GMV顯著小於健康對照組,並且右側OFC的GMV與智能手機成癮傾向量表(SAPS)得分之間存在顯著負相關,包括SAPS耐受性子量表。

這些結果表明,外側眼額葉灰質異常與智能手機的使用存在問題有關,尤其是在社交網絡平台使用過度的情況下。 側面OFC中的小GMV與沈浸在智能手機使用中的增加趨勢相關。 我們的結果表明,眶額灰質異常會影響對以前強化行為的監管,並且可能是智能手機使用存在問題的原因。


青少年網絡成癮工作記憶中事件相關電位的研究(2010)

 電子衛生網絡,數字生態系統和技術(EDT),2010國際會議

網絡成癮作為一種技術成癮形式,將導致神經系統並發症,心理障礙和關係混亂。 青少年是最易受傷害的年齡組,當他們沉迷於互聯網時,他們會比其他年齡組產生更嚴重的並發症。 這項研究的目的是分析青少年網絡成癮(IAD)的工作記憶損害。 漢語單詞識別被用作事件相關電位(ERP)的實驗範例。 13正常青少年和10網絡成癮接收識別任務,在中文單詞中使用舊/新效果,行為數據和腦電信號由實驗設備記錄。 數據處理後,與正常情況相比,ERP和IAD的行為數據都有一些明顯的特徵。 差異揭示了神經生理學對工作記憶的損害。


過度互聯網用戶的早期面部認知缺陷(2011)

網絡心理學,行為和社交網絡。 可能是2011,14(5):303-308。

過度使用互聯網與社交有效溝通的能力有限有關,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人臉的感知能力。 我們使用被動視覺檢測範例,通過分析面部和非面部刺激(表格)引發的事件相關電位(ERPs)來比較年輕過度互聯網用戶(EIU)和健康正常受試者的面部相關信息處理的早期階段。 ),每個呈直立和倒立位置。

這些數據表明,EIU在面部感知處理的早期階段存在缺陷,但可能具有完整的面部整體/配置處理。 是否某些更深層次的面部感知過程(如面部記憶和麵部識別)在EIU中受到影響需要通過更具體的程序進一步調查。


使用視覺奇數球範例(2015)進行網絡成癮患者的腦電圖特徵檢測與分類

醫學影像與健康信息學雜誌,第5卷,第7號,2015年1499月,第1503-5(XNUMX)頁

在本文中,腦電圖(EEG)信號記錄了10名健康和10名網絡成癮(IA)的大學生在一個視覺奇怪的範例。 它顯示健康受試者和互聯網增加受試者之間P300幅度的顯著差異。 互聯網增加的幅度較低(p 0.05)。 在活動區域使用基於貝葉斯的方法,分類精度可以達到93%以上,而在中心區域則低於90%。 結果表明,對受IA影響的大學生的大腦反應和記憶能力有負面影響。


大學生精神病症狀與網絡成癮的雙向關係:一項前瞻性研究(2019)

J Formos Med Assoc。 2019十月22。 pii:S0929-6646(19)30007-5。 doi:10.1016 / j.jfma.2019.10.006。

這項前瞻性研究評估了1年隨訪期間大學生對初次諮詢時精神症狀對互聯網成癮的發生和緩解的預測能力。 此外,它在1年隨訪期間,對大學生進行初步諮詢時評估了網絡成癮的精神症狀變化的預測能力。

招募了500名大學生(262女和238男)。 基線諮詢和後續諮詢分別使用Chen互聯網成癮量表和症狀清單-90修訂版來衡量互聯網成癮和精神病症狀的水平。

結果表明,嚴重的人際交往敏感性和偏執症狀可能預示了1年隨訪中網絡成癮的發生率。 在同一時期,網絡成癮的大學生的精神病理學嚴重程度沒有顯著改善,而沒有網絡成癮的大學生的強迫症,人際交往敏感性,偏執狂和精神病在同期顯著改善。

在1年的隨訪期內,大學生的精神症狀和網絡成癮表現出雙向關係。


來自青少年網絡成癮的獎勵制度,FRN和P300效應的證據(2017)

腦科學。 2017 Jul 12; 7(7)。 pii:E81。 doi:10.3390 / brainsci7070081。

本研究探討了在註意力​​抑制任務(Go / NoGo任務)期間,基於IAT(互聯網成癮測試)構造的互聯網成癮(IA)中的獎勵偏見和注意缺陷。 事件相關電位(ERP)效果(反饋相關負性(FRN)和P300)已通過行為激活系統(BAS)調製同時監測。 高IAT的年輕參與者在認知能力(減少的響應時間,RT;錯誤率,ER)和ERP的調節(FRN減少和P300升高)方面表現出對IA相關線索(代表在線賭博和視頻遊戲的視頻)的具體反應。 提出了一致的獎賞和注意力偏差,以解釋高IAT中的反饋行為(FRN)和注意力(P300)機制方面的認知“增益”效應和異常反應。 此外,BAS和BAS-Reward分量表的度量值與IAT和ERP的變化都相關。 因此,對IAT的高敏感性可能被認為是特定IA相關提示的功能障礙性獎勵處理(減少監測)和認知控制(較高的注意力值)的標誌。 更普遍地,提出了與獎賞相關的行為,網絡成癮和BAS態度之間的直接關係。


在提示 - 反應範式(2017)中使用視覺和聽覺線索在網絡傳播障礙中提示線索引起的渴望

成癮研究與理論 (2017):1-9。

Internet通信障礙(ICD)表示對社交網絡站點,即時消息服務或博客之類的在線通信應用程序的過度控制。 儘管關於分類和現象學的爭論一直在進行,但由於對這些應用程序的無節制使用,遭受負面後果的個人數量正在增加。 而且,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行為成癮甚至是物質使用障礙之間的相似性。 提示反應性和渴望被認為是上癮行為發展和維持的關鍵概念。 基於某些視覺符號以及聽覺鈴聲與在線交流應用程序相關的假設,本研究調查了視覺和聽覺提示與中性提示相比,對與成癮相關行為進行通訊應用的主觀渴望的影響。 在2×2的受試者間設計中,有86名參與者面臨著以下四種情況之一的提示(視覺成癮相關,視覺中立,聽覺成癮相關,聽覺中立)。 評估了基線和渴望後的測量以及對ICD的傾向。 結果表明,呈現成癮相關線索後渴望反應增加,而中立線索後渴望反應減少。 渴望測量也與ICD傾向相關。 結果強調提示反應性和渴望是ICD的發展和維持的相關機制。 此外,它們與其他特定的互聯網使用障礙(例如互聯網游戲障礙,甚至是物質使用障礙)具有相似之處,因此應考慮將其歸為行為成癮。


網絡成癮的電生理研究:雙重過程框架內的評論(2017)

令人上癮的行為

  • 在雙重過程框架內審查網絡成癮的腦電圖研究。
  • 網絡成癮與低激活反射控制系統有關。
  • 網絡成癮者似乎也提出了一種超激活的情感系統。
  • 因此,網絡成癮可能以系統之間的不平衡為特徵。
  • 未來的工作應該探索網絡成癮的亞型和comorbiditie的作用

最終選擇的14文章表明,網絡成癮與其他成癮狀態共享基本特徵,主要是反射系統的聯合低激活(降低執行控制能力)和自動情感過度激活(過度情感處理成癮 - 相關線索)。 儘管目前數據有限,但雙過程模型似乎有助於概念化網絡成癮中腦系統之間的不平衡。 我們最後提出,未來的電生理學研究應該更好地描述受控故意和自動情感網絡之間的這種不平衡,特別是通過使用事件相關電位範例,分別關注每個系統及其相互作用,還通過更好地指定sub之間的潛在差異 - 網絡成癮的類別。


網絡成癮大學生腦功能磁共振成像(2011)

中南大學學報醫學版。 2011 Aug; 36(8):744-9。 [中文]

目的:利用任務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探討與網絡成癮(IA)相關的腦區功能位置。

結論: 與對照組相比,IA組右上頂葉小葉,右島葉,右前葉,右扣帶回和右顳上回的活動增加。 網絡成癮中可能存在腦功能異常和右腦側向激活.

評論:那些有網絡成癮的人的腦激活模式與對照組明顯不同。


網絡成癮患者的額葉功能下降(2013)

神經再生Res。 2013 Dec 5; 8(34)

在我們之前的研究中,我們發現在線遊戲成癮者的額葉和腦幹功能是異常的。 在這項研究中,14學生患有網絡成癮症和14匹配的健康對照者接受了質子 - 磁共振波譜分析來測量腦功能。 結果表明,網絡成癮患者雙側額葉白質中N-乙酰天冬氨酸與肌酸的比例下降,但含膽鹼化合物與肌酸的比例增加。 然而,這些比例在腦幹中大多沒有改變,這表明患有網絡成癮症的人的額葉功能降低。


更高的媒體多任務活動與前扣帶皮層(2014)中較小的灰質密度相關聯

24年2014月10.1371日。DOI:0106698 / journal.pone.XNUMX

研究發現,從事重媒體多任務處理的個人在認知控制任務上表現較差,並且表現出更多的社會情感困難。 研究表明,長時間暴露於新環境和新經驗會改變大腦結構。 這已通過基於體素的形態計量學(VBM)分析得到證實:媒體多任務指數(MMI)得分較高的個體在前扣帶回皮質(ACC)中灰質密度較小。 該ACC區域和早孕神經元之間的功能連接與MMI呈負相關。 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在重型媒體多任務中,觀察到的認知控制能力下降和社會情緒調節可能存在結構相關性。


針對上癮障礙患者的智能手機注意偏向干預:可行性研究協議(2018)

JMIR Res Protoc。 2018 Nov 19; 7(11):e11822。 doi:10.2196 / 11822。

物質使用障礙在全球非常普遍。 傳統的物質使用障礙的心理干預後的複發率仍然很高。 最近的評論突出了注意力和接近或避免偏見,導致多次復發。 其他研究報導了乾預措施改變偏倚的有效性。 隨著技術的進步,現在有移動版本的傳統偏差修改干預措施。 然而,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研究評估使用物質的非西方樣本中的偏差修改。 用於提供偏倚干預的移動技術的現有評估也僅限於酒精或煙草使用障礙。

本研究旨在探討基於移動的注意力偏差修改干預在尋求治療的個體中使用藥物和酒精使用障礙的可行性。

這是一項可行性研究,其中將招募處於臨床管理康復階段的住院患者。 在研究中的每一天,都將要求他們完成渴望的視覺模擬量表,並在智能手機應用程序中進行基於視覺探針的評估和修改任務。 將對反應時間數據進行整理,以計算基線注意偏差並確定整個乾預措施中註意偏差是否減少。 可行性將取決於招募的參與者數量以及參與者在康復計劃完成前是否遵守計劃的干預措施,以及應用程序檢測基線偏差和偏差變化的能力來確定。 干預措施的可接受性將通過簡短的調查表評估用戶對乾預措施的看法。 統計分析將使用SPSS 22.0版進行,而透視圖的定性分析將使用NVivo 10.0版進行。

據我們所知,這是第一個評估針對物質使用障礙患者的移動注意力偏差修飾干預措施的可行性和可接受性的研究。 與可行性和可接受性有關的數據無疑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它們暗示了移動技術在重新訓練接受醫療輔助排毒和康復的住院患者中註意偏見方面的潛在用途。 與參與者有關易用性,交互性以及繼續使用該應用程序的動機有關的反饋至關重要,因為它會確定是否應採用代碼簽名方法來設計參與者可以接受的應用程序,並激勵參與者自己使用該應用程序。


提取與網絡成癮傾向相關的休息狀態功能連接的價值(2017)

日本醫學與生物工程學會卷。 55(2017)1號 39-44

網絡成癮(IAD)患者的數量正在上升,特別是在學齡兒童中。 為了在早期檢測IAD,需要開發客觀檢查技術來輔助當前使用醫學訪談和查詢測試的診斷方法。 在本研究中,我們使用靜息狀態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數據提取了與IAD趨勢相關的功能連接(FC)值。 我們招募了40男性[平均年齡(SD):21.9(0.9)年],沒有神經系統疾病。

結果表明特定腦區域之間的功能連接性在IAD發作之前的階段已經顯著降低。 我們希望我們的連接方法可以成為檢測IAD協助目前診斷方法趨勢的客觀工具。


網絡成癮中斷腦功能網絡:休息狀態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2014)

PLoS ONE 9(9):e107306。 DOI:10.1371 / journal.pone.0107306

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IAD患者的功能連接組有明顯的中斷, 特別是位於額葉,枕葉和頂葉的區域之間。 受影響的連接是遠程和半球間連接。 我們的發現在解剖學和功能定義的地圖集之間相對一致,這表明IAD會導致功能連接性中斷,重要的是,此類中斷可能與行為障礙有關。


年輕人的網絡成癮:父母婚姻衝突與呼吸道竇性心律不齊的相互作用預測(2017)

Int J Psychophysiol。 2017 Aug 8。 pii:S0167-8760(17)30287-8。 doi:10.1016 / j.ijpsycho.2017.08.002。

本研究的目的是解決父母在婚姻衝突和年輕人網絡成癮之間的關係,呼吸道竇性心律不齊(RSA;基線和抑制)和參與者性別的潛在調節作用。 參與者包括105名(65名男性)中國年輕人,他們報告了他們的網絡成癮和父母的婚姻衝突。 婚姻衝突與RSA抑制相互作用,可以預測網絡成癮。 具體地說,無論父母婚姻衝突如何,高RSA抑制都與低網絡成癮有關。 但是,對於RSA抑制率較低的參與者,發現婚姻衝突與網絡成癮之間存在正相關關係。 基線RSA,婚姻衝突和參與者性別之間的顯著三向相互作用也預示了網絡成癮。


增加了網絡成癮的區域同質性休息狀態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2009)。

Chin Med J(Engl)。 2010 Jul; 123(14):1904-8。

背景:互聯網增生障礙(IAD)目前正成為中國青少年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 然而,IAD的發病機制尚不清楚。 本研究的目的應用區域同質性(ReHo)方法分析靜息狀態下IAD大學生的腦功能特徵

結論:與對照組相比,IAD大學生的區域同質性存在異常,並且可以發現大多數腦區的同步性增強。 結果反映了IAD大學生腦功能的變化。 小腦,腦幹,邊緣葉,額葉和頂葉之間同步增強之間的聯繫可能與獎勵途徑有關。

評論:在控制中不存在的網絡成癮者中發現大腦改變。 導致獎勵激活的大腦區域同步。


網絡成癮患者的衝動抑制:來自Go / NoGo研究的電生理學證據。 (2010)

Neurosci Lett。 2010 Nov 19; 485(2):138-42。 Epub 2010 Sep 15。

我們通過在Go / NoGo任務期間記錄事件相關的腦電位來研究患有網絡成癮症(IAD)的人的反應抑制。 結果顯示,與正常組相比,IAD組顯示出較低的NoGo-N2幅度,較高的NoGo-P3幅度和較長的NoGo-P3峰值潛伏期。 結果還表明,IAD學生在衝突檢測階段的激活率低於正常組; 因此,他們不得不進行更多的認知努力來完成後期的抑制任務。 此外,IAD學生的信息處理效率較低,衝動控制也低於普通同學。

評論:網絡成癮的受試者需要“從事更多的認知活動”才能完成抑制任務,並表現出較低的衝動控制能力,這可能與低位性有關


網絡成癮的抑制控制受損: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2012)

精神病學 2012 Aug 11。

在世界許多國家,“網絡成癮症”(IAD)正迅速成為一種普遍的心理健康問題。  本研究使用事件相關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Stroop任務檢查有和沒有IAD的男性的反應抑制的神經相關性。 與健康同齡人相比,IAD組在前扣帶回和後扣帶回的皮質中表現出明顯更大的“ Stroop effect”相關活動。 這些結果可能表明,相對於健康對照組,IAD組的反應抑製過程效率降低。

評論:Stroop效應是執行功能(額葉皮質)的量度。 研究發現額葉皮質功能減弱(虛弱)


與健康年輕人的互聯網傾向的個體差異相關的大腦結構和功能連接性(2015)

神經心理學。 2015 Feb 16。 pii:S0028-3932(15)00080-9。

網絡成癮(IA)以身體副作用,學業和職業損傷以及嚴重的關係問題的形式產生重大的社會和經濟成本。 以前關於網絡成癮(IAD)的大多數研究都集中在結構和功能異常上,而很少有研究同時研究了健康樣本中通過問卷測量的IA傾向的個體差異所依據的結構和功能性腦改變。 在這裡,我們結合了結構(區域灰質體積,rGMV)和功能(靜息狀態功能連接,rsFC)信息,以探索大型260健康年輕人樣本中IAT的神經機制。 Ť這些發現表明,結構和功能信息的結合可以為進一步了解IA的機制和發病機制提供有價值的基礎。


有問題的互聯網用戶的偏見決策的生理標誌(2016)

J Behav Addict。 2016 Aug 24:1-8。

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PIU)是一個相對較新的概念,其作為成癮的分類是有爭議的。 在表達無問題和有問題的互聯網行為的個體中測量隱性情緒反應,同時他們做出風險/模糊的決定,以探究他們是否表現出與商定的成癮中發現的相似的反應。

研究設計為橫斷面。 參加者為成人互聯網用戶(N = 72)。 所有測試均在英國巴斯大學的心理物理實驗室進行。 參與者獲得了愛荷華州賭博任務(IGT),該任務提供了個人處理和學習獎勵和損失概率的能力的指標。 將情緒整合到當前的決策框架中對於IGT的最佳性能至關重要,因此,需要測量獎勵,懲罰和預期兩者的皮膚電導反應(SCR)來評估情緒功能。

IGT的表現在互聯網用戶群之間沒有差異。 然而,有問題的互聯網用戶表示對懲罰的敏感度增加,因為較強的SCR對懲罰程度較高的審判表明。

PIU似乎與其他成癮在行為和生理水平上有所不同。 但是,我們的數據意味著有問題的互聯網用戶對風險更敏感,這是一個需要納入任何措施的建議,並且可能是對PIU的任何干預。


腺苷暴露的網絡成癮患者的功能變化強調腦血流灌注成像99mTc-ECD SPET。

Hell J Nucl Med。 2016 Jun 22。 pii:s002449910361。

調查網絡成癮患者(IA)的異常腦血流量(CBF)灌注及其與IA嚴重程度的相關性。招募符合IA和12匹配健康志願者標準的35名青少年 99m基於Tc-乙基半胱氨酸二聚體的CBF灌注成像與單光子發射斷層掃描(SPET)在靜息和腺苷應激狀態下。 測量區域CBF(rCBF)並在IA受試者和對照之間進行比較。 對腺苷應激狀態下的異常rCBF與IA持續時間進行相關性分析。

在靜息狀態下,與對照組相比,IA個體在左額中回和左側角回中顯示出顯著增加的rCBF,但在左側中央小葉中顯著減少。 在腺苷應激狀態下,鑑定出更多具有異常rCBF的腦區。 具體而言,在右側旁中葉,右中額回和左顳上回中發現rCBF增加,而右側橫顳回,左額下回和左前軀中rCBF減少。 應激狀態下rCBF增加區域的rCBF與IA的持續時間呈正相關,而rCBF減少區域的rCBF與IA持續時間呈負相關。


網絡成癮對台灣學齡兒童執行功能和學習注意力的影響(2018)

堅持精神病護理。 2018 Jan 31。 doi:10.1111 / ppc.12254。

本研究旨在評估網絡成癮兒童的執行功能和學習注意力(IA)。 10-12的兒童通過中國網絡成癮量表進行篩選,組成IA組和互聯網非治療組。 他們的執行功能通過Stroop顏色和文字測試,威斯康星卡片分類測試和Wechsler數字跨度測試進行評估。 通過中國濃度問卷評估學習注意力。

IA組的執行功能和學習注意力低於互聯網非治療組。執行功能和學習注意力受到兒童IA的影響。 應計劃對IA進行早期干預,以維持兒童時期執行功能和學習注意力的正常發展。


中國城市網絡成癮兒童對面部表情的認識(2017)

心理學家 2017 Jun;120(3):391-407. doi: 10.1177/0033294117697083.

互聯網添加影響個人的面部表情識別。 然而,從不同類型的成癮者識別面部表情的證據是不充分的。 本研究通過採用眼動分析方法解決了這個問題,並重點關注中國網絡成癮和非網絡成癮城市留守兒童的面部表情識別差異。 60名14歲的中國參與者完成了需要絕對識別判斷和相對識別判斷的任務。 結果表明,網絡成癮者採用的信息處理方式涉及較早的注視加速,較長的注視持續時間,較低的注視次數,以及圖像信息的均勻提取。 非上癮的信息處理模式顯示出相反的模式。 此外,負面情感圖片的識別和處理相對複雜,對於城市網絡成癮的留守兒童來說,特別難以處理負面情緒圖片,在精細判斷和處理階段識別差異,這表現為固定時間較長且不充分。固定計數。


Facebook實驗:退出Facebook導致更高的福祉水平(2016)

網絡心理學,行為和社交網絡。 11月2016,19(11):661-666。 DOI:10.1089 / cyber.2016.0259。

大多數人每天都使用Facebook; 很少有人知道後果。 根據丹麥1晚期1,095參與者的2015週實驗,該研究提供了Facebook使用對我們的福祉產生負面影響的因果證據。 通過比較治療組(從Facebook休息的參與者)和對照組(持續使用Facebook的參與者),證明從Facebook休息對幸福的兩個方面產生了積極影響:我們的生活滿意度增加,我們的情緒變得更積極。 此外,據證明,對於沉重的Facebook用戶,被動的Facebook用戶以及傾向於在Facebook上羨慕其他用戶的用戶來說,這些影響要大得多。


不再是FOMO:限制社交媒體減少孤獨和抑鬱(2018)

社會與臨床心理學雜誌。

簡介:鑑於將社交媒體使用與更糟糕的福祉聯繫起來的相關研究的廣度,我們進行了一項實驗研究,以調查社交媒體在這種關係中可能發揮的因果作用。

方法:經過一周的基線監測後,賓夕法尼亞大學的143本科生被隨機分配到每個平台每天限制Facebook,Instagram和Snapchat使用10分鐘,或像往常一樣使用社交媒體三週。

結果:與對照組相比,有限使用組在三週內顯示出孤獨和抑鬱的顯著減少。 兩組均顯示焦慮顯著減少,並且擔心錯過基線,這表明增加自我監測的好處。

討論:我們的研究結果強烈建議將社交媒體使用限制在每天大約30分鐘,這可能會導致健康狀況的顯著改善


德國學生中的網癮(FAD) - 縱向方法(2017)

出處。 2017; 12(12):e0189719。

本研究旨在調查一年內德國學生樣本中的Facebook成癮症(FAD)。 雖然在調查期間平均FAD水平沒有增加,但是達到臨界截止分數的參與者數量顯著增加。 FAD與人格特質自戀和消極心理健康變量(抑鬱,焦慮和壓力症狀)顯著正相關。 此外,FAD充分調解了自戀和壓力症狀之間的顯著正向關係,這表明自戀人可能特別容易患上FAD。 目前的結果首次概述了德國的FAD。 討論了未來研究的實際應用和當前結果的局限性。


調查社交網站成癮和網絡遊戲障礙對心理健康的不同影響(2017)

J Behav Addict。 2017 Nov 13:1-10。 doi:10.1556 / 2006.6.2017.075。

以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孤立地研究社交網站(SNS)成癮和網絡遊戲障礙(IGD)之間的相互關係。 此外,對於SNS成癮和IGD對心理健康的潛在同時差異效應知之甚少。 這項研究調查了這兩種技術成癮之間的相互作用,並確定了在考慮社會人口統計學和技術相關變量的潛在影響時,它們如何能夠獨特地和獨特地促進增加精神病的困擾。

收集了509位年齡在53.5-10歲(平均= 18,SD = 13.02)的青少年(男性1.64%)的樣本。 發現關鍵的人口統計學變量可以在解釋SNS成癮和IGD方面發揮獨特作用。 此外,還發現SNS成癮和IGD可以相互加劇症狀,同時以類似的方式加劇整體心理健康,進一步突顯了這兩種現象之間潛在的共同病因和臨床過程。 最後,發現IGD對心理健康的有害影響要比SNS成癮產生的危害要明顯得多,這一發現值得進一步的科學審查。


神經質主義擴大了社交媒體成癮症狀與女性健康之間的有害關聯,而不是男性:三向適度模式(2018)

精神病學Q. 2018 Feb 3。 doi:10.1007 / s11126-018-9563-x。

與社交網站(SNS)的使用有關的成癮症狀可能與幸福感降低有關。 但是,儘管可以有效控制出現SNS成癮症狀的個體,但可以控制這種關聯的機制尚未得到充分錶徵。 在這項研究中,我們假設性別和神經質是調節人們對成癮症狀的反應方式的重要決定因素。 為了檢查這些主張,我們採用了分層線性和邏輯回歸技術,以對215名使用SNS的以色列大學生進行的橫斷面調查來分析收集的數據。 結果為假設的SNS成癮症狀與幸福之間的負關聯提供了支持(以及可能導致情緒低落/輕度抑鬱的風險),以及以下觀點的想法:(1)神經質加劇了這種關聯,以及(2)女性的增強比男性的增強。 他們證明了兩性在SNS成癮與幸福感上的性別可能有所不同:儘管男性有類似的成癮症狀,但在整個神經質水平上的幸福感相關性較高,而神經質水平較高的女性與低神經質化女性相比,其關聯性要高得多。 這為可能的“伸縮效應”提供了有趣的解釋,即在技術“成癮”的情況下,成癮女性的臨床表現比男性更為嚴重。


揭開社交網站的黑暗面:社交網站成癮的個人和工作相關後果(2018)

信息與管理55,否。 1(2018):109-119。

热點

  • 社交網站(SNS)成癮影響個人和工作環境。
  • 對SNS的成癮間接損害了性能。
  • 對SNS的成癮會增加任務干擾,從而降低性能。
  • 對SNS的成癮減少了積極的情緒。
  • 積極情緒改善健康和表現。

該結果基於大型信息技術公司員工完成的276調查問卷,表明對SNS的成癮會對個人和工作環境產生負面影響。 SNS成癮減少積極情緒,增強表現和增強健康。 SNS成癮助長了任務分心,這會抑製表現。 討論了理論和實踐意義。


印度南部一所大學研究生的Facebook成癮和孤獨感(2017)

Int J Soc精神病學。 2017 Jun;63(4):325-329. doi: 10.1177/0020764017705895.

最近的研究表明,過度使用Facebook會導致某些人上癮行為。 評估Yenepoya大學研究生的Facebook使用模式,並評估其與孤獨感的關聯。

進行了一項橫斷面研究,以使用卑爾根臉書成癮量表(BFAS)和加利福尼亞大學和洛杉磯大學(UCLA)孤獨感量表第100版對Yenepoya大學的3名研究生進行評估。 進行Pearson的二元相關性,以了解Facebook成癮的嚴重程度與孤獨感之間的關係。

超過四分之一(26%)的研究參與者有Facebook成癮,而33%有可能成癮。 Facebook成癮的嚴重程度與孤獨感的體驗程度之間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係。


社交媒體線索的自發性快樂反應(2017)

網絡心理學,行為和社交網絡。 可能是2017,20(5):334-340。 DOI:10.1089 / cyber.2016.0530。

為什麼難以抵制使用社交媒體的慾望? 一種可能性是,頻繁的社交媒體用戶對社交媒體線索具有強烈且自發的享樂反應,這反過來又使得難以抵制社交媒體的誘惑。 在兩項研究中(總計 N = 200),我們使用“情感錯誤分配程序”(一種情感反應的隱含量度)調查了社交媒體用戶對社交媒體線索的自發性享樂反應。 結果表明,頻繁的社交媒體用戶對社交媒體(相對於控制提示)的反應表現出更有利的情感反應,而頻率較低的社交媒體用戶的情感反應在社交媒體和控制提示之間沒有差異(研究1和2)。 此外,對社交媒體(相對於控制)提示的自發享樂反應與使用社交媒體的自我報告的渴望有關,並部分解釋了社交媒體使用與社交媒體渴望之間的聯繫(研究2)。 這些發現表明,頻繁的社交媒體用戶對社交媒體提示的自發性享樂反應可能會導致他們難以抵制使用社交媒體的慾望。


為什麼自戀者有發展Facebook成癮的風險:需要被欽佩和需要歸屬(2018)

Addict Behav。 2018 Jan; 76:312-318。 doi:10.1016 / j.addbeh.2017.08.038。 Epub 2017 Sep 1。

在此前的研究基礎上建立了宏大與脆弱的自戀和有問題的社交網絡使用之間的積極關聯,本研究測試了一個模型,該模型解釋了宏偉和脆弱的自戀者如何通過欽佩的需要和歸屬的需要發展Facebook(Fb)成癮症狀。 535大學生的樣本(50.08%F;平均年齡22.70±2.76years)完成了宏大的自戀,脆弱的自戀,Fb成癮症狀的測量,以及兩個簡短的量表,衡量欽佩的需要和歸屬的需要。 結構方程模型的結果表明,宏大的自戀與Fb成癮水平之間的關聯完全由欽佩的需要和歸屬的需要所調節。 另一方面,未發現脆弱的自戀與Fb成癮水平直接或間接相關。


Facebook成癮在德國(2018)

Cyber​​psychol Behav Soc Netw。 2018 Jul;21(7):450-456. doi: 10.1089/cyber.2018.0140.

這項研究探討了德國的Facebook成癮症(FAD)。 在520參與者中,6.2百分比達到臨界多項式截止分數,2.5百分比達到臨界單一截止分數。 FAD與Facebook使用頻率,人格特質自戀,抑鬱和焦慮症狀以及主觀幸福感呈顯著正相關。 它與彈性的關聯顯著為負。 此外,Facebook使用頻率部分地介導了自戀與FAD之間的積極關係。 目前的結果首次概述了德國的FAD。 他們證明FAD不僅是Facebook使用過多的結果。 FAD與幸福之間的積極關係有助於理解FAD的發展和維持所涉及的機制,並部分解釋了早期的不一致性。 討論了未來研究的實際應用和當前結果的局限性。


網絡成癮與Azad Kashmir醫學生的學業成績之間的關係(2020)

Pak J Med Sci。 2020 Jan-Feb;36(2):229-233. doi: 10.12669/pjms.36.2.1061.

於316年2018月至2018年5月,對巴基斯坦阿扎德克什米爾Poonch醫學院的XNUMX名醫學生進行了橫斷面研究。楊博士的互聯網成癮測試問卷被用作數據收集的工具。 問卷包含二十五個XNUMX點李克特量表問題,用於評估網絡成癮。 通過Spearman秩相關檢驗計算IA得分,並觀察IA與學習成績之間的關聯。 還看到了醫學生的基線特徵與IA之間的關係。

根據楊博士的問卷,有28.2名(3%)醫學生屬於“嚴重成癮”類別,最重要的是,只有0.9名(001%)沒有上癮。 網絡成癮的醫學生的考試成績明顯較差(p。<.41.4)。 IA得分中位數為45的一百三十一(61%)學生得分在70-3%範圍內,而IA得分中位數為0.9的三(5%)學生則獲得80%以上的得分。

這項研究和許多其他先前的研究表明,網絡成癮會影響學習成績。 互聯網用戶的數量不斷增加,因此,互聯網誤用用戶的數量也會增加。 如果不採取任何措施來控製網絡成癮,那麼將來可能會造成嚴重影響。


青年使用互聯網的城鄉模式及其與情緒狀態的關係(2019)

J Family Med Prim Care。 2019 Aug 28;8(8):2602-2606. doi: 10.4103/jfmpc.jfmpc_428_19.

互聯網的問題使用與生活方式障礙有關。 新興證據的確也暗示了其對用戶情緒狀況的影響。 有必要確定與互聯網使用相關的城市和鄉村差異,以及與情緒狀態的關聯及其對基層醫療機構的影響。

本工作探討了城鄉地區互聯網使用的模式及其對情緒狀態的影響。 研究對像是來自城市和農村的731-403歲年齡段的328個人(男性18和女性25)。 在小組環境中進行網絡成癮測試和抑鬱焦慮焦慮量表。 結果表明,互聯網使用期限和性別方面均無顯著差異。 人們發現互聯網使用和情緒狀態存在顯著差異。

結果表明,相對於城鄉地區,互聯網使用方式和性別均無顯著差異。 但是,在互聯網使用及其與抑鬱,焦慮和壓力的關係方面存在重大差異。

這意味著對初級醫師的早期簡短干預的發展,使他們能夠篩查心理狀況以及互聯網的使用,並幫助用戶健康地使用技術。


印度Bhavnagar青少年學習上網問題的預測因素(2019)

Int J Soc精神病學。 2019 Feb 11:20764019827985。 doi:10.1177 / 0020764019827985。

我們評估了PIU的頻率和PIU的預測因子,包括社交焦慮症(SAD),睡眠質量,生活質量以及學校就業青少年中與互聯網相關的人口統計學變量。

這是一項觀察性,單中心,橫斷面,基於問卷的調查研究,對印度Bhavnagar的1,312、10和11年級的12名在校青少年進行了研究。 每位參與者均接受了有關人口統計學細節,互聯網成癮測試(IAT),社交恐懼症問卷(SPIN),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SQI)和生活滿意度量表(SWLS)的備考評估,以了解PIU嚴重程度,SAD嚴重程度,睡眠質量評估和生活質量評估。 使用卡方檢驗,學生t檢驗和皮爾森相關性,使用SPSS 23版(IBM公司)進行統計分析。 應用多元線性回歸分析找到PIU的預測因子。

我們發現上學的青少年中PIU的發生率為16.7%,網絡成癮的發生率為3.0%。 患有PIU的參與者更有可能出現SAD(p <.0001),睡眠質量差(p <.0001)和生活質量差(p <.0001)。 PIU和SAD的嚴重程度之間存在正相關(r = .411,p <.0001)。 線性回歸分析顯示,可以通過SAD,睡眠質量,生活質量,英語中等,男性,互聯網使用總時長,互聯網使用每月費用,教育,社交網絡,遊戲,在線購物和娛樂來預測PIU上網使用。 參加PIU的參與者更有可能出現SAD,睡眠質量差和生活質量差。


恐懼症的影響:使用在線橫斷面調查(2019)的物理療法課程學生中的非藥物成癮

印度J精神病學。 2019 Jan-Feb;61(1):77-80. doi: 10.4103/psychiatry.IndianJPsychiatry_361_18.

智能手機成癮被稱為恐懼症(NMP),這是一種不使用手機的恐懼。 各行各業的學生對NMP的研究較多。 然而,到目前為止,據我們所知,沒有關於NMP對追求物理療法課程(SPPC)學生學習成績的影響的文獻。

使用經過驗證的NMP問卷(NMP-Q)的Google Form平台進行在線橫斷面調查。 收集了一份關於人口統計數據,智能手機使用信息,最後學習成績和肌肉骨骼疾病存在的自我報告問卷。 共有157學生參加了這項調查。 Google表單會自動分析收集的數據。

學生的平均年齡為22.2±3.2歲; 其中男性佔42.9%,女性佔57.1%。 將近45%的學生使用智能手機已有5年以上,而54%的學生在長時間使用智能手機期間會出現肌肉骨骼疾病。 95%置信區間的NMP平均得分為77.6(72.96-82.15)。 NMP分數(NMPS)與學生的學習成績之間存在反比關係,NMP分數之間無顯著差異, P = 0.152。


自閉症譜系障礙青少年的網絡成癮和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症狀(2019)

Res Dev Disabil。 2019 Mar 13; 89:22-28。 doi:10.1016 / j.ridd.2019.03.002。

一些研究報導,網絡成癮(IA)在患有自閉症譜系障礙(ASD)的青少年中更為普遍。 然而,ASD青少年IA的特徵尚不清楚。 本研究的目的是調查ASD青少年IA的患病率,並比較ASD青少年IA和非IA組之間的特徵。

這項研究包括55名參與者,他們是日本愛媛大學醫院和日本愛媛兒童康復中心的門診患者,年齡在10-19歲,被診斷患有ASD。 患者及其父母回答了幾份問卷,包括楊氏互聯網成癮測試(IAT),長處和困難問卷(SDQ),自閉症頻譜商(AQ)和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評分量表IV(ADHD-RS)。

根據總IAT分數,25參與者中的55被歸類為具有IA。 雖然AQ和智商沒有顯著差異,但在IA組中觀察到SDQ和ADHD-RS中ADHD症狀的得分高於非IA組。 IA組比非IA組使用便攜式遊戲更頻繁。

ADHD症狀與ASD青少年的IA密切相關。 對於患有ADHD症狀的ASD青少年,尤其需要對IA進行更加強化的預防和乾預。


智能手機成癮與護理/助產學生的功能失調態度之間的相關性(2019)

堅持精神病護理。 2019 Jun 6。 doi:10.1111 / ppc.12406

這項研究的目的是確定智能手機成癮和功能失調的態度之間的相關性。

這項描述性研究是從州立大學護理/助產系的學生從01三月到01四月2018進行的。

參加調查的學生在智能手機成癮量表上的平均得分為27.25±11.41,在功能障礙態度量表上的平均得分為27.96±14.74。 發現學生朋友的數量會影響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與者的孤獨感水平影響了他們的功能障礙態度評分。


互聯網的使用問題是具有衝動和強迫性亞型(2019)的一維準特徵

BMC精神病學。 2019 Nov 8;19(1):348. doi: 10.1186/s12888-019-2352-8.

根據互聯網成癮測試,對互聯網的使用有問題反映了一種準特徵–一種單極維度,其中大多數差異僅限於一部分人,這些人在調節互聯網使用方面存在問題。 沒有證據表明基於參與的在線活動類型的亞型隨著互聯網使用問題的總體嚴重性而增加。 合併症的精神症狀以及沖動性和強迫性的測量方法對於區分臨床亞型似乎很有價值,並且可以包括在開發新工具以評估互聯網使用問題的存在和嚴重性方面。


社交媒體障礙量表(2019)的跨文化驗證

Psychol Res Behav Manag。 2019 8月19; 12:683-690。 doi:10.2147 / PRBM.S216788。

隨著社交網站的普及,迫切需要設計一種工具來評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社交媒體成癮。 本文評估了中國的社會媒體障礙(SMD)量表的心理計量特性和驗證。

總共招募了903名中國大學生參加這項橫斷面研究。 研究了SMD量表的內部一致性,標準效度和建構效度。

結果表明,9項SMD量表具有良好的心理計量特性。 其內部一致性很好,Cronbach的alpha為0.753。 結果顯示與其他驗證結構的弱和中度相關性,例如原始量表中建議的自我效能感和其他障礙症狀。 SMD的中文版在確認性因子分析中證明了一個適用於兩因子結構的良好模型,其中χ2 (44.085)/ 26 = 1.700,SRMR = 0.059,CFI = 0.995,TLI = 0.993和RMSEA = 0.028。


11th和12年級學生過度使用互聯網的情況及其與相關精神病理學的相關性(2019)

Gen Psychiatr。 2019 Apr 20; 32(2):e100001。 doi:10.1136 / gpsych-2018-1000019。

在全球範圍內,互聯網用戶數量已超過30億,而在印度,用戶在17的首個6月份增長超過2015%至354百萬。 這項研究提出了互聯網使用和過度使用互聯網的背景。

研究11th和12級學生的互聯網使用程度以及與過度使用互聯網相關的精神病理學(如果有的話)。

從印度新德里的肯德里亞·維迪亞拉亞(Kendriya Vidyalaya)的426年級和11年級班招募了12名符合入選標準的學生,並接受了楊氏互聯網成癮測試和力量與困難問卷的評估。

在426名學生中,平均網絡成癮總得分為36.63(20.78),表明網絡成癮程度較低。 1.41%(六名學生)被診斷為過度的互聯網用戶,而30.28%和23.94%分別被分類為中度和輕度互聯網用戶。 男性之間的網絡成癮發生率分別為男性和女性的58.22%和41.78%。 儘管學生報告了互聯網使用的正面(親社會)和負面(多動,情感,行為和同伴問題)影響,但在當前研究中,與正面影響相比,過度使用互聯網對學生的生活有負面影響。具有統計學意義(p

過度使用互聯網會導致異常行為,從而對用戶造成負面影響。 早期診斷與過度使用互聯網相關的風險因素,提供有關家庭成員負責任地使用和監督學生的教育。


弄清用戶偏好和衝動特質在有問題的Facebook使用中的作用(2018)

公共科學圖書館之一。 2018 Sep 5; 13(9):e0201971。 doi:10.1371 / journal.pone.0201971 ..

社交網站(SNS)的使用已急劇增長。 大量研究表明,SNS用戶可能會過度使用,並出現類似上癮的症狀。 著眼於流行的SNS Facebook(FB),我們在當前研究中的目標是雙重的:首先,探索FB使用的異質性,並確定哪種FB活動會預測有問題的使用。 其次,測試特定的衝力方面是否可以預測FB的使用問題。 為此,FB用戶的樣本(N = 676)完成了一項在線調查,評估使用偏好(例如,進行的活動類型),有問題的FB使用症狀和衝動性狀。 結果表明,特定的使用偏好(更新一個人的狀態,通過FB遊戲並使用通知)和衝動特質(正負緊急程度,缺乏毅力)與有問題的FB使用相關。 這項研究強調,諸如FB“成癮”之類的標籤具有誤導性,並且在考慮功能失常使用時,專注於在SNS上執行的實際活動至關重要。 此外,本研究通過在理論上假設了多維性的衝動模型的基礎上進一步闡明了衝動在有問題的FB使用中的作用。 目前的發現具有可識別的理論和公共衛生意義。


Facebook對約旦普通用戶Facebook成癮的使用動機的影響(2018)

Int J Soc精神病學。 2018 Sep;64(6):528-535. doi: 10.1177/0020764018784616.

Facebook已成為最受歡迎的社交網站,每月活躍用戶超過2.07十億。 然而,這種受歡迎程度的痛苦也反映在其用戶之間的一些上癮行為中。 儘管研究人員最近開始研究影響Facebook成癮的因素,但很少有研究調查Facebook使用動機與Facebook成癮之間的聯繫。 這些研究也主要集中在學生身上。 此外,很少有研究在普通公眾和特別是約旦人中間探討這個問題。

因此,本研究調查了Facebook在約旦普通用戶中使用Facebook成癮的動機的影響。

使用397普通用戶的樣本來實現研究目標。

結果顯示,38.5%的參與者沉迷於Facebook。 Facebook成癮與六個動機顯著相關,即表現主義和陪伴,娛樂,逃避現實和過往時間,社交好奇心,關係形成和關係維護。

在這六個動機中,逃避現實和過往時間,表現主義和友誼以及關係維護是Facebook成癮的強大預測因素。


Facebook成癮:發作預測因子(2018)

J Clin Med。 2018可能是23; 7(6)。 pii:E118。 doi:10.3390 / jcm7060118。

在全球範圍內,Facebook作為一種交流平台正變得越來越普遍 年輕人特別每天使用這個社交網站來維護和建立關係。 儘管Facebook在過去幾年的擴張以及該社交網絡的廣泛接受,但對Facebook Addiction(FA)的研究仍處於起步階段。 因此,Facebook過度使用的潛在預測因素是調查的重要問題。 本研究旨在加深對人格特質,社交和情感孤獨,生活滿意度和Facebook成癮之間關係的理解。 共有755參與者(80.3%女性; n = 606)年齡在18和40之間(平均值= 25.17; SD = 4.18)完成了問卷包,包括卑爾根Facebook成癮量表,五巨頭,成人社交和情緒孤獨量表的簡短版本,以及對生活量表的滿意度。 回歸分析用人格特徵,社會,家庭,浪漫孤獨和生活滿意度作為獨立變量來解釋Facebook成癮的方差。 研究結果表明,責任心,外向性,神經質和孤獨感(社交,家庭和浪漫)是FA的強有力預測因子。 年齡,開放度,宜人性和生活滿意度雖然與FA相關,但在預測Facebook過度使用方面並不重要。 還討論了這種特殊行為成癮的風險特徵。


在線特定的對錯失和互聯網使用預期的恐懼導致了互聯網通信障礙的症狀(2018)

Addict Behav Rep。 2017 Apr 14; 5:33-42。 doi:10.1016 / j.abrep.2017.04.001

一些最常用的在線應用程序是Facebook,WhatsApp和Twitter。 這些應用程序允許個人與其他用戶進行交流,共享信息或圖片,並與世界各地的朋友保持聯繫。 但是,越來越多的用戶由於過度使用這些應用程序而遭受負面後果,這可稱為互聯網通信混亂。 這些應用程序的頻繁使用和輕鬆訪問也可能引發個人擔心,如果不訪問這些應用程序,他們會錯過內容。 使用270名參與者的樣本,分析了一個結構方程模型,以研究心理病理症狀的作用以及對互聯網通訊應用的期望缺失在互聯網通訊障礙症狀發展中的恐懼感。 結果表明,心理病理學症狀預示著人們更加擔心會錯過個人的Internet通信應用程序,並且更高的期望將這些應用程序用作逃避負面情緒的有用工具。 這些特定的認知介導心理病理症狀對互聯網交流障礙的影響。 我們的結果與Brand等人的理論模型一致。 (2016年),因為他們展示了與互聯網相關的認知偏差如何介導一個人的核心特徵(例如,心理病理症狀)與互聯網溝通障礙之間的關係。 然而,進一步的研究應該調查害怕錯過作為特定傾向的作用,以及在線背景下特定認知的作用。


有問題的媒體使用措施的製定和驗證:兒童屏幕媒體“成癮”的家長報告措施(2019)

Psychol Pop Media Cult。 2019 Jan;8(1):2-11. doi: 10.1037/ppm0000163.

儘管青少年對有問題的媒體使用有廣泛的興趣,但對於年幼兒童中有問題的媒體使用卻知之甚少。 本研究報告了通過問題媒體使用量度(PMUM)制定和驗證兒童問題使用屏幕媒體成癮的一個潛在方面的家長報告量度。 這些項目基於DSM-5中針對互聯網游戲障礙的九項標準。 第一項研究描述了291名母親中PMUM的開發和初步驗證。 80.8至4歲兒童的母親(11%被確定為白人)完成了PMUM,並評估了兒童篩查時間和兒童的社會心理功能。 全民教育表明,屏幕媒體成癮是一維的。 PMUM的最終版本(27個項目)和PMUM簡短格式(PMUM-SF,9個項目)證明了較高的內部一致性(分別為Cronbachα= 97和α= .93)。 進行回歸分析以檢查PMUM的收斂效度與兒童心理社會功能的指標。 支持收斂效度,並且PMUM量表還獨立預測兒童在篩查時間以上,在功能上的總困難,表明效度增加。 第二項研究試圖確認PMUM-SF的因子結構,並測試跨性別的測量不變性。 在632位父母的樣本中,我們確認了PMUM-SF的因子結構,並發現男孩和女孩的測量不變性。 這些研究支持使用PMUM-SF來衡量4至11歲兒童的屏幕媒體成癮性。


印度農村學生的技術成癮流行病學(2019)

Asian J Psychiatr。 2019 Jan 24; 40:30-38。 doi:10.1016 / j.ajp.2019.01.009。

移動技術的滲透率正在迅速上升。 過度使用導致技術成癮,通常在青春期早期開始。 本研究的目的是評估印度農村地區的學生成癮及其相關性。

這項橫斷面研究是在印度北部的885學校學生中進行的。 選擇了四所學校,13-18年齡的參與者隨機註冊。 自行設計的45項目問卷用於評估ICD-10中用於物質依賴的依賴綜合徵(強烈慾望,控制受損,耐受性,戒斷,持久性,儘管有害,忽略其他愉悅)。 通過使用患者健康問卷(PHQ-9)和廣義焦慮症量表(GAD-7)分別進行抑鬱和焦慮的篩查。 進行了描述性和邏輯回歸分析。

研究參與者的平均年齡為15.1年。 在參與者中,30.3%(95%置信區間= 27.2%-33.3%)符合依賴標準。 三分之一(33%)的學生表示他們的成績因使用小工具而下降。 技術成癮在男學生中更多(優勢比= 2.82,95%CI = 1.43,5.59),擁有個人手機(2.98,(1.52-5.83),使用智能手機(2.77,1.46-5.26),使用一個)額外的小工具(2.12,1.14-3.94)和沮喪的人(3.64,2.04-6.49)。

印度農村地區移動電話接入的增加正在導致學生的技術成癮。 某些人口統計和小工具特定因素可預測成癮。 技術成癮可能導致學習成績不佳和抑鬱。


移動遊戲和有問題的智能手機使用:比利時和芬蘭之間的比較研究(2018)

J Behav Addict。 2018 Mar 1; 7(1):88-99。 doi:10.1556 / 2006.6.2017.080。

背景和目標遊戲應用已經成為智能手機上的主要娛樂功能之一,這在少數人的危險,禁止和依賴使用方面可能存在問題。 在比利時和芬蘭進行了一項跨國研究。 目的是通過在線調查來檢查智能手機遊戲與自我感知有問題的智能手機使用之間的關係,以確定潛在的預測因素。 方法將有問題的移動電話使用問卷(PMPUQ-SV)的短版本施用於包含899參與者的樣本(30%男性;年齡範圍:18-67年)。 結果PMPUQ-SV確認了良好的有效性和足夠的可靠性,特別是依賴性量表,但兩個國家使用該量表報告了低流行率。 回歸分析顯示,使用Facebook下載並受到壓力導致智能手機使用有問題。 焦慮成為依賴的預測因素。 三分之一的人口使用手機遊戲,但他們的使用並未預測智能手機的使用有問題。 通過智能手機遊戲相關的跨文化差異很少。 結論調查結果表明,移動遊戲在比利時和芬蘭似乎沒有問題。


檢查副詞為“癮”的神經系統(2014年)

心理學家 2014 Dec;115(3):675-95

由於成癮行為通常是由衝動性(杏仁核-紋狀體)和抑制性(前額葉皮層)大腦系統的穩態破壞所引起的,因此,本研究檢查了這些系統是否服務於技術成癮的特定情況,即Facebook“成癮”。 在功能性MRI設置中使用“通過/不通過”範例,該研究檢查了完成Facebook成癮問卷的20位Facebook用戶(M年齡= 20.3歲,SD = 1.3,範圍= 18-23)中這些大腦系統的反應對Facebook的刺激較小。 研究結果表明,至少在類似成癮症狀的水平上,與技術相關的“成癮”與物質成癮和賭博成癮具有某些神經特徵,但更重要的是,它們在大腦病因和可能的發病機制上也不同於此類成癮, 與抑制 - 控制腦系統的異常功能有關。


Facebook在智能手機上的使用量和伏隔核的灰質量(2017)

行為腦研究SreeTestContent1

最近的一項研究暗示了腹側紋狀體的伏隔核在解釋為什麼在線用戶在社交網絡平台Facebook上花費時間的原因。 在這裡,伏隔核的更高活動與在社交媒體上獲得聲譽有關。 在本研究中,我們涉及了一個相關的研究領域。 我們在五個星期的過程中在智能手機上記錄了N = 62名參與者的Facebook實際使用情況,並將Facebook使用的匯總度量與伏伏核的灰質量相關聯。 看起來,特別是每天在智能手機上檢查Facebook的頻率更高,與伏隔核的較小灰質量密切相關。 本研究為Facebook使用的獎勵方面提供了額外的支持。


智能手機成癮的結構和功能相關性(2020)

Addict Behav。 2020年1月105日; 106334:10.1016。 doi:2020.106334 / j.addbeh.XNUMX。

在過去的幾年中,智能手機的普及度和可用性已大大提高。 這種趨勢伴隨著人們對過度使用智能手機(特別是在身心健康方面)潛在的不利影響的擔憂。 最近,引入了“智能手機成癮”(SPA)一詞來描述智能手機相關的成癮行為以及相關的身體和心理社會損害。 在這裡,我們使用3 T的結構和功能磁共振成像(MRI)來研究與對照組(n = 22)相比,SPA(n = 26)患者的灰質體積(GMV)和內在神經活動。 使用智能手機成癮量表(SPAI)評估SPA,通過基於體素的形態計量學研究GMV,並通過低頻波動(ALFF)的幅度測量內在神經活動。 與對照組相比,SPA患者的左前島,顳下葉和海馬旁皮質的GMV較低(p <0.001,未校正高度,其後校正空間範圍)。 在右前扣帶回皮層(ACC)中發現SPA的固有活性較低。 在SPAI與ACC量和活性之間發現顯著的負相關。 此外,發現SPAI評分與左眶額GMV之間存在顯著的負相關。 這項研究為符合SPA心理計量標準的個體中的行為成癮的獨特結構和功能相關性提供了初步證據。 考慮到它們的廣泛使用和日益普及的影響,本研究對智能手機的無害性提出了質疑,至少對於可能發展成與智能手機相關的成癮行為的風險更大的個人而言。


網絡成癮和過度的社交網絡使用:Facebook怎麼樣? (2016)

Clin Pract Epidemiol Ment Health。 2016 Jun 28; 12:43-8。 doi:10.2174 / 1745017901612010043。 eCollection 2016。

然而,Facebook使用的健康和良心與過度使用和缺乏控制形成對比,造成成癮,嚴重影響許多用戶(主要是年輕人)的日常生活。 如果Facebook的使用似乎與歸屬的需要,與他人聯繫以及自我呈現有關,Facebook過度使用和成癮的開始可能與獎勵和滿足機制以及一些人格特質相關聯。 來自幾個國家的研究表明,不同的Facebook成癮流行率,主要是由於使用了廣泛的評估工具,並缺乏對這種結構的明確和有效的定義。 需要進一步調查以確定Facebook的過度使用是否可被視為特定的在線成癮症或網絡成癮亞型。


互聯網通信障礙:這是社會方面,應對和互聯網使用預期的問題(2016)

前心理學家。 2016 Nov 10; 7:1747。

Facebook,WhatsApp和Twitter等在線通信應用程序是最常用的Internet應用程序。 越來越多的個人對使用在線通信應用程序的控制力下降,導致線下生活中的各種負面後果。 這可以稱為互聯網通信障礙(ICD)。 目前的研究調查了個體特徵(例如,精神病理症狀,孤獨感)和特定認知的作用。 在485參與者的樣本中,測試結構方程模型以研究可預測過度使用的預測因子和介質。 結果強調,較高水平的社交孤獨感和較少的社會支持感會增加病態使用的風險。 精神病理症狀(抑鬱和社交焦慮)以及個體特徵(自尊,自我效能和壓力易感性)對ICD症狀的影響是由因特網使用預期和功能失調的應對機制所介導的。


Facebook成癮的Facebook成癮維度意大利問卷及其與個體差異的關係(2017)

Cyber​​psychol Behav Soc Netw。 2017 Apr;20(4):251-258. doi: 10.1089/cyber.2016.0073.

這些研究報告分析了Facebook成癮意大利問卷(FAIQ)的階乘結構,該問卷是20項楊氏互聯網成癮測試(IAT)的變體。 在研究1中,我們使用探索性因子分析(EFA)測試了FAIQ心理測量特性。 在研究2中,我們進行了驗證性因子分析(CFA),以驗證通過EFA識別的FAIQ因子結構。 CFA的結果證實存在一個四因素模型,佔總方差的58%,外加一個最適合數據的一般高階因子。 已經探究了FAIQ因子得分,個性和Facebook使用之間的進一步關係。


在Facebook的影響下? 過度使用社交網站以及大學生的飲酒動機,後果和態度(2017)

J Behav Addict。 2016 Mar;5(1):122-129. doi: 10.1556/2006.5.2016.007.

社交網站(SNS)的過度使用最近已被概念化為一種行為成癮(即“無序使用SNS”),它使用了診斷物質依賴的關鍵標準,並被證明與多種心理社會功能障礙有關,包括飲酒困難的風險增加。 這項研究旨在描述“無序使用SNS”與對酒精的態度,飲酒動機以及年輕人飲酒導致的不良後果之間的關聯。本科生(n = 537,女性64.0%,平均年齡= 19.63歲,SD = 4.24)報告了他們使用SNS的情況,並完成了“酒精使用障礙識別測試”,“誘惑和約束清單”,“酒精和飲酒動機問卷的處理與避免”以及“飲酒者後果清單”。

符合先前確定的“無序使用SNS”標準的受訪者更有可能使用酒精來應對負面影響並符合所感知的社會規範,對酒精的態度有明顯更多的衝突(即同時具有正面和負面)態度,並且經歷過與沒有與SNS使用相關的問題的人相比,飲酒在其人際和人際,身體和社會功能方面的不良後果要明顯得多,而且更為頻繁。

研究結果增加了一系列新興文獻,表明過度或適應不良的SNS使用與青少年飲酒相關問題之間存在聯繫,並指出情緒失調和應對動機是該人群中物質和行為成癮的潛在共同風險因素。


心理健康與青少年網絡成癮:香港以學校為基礎的跨學科研究(2018)

兒童和青少年社會工作期刊(2018):1-11。

本研究以香港七所中學的665青少年樣本,研究青少年的自尊,孤獨和抑鬱與互聯網使用行為的相關性。 結果表明,頻繁的在線遊戲與網絡成癮的關聯性更強,這種相關性高於網絡成癮的其他預測因素,包括社交互動或觀看色情材料。 男性青少年傾向於花在網上游戲上的時間比女性青少年多。 從網絡成癮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響來看,自尊與網絡成癮呈負相關,而抑鬱和孤獨與網絡成癮呈正相關。 相比之下,抑鬱與網絡成癮的相關性高於孤獨感或自尊心。


青少年互聯網使用,社會融合和抑鬱症狀:縱向隊列調查分析(2018)

J Dev Behav Pediatr。 2018 Feb 13。 doi:10.1097 / DBP.0000000000000553。

通過大型全國性隊列研究和潛在生長模型(LGM)方法,研究青少年休閒時間互聯網使用與學校背景下社會融合之間的關係,以及這種關聯如何影響台灣青少年後來的抑鬱症狀。

分析了台灣教育小組調查中3795學生從2001到2006的數據。 休閒時間互聯網使用的定義是(1)在線聊天和(2)在線遊戲每週花費的小時數。 學校社會融合和抑鬱症狀是自我報告的。 我們首先使用無條件LGM來估計互聯網使用的基線(攔截)和增長(斜率)。 接下來,進行了另一項以學校社會融合和抑鬱為條件的LGM。

在第0.31浪中,互聯網使用趨勢與抑鬱症狀呈正相關(係數= 0.05,p <4)。 學校社會融合最初與青少年休閒時間互聯網使用減少有關。 隨著時間的推移,互聯網使用的增長無法通過學校社會整合來解釋,但卻對抑鬱症產生了不利影響。 加強青少年與學校的聯繫可能會阻止最初的休閒時間使用互聯網。 在建議青少年使用互聯網時,醫療保健提供者應考慮患者的社交網絡和心理健康。


父母 - 青少年關係和青少年網絡成癮:適度調解模式(2018)

Addict Behav。 2018 Sep; 84:171-177。 doi:10.1016 / j.addbeh.2018.04.015。

大量研究發現,積極的父母 - 青少年關係與青少年網絡成癮(IA)水平低有關。 然而,關於這種關係背後的中介和調節機制知之甚少。 本研究考察了一個適度調解模型,其中包括父母 - 青少年關係(預測變量),情緒調節能力(中介),壓力生活事件(主持人)和IA(結果變量)。 共有998(M年齡 = 15.15年,SD = 1.57)中國青少年完成了“父母-青少年關係量表”,“情緒調節能力量表”,“青少年應激生活事件量表”和“互聯網成癮診斷問卷”。 在控制了青少年的性別,年齡和家庭社會經濟地位之後,結果表明,良好的父母與青少年關係與青少年情緒調節能力呈正相關,而與他們的IA呈負相關。 此外,緊張的生活事件緩解了調解過程的第二部分。 根據逆向壓力緩沖模型,對於情緒生活水平較低的青少年,情緒調節能力與青少年IA的關係更強。


英國兒童和青少年的網絡使用問題和心理健康問題(2018)

Addict Behav。 2018 Sep 11; 90:428-436。 doi:10.1016 / j.addbeh.2018.09.007。

儘管擔心互聯網使用的影響,但人們對互聯網使用問題對英國兒童和青少年的影響知之甚少。 通過改編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調查表(PIUQ,Demetrovics,Szeredi和Rózsa,2008年),本研究在研究其與心理病理學和健康問題的關聯時尋求其驗證。 來自英國學校的1,814名兒童和青少年(年齡在10-16歲之間)的樣本完成了有關PIU,行為問題,抑鬱症,焦慮症和健康問題的問卷調查。 驗證性因素分析確定了三個獨立因素:疏忽,痴迷和控制障礙。 使用路徑分析,可以通過行為問題,活動過度,對日常生活活動的影響,抑鬱症和較差的身體健康來顯著預測PIU。 男性比女性更有可能在PIU上得分更高。 該研究首次表明,經過改編的PIU調查表是評估兒童/青少年互聯網使用問題的有效工具。


縱向研究中(病理性)網絡使用與睡眠問題的關係(2019)

Prax Kinderpsychol Kinderpsychiatr。 2019 Feb;68(2):146-159. doi: 10.13109/prkk.2019.68.2.146.

縱向研究中(病理性)互聯網使用與睡眠問題之間的關係過度或病態的互聯網使用已經與睡眠障礙有關,但聯繫的方向仍然不確定。 通過對來自海德堡及周邊地區的1,060學生樣本(SEYLE研究)的數據進行代表性縱向調查,研究了(病理性)互聯網使用與青春期睡眠問題之間的關係。 平均年齡為15歲的學生在基線和一年後對睡眠和互聯網使用情況進行了調查。 除了使用互聯網的小時數之外,還使用年輕診斷問卷(YDQ)評估病理性互聯網使用情況。 通過自我評估調查睡眠持續時間和睡眠問題。 在隨訪調查中,患有病理性互聯網的青少年的患病率為3.71%。 此外,20.48%的青少年報告了睡眠問題。 病理性和過度使用互聯網是一年內睡眠問題的預測因素。 符合網絡成癮標準的青少年在一年內發生睡眠問題的風險增加了3.6倍。 而基線的睡眠問題僅通過0.22增加了YDQ症狀。 睡眠問題經常發生在病理性互聯網使用的結果,並且可能具有成癮性增強作用以及調解進一步的精神病合併症。 因此,睡眠問題應該成為早期干預和治療措施的目標。


智能手機成癮的流行及其對睡眠質量的影響:醫科學生的一項橫斷面研究(2019)

Ind Psychiatry J. 2019 Jan-Jun;28(1):82-85. doi: 10.4103/ipj.ipj_56_19.

該研究旨在評估醫學生對智能手機成癮的流行及其對睡眠質量的影響。

通過在南印度的一家三級護理醫院對醫學生進行方便抽樣來進行橫斷面研究。

精神疾病診斷和統計手冊的結構化臨床訪談,4th 版本,文本修訂第I軸疾病研究版本用於篩查過去和現在的精神疾病。 半結構形式的備考用於獲取人口統計詳細信息。 智能手機成癮量表-簡寫版用於評估參與者的智能手機成癮性。 使用匹茲堡的睡眠質量指數(PSQI)評估睡眠質量。

在150名醫學生中,有67位(佔44.7%)沉迷於智能手機的使用。 儘管有大量的男學生上癮(31 [50%]),但智能手機上癮的性別沒有統計學上的顯著差異(P = 0.270)。 PSQI顯示有77人(51.3%)的睡眠質量差,佔參與者的一半。 研究發現,智能手機上癮與睡眠質量差有統計學顯著相關性(比值:2.34, P <0.046)。

與當代研究相比,年輕人口中的智能手機成癮率更高。 在當前的研究中,無法得出智能手機成癮的性別差異。 發現智能手機成癮與睡眠質量差有關。 研究結果支持對智能手機成癮的篩查,這將有助於早期識別和及時管理。


網絡成癮中不同使用互聯網的社會情緒能力,氣質和應對策略(2018)

Eur Rev Med Pharmacol Sci。 2018 Jun;22(11):3461-3466. doi: 10.26355/eurrev_201806_15171.

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較一組網絡成癮(IA)患者和對照組之間的社會情緒模式,氣質特徵和應對策略。測試了二十五名IA患者和二十六名健康匹配的受試者關於IA,氣質,應對策略,述情障礙和依戀維度。 參與者報告了他們普遍的互聯網使用(在線色情,社交網絡,在線遊戲)。

與使用互聯網進行社交網絡的患者相比,使用互聯網進行在線遊戲的IA患者表現出對新奇性尋求的更大態度以及使用社會情感支持和自我分心的傾向較低。 此外,與使用互聯網進行色情活動的患者相比,他們的接受程度較低。 在對照組中,與社交網絡和色情用戶相比,使用互聯網進行在線遊戲的參與者表現出更高水平的IA,情緒障礙和社會異化。

與社交網絡和在線色情用戶相比,調查結果表明遊戲在線用戶的心理障礙更高。


美國年輕人中有問題的社交媒體使用和抑鬱症狀:全國代表性研究(2017)

Soc Sci Med。 2017 Apr 6。 pii:S0277-9536(17)30223-X。 doi:10.1016 / j.socscimed.2017.03.061。

社交媒體使用(SMU)與抑鬱之間的建議關聯可以通過新興的適應不良的使用模式來解釋,該模式被稱為有問題的社交媒體使用(PSMU),其特徵在於成癮性成分。 我們的目的是評估PSMU與抑鬱症狀之間的關聯 - 控制SMU的總體時間和頻率 - 在大量美國年輕人中。

2014年19月,從具有國家代表性的美國基於概率的小組中隨機選擇了32-1749歲(N = XNUMX)的參與者,隨後邀請他們參加在線調查。 我們使用經過驗證的患者報告結果測量信息系統(PROMIS)簡短抑鬱量表評估了抑鬱症狀。 我們使用卑爾根Facebook成癮量表的改編版來衡量PSMU,以涵蓋更廣泛的SMU。 使用邏輯回歸模型,我們測試了PSMU和抑鬱症狀之間的關聯,控制了SMU的時間和頻率以及一整套社會人口統計學協變量。

在多變量模型中,PSMU與抑鬱症狀機率增加9%顯著相關。 SMU的頻率增加也與抑鬱症狀增加顯著相關,而SMU時間則沒有。

在這個具有全國代表性的年輕人樣本中,PSMU強烈且獨立地與抑鬱症狀增加相關。 PSMU在很大程度上解釋了SMU與抑鬱症狀之間的關聯,這表明它可能是我們如何使用社交媒體,而不是多少,這會帶來風險。 旨在減少抑鬱症狀的干預措施,例如篩選適應不良的SMU,如果能夠解決上癮的成分和頻率而不是SMU的時間,則可能是最成功的。


彈性與網絡成癮的關係:通過同伴關係和抑鬱的多重中介模型(2017)

Cyber​​psychol Behav Soc Netw。 2017 Oct;20(10):634-639.

大量使用互聯網可能會導緻小學生出現嚴重的學業問題,如成績差,學業緩刑甚至開除學業。 令人非常擔憂的是,近年來小學生的網癮問題急劇增加。 在這項研究中,來自中國河南省的58,756小學生完成了四份問卷調查,以探討網絡成癮的機制。 結果顯示,彈性與網絡成癮呈負相關。


網絡成癮的理論基礎及其與青春期精神病理學的關聯(2017)

國際青少年醫學與保健雜誌 (2017)。

本文回顧了可能有助於解釋報告的兒童和青少年網絡成癮(IA)與精神病理學之間關係的心理和理論基礎。 利用認知行為模型和社會技能理論,IA顯示出與抑鬱症,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以及使用互聯網所花費的時間的強烈關係。 據報導社交焦慮情緒參差不齊。 寂寞和敵意也被發現與IA有關。 性別和年齡緩和了這些關係,通常在男性和年輕的互聯網用戶中報告了更大的精神病理學。 本文增加了越來越多的文獻,顯示IA與兒童和青少年的一系列心理健康問題之間存在關聯。 對互聯網的依賴可能會在社會和心理上造成重大傷害。 雖然研究已經確定了一個從心理健康問題開始並與IA結束的潛在途徑,但很少有研究檢查了替代方向,這可能為未來的研究工作提供動力。


網絡成癮及其與自殺行為的關係:跨國觀察研究的元分析(2018)

J Clin Psychiatry。 2018 Jun 5; 79(4)。 pii:17r11761。 doi:10.4088 / JCP.17r11761。

對觀察性研究進行系統評價和薈萃分析,調查網絡成癮與自殺之間的假定關聯。

我們納入了23橫斷面研究(n = 270,596)和2前瞻性研究(n = 1,180),研究了自殺與網絡成癮之間的關係。

我們提取了網絡成癮和控制的個人的自殺意念,計劃和嘗試的比率。

具有網絡成癮的個體具有顯著更高的自殺意念(比值比[OR] = 2.952),計劃(OR = 3.172)和嘗試(OR = 2.811)以及更高的自殺意念(Hedges g = 0.723)。 當受限於人口統計數據和抑鬱症的調整OR時,有網絡成癮的個體的自殺意念和嘗試的可能性仍然顯著更高(構思:匯總調整OR = 1.490;嘗試:匯總調整OR = 1.559)。 在亞組分析中,兒童(年齡小於18年)的自殺意念患病率顯著高於成人(OR = 3.771和OR = 1.955)。

這項薈萃分析提供的證據表明,即使在調整了包括抑鬱在內的潛在混雜變量後,網絡成癮也與自殺性增加有關。 然而,證據主要來自橫斷面研究。 未來的前瞻性研究有必要證實這些發現。


評估社交網站上癮,任務分散和自我管理對護士績效的影響(2019)

J Adv護士。 2019 Aug 5。 doi:10.1111 / jan.14167。

這項研究的目的是探討社交網站成癮與護士績效的關係,以及這種關係如何通過任務分心來調解並通過自我管理來調節。

這項橫斷面研究旨在通過經驗檢驗SNS的成癮,任務分心和自我管理與護士績效之間的關係。

數據收集是通過使用基於網絡的問卷對全球護士進行的在線調查而收集的,該問卷是通過“ Google Docs”開發的,並於13年2018月17日至2018年45月19日通過“ Facebook”進行了分發。選擇的關鍵術語。 總共發現461個小組與這項研究相關。 因此,要求這些小組的管理員參加這項研究並在他們的小組中發布鏈接。 只有XNUMX個小組管理員通過在各自小組頁面上載研究工具的鏈接來做出積極回應,這些小組中的XNUMX名成員參加了研究。

從XNUMX個不同國家/地區收集的數據結果表明,SNS的成癮會降低護士的績效。 通過作為中介變量引入的任務分散性進一步加強了這種關係。 結果表明,自我管理介導了SNS成癮與員工績效之間的關係。 此外,研究結果證實自我管理減少了SNS上癮對護士績效的負面影響。

SNS的沉迷和工作分心降低了護士的績效,而自我管理則提高了護士的績效。

這項研究解決了在工作場所使用SNS的問題及其對護士績效的潛在影響。 結果表明,SNS上癮會降低性能,而工作分心會進一步降低性能; 但是,護士的自我管理可以提高護士的績效。 該研究對醫院管理,醫生和護士具有許多理論和實踐意義。


技術介導的成癮行為構成了一系列相關而又截然不同的條件:網絡視角(2018)

Psychol Addict Behav。 2018 Jul 19。 doi:10.1037 / adb0000379。

成癮領域正在進行的一場重要辯論是,某些技術介導的行為是否構成了可行和獨立的結構。 這項研究調查了有問題的技術介導的行為是否可以被概念化為一系列相關但不同的疾病(頻譜假設),使用網絡方法,將疾病視為症狀網絡。 我們使用來自物質使用和風險因素的隊列研究(C-SURF;瑞士國家科學基金會)的數據,以及年輕瑞士男性的代表性樣本(參與技術介導行為的參與者的子樣本, n = 3,404)。 使用從中獲得的症狀研究了四種技術介導的成癮行為 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 (第5版)和成癮的組件模型:互聯網,智能手機,遊戲和網絡性。 網絡分析包括網絡估計和可視化,社區檢測測試以及集中度指標。 網絡分析確定了與每種情況相對應的四個截然不同的簇,但是只有網絡成癮與其他行為具有許多關係。 這一發現以及其他行為之間幾乎沒有關係的發現表明,智能手機成癮,遊戲成癮和網絡性成癮是相對獨立的結構。 互聯網成癮通常是通過相同的症狀與其他疾病聯繫在一起的,這表明它可以被概念化為“繖形結構”,即介導特定在線行為的常見媒介。


糟糕的選擇製作好故事:智能手機成癮受試者的決策過程和皮膚電導反應受損(2019)

前精神病學。 2019 Feb 22; 10:73。 doi:10.3389 / fpsyt.2019.00073。

簡介: 智能手機成癮(SA)導致大學生的負面後果和功能障礙,如學習成績下降和睡眠質量下降。 研究表明,具有化學和行為依賴性的個體在決策過程中存在偏見,即使它們造成長期傷害,也會導致短期有利的選擇。 決策過程中的這種偏見伴隨著體細胞標誌物的變化,並與成癮行為的發展和維持有關。 SA中尚未分析決策過程和生理參數的測量。 SA的神經心理學和生理學表徵可以促成其與其他依賴綜合徵的方法以及其作為疾病的識別。

目的: 我們的目的是評估SA患者風險和模糊性下的決策過程,並測量伴隨該過程的生理參數。

方法: 我們比較了愛荷華州賭博任務(IGT),骰子遊戲任務(GDT)和50個體與SA和50對照之間的皮膚電導響應(SCR)的表現。

結果: 智能手機家屬在模棱兩可的情況下呈現了決策的減損情況,在風險決策中沒有受到損害。 他們在不利選擇之前表現出較低的SCR,在獎勵之後表現出較高的SCR,在決策過程中表現出較低的SCR,這表明難以識別不利的替代方案,對獎勵的敏感度高以及對懲罰的敏感度低。

結論: 智能手機家屬的決策過程中的損害類似於其他化學和行為成癮,如酒精成癮,賭博障礙和病理性購買。 在保守風險決策的情況下,模糊決策的損害可能反映了隱性情緒過程的功能障礙,而沒有顯性認知過程的功能障礙。 該概況可以有助於將SA識別為行為依賴性並指導特定的預防和治療策略。


屏幕時間對兒童和青少年的不利生理和心理影響:文獻綜述和案例研究(2018)

環境資源 2018 Feb 27; 164:149-157。 doi:10.1016 / j.envres.2018.01.015。

越來越多的文獻將數字媒體的過度和令人上癮的使用與身體,心理,社會和神經不良後果聯繫在一起。 研究更多地關注移動設備的使用,研究表明持續時間,內容,暗後使用,媒體類型和設備數量是決定屏幕時間效應的關鍵因素。 身體健康影響:過度的篩查時間與睡眠不良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素有關,如高血壓,肥胖,低HDL膽固醇,不良的壓力調節(高交感神經興奮和皮質醇失調)和胰島素抵抗。 其他身體健康後果包括視力受損和骨密度降低。 心理影響:內化和外化行為與睡眠不良有關。 抑鬱症狀和自殺與屏幕時間導致睡眠不佳,數字設備夜間使用和手機依賴性有關。 ADHD相關行為與睡眠問題,整體篩查時間以及激活多巴胺和獎勵途徑的暴力和快節奏內容有關。 早期和長期暴露於暴力內容也與反社會行為的風險和親社會行為的減少有關。 心理神經學影響:上癮的屏幕時間使用減少了社交應對,並涉及類似物質依賴行為的渴望行為。 與認知控制和情緒調節相關的腦結構變化與數字媒體成癮行為相關。 對診斷為9歲男孩的ADHD治療的個案研究表明,屏幕時間誘發的ADHD相關行為可能被錯誤地診斷為ADHD。 屏幕時間縮短有效降低ADHD相關行為。

對心理生理恢復至關重要的成分是無徘徊的心靈(典型的ADHD相關行為),良好的社交應對和依戀,以及良好的身體健康。 兒童和青少年過度使用數字媒體似乎是妨礙形成良好心理生理彈性的主要因素。

評論:通過互聯網使用證明ADHD的原因


社會焦慮與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之間的性別差異和關係:典型分析(2018)

J Med Internet Res。 2018 Jan 24; 20(1):e33。 doi:10.2196 / jmir.8947。

鑑於性別圖式理論和社會角色理論的提議,男性和女性傾向於經歷社交焦慮並以不同方式參與互聯網使用。 因此,有必要對這些領域的性別差異進行調查。

參與者包括505名大學生,其中241名(47.7%)是女性,而264名(52.3%)是男性。 參與者的年齡為18至22歲,平均年齡為20.34(SD = 1.16)。 在數據收集中使用了社交焦慮量表和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量表。 使用了多元方差分析(MANOVA)和規範相關分析。

根據調查結果,我們得出結論,增加婦女的教育機會及其在社會中日益重要的作用使婦女變得更加積極,從而縮小了男女之間社交焦慮水平的差距。 我們發現男性在逃避個人問題(即社會福利)方面表現出比女性更多的困難,更多地使用互聯網,並且由於互聯網使用而與重要的其他人經歷了更多的人際關係問題。 我們得出結論,由於PIU,男性面臨更大的社會障礙風險。 我們的總體結論是,社交焦慮與PIU之間存在大量關聯,男性的關聯性強於女性。 我們建議未來的研究繼續將PIU和社交焦慮作為多維構造進行研究。


青少年按性別劃分的互聯網和智能手機相關問題的不同模式:潛在類別分析(2018)

J Behav Addict。 2018可能23:1-12。 doi:10.1556 / 2006.7.2018.28。

智能手機無處不在的互聯網連接削弱了計算機和手機之間的傳統界限。 我們試圖通過潛在類別分析(LCA)探討智能手機相關問題是否與性別計算機使用不同。 方法在獲得知情同意後,555韓國中學生完成了有關遊戲,互聯網使用和智能手機使用模式的調查。 他們還完成了各種心理社會工具。 LCA是針對整個群體和性別進行的。 除了ANOVA和χ2 測試,進行事後測試以檢查LCA亞組之間的差異。 在整個組中(n = 555),確定了四個子類型:雙問題用戶(49.5%),有問題的Internet用戶(7.7%),有問題的智能手機用戶(32.1%)和“健康”用戶(10.6%)。 雙重問題用戶在成癮行為和其他心理疾病方面得分最高。 按性別分層的LCA揭示了每種性別的三種亞型。 在性別分層的LCA中,有雙重問題和健康的亞組是常見的,有問題的互聯網亞組是男性,而有問題的智能手機亞組是女性。 因此,根據性別觀察到不同的模式,男性中存在雙重問題的比例更高。 儘管遊戲與男性互聯網使用問題有關,但侵略性和衝動表現出與女性智能手機使用問題有關。 與數字媒體相關的問題數量的增加與各種社會心理尺度的預後差有關。 遊戲可能在僅顯示互聯網相關問題的男性中扮演關鍵角色。 在女性有問題的智能手機用戶中看到的衝動和攻擊性增強,需要進一步研究。


同伴關係和青少年智能手機成癮:自尊的中介作用和歸屬感的調節作用(2017)

J Behav Addict。 2017 Dec 1; 6(4):708-717。 doi:10.1556 / 2006.6.2017.079。

近年來,青少年智能手機成癮日益受到關注,並且發現同伴關係是青少年智能手機的保護因素。 但是,對於這種關係所基於的中介和調節機制知之甚少。 這項研究的目的是調查(a)自尊在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關係與智能手機成癮之間的關聯中的中介作用,以及(b)屬於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間接關係中的需求的調節作用關係和青春期的智能手機成癮。 該模型接受了768名中國青少年的檢驗(平均年齡= 16.81歲,SD = 0.73); 參與者完成了有關學生與學生的關係,自尊,歸屬感和智能手機成癮性的評估。

相關性分析表明,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關係與青少年智能手機成癮顯著負相關,並且歸屬需求與青少年智能手機成癮顯著正相關。 調解分析顯示,自尊部分地介導了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關係與青少年智能手機成癮之間的聯繫。 適度調解進一步表明,對於需要較低水平的青少年,介導的路徑較弱。 高自尊可能成為青少年智能手機成癮的保護因素,因為這些學生似乎面臨著開發智能手機成癮的高風險。


短版有問題的手機使用問卷(PMPUQ-SV)跨八種語言(2018)的測量不變性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 2018 Jun 8; 15(6)。 pii:E1213。 doi:10.3390 / ijerph15061213。

在過去的二十年中,全世界手機使用的流行程度大大增加。 有問題的移動電話使用(PMPU)已被研究與公共健康有關,並包括各種行為,包括危險,禁止和依賴使用。 這些類型的有問題的移動電話行為通常使用有問題的移動電話使用問卷(PMPUQ -SV)的簡短版本進行評估。

整個研究樣本包括3038名參與者。 從人口統計和PMPUQ-SV項目中提取描述性統計數據,相關性和Cronbach'sα係數。 進行了個體和多組確認性因子分析以及MI分析。 結果顯示,在翻譯量表中,PMPU的模式相似。 PMPUQ-SV的三因素模型很好地擬合了數據,並具有良好的心理計量特性。 獨立驗證了六種語言,並通過度量不變性對五種語言進行了比較,以用於將來的跨文化比較。


兒童智能手機成癮的社會影響:支持網絡和社會參與的作用(2018)

J Behav Addict。 2018 Jun 5:1-9。 doi:10.1556 / 2006.7.2018.48。

大多數研究都將智能手機成癮視為源自個人心理問題的條件,因此研究很少針對缺乏社會資源及其社會影響的情況對其進行研究。 但是,本研究將智能手機成癮重新解釋為由於缺少離線社交網絡而導致社交參與度下降的社會問題。 這項研究基於對韓國2,000名平均年齡991歲的兒童的調查,包括1,009名男性和12名女性。 本研究使用STATA 14結構方程建模程序,研究了兒童缺乏社交網絡,智能手機成癮和社交參與之間的關係。 結果–社交網絡變量(例如正式的組織成員資格,與父母的關係質量,同齡人群體的規模以及同齡人的支持)減少了智能手機上癮。 與同伴建立良好的關係和相互的感情對智能手機成癮沒有任何影響。 孩子對智能手機上癮的次數越多,參與社交活動的機會就越少。

這項研究通過關注智能手機成癮的社會方面,從而增加了對心理因素的研究,從而對智能手機成癮有了新的認識。 研究結果表明,兒童缺乏社交網絡可能會影響離線環境中舒適的社交互動和支持感,從而加劇他們逃避智能手機的渴望。 這些孩子與非成癮者不同,他們可能沒有利用媒體來豐富他們的社交生活並提高他們的社交參與度。


智能手機使用成癮與成人抑鬱之間的關係:橫斷面研究(2018)

BMC精神病學。 2018 May 25;18(1):148. doi: 10.1186/s12888-018-1745-4.

成癮的智能手機使用是成年人中普遍存在的全球性問題,可能會對他們的健康造成負面影響。 這項研究調查了中東人群中智能手機成癮和抑鬱症的患病率和相關因素.2017年,該研究通過社交媒體分發基於網絡的問卷調查進行。 對智能手機成癮量表的回答–簡短版(10項)以6點李克特量表進行評分,其百分平均得分(PMS)進行折算。 匯總了對貝克抑鬱量表(20個項目)的回答(範圍0-60)。 他們的平均分數(MS)進行了歸類和分類。 較高的分數表示較高的成癮和抑鬱水平。 使用描述性和回歸分析確定與這些結果相關的因素。

完整問卷為935/1120(83.5%),其中女性為619(66.2%),男性為316(33.8%)。 他們的年齡的平均±標準偏差是31.7±11歲。 多數參加者獲得了大學學歷766(81.9%),而有169(18.1%)人具有學校教育。 成癮的PMS為50.2±20.3,抑鬱的MS為13.6±10.0。 智能手機成癮與抑鬱之間存在顯著的正線性關係。 智能手機成癮分數顯著高於年輕用戶。 與抑鬱評分較高相關的因素是與大學文化程度組相比,受過教育的用戶和具有較高智能手機成癮評分的用戶。

智能手機成癮與抑鬱之間的正相關性令人震驚。 建議合理使用智能手機,尤其是年輕人和受教育程度較低的用戶,這些用戶可能面臨更高的抑郁風險。


大學生智能手機成癮和壓力評分指標(2018)

Wien Klin Wochenschr。 2018 Aug 6。 doi:10.1007 / s00508-018-1373-5。

智能手機成癮是最常見的非藥物成癮之一,並伴有負面影響,例如抑鬱,焦慮,自言自語,學習成績受損,家庭生活和人際關係。 本研究的目的是評估大學生中智能手機使用障礙的患病率,並調查手機使用強度與幾個變量之間的關聯。 這項研究包括來自蒂米甚瓦拉150所大學的2名學生。 要求學生回答兩份問卷:手機依賴調查表(MPDQ)和國際壓力管理協會調查表(ISMA)。 這項研究顯示,有大量學生傾向於智能手機使用障礙,並且智能手機成癮指標與壓力評分之間存在顯著相關性。 此外,MPDQ得分與學生年齡,手機使用時間和ISMA之間也獲得了顯著的相關性。


智能手機限制及其對主觀戒斷相關分數的影響(2018)

前心理學家。 2018 Aug 13; 9:1444。 doi:10.3389 / fpsyg.2018.01444。

過度使用智能手機會對個人和環境造成一系列負面影響。 在智能手機過度使用和幾種行為成癮之間可以觀察到一些相似之處,並且持續使用構成了成癮中包含的幾個特徵之一。 在智能手機使用分佈的極端高端,智能手機的限制可能會對個人產生負面影響。 這些負面影響可被視為傳統上與物質相關成癮相關的戒斷症狀。 為了解決這個及時的問題,本研究在智能手機限制的72小時期間檢查了智能手機退出量表(SWS),失踪恐懼(FoMOS)以及正面和負面影響計劃(PANAS)的得分。 127參與者的樣本(72.4%女性),年齡為18-48歲(M = 25.0, SD = 4.5),隨機分配到兩個條件之一:限制條件(實驗組, n = 67)或控制條件(對照組, n = 60)。 在限制期間,參與者每天三次完成上述量表。 結果顯示,分配到限制條件的參與者的SWS和FoMOS得分顯著高於分配給控制條件的參與者。 總體而言,結果表明智能手機限制可能導致戒斷症狀。


吉達國王阿卜杜勒阿齊茲大學(2018)醫學生智能手機成癮的流行程度和相關因素

Pak J Med Sci。 2018 Jul-Aug;34(4):984-988. doi: 10.12669/pjms.344.15294.

調查醫學生的智能手機成癮,並確定吉達國王阿卜杜勒阿齊茲大學六年級醫學生的智能手機成癮因素。

這項橫斷面研究是在203期間在沙特阿拉伯吉達阿卜杜勒阿齊茲國王大學醫學院的2017六年級醫學院學生中進行的。 使用SPSS-20進行數據分析。

收到的完整調查表數量為181,共203,答复率為89%。 有87位男性受訪者(48.1%)和94位女性受訪者(51.9%)。 智能手機成癮的總體患病率為66(36.5%)。 每天使用智能手機的時間與智能手機上癮之間存在統計學上的顯著關係(p <0.02)。 在66名上癮的學生中,有24(55.8%)名學生報告每天使用智能手機超過17小時,其中34.7(4%)名學生每天使用智能手機5至13小時,有27.7名(2%)學生使用智能手機3至12小時每天有28.6個(0.005%)學生每天使用少於XNUMX個小時。 該研究表明,智能手機成癮與吸煙狀況或肥胖程度之間無統計學意義的關聯。 智能手機成癮量表的總得分與每日使用時間之間存在顯著關聯(p值<XNUMX)。


韓國護理學生智能手機成癮風險小組與綜合小組的自我控制,日常生活壓力和溝通技巧的差異(2018)

精神病學Q. 2018 Sep 3。 doi:10.1007 / s11126-018-9596-1。

隨著智能手機的使用時間和對智能手機的依賴性增加,人們對智能手機上癮的擔憂也日益增加。 這項研究旨在調查韓國護理學生中智能手機成癮風險組和普通組之間的自我控制,日常生活壓力和溝通技巧的差異。 採用橫截面描述設計。 樣本來自韓國G和B城市的139名護理專業學生(成癮風險:n = 40,一般情況:n = 99)。 措施包括一般特徵形式,韓語自我控制量表,大學生的日常生活壓力量表和全球人際溝通能力量表(GICC)。 自我控制(t = 3.02,p = 0.003)和日常生活壓力(t = 3.56,p <0.001)有顯著差異,但在溝通技巧上,兩者之間沒有顯著差異(t = 1.72,p = 0.088)。兩組。 與一般護理組相比,智能手機成癮風險組的護理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較弱,日常生活壓力較高。 需要韓國護生健康使用智能手機的預防教育計劃。


家長控制是否適用於智能手機成癮?:韓國兒童的跨部門研究(2018)

J Addict護士。 2018 Apr/Jun;29(2):128-138. doi: 10.1097/JAN.0000000000000222.

這項研究的目的是(a)檢查兒童智能手機成癮的個人特徵(年齡,性別),心理因素(抑鬱)和身體因素(睡眠時間)之間的關係,以及(b)確定是否與父母控制有關智能手機成癮的發生率較低。 通過在兩所小學的自我報告調查表中收集了10-12歲兒童(N = 208)的數據,並使用t檢驗,方差單向分析,相關性和多元線性回歸進行了分析。 大多數參與者(73.3%)擁有智能手機,而有風險的智能手機用戶比例為12%。 多元線性回歸模型解釋了智能手機成癮評分(SAS)差異的25.4%(調整後的R = 239)。 三個變量與SAS顯著相關(年齡,抑鬱和父母控制),三個變量被排除(性別,地理區域和父母控制軟件)。 10至12歲的青少年,抑鬱得分較高,SAS較高。 學生對父母的控制感越強,SAS越高。 父母控制軟件和智能手機成癮之間沒有顯著關係。 這是檢查青少年智能手機成癮的首批研究之一。 父母對兒童智能手機使用的控制導向管理不是很有效,並且可能加劇智能手機成癮。


技術成癮與社會關聯:網絡成癮,社交媒體成癮,數字遊戲成癮和智能手機成癮對社會關聯的預測效應。 (2017)

Dusunen Adam:《精神病學與神經科學雜誌》。 2017年30月,第一卷3第202期,p216-15。 XNUMX便士

目的:本研究考察了四種技術成癮的預測效應,包括網絡成癮,社交媒體成癮,數字遊戲成癮和智能手機成癮對社會聯繫的影響。

方法:該研究是針對201名青少年(101名女孩,100名男孩)進行的,這些青少年一直使用互聯網,玩數字遊戲以及使用社交媒體至少一年,並且至少擁有一個社交媒體帳戶和一部智能手機。 年輕人的互聯網成癮測試簡表,社交媒體失調量表,數字遊戲成癮量表,智能手機成癮量表-簡版,社交聯繫量表和個人信息表被用作數據收集工具。

結果:分析表明,網絡成癮,社交媒體成癮,數字遊戲成癮和智能手機成癮顯著預測了社交聯繫的25%。 此外,已經確定對社交關聯性的最強影響分別來自網絡成癮,其次是社交媒體成癮,數字遊戲成癮和智能手機成癮。

結論:網絡成癮,社交媒體成癮,數字遊戲成癮和智能手機成癮等四大技術成癮顯著影響社會聯繫。


氣質概況及其與印度尼西亞醫學生智能手機成癮易受攻擊的關係(2019)

公共科學圖書館之一。 2019 Jul 11; 14(7):e0212244。 doi:10.1371 / journal.pone.0212244。

氣質的兩個維度,即(高水平的)新奇尋求和(低水平)危害避免與物質成癮有關。 然而,它們對智能手機成癮的影響仍未得到探索。 醫學生是重型智能手機用戶。 因此,基於個體氣質差異篩選智能手機成癮的風險可以促進識別最佳可能的預防策略。 因此,本研究旨在研究印度尼西亞雅加達醫學生的氣質與智能手機成癮易受傷害之間的關係。 該研究採用了橫斷面研究設計,並採用了簡單的隨機抽樣技術。 印度尼西亞版本的氣質和人物庫存和智能手機成癮量表用於衡量研究變量。 進行邏輯回歸分析以檢查人口統計因素,智能手機使用模式,氣質和智能手機成癮易受攻擊性之間的關係。 大多數的185參與者中發現有以下氣質簡介:低水平求新求和高水平的獎勵依賴和傷害迴避的。 每天使用智能手機的平均時間為7.83小時(SD = 4.03)和年齡在第一次使用智能手機是7.62年(SD = 2.60)。 受訪者使用智能手機與其他人進行通信並訪問社交媒體。 高水平的危害避免與智能手機成癮的風險顯著相關(優勢比[OR] = 2.04,95%置信區間[CI] = 1.12,3.70)。 研究結果表明,智能手機成癮與其他成癮行為相當。


克羅地亞和德國青少年的網絡成癮和心理健康狀況(2017)

Psychiatr Danub。 2017 Sep;29(3):313-321. doi: 10.24869/psyd.2017.313.

該研究考察了克羅地亞和德國青少年網絡成癮的影響及其對主觀健康狀況的影響。 本文的目的還在於深入了解網絡成癮是一種危險的健康行為如何影響青少年的健康狀況。 過度使用互聯網與克羅地亞青少年以及德國青少年的健康狀況較低有關。

受訪者被定義為定期上學的學生,年齡為11-18。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質量與他們的網絡成癮水平之間存在很強的相關性。 在健康狀況不佳的青少年總數中,有39%中度或重度沉迷於互聯網。 在中等健康水平的青少年總數中,有20%是重度上網的中度人群。 最後,在健康狀況良好的青少年總數中,有13%的人高度沉迷於互聯網。 因此,青少年的健康狀況越好,網絡成癮者就越少。 反之亦然,健康越差,互聯網成癮者就越多。


網絡成癮及其與護理和助產期間焦慮,壓力,抑鬱和失眠的關係(2017)

Health_Based Research,3(1)。

網絡成癮是與影響人們心理健康的技術進步相關的問題之一。 這項研究的目的是調查2017年Bojnourd伊斯蘭阿扎德大學護理和助產學生的互聯網成癮與失眠,焦慮,抑鬱和壓力之間的關係。

學生的網絡成癮分數的平均值是31.14,其中6.7%有網絡成癮。 此外,焦慮,壓力,抑鬱和失眠的平均得分是12.54,23.37,17.12和14.56。 互聯網成癮與焦慮,壓力,抑鬱和失眠之間存在顯著的關係。 結論:考慮到學生網絡成癮的普遍存在,以及與抑鬱,焦慮,壓力和失眠的顯著關係,必須制定計劃來防止這種健康問題。


智能手機和互聯網使用障礙的人格協會:包括與衝動和社交焦慮的聯繫的比較研究(2019)

前衛公共衛生。 2019 Jun 11; 7:127。 doi:10.3389 / fpubh.2019.00127。

本工作旨在復制將特定人格特徵與互聯網和智能手機使用障礙(IUD / SUD)相關聯的發現。 具體而言,較早的研究表明,宮內節育器和SUD傾向與高度神經質,低責任心和低同情心相關,而宮內節育器(而非SUD)傾向與外向性呈負相關,而SUD(但不受IUD)傾向與開放性呈負相關(1)。 在心理學和相關學科的複制危機之後,複製心理學研究中的發現變得越來越重要。 因此,與Lachmann等人的早期工作相比,我們通過調查(i)來自不同國家的樣本以及(ii)使用不同的問卷來評估IUD,SUD和人格五因素模型來重新審視此早期研究。 (1)。 通過應用這樣的設計,我們相信從較早研究中得出的結果表明,可概括的關聯(很大程度上)獨立於樣本的特定文化背景和工具。 重要的是(iii)我們使用了更大的樣本,其中包括 N = 773在本研究中具有更高的統計效力來觀察最初報告的關聯。 此外,我們調查了衝動和社交焦慮對IUD / SUD的作用,進一步闡明了這些潛在新疾病的本質。 事實上,我們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重申上述人格與宮內節育器/宮內節育器之間的相關模式,低責任心和高神經質與最高宮內節育器/ SUD最強相關。 此外,正如預期的那樣,社交焦慮和衝動與IUD和SUD呈正相關。


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過渡:對男孩進行為期一年的縱向研究(2019)

精神病學調查。 2019 Jun;16(6):433-442. doi: 10.30773/pi.2019.04.02.1.

縱向研究可能有助於闡明與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PIU)相關的因素; 然而,很少有關於這個問題的前瞻性研究。 本研究的目的是前瞻性地檢查兒童/青少年的PIU,並確定與PIU嚴重程度轉變相關的可能風險因素。

650中學男生每隔一年進行兩次調查,並使用青少年網絡成癮傾向量表(KS-II)和其他心理特徵對PIU進行評估。

我們發現基線時的15.3%和一年的12.4%符合風險/高風險PIU(ARHRPIU)的標準。 持續性ARHRPIU和新興ARHRPIU組均顯示出比緩解型ARHRPIU組或持續性低風險組更大的抑鬱,運動衝動和智能電話成癮傾向。 此外,我們發現表現出更高的運動過度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評分的個體不太可能從ARHRPIU緩解,並且表現出更多ADHD相關認知功能障礙且報告更少互聯網游戲日的個體更有可能證明ARHRPIU的出現。


韓國互聯網用戶中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和相關的心理健康問題(2017)

歐洲精神病學 41(2017):S868

互聯網常用於現代社會; 但是,互聯網使用可能會成為一個有問題的行為。 越來越需要對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PIU)及其相關風險因素進行研究。本研究旨在探討韓國成年人中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的普遍性和健康相關性。

我們在在線研究服務的在線小組中招募了18至84歲之間的參與者。 調查的樣本量為500。在這500名參與者中,有51.4%(n = 257)是男性,佔48.6%(n = 243)是女性。 如果參與者的楊氏互聯網成癮量表(YIA)總分超過50,則被分類為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PIU)。壓力反應指數(SRI),菸鹼依賴性Fagerstrom檢驗,一生中平均咖啡因消耗量和社會人口統計學查詢表被用於收集數據。 t檢驗和卡方檢驗用於數據分析。

一百七十七(39.4%)名參與者被分為PIU組。 PIU和正常使用者之間的性別和受教育程度沒有差異。 但是,PIU組比平均使用者(平均39.5歲)年輕(平均45.8歲)。 PIU組更可能具有高水平的感知壓力,尼古丁依賴性,並且更經常飲用含咖啡因的飲料.

這些數據表明,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與韓國互聯網用戶的感知壓力水平,尼古丁和咖啡因使用有關。 需要更多的研究來更好地理解互聯網使用與心理健康問題之間的關係。


元認知或困擾不容忍:情緒失調與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之間關係的中介作用(2017)

上癮行為報告

https://doi.org/10.1016/j.abrep.2017.10.004獲取權利和內容

热點

•這是第一項探討抑鬱不容忍在情緒失調與問題互聯網使用(PIU)之間關係中的中介作用的研究。

•支持遇險不容忍和PIU之間的關係。

•本研究的結果表明,在情緒失調與PIU之間的關係中,不良不容忍比元認知起著更重要的中介作用。

•針對痛苦不容忍可能有助於減少PIU。

鑑於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PIU)與日常生活的相關性,它與情緒失調的關係以及過程和中介研究中元認知和困擾不容忍的重要性,本研究考察了哪些元認知和困擾不容忍作為情緒失調和PIU。

在當前的研究中,伊朗德黑蘭大學的413名本科生(202名女性;平均年齡= 20.13)自願完成了問卷調查包,其中包括互聯網成癮測試(IAT),情緒調節量表的困難(DERS),元認知調查問卷30(MCQ-30(和遇險容忍量表(DTS))。然後使用LISREL軟件的結構方程模型分析數據。

這項研究的結果提供了通過元認知和痛苦不容忍對情緒失調對PIU的影響的證據。 此外,這些研究結果強調,在情緒失調與PIU之間的關係中,不良不容忍比元認知具有更重要的中介作用。


年輕人訴諸互聯網通訊的心理問題(2017)

國際專業科學期刊 1(2017)。

通過對國外和俄羅斯互聯網通信問題心理學研究的分析,可以找出年輕人的主要個人問題。 本文介紹了年輕人訴諸互聯網通信的心理問題的實驗研究結果。

該研究涉及來自俄羅斯不同大學的45學生,年齡為18至22年。 該研究的一般假設是,互聯網作為一種現代交流媒介,有助於青少年出現心理問題,特別是:消極情緒狀態的表現(抑鬱症的體驗); 降低自信心和自尊心; 形成不確定感覺表現出網絡成癮症狀。


新加坡大學生在線社交網絡成癮:伴有行為成癮和情感障礙的共病(2017)

Asian J Psychiatr。 2017 Feb; 25:175-178。 doi:10.1016 / j.ajp.2016.10.027。

本研究旨在確定新加坡大學生社交網站/平台(SNS)成癮的流行程度及其與其他行為成癮和情感障礙的共病。 新加坡的1110大學生(年齡:M = 21.46,SD = 1.80)完成了評估在線社交網絡,不健康的食物攝入和購物成癮以及抑鬱,焦慮和躁狂的措施。

SNS,食物和購物成癮的流行率分別為總樣本的29.5%,4.7%和9.3%。 發現SNS成癮與食物成癮(3%),購物成癮(5%)以及食物和購物成癮(1%)共同發生。 SNS成癮和情感障礙的合併症發生率為抑鬱症的21%,焦慮症的27.7%和躁狂症的26.1%。 與總樣本相比,患有SNS成癮的學生報告其他行為成癮和情感障礙的合併症發生率更高。 一般而言,與男性相比,女性報告SNS成癮和情感障礙的合併症發生率更高。


成人抑鬱症的媒體使用和網絡成癮:病例對照研究(2017)

在人類行為的計算機 68卷,March 2017,Pages 96-103

本病例對照研究探討了一組抑鬱症患者與健康人對照組相比的網絡成癮傾向。 標準化問卷用於評估網絡成癮(ISS),抑鬱症狀(BDI),衝動(BIS)和全球心理壓力(SCL-90R)的程度。

結果顯示,抑鬱症患者的網絡成癮傾向明顯較高。 該組中網絡成癮的患病率相當高(36%)。 此外,與沒有網絡成癮的患者相比,網絡成癮的抑鬱患者表現出始終如一的但症狀嚴重程度和心理壓力顯著不高。 兩組抑鬱症患者的抑鬱症狀和心理壓力都明顯高於健康對照組。 低年齡和男性性別是抑鬱症患者中網絡成癮的重要預測因素。 結果與先前在成癮疾病的其他領域中公佈的發現一致。


女大三學生抑鬱,健康相關行為與網絡成癮的關係(2019)

公共科學圖書館之一。 2019 Aug 9; 14(8):e0220784。 doi:10.1371 / journal.pone.0220784。

抑鬱情緒可能導致隨後的不健康行為,如網絡成癮,尤其是女性青少年; 因此,有必要開展研究,研究抑鬱症,健康相關行為和女性青少年網絡成癮之間的關係。

檢查(1)抑鬱症與健康相關行為之間的關係以及(2)抑鬱症與網絡成癮之間的關係。

採用結構化問卷調查橫斷面研究設計,以測量女性青少年的抑鬱,健康相關行為和網絡成癮。 這些數據來自台灣南部一所大專的學生,他們使用便利抽樣來選擇參與者。 問卷分為四個部分:人口統計學,流行病學研究抑鬱量表(CES-D),健康促進生活方式(HPLP)和網絡成癮測試(IAT)。

最終樣本包括503名女大學生,參與者主要年齡在15至22歲之間(平均年齡= 17.30歲,SD = 1.34)。 關於HPLP評分,總體評分,營養次級量表評分和自我實現性次級量表評分與CES-D抑鬱評分顯著負相關(p <0.05-0.01)。 換句話說,表現出更健康的行為,更加註重飲食健康,對生活的自尊和自信程度更高的學生,抑鬱水平較低。 關於IAT評分,總體評分和六個領域評分均與CES-D抑鬱評分呈正相關(p <0.01)。 換句話說,一個人的網絡成癮分數越高,她的抑鬱水平就越高。

結果證實了抑鬱症,健康相關行為和網絡成癮之間的關係。 健康相關行為的培養可能有助於降低抑鬱症狀。 患有抑鬱症的青少年患網絡成癮的風險較高,這種成癮可能會影響他們的日常運作。


尼泊爾本科學生的睡眠質量,網絡成癮和抑鬱症狀(2017)

BMC精神病學。 2017 Mar 21;17(1):106. doi: 10.1186/s12888-017-1275-5.

尼泊爾本科生抑鬱症,網絡成癮和睡眠質量差的證據幾乎不存在。 雖然在研究中經常評估睡眠質量,網絡成癮和抑鬱症狀之間的相互作用,但如果睡眠質量或網絡成癮在統計學上調節其他兩個變量之間的關聯,則沒有很好地探討。

我們招收了來自尼泊爾奇旺和加德滿都984個大學校園的27名學生。 我們分別使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楊氏網絡成癮測試和患者健康問卷9評估了這些學生的睡眠質量,網絡成癮和抑鬱症狀。

總體而言,分別因睡眠質量差,網絡成癮和抑鬱而得分高於有效分值的學生佔35.4%,35.4%和21.2%。 網絡成癮的增加與年齡降低,不活躍性行為以及前一年的董事會考試不及格有關。 對於年齡較大,沒有性活動,前一年的董事會考試不及格和學習時間較低的學生,抑鬱症狀較高。 互聯網成癮在統計學上介導了睡眠質量對抑鬱症狀的間接影響的16.5%。 另一方面,睡眠質量在統計學上介導了網絡成癮對抑鬱症狀的間接影響的30.9%。

在目前的研究中,很大一部分學生符合睡眠質量差,網絡成癮和抑鬱症的標準。 網絡成癮和睡眠質量都對抑鬱症狀的間接影響起很大作用。 然而,該研究的橫截面性質限制了對這些發現的因果解釋。 未來的縱向研究,其中衡量網絡成癮或睡眠質量先於抑鬱症狀,是建立在我們對學生抑鬱症狀發展的理解的基礎上。


青少年人群使用互聯網的流行病學及其與睡眠習慣的關係(2017)

Acta Med Port。 2017 Aug 31;30(7-8):524-533. doi: 10.20344/amp.8205.

它是一項觀察性,橫斷面和基於社區的研究。 目標是參加7th和8th等級的學生,向他們應用在線自我報告調查問卷,以評估社會人口學特徵,互聯網使用,互聯網依賴,睡眠特徵和過度白天嗜睡。

總共包括727名青少年,平均年齡13±0.9歲。 四分之三的青少年每天使用互聯網,而41%的人每天主要在家裡使用三個或更多小時。 手機和筆記本電腦是使用的主要設備。 在線遊戲和社交網絡的使用是進行的主要活動。 在19%的青少年中觀察到互聯網依賴性,這與男性,社交網絡的使用(主要是Twitter和Instagram的使用),自我感知的睡眠問題,初次和中度失眠以及白天過度嗜睡有關(p <0.05)。

結果證實了互聯網在青少年常規中的重點,他們優先考慮使用單一設備使用社交網絡和在線遊戲,而不受父母控制。 觀察到的網絡成癮率及其與睡眠改變和白天嗜睡的關聯強調了該問題的重要性。


韓國青少年性虐待與自尊,抑鬱和互聯網使用問題的關係(2017)

精神病學調查。 2017 May;14(3):372-375. doi: 10.4306/pi.2017.14.3.372.

在韓國青少年中,研究了性行為受害與自尊,沮喪和互聯網使用問題之間的關係。 總共招募了695名初中和高中生(男413名,女282名,平均年齡14.06±1.37歲)。 參與者接受了早期創傷庫存自我報告-簡表(ETISR-SF),羅森伯格的自尊量表(RSES),兒童抑鬱量表(CDI)和楊氏互聯網成癮測試(IAT)。 分析了性虐待與自尊,抑鬱症狀和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之間的關聯。 與未遭受性虐待的青少年相比,遭受性虐待的青少年表現出較低的自尊,更抑鬱的症狀以及更多的互聯網使用問題。 抑鬱症狀以積極的方式預示了互聯網使用的問題。 性虐待還直接預測了互聯網使用方面的問題。 本研究的結果表明,遭受性虐待的青少年患抑鬱症和互聯網使用問題的風險更高。 對於遭受性虐待的青少年,需要旨在提高自尊心和防止網絡成癮以及精神健康篩查的計劃。


網絡成癮與自尊的關係:葡萄牙和巴西的跨文化研究(2017)

與計算機交互 (2017):1-12。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與互聯網相連,研究人員越來越關注網絡成癮和與之相關的心理屬性。 這項研究的目的是檢查網絡成癮和自尊之間的關係。 樣本包括1399葡萄牙語和巴西互聯網用戶,從14到83歲,他們回應了網絡成癮測試(IAT)(Young,K。(1998b))。

使用皮爾森相關性,我們發現網絡成癮與自尊之間呈負相關。 線性回歸表明,低自尊解釋了11%的網絡成癮,而由網絡成癮引起的消極情緒(撤回和隱瞞)解釋了13%的自尊。 在對IAT的分析中,我們發現表現出較高水平的網絡成癮的人群包括男性,巴西人和年輕人(14-25歲)。


在線性活動:對男性樣本中有問題和無問題的使用模式的探索性研究(2016)

在人類行為的計算機

29卷,第3,May 2013,Pages 1243-1254

本研究系統地測試了特定技術或媒體(包括某些類型的Facebook使用),技術相關焦慮和技術相關態度(包括多任務偏好)的使用是否會預測六種人格障礙的臨床症狀(精神分裂症,自戀,反社會) ,強迫性,偏執性和戲劇性)和三種情緒障礙(嚴重抑鬱症,心境惡劣和雙極性躁狂症)

  • 技術使用,焦慮和態度可預測九種精神疾病的症狀。
  • Facebook的一般用途和印象形成是最好的預測因素。
  • 更多的朋友預測某些疾病的症狀會更多,但其他疾病的症狀會減
  • 多任務偏好預測幾乎所有疾病的更多臨床症狀。

互聯網成癮者的認知靈活性:fMRI證據來自難以置之且易於難以切換的情況(2013)

Addict Behav。 2013 Dec 11。

從15 IAD受試者(21.2±3.2years)和15健康對照(HC,22.1±3.6years)收集行為和成像數據).

在相關大腦區域的行為表現和大腦活動之間也進行了相關。 總之,我們得出結論,IAD主體在切換任務中更多地致力於執行控制和注意力。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IAD受試者表現出認知靈活性受損。


網絡成癮對學齡兒童心率變異性的影響(2013)。

J Cardiovasc護士。 十月2013 1

本研究通過心率變異性(HRV)分析探討了網絡成癮對自主神經系統功能的影響。數據來自完成中國網絡成癮量表和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問卷的240學齡兒童。

網絡成癮者的高頻(HF)百分比顯著降低,對數轉換的HF,以及對數轉換的總功率和顯著高於非非數據的低頻百分比。 網絡成癮與較高的交感神經活動和較低的副交感神經活動有關。 與網絡成癮相關的自主神經失調可能部分是由失眠引起的,但該機制仍有待進一步研究。

評論:心率變異性是自主神經系統功能和功能障礙的量度。 患有IAD的患者表現出自主神經功能障礙。


可能提供全面研究-網絡成癮症患者的P300改變和認知行為療法:3個月的隨訪研究(2011)

結論 目前對患有IAD的個體的ERPs的調查結果與先前對其他成癮的研究[17-20]的結果一致。 具體而言,與健康對照相比,我們發現在表現出成癮行為的個體中P300幅度降低和P300潛伏期延長。 這些結果支持了這樣的假設,即不同的成癮行為涉及類似的病理機制。


多巴胺能係統對網絡成癮的影響(2011)

Acta Medica Medianae 2011; 50(1):60-66。

網絡成癮的子類型普遍的網絡成癮並不常見,它包括多維度,過度使用的互聯網服務和內容,通常沒有這種用法的特定目標。 然而,人們越來越多地沉迷於特定的在線內容和活動而不是一般的互聯網使用。 關於互聯網濫用子類型的確切假設數量尚未達成共識。 然而,最常定義了四種或五種類型,在他的工作中,Hinić強調概念6 + 1子類型:

  1. 網絡關係成癮
  2. 網絡成癮
  3. 信息超載
  4. 網絡遊戲
  5. 強迫性網上購物
  6. 計算機和IT成癮
  7. 混合型成癮

上海青少年網絡成癮與非網絡成癮的心理症狀和血清神經遞質水平的比較:病例對照研究(2013)

PLoS ONE 8(5):e63089。 DOI:10.1371 / journal.pone.0063089

測定外周血多巴胺,5-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 IAD組中去甲腎上腺素的平均水平低於正常發育的參與者,而多巴胺和5-羥色胺水平沒有差異。 IAD青少年的SDS,SAS和SCARED症狀評分均有所增加。 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較高的SAS評分和較低的去甲腎上腺素水平獨立預測IAD組成員資格。 在線花費的小時數與IAD組的SAS / SDS分數之間沒有顯著相關性。


電針結合心理干預對網絡成癮患者認知功能和事件相關電位P300及錯配負性的影響。 (2012)

中華醫學雜誌 2012 Feb; 18(2):146-51。 Epub 2012 2月5。

結果: 治療後,所有組的IA得分均顯著降低(P <0.05),短期記憶能力和短期記憶跨度的得分顯著增加 (P <0.05),而CT組的IA得分降低明顯高於其他兩組(P <0.05)。 ERP測量顯示,EA組的P300潛伏期被抑制,幅度增加。 CT組MMN幅度增加(均P <0.05)。

結論:EA聯合PI可以改善IA患者的認知功能,其機制可能與腦外部刺激的區分加速和大腦信息處理過程中有效資源調動的增強有關。.

評論:研究比較了網絡成癮的3治療方案。 有趣的發現:1)治療40天后,所有組的認知功能都有顯著改善; 2)網絡成癮分數顯著降低。 如果原因是原因,那麼治療就不會發生變化。


在投擲球的動畫任務中青少年網絡成癮者的大腦激活異常:fMRI(2012)揭示的可能的非實際關聯

Prog Neuropsychopharmacol Biol Psychiatry。 2012 Jun 9。

當青少年的互聯網成癮者沉浸在網絡空間中時,他們很容易能夠體驗“脫離現實的狀態”。 這項研究的目的是調查青少年網絡成癮者和正常青少年在非實施狀態下的大腦活動的差異,並找出脫落相關領域的活動與網絡成癮相關的行為特徵之間的相關性。。 在成癮組(N = 17)和對照組(N = 17)被要求執行由投擲球的動畫組成的任務時拍攝fMRI圖像。

這些結果表明,與青少年網絡成癮者相關的大腦相關活動很容易表現出來。 青少年的網絡成癮可能對他們與身份形成相關的大腦發育顯著不利。


過度的社交媒體用戶表明愛荷華州賭博任務(2019)的決策受損

J Behav Addict。 2019 Jan 9:1-5。 doi:10.1556 / 2006.7.2018.138。

Facebook等在線社交網站(SNS)為用戶提供了無數的社交獎勵。 這些社交獎勵反復將用戶帶回SNS,一些用戶顯示出適應不良,過度使用SNS的情況。 SNS使用過度的症狀類似於物質使用和行為成癮性疾病的症狀。 重要的是,具有物質使用和行為成癮障礙的個體難以做出基於價值的決策,如愛荷華州賭博任務(IGT)等範例所證明的那樣; 然而,目前尚不清楚過多的SNS用戶是否表現出相同的決策缺陷。 因此,在本研究中,我們旨在研究過度SNS使用與IGT表現之間的關係。

我們對71參與者管理卑爾根Facebook成癮量表(BFAS),以評估他們對Facebook SNS的適應不良使用情況。 接下來,我們讓他們進行IGT的100試驗,以評估其基於價值的決策。

我們發現在參與者的IGT中BFAS評分與表現之間存在負相關,特別是在最後一批20試驗中。 在較早的試驗塊中,BFAS評分與IGT表現之間沒有相關性。

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更嚴重,過度的SNS使用與更缺乏基於價值的決策相關。 特別是,我們的結果表明,在IGT任務期間,過多的SNS用戶可能會做出更多風險的決策。

該結果進一步支持了具有問題,過度使用SNS的個體與具有物質使用和行為成癮障礙的個體之間的平行。


網絡成癮中的休息狀態beta和gamma活動(2013)

Int J Psychophysiol。 2013 Jun 13。 pii:S0167-8760(13)00178-5。 doi:10.1016 / j.ijpsycho.2013.06.007。

網絡成癮是無法控制自己對互聯網的使用,並且與衝動有關。 儘管有幾項研究檢查了網絡成癮者進行認知加工時的神經生理活動,但尚無有關閉眼休息狀態下自發性EEG活動的信息。 網絡成癮組表現出較高的衝動性和抑制控制能力。 這些EEG活動與網絡成癮的嚴重程度以及沖動程度密切相關。

本研究表明,靜息狀態的快波腦活動與表徵網絡成癮的衝動性有關。 這些差異可能是網絡成癮病理生理學的神經生物學標誌。


網絡成癮者之間網絡信息的自動檢測優勢:行為和ERP證據(2018)

Sci Rep。 2018 Jun 12;8(1):8937. doi: 10.1038/s41598-018-25442-4.

越來越多的證據證明了互聯網成癮者(IAs)對網絡信息的關注偏見。 但是,先前的研究既沒有說明IA如何優先檢測網絡信息的特徵,也沒有證明這種優勢是否與無意識和自動過程相吻合。 為了回答這兩個問題,本研究旨在調查IA是否優先考慮從行為和認知神經科學方面自動檢測網絡信息。 使用互聯網成癮測試(IAT)選擇了15個嚴重IA和15個匹配的健康對照。 在行為實驗中使用帶掩膜的點探針任務,而在事件相關電位(ERP)實驗中使用偏差標準反向奇異球範式來誘發失配負(MMN)。 在點探針任務中,當探針位置出現在Internet相關圖片的位置時,IA的反應時間明顯短於控件。 在ERP實驗中,當出現與互聯網相關的圖片時,相對於控件,在IAs中明顯誘導了MMN。 這兩個實驗都表明IA可以自動檢測網絡信息。


基於自主神經反應的網絡成癮風險水平的區分:自主活動的網絡成癮假說(2010)

Cyber​​psychol Behav Soc Netw。 2010 Aug;13(4):371-8.

與低風險受試者相比,高風險網絡成癮者(IA)濫用者如何應對不同的自主神經活動可能是一個具有預防和治療意義的關鍵研究目標。 本研究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方式解決這個問題 在網上沖浪時,觀察四種生理評估中高風險和低風險IA濫用者之間的差異: 血容量脈搏(BVP),皮膚電導(SC),外周溫度(PTEMP)和呼吸反應(RESPR)。 年齡為18-24年齡的42名男性和10名女性參與者使用Chen Internet Addiction Scale(CIAS,2003)進行篩選,然後分為高風險IA組和低風險IA組。

因此,我們建議就自主活動的IA假設而言,四種自主反應對濫用者的效能可能有不同的敏感性。 高風險IA濫用者的BVP和RESPR反應較強,PTEMP反應較弱,表明這些個體中交感神經系統被嚴重激活。 但是,SC在高風險的IA濫用者中同時激活副交感反應。

評論:那些被歸類為網絡成癮的人在上網時有更強烈的交感神經系統激活。


網絡成癮患者的錯誤監測功能受損:與事件相關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2013)

Eur Addict Res。 2013 Mar 23;19(5):269-275.

本研究旨在調查IAD受試者的錯誤監測能力。 要求參與者執行可能顯示錯誤響應的快速Stroop任務。 在IAD受試者和HC之間比較與錯誤響應相關的行為和神經生物學結果。

結果: 與HC相比,IAD受試者顯示前扣帶皮層(ACC)激活增加,並且在錯誤反應後眶額皮質激活減少。 ACC激活與網絡成癮測試分數之間存在顯著相關性。

結論: 與HC相比,IAD受試者顯示出錯誤監測能力受損,這可以通過ACC在錯誤響應中的超活化來檢測.

評論:表示不正常


與網絡成癮合併抑鬱症相關的差異靜息狀態腦電圖模式(2014)

Prog Neuropsychopharmacol Biol Psychiatry。 2014 Apr 3;50:21-6.

許多研究人員報告了網絡成癮與抑鬱之間的關係。 在本研究中,我們將尋求治療的患者的靜息狀態定量腦電圖(QEEG)活動與患有網絡成癮和抑鬱症的患者進行比較,與那些尋求治療的患有網絡成癮且無抑鬱症的患者進行比較,並將健康對照組用於研究神經生物學標誌物。區分純網絡成癮與網絡成癮共患抑鬱症。沒有抑鬱症的網絡成癮組在所有大腦區域都降低了絕對差異和β力量,而抑鬱症的網絡成癮組在所有區域的相對θ值和相對α力量均有所下降。 這些神經生理學變化與臨床變量無關。 目前的研究結果反映了具有網絡成癮和健康對照的兩組參與者之間的差異靜息狀態QEEG模式,並且還表明降低的絕對δ和β能力是網絡成癮的神經生物學標誌。

互聯網上癮的人與依賴酒精的患者分享衝動和執行功能障礙(2014)

網絡成癮(IAD)應該屬於一種行為成癮。 以前的研究表明,行為和物質成癮的神經生物學有許多相似之處。

結果顯示,Barratt衝動量表11評分,誤報率,總反應誤差,持續性誤差,IAD和AD組維持失敗均顯著高於NC組,命中率,概念水平反應百分比, IAD組和AD組的完成類別,前向評分和後向評分顯著低於NC組,但IAD組與AD組之間的上述變量無差異。 Ť結果顯示,IAD和AD樣本中存在衝動性,執行功能和工作記憶缺陷,即網絡成癮者與酒精依賴患者共享衝動性和執行功能障礙。


對青少年大腦中各種獎勵和反饋的神經反應 網際網路 功能磁共振成像檢測成癮者(2014)

精神病學Clin Neurosci。 2014 Jun;68(6):463-70. doi: 10.1111/pcn.12154.

這些研究結果表明,AIA顯示自我相關的大腦激活水平降低,獎勵敏感度降低,無論獎勵和反饋的類型如何。 AIA可能只對錯誤監控敏感,無論積極情緒如何,如滿足感或成就感。


在具有互聯網使用問題的青少年冒險期間反饋處理遲鈍(2015)

Addict Behav。 2015 Jan 20;45C:156-163.

儘管人們質疑將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PIU)概念化為類似於物質使用障礙的“行為成癮”,但對PIU的神經生物學基礎仍然缺乏研究。 這項研究檢查了青少年表現出PIU(高風險PIU; ARPIU)的特徵是否更衝動,並且在冒險過程中在反饋處理和結果評估的神經機制中表現出鈍化的反應。

與非ARPIU相比,ARPIU青少年在UPPS衝動行為量表上顯示出更高的緊迫性和缺乏毅力。 雖然沒有觀察到BART表現的組間差異,但是與非ARPIU青少年相比,ERP表明對ARPIU反饋的整體敏感度降低,正如反饋相關負性(FRN)和P300幅度對負反饋和正反饋的反饋。 本研究為冒險期間的反饋處理提供了證據,作為ARPIU的神經相關性。


網絡成癮患者反應監測功能的誤差相關負電位研究(2013)

Front Behav Neurosci。 2013 Sep 25; 7:131。

網絡成癮症(IAD)是一種衝動障礙或至少與衝動控制障礙有關。 已提出執行功能的缺陷,包括反應監測,是衝動控制障礙的標誌性特徵。錯誤相關的消極情緒(ERN)反映了個人監測行為的能力。 由於IAD屬於強迫性頻譜障礙,因此從理論上講,它應提供響應監控某些障礙的功能缺陷特徵,例如物質依賴性,ADHD或酗酒,並通過Erikson側翼任務進行測試。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關於IAD功能監測反應監測的研究報導。

IAD組的總錯誤率高於對照組; IAD組中總錯誤響應的反應時間短於對照組。 與對照組相比,IAD組正面電極部位和中心電極部位的總誤差響應條件的平均ERN振幅減小。 這些結果顯示IAD顯示反應監測功能缺陷特徵並且共享強迫 - 脈衝譜系障礙的ERN特徵。


伴有或不伴有共病症狀的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的靜息狀態定量腦電圖模式的差異(2017)

Clin Psychopharmacol Neurosci。 2017可能是31; 15(2):138-145。 doi:10.9758 / cpn.2017.15.2.138。

本研究的目的是評估共患精神症狀對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男孩的定量腦電圖(QEEG)活動的作用。

所有參與者均為小學二年級,三年級或四年級的男學生。 因此,年齡或性別沒有顯著差異。 患有ADHD的參與者被分為三組之一:純ADHD(n = 22),具有抑鬱症狀的ADHD(n = 11)或互聯網使用有問題的ADHD(n = 19)。 韓國版的兒童抑鬱量表和韓國互聯網成癮自我量表分別用於評估抑鬱症狀和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情況。 記錄閉眼時的靜息狀態腦電圖,並分析五個頻帶的絕對功率:δ(1-4 Hz),θ(4-8 Hz),α(8-12 Hz),β(12-30) Hz)和伽瑪(30-50 Hz)。

與純ADHD組相比,具有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組的ADHD顯示中央和後部區域的絕對θ功率降低。 H具有抑鬱症狀組的ADHD與其他組相比沒有顯著差異。


關於合併症和自我概念相關特徵的健康,有問題和上癮的互聯網使用之間的聯繫(2018)

評論:另一項獨特的研究,檢查最近出現類似ADHD症狀的受試者。 作者強烈認為互聯網使用會引起ADHD症狀。 摘錄自討論。

據我們所知,這是第一項試圖納入最近發展的ADHD症狀影響的研究,以及網絡成癮者的ADHD診斷。。 與不滿足這些病症的患者相比,患有ADHD的患者以及僅具有最近發展的ADHD樣症狀的患者顯示出顯著更高的壽命和當前的因特網使用嚴重性。 此外,與沒有ADHD症狀的成癮參與者相比,最近患有ADHD症狀的成癮參與者(成癮組的30%)表現出增加的終身互聯網使用嚴重性。 我們的結果表明,最近發展的ADHD症狀(未滿足ADHD的診斷標準)與網絡成癮有關。 這可能導致首次表明過度使用互聯網對認知缺陷的發展產生影響,類似於ADHD中發現的認知缺陷。 最近對聶,張,陳和李的研究(2016據報導,有和沒有ADHD的青少年網絡成癮者以及單獨ADHD的參與者在抑制控制和工作記憶功能方面表現出相當的缺陷。

這一假設似乎也得到了某些研究的支持,這些研究報告了上癮的互聯網用戶以及ADHD患者的前扣帶皮層灰質密度降低(Frodl和Skokauskas,2012年; Moreno-Alcazar等,2016; Wang等,2015; Yuan等,2011)。 然而,為了證實我們的假設,需要進一步研究評估互聯網過度使用的開始與網絡成癮者的ADHD之間的關係。 此外,應採用縱向研究來澄清因果關係。 如果我們的研究結果得到進一步研究的證實,這將與ADHD的診斷過程具有臨床相關性。 可以想像,臨床醫生將被要求對疑似ADHD患者可能上癮的互聯網使用情況進行詳細評估。


網絡成癮,注意力缺陷多動症狀與成人在線活動之間的關係(2018)

Compr Psychiatry。 2018 Aug 9; 87:7-11。 doi:10.1016 / j.comppsych.2018.08.004。

本研究的目的是檢查網絡成癮(IA),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症狀與成人人群中的在線活動之間的關係。

樣本來自400名18至70歲的人,他們完成了成人ADHD自我報告量表(ASRS),楊氏互聯網成癮測試以及他們偏愛的在線活動。

在較高水平的ADHD症狀和IA之間發現了中度關聯。 IA評分的最佳預測因素是ADHD症狀,年齡,玩在線遊戲以及在線花費更多時間。

我們的研究結果進一步支持ADHD症狀與過度使用互聯網之間的積極關係。


網絡成癮嚴重程度與可能的ADHD的關係以及年輕人情緒調節的困難(2018)

精神病學 2018 Aug 29; 269:494-500。 doi:10.1016 / j.psychres.2018.08.112。

本研究的目的是評估網絡成癮(IA)症狀嚴重程度與可能的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和情緒調節困難之間的關係,同時控制抑鬱,焦慮和神經質的影響。 該研究是在1010自願參加的大學生和/或業餘或專業遊戲玩家的在線調查中進行的。 在ADHD概率高的組中,量表評分較高(n = 190,18.8%)。 在線性回歸分析中,ADHD的注意力不集中和多動/衝動性維度與IA症狀的嚴重程度以及情緒調節困難量表(DERS)的抑鬱和不接受維度相關。 同樣,可能的ADHD的存在與ANCOVA中IA症狀的嚴重程度以及DERS的抑鬱,神經質和不接受維度有關。 參與者是兩組不同的非臨床樣本,所有量表都是自我評定的。 也沒有篩選常見的合併症。 最後,由於這項研究是橫斷面的,本研究的結果無法解決感興趣的主要結構之間的因果關係。 這些研究結果表明,可能的ADHD的存在與IA症狀的嚴重程度以及情緒調節的困難有關,特別是年輕人中的不接受維度,抑鬱和神經質。


前額控制和網絡成癮神經心理學和神經影像學發現的理論模型和評論(2014)

Front Hum Neurosci。 2014可能是27; 8:375。 eCollection 2014。

一些人失去對互聯網使用的控制,導致個人痛苦,心理依賴症狀和各種負面後果。 這種現象通常被稱為網絡成癮。 DSM-5的附錄中只包含互聯網游戲紊亂,但已經​​有人認為,網絡成癮也可能包含對網絡,網絡關係,購物和信息搜索的其他應用程序的有問題的使用,因為互聯網方面存在風險發展成癮行為。

神經心理學調查指出,某些前額功能,特別是執行控制功能與網絡成癮的症狀有關,這與最近關於互聯網成癮使用的發展和維持的理論模型一致。 當具有網絡成癮的個人面臨代表他們首選用途的因特網相關線索時,控製過程尤其減少。 例如,處理與Internet相關的提示會干擾工作內存性能和決策制定。 與此相一致,功能性神經影像學和其他神經心理學研究的結果表明,提示 - 反應,渴望和決策是理解網絡成癮的重要概念。 關於減少執行控制的調查結果與其他行為成癮一致,如病態賭博。


互聯網過程成癮測試:篩選互聯網促進的過程成癮(2015)

Behav Sci(巴塞爾)。 2015 Jul 28;5(3):341-352.

互聯網過程成癮測試(IPAT)的創建是為了篩查互​​聯網可能促進的潛在成癮行為。 創建IPAT的初衷是“互聯網成癮”一詞在結構上存在問題,因為互聯網只是人們用來訪問各種成癮過程的媒介。 然而,互聯網在促進成癮方面的作用無法最小化。 因此,有效地將研究人員和臨床醫生引導到因特網促進的特定過程的新篩選工具將是有用的。 該研究表明,互聯網過程成癮測試(IPAT)證明了良好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通過IPAT有效篩選了四種令人上癮的過程:在線視頻遊戲,在線社交網絡,在線性活動和網上沖浪。 討論了進一步研究的意義和研究的局限性。


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是與年齡相關的多方面問題:來自兩地調查的證據(2018)

Addict Behav。 2018 Feb 12; 81:157-166。 doi:10.1016 / j.addbeh.2018.02.017。

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PIU;也稱為Internet成癮)在現代社會中正在成為一個日益嚴重的問題。 我們的目標是確定與PIU相關的特定互聯網活動,並探索年齡和性別在這些協會中的調節作用。我們在兩個網站上進行了基於互聯網的調查,通過媒體廣告招募了1749名18歲及以上的參與者。一個在南非; 我們利用套索回歸進行分析。

特定的互聯網活動與較高的問題互聯網使用評分相關,包括一般衝浪(套索β:2.1),互聯網游戲(β:0.6),在線購物(β:1.4),使用在線拍賣網站(β:0.027),社交網絡(β:0.46)和使用在線色情內容(β:1.0)。 年齡緩解了PIU與角色扮演遊戲(β:0.33),在線賭博(β:0.15),使用拍賣網站(β:0.35)和流媒體(β:0.35)之間的關係,而年齡越大則年齡越高。 PIU的水平。 沒有確鑿的證據表明性別和性別×網絡活動與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分數相關。 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和社交焦慮症與年輕參與者的PIU得分高有關(年齡分別≤25,β:0.35和0.65),而廣義焦慮症(GAD)和強迫症(OCD)分別為與年齡較大的參與者的PIU分數較高相關(年齡> 55,β:分別為6.4和4.3)。

許多類型的在線行為(例如購物,色情,普通衝浪)與不適當使用互聯網的關係比支持將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的診斷分類作為多方面障礙的遊戲更強。 此外,與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相關的互聯網活動和精神病診斷因年齡而異,具有公共衛生影響。


過度使用互聯網對聽覺事件相關電位的影響(2008)

盛武醫學公學學雜誌。 2008 Dec;25(6):1289-93.

當前,年輕人的網絡成癮已經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並在中國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進行了9個過剩互聯網用戶和9個普通互聯網用戶的聽覺事件相關電位(ERP)的比較研究。 觀察到過度使用互聯網對用戶的明顯影響。 結果表明,過度使用互聯網可能會對腦認知功能產生一定的影響。


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與女性大腦獎勵系統的結構改變有關。 (2015)

2015 Sep 23。

神經影像學的研究結果表明,過度使用互聯網可以顯示與物質成癮相似的功能和結構性大腦變化。 儘管在使用有問題的情況下是否存在性別差異仍然存在爭議,但先前的研究通過僅關注男性或通過使用性別匹配的方法而不控制潛在的性別影響來繞過這個問題。 我們設計了我們的研究,以找出在習慣性互聯網用戶女性中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的大腦獎勵系統中是否存在結構相關性。

根據MR容量測量,有問題的因特網使用與雙側殼核和右伏核的灰質體積增加有關,而眶額葉皮質(OFC)的灰質體積減少。 類似地,VBM分析揭示了灰質OFC的絕對量與有問題的因特網使用之間的顯著負相關。 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通常與成癮相關的獎勵系統中的結構性大腦改變存在於有問題的因特網使用中。


黎巴嫩青少年網絡成癮:自尊,憤怒,抑鬱,焦慮,社交焦慮和恐懼,衝動和侵略的作用 - 跨部門研究(2019)

J Nerv Ment Dis。 2019 Sep 9。 doi:10.1097 / NMD.0000000000001034。

該研究的目的是評估黎巴嫩青少年抑鬱,焦慮,社交焦慮和恐懼,衝動,侵略和網絡成癮(IA)之間的關聯。 這項橫斷面研究在10月2017和4月2018之間進行,招募了1103年齡在13和17年之間的青少年。 使用因特網成癮測試(IAT)來篩選IA。 結果還顯示,56.4%的參與者是普通互聯網用戶(IAT得分≤49),40.0%偶爾/經常出現問題(50和79之間的IAT得分),3.6%有嚴重問題(IAT得分≥80),因為互聯網使用。 逐步回歸的結果顯示,較高水平的攻擊性(β= 0.185),抑鬱症(兒童多重抑鬱量表)(β= 0.219),衝動性(β= 0.344)和社會恐懼(β= 0.084)與更高的IA,而兄弟姐妹的數量增加(β= -0.779)和更高的社會經濟地位(β= -1.707)與較低的IA相關。 不受控制地使用互聯網可能與成癮和其他心理合併症有關。


網絡成癮的認知失調及其神經生物學相關性(2017)

Front Biosci(Elite Ed)。 2017 Jun 1;9:307-320.

患有網絡成癮者(IA)的個人表現出失去控制和反復出現的適應不良互聯網使用。 這種情況會產生負面影響並導致嚴重的心理社會困擾。 在這裡,我們回顧了IA中認知領域的四個關鍵範式的神經生物學變化,包括獎勵處理,衝動,提示反應和決策。 IA與抑制不適當反應期間前額葉 - 扣帶區激活的改變有關。 在線索 - 反應性範式任務中也觀察到這種模式,表明與控制失去和控制線索引發行為缺陷的關係。 患有IA的個體表現出更高的獎勵預測,使負面結果貶值並且在模糊情況下具有更高的冒險傾向。 總之,互聯網的成癮性使用與認知 - 情緒處理的缺陷,對獎勵和互聯網相關線索的異常敏感性,衝動控制不良以及決策受損有關。 有必要在IA中檢查這些異常行為和神經生物學 - 認知視角的神經基礎。


網絡成癮者的工作記憶,執行功能和衝動性:與病理性賭博的比較(2015年)

2015 Sep 24:1-9。

本研究的目的是測試與病理性賭博(PG)患者相比,網絡成癮症(IAD)的個人是否表現出工作記憶,執行功能和衝動的類似特徵。 受試者包括23名IAD患者,23名PG患者和23名對照。

本研究結果顯示,IAD組和PG組的誤報率,總反應誤差,持續性錯誤,維持組和BIS-11評分均顯著高於對照組。 此外,前向得分和後向得分,概念水平響應的百分比,完成的類別數量和IAD和PG組的命中率顯著低於對照組。 此外,IAD組的誤報率和BIS-11評分顯著高於PG患者,且命中率顯著低於PG患者。

患有IAD和PG患者的個體存在工作記憶,執行功能障礙和衝動的缺陷,並且患有IAD的個體比PG患者更具衝動性。


使用電影片段刺激(2016)在網絡成癮濫用者的負面和正面情緒狀態下的呼吸性竇性心律失常反應性

Biomed Eng Online。 2016 Jul 4;15(1):69.

網絡成癮者(IA)患有精神,身體,社交和職業問題。 IA包括心理和生理綜合徵,在綜合症中,情緒被認為是IA的重要心理和生理表現。 然而,IA的生理情感特徵很少被研究。 自主神經系統(ANS)活動是IA與情緒之間的良好聯繫,並且從ANS獲得的呼吸性竇性心律不齊(RSA)被假設與IA相關。

結果顯示,在HIA和LIA之間,RSA值的變化在生物學上有顯著差異,尤其是在誘發悲傷,幸福或意外時。 HIA人在負性情緒下表現出比LIA人更高的RSA反應性,但在正性情緒下表現出較弱的RSA反應性。 這項研究提供了更多有關IA的生理信息,並有助於進一步研究針對IA濫用者的ANS法規。 結果將有利於進一步的應用,早期發現,治療甚至早期預防。


過度互聯網用戶的決策和優先響應抑制功能(2009)

CNS光譜。 2009 Feb;14(2):75-81.

過度使用互聯網(EIU),也稱為網絡成癮或病態互聯網使用,已經成為全世界嚴重的社會問題。 一些研究人員認為EIU是一種行為成癮。 然而,關於過度互聯網用戶(EIUers)的認知功能的實驗研究很少,並且可以使用有限的數據來比較EIU與其他成癮行為,例如藥物濫用和病理性賭博。

這些結果顯示了EIU與其他成癮行為(如藥物濫用和病態賭博)之間存在一些相似之處和不同之處. 賭博任務的結果表明,EIUers在決策功能方面存在缺陷,其特點是戰略學習滯後而不是無法從任務突發事件中學習.

EIUers' 更好的性能 在Go / no-go任務中,提出了決策機制與優勢反應抑制機制之間的一些分離。 然而,EIUers很難抑制他們在現實生活中的過度在線行為。 他們的抑制能力仍需要通過更具體的評估進一步研究.

評論:研究人員利用認知測試發現了網絡成癮者和賭博成癮者之間的相似之處。


網絡成癮的理論基礎及其與青春期精神病理學的關聯(2017)

Int J Adolesc Med Health。 2017 Jul 6。 pii:/j/ijamh.ahead-of-print/ijamh-2017-0046/ijamh-2017-0046.xml。

本文回顧了可能有助於解釋報告的兒童和青少年網絡成癮(IA)與精神病理學之間關係的心理和理論基礎。 利用認知行為模型和社會技能理論,IA顯示出與抑鬱症,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以及使用互聯網所花費的時間的強烈關係。 據報導社交焦慮情緒參差不齊。 寂寞和敵意也被發現與IA有關。 性別和年齡緩和了這些關係,通常在男性和年輕的互聯網用戶中報告了更大的精神病理學。 本文增加了越來越多的文獻,顯示IA與兒童和青少年的一系列心理健康問題之間存在關聯。 對互聯網的依賴可能會在社會和心理上造成重大傷害。 雖然研究已經確定了一個從心理健康問題開始並與IA結束的潛在途徑,但很少有研究檢查了替代方向,這可能為未來的研究工作提供動力。


探討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抑鬱症狀與中國南方青少年睡眠障礙之間的聯繫(2016)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 2016 Mar 14; 13(3)。 pii:E313。

這項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檢查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抑鬱和睡眠障礙之間的關聯,並探討是否存在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和抑鬱對睡眠障礙的不同影響。 在中國汕頭的1772招募了參加汕頭青少年心理健康調查的2012青少年。 在參與者中,17.2%的青少年符合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標準,40.0%也被歸類為患有睡眠障礙,而54.4%的學生有抑鬱症狀。 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與抑鬱症狀和睡眠障礙顯著相關。 中國南方高中生的互聯網使用,抑鬱和睡眠障礙問題普遍存在,互聯網使用和抑鬱症狀與睡眠障礙密切相關。 該研究提供的證據表明,有問題的因特網使用和抑鬱對睡眠障礙有部分中介作用。 這些結果對於臨床醫生和決策者來說非常重要,他們可以獲得有用的預防和乾預措


孤獨作為互聯網使用問題的原因和影響:互聯網使用與心理健康的關係(2009)

網絡心理學與行為。 2009年12月,4(451):455-10.1089。 doi:2008.0327 / cpb.XNUMX。

當前的研究始於以下假設:推動個人使用互聯網的主要動機之一是緩解心理社會問題(例如,孤獨感,抑鬱症)。 這項研究表明,孤獨或沒有良好社交技能的人可能會發展出強烈的強迫性互聯網使用行為,從而導致不良的生活結果(例如,損害其他重要活動,如工作,學習或重要關係),而不是減輕他們原來的問題。 預期這種增加的負面結果會使人們脫離健康的社會活動,並使他們變得更加孤獨。 儘管先前的研究表明,互聯網的社交用途(例如,社交網站,即時消息傳遞)可能比娛樂用途(例如,下載文件)存在更多問題,但當前的研究表明,前者沒有顯示出比後者更強大的關聯性導致強迫性使用互聯網的關鍵路徑。


約旦學校學生的焦慮和抑鬱:患病率,危險因素和預測因素(2017)

堅持精神病護理。 2017 Jun 15。 doi:10.1111 / ppc.12229。

本研究旨在評估焦慮和抑鬱的患病率,檢查他們與社會人口因素和網絡成癮的關係,並確定他們在12-18年齡的約旦學校學生中的主要預測因素。

總體而言,42.1和73.8%的學生正在經歷焦慮和抑鬱。 這兩個問題的風險因素是學校班級和網絡成癮, 後者是主要預測因素。

必須提高學生和利益相關者對精神疾病和健康計劃的認識,並建立諮詢中心以滿足學生的需求。


偽裝的網絡成癮或精神病理學? 大學互聯網用戶調查結果(2018)

歐洲神經精神藥理學 28,no。 6(2018):762。

網絡成癮,是一個描述病態,強制性互聯網使用的術語,在一般人群中估計患有6%,在學生中更高[1]。 極端的互聯網使用可能具有重要的公共衛生重要性,因為它已被歸因於幾例心肺死亡和至少一起謀殺。 雖然歷史上已經認為酒精或藥物的病理用途是成癮,但是關於極端互聯網使用是否應被概念化為成癮的問題仍然存在。 互聯網成癮測試(IAT)是在廣泛使用智能手機和其他移動設備之前在1998中開發的,用於檢測網絡成癮[2]。 目前還不清楚這種儀器是否能夠捕獲有問題的現代互聯網使用。 這項研究的目的是檢查大學老年互聯網用戶樣本中的“網絡成癮”結構。

對麥克馬斯特大學的一年級本科生進行了一項調查,並發佈到我們的中心網站 www.macanxiety.com.

有235名參與者完成了所有評估。 他們的平均年齡為18.5±1.6年,74.5%為女性。 根據IAT,總12.5%(n = 33)符合互聯網添加的篩選標準,而107(42%)根據DPIU滿足成癮標準。

大部分樣本符合網絡成癮的標準。 符合網絡成癮標準的參與者俱有更高水平的精神病理學和功能障礙。 除了即時消息傳遞工具之外,在IAT上完成和不符合網絡成癮標準的個人之間,互聯網使用的維度都沒有區別。 這項研究強調,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可能比以前想像的更廣泛。 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理解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和精神病理學之間的關係。


識別厭惡的面部表情和網絡成癮的缺陷:作為調解者的感知壓力(2017)。

精神病學研究.

作者: http://dx.doi.org/10.1016/j.psychres.2017.04.057

热點

  • 識別厭惡表達的赤字與網絡成癮有關。
  • 識別厭惡表達方式的赤字與感知到的壓力有關。
  • 感知壓力是一種潛在的心理機制。

本研究填補了這些空白:(a)建立面部表情識別和網絡成癮缺陷之間的關係,以及(b)研究解釋這種假設關係的感知壓力的中介作用。 97名參與者完成了經過驗證的問卷,評估了他們的網絡成癮水平和感知壓力,並執行了一項基於計算機的任務,測量他們的面部表情識別。 結果揭示了識別厭惡的面部表情和網絡成癮之間的缺陷之間的正相關關係,這種關係是由感知壓力調節的。 然而,同樣的發現並不適用於其他面部表情。


土耳其青少年精神病患者的網絡成癮率(2019)

Noro Psikiyatr Ars。 2019 7月16; 56(3):200-204。 doi:10.29399 / npa.23045。

共有310名12至18歲的青少年參加了這項研究。 精神病學樣本組包括162名已申請兒童精神病學門診服務的參與者。 根據《精神障礙診斷和統計手冊》第四版文本修訂版(DSM-IV-TR),通過臨床訪談對這一組中的精神障礙進行評估。 對照組選自從未尋求精神病治療的家庭的青少年。 通過研究人員準備的調查表收集了參與者的人口統計資料及其互聯網使用習慣的特徵。 Young的互聯網成癮測試用於評估網絡成癮。

在精神病學樣本組中,IA的頻率明顯高於對照組(分別為24.1%與8.8%)。 共有23.9%的受試者進行了一項診斷,而12.6%的受試者進行了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合併精神病診斷。 診斷組的頻率如下:注意缺陷多動障礙55.6%,焦慮症29.0%,情緒障礙21.0%。

即使在控制了混雜變量之後,發現兒童精神病門診青少年中的IA明顯比沒有精神病史的青少年更為普遍。 需要進一步研究以更準確地定義IA,並改善預防方法。


馬來西亞青少年中網絡成癮與父母保護因素的關聯(2019)

Asia Pac J公共衛生。 2019 Sep 15:1010539519872642。 doi:10.1177 / 1010539519872642。

父母保護因素在預防網絡成癮方面確實起著重要作用。 使用自我管理的問卷來衡量馬來西亞青少年的健康風險行為。 在沒有父母監管的情況下(30.1%[95%置信區間(CI)= 28.7-31.4])和缺乏父母親聯繫的青少年(30.1%[95%CI = 28.5-31.7]),互聯網成癮的患病率明顯更高),與同行相比。 青少年在缺乏父母監督,尊重隱私,人際關係和關係的情況下更容易上癮:(調整後的優勢比[aOR] = 1.39; 95%CI = 1.27-1.52),(aOR = 1.23; 95 %CI = 1.16-1.31),(aOR = 1.09; 95%CI = 1.02-1.16),(aOR = 1.06; 95%CI = 1.00-1.12)。 在女孩中,網絡成癮與那些認為缺乏所有4父母因素的人有關,而在男孩中,那些認為缺乏父母監督和尊重隱私的人更傾向於網絡成癮。


成人依戀傾向和社交網站成癮:在線社交支持的中介作用和對失踪的恐懼(2020年)

前心理學家。 2019 Nov 26; 10:2629。 doi:10.3389 / fpsyg.2019.02629。

證據支持成人依戀傾向對維持社交網站(SNS)成癮的預測作用,但其潛在機制大多未知。 基於依戀理論,本研究探討了中國463名大學生的在線社交支持和對缺失的恐懼是否介導了不安全的依戀與社交網站成癮之間的關係。 問卷採用親密經歷量表-簡短表格,在線社交支持量表,害怕漏失量表和中國社交媒體成癮量表來收集數據。 結果表明,在線社交支持和對缺失的恐懼介導了焦慮依戀與社交網站成癮之間的平行和串行關係,而在線社交支持則對迴避依戀與社交網站成癮之間的關係產生負面影響。 從理論上講,本研究通過顯示不安全的依戀與SNS成癮之間的關係為這一領域做出了貢獻。


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的動機而非執行功能障礙預示著網絡成癮:一項縱向研究的證據(2020年)

精神病學 2020年25月285日; 112814:10.1016。 doi:2020.112814 / j.psychres.XNUMX。

這項研究測試了注意力缺陷/多動症(ADHD)與網絡成癮(IA)之間的因果關係,並調查了動機和執行功能障礙作為這種關聯的解釋機制。 樣本682名年輕人在時間1和時間2分別完成了六個月的時間報告,分別在時間54和時間1進行了自我報告,其中包括2名通過康納斯成人ADHD評分量表和持續表現測試診斷出的ADHD參與者。 根據在四個認知任務中的表現,ADHD參與者根據ADHD的雙途徑模型分為三組:執行功能障礙(ED),動機功能障礙(MD)和合併功能障礙(CD)。 使用自我報告Chen IA量表評估參與者的IA症狀嚴重性。 結果表明,TimeXNUMX的ADHD分數預測TimeXNUMX的IA分數,反之則不然。 與對照組相比,ADHD參與者更容易成為IA,而三個ADHD組中IA的嚴重程度則有所不同。 在六個月的時間裡,MD和CD小組變得過度投入互聯網使用,而ED小組則保持不變。 這些發現將多動症(ADHD)確定為IA的潛在危險因素,並表明與執行障礙相比,動機性功能障礙的特徵在於對IA的更好預測,其特徵是對即時獎勵的偏愛超過了延遲獎勵。


中國成年人中有問題的智能手機使用與心理健康:一項基於人群的研究(2020年)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 2020 Jan 29; 17(3)。 pii:E844。 doi:10.3390 / ijerph17030844。

有問題的智能手機使用(PSU)與焦慮和抑鬱相關,但很少有人探討其可能與精神症狀同時發生或獨立於精神症狀的心理健康相關因素。 我們在一項基於概率的調查中研究了香港華人成年人PSU與焦慮,抑鬱和心理健康的關係(N = 4054; 55.0%女性; 平均年齡±SD 48.3±18.3歲)。 使用智能手機成癮量表-精簡版測量PSU。 使用一般焦慮症篩查者2(GAD-2)和患者健康問卷2(PHQ-2)評估焦慮和抑鬱症狀。 使用主觀幸福感量表(SHS)和華威-愛丁堡短期心理健康量表(SWEMWBS)來衡量心理健康。 多變量回歸分析了針對社會人口統計學和與生活方式相關的變量進行調整的關聯。 PSU與心理健康之間的關聯通過焦慮的嚴重程度(GAD-2截止為3)和抑鬱症(PHQ-2截止為3)進行了分層。 我們發現,PSU與焦慮和抑鬱症狀嚴重程度的較高機率以及SHS和SWEMWBS的較低得分相關。 在焦慮或抑鬱症狀篩查陰性的受訪者中,PSU與SHS和SWEMWBS分數較低的關聯仍然存在。 總之,PSU與焦慮,抑鬱和心理健康受損有關。 PSU與心理健康受損的關聯可能與焦慮或抑鬱症狀無關。


沙特阿拉伯卡西姆大學(2019)醫學生的互聯網使用和成癮

Sultan Qaboos Univ Med J. 2019 May;19(2):e142-e147. doi: 10.18295/squmj.2019.19.02.010.

這項研究旨在衡量互聯網使用和成癮的流行程度,並確定其與醫學生之間的性別,學習成績和健康狀況的關係。

這項橫斷面研究是在12月2017至4月2018期間在沙特阿拉伯Buraydah的Qassim大學醫學院進行的。 在臨床前階段(第一年,第二年和第三年),通過簡單的隨機方法將經過驗證的互聯網成癮測試問卷分發給醫學生(N = 216)。 卡方檢驗用於確定互聯網使用和成癮與性別,學習成績和健康之間的重要關係。

共有209名學生完成了問卷(答复率:96.8%),大多數(57.9%)是男性。 總計,有12.4%的人沉迷於Internet,並且57.9有潛力成癮。 女性比男性更常使用互聯網(w = 0.006)。 63.1%的學生的學習成績受到影響,71.8%的學生由於深夜使用互聯網而失去睡眠,這影響了他們參加早間活動。 大多數(59.7%)處於離線狀態時感到沮喪,情緒低落或緊張。

卡西姆大學醫學生的網絡成癮很高,成癮影響了學習成績和心理健康。 為了適當地使用互聯網,需要採取適當的干預和預防措施,以保護學生的身心健康。


網絡成癮和生活質量低下與中國重慶市高中生的自殺意念密切相關(2019)


醫學生網絡成癮的流行:Meta分析(2017)

阿卡德精神病學。 2017 Aug 28。 doi:10.1007 / s40596-017-0794-1。

這項薈萃分析的目的是建立不同國家醫學生IA的流行率的精確估計。 隨機效應模型確定了醫學生中IA的流行率。 進行Meta回歸和亞組分析以確定可能導致異質性的潛在因素。

在3651名醫學生中,IA的合併患病率為30.1%,具有顯著的異質性。 亞組分析顯示,由Chen的互聯網成癮量表(CIAS)診斷的IA合併患病率明顯低於Young的互聯網成癮測驗(YIAT)。 薈萃回歸分析顯示,醫學生的平均年齡,性別比例和IA的嚴重程度不是重要的調節因素。


藏漢中學生網絡成癮:患病率,人口統計學和生活質量(2018)

https://doi.org/10.1016/j.psychres.2018.07.005

網絡成癮(IA)在年輕人中很常見,但在中國的藏族中學生中沒有關於IA的數據。 本研究比較了藏漢中學生的IA患病率,並探討了其與生活質量的關係。 該研究在青海省藏區的兩所中學和中國安徽省的兩所漢族中學進行。 IA,使用標準化儀器測量抑鬱症狀和生活質量。 總的來說,1,385學生完成了評估。 IA的總患病率為14.1%; 藏族學生的15.9%和漢族學生的12.0%。


流行,相關因素以及孤獨和人際關係問題對網絡成癮的影響:清邁醫學生的一項研究(2017)

Asian J Psychiatr。 2017 Dec 28; 31:2-7。 doi:10.1016 / j.ajp.2017.12.017。

網絡成癮在醫學生中很常見,患病率高於一般人群。 識別和創建此問題的解決方案非常重要。 本研究的目的是檢查清邁醫學生的患病率和相關因素,特別是孤獨感和人際關係問題。

在324第一至第六年的醫學生中,56.8%包括平均年齡為20.88(SD 1.8)的女性。 所有與互聯網使用目標和活動相關的完整問卷,青少年網絡成癮測試,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孤獨感量表和人際問題調查表用於識別網絡成癮。

總之,36.7%的受試者表現出網絡成癮,大多數處於輕度水平。 每天使用的時間,孤獨和人際關係問題是強有力的預測因素,而年齡和性別則沒有。 使用互聯網的所有目標都有助於網絡成癮評分的變化。


日本的網絡成癮率:兩項橫斷面調查的比較(2020年)

Pediatr Int。 2020 Apr 16. doi:10.1111 / ped.14250。

網絡成癮是一個嚴重的問題,並且近年來發病率顯著增加。 在為期4年的兩項橫斷面研究中,我們調查了青少年的網絡成癮情況,並評估了他們生活中由此產生的變化。

12年(調查I)和15年(調查II)對初中生(2014至2018歲)進行了評估。 他們填寫了楊氏互聯網成癮測試(IAT),日文版的《一般健康狀況調查表》(GHQ),以及有關睡眠習慣和電子設備使用情況的問卷。

兩項調查共招募了1382名學生。 IAT的平均IAT評分在調查II中(36.0±15.2)顯著高於調查I(32.4±13.6)(p <0.001)。 IAT總得分的增加表明,2018年的網絡成癮率明顯高於2014年。對於GHQ的每個子量表,調查II的社會功能障礙得分均明顯低於調查I(p = 0.022)。 在周末,調查II中的平均總睡眠時間為504.8±110.1分鐘,覺醒時間為08:02 h。 調查II的總睡眠時間和喚醒時間分別比調查I顯著更長和更晚(分別為p <0.001,p = 0.004)。 在調查II中,智能手機的使用也顯著高於調查I(p <0.001)。


兩者之間的雙向預測 網際網路 中國青少年可能患有抑鬱症(2018)

2018 Sep 28:1-11。 doi:10.1556 / 2006.7.2018.87。

該研究的目的是調查(a)在基線時評估的可能抑鬱狀態是否預測了新的發病率 網際網路 (IA)在12月的隨訪中和(b)在基線評估的IA狀態是否預測了隨訪時可能抑鬱的新發生率。

我們在香港中學生中進行了一項12月份隊列研究(n = 8,286),並得出兩個子樣本。 第一個子樣本(n = 6,954)包括使用Chen在基線時非IA的學生 網際網路 使用流行病學研究中心抑鬱量表(<63),該量表(≤3,589)和另一項包括基線時未抑鬱的病例(n = 16)。

在第一個子樣本中,11.5%的非IA病例在隨訪期間發生IA,並且基線可能的抑鬱狀態顯著預測了IA的新發病率[嚴重抑鬱:調整後的比值比(ORa)= 2.50,95%CI = 2.07 ,3.01; 中等:ORa = 1.82,95%CI = 1.45,2.28; 溫和:ORa = 1.65,95%CI = 1.32,2.05; 參考:非抑鬱症],在調整社會人口學因素後。 在第二個子樣本中,38.9%的非抑鬱參與者在隨訪期間出現了可能的抑鬱症。 調整分析顯示,基線IA狀態也顯著預測了可能抑鬱症的新發病率(ORa = 1.57,95%CI = 1.18,2.09)。

由於抑鬱症對青少年有持久的有害影響,因此可能出現抑鬱症的高發病率是值得關注的問題。 基線可能性抑鬱症在隨訪期間預測IA,反之亦然,在基線時無IA /可能性抑鬱症的患者中。


與軍人醫學生和居民互聯網使用相關的行為(2019)

Mil Med。 2019 Apr 2。 pii:usz043。 doi:10.1093 / milmed / usz043。

有問題地使用視頻遊戲,社交媒體和與互聯網相關的活動可能與睡眠剝奪和糟糕的工作表現有關。 對軍事醫療和護理學生及家庭成員進行了網絡成癮測試,以評估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情況。

通過電子郵件(n = 1,000)聯繫了健康科學統一服務大學的醫學和護理學生以及聖地亞哥海軍醫療中心的居民,並進行了包括網絡成癮測試(IAT)在內的調查以及詢問其他特定生活方式的問題變量。 接受網絡成癮評分(IAS)≥50的個體被確定為可能經歷網絡成癮(IA)的有害影響。

在提交的399調查中,由於完全未完成或未能完成整個IAT,68被省略。 在所包括的參與者中,205(61.1%)是男性,125(37.9%)是女性。 平均年齡為28.6歲(SD = 5.1年)。 在培訓狀態方面,對94醫療居民,221醫學院學生和16護理研究生院學生進行了完整的調查。 我們的調查顯示,5.5%的參與者(n = 18)表示與IA有關的互聯網使用問題。 研究結果表明,我們的人口在全球IA估計的較低範圍內顯示出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


每個應力自己的屏幕:與自我承認的屏幕成癮相關的壓力模式和各種屏幕使用的橫斷面調查(2019)

J Med Internet Res。 2019 Apr 2; 21(4):e11485。 doi:10.2196 / 11485。

壓力和屏幕成癮之間的關係通常是通過根據不良適應症或與內容相關的風險來探索屏幕相關行為的一個方面來進行研究的。 通常,很少注意使用不同類型的壓力源的不同屏幕的模式,並且通常會忽略因主觀感覺到的壓力和屏幕上癮而引起的變化。 鑑於成癮和壓力都是複雜的多維因素,我們對個人對屏幕成癮的主觀感知,各種壓力和屏幕使用方式之間的聯繫進行了多變量分析。

使用媒體 - 曲目框架來研究使用模式,我們探索了(1)壓力和屏幕成癮的主觀和定量評估之間的關係; 和(2)壓力類型的差異與主觀屏幕成癮和不同類型的屏幕需求有關。 我們假設屏幕相關行為中的個體間異質性將反映出處理不同壓力因素時的應對差異。

進行了一項基於網絡的多因素調查,以收集有關屏幕相關行為的數據(如屏幕時間,網絡成癮,不同類型的屏幕和相關活動的顯著性),以及不同的壓力源(情緒狀態,感知風險,健康狀況)問題,以及一般生活領域的滿意度)。 我們根據參與者是否報告自己沉迷於互聯網和遊戲(A1)(A0)以及他們是否經歷過重大生活壓力(S1)(S0)進行了小組比較。

在459位調查問卷的響應者中,有654位獲得了完全答复,其中S1A0(44.6%,205/459)組居多,其次是S0A0(25.9%,119/459),S1A1(19.8%,91/459),和S0A1(9.5%,44/459)。 S1A1組在所有類型的壓力,互聯網過度使用和屏蔽時間方面均與S0A0顯著不同(P <.001)。 群組在對短消息服務(SMS)或郵件,搜索信息,購物和新聞報導重要的評級屏幕上沒有區別,但是A1的大多數依賴娛樂屏幕(χ23= 20.5; P <.001),遊戲(χ23= 35.6; P <.001)和社交網絡(χ23= 26.5; P <.001)。 那些依靠屏幕娛樂和社交網絡的人的情緒壓力最多增加19%,感知壓力最多增加14%。 相比之下,那些依靠屏幕進行工作和專業聯網的人的生活滿意度高出10%。 包括年齡,性別和4種壓力類型在內的回歸模型解釋了互聯網使用變化的不到30%,屏幕上癮的可能性不到24%。

我們在屏幕依賴性與情感和感知壓力之間展示了一種強大但異構的鏈接,將屏幕使用模式轉變為娛樂和社交網絡。 我們的研究結果強調了使用ludic和交互式應用程序進行干預以應對壓力的潛力。


對青少年互聯網/智能手機成癮的心理干預的薈萃分析(2020年)

J Behav Addict。 2019 Dec 1; 8(4):613-624。 doi:10.1556 / 2006.8.2019.72。

儘管研究人員先前已經對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和網絡成癮的特殊性進行了分析,但是在青少年中對心理干預對網絡成癮進行干預的有效性方面,文獻上仍然沒有普遍的共識。 本研究試圖通過薈萃分析調查干預計劃對青少年互聯網/智能手機成癮的影響。

我們使用“網絡成癮或電話成癮”與“干預或治療”或“療法”或“程序”與“青少年”的組合搜索了MEDLINE(PubMed),EbscoHost Academic Search Complete,ProQuest和PsycARTICLES以下搜索詞:“ patholog _”,“ problem _”,“ addict_”,“強制性”,“ dependen_”,“視頻”,“計算機”,“ Internet”,“在線”,“干預”,“ treat_”和“ therap_。” 根據標準對在搜索過程中發現的研究進行了審查,並對2000年至2019年發表的六篇論文進行了薈萃分析。僅包括進行干預前和乾預後評估的對照組/比較組的研究。

納入的研究表明,干預措施對互聯網成癮的嚴重程度具有有益的趨勢。 薈萃分析表明所有納入的隨機對照試驗(RCT)及其教育計劃均具有顯著效果。

心理干預可能有助於降低成癮的嚴重程度,但需要進一步的隨機對照試驗來確定認知行為療法的有效性。 這項研究為製定未來解決青少年成癮問題的計劃提供了基礎。


孤獨感在青少年上癮行為中的作用:跨國調查研究(2020年)

JMIR Ment Health。 2020年2月7日; 1(14035):e10.2196。 doi:14035 / XNUMX。

在不斷發展和技術進步的世界中,通過Web進行的社交互動越來越多。 隨著這種變化,孤獨感正成為一個前所未有的社會問題,使年輕人更容易受到各種身心健康問題的影響。 這種社會變化也影響著成癮的動力。

本研究採用認知差異孤獨模型,旨在為青年成癮提供社會心理學觀點。

進行了一項全面調查以收集以下數據:美國(N = 1212;平均20.05,SD 3.19; 608/1212,女性佔50.17%),韓國(N = 1192;平均20.61,SD 3.24; 601/1192,女性佔50.42%) )和1200至21.29歲的芬蘭年輕人(N = 2.85;平均600,標準偏差1200; 50.00/15,女性佔25%)。 用3項孤獨感量表評估感知到的孤獨感。 總共測量了3種成癮行為,包括過量飲酒,強迫性使用互聯網和賭博問題。 估計每個國家使用線性回歸分析的總共2個獨立模型,以檢驗感知到的孤獨感與成癮之間的關係。

孤獨感與所有三個國家/地區的年輕人中僅強迫性使用互聯網密切相關(在美國,韓國和芬蘭,P <.3)。 在韓國樣本中,即使在控制了可能令人困惑的心理變量之後,該關聯仍然與過量飲酒(P <.001)和問題賭博(P <.001)密切相關。

調查結果揭示了在網絡上花費大量時間的年輕人與從事其他類型的成癮行為的年輕人之間存在的差異。 儘管不同的潛在因素可能解釋了成癮的其他形式,但經歷孤獨感始終與各國的強迫性互聯網使用相關。 這些發現使人們對青少年成癮的機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並有助於改善預防和乾預工作,特別是在強迫性使用互聯網方面。


來自印度不同學院的工程專業學生中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的普遍性和模式(2020年)

印度J精神病學。 2019 Nov-Dec;61(6):578-583. doi: 10.4103/psychiatry.IndianJPsychiatry_85_19.

大學生傾向於以可能會對生活的各個方面產生負面影響的方式使用互聯網。 本研究是印度要進行的規模最大的研究之一,旨在了解現有的互聯網使用模式,並估計大學生中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PIU)的患病率。

通用問題互聯網使用量表2(GPIUS-2)用於評估PIU。 進行了多元線性回歸分析,以確定GPIUS-2總得分與人口統計學和互聯網使用相關變量之間的關係。

來自該國不同地區的3973所工程學院的23名​​受訪者中,約四分之一(25.4%)的GPIUS-2得分暗示了PIU。 在所研究的變量中,年齡較大,每天上網時間增加以及主要用於社交網絡的互聯網使用與較高的GPIUS-2得分相關,表明發生PIU的風險較高。 主要將互聯網用於學術活動和在一天的傍晚時段使用Internet的學生較少有PIU。


互聯網成癮和網絡遊戲障礙的認知偏向范圍研究(2020)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 2020 Jan 6; 17(1)。 pii:E373。 doi:10.3390 / ijerph17010373。

網絡成癮和網絡遊戲障礙越來越普遍。 儘管在治療這些成癮性疾病的個體上已經非常關注使用常規心理方法,但仍在進行中的研究探索了在具有互聯網和遊戲成癮性的個體中改變認知偏見的潛力。 一些研究記錄了認知偏見的存在以及偏見修正對網絡成癮和遊戲障礙的有效性。 但是,還沒有任何評論對與網絡成癮和網絡遊戲障礙的認知偏見有關的發現進行綜合。 對於我們來說,進行範圍界定的審查非常重要,以試圖找出有關網絡成癮和遊戲障礙的認知偏見的文獻。 進行了範圍界定的審查,並通過對以下數據庫的搜索來識別文章:PubMed,MEDLINE和PsycINFO。 確定了六篇文章。 由於已經使用了幾種不同的工具,因此確定個人是否具有潛在的互聯網成癮或遊戲成癮的方法存在差異。 關於使用的認知偏差評估任務的特徵,最常用的任務是Stroop任務。 在六項確定的研究中,有五項提供了證據證明這些疾病中存在認知偏差。 只有一項研究檢查了認知偏差的改變並為其有效性提供了支持。 儘管有幾項研究提供了初步的發現,證明了這些障礙中存在認知偏見,但仍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評估偏倚修正的有效性,以及評估中使用的診斷工具和任務範式的標準化。


智能手機成癮是否取決於上癮行為的連續性? (2020年)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 2020 Jan 8; 17(2)。 pii:E422。 doi:10.3390 / ijerph17020422。

由於智能手機的高度可訪問性和移動性,智能手機的廣泛使用已成為一種社會規範,使用戶面臨各種健康和其他風險因素。 但是,關於使用智能手機上癮是否是一種有效的行為上癮,與互聯網和遊戲成癮等類似條件不同,存在爭議。 這篇評論的目的是收集和整合有關智能手機成癮(SA)和有問題的智能手機使用(PSU)的最新研究,以更好地了解(a)它們是否不同於僅將智能手機用作智能手機的成癮者。媒介;以及(b)疾病如何落在成癮行為的連續性上,在某些時候可以將其視為成癮。 進行了系統檢索,檢索了系統評價和薈萃分析的“首選報告項目”(PRISMA)方法,以查找2017年至2019年之間發表的有關SA和PSU的所有相關文章。當前的綜述中共包括108條文章。 大多數研究既沒有將SA與其他技術成癮相區分,也沒有闡明SA是對實際智能手機設備還是該設備提供的功能的依賴。 大多數研究也沒有直接將其研究建立在解釋SA及其關聯的病因或因果關係的理論上。 提出了有關如何將SA視為新興的行為成癮的建議。


青少年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自發緩解的預測因素:一年的隨訪研究(2010年)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 2020 Jan 9; 17(2)。 pii:E448。 doi:10.3390 / ijerph17020448。

互聯網的問題使用變得越來越重要,尤其是對於青少年,許多國家都報告了很高的流行率。 儘管國際研究活動不斷增多,據報導的患病率也有所增加,但很少有研究關注自發緩解及其可能原因。 在272名青少年的高風險人群中,我們使用標準化的診斷工具調查了基線(在t1時)的哪些社會人口統計學和社會心理特徵預測了一年後(在t2時)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的自發緩解。 通過雙變量和多元邏輯回歸分析確定預測變量。 在二元回歸中,我們發現男性性別,較高的自我效能感(t1),較低水平的不良適應情緒調節策略(t1),較低的抑鬱症(t1),較低的表現和學校焦慮症(t1),較低的社交互動焦慮症(t1)和較低的拖延(t1),以預測在t2時出現問題的互聯網使用的自發緩解。 在多變量分析中,較低水平的不良適應情緒調節策略(t1)是一年後緩解(t2)的唯一具有統計學意義的預測指標。 首次觀察到情緒調節與自發緩解青少年互聯網使用問題的高度相關性。 基於這些發現,可以在未來的預防措施中專門培訓和促進情緒調節。


醫學生網絡成癮的流行:伊朗西南部的一項研究(2019年)

Cent Eur J公共衛生。 2019 Dec;27(4):326-329. doi: 10.21101/cejph.a5171.

在當今世界,儘管受益匪淺,對計算機技術的需求不斷增長,並且互聯網技術得到廣泛應用的影響,但許多人,尤其是學生,由於網癮而遭受了心理健康和社會關係的損害; 因此,鑑於先前在網絡成癮領域研究的矛盾結果,本研究旨在確定阿瓦士·jundishapur醫科大學學生的網絡成癮率。

這項描述性研究是對Ahvaz Jundishapur醫科大學的所有學生進行的。 為了收集數據,使用網絡成癮測試問捲和人口統計資料。

結果表明,網絡成癮在大學生中很普遍(t = 23.286,p <0.001)。 男性和女性之間的網絡成癮有顯著差異,男性用戶中更普遍(t = 4.351,p = 0.001)。 各種類別的網絡成癮患病率分別為:正常1.6%,輕度47.4%,中度38.1%和嚴重12.9%。 我們的分析還顯示,與初中相比,重度網絡成癮的高年級學生的比例(16.4%)顯著更高(χ2 = 30.964; p <0.001)。

根據這項研究的結果,可以得出結論,醫學生存在相當大的網絡成癮現象,為了預防風險和並發症,似乎有必要考慮健康和採取適當的治療措施。


具有政治動機的互聯網成癮:大規模政治動盪中在線信息暴露,互聯網成癮,FOMO,心理健康和激進主義之間的關係(2020年)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 2020 Jan 18; 17(2)。 pii:E633。 doi:10.3390 / ijerph17020633。

這項研究探討了網絡成癮趨勢,害怕錯過機會(FOMO)以及心理健康在網絡上接觸與運動有關的信息的在線暴露與支持激進行動之間的關係中的中介作用。 在《反引渡法修正案》(Anti-ELAB)運動期間(N = 290)進行了針對大學生的問卷調查。 研究結果揭示了網絡成癮和抑鬱症的主要中介作用。 這些發現通過解決數字架構之外的互聯網使用的政治影響,豐富了政治傳播的文獻。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這項研究呼應了有關抗議環境引起的抑鬱症狀的文獻。 根據本次調查的結果,也應關注抗議活動期間抑鬱症引發的激進政治態度。


選定人口因素背景下有網絡成癮風險的個人的精神病理症狀(2019)

Ann Agric Environ Med。 2019 Mar 22; 26(1):33-38。 doi:10.26444 / aaem / 81665。

研究網絡成癮問題的研究人員指出,這種依賴性通常與多種病理性疾病的症狀並存,包括焦慮症,抑鬱症,軀體化症和強迫症。 這項研究的目的是比較有網絡成癮風險的個體(根據Young的標準)和沒有成癮風險的個體在性別和居住地方面的心理病理症狀的嚴重程度(城市與農村)。

該研究包括692位受訪者(485位女性和207位男性)。 參與者的平均年齡為20.8歲。 其中56.06%居住在城市地區,而43.94%居住在農村地區。 使用了以下工具:作者設計的社會人口統計學調查表,楊的20項互聯網成癮測試(IAT,Majchrzak和Ogińska-Bulik的波蘭語翻譯)以及波蘭文的“ O”症狀清單(Kwestionariusz Objawowy“ O”) ),由Aleksandrowicz撰寫。

具有網絡成癮風險的個體顯示出比沒有這種成癮風險的個體更嚴重的病理症狀。 城市和農村地區存在互聯網依賴風險的人群的精神病理症狀嚴重程度存在差異。

發現有網絡成癮風險的個體的特徵是強迫症,轉化,焦慮和抑鬱症狀的嚴重程度顯著增加。 與城市同齡人相比,生活在農村地區的網絡成癮風險人群的精神病理症狀明顯更嚴重,主要是強迫症,憂鬱症和恐怖症。


印度專業人士的網絡成癮和白天嗜睡:基於網絡的調查(2019)

印度J精神病學。 2019 May-Jun;61(3):265-269. doi: 10.4103/psychiatry.IndianJPsychiatry_412_18.

互聯網過度使用與合併精神疾病之間關係的可能性正在上升。 然而,睡眠障礙是與網絡過度使用相關的常見精神症狀。 我們的目標是檢查互聯網過度使用與白天過度嗜睡,印度專業人士的睡眠問題之間的關係。

這是一項基於網絡的橫斷面研究,通過預先設計的調查表進行了調查,其中包括各個專業群體。 問卷中包含的信息包括社會人口統計學詳細信息,楊氏網絡成癮測試(IAT)和愛潑華嗜睡量表(ESS)。

關於1.0%的總樣本群體具有嚴重的網絡成癮,而13%處於中度網絡成癮的範圍內,並且IAT的平均得分被發現為32(標準差[SD] = 16.42)。 與沒有和輕度網絡成癮的人相比,中度和重度網絡成癮者(5.61±1.17)的總夜間睡眠時間(6.98±1.12)的平均持續時間顯著較低。 中度和重度成癮的個體的ESS平均得分顯著較高(M = 10.64,SD = 4.79)。 我們在5中發現了駕車時的困倦(χ2 = 27.67; P <0.001),坐著和看書(χ2 = 13.6; P 乘坐汽車旅行(0.004)2 = 15.09; P = 0.002),下午休息時間(χ2 = 15.75; P = 0.001)和後期安靜時間(χ2 = 24.09; P <0.001),即使在控制了年齡和性別的混雜影響之後,也預測會成為中度至重度網絡成癮的成員。


日本青少年的網絡成癮,智能手機成癮和Hikikomori特徵:社會孤立和社交網絡(2019)

前精神病學。 2019 Jul 10; 10:455。 doi:10.3389 / fpsyt.2019.00455。

背景:隨著互聯網用戶數量的增加,與互聯網過度使用相關的問題也越來越嚴重。 青少年和青年可能特別被各種在線活動所吸引和關注。 在這項研究中,我們調查了網絡成癮,智能手機成癮以及日本年輕人中hikikomori,嚴重社交退縮的風險之間的關係。 方法:受試者為日本478大學生。 他們被要求完成研究調查問卷,其中包括有關人口統計學,互聯網使用,網絡成癮測試(IAT),智能手機成癮量表(SAS) - 短版本(SV),25項目Hikikomori問卷(HQ-)的問題。 25)等我們根據互聯網使用的目的或每個自我評定量表的總分來調查兩組結果的差異和相關性,例如網絡成癮風險的篩選陽性或陰性,智能手機成癮或者hikikomori。 結果:有一種趨勢是男性喜歡在互聯網上使用遊戲,而女性主要使用互聯網進行社交網絡 通過 智能手機,女性平均SAS-SV得分較高。 根據互聯網使用的主要目的,玩家和社交媒體用戶之間的兩組比較表明,遊戲玩家使用互聯網的時間更長,並且具有更高的平均IAT和HQ-25得分。 關於hikikomori特性,HQ-25上hikikomori高風險的受試者的互聯網使用時間較長,IAT和SAS-SV的得分較高。 相關分析顯示,HQ-25和IAT評分具有相對較強的關係,儘管HQ-25和SAS-SV的評分相對較弱。 討論:互聯網技術極大地改變了我們的日常生活,也改變了我們的溝通方式。 隨著社交媒體應用程序變得越來越流行,用戶與互聯網的聯繫更加緊密,他們在現實世界中與其他人共度的時間也在不斷減少。 男性經常將自己與社交社區隔離,以便參與在線遊戲,而女性使用互聯網則不會被排除在網上通信之外。 心理健康服務提供者應該意識到網絡成癮和hikikomori的嚴重性。


網絡成癮的流行,與心理困擾的關係,大學生應對策略(2019)

今日護士教育。 2019 Jul 12; 81:78-82。 doi:10.1016 / j.nedt.2019.07.004。

本研究旨在描述大學生網絡成癮(IA)的流行程度及其對心理困擾和應對策略的影響。

使用163學生護士的便利樣本收集數據。

結果表明,學生中IA的患病率較高。 此外,與非IA組相比,IA組中使用迴避和解決問題的應對機制具有統計學意義(p <0.05)。 這與對心理困擾和自我效能感的負面影響更大(p <0.05)。

IA在普通人群和大學生中是一個日益嚴重的問題。 它會影響學生生活和表現的許多方面。


孟加拉國學生的互聯網使用問題:社會人口因素,抑鬱,焦慮和壓力的作用(2019)

Asian J Psychiatr。 2019 Jul 9; 44:48-54。 doi:10.1016 / j.ajp.2019.07.005。

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PIU)已成為全球公共心理健康的一個關注點。 然而,很少有研究評估孟加拉國的PIU。 目前的橫斷面研究估計了6月至7月405期間,孟加拉國2018大學學生的PIU患病率及其相關危險因素。 這些措施包括社會人口學問題,互聯網和健康相關變量,網絡成癮測試(IAT)和抑鬱,焦慮和壓力量表(DASS-21)。 受訪者中PIU的患病率為32.6%(IAT的≥50的臨界評分)。 與女性相比,男性的PIU患病率更高,儘管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與互聯網相關的變量和精神病合併症與PIU呈正相關。 從未調整的模型中,更頻繁地使用互聯網和花在互聯網上的更多時間被確定為PIU的強預測因子,而調整後的模型顯示抑鬱症狀和壓力僅作為PIU的強預測因子。


網絡成癮及其與阿薩姆邦Kamrup區城市青少年抑鬱,焦慮和壓力的關係(2019)

J Family Community Med。 2019 May-Aug;26(2):108-112. doi: 10.4103/jfcm.JFCM_93_18.

在這些數字化的現代時代,互聯網的使用已成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青少年的生活。 與此同時,網絡成癮已經成為一種嚴重的痛苦。 然而,在印度尚未充分研究網絡成癮對這些關鍵年代的影響。 這項研究的目的是確定卡姆魯普市區青少年網絡成癮的流行程度,並評估其與抑鬱,焦慮和壓力的關係。

在阿薩姆邦坎魯普區市區的高中/大學學生中進行了橫斷面研究。 在阿薩姆邦坎普魯普區103所政府和私立高中/學院中,隨機選擇了10所學院,共有440名學生參加了研究。 在研究中使用了預先測試,預先設計的問卷,楊氏互聯網成癮量表和抑鬱焦慮焦慮量表21(DASS21)。 卡方檢驗和費舍爾精確檢驗用於評估網絡成癮與抑鬱,壓力和焦慮之間的關聯。

受訪者的多數(73.1%)為女性,平均年齡為17.21年。 網癮的流行率為80.7%。 使用互聯網的主要目的是社交網絡(71.4%),然後是研究(42.1%),大多數(42.1%)報告每天在互聯網上花費3-6小時。 網絡成癮和壓力(優勢比= 12),抑鬱(優勢比= 14)和焦慮(優勢比= 3.3)之間存在顯著關聯。

 


家庭過程對香港青少年網絡成癮的影響(2019)

前精神病學。 2019 Mar 12; 10:113。 doi:10.3389 / fpsyt.2019.00113。

本研究調查了親子子系統的質量(以行為控制,心理控制和親子關係為指標)如何預測高中生的網絡成癮(IA)水平和變化率。 它還研究了父親和母親相關因素對青少年IA的同時和縱向影響。 在2009/2010學年開始時,我們隨機選擇了香港的28所高中,並邀請7年級的學生在整個高中期間每年完成一次問卷調查。 本研究使用在高中階段(4-6年級)收集的數據,其中包括3,074名學生的匹配樣本(在第15.57浪中為0.74±4歲)。 生長曲線模型分析顯示,高中階段青少年IA的趨勢略有下降。 雖然較高的父親行為控制可以預測兒童的初始水平較低,而IA的下降速度較慢,但母親行為控制並不是這些措施的重要預測指標。 相比之下,較高的母親而非父親的心理控制與青少年IA的較高初始水平和較快下降之間存在顯著關係。 最後,更好的父子關係和母子關係預示著青少年的IA初始水平較低。 然而,雖然較差的母子關係預示了青少年IA的下降更快,但父子關係的質量卻沒有。 在回歸分析中納入所有父子子系統因素後,父親行為控制和母親心理控制被確定為青少年IA的兩個獨特的並發和縱向預測因子。 本研究結果描述了父母控制和親子關係在塑造高中生兒童IA方面的重要作用,這在科學文獻中並未充分涉及。 該研究還闡明了與父子子系統相關的不同過程的相對貢獻。 這些發現強調需要區分以下內容:(a)的水平和


韓國中學生網絡成癮預防計劃的效果(2018)

公共衛生護理。 2018 Feb 21。 doi:10.1111 / phn.12394。 [印刷前的電子版]

這項研究探討了自我調節效能改善計劃對韓國中學生自我控制,自我效能,網絡成癮以及上網時間的影響。 該計劃由學校護士領導,是基於Bandura社會認知理論的綜合自我效能和自我調節促進策略。

使用準實驗,非等效,對照組,事後測試設計。 參與者是79中學生。

測量包括自我控制量表,自我效能量表,網絡成癮易感性量表和網絡成癮評估。

與對照組相比,干預組的自我控制和自我效能顯著增加,網絡成癮和在互聯網上花費的時間顯著減少。

由學校護士領導的一項計劃,該計劃整合併應用了自我效能感和自我調節干預策略,被證明可以有效地預防學生的網絡成癮。


青少年網絡成癮與父母的關係,情緒調節和無情的性格特質(2018)

Biomed Res Int。 2018可能是23; 2018:7914261。 doi:10.1155 / 2018 / 7914261。

這項研究的目的是調查青少年社區樣本中與父母的關係,情緒調節和冷酷無情的特徵與網絡成癮的關聯。 自我報告衡量與父母(母親和父親),情緒調節(在兩個方面:認知重新評估和表達抑制),冷酷無情的特徵(在三個方面:冷酷無情,漠不關心和無情)和互聯網的關係743青少年10年至21年完成成癮。 結果顯示,低感知的母親可用性,高認知重新評估和高度冷酷似乎是網絡成癮的預測因素。 然後討論這些發現的含義。


青少年網絡成癮,網絡欺凌和受害關係:來自土耳其的樣本(2019)

J Addict護士。 2019 Jul/Sep;30(3):201-210. doi: 10.1097/JAN.0000000000000296.

該研究是一項描述性和關係性研究,旨在分析互聯網使用和網絡成癮對青少年網絡受害和網絡欺凌的影響。該研究的範圍包括學生(N = 3,978)在高中學習位於黑海地區的市中心。 學生通過分層和簡單的隨機抽樣方法確定,而研究樣本包括2,422自願高中學生。 這些數據是通過青少年信息表,網絡成癮量表和網絡受害者和欺凌量表收集的。 在數據分析中,使用描述性統計數據,例如數量,百分比,平均值和標準差,而獨立樣本t檢驗,單因素方差分析和相關係數用於比較組。 通過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研究了自變量對網絡受害和網絡欺凌的預測效應。 參與該研究的青少年的平均年齡為16.23±1.11年。 平均得分計算為網絡成癮的25.59±15.88,網絡受害的29.47±12.65和網絡欺凌的28.58±12.01。 在我們的研究中,發現青少年的網絡成癮,網絡受害和網絡欺凌分數很低,但網絡受害和網絡欺凌與互聯網使用特徵和網絡成癮有關。 互聯網使用特徵,網絡受害,欺凌流行和關係研究應該在青少年中進行。 建議提高對家庭有害使用互聯網的認識。


青少年網絡濫用:大型社區樣本中父母和同伴依戀的作用研究(2018)

Biomed Res Int。 2018 Mar 8; 2018:5769250。 doi:10.1155 / 2018 / 5769250。

青少年是新技術的主要使用者,其主要使用目的是社交互動。 儘管新技術對青少年有用,但在解決他們的發展任務時,最近的研究表明,它們可能成為他們成長的障礙。 研究表明,網絡成癮的青少年與父母的關係質量較差,個人困難較多。 但是,考慮到青少年對父母和同伴的心理狀況的了解,關於青少年所起的作用的研究還很有限。 我們在大量的青少年社區樣本中進行了評估(N = 1105)互聯網使用/濫用,青少年對父母和同伴的依戀以及他們的心理狀況。 考慮到青少年心理病理風險的調節作用,進行了層次回歸分析,以驗證父母和同伴依戀對互聯網使用/濫用的影響。 結果表明,青少年對父母的依戀對互聯網的使用產生了重大影響。 青少年的心理病理風險對母親依戀與互聯網使用之間的關係具有調節作用。 我們的研究表明,需要進一步研究,同時考慮個人和家庭變量。


女大學生睡眠質量與網絡成癮的關係(2019)

前神經科。 2019 Jun 12; 13:599。 doi:10.3389 / fnins.2019.00599。

超過40%的台灣大學學生會遇到睡眠問題,這些問題不僅會影響他們的生活質量,還會導致心身疾病。 在影響睡眠質量的所有因素中,網上沖浪是最普遍的因素之一。 女大學生比男性大學生更容易受到與互聯網相關的睡眠障礙的影響。 因此,本研究旨在調查(1)網絡成癮與睡眠質量之間的關係,以及(2)不同互聯網使用程度的學生是否存在睡眠質量的顯著變化。

這項基於問卷調查的結構化橫斷面研究招收了台灣南部一所技術學院的學生。 調查問卷收集了以下三個方面的信息:(1)人口統計學,(2)睡眠質量與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SQI)和(3)網絡成癮嚴重程度使用20項目網絡成癮測試(IAT)。 進行多元回歸分析以檢查參與者之間PSQI和IAT評分之間的相關性。 Logistic分析用於確定PSQI和IAT評分之間關聯的重要性。

總共招募了503女學生(平均年齡17.05±1.34)。 在控制了睡眠前智能手機的年齡,體重指數,吸煙和飲酒習慣,宗教信仰和習慣性使用後,發現網絡成癮與主觀睡眠質量,睡眠潛伏期,睡眠持續時間,睡眠障礙,使用睡眠藥物顯著相關和白天功能障礙。 與有輕度或無網絡成癮者相比,中度和重度網絡成癮的學生注意到PSQI反映的睡眠質量更差。 IAT評分與睡眠質量之間關聯的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睡眠質量與總IAT評分之間存在顯著相關性(優勢比= 1.05:1.03~1.06, p <0.01)。


突尼斯蘇塞大學生網絡成癮的流行和預測因素(2018)

J Res Health Sci。 2018 Jan 2;18(1):e00403.

目前的研究是在突尼斯蘇塞的2012-2013大學進行的。 使用自我管理的調查問卷收集來自該地區556隨機選擇的大學的5學生的數據。 收集的數據涉及使用年輕網絡成癮測試的社會人口特徵,物質使用和網絡成癮。

回复率為96%。 參與者的平均年齡為21.8±2.2年。 女性代表51.8%。 在280(54.0%; CI95%:49.7,58.3%)參與者中發現對互聯網使用的控制不佳。 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低,年齡小,終生吸煙和終身使用非法藥物與學生對互聯網使用的控制不良顯著相關。 然而,其中影響互聯網使用的最有影響力的因素是2.4的調整後比值比率不足。

蘇塞的大學生,尤其是研究生中,互聯網使用控制不良的現象非常普遍。 需要一項國家干預計劃,以減少青年人的這一問題。 一項針對在校和校外青少年以及年輕人的全國性研究將確定高風險人群,並確定乾預和預防網絡成癮的最有效時間。


沙特阿拉伯大學生(2019)樣本中的網絡成癮,心理困擾和應對策略之間的關係

堅持精神病護理。 2019 Sep 30。 doi:10.1111 / ppc.12439。

這項研究旨在調查網絡成癮(IA),心理困擾和應對策略之間的關係。

使用163學生護士的便利樣本收集數據。

結果表明,學生中IA的患病率較高。 此外,與非IA組相比,IA組中使用迴避和解決問題的應對機制具有統計學意義(P <.05)。 這與對心理困擾和自我效能感的負面影響更大(P <.05)。

IA在普通人群和大學生中是一個日益嚴重的問題。 它會影響學生生活的許多方面。


認知行為療法會減少網絡成癮嗎? 系統評價和薈萃分析(2019)的協議

醫學(巴爾的摩)。 2019 Sep; 98(38):e17283。 doi:10.1097 / MD.0000000000017283。

張傑1,2, 張..1, 徐峰1.

抽象

背景:

認知行為療法被認為是網絡成癮的一種手段,但是其長期效果以及網絡成癮類型和文化的影響仍不清楚。

目的:

這項研究旨在評估認知行為療法對網絡成癮症狀和其他相關心理病理症狀的療效。

方法與分析:

我們將搜索PubMed,知識網絡,Ovid Medline,重慶Vip數據庫,萬方和中國國家知識基礎設施數據庫。 綜合薈萃分析軟件中的隨機效應模型將用於進行主要的薈萃分析。 Cochran Q和I用於評估異質性,而漏斗圖和Egger檢驗用於評估出版偏倚。 使用Cochrane偏倚風險工具評估每個納入研究的偏倚風險。 主要結果是網絡成癮症狀,而次要結果是心理病理症狀,上網時間和輟學率。

試用註冊號: PROSPERO CRD42019125667。

結論:31568011

作者:  10.1097 / MD.0000000000017283


八個國家大學生互聯網使用問題的相關性:一項國際橫斷面研究(2019)

Asian J Psychiatr。 2019 Sep 5; 45:113-120。 doi:10.1016 / j.ajp.2019.09.004。

在過去的二十年中,互聯網的使用在全球範圍內呈指數增長,沒有最新的跨國互聯網對問題互聯網使用(PIU)及其相關信息的比較。 本研究旨在探討歐洲和亞洲大陸不同國家的PIU的模式和相關性。 此外,評估了不同國家與PIU相關的因素的穩定性。

一項國際橫斷面研究,總共從八個國家的大學/學院中招募了2749名參與者:孟加拉國,克羅地亞,印度,尼泊爾,土耳其,塞爾維亞,越南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UAE)。 參與者完成了評估PIU的通用問題互聯網使用量表-2(GPIUS2),以及評估抑鬱和焦慮症狀的患者健康問卷焦慮抑鬱量表(PHQ-ADS)。

最終分析中包括2643位參與者(平均年齡21.3±2.6; 63%的女性)。 整個樣品的PIU總患病率為8.4%(範圍為1.6%至12.6%)。 與三個歐洲國家相比,來自五個亞洲國家的參與者的平均GPIUS2標準化分數顯著更高。 在不同國家和文化中,抑鬱和焦慮症狀是與PIU相關的最穩定和最強烈的因素。

PIU是大學/大專院校年輕人中一種重要的新興心理健康狀況,在本研究中,心理困擾是PIU在不同國家和文化中最強大和最穩定的關聯。 本研究強調了篩選大學生和學生參加PIU的重要性。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學生網絡成癮檢測率:一項薈萃分析(2018)

兒童青少年精神病學健康。 2018 May 25;12:25. doi: 10.1186/s13034-018-0231-6.

在本薈萃分析中,我們試圖估計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學生中的網絡成癮率,以提高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並為預防網絡成癮提供依據。

2006和2017之間關於中國大學生網絡成癮流行的合格文章來自中國在線期刊,萬方,VIP,中國國家知識基礎設施以及PubMed的全文數據庫。 Stata 11.0用於執行分析。

分析中總共包括26篇論文。 樣本總數為38,245,其中4573被診斷為網絡成癮。 在中國大學生中,網絡成癮的綜合檢測率為11%(95%的置信區間[CI] 9-13%)。 男學生(16%)的檢出率高於女學生(8%)。 南部地區的網絡成癮檢測率為11%(95%CI 8-14%),北部地區為11%(95%CI 7-14%),東部地區為13%(95%CI 8-18%)在中西部地區佔9%(95%CI為8-11%)。 根據不同的量表,使用Young量表的網絡成癮檢測率分別為11%(95%CI 8-15%)和使用Chen量表的9%(95%CI 6-11%)。 累積薈萃分析表明,近三年的檢出率略有上升趨勢,並逐漸趨於穩定。

中國大學生外出學習的網絡成癮檢測率為11%,高於其他一些國家,並且表現出令人擔憂的情況。 應採取有效措施防止進一步的網癮並改善現狀。


班加羅爾(2017)醫學生網絡成癮的流行和模式

國際社區醫學與公共衛生雜誌 4,沒有。 12(2017):4680-4684。

對班加羅爾Rajarajeswari醫學院和醫院的一年級醫學生進行了橫斷面研究。 根據Chaudhari等人的研究中發現的125%,根據醫學生中網絡成癮的患病率計算的樣本量是58.87。 在收集數據時,在課堂上出現的所有140學生都同意參與該研究。 採用Young的8項目問捲和20項目網絡成癮量表進行半結構化問卷調查。 使用SPSS版本21.0分析數據。 Pearson的卡方檢驗用於了解兩個變量之間的關聯。
在140研究對像中,大多數(73.57%)是18年齡,62.14%是女性。 81(57.86%)是敵對行動。 77(55%)的學生每天使用互聯網獲取4-6小時。 80(57.14%)學生使用互聯網超過5年。 根據Young的8項目調查問卷,網絡成癮的患病率是66中的47.14(140%)。 在66中,最常用的小工具是移動設備,最常見的用途是社交網絡。 根據Young的20項目量表,最常見的網絡成癮模式是可能上癮(49.29%)。 據觀察,地方之間的網絡成癮多於旅行者,這種關聯被發現具有統計學意義。


基於DSM-5的網絡成癮標準的表現:三個樣本的因子分析檢查(2019)

J Behav Addict。 2019可能23:1-7。 doi:10.1556 / 2006.8.2019.19

診斷“互聯網游戲障礙”(IGD)已包含在《互聯網游戲障礙》的第五版中 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 但是,尚未對九項標准進行充分的審查,以確定其診斷價值。 本研究的重點是更廣泛的網絡成癮(IA)方法,包括其他互聯網活動。 目前尚不清楚IA的構造在維度和同質性方面是什麼以及個體標準如何對解釋的方差做出貢獻。

基於從一般人群樣本中收集的信息,進行了三次獨立的探索性因子分析和多項邏輯回歸分析(n = 196),是在工作中心招募的樣本(n = 138)和一個學生樣本(n = 188)。

兩個成人樣本都顯示出明顯的單因素解決方案。 對學生樣本的分析表明了雙因素解決方案。 只有一個項目(標準8:從負面情緒中逃脫)可以分配給第二個因素。 總而言之,所有三個樣本中第八個標準的高認可率表明低辨別力。

總體而言,分析表明,IAG的結構在一個維度上由IGD的診斷標準代表。 但是,學生樣本表明了該標準針對特定年齡段的表現。 “逃避負面情緒”標準可能不足以區分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和沒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 這些發現值得進一步檢查,尤其是在不同年齡組以及未預先選擇的樣本中有關標準的執行情況。


香港青少年網絡成癮:患病率,心理社會關聯及預防(2019)

J Adolesc Health。 2019 Jun;64(6S):S34-S43. doi: 10.1016/j.jadohealth.2018.12.016.

審查和分析了香港青少年中的網絡成癮(IA)的流行率及其相關性,以及當地針對青少年IA的預防計劃,以期發現服務差距並提出前進的建議。 從8年至2009年發布的ProQuest和EBSCOhost的2018篇論文中,青少年IA的當地患病率被發現在3.0%到26.8%之間,高於世界其他地區。 研究越新,患病率越高。 七篇論文提供了IA的相關性。 IA的危險因素包括男性,高中畢業,學習成績差,抑鬱,自殺意念,家庭雜亂無章,家庭成員患有IA,父母的文化程度較低以及使用限制性育兒風格。 研究發現,具有自信,高中表現的青少年,具有積極的青年發展素質,以及受過良好教育的父母,可以預防IA。 IA對青少年的成長以及身體,心理和社會心理髮展產生不利影響。 從這些搜索引擎以及政府部門和機構的網站中確定了十項預防計劃。 他們都專注於教育,技能培訓,行為改變和提高公眾意識。 與煙草和酒精不同,互聯網是一種工具,媒體素養已成為一項必不可少的技能。 根據現有證據,應加強可修改的保護因素以遏制該問題。


初級醫生的網絡成癮:橫斷面研究(2017)

Indian J Psychol Med。 2017 Jul-Aug;39(4):422-425. doi: 10.4103/0253-7176.211746.

過度使用互聯網已被歸因於社會職業功能障礙,本研究針對的是初級醫生,迄今為止尚未進行過多次研究。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初級醫生與網絡成癮的比例以及是否存在是使用一般健康問卷(GHQ)評估增加的互聯網使用和心理困擾之間的任何關係。

要求一百名研究生和房屋外科醫生填寫專門準備的備考,互聯網成癮測試問捲和GHQ,並對數據進行分析。 在100名研究參與者中,有13%被發現患有中度成癮,並且沒有嚴重成癮。


工作場所的網絡成癮及其對工人生活方式的影響:來自印度南部的探索(2017)

Asian J Psychiatr。 2017 Dec 9; 32:151-155。 doi:10.1016 / j.ajp.2017.11.014。

本研究旨在探索信息技術(IT)行業和非IT行業的互聯網使用,以了解其對生活方式和功能的影響。 使用橫斷面研究設計,與各政府/私營部門組織的250員工(使用互聯網超過一年,以及畢業及以上教育水平)進行評估。

參加者的平均年齡為30.4歲。 9.2%的參與者屬於因使用互聯網而導致功能成癮/中度損害的偶發性問題/“處於危險中”的類別。 據統計,更多處於“高風險類別”的參與者報告了工作推遲和生產力的變化。 參加者可能會增加上網成癮的風險,從而推遲了睡眠,進餐,個人衛生和家庭時間。


網絡成癮與大學生失眠,焦慮,抑鬱,壓力和自尊的關係:跨部門設計研究(2016)

公共科學圖書館之一。 2016 Sep 12; 11(9):e0161126。 doi:10.1371 / journal.pone.0161126。

網絡成癮(IA)可能是大學醫學生的一個主要關注點,旨在發展成為衛生專業人員。 這種成癮的含義及其與睡眠,情緒障礙和自尊的關聯可能會阻礙他們的學習,影響他們的長期職業目標,並對整個社會產生廣泛而有害的後果。 本研究的目標是:1)評估大學醫學生的潛在IA,以及與之相關的因素; 2)評估潛在的IA,失眠,抑鬱,焦慮,壓力和自尊之間的關係。

我們的研究是在聖約瑟夫大學的三個學院:醫學,牙科和藥學的600學生中進行的基於問卷調查的橫斷面調查。 使用了四份經過驗證的可靠問卷:年輕網絡成癮測試,失眠嚴重程度指數,抑鬱焦慮壓力量表(DASS 21)和羅森堡自尊量表(RSES)。

潛在的IA患病率為16.8%,男性和女性之間存在顯著差異,男性患病率較高(23.6%對13.9%)。 潛在的IA與失眠,壓力,焦慮,抑鬱和自尊之間存在顯著相關性; 有潛力IA的學生的ISI和DASS分數較高,自尊心較低。


網絡成癮的現狀及其與心理健康的關係; 喀爾哈爾大學醫學科學生案例研究(2015)

本研究旨在評估喀爾喀爾大學醫學院網絡成癮與心理健康的關係。 作為一項描述性分析研究,本研究是在428大學學生中進行的,他們正在研究2015的醫學科學。 本研究中使用的工具是一個由三部分組成的問卷; 第一部分包括參與者的人口特徵; 第二部分是年輕的網絡成癮測試,第三部分是一般健康問卷(GHQ-28)。

調查結果:77.3的參與者沒有網絡成癮,21.7面臨網絡成癮的風險,0.9遭受網絡成癮。 此外,心理健康與網絡成癮之間存在顯著關係。

結論: 網絡成癮與學生的心理健康之間存在關聯。


數字成癮:增加孤獨,焦慮和抑鬱(2018)

神經調節 5,no。 1(2018):3。

數字成癮由美國成癮醫學會(ASAM)和美國精神病學協會(APA)定義為“……大腦獎勵,動機,記憶力和相關電路的一種主要的慢性疾病。 這些迴路的功能障礙會導致特徵性的生物學,心理,社會和精神表現。 這反映在個人通過物質使用和其他行為在病理上追求報酬和/或救濟的情況下……”,例如互聯網游戲或類似行為。 在完成一項關於課堂上和課外使用智能手機的調查的大學樣本中,觀察到了數字成癮的症狀,例如孤獨感(也稱為“語音”)增加,焦慮和沮喪。 其他觀察包括對“ iNeck”(不良)姿勢的觀察,以及多任務/半任務在樣本中的流行情況。 討論了繼續進行數字加法的含義。


伊朗婦女的社交媒體成癮和性功能障礙:親密和社會支持的中介作用(2019)

J Behav Addict。 2019可能23:1-8。 doi:10.1556 / 2006.8.2019.24。

社交媒體的使用在互聯網用戶中越來越受歡迎。 鑑於社交媒體在智能手機上的廣泛使用,人們越來越需要研究使用此類技術對性關係及其結構(如親密關係,滿意度和性功能)的影響。 然而,人們對社交媒體成癮對性窘迫的潛在機制知之甚少。 這項研究調查了兩個結構(親密和感知的社會支持)是否是已婚婦女社交媒體成癮和性窘迫相關聯的調解者。

所有參與者都進行了一項前瞻性研究(N = 938; 平均年齡= 36.5歲)完成了卑爾根社交媒體成癮量表以評估社交媒體成癮,女性性苦難量表(經修訂以評估性苦難),一維關係親密度量表以評估親密關係以及感知社會支持的多維量表以評估感知的社會支持。

結果顯示,社交媒體成癮具有直接和間接(通過親密和感知的社會支持)對性功能和性窘迫的影響。


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的健康心靈(2018)

本文針對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PIU)行為的青少年設計並測試了一種基於認知行為的預防性干預計劃。 該計劃是心理干預計劃 - 青少年互聯網使用(PIP-IU-Y)。 採用基於認知的治療方法。 來自四所學校的45中學生共完成了由註冊學校輔導員以小組形式進行的干預計劃。

在三個時間點收集三組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問卷(PIUQ),社交互動焦慮量表(SIAS)和抑鬱焦慮壓力量表(DASS)的自我報告數據:干預前一周1,最後一次干預後立即會話和乾預後的1月份。 P播出的t檢驗結果表明,該方案可有效預防負面進展到更嚴重的網絡成癮階段,並減少參與者的焦慮和壓力以及互動恐懼症。 干預期結束時效果立即明顯,干預後一個月維持1。

這項研究是率先為PIU青少年制定和測試預防性干預計劃的研究之一。 我們的計劃在預防有問題的用戶中PIU及其症狀的負面進展方面的有效性使我們假定該計劃還將阻止正常使用者出現嚴重症狀。


互聯網與兒童的心理健康(2020年)

J健康經濟。 2019十二月13; 69:102274。 doi:10.1016 / j.jhealeco.2019.102274。

兒童晚期和青春期是社交和情感發展的關鍵時期。 在過去的二十年中,這個生命階段受到了互聯網作為信息,通信和娛樂來源的幾乎普遍採用的巨大影響。 我們使用6300-2012年期間英格蘭2017多名兒童的大型代表性樣本來估計鄰里寬帶速度(作為互聯網使用的代理)對許多幸福感的影響,這些結果反映了這些兒童對不同方式的感覺他們生活的各個方面。 我們發現,互聯網的使用與許多領域的福祉負相關。 影響最大的是孩子對外表的感覺,女孩的影響要比男孩差。 我們測試了許多潛在的因果機制,並為“擠出”假設(即使用互聯網減少了花費在其他有益活動上的時間)以及社交媒體使用的不利影響提供了支持。 我們的證據加重了已經很強烈的干預措施的呼籲,這些措施可以減少互聯網對兒童情緒健康的不利影響。


伊朗用戶的網絡成癮與抑鬱之間的關係:系統評價和Meta分析(2017)

第8卷,第4卷,第4期-第序列號13年秋季,第2017-270頁

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0210003917/http://ijer.skums.ac.ir/article_28813.html
互聯網是用戶不斷增加的新技術之一,網絡成癮被定義為過度使用互聯網。 影響網絡成癮的因素之一是抑鬱症。 我們研究的目的是使用薈萃分析研究伊朗用戶的網絡成癮與抑鬱之間的關係。

結果:網絡成癮與抑鬱之間存在顯著相關性(P <0.05)。 因此,平均風險區分標準估計為0.55(95%CI:0.14至0.96)。 亞組分析顯示,大學生的價值為0.46(95%CI:0.04至0.88),而高中學生的價值為1.12(95%CI:0.90至1.34)。

結論:我們的結果表明,在伊朗使用者中,青少年和年輕人的網絡成癮與抑鬱之間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係。 網絡成癮與抑鬱之間存在正相關關係,是最重要的心理障礙之一。


有註意力缺陷/多動障礙的青少年網絡成癮嚴重程度與強化敏感性和挫折不耐受的相關性:藥物的調節作用(2019)

前精神病學。 2019; 10:268。

已經提出增強敏感性和挫折相關反應的偏差作為生物心理社會機制的組成部分,其解釋了具有註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的個體中對網絡成癮(IA)的高度脆弱性。 目前對IA症狀與強化敏感性和挫折不耐受的關係以及調節這些人群中這些相關性的因素的知識有限。

本研究的目的是(1)檢查IA症狀嚴重程度與強化敏感性和挫折不耐受的關聯,(2)確定台灣診斷為ADHD的青少年中這些關聯的調節者。

在300和11年齡之間被診斷患有ADHD的18青少年共參加了這項研究。 使用Chen因特網成癮量表,行為抑制系統(BIS)和行為接近系統(BAS)以及沮喪不適量表評估他們的IA嚴重程度,強化敏感性和挫折不耐受的水平。 使用多元回歸分析檢查IA嚴重程度與強化敏感性和挫折不耐受的關聯。 使用標準標準測試可能的調節劑,包括ADHD的藥物。

在BAS上尋求更高的樂趣(p = .003)和更高的挫折不寬容(p = .003)與更嚴重的IA症狀相關。 接受治療ADHD的藥物緩和了BAS上尋求樂趣與IA症狀嚴重程度之間的關聯。


探討積極性,一般困境與網絡成癮之間的關聯:一般困境的中介效應(2018)

精神病學 2018 Dec 29; 272:628-637。 doi:10.1016 / j.psychres.2018.12.147。

本研究的目的是檢驗陽性與一般困擾(包括抑鬱,焦慮,壓力)和網絡成癮之間的關係以及一般困擾的中介作用。 該理論模型由392名大學生志願者進行了檢驗。 參與者填寫了積極性量表(POS),抑鬱,焦慮,壓力量表(DASS)和楊氏互聯網成癮測驗的簡稱(YIAT-SF)。 結果顯示,積極性,普遍困擾和網絡成癮之間存在顯著關聯。 根據使用結構方程建模和自舉的中介分析結果,抑鬱症完全介導了積極性與網絡成癮的關係,而焦慮和壓力部分地介導了這種關係。 Bootstrap分析表明,積極性通過抑鬱對網絡成癮產生了顯著的間接影響。 總體而言,結果暗示了積極的潛在治療作用,可導致一般困擾的直接減少和通過一般困擾的網絡成癮的間接減少。 此外,網絡成癮可能被認為是次要問題,而不是主要疾病。


基於日本全國性橫斷面研究(2019),初中教師中存在高風險的網絡成癮及相關因素

Environ Health Prev Med。 2019 Jan 5;24(1):3. doi: 10.1186/s12199-018-0759-3.

由於使用互聯網的機會增加,以及近年來互聯網的普及,學校教師有可能面臨風險的網絡成癮(IA)。 職業倦怠綜合症(BOS)被認為是與不健康的心理健康相關的症狀之一,尤其是在教師中。 本研究旨在通過全國范圍的橫斷面調查和檢查與IA相關的因素來研究風險IA與互聯網使用或BOS之間的關係。

這項研究是匿名問卷調查的橫斷面調查。 該調查是2016年對日本初中進行的隨機抽樣調查。參與者為1696所學校中的73名教師(教師回應率為51.0%)。 我們詢問了參與者背景,互聯網使用情況,Young的互聯網成癮測試(IAT)和日本倦怠量表(JBS)的詳細信息。 我們將參與者分為高風險IA組(IAT得分≥40,n = 96)或非IA組(IAT得分<40,n = 1600)。 為了比較有風險的IA和非IA之間的差異,我們根據變量使用了非參數檢驗和t檢驗。 為了分析IAT得分與JBS的三個因素(情緒疲憊,人格解體和個人成就感)得分之間的關係,我們使用了ANOVA和ANCOVA,並經相關混雜因素進行了調整。 為了闡明每個獨立變量對IAT得分的貢獻,我們使用了多個邏輯回歸分析。

在我們的研究中,處於風險中的IA與長時間私下使用Internet,在工作日和周末都在Internet上,玩遊戲以及瀏覽Internet有關。 在IAT得分和BOS因子得分之間的關係中,較高的“人格解體”得分與高風險IA呈正相關,而“個人成就下降”的最高四分位數與高風險IA的OR比較低。多元邏輯回歸分析。

我們澄清,在一項全國范圍的調查中,初中教師的風險IA與BOS之間存在顯著關係。 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在早期階段發現人格解體可能會導致預防教師中存在風險的IA。


青少年基督教精神和智力成癮:高風險,潛在風險和正常對照組的比較(2019)

J Relig Health。 2019 Jan 4。 doi:10.1007 / s10943-018-00751-0。

這項研究的目的是比較三個群體之間的基督教靈性方面,例如上帝的形像和精神幸福感:高風險,潛在風險和正常人的智能手機成癮對照組。 參與者是:高危人群中有11名青少年因智能手機上癮; 可能有智能手機成癮危險的20名青少年和正常對照組的254名青少年。 結果表明,與潛在風險和對照組相比,青少年智能手機成癮的高風險組的精神健康水平較低,對上帝的正面印象較低。 每個小組都有其獨特的特徵。


智能手機成癮可能與青少年高血壓有關:中國初中學生的橫斷面研究(2019)

BMC Pediatr。 2019 Sep 4;19(1):310. doi: 10.1186/s12887-019-1699-9.

兒童和青少年的高血壓在全球範圍內呈上升趨勢,特別是在中國。 高血壓的患病率與許多因素有關,例如肥胖。 在智能手機時代,研究手機對血壓的負面健康影響非常重要。 本研究的目的是調查中國初中學生的高血壓患病率及其與智能手機成癮的關係。

一項以學校為基礎的橫斷面研究,包括2639初中學生(1218男孩和1421女孩),年齡為12-15歲(13.18±0.93年),通過隨機整群抽樣參與研究。 按照標準方案測量身高,體重,收縮壓(SBP)和舒張壓(DBP),併計算體重指數(BMI)。 根據性別和年齡特定的中國兒童參考數據確定超重/肥胖和高血壓。 智能手機成癮量表短版(SAS-SV)和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SQI)分別用於評估學生的智能手機成癮和睡眠質量。 多變量邏輯回歸模型用於尋求智能手機成癮和高血壓之間的關聯。

參與者中高血壓和智能手機成癮的患病率分別為16.2%(女性為13.1%,男性為18.9%)和22.8%(女性為22.3%,男性為23.2%)。 肥胖(OR = 4.028,95%CI:2.829-5.735),睡眠質量差(OR = 4.243,95%CI:2.429-7.411),智能手機成癮(OR = 2.205,95%CI:1.273-3.820)顯著與高血壓獨立相關。

在中國接受調查的初中學生中,高血壓的患病率很高,這與肥胖,睡眠質量差和智能手機成癮有關。 這些結果表明,智能手機成癮可能是青少年高血壓的新風險因素。


長時間睡前智能手機的使用與成人智能手機用戶中島嶼的改變休息狀態功能連接相關聯(2019)

前精神病學。 2019 Jul 23; 10:516。 doi:10.3389 / fpsyt.2019.00516。

睡前智能手機長時間使用通常與睡眠質量差和白天功能障礙有關。 此外,智能手機的非結構化特性可能會導致過度和不受控制的使用,這可能是智能手機使用問題的一個重要特徵。 本研究旨在研究島葉的功能連接,這與腦突處理,內感覺處理和認知控制有關,與長時間睡前智能手機的使用有關。 我們檢查了通過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使用智能手機的90成年人島葉的靜息狀態功能連接(rsFC)。 智能手機在床上的時間是通過自我報告來衡量的。 睡前智能手機的長時間使用與較高的智能手機成癮傾向量表(SAPS)得分相關,但與睡眠質量無關。 左側腦島和右側殼核之間以及右側島葉與左側上額葉,中顳葉,梭形,下眶額回和右顳上回之間的rsFC強度與智能手機臥床時間呈正相關。 研究結果表明,延長睡前智能手機使用時間可能是智能手機使用問題的一個重要行為指標,而改變的以腦島為中心的功能連接可能與其相關。


認知情緒調節策略在有問題的智能手機使用中的作用:有問題和無問題的青少年用戶之間的比較(2019)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 2019 Aug 28; 16(17)。 pii:E3142。 doi:10.3390 / ijerph16173142。

之前的工作表明,情緒調節技能不足的個體容易出現強迫行為,並且會採取適應不良的應對策略(如智能手機過度使用)來控制負面情緒。 青春期是情緒調節缺陷的脆弱發展階段,這與智能手機的過度使用有關。 本研究首次研究了特定認知情緒調節(CER)策略的使用與青少年樣本中有問題的智能手機使用之間的聯繫。 共有845西班牙青少年(455女性)完成了西班牙語版本的認知情緒調節問捲和智能手機成癮量表,以及社會人口統計調查。 青少年分為兩組:無問題的智能手機用戶(n = 491,58.1%)和有問題的智能手機用戶(n = 354,41.9%)。 發現了顯著的群體差異,有問題的用戶報告所有適應不良的CER策略得分顯著更高,包括更高的自責,反芻,責備他人和災難。 邏輯回歸分析的結果表明,反芻,災難和其他人的責備是區分兩組的最重要的變量,以及家庭以外的性別和父母控制。 總之,這些研究結果表明了特定的適應不良的CER策略在有問題的智能手機使用中的重要性,並為乾預設計的相關目標提供了見解。


智能手機非使用者:相關的社會人口和健康變量(2019)

Cyber​​psychol Behav Soc Netw。 2019 Aug 29。 doi:10.1089 / cyber.2019.0130。

智能手機濫用及相關後果已得到深入研究。 然而,很少有人關注那些擁有智能手機但卻幾乎沒有使用智能手機的人。 人們可能會認為他們處於虐待的另一端,無論是行為還是後果。 本研究旨在為智能手機非使用者建立社會人口學變量和健康指標。 在一個大城市(西班牙馬德里)通過隨機分層抽樣進行的人口調查獲得了擁有智能手機的6,820和15年之間的65人員。 關於7.5%(n = 511)表示他們不定期使用智能手機。 該群體的男性人數多於平均年齡較高,社會階層貧困,居住在欠發達地區和教育水平較低的女性。 他們表現出較差的心理健康指標,與他們的健康有關的較低的感知生活質量,更久坐的人,更傾向於超重/肥胖和更高的孤獨感。 當一起查看所有這些變量時,回歸模型顯示,除了性別,年齡,社會階層和受教育程度外,唯一與健康相關的指標是孤獨感。 手機濫用與健康問題有關,但不規則使用並不能說明相反的情況。 重要的是研究非用戶群體並探討原因和相關後果,尤其是感知到的孤獨感的作用,這與智能手機是矛盾的,因為智能手機是一種可以促進人際交往的工具。


在理療大學生中,智能手機成癮,顱腦角,肩胛運動障礙和選定的人體測量變量之間存在相關性(2019)

J Taibah Univ Med Sci。 2018 Oct 5; 13(6):528-534。 doi:10.1016 / j.jtumed.2018.09.001。

已經指出智能手機成癮以減少頭尾椎角度,從而引起前方頭部姿勢和增加肩胛骨運動障礙。 本研究確定了智能治療本科生智能手機成癮水平,顱腦角,肩胛骨運動障礙和選定的人體測量變量之間的相關性。

七名參與者通過有目的的抽樣技術從拉各斯大學醫學院物理治療系招募。 使用短版智能手機成癮量表(英文版)評估智能手機成癮水平。 使用照相方法評估顱頸和肩胛骨運動障礙。 描述性和推論性統計用於分析0.05的α水平的數據。

這項研究的分析表明,許多大學生沉迷於使用智能手機。 男性和女性參與者的成癮水平(p = 0.367)和肩cap運動障礙(p = 0.129)沒有顯著差異。 然而,男性和女性參與者的顱椎角有顯著差異(p = 0.032)。 在男性和女性參與者中,智能手機成癮,顱骨角(r = 0.306,p = 0.007)和肩cap骨運動障礙(r = 0.363,p = 0.007)之間存在顯著關係。

高水平的智能手機成癮會減少顱尾角並增加肩胛骨運動障礙。 因此,應評估所有頸肩痛患者的智能手機成癮水平,以規劃適當的管理。


影響移動醫療服務中過度使用智能手機用戶接受度的因素:在韓國測試改進的集成模型的實證研究(2018)

前精神病學。 2018 Dec 12; 9:658。 doi:10.3389 / fpsyt.2018.00658.

智能手機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關鍵,包括醫療領域。 但是,隨著人們離智能手機越來越近,這很容易導致過度使用。 過度使用會由於缺乏睡眠,抑鬱症狀和社交關係失敗而導致疲勞,對於青少年而言,這會阻礙學習成績。 需要自我控制解決方案,並且可以通過行為分析來開發有效的工具。 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調查用戶使用m-Health進行智能手機過度干預的意圖的決定因素。 基於TAM和UTAUT的研究模型已被修改以應用於智能手機過度使用的情況。 所研究的人群由韓國年齡在400至19歲的60位隨機選擇的智能手機用戶組成。 在變量之間進行結構方程建模,以使用95%的置信區間測試假設。 感知的易用性與感知的有用性之間有著非常強的直接正相關性,感知的有用性與行為使用意圖上有著非常強的正相關性。 抵制變化與使用行為意圖有直接的正相關,最後,社會規範與使用行為意圖有很強的直接正相關。 感知易用性影響感知有用性,感知有用性影響行為使用意圖,社會規範影響行為使用意圖的發現與先前的相關研究一致。 與先前研究不一致的其他結果暗示,這些是關於智能手機過度使用的獨特行為發現。


體驗避免和過度使用智能手機:貝葉斯方法(2018)

Adicciones。 2018 Dec 20; 0(0):1151。 doi:10.20882 / adicciones.1151。

[文章英文,西班牙文; 來自出版商的西班牙語摘要]

智能手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常用工具。 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使用智能手機既有積極影響,也有消極影響。 雖然沒有就標註它的概念或術語達成一致意見,但研究人員和臨床實踐者擔心智能手機過度使用會帶來負面影響。 本研究旨在分析智能手機成癮與體驗迴避之間的關係。 使用年齡範圍從1176到828(M = 16; SD = 82)的30.97參與者(12.05女性)樣本。 SAS-SV量表用於測量智能手機成癮,AAQ-II用於評估體驗避免。 為了模擬變量之間的關係,使用了貝葉斯推理和貝葉斯網絡。 結果表明,體驗迴避和社交網絡使用與智能手機成癮直接相關。 此外,數據表明性別在觀察到的這些變量之間的關係中起著中介作用。 這些結果有助於理解與智能手機的健康和病理相互作用,並有助於定位或規劃未來的心理干預以治療智能手機成癮。


泰國清邁大學生過度使用智能手機與心理健康的關係(2019)

公共科學圖書館之一。 2019 Jan 7; 14(1):e0210294。 doi:10.1371 / journal.pone.0210294

目前的研究通過調查泰國大學生智能手機使用與心理健康之間的關係來解決這一研究差距。 這項橫斷面研究是在1月至3月2018期間在泰國清邁最大的大學18-24年大學生中進行的。 主要結果是心理健康,並使用蓬勃發展量表進行評估。 智能手機使用是主要的自變量,由五個項目測量,這些項目改編自八項青少年網絡成癮問卷調查問卷。 高於中值的所有分數被定義為表明智能手機過度使用。

在800位受訪者中,有405位(50.6%)為女性。 總共366名(45.8%)學生被歸類為過度使用智能手機。 與未過度使用智能手機的學生相比,過度使用智能手機的學生的心理健康得分較低(B = -1.60; P <0.001)。 女學生的心理健康分數平均比男學生高1.24分(P <0.001)。


濟南市初中生網絡成癮預防2年縱向心理干預研究(2018)

生物醫學研究 28,沒有。 22(2018):10033-10038。

目的:探討心理干預對濟南市初中生網絡成癮預防的影響。

方法:採用網絡成癮診斷量表(IADDS)對濟南市888初中學生進行總體評估。 57案例的學生根據IADDS的分數被診斷為網絡成癮,而其餘的831學生則需要填寫自行設計的一般問卷,如人口統計調查問捲和症狀清單90(SCL-90),並隨機分為乾預和對照組。 4州在兩年內進行心理干預,每學期一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4課程。

結果:在干預組中,IADDS和SCL-90評分顯著低於對照組學生在T2和T3不同時間點(均為P組)s<0.01)。 在干預組中,每次干預後SCL-90的不同因素均降低(所有Ps<0.01)。 這些結果表明,干預措施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具有積極作用。 在T2和T3時間點,IADDS在干預組中篩查的網絡成癮的陽性率明顯低於對照組(所有P <0.05)。

結論:縱向前瞻性和預防性心理干預能有效改善濟南市初中生心理健康,降低網絡成癮發生率.2018


網絡成癮:台灣大學生與健康相關的生活質量下降,以及在哪些方面? (2018)

在人類行為的計算機 84(2018):460-466。

•網絡成癮與大學生健康相關生活質量的各個方面負相關。

•各種網絡成癮表現與不同的生活質量領域存在差異。

•網絡成癮應與抑鬱症一起解決,以產生協同有害影響。

互聯網使用已經融入大學生的日常生活中,用於學習和社交目的。 然而,關於網絡成癮者(IA)在身體,心理,社會和環境領域中是否具有較低的健康相關生活質量(HRQOL)知之甚少。 使用比例分層抽樣(回复率= 1452%)收集台灣84.2大學生的調查數據。 IA,包括5 IA表現,HRQOL分別由Chen Internet Addiction Scale和世界衛生組織生活質量(WHOQOL-BREF)台灣版評估。 IA的大學生報告所有4域的HRQOL顯著降低(B 分別為-0.130,-0.147,-0.103和-0.085)。 此外,有3種IA表現形式,即強制性(B = −0.096),人際關係和健康問題(B = −0.100),以及時間管理問題(B = -0.083),與較低的HRQOL顯著相關; 強迫性也與心理下降有關(B = −0.166)和環境(B = -0.088)HRQOL; 最後,由於使用互聯網導致的人際關係和健康問題與較低的社會HRQOL(B = -0.163)。 這些發現需要進一步研究IA與青少年HRQOL相關的機制。 需要針對IA的早期表現採取多方面的量身定制的干預措施,從而預防IA和相關的健康後果。


突尼斯青少年網絡成癮的相關因素(2019)

Encephale。 2019 Aug 14。 pii:S0013-7006(19)30208-8。 doi:10.1016 / j.encep.2019.05.006。

網絡成癮是一種相對較新的現象,是近期心理健康研究的一個領域,特別是在年輕人群中。 它似乎與幾個個人和環境因素相互作用。

我們的目標是在突尼斯青少年人群中發現網絡成癮,並研究其與個人和家庭因素的關係,以及焦慮和抑鬱的合併症。

我們對突尼斯南部斯法克斯市公共場所招募的253名青少年進行了橫斷面研究。 我們收集了傳記和個人數據以及描述家庭動態的數據。 通過Young的問卷調查評估了網絡成癮。 使用HADS量表評估抑鬱和焦慮合併症。 比較研究基於卡方檢驗和學生檢驗,顯著性水平為5%。

網絡成癮的患病率為43.9%。 網絡成癮者的平均年齡為16.34歲,其中男性佔多數(54.1%),並且增加了網絡成癮的風險(OR a = 2.805)。 網絡成癮者之間的平均連接時間為每天4.6小時,並且與網絡成癮程度密切相關; P <0.001)。 在大多數互聯網成癮的青少年中發現了社交活動(86.5%)。 在線活動的類型與網絡成癮顯著相關(P = 0.03,OR = 3.256)。 其他行為上癮經常被報告:過度使用視頻遊戲佔35.13%,病理性購買佔43.25%。 這兩種行為與網絡成癮顯著相關(分別為P = 0.001和P = 0.002,OR = 3.283)。 在網絡上癮的青少年中,有91.9%的父母與父母同住。 母親的定期專業活動與網絡成癮風險顯著相關(P = 0.04),父母和兄弟姐妹對互聯網的使用也是如此(分別為P = 0.002和P <0.001,OR = 3.256)。 父母的限制性態度與網絡成癮風險顯著相關(P <0.001 OR = 2.57)。 家庭動態,尤其是在青少年與父母互動的水平上,是網絡成癮的決定性因素。 在依賴網絡的青少年中,焦慮症的發生率比抑鬱症的發生率高,分別為65.8%和18.9%。 焦慮與網絡成癮的風險顯著相關(P = 0.003,或a = 2.15)。 抑鬱與網絡成癮風險之間沒有顯著相關性。

突尼斯青少年似乎有很大的網絡成癮風險。 對可修改因素採取有針對性的行動,特別是那些影響家庭互動的因素,對預防非常有用。


日本中小學兒童的病理和適應不良的患病率以及與抑鬱和與健康相關的生活質量的關係(2018)

Soc Psychiatry Psychiatr Epidemiol。 2018 Sep 25。 doi:10.1007 / s00127-018-1605-z。

該調查是在日本中等城市的國立和公立小學和初中的兒童中進行的。 數據來自3845小學和4364初中學齡兒童。

根據Young的診斷問卷得分,小學和初中年齡段兒童的病理和不良適應互聯網使用率分別為3.6%,9.4%,7.1%和15.8%。 有問題的Internet使用(包括病理和適應不良的Internet使用)的患病率從4年級一直上升到8年級。 此外,七年級和八年級之間的患病率急劇增加。 我們的研究表明,與使用適應性互聯網的兒童相比,使用病理性和適應不良的互聯網的兒童表現出更嚴重的抑鬱症,並且與健康相關的生活質量下降。

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即使在小學學齡兒童中,病理性互聯網的使用也並不少見,那些患有病態和適應不良的互聯網使用者有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和與健康相關的生活質量下降,這支持了為這些兒童提供教育和針對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和相關風險因素的預防性干預。


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青少年的無聊傾向及其與網絡成癮和網絡活動的相關性(2018)

Kaohsiung J Med Sci。 2018 Aug;34(8):467-474. doi: 10.1016/j.kjms.2018.01.016.

這項研究檢查了無聊傾向與網絡成癮和活動的關聯,以及這些關聯的調節者在患有註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的青少年中。 總體而言,患有ADHD的300青少年參與了這項研究。 他們的網絡成癮,對無聊易感性量表(BPS-SF),ADHD,父母特徵以及互聯網活動類型缺乏外部和內部刺激的得分進行了檢查。 使用邏輯回歸分析檢查了無聊傾向與網絡成癮和互聯網活動的關聯以及關聯的主持人。 BPS-SF缺乏外部刺激的較高分數與較高的網絡成癮風險顯著相關。 孕產婦職業社會經濟狀況緩和了外部刺激缺乏與網絡成癮的關聯。 缺乏外部刺激的較高分數與參與在線遊戲的高趨勢顯著相關,而缺乏內部刺激的較高分數與參與在線研究的較低傾向顯著相關。 BPS-SF缺乏外部刺激應被視為ADHD青少年網絡成癮預防和乾預計劃的目標。


廣義與特定互聯網使用相關的成癮問題:互聯網,遊戲和社交網絡行為的混合方法研究(2018)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 2018 Dec 19; 15(12)。 pii:E2913。 doi:10.3390 / ijerph15122913。

技術行為成癮的領域正在朝著特定的問題(即遊戲障礙)發展。 但是,仍需要更多的證據來證明與一般性互聯網使用相關的成癮問題相比,特定性互聯網使用相關的成癮問題(廣義病理性互聯網使用(GPIU)與特定性病理性互聯網使用(SPIU))。 這項混合方法研究旨在區分GPIU與SPIU。 進行了部分混合的順序相等狀態研究設計(QUAN→QUAL)。 首先,通過在線調查,該調查針對三種類型的問題(即,通用的Internet使用以及特定的在線遊戲和社交網絡)調整了強制性Internet使用量表(CIUS)。 其次,通過半結構化訪談,確定潛在的用戶對這些問題(病因,發展,後果和因素)演變的看法,以及他們對當前適用於每個研究問題的互聯網游戲障礙(IGD)標準的看法。 。 調查結果表明,CIUS對於所檢查的GPIU和SPIU仍然有效且可靠; 據估計,潛在風險問題遊戲玩家和互聯網用戶的患病率分別為10.8%和37.4%,他們表示他們傾向於維護虛擬生活。 這些樣本中有一半有獨特或混合的風險。 而且,出現了設備模式,性別和年齡問題,例如問題遊戲者成比例地男女青年或中年成年人。 GPIU與有問題的社交網絡使用高度相關,而與有問題的遊戲的相關性較小,但是兩個SPIU都是獨立的。 關於成癮症狀,顯著性,欺騙性和耐受性,需要重新定義,尤其是對於SPIU,而適用於GPIU和SPIU的更有價值的IGD標準是:風險關係或機會,放棄其他活動,退出,並且儘管存在問題仍然繼續。 因此,儘管研究的問題以風險行為的形式出現,但SPIU似乎涵蓋了被歸類為潛在問題用戶的那些上癮的症狀,在線遊戲是最嚴重的行為上癮問題。


中國醫學生人格特質與網絡成癮的關係: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症狀的中介作用(2019)

BMC精神病學。 2019 Jun 17;19(1):183. doi: 10.1186/s12888-019-2173-9.

網絡成癮(IA)已成為公共衛生問題,尤其是青少年和年輕人。 然而,對醫學生進行的研究很少。 這項多中心研究旨在調查中國醫學生IA的流行情況,研究人群中五大人格特徵與IA的關聯,探討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症狀的可能中介作用在關係中。

自我報告的問卷,包括網絡成癮測試(IAT),五大庫存(BFI),成人ADHD自我報告量表-V1.1(ASRS-V1.1)篩查器和社會人口統計學部分,分發給3醫學院的臨床學生。中國。 共有1264學生成為最後的科目。

中國醫學生的IA總體患病率為44.7%(IAT> 30),而9.2%的學生表現為中度或重度IA(IAT≥50)。 在對協變量進行調整後,盡責程度和愉快程度與IA呈負相關,而神經質與IA呈正相關。 ADHD症狀介導了IA的盡責性,愉悅性和神經質性。 在中國醫學生中,IA的患病率很高。 當量身定制的干預策略旨在預防和減少醫學生的IA時,應同時考慮人格特質和ADHD症狀。


負面生活事件和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與青少年精神病經歷相關的因素(2019)

前精神病學。 2019可能是29; 10:369。 doi:10.3389 / fpsyt.2019.00369。

總的來說,參加高中的1,678青少年被招募進行橫斷面調查。 他們使用Prodromal Questionnaire-16(PQ-16)完成自我報告的PLE評估,並使用流行病學研究中心抑鬱量表(CES-D)測量抑鬱,焦慮,自尊,網絡使用和負面生活事件,國家特質焦慮量表(STAI),羅森堡自尊量表(RSES),韓國網絡成癮量表(K量表)和兒童創傷事件的終身發病率(LITE-C),包括網絡外觀騷擾和學校暴力。

總共1,239科目(73.8%)在PQ-1上得分至少為16。 使用心理健康服務的學生的平均總和痛苦PQ-16得分顯著更高。 總體和遇險前驅問卷-16(PQ-16)評分與CES-D,STAI-S,STAI-T,LITE-C和K-評分呈正相關,但與RSES評分呈負相關。 分層線性回歸分析顯示,PLE與高K值評分和負性生活事件的發生率顯著相關,如LITE-C,網絡性騷擾和欺凌受害者。

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PIU和負面生活經歷與青少年的PLE顯著相關。 需要評估和治療干預互聯網使用作為壓力的應對策略,以防止臨床精神病症狀的發展。


網絡成癮青少年的養育方式,感知社會支持和情緒調節(2019)

Compr Psychiatry。 2019 Apr 3。 pii:S0010-440X(19)30019-7。 doi:10.1016 / j.comppsych.2019.03.003。

這項研究的目的是調查父母的態度,感知的社會支持,情緒調節和伴隨的青少年所見的精神疾病,他們被診斷患有網絡成癮(IA),被轉診到門診兒童和青少年精神病診所。

在研究組中包括了176名12-17歲的青少年。 他們在Young的互聯網成癮測試(IAT)中得分為40分或更高,並且符合基於精神病學訪談的Young的IA診斷標準。 對照組包括年齡,性別和社會經濟水平相匹配的四十名青少年。 學齡兒童情感障礙和精神分裂症時間表(K-SADS-PL),父母教養方式量表(PSS),父母的情感情感能力(LEAP),兒童社會支持評估量表(SSAS-C) ,情緒調節困難量表(DERS)和多倫多Alexithymia量表80(TAS-20)。

結果顯示,患有IA的青少年的父母在接受/參與,監督/監控方面更不經常,並且他們的情緒可用性較低。 IA的青少年對社會支持的認知較少,在識別和言語表達方面存在較大的困難和情緒調節。 較低的父母嚴格/監督,較高的述情障礙和焦慮症的存在被發現是IA的重要預測因子。 患有共病抑鬱症的網絡成癮青少年在他們的父母中具有較高的述情障礙和較低的情緒可用性。


兒童智能手機成癮傾向的轉變:性別和使用模式的影響(2019)

公共科學圖書館之一。 2019可能是30; 14(5):e0217235。 doi:10.1371 / journal.pone.0217235。

這項研究評估了兒童智能手機成癮傾向(SAP)過渡的發生率,並檢查了性別,使用模式(社交網站(SNS)使用和智能手機遊戲)和抑鬱對智能手機成癮過渡的影響。

來自台北的2,155兒童的代表性樣本完成了2015(5th級)和2016(6級)的縱向調查。 潛在轉換分析(LTA)用於表徵SAP中的轉換,並檢查性別,使用模式和抑鬱對SAP轉換的影響。

LTA確定了SAP的四種潛在狀態:大約一半的孩子處於非SAP狀態,五分之一處於耐受狀態,六分之一處於戒斷狀態,七分之一處於高SAP狀態。 六年級的男孩和女孩的高SAP和耐受性患病率均高於五年級,而五年級的男孩和女孩中,高SAP和戒斷的患病率較高,女孩的非SAP和耐受性的患病率較高。 。 控制父母的學歷,家庭結構和家庭收入,兒童更多地使用SNS,越來越多地使用手機遊戲以及更高水平的沮喪感,與非SAP以外處於三種SAP狀態之一的可能性增加相關。 。 當將所有三個協變量共同輸入模型時,SNS的使用和抑鬱仍然是重要的預測指標。


年輕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智能手機及相關因素(2019)

亞太精神病學。 2019 May 1:e12357。 doi:10.1111 / appy.12357。

共有148位年齡在18至35歲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完成了自行調查的問卷,以探討社會人口統計學特徵; 智能手機成癮量表(SAS),十大五項量表(BFI-10),醫院焦慮和抑鬱量表(HADS),感知壓力量表(PSS)和羅森伯格自尊量表(RSES)。 還使用臨床醫師評估的精神病症狀嚴重程度量表(CRDPSS)量表和個人和社會績效(PSP)量表對所有患者進行了評估。

平均受試者年齡為27.5±4.5歲。 性別,工作和教育程度之間的SAS得分均無顯著差異。 Pearson r-correlation檢驗顯示,SAS評分與HADS焦慮,PSS和BFI-10神經質評分明顯相關。 它與RSES,BFI-10合格度和盡責程度得分呈負相關。 在逐步線性回歸分析中,PSU的嚴重程度與高焦慮和低同意感顯著相關。


Internet人際連接介導了人格與Internet成癮(2019)之間的關聯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 2019 Sep 21; 16(19)。 pii:E3537。 doi:10.3390 / ijerph16193537。

互聯網的發展改變了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因此人們不再需要彼此見面。 但是,有些人更容易沉迷於Internet活動,這是Internet訪問和使用便利性的原因。 在這項研究中,我們檢查了人格特質和對在線人際互動的感覺之間的關聯,以預測網絡成癮。 這是通過使用一個在線廣告來完成的,該廣告要求參與者在實驗室中完成調查表。

招募了平均年齡為22.50歲的232名參與者,並要求他們填寫以下問卷:貝克抑鬱量表(BDI),貝克焦慮量表(BAI),陳互聯網成癮量表(CIAS) ),艾森克人格問卷(EPQ),互聯網使用情況問卷(IUQ)和互聯網人際交往問卷調查(FIIIQ)。

結果表明,具有神經質性格和對互聯網人際互動感到焦慮的人更容易沉迷於互聯網。 此外,神經質的人和對互聯網的人際關係更加焦慮的人更有可能發展互聯網成癮。

傾向於通過Internet建立新的人際關係並擔心在線人際關係的人更容易沉迷於Internet。 對互聯網人際交往更加焦慮並傾向於通過互聯網發展新的人際關係的個人更有可能發展互聯網成癮。


社交網站用戶的網絡成癮:卡拉奇醫學本科生(2018)新出現的心理健康問題

Pak J Med Sci。 2018 Nov-Dec;34(6):1473-1477. doi: 10.12669/pjms.346.15809.

使用卡拉奇的社交網站(SNS)確定醫學本科生中網絡成癮(IA)的頻率和強度。

16年340月至16月在卡拉奇的一所私立和政府醫學院進行了橫斷面調查。 XNUMX名醫學生實施了自我管理的楊氏互聯網成癮測試,以評估過去三年中SNS個人資料用戶中IA的頻率和強度。 結構化問捲進一步詢問與IA和SNS使用相關的社會和行為模式。 使用SPSS XNUMX分析數據。

在所有研究參與者中,有85%(n = 289)的人發現互聯網成癮(IA)。 其中,有65.6%(n = 223)是“極度上癮”,有18.5%(n = 63)是“中度上癮”,而有0.9%(n = 3)被“嚴重上癮”。 與男性醫學生相比,女性醫學生的IA負擔相對較高(p = 0.02)。 就讀的醫學院類型和IA之間沒有顯著差異(p = 0.45)。 但是,在成癮和非成癮的醫學生中,某些行為模式在統計學上存在顯著差異。


性別,年齡,抑鬱和問題行為對大學生網絡成癮發生率和緩解的預測影響:一項前瞻性研究(2018)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 2018 Dec 14; 15(12)。 pii:E2861。 doi:10.3390 / ijerph15122861。

該研究的目的是確定性別,年齡,抑鬱和有問題行為對大學生網絡成癮(IA)發病率和緩解的預測效果,為期一年的隨訪。 招募了總共500大學生(262女性和238男性)。 性別,年齡,抑鬱嚴重程度,自我傷害/自殺行為,飲食問題,冒險行為,物質使用,攻擊性和無法控制的性接觸對IA在一年內的發生率和緩解的預測影響 - 檢查了。 IA的一年發病率和緩解率分別為7.5%和46.4%。 在初始調查中,抑鬱,自殘和自殺行為的嚴重程度以及無法控制的性接觸預測了IA在單變量分析中的發生率,而只有抑鬱症的嚴重程度預測了多變量邏輯回歸中IA的發生率(p = 0.015,優勢比= 1.105,95%置信區間:1.021 - 1.196)。 一個相對年輕的年齡預測了IA的緩解。 在一年的隨訪中,抑鬱症和年輕人分別預測了大學生IA的發病率和緩解率。


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和孤獨感(2018)

Int J Psychiatry Clin Pract。 2018 Dec 20:1-3。 doi:10.1080 / 13651501.2018.1539180。

網絡成癮或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PIU)與孤獨感和社交網絡有關。 研究表明,在線交流可能會導致孤獨。 我們檢查了PIU和孤獨之間的關聯是否與缺乏社會支持無關,正如缺乏忠誠的浪漫關係,家庭功能差以及由於在線時間而面對面交流時間不足所表明的那樣。

葡萄牙青少年和年輕人(N = 548:16-26年)完成了廣義問題互聯網使用量表-2,UCLA孤獨度量表以及McMaster家庭評估設備的一般功能子量表。 他們還報告說,如果他們有一個忠誠的浪漫關係,如果在網上沒有讓他們有時間與伴侶在一起,與家人一起度過並與朋友面對面交流。

據報導,社交網絡是90.6%女性和88.6%男性的主要偏好。 感知孤獨與PIU無關,與年齡和社會支持指標無關。

進化創造了神經生理學機制,以基於面對面交互中存在的感覺信息和身體反饋來識別令人滿意的社會關係。 這些在在線交流中絕大多數都沒有。 因此,在線交流可能會產生孤獨感。 關鍵點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PIU)與孤獨和社交網絡有關。 在線交流被證明可以增加孤獨感。 缺乏浪漫關係並沒有解釋PIU與孤獨感的關聯。 較貧窮的家庭環境並未解釋PIU與孤獨感的關聯。 由於在線時間缺乏面對面的互動也沒有解釋。 在線聯繫人缺乏足夠的感官提示和身體反饋可能會有所幫助。


技術使用對工作年輕孤獨和社會關係的影響(2018)

堅持精神病護理。 2018 Jul 25。 doi:10.1111 / ppc.12318。

本研究旨在探討技術使用對年輕孤獨和社會關係的影響。

使用年輕的信息形式,網絡成癮量表,同伴關係量表和智能手機成癮量表,與1,312年輕人進行關係描述性研究。

經確定,遭受暴力,吸煙和作為非熟練勞動力工作的年輕人高度依賴互聯網和智能手機。 互聯網和智能手機成癮的年輕人被發現具有高度的孤獨感和糟糕的社會關係。

已經確定,在社交方面薄弱的年輕人通過使用互聯網和電話填補了這些缺陷。


移動無處不在:了解認知吸收,智能手機成癮和社交網絡服務之間的關係(2019)

在人類行為的計算機

90卷,1月2019,頁面246-258

热點

  • 對智能手機設備的成癮超過社交網絡服務(SNS)的成癮。
  • 智能手機成癮因教育程度而異; SNS沒有。
  • 沉迷於智能手機的用戶和SNS體驗更高的認知吸收。
  • SNS的認知吸收影響大於智能手機。
  • 認知吸收對SNS成癮介導的智能手機成癮的影響。

網絡成癮和在線遊戲:二十一世紀的新興流行病? (2019)

DOI: 10.4018/978-1-5225-4047-2.ch010

網絡成癮逐漸成為遊戲和其他休閒活動的媒介,從其初衷轉向加強溝通,有助於研究。 已經發現互聯網的過度使用和其使用的性質與具有相似神經生物學基礎的精神上癮物質成癮相似。 將賭博障礙納入DSM 5進一步加強了新出現的行為成癮概念。 各種世界範圍的研究也支持這種問題的激增。 臨床表現和管理選擇主要基於從藥物濫用問題中學習的行為原則。 然而,絕對需要大規模的隨機試驗和流行病學研究來理解這個二十一世紀的問題。


父母婚姻衝突與網絡成癮之間的關係:適度調解分析(2018)

J影響紊亂。 2018 Nov; 240:27-32。 doi:10.1016 / j.jad.2018.07.005。

父母婚姻衝突對網絡成癮的影響已經確立; 然而,關於這種效應的潛在機制知之甚少。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討抑鬱和焦慮的中介作用,以及同伴依戀作為父母婚姻衝突與網絡成癮之間關係的主持人的作用。

使用來自2259高中學生的橫截面樣本的數據測試適度調解分析,所述高中學生完成關於婚姻衝突,抑鬱,焦慮,同伴依戀和網絡成癮的問卷調查。

結果表明,父母婚姻衝突對網絡成癮的影響是由抑鬱和焦慮所調節的。 此外,同伴依戀緩和了父母婚姻衝突與抑鬱/焦慮之間的關聯。


青少年因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而接受治療的臨床情況(2018)

可以J精神病學。 2018 Oct 2:706743718800698。 doi:10.1177 / 0706743718800698。

這項研究突出了青少年在魁北克省諮詢成癮治療中心(ATC)的臨床情況,該網站使用有問題的互聯網(PIU)來開發有關這些特定客戶的知識,並準確地針對他們相對於治療的需求

該研究是在年齡為80和14(M = 17)的15.59青少年中進行的,他們曾諮詢過ACT治療PIU。 青少年參加了一次訪談,記錄了互聯網使用模式及其後果,精神健康障礙共現以及家庭和社會關係。

該樣本由75男孩(93.8%)和5女孩(6.3%)組成,他們每周平均花費55.8小時(SD = 27.22)上網進行非學校或專業活動。 幾乎所有這些年輕人(97.5%)都出現了共同發生的精神疾病,並且超過70%去年因心理問題尋求幫助。 結果顯示,92.6%認為他們的互聯網使用顯著阻礙了他們的家庭關係,而50%認為這會阻礙他們的社交關係。


壓力和應對策略對精神分裂症譜系障礙患者互聯網使用問題的貢獻(2018)

Compr Psychiatry。 2018 Sep 26; 87:89-94。 doi:10.1016 / j.comppsych.2018.09.007。

互聯網使用已經很高並且在精神障礙患者中迅速增加,但是對精神分裂症譜系障礙患者中有問題的因特網使用(PIU)的研究很少。 本研究旨在測量PIU的患病率,並確定精神分裂症譜系障礙患者中與PIU相關的因素。

進行了一項橫斷面調查,其中包括368例精神分裂症譜系疾病患者:317例精神分裂症,22例精神分裂症,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0例其他精神分裂症譜系和精神病患者。 精神病症狀的嚴重程度以及個人和社會功能的水平分別通過臨床醫師評定的精神病症狀嚴重程度維度(CRDPSS)量表和個人和社會績效(PSP)量表進行評估。 使用Young的互聯網成癮測試(IAT)對PIU進行了評估。 此外,還進行了醫院焦慮和抑鬱量表(HADS),知覺壓力量表(PSS),羅森伯格自尊量表(RSES)以及對所遇到問題的簡短應對傾向(COPE)清單。

在具有精神分裂症譜系障礙的81患者的22.0(368%)中鑑定了PIU。 患有PIU的受試者明顯更年輕,更可能是男性。 在PIU組中,簡要COPE清單的HADS,PSS和功能失調的應對維度得分顯著更高,RSES得分顯著降低。 Logistic回歸分析表明,患者的PIU與PSS評分和Brief COPE清單的功能失調應對維度顯著相關。


在青春期避免浪漫依戀:性別,過度使用互聯網和浪漫的關係參與效應(2018)

公共科學圖書館之一。 2018 Jul 27; 13(7):e0201176。 doi:10.1371 / journal.pone.0201176。

浪漫發展是青春期的一個鮮明特徵。 然而,相當大比例的青少年表現出迴避浪漫依戀(ARA)傾向,這對他們的一般適應有重大影響。 ARA的變化已經被提出與年齡,性別,與浪漫伴侶的接觸和過度的互聯網使用(EIU)行為有關。 在515和16年的18希臘青少年規範樣本的縱向,雙波研究中,ARA通過相關關係經驗 - 修訂和EIU與網絡成癮測試的相關子量表進行評估。 三級分層線性模型發現ARA傾向在16和18之間減少,而參與浪漫關係和EIU分別與較低和較高的ARA傾向相關。 性別在16年齡或其隨時間的變化時未區分ARA嚴重程度。 結果強調了採用縱向情境化方法的必要性,並為與青少年的浪漫發展相關的預防和乾預舉措提供了啟示。


青少年網絡成癮涉及的個人和社會因素:薈萃分析(2018)

在人類行為的計算機 86(2018):387-400。

热點

•網絡成癮(IA)與青少年的心理社會因素有關。

•風險因素對IA的影響大於保護因素。

•個人因素表明與IA的關聯程度高於社會因素。

•敵意,抑鬱和焦慮表現出與IA的最大聯繫。

互聯網使用的日益普及和頻率導致大量研究報告了與其濫用相關的各種臨床問題。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對網絡成癮(IA)與青少年中的一些個人和社會心理因素之間的關聯進行薈萃分析。

搜索包括橫斷面,病例對照和隊列研究,分析了IA與以下至少一個個人變量之間的關係:(i)精神病理學,(ii)人格特徵和(iii)社會困難,以及( iv)自尊,(v)社交技能和(vi)積極的家庭功能。 這些變量被分類為發展IA風險的保護和促進因素。

在截至11月28的初級醫學,健康和心理學文獻數據庫中,確定了具有足夠方法學質量的2017研究。 在分析中包含的48,090學生中,6548(13.62%)被確定為過多的互聯網用戶。 結果表明,風險因素對IA的影響大於保護因素。 此外,個人因素顯示與IA的聯繫比社會因素更大。


Ramathibodi醫院(2017)醫學院泰國醫學院學生網絡成癮與抑鬱之間的關係

公共科學圖書館之一。 2017 Mar 20; 12(3):e0174209。 doi:10.1371 / journal.pone.0174209。

在Ramathibodi醫院的醫學院進行了橫斷面研究。 參與者是同意參加本研究的一年級至五年級醫學生。 人口統計學特徵和與壓力相關的因素來自於自評問卷。 使用泰語版《患者健康調查表》(PHQ-9)評估抑鬱症。 泰文版《網絡成癮青年診斷問卷》的泰文總分五分或以上被列為“可能的IA”。

來自705的參與者,24.4%有可能IA和28.8%有抑鬱症。 可能的IA和抑鬱之間存在統計學上顯著的相關性。 Logistic回歸分析表明,可能IA組抑鬱的機率是正常互聯網使用組的1.58倍。 發現學術問題是可能的IA和抑鬱症的重要預測因子。

IA可能是泰國醫學院學生常見的精神病學問題。 該研究還表明,可能的IA與抑鬱症和學業問題有關。 我們建議在醫學院考慮對IA進行監測。


網絡成癮醫學生的生活質量(2016)

Acta Med伊朗。 2016 Oct;54(10):662-666.

本研究的目的是檢查患有網絡成癮的醫學生的生活質量。 這項橫斷面調查是在德黑蘭醫科大學進行的,共有174四至七年級本科醫學生入學。

成癮組的平均GPA顯著降低。 互聯網上癮的醫學生似乎生活質量較低; 而且,與非成癮者相比,這些學生在學業上表現得更差。 由於網絡成癮正在迅速增加,這可能會引起相當大的學術,心理和社會影響; 因此,可能需要篩查程序才能立即發現此類問題,以便進行諮詢以防止不必要的並發症。


與網絡成癮有關的因素:土耳其青少年的橫斷面研究(2016)

Pediatr Int。 2016 Aug 10。 doi:10.1111 / ped.13117。

這項研究的目的是調查網絡成癮(IA)的流行,以及青少年社會人口學特徵,抑鬱,焦慮,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症狀和IA之間的關係。

這是一項基於學校的橫斷面研究,在468-12學年的第一學期,17學生的代表性樣本年齡為2013-2014歲。 大約有1.6%的學生被確定為有IA,而16.2%有可能有IA。 IA與抑鬱,焦慮,注意力障礙和青少年多動症狀之間存在顯著相關性。 吸煙也與IA有關。 IA與年齡,性別,體重指數,學校類型和SES之間沒有顯著關係。 抑鬱,焦慮,注意力缺陷多動症和吸煙成癮與青少年學生的PIU有關。 需要針對年輕人心理健康的預防性公共衛生政策。


調查網絡依賴與焦慮與高中生教育表現之間的關係(2019)

J Educ Health Promot。 2019十一月29; 8:213。 doi:10.4103 / jehp.jehp_84_19。

互聯網是最先進的現代通信技術之一。 儘管積極地使用了互聯網,但極端行為的存在及其有害後果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這項研究的目的是確定網絡成癮與焦慮和教育表現之間的關係。

這項研究是描述性的相關研究。 該研究的統計人口包括4401-2017學年伊拉姆-伊朗城市高中中的2018名女學生。 樣本數量包括353名學生,這些學生使用Cochran公式估算。 通過隨機聚類抽樣選擇它們。 對於數據收集,請參閱《年輕人的互聯網依賴調查表》,《學習成績清單》和《馬克》 焦慮量表。 在顯著水平α= 0.05時分析數據。

結果顯示,網絡依賴與學生的焦慮之間存在正相關且顯著相關(P <0.01)。 互聯網依賴與學生的學業成績之間也存在負相關和顯著的相關性(P <0.01),並且焦慮與學生的教育表現之間呈負顯著相關(P <0.01)。

一方面,結果表明互聯網依賴的普遍性及其與學生焦慮和學習成績的顯著關係,另一方面,互聯網依賴對學生的教育表現的負面影響。 因此,有必要設計一些干預方案,以防止對越來越多與互聯網互動的學生造成傷害。 另外,有必要提高學生對網絡成癮的複雜性和正確使用互聯網的認識。


應對策略在自尊與網絡成癮風險關係中的中介作用(2018)

Eur J Psychol。 2018 Mar 12;14(1):176-187. doi: 10.5964/ejop.v14i1.1449

本研究的目的是通過調解模型探索300意大利大學生樣本中自尊,應對策略和網絡成癮風險之間的關係。 我們將數據提交給變量(t檢驗)和相關統計分析之間的描述性,中介性比較。 結果證實了自尊對網絡成癮風險的影響。 然而,我們發現引入應對策略作為調解者會引起部分調解。 低水平的自尊是迴避導向應對的預測因素,反過來又會影響網絡成癮的風險。


大學生網絡成癮與心理健康:來自印度中部的橫斷面研究(2018)

J Family Med Prim Care。 2018 Jan-Feb;7(1):147-151. doi: 10.4103/jfmpc.jfmpc_189_17.

互聯網為大學生提供了巨大的教育福利,也為年輕人提供了更好的交流,信息和社交互動機會; 然而,過度使用互聯網會導致負面的心理健康(PWB)。

本研究的目的是找出網絡成癮與大學生PWB之間的關係。

在印度中央邦賈巴爾普爾市的大學生中進行了多中心橫斷面研究。 這項研究包括總共461名至少在過去6個月內使用互聯網的大學生。 根據五點李克特量表,由20個項目組成的Young網絡成癮量表用於計算網絡成癮分數,基於六點量表的Ryff PWB量表使用了42個項目。

共分析了440問卷表格。 學生的平均年齡為19.11(±1.540)年,62.3%為男性。 網絡成癮與PWB顯著負相關(r = -0.572, P <0.01)和PWB的子維度。 網絡成癮水平較高的學生,其PWB的可能性較低。 簡單的線性回歸表明,網絡成癮是PWB的顯著負面預測指標。


包括人口特徵,心理疾病和人格障礙在內的心理因素是網絡成癮的預測因子(2018)

伊朗J精神病學。 2018 Apr;13(2):103-110.

目的: 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是青少年中一個重要的社會問題,並已成為一個全球性的健康問題。 該研究確定了成人學生中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的預測因子和模式。

方法: 在這項研究中,採用分層抽樣技術招募了401名學生。 在4年至2016年期間,從伊朗德黑蘭和卡拉伊的2017所大學的學生中選擇了參與者。互聯網成癮測試(IAT),Millon臨床多軸量表–第三版(MCMI-III),DSM的結構化臨床訪談(SCID-I)以及半結構化訪談用於診斷網絡成癮。 然後,調查了主要精神疾病與網絡成癮之間的關聯。 使用SPSS18軟件通過執行描述性統計和多種邏輯回歸分析方法來分析數據。 小於0.05的P值被認為具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在控制了人口統計學變量後,發現自戀型人格障礙,強迫性人格障礙,焦慮症,雙相情感障礙,抑鬱症和恐懼症可使網絡成癮的機率(OR)分別提高2.1、1.1、2.6、1.1、2.2分別為2.5倍和0.05倍(p值<XNUMX),但是其他精神病或人格障礙對該方程沒有顯著影響。

結論: 該研究的結果顯示,一些精神障礙會影響網絡成癮。 考慮到網絡空間的敏感性和重要性,有必要評估與網絡成癮相關的精神障礙。


智能手機成癮與護理人員的人際交往能力(2018)

伊朗J公共衛生。 2018 Mar;47(3):342-349.

人際交往能力是護士的重要能力。 最近,智能手機的出現煽動了日常生活的巨大變化。 由於智能手機具有多種功能,人們傾向於將它們用於大量活動,通常會導致上癮行為。

這項橫斷面研究對護理學生的人際能力相關的智能手機成癮分量表和社會支持進行了詳細分析。 總體而言,324大學生從2月2013到3月2013在韓國首爾天主教大學招募。 參與者完成了一份自我報告的調查問卷,其中包括衡量智能手機成癮,社會支持,人際關係能力和一般特徵的量表。 路徑分析用於評估智能手機成癮的分量表,社會支持和人際能力之間的結構關係。

1.360(網絡空間導向關係和社會支持對人際能力的影響)P= .004)和0.555(P<.001)。

網絡空間導向關係是一種智能手機成癮分量表,社會支持與護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呈正相關,而其他智能手機成癮分量表則與護理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無關。 因此,開發有效的智能手機教學方法,以提高護生的學習動機。


網絡成癮和保護性社會心理因素對香港中國青少年抑鬱症的潛在影響-直接,中介和調節作用(2016年)

Compr Psychiatry。 2016 Oct; 70:41-52。 doi:10.1016 / j.comppsych.2016.06.011。

網絡成癮(IA)是一個風險因素,而一些心理社會因素可以預防青少年抑鬱症。 在涉及保護因素的調節和調節方面,IA對抑鬱的作用機制尚不清楚,並在本研究中進行了研究。 香港中文中學生(n = 9518)進行了一項代表性的橫斷面研究。

在男性和女性中,中度或重度抑鬱的患病率分別為38.36%和46.13%,IA的患病率分別為17.64%和14.01%。 高IA患病率通過其直接作用,調節(保護因子水平降低)和適度(保護作用程度降低)效應導致普遍抑鬱的風險增加。 通過保護因素了解IA與抑鬱之間的機制。 IA和抑鬱症的篩查和乾預是必要的,應該培養保護因素,並將IA的負面影響與保護因素的水平和影響聯繫起來。


伊朗網絡成癮的流行:系統評價和Meta分析(2018)

上癮健康。 2017 Fall;9(4):243-252.

互聯網具有獨特的屬性,包括易於訪問,易於使用,低成本,匿名和吸引力,導致網絡成癮等問題。 關於網絡成癮率的報導不盡相同,但對伊朗網絡成癮的增長沒有一個合適的估計。 本研究的目的是使用薈萃分析法分析伊朗網絡成癮的增長。

在第一階段,通過搜索Magiran,SID,Scopus,ISI,Embase等科學數據庫以及使用諸如網絡成癮之類的關鍵詞,選擇了30文章。 該研究的結果與使用薈萃分析方法(隨機效應模型)相結合。 使用R和Stata軟件進行數據分析。

基於30研究和130531的樣本量,基於隨機效應模型的網絡成癮的增長率是20%[16-25置信區間(CI)95%]。 元回歸模型顯示伊朗的網絡成癮增長率從2006增加到2015。


憂慮和憤怒與大學生中潛在的有問題的智能手機使用嚴重程度相關(2018)

J影響紊亂。 2018 Dec 18; 246:209-216。 doi:10.1016 / j.jad.2018.12.047。

有問題的智能手機使用(PSU)與整個文獻中的抑鬱和焦慮症狀嚴重程度相關。 然而,許多重要的精神病理學結構尚未檢查與PSU嚴重程度的關聯。 憂慮和憤怒是兩種精神病理學結構,在PSU方面幾乎沒有經驗性的審查,但理論上應該表現出重要的關係。 此外,很少有研究使用以人為中心的分析,如混合建模,根據PSU症狀評級分析可能的潛在亞組。

我們使用智能手機成癮量表 - 短版本,賓夕法尼亞州憂慮問卷 - 縮寫版本和憤怒反應維度 - 300量表對5美國大學生進行了網絡調查。

使用潛在輪廓分析進行混合建模,我們發現大多數支持基於其PSU項目評級的潛在群體的三類模型。 在更嚴重的PSU課程中,調整年齡和性別,擔心和憤怒評分顯著更高。

結果在使用和滿足理論以及補償性互聯網使用理論的背景下討論,就解釋過度技術使用的個體差異而言。 限制包括樣本的非臨床性質。

憂慮和憤怒可能有助於理解PSU的現象學,而憂慮和憤怒的心理干預可能會抵消PSU。


在澳大利亞有問題地使用手機......它變得更糟嗎? (2019)

前精神病學。 2019 Mar 12; 10:105。 doi:10.3389 / fpsyt.2019.00105。

過去幾年中,快速的技術創新已導致當今的手機技術發生了巨大變化。 儘管此類更改可以改善其用戶的生活質量,但手機使用問題會導致其用戶出現一系列負面結果,例如焦慮,或者在某些情況下,從事不健康的行為,對健康和安全產生嚴重影響,例如手機手機分散了駕駛的注意力。 本研究的目的是雙重的。 首先,這項研究調查了澳大利亞當前使用手機的問題及其對道路安全的潛在影響。 其次,根據澳大利亞社會不斷變化的移動電話的性質和普及程度,本研究將2005年的數據與2018年收集的數據進行了比較,以確定澳大利亞手機問題的趨勢。 如預期的那樣,結果表明,與2005年的首次數據相比,澳大利亞的手機使用問題有所增加。此外,在這項研究中,性別和年齡組之間存在有意義的差異,其中18-25歲的女性和用戶年齡組顯示更高的平均手機問題使用量表(MPPUS)分數。 另外,有問題的手機使用與駕駛時使用手機有關。 具體來說,報告高水平使用手機問題的參與者,還報告了駕駛時手持和免提手機的使用情況。


牙科學生使用社交媒體進行交流和學習:兩種觀點:觀點1:社交媒體的使用可以使牙科學生的交流和學習受益,觀點2:社交媒體的潛在問題大於其對牙科教育的好處(2019)

J Dent Educ。 2019 Mar 25。 pii:JDE.019.072。 doi:10.21815 / JDE.019.072。

社交媒體已成為相互聯繫的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影響著個人和職業生活。 關於在牙科教育中應否使用社交媒體作為牙科學生的學習和交流工具的問題,這一觀點/對等觀點提出了兩種相反的觀點。 觀點1認為社交媒體有益於學生學習,應將其用作牙科教育的工具。 該論點基於以下證據:使用社交媒體和跨衛生專業知識的改善,臨床教育中同伴間交​​流的改善,職業間教育(IPE)的參與度的提高以及從業者與患者之間安全和改善交流的機制,以及教職員工和學生。 觀點2認為,使用社交媒體的潛在問題和風險勝過學習中獲得的任何好處,因此不應將社交媒體用作牙科教育的工具。 支持這種觀點的證據包括對學習的負面影響,在公眾看來負面的數字足蹟的建立,在使用社交媒體時侵犯隱私的風險以及互聯網成癮的新現象及其對社交媒體用戶的負面生理影響。


青少年臨床樣本中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和相關的高風險行為:精神病住院青年調查結果(2019)

Cyber​​psychol Behav Soc Netw。 2019 Mar 21。 doi:10.1089 / cyber.2018.0329。

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PIU)對於從事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的臨床醫生而言,是一個日益增長的臨床關注點,其潛在的合併症很嚴重,例如抑鬱症和藥物濫用。 以前沒有研究檢查PIU,高風險行為與精神病學診斷之間的關聯,特別是在精神病院住院的青少年中。 在這裡,我們分析了該獨特人群中PIU嚴重程度與入院前互聯網習慣,精神病症狀和高危行為之間的關係。 我們假設,隨著PIU嚴重程度的增加,認可情緒症狀,參與危險行為以及合併情緒和與攻擊相關的診斷的可能性也會增加。 我們對馬薩諸塞州一家城市社區醫院的青少年精神科住院病人進行了橫斷面調查。 參加者為12-20歲(n = 205),女性佔62.0%,具有不同的種族/族裔背景。 使用卡方檢驗和確定Pearson相關係數來進行PIU,高危症狀,診斷和行為之間的關係。 0.005名青少年參加了這項研究。 PIU嚴重程度與女性(p <0.05),發短信(p <0.005),網絡欺凌(p <0.05)和過去一年內自殺傾向增加有關(p <0.05)。 青少年患有侵略性和發育性疾病,但沒有抑鬱性疾病,其PIU評分也顯著較高(p≤XNUMX)。 在我們經精神病院住院的青少年樣本中,PIU的嚴重程度與嚴重的精神病學症狀和高危行為(包括與自殺有關的行為)均顯著相關。


探索青少年和父母對青少年智能手機成癮的評分之間的差異(2018)

J Korean Med Sci。 2018 Dec 19; 33(52):e347。 doi:10.3346 / jkms.2018.33.e347

最近,智能手機成癮已成為青少年的主要健康問題。 在這項研究中,我們評估了青少年和父母對青少年智能手機成癮等級的一致程度。 此外,我們評估了與青少年和父母對青少年的智能手機成癮等級相關的社會心理因素。

共有158名12-19歲的青少年及其父母參加了這項研究。 青少年完成了智能手機成癮量表(SAS)和孤立的同伴關係量表(IPRI)。 他們的父母還完成了SAS(關於他們的青少年),SAS-Short版本(SAS-SV;關於他們自己),廣義焦慮症7(GAD-7)和患者健康問卷9(PHQ-9)。 我們使用配對的t檢驗,McNemar檢驗和Pearson的相關分析。

父母對青少年的智能手機成癮的評分中,風險用戶的百分比高於青少年本身的評分。 SAS與SAS父母報告的總分數和分量表分數在積極預期,退縮和麵向網絡空間的關係方面存在分歧。 SAS分數與工作日/節假日使用智能手機的平均分鐘數,IPRI分數以及父親的GAD-7和PHQ-9分數呈正相關。 此外,SAS父母報告分數與工作日/節假日使用智能手機的平均分鐘數以及每位父母的SAS-SV,GAD-7和PHQ-9分數呈正相關。

結果表明,臨床醫生在評估青少年的智能手機成癮時需要同時考慮青少年和父母的報告,並要注意低估或高估的可能性。 我們的結果不僅可以作為評估青少年智能手機成癮的參考,而且可以為未來的研究提供靈感。


互聯網使用對日本大學生幸福感的影響調查(2019)

健康質量生活成果。 2019 Oct 11;17(1):151. doi: 10.1186/s12955-019-1227-5.

除了對與互聯網使用有問題(PIU)相關的精神疾病進行研究之外,越來越多的研究集中在互聯網對主觀幸福感(SWB)的影響上。 然而,在先前關於PIU和SWB之間關係的研究中,專門針對日本人的數據很少,並且由於文化差異而缺乏對幸福感的差異的考慮。 因此,我們的目的是闡明幸福感如何與PIU措施相互依賴,重點是如何在日本人之間,特別是日本大學生中解釋幸福感。

對1258日本大學生進行了紙質調查。 要求受訪者使用相互依存幸福感量表(IHS)填寫有關其幸福感的自我報告量表。 通過多元回歸分析,研究了IHS與互聯網使用(日語版本的網絡成癮測試,JIAT),社交網絡服務的使用以及社交功能和睡眠質量(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SQI)之間的關係。

根據多重回歸分析,以下因素與IHS呈正相關:女性和Twitter追隨者人數。 相反,以下因素與IHS負相關:睡眠差,PIU高以及受試者跳過一整天的次數。

結果表明,日本年輕人的幸福感與PIU之間存在顯著的負相關。 由於仍然缺乏反映文化背景的關於幸福的流行病學研究,因此我們認為未來的研究將在這方面積累類似的證據。

 


在共患精神障礙的背景下,自尊在網絡成癮中的作用:來自一般人群樣本的結果(2018)

J Behav Addict。 2018 Dec 26:1-9。 doi:10.1556 / 2006.7.2018.130。

網絡成癮(IA)一直與共病精神疾病和降低自尊有關。 然而,大多數研究依賴於使用非代表性樣本的自我報告問卷。 本研究旨在分析自尊和共病精神病理學與終生IA的相對影響,在基於人群的過度互聯網用戶樣本中使用個人訪談中評估的臨床診斷。

本研究的樣本基於一般人群調查。 使用強制性互聯網使用量表,選擇所有互聯網使用評分較高的參與者,並邀請他們進行後續採訪。 當前針對互聯網游戲障礙的DSM-5標準已改為適用於所有互聯網活動。 在196位參與者中,有82位達到了IA的標準。 自尊是用羅森伯格的自尊量表測量的。

自尊與IA顯著相關。 對於每個單位自尊的增加,IA的機率下降11%。 相比之下,在網絡成癮之間,諸如物質使用障礙(不包括煙草),情緒障礙和進食障礙等合併症的可能性明顯高於非成癮組。 這無法報告焦慮症。 邏輯回歸分析表明,通過在同一模型中加入自尊和精神病理學,自尊對IA的影響很大。


網絡成癮:對醫學預科學生學習成績的影響(2017)

醫學教育家 (2017):1-4。

該研究確定了一群後學士學生的網絡成癮者(n = 153)使用標準的互聯網成癮測試(IAT)參加了美國的醫學院預科課程。 獨立樣本 t 測試,卡方檢驗和多元回歸分析用於比較結果並衡量不同預測因子對不同結果的貢獻。 在受試者總數中,17%符合網絡成癮者的標準。 學生每天在互聯網上花費的年齡和時間是他們上癮的互聯網使用的重要預測因素。 網絡成癮和學生的學習成績也表現出顯著的負面聯想。 注意到網絡成癮與學生自我報告的抑鬱之間存在初步的積極關聯。


情緒識別與社交網站成癮(2019)之間的關聯

精神病學 2019十一月1:112673。 doi:10.1016 / j.psychres.2019.112673

隨著當今互聯網的廣泛使用,已經進行了許多有關社交網站(SNS)使用的研究。 儘管有關SNS對人類生活的影響的文獻越來越多,但對SNS成癮的成功治療干預措施卻很少。 我們的研究旨在闡明情緒識別在SNS成癮發展中的潛在作用,並提出減輕SNS成癮問題的新策略。 共有337個人參加了這項研究。 管理了社會人口統計學數據表,“閱讀中的眼神測試”(RMET)和“社交媒體成癮量表”(SMAS)。 結果顯示,與非成癮者相比,患有SNS上癮的人存在情緒識別缺陷。 RMET陽性和陰性評分與SNS成癮呈負相關。 另外,可以預測RMET陰性得分。


兒童數字成癮量表:開發和驗證(2019)

Cyber​​psychol Behav Soc Netw。 2019 11月22。 doi:10.1089 / cyber.2019.0132。

全球研究人員已經開發並驗證了多種量表,以評估各種形式的成人數字成癮。 對其中一些量表的需求在世界衛生組織於2018年25月對國際疾病分類的第9次修訂中將博彩障礙作為一種精神健康狀況納入了支持。此外,多項研究表明,兒童已開始使用數字設備(DD)(例如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玩,包括玩視頻遊戲和參與社交媒體。 因此,越來越需要在兒童中及早發現數字上癮的風險。 在本研究中,開發並驗證了兒童數字成癮量表(DASC)(一種12項自我報告工具),以評估822至54.2歲兒童與DD使用相關的行為,包括視頻遊戲,社交媒體和短信。 該樣本包括4名參與者(7%的男性),從0.936年級到XNUMX年級。DASC顯示出極好的內部一致性信度(α= XNUMX)以及足夠的並發性和與標準相關的有效性。 驗證性因素分析的結果表明,DASC非常適合該數據。 DASC為(a)幫助及早發現有可能濫用DDs和/或上癮DD的兒童提供幫助,以及(b)激發對來自不同文化和背景環境的兒童的進一步研究鋪平了道路。


導致青少年上癮的個人因素,互聯網特徵和環境因素:公共衛生觀點(2019)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 2019 Nov 21; 16(23)。 pii:E4635。 doi:10.3390 / ijerph16234635。

個體特徵,家庭和學校相關的變量以及環境變量在理解網絡成癮方面具有同等重要的意義。 以前有關網絡成癮的大多數研究都集中在個人因素上。 那些考慮環境影響的人通常只檢查鄰近的環境。 有效預防和乾預網絡成癮需要一個綜合了個人和環境因素的框架。 這項研究基於公共衛生模型,研究了個人因素,家庭/學校因素,感知的互聯網特徵和環境變量之間的關係,這些因素會助長青少年的網絡成癮。 來自首爾和京畿道1628地區的56初中學生的代表性樣本在衛生和福利部和教育地區辦公室的合作下通過問卷調查參加了研究。 這項研究分析了心理因素,家庭凝聚力,對學術活動的態度,互聯網特徵,可進入PC咖啡館的便利性以及接觸互聯網游戲廣告的機會。 大約6%的青少年被歸類為重度成癮組。 小組之間的比較顯示,上癮的小組較早就開始使用互聯網。 抑鬱,強迫和侵略程度較高,家庭凝聚力較低; 並報告說可以更方便地訪問PC咖啡館和接觸互聯網游戲廣告。 多元邏輯回歸表明,對於青少年來說,環境因素的影響大於家庭或學校相關因素。


網絡成癮對土耳其大學生的抑鬱,體力活動水平和触發點敏感性的影響(2019)

J Back肌肉骨骼康復。 2019 11月15。 doi:10.3233 / BMR-171045。

互聯網成癮(IA)被定義為過度,費時,無法控制的互聯網使用,已成為一個普遍的問題。 在這項研究中,我們調查了網絡成癮對土耳其大學生抑鬱,體育活動水平和潛在觸發點敏感性的影響。

年齡在215-155歲之間的60大學學生(女性18和男性25)參加了這項研究。 使用上癮檔案索引互聯網成癮表(APIINT),我們將51人識別為非互聯網成癮者(非IA)(組1:10男性/ 41女性),將51識別為互聯網成癮者(IA)(2組: 7公頭/ 44母頭)。 兩組均接受APIINT,國際體育鍛煉簡短問卷(IPAQ),貝克抑鬱量表(BDI)和頸部殘疾指數(NDI),斜方肌上/中斜潛伏觸發器的壓力痛閾值(PPT)測量點面積。

我們的學生的網絡成癮率為24.3%。 與非IA組相比,每天的互聯網使用時間以及BDI和NDI得分更高(所有p <0.05),而IPAQ行走(p <0.01),IPAQ總計(p <0.05)和PPT值(p <0.05)在IA組較低。

IA是一個日益嚴重的問題。 這種成癮可能導致肌肉骨骼問題,並可能產生與體育活動,抑鬱和肌肉骨骼疾病有關的後果,尤其是在頸部。


新時代技術和社交媒體:青少年心理社會影響和保護措施的必要性(2019)

小兒科的當前觀點: 2019年31月–第1卷–第148期–第156–XNUMX頁

doi:10.1097 / MOP.0000000000000714

複習的目的近年來,新時代技術的突破和進步徹底改變了兒童與周圍世界交流和互動的方式。 隨著諸如Facebook,Instagram和Snapchat之類的社交媒體平台的持續流行,它們的使用引起了人們對其角色以及對青少年發育和行為的影響的擔憂。 這篇評論研究了社交媒體使用對與身體形象,社會化和青少年發展有關的青年結果的社會心理影響。 它討論了臨床醫生和父母可以有效保護其子女免受數字媒體潛在威脅的方法,同時為父母提供了解決這些問題的情況說明書,並總結了解決這些問題的建議策略。

最新發現儘管社交媒體平台繼續受到歡迎,但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社交媒體平台的使用與青少年心理健康和行為問題之間存在顯著相關性。 社交媒體使用的增加與自尊和身體滿意度的降低,網絡欺凌的風險增加,接觸色情材料的風險增加以及危險的性行為有關。

總結鑑於新時代技術如何穩定地滲透到日常生活中,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來告知青少年用戶及其家人有關社交媒體使用的負面影響。 兒科醫生和父母必須採取謹慎措施,以減少心理風險,並確保兒童的在線安全。


屏幕時間對兒童和青少年健康和福祉的影響:對評論的系統評價(2019)

目標 系統地檢查與兒童和青少年(CYP)健康和福祉屏幕時間相關的危害和益處的證據,為政策提供信息。

方法 系統回顧了為回答“兒童和青少年(CYP)屏幕時間對健康和福祉影響的證據有什麼問題”的評論? 2月2018搜索了電子數據庫的系統評價。 符合條件的評論報告了屏幕上的時間(屏幕時間;任何類型)與CYP中任何健康/福祉結果之間的關聯。 評估質量評估,評估評估的證據強度。

成績 確定了13評論(1高質量,9培養基和3低質​​量)。 6解決了身體成分; 3飲食/能量攝入; 7心理健康; 4心血管風險; 4適合健身; 3睡覺; 1疼痛; 1哮喘。 我們發現中度強有力的證據表明屏幕時間與肥胖/肥胖和抑鬱症狀較高有關; 篩選時間與能量攝入量增加,健康飲食質量較差和生活質量較差之間存在關聯的中等證據。 關於屏幕時間與行為問題,焦慮,多動和注意力不集中,自尊心較差,健康狀況較差和社會心理健康狀況較差,代謝綜合症,心肺健康狀況較差,認知發展較差,教育程度較低以及睡眠結果較差等相關性較弱的證據不足。 。 沒有或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屏幕時間與飲食失調或自殺意念,個體心血管危險因素,哮喘患病率或疼痛有關。 閾值效應的證據很弱。 我們發現微弱的證據表明少量的每日屏幕使用是無害的,並且可能有一些好處。

結論 有證據表明,較高水平的屏幕時間與CYP的各種健康危害有關,其中有關於肥胖,不健康飲食,抑鬱症狀和生活質量的證據最強。 有關安全CYP屏幕時間曝光政策的證據有限。


中國中學生網絡成癮的發生率及預測因素:縱向研究(2017)

Soc Psychiatry Psychiatr Epidemiol。 2017 Apr 17。 doi:10.1007 / s00127-017-1356-2。

我們調查了中學生IA轉換的發生率和預測因素。 在香港中文初中12-1學生(N = 4)中進行了為期8286個月的縱向研究。 使用Chen Internet成癮量表(CIAS;臨界值> 26)的63個項目,在基線時確定了非IA病例。 在隨訪期間檢測到向IA的轉化,並使用多級模型得出發病率和預測指標。
IA的患病率在基線時為16.0%,IA的發生率為每11.81人年100(男性為13.74,女性為9.78)。 風險背景因素是男性,高等學校形式,只與父母一方生活,而保護性背景因素是母親/父親接受過大學教育。 針對所有背景因素進行調整,基線CIAS得分較高(ORa = 1.07),在線娛樂和社交溝通時間延長 (ORa = 1.92和1.63)和健康信念模型(HBM)構建(感知IA的嚴重程度和感知的自我效能以減少使用)是轉換為IA的重要預測因子(ORa = 1.07-1.45)。


中國青少年的網絡成癮和抑鬱狀況:中等調解模型(2019)

前精神病學。 2019 Nov 13; 10:816。 doi:10.3389 / fpsyt.2019.00816。

研究表明,網絡成癮是青少年抑鬱症狀發展的危險因素,儘管其潛在機制尚不清楚。 本研究探討了積極的青年發展的中介作用和正念的調節作用,以確定網絡成癮和抑鬱之間的關聯。 抽樣的522名中國青少年完成了與網絡成癮,積極的青年發展,正念,抑鬱和他們的背景信息有關的措施,結果表明,積極的青年發展調節了網絡成癮與抑鬱之間的關係。 此外,正念減輕了網絡成癮和抑鬱以及積極的青年發展和抑鬱之間的聯繫。 這兩個影響對於正念度低的青少年要比那些正念度高的青少年強。 本研究有助於更深入地了解網絡成癮如何以及何時增加青少年抑鬱症的風險,這表明網絡成癮可能通過積極的青年發展影響青少年抑鬱症,而正念可以減輕網絡成癮的負面影響或低水平的學習。抑鬱症的心理資源。 最後討論了對研究和實踐的意義。


自我評估網癮個案的香港中學生自我糾正意願的患病率及因素(2017)

兒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

這項橫斷面研究調查了香港的9,618中學生; 4,111(42.7%)自我評估他們有IA(自我評估的IA病例); 這些自我評估的IA病例(1,145%)的27.9也被歸類為IA病例(一致的IA病例),因為他們的陳網絡成癮量表得分超過63。

這兩個子樣本中自我糾正意圖的流行程度分別僅為28.2%和34.1%。 在自我評估的IA子樣本中,HBM構造包括對IA的感知易感性,感知IA減少互聯網使用的感知嚴重程度,減少互聯網使用的自我效能,以及減少互聯網使用的行動提示是積極的,而感知障礙減少互聯網使用是負面的,與自我糾正意圖相關。 在一致的IA子樣本中確定了類似的因素。

很大一部分學生認為他們有IA,但只有三分之一的學生想要糾正這個問題。 未來的干預措施可能會考慮改變學生的HBM結構,並關注具有自我糾正意圖的一致IA部分,因為他們表現出對變化的準備。


中國大學新生網絡成癮與肌肉骨骼疼痛風險之間的關聯-跨部門研究(2019)

前心理學家。 2019 Sep 3; 10:1959。 doi:10.3389 / fpsyg.2019.01959。

眾所周知,互聯網使用的增加與青少年肌肉骨骼疼痛的風險增加有關。 然而,尚未報告互聯網成癮(IA)(一種涉及嚴重互聯網過度使用的獨特狀況)與肌肉骨骼疼痛之間的關係。 本研究旨在調查IA與中國大學生肌肉骨骼疼痛風險之間的關係。

在4211名中國大學新生中進行了橫斷面研究。 使用20個項目的楊氏互聯網成癮測試(IAT)評估了IA狀態。 IA被定義為網絡成癮得分≥50分。 使用自我報告的問卷評估了肌肉骨骼疼痛。 進行了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以確定IA類別(正常,輕度和中度至重度)與肌肉骨骼疼痛之間的關聯。

這項橫斷面研究表明,在中國大一新生中,嚴重的IA與肌肉骨骼疼痛的高風險相關。 在未來的研究中,有必要使用乾預性研究探討這種關係的因果關係。


網絡成癮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響(2017)

國際心理學和精神病學雜誌  10.5958 / 2320-6233.2017.00012.8

本研究旨在找出網絡成癮對邁索爾市及其周邊地區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響。 本研究共納入了720青少年,其中有相同數量的男女學生在10,11和12th標準中學習。 他們使用網絡成癮量表(Young,1998)和心理健康量表(Ryff,1989)。 採用ANOVA的一種方法來找出正常,有問題和成癮的互聯網心理健康評分之間的差異。 結果顯示,隨著網絡成癮水平的提高,心理健康總體得分呈線性和顯著下降趨勢。 隨著網絡成癮水平的提高,自治,環境掌握和生活目標的具體組成部分的福祉也有所下降。


互聯網使用的黑暗面:對芬蘭早期和晚期青少年過度使用互聯網,抑鬱症狀,學校倦怠和參與的縱向研究(2016)

J Youth Adolesc。 2016月2。

我們使用兩個縱向數據波收集了1702名年齡在53-12歲之間的女性(14%女性)和1636歲的年齡在64-16歲之間的女性18%(女性XNUMX%)晚期,我們研究了過度使用互聯網與學校參與之間的交叉滯後路徑和倦怠,以及抑鬱症狀。 結構方程模型揭示了兩個青少年群體之間過度使用互聯網和學校倦怠之間的相互交叉滯後路徑:學校倦怠預示了以後的過度互聯網使用,過度互聯網使用預示了以後的學校倦怠。

還發現學校倦怠和抑鬱症狀之間的相互路徑。 女孩的抑鬱症狀通常比男孩多,而且在青春期後期,學校倦怠。 反過來,男孩更多地遭受過多的互聯網使用。 這些結果表明,在青少年中,過度使用互聯網可能是學校倦怠的原因,後來可能會蔓延到抑鬱症狀。


印度南部大學生過度使用互聯網的情況及其與心理困擾的關係(2018)

目標: 本研究旨在研究來自印度南部的一大群大學生的網絡使用行為,網絡成癮(IA)及其與心理困擾的關係。

方法: 完全2776大學學生年齡為18-21歲; 從南印度一所公認的大學攻讀本科課程參加了這項研究。 通過互聯網使用行為和人口統計數據表收集互聯網使用模式和社會教育數據,利用IA測試(IAT)評估IA和心理困擾,主要通過自我報告問卷-20評估抑鬱症狀。

結果: 在總數中 n = 2776,29.9%(n = 831)大學生符合IAT標準的輕度IA,16.4%(n = 455)適度上癮使用,和0.5%(n = 13)對於嚴重的IA。 在大學生中,IA是男性,住在租來的住宿,每天上網幾次,每天在互聯網上花費超過3 h並且心理上有困難。 男性,使用持續時間,每天花費的時間,互聯網使用頻率和心理困擾(抑鬱症狀)預測IA。

結論: 大學生中存在大量學生,這可能會抑制他們的學業進步並影響他們的心理健康。 早期識別IA的危險因素可以促進大學生IA和心理困擾的有效預防和及時啟動治療策略。


與韓國小學生的親子關係,親子溝通和父母調解相關的智能手機成癮行為的性別差異。

J Addict護士。 2018 Oct/Dec;29(4):244-254. doi: 10.1097/JAN.0000000000000254.

本研究調查了11-13年齡的韓國小學生中與親子關係,親子溝通和父母調解相關的智能手機成癮(SA)行為的性別差異。

在橫斷面研究中調查了224智能手機用戶(112男孩和112女孩)的樣本。 使用SPSS Win 23.0軟件進行描述性統計和多元回歸分析,以基於性別差異研究SA行為的預測因子。

在參與者中,14.3%(15.18%男孩和13.39%女孩)屬於SA行為風險組,並且SA行為的患病率在性別組之間沒有顯著差異。 在多元逐步回歸分析中,主動安全調解較少; 智能手機使用時間更長; 更多地使用智能手機進行遊戲,視頻或音樂; 限制較少的調解與男孩的SA行為較高有關,這些指標佔SA行為方差的22.1%。 更長時間的智能手機使用,更少的主動使用調解,更糟糕的親子溝通,以及更多地使用智能手機進行文本,聊天或社交網站,這與女孩的SA行為較高有關,這些指標佔方差的38.2%在SA行為。

 

 


一個證據 因特網 紊亂: 因特網 暴露加強了撤回問題用戶的顏色偏好(2016)

J Clin Psychiatry。 2016 Feb;77(2):269-274.

這項研究檢查了互聯網的接觸是否會產生對訪問過的網站相關顏色的偏好,並探討了與自我報告的互聯網使用和互聯網剝奪有關的可能關係。

100成人參與者被分為2組; 一個人被剝奪了4小時的互聯網訪問權限,另一個則沒有。 在這段時間之後,他們被要求選擇顏色並完成一系列關於情緒(正面和負面影響時間表),焦慮(Spielberger狀態 - 特質焦慮量表)和抑鬱症(Beck抑鬱量表)的心理測量問卷。 然後,他們在互聯網上接受了15分鐘的曝光,並記錄了他們訪問過的網站。 然後要求他們再次選擇顏色,完成相同的心理測量問卷,並完成網絡成癮測試。

對於互聯網剝奪但非受影響的受試者,在網絡終止後,有問題的互聯網用戶越來越多地註意到情緒的減輕和焦慮的增加。 在這些參與者中,在訪問過的網站上也選擇了最突出的顏色。 在問題較低的用戶中,沒有出現情緒轉變或選擇主導網站顏色的情況。

這些研究結果表明,互聯網可以作為高問題用戶行為的負面強化劑,並且從減輕戒斷症狀中獲得的強化變得有條件,受訪網站的顏色和外觀給予它們更積極的價值。


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和有問題的在線遊戲不一樣:來自一個具有全國代表性的大型青少年樣本(2014)的調查結果

Cyber​​psychol Behav Soc Netw。 2014 Nov 21。

文獻中一直存在爭論,即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PIU)和有問題的在線遊戲(POG)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和運動實體,還是它們是否相同。 本研究通過檢查PIU和POG在性別,學業成績,使用互聯網和/或在線遊戲所花費的時間,心理健康以及首選在線活動方面的相互關係和重疊來解決這個問題。

評估這些變量的調查問卷是針對具有全國代表性的青少年遊戲玩家樣本進行的  數據顯示,互聯網使用是青少年中的常見活動,而在線遊戲是由一個相當小的群體進行的。 同樣,更多的青少年符合PIU的標準而不是POG,一小部分青少年表現出兩種問題行為的症狀.

T兩種問題行為之間最明顯的區別在於性別。 POG與男性關係更緊密。 自尊對兩種行為的影響都很小,而抑鬱症狀則與PIU和POG相關,對PIU的影響略大。 POG似乎是與PIU在概念上不同的行為,因此數據支持互聯網成癮和互聯網游戲障礙是獨立的病理實體的概念。


青少年網絡成癮過程中抑鬱,敵意和社交焦慮的惡化:一項前瞻性研究(2014)

Compr Psychiatry。 2014可能是17。 PII:

I在世界範圍內的青少年人群中,網絡成癮很普遍,並且經常與青少年的抑鬱,敵意和社交焦慮共存。 本研究旨在評估青少年上癮或上網成癮過程中抑鬱,敵意和社交焦慮的惡化。

該研究招募了2293年級的7青少年,以評估他們的抑鬱,敵意,社交焦慮和網絡成癮。 一年後重複相同的評估。 發病率組被定義為在第一次評估中被歸類為非成癮的受試者,並且在第二次評估中被上癮。 緩解組被定義為在第一次評估中被分類為成癮的受試者和在第二次評估中被非成癮的受試者。

青少年互聯網成癮過程中的抑鬱和敵意惡化。 應提供干預網絡成癮,以防止其對心理健康的負面影響。 在緩解過程中,抑鬱,敵意和社交焦慮減少。 它表明如果可以在短時間內匯出網癮,可以扭轉負面後果。

評論:研究跟踪學生一年評估網絡成癮和評估抑鬱,敵意和社交焦慮。 他們發現網絡成癮加劇了抑鬱,敵意和社交焦慮,而成癮的緩解減少了抑鬱,敵意和社交焦慮


檢查青少年網絡成癮與社交恐怖症的相關性(2016)

West J Nurs Res。 2016 Aug 25。 pii:0193945916665820

這是一項針對青少年進行的描述性和橫斷面研究,旨在研究網絡成癮與社交恐懼症之間的相關性。 該研究的人口包括年齡介於24,260和11年之間的15學生。

在這項研究中,13.7%的青少年有網絡成癮,4.2%每天在電腦上花費超過5小時。 網絡成癮與社交恐懼症之間存在正相關關係。 在成癮和社交恐懼症方面檢查了在互聯網上花費的時間形式; 雖然網絡成癮與遊戲,交友網站和網上沖浪有關,但社交恐懼症與家庭作業,遊戲和網上沖浪有關。


新生兒中Anhedonia與互聯網相關成癮行為之間的縱向聯繫(2016)

計算人類行為。 2016 Sep; 62:475-479。

網絡成癮(包括在線遊戲)與抑鬱症有關。 本研究的目的是檢查快速缺乏症(即,經歷快樂的困難,抑鬱症的一個關鍵方面)與503高危新生成人(替代高中的前參與者)中與互聯網相關的成癮行為之間的潛在縱向關聯。 參與者在基線和大約一年後完成了調查(9-18個月後)。 結果表明,特質麻痺症前瞻性地預測了強迫性互聯網使用和在線活動成癮的更高水平以及更大的在線/離線視頻遊戲成癮的可能性。 這些研究結果表明,快感缺失可能有助於新興成人人群中與互聯網相關的成癮行為的發展。


基於早期情緒調節(2018)的青少年網絡成癮病因學模型的縱向研究

Biomed Res Int。 2018 Mar 7; 2018:4038541。 doi:10.1155 / 2018 / 4038541。

已經為網絡成癮(IA)的發病概念化了幾種病原生物模型。 然而,沒有研究評估早期情緒調節策略對青春期IA發展的可能預測效果。 在一個樣本中 N = 142名青少年有網絡成癮,這項為期8年的縱向研究旨在驗證兩歲時的情緒調節策略(自我關注與其他關注)是否以及如何預測學齡兒童的內在/外在症狀。轉變為青春期的互聯網成癮(強迫使用網絡與痛苦使用網絡)。 我們的結果證實了我們的假設,表明早期的情緒調節會影響中兒童期(XNUMX歲)的情緒-行為功能,進而影響青春期IA的發作。 而且,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嬰儿期情緒調節策略的特徵與青春期IA的關係密切而密切。 這些結果表明,不均衡的情緒調節的共同根源可能導致年輕人上網成癮的兩種不同表現,並且可能對評估和治療IA的青少年有用。


低同理心與互聯網問題的使用有關:來自中國和德國的經驗證據(2015)

Asian J Psychiatr。 2015 Jul 6。

由於沒有在互聯網問題使用的背景下調查移情,我們進行了一項研究,以測試潛在的聯繫。 在來自中國(N = 438)和德國(N = 202)的樣本中,對青少年/學生進行了兩項移情行為的自我報告措施和一項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PIU)的自我報告措施。 在兩種文化中,較低的同理心與更多的PIU相關。 本研究強調了考慮移情相關問卷的重要性,以便更好地了解未來的互聯網過度使用。


達曼地區女大學生的健康相關生活質量:互聯網使用是否相關? (2018)

J Family Community Med。 2018 Jan-Apr;25(1):20-28. doi: 10.4103/jfcm.JFCM_66_17.

世界衛生組織將生活質量(QOL)定義為個人在其所生活的文化和價值體系中以及與他/她的目標,期望相關的對自己在生活中的地位的感知,標準和關注點。 大學生活壓力很大。 它會影響健康相關的QOL(HRQOL)。 影響大學生HRQOL的因素很多。 這項研究的目的是評估沙特阿拉伯達曼的女大學生的生活質量,並找出與之相關的因素,特別著重於互聯網的使用。

這項橫斷面研究調查了達曼的伊瑪目阿卜杜拉赫曼濱費薩爾大學的2516女學生,使用自填式問卷調查,其中包括社會人口統計學,互聯網使用/成癮評分(IA)以及HRQOL評估。 提取了兩個潛在因素:物理組件摘要(PCS)和心理組件摘要(MCS)。 然後進行雙變量分析和MANOVA。

整體PCS和MCS分別為69%±19.6和62%±19.9。 幾乎三分之二的學生被發現有IA或可能的IA。 父母受教育程度較低的學生報告的PCS較少。 家庭收入較高的學生報告的PCS和MCS高於收入較低的學生。 MANOVA模型顯示,IA得分越高,PCS和MCS的得分越低。女學生的HRROL受父母教育水平,家庭收入和互聯網使用問題的影響。


失眠部分地調解了中國中學生中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與抑鬱之間的關聯(2017)

J Behav Addict。 2017 Dec 1; 6(4):554-563。 doi:10.1556 / 2006.6.2017.085。

本研究旨在探討失眠對互聯網使用問題(包括網絡成癮(IA)和在線社交網絡成癮(OSNA))與青少年抑鬱之間關聯的中介效應。

來自中國廣州的1,015名中學生參加了橫斷面調查。 抑鬱症,失眠,IA和OSNA的水平分別使用流行病學研究中心的抑鬱量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楊氏診斷問捲和在線社交網絡成癮量表進行評估。

中度或以上抑鬱症,失眠症,IA和OSNA的患病率分別為23.5%,37.2%,8.1%和25.5%。 在調整顯著背景因素後,IA和OSNA與抑鬱和失眠顯著相關。 IA和OSNA的高患病率可能與青少年患抑鬱症的風險增加有關,包括直接和間接影響(通過失眠)。 該研究的結果表明,制定和實施干預措施可能是有效的,這些措施共同考慮了互聯網使用,失眠和抑鬱的問題。


篩查時間與肥胖青少年抑鬱症狀相關:心臟研究(2016)

Eur J Pediatr。 2016 Apr 13。

與正常體重的同齡人相比,肥胖的青少年在基於篩查的活動中花費的時間不成比例,並且患上臨床抑鬱症的風險更高。 雖然篩查時間與肥胖和心臟代謝風險因素有關,但對篩查時間與心理健康之間的關係知之甚少。 這項橫斷面研究檢查了358名(261名女性; 97名男性)超重和14-18歲肥胖青少年的樣本中,篩查時間的持續時間和類型與抑鬱症狀(亞臨床症狀)之間的關聯。 。 在控制了年齡,種族,性別,父母教育,體重指數(BMI),身體活動,熱量攝入,碳水化合物攝入以及糖分飲料的攝入之後,總的篩查時間與更嚴重的抑鬱症症狀顯著相關。 調整後,花在玩視頻遊戲和休閒計算機上的時間與抑鬱症狀有關,而看電視卻沒有。

結論:

篩查時間可能代表肥胖青少年抑鬱症狀的風險因素或標誌。 未來的干預研究應該評估減少篩查暴露是否減少肥胖青年的抑鬱症狀,肥胖青年是心理障礙風險增加的人群。

什麼是已知的:

  • 篩查時間與青少年肥胖風險增加有關。
  • 篩查時間與青年人的心臟代謝異常有關。

什麼是新的:

  • 篩查時間與超重和肥胖青少年中更嚴重的抑鬱症狀相關。
  • 在娛樂性計算機上使用和玩視頻遊戲所花費的時間,而不是電視觀看,與超重和肥胖青少年中更嚴重的抑鬱症狀相關。

兒童和青少年肥胖症的互聯網使用模式和網絡成癮(2017)

Pediatr Obes。 2017 Mar 28。 doi:10.1111 / ijpo.12216。

本研究旨在探討兒童和青少年肥胖患者IA的患病率和模式。 還研究了IA與體重指數(BMI)之間的關係。

研究包括437位年齡在8至17歲之間的兒童和青少年:268位肥胖症患者和169位健康對照者。 網絡成癮量表(IAS)表被管理給所有參與者。 肥胖小組還填寫了個人信息表,其中包括互聯網使用習慣和目標。

根據IAS,總共有24.6%的肥胖兒童和青少年被診斷為IA,而健康的同齡人中有11.2%患有IA(p <0.05)。 肥胖組和對照組的IAS平均得分分別為53.71±25.04和43.42±17.36(p <0.05)。 IAS得分(t = 3.105),每週花費時間超過21小時-1 肥胖組中BMI升高與互聯網上的互聯網訪問(t = 3.262)有顯著相關性(p <0.05)。 其他互聯網習慣和目標與BMI無關(p> 0.05)。 在對照組中,還發現IAS評分(t = 8.719)與BMI升高有關(p <0.05)。

本研究表明,肥胖兒童和青少年的IA率高於健康同齡人,結果表明IA和BMI之間存在關聯。


台灣高中生代表性樣本中網絡成癮的流行及其風險和保護因素(2017)

J Adolesc。 2017 Nov 14; 62:38-46。 doi:10.1016 / j.adolescence.2017.11.004。

這項研究的目的是調查大量具有代表性的中學生中網絡成癮(IA)的普遍程度,並確定風險和保護因素。 使用橫斷面設計,通過分層抽樣和整群抽樣從全台灣高中招募了2170名參與者。 IA的患病率為17.4%。 高衝動性,對互聯網使用的拒絕自我效能低,對互聯網使用的預期積極結果高,他人對互聯網使用的態度不高,抑鬱症狀,主觀幸福感低,他人邀請互聯網使用的頻率高以及在Logistic回歸分析中,虛擬社會支持都是獨立預測的。


有問題的社交網站使用和共患精神疾病:近期大規模研究的系統評價(2018)

前精神病學。 2018 Dec 14; 9:686。 doi:10.3389 / fpsyt.2018.00686。

 

背景和目的: 研究表明,有問題的社交網站(SNS)使用與精神疾病之間存在潛在關聯。 該系統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確定和評估研究有問題的SNS使用與共病精神疾病之間的關聯的研究。

抽樣和方法: 使用以下數據庫進行了文獻搜索:PsychInfo,PsycArticles,Medline,Web of Science和Google Scholar。 搜索中包含有問題的SNS使用(PSNSU)及其同義詞。 根據有問題的SNS使用和精神病(包括注意力不足和活動亢進症(ADHD),強迫症(OCD),抑鬱症,焦慮症和壓力)提取信息。 待審核論文的納入標準為(i)自2014年起發表,(ii)以英文發表,(iii)進行基於人群的研究,樣本量大於500名參與者,(iv)提出有問題的SNS的特定標準使用(通常是經過驗證的心理測驗量表),以及(v)包含報告PSNSU與精神病學變量之間相關性的經驗性主要數據。 共有XNUMX項研究符合預定的納入和排除標準。

結果: 系統評價的結果表明,大多數研究都是在歐洲進行的,所有研究都包括橫斷面調查設計。 在八項(九項)研究中,有問題的SNS使用與精神障礙症狀相關。 在9項研究中(其中一些檢查了一種以上的精神症狀),PSNSU與抑鬱(7項研究),焦慮(6項研究),壓力(2項研究),ADHD(1項研究)和強迫症之間存在正相關關係。 (一項研究)。

結論: 總體而言,所研究的研究顯示PSNSU與精神障礙症狀之間存在關聯,特別是在青少年中。 在PSNSU,抑鬱和焦慮之間發現了大多數關聯。


土耳其高中生網絡成癮及其相關因素的多元分析(2016)

J Addict護士。 2016 Jan-Mar;27(1):39-46.

這項研究的目的是檢查青少年的網絡成癮與他們的社會人口統計學特徵,溝通技巧和家庭社會支持感相關。 這項橫斷面研究於2013年在土耳其一些城市中心的高中進行。樣本中包括14位年齡在20至27.9歲之間的學生。平均互聯網成癮量表(IAS)學生的得分被發現為21.2±81.8。 根據從IAS獲得的分數,發現50%的學生未出現任何症狀(<16.9分),發現50%的學生出現了邊緣症狀(79-1.3分),而80%的學生是互聯網成癮者( ≥XNUMX分)。


與網絡成癮有關的因素:土耳其青少年的橫斷面研究(2016)

Pediatr Int。 2016 Aug 10。 doi:10.1111 / ped.13117。

調查網絡成癮的流行和社會人口特徵,抑鬱,焦慮,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症狀和青少年網絡成癮之間的關係。

這是一項橫斷面的校本研究,在468年教育的頭三個月對12名年齡在17-2013歲之間的學生進行了代表性研究。大約1.6%的人上癮,而16.2%的人上癮。 青少年網絡成癮與抑鬱,焦慮,注意障礙和多動症狀之間存在顯著相關性。 吸煙也與網絡成癮有關。 IA與學生的年齡,性別,身體質量指數,學校類型,社會經濟地位之間沒有顯著關係。


過度使用互聯網對易感性和對越南年輕人健康的影響(2019)

Addict Behav。 2019 Jan 31。 pii:S0306-4603(18)31238-3。 doi:10.1016 / j.addbeh.2019.01.043。

全球範圍內進行的研究表明,過度使用互聯網可能會對健康產生負面影響。 但是,越南的互聯網使用研究有限。 在這項研究中,我們報告了16至30歲的越南年輕人中頻繁使用互聯網的情況。 在1200名參與者中,幾乎65%的人每天都報告使用互聯網。 此外,有34.3%的參與者報告說,不管他們的性別,一天都不使用互聯網後會感到焦慮或不舒服,而40%的參與者認為經常使用互聯網不會影響他們的健康。 在這些人中,擁有這一信念的女性比例高於男性(分別為42.1%和35.9%,p = .03)。 在這個隊列中,與藍領員工相比,大學生認為經常使用互聯網會影響健康。 但是,本科生[OR = 1.50,95%CI =(1.08,2.09),p <.05)]和高中生(OR = 1.54,95%CI = 1.00,2.37),p <.1)的可能性更大比藍領工人一天沒有上網後感到焦慮或不舒服。 相信互聯網不會影響他們的健康的城市地區參與者的可能性是農村地區參與者的兩倍[[OR = 0.60,95%CI =(0.41,0.89),p <.01)]。 最後,與年齡較大的參與者相比,年齡在16至18歲之間的參與者不太可能相信互聯網對健康的負面影響。


卡托維茲中學生情緒智力與網絡成癮的關係(2019)

Psychiatr Danub。 2019 Sep;31(Suppl 3):568-573.

來自卡托維茲(Katowice)的1450名高中學生在18至21歲之間參加了一項匿名調查,該調查包括以下三個部分:特質情緒智力問卷-簡表(TEIQue-SF),互聯網成癮測試和作者測試,其中提供了有關在線花費時間的方式。 問卷於2018年2019月至XNUMX年XNUMX月收集。

1.03%的受訪者符合互聯網成癮標準。 有成癮危險的學生(33.5%)是一個較大的群體。 觀察到TEIQue-SF與互聯網成癮測驗分數之間有統計學意義的相關性(P <0.0001,r = -0.3308)。 在TEIQue-SF得分和在互聯網上花費的時間之間發現了另一個顯著的相關性(p <0.0001,r = -0.162)。

很多高中生過度使用互聯網。 這些行為與較低的EI測試結果正相關。


大學生自我同一性困惑與網絡成癮的關係:心理缺陷與經驗避免的中介效應(2019)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 2019 Sep 3; 16(17)。 pii:E3225。 doi:10.3390 / ijerph16173225。

網絡成癮(IA)已成為大學生中的主要公共衛生問題。 本研究的目的是檢查自我認同混淆與IA之間的關係以及大學生心理僵化和經驗迴避(PI / EA)指標的中介效應。 招募了總共500大學生(262女性和238男性)。 他們的自我認同水平使用自我概念和身份測量進行評估。 使用“接受和行動問卷-II”檢查其PI / EA水平。 使用Chen Internet Addiction Scale評估IA的嚴重程度。 使用結構方程模型檢查自我同一性,PI / EA和IA之間的關係。 自我認同混亂的嚴重程度與PI / EA的嚴重程度和IA的嚴重程度呈正相關。 此外,PI / EA指標的嚴重程度與IA的嚴重程度呈正相關。 這些結果表明,自我認同混亂的嚴重程度直接或間接地與IA的嚴重程度相關。 間接關係由PI / EA的嚴重程度調節。 工作IA的專業人員社區應考慮自我認同混亂和PI / EA。 早期發現和乾預自我認同混淆和PI / EA應該是旨在降低IA風險的計劃的目標。


年輕人中的複原力,壓力,抑鬱和網絡遊戲障礙之間的關聯(2019)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 2019 Aug 31; 16(17)。 pii:E3181。 doi:10.3390 / ijerph16173181。

背景和目的:建議使用遊戲來逃避情緒困難是導致網絡遊戲障礙(IGD)的候選機制。 本研究評估了彈性,感知壓力,抑鬱和IGD之間的關聯。

方法:在該研究中招募了IGD組的87參與者和對照組的87參與者。 使用精神疾病診斷和統計手冊診斷IGD。 通過自我報告的問卷測量壓力水平,恢復力和抑鬱。

成績:與對照組相比,IGD組具有較低的彈性,較高的感知壓力和抑鬱。 分層回歸分析表明,當感知壓力得到控制時,彈性與IGD相關。 控制抑鬱症後,恢復力和感知壓力與IGD無關。 在IGD組中,那些恢復力低的人有較高的抑鬱症。 此外,紀律是與IGD相關的彈性特徵。

結論:低彈性與較高的IGD風險相關。 具有低彈性的IGD個體具有較高的抑鬱。 抑鬱症與IGD相關性高於彈性。 應為具有低彈性或高壓力的IGD患者提供抑鬱評估和壓力應對乾預。


網絡成癮者的親密人際關係和孤獨感的認知機制:ERP研究(2019)

2019 Jul 24; 10:100209。 doi:10.1016 / j.abrep.2019.100209。

人際關係和孤獨感是影響因素的重要因素 因特網 令人上癮的行為 個人 在本研究中,我們調查了親密的人際關係和孤獨感 因特網-addicts。 我們記錄了32的事件相關電位(ERPs) 因特網 成癮者和32非 因特網-addicts。 參與者觀看了親密/衝突關係,快樂/孤獨和中性圖像。 關注探針的結果表明,注意探針的準確率為 因特網-addicts明顯低於非 因特網-addicts; 然而,注意力探針的反應時間沒有顯著差異。 此外,P1,N1,N2P3和LPP之間的平均幅度和潛伏期的差異 因特網-addicts和non 因特網-addicts是微不足道的。 然後,我們發現了P1的振幅 衝突 圖像顯著高於 親密 非中的圖像 因特網-addicts; 而 因特網-addicts表明兩種類型的圖像之間沒有顯著差異。 P1幅度為 寂寞 圖像顯著高於 快樂 其中的圖像 因特網-addicts,但非 因特網-addicts是微不足道的。 問卷數據也基於EEG數據獲得了類似的結論。 最後, 因特網-addicts報告的孤獨感分數顯著高於非分數 因特網-addicts。 這些結果表明了社會認知功能 因特網-addicts可能受損,尤其是在人際衝突的認知方面。 此外, 因特網-addicts可能會保持較差的人際關係,這可能會導致更多的孤獨感。


關於數據之間的關係 因特網 和黎巴嫩黎巴嫩醫科學生的壓力(2019)

數據簡介。 2019 Aug 6; 25:104198。 doi:10.1016 / j.dib.2019.104198。

壓力和行為成癮正在成為強大和普遍存在的主要健康問題。 它們通常與大量衰弱性疾病和病症有關,包括心理社會障礙。 醫學生仍然是發展主要與互聯網使用有關的壓力和成癮的脆弱領域。 數據來自黎巴嫩周圍的醫學生關於壓力和網絡成癮之間的關係。 本文中的數據提供了有關黎巴嫩醫科學生的人口統計數據,他們的壓力水平,壓力來源以及與他們的壓力水平相關的網絡成癮水平。 分析的數據在本文中包含的表格中提供。


有和沒有相關社會功能障礙的網絡成癮學生的人格和其他心理因素的比較(2015)

上海拱門精神病學。 2015 Feb 25;27(1):36-41.

與沒有伴隨社交功能障礙的網絡成癮者相比,社交功能障礙者俱有較高的人際關係敏感度,敵意和妄想症; 較低的社會責任,焦慮,自我控制和家庭社會支持; 他們更有可能採用消極的應對策略。 然而,兩組之間的感知父母風格沒有差異。

滿足網絡成癮生理標誌物的相對較小比例的個體同時報告顯著的與互聯網相關的社交功能障礙。 有幾種社會心理測量方法可以區分網絡成癮者是否有並發社交功能障礙。

評論:似乎很多網絡成癮者沒有社交功能障礙。


抑鬱症狀對互聯網問題使用與韓國青少年睡眠問題之間關係的調節作用(2018)

BMC精神病學。 2018 Sep 4;18(1):280. doi: 10.1186/s12888-018-1865-x.

分析了總共766名7至11年級學生的數據。 我們評估了與睡眠有關的各種變量,這些變量與睡眠和問題和抑鬱有關,並對那些互聯網使用問題的青少年組(PIUG)和正常互聯網使用的青少年組(NIUG)之間的變量進行了比較。

614名參與者被歸類為PIUG,XNUMX名被歸類為NIUG。 與NIUG相比,PIUG的成員更容易出現失眠,白天過度嗜睡和覺醒行為問題。 與NIUG相比,PIUG還傾向於包括更多的晚間類型。 有趣的是,根據是否存在抑鬱症的緩解作用,互聯網使用問題對睡眠問題的影響似乎有所不同。 當我們考慮抑鬱症的緩和作用時,非抑鬱組的年輕人的互聯網成癮量表(IAS)得分越高,互聯網使用問題對睡眠-喚醒行為問題,失眠和白天過度嗜睡的影響就越大。 然而,在抑鬱人群中,互聯網使用問題對睡眠-喚醒行為問題和失眠的影響並未隨著互聯網使用問題的增加而改變,互聯網使用問題對白天過度嗜睡的影響隨著互聯網使用問題的增加而相對減少。沮喪的人群。

該研究表明,PIU對睡眠的影響在抑鬱組和非抑鬱組之間呈現出不同的效果。 PIU與非抑郁青少年的睡眠較差有關,但與抑鬱的青少年無關。 可能會觀察到這一發現,因為PIU可能是有問題的互聯網用戶睡眠問題的最大原因而沒有抑鬱症,但在有問題的互聯網用戶患有抑鬱症時,抑鬱症可能是導致睡眠問題的更重要因素; 因此,PIU對睡眠效應的影響可能會被稀釋。


預測大學生網絡成癮,嚴重抑鬱和自殺的心理缺乏/經驗避免和壓力應對策略的影響:一項前瞻性研究(2018)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 2018 Apr 18; 15(4)。 pii:E788。 doi:10.3390 / ijerph15040788。

本研究的目的是評估心理僵持/經驗避免(PI / EA)和壓力應對策略對大學生在一年隨訪期間網絡成癮,顯著抑鬱和自殺的預測效果。 共有500大學生參加了這項研究。 最初評估PI / EA水平和壓力應對策略。 一年後,324參與者被邀請完成陳網絡成癮量表,Beck抑鬱量表 - II和自殺問卷調查,以評估抑鬱症狀和網絡成癮和自殺。 通過使用邏輯回歸分析控制性別和年齡的影響來檢查PI / EA和壓力應對策略的預測效果。 結果表明,初步評估中的PI / EA在隨訪評估中增加了網絡成癮,嚴重抑鬱和自殺的風險。 初步評估中較低效的應對措施也增加了後續評估中網絡成癮,嚴重抑鬱和自殺的風險。 初步評估中註重問題和情緒焦點的應對與後續評估中網絡成癮,嚴重抑鬱和自殺的風險沒有顯著關聯。 具有較高PI / EA或習慣使用效果較差的壓力應對策略的大學生應成為IA(網絡成癮),抑鬱和自殺的預防計劃的目標。


社會支持在中國青少年情緒失調和網絡成癮中的作用:結構方程模型(2018)

Addict Behav。 2018 Jul; 82:86-93。 doi:10.1016 / j.addbeh.2018.01.027

相對較少的研究調查了這一人群中情緒失調和社會支持對網絡成癮的作用。 本文研究了香港初中生的情緒失調,社會支持和網絡成癮之間的關係。 還測試了情緒失調和互聯網使用對社會支持和網絡成癮之間關係的中介作用以及這種關聯中的性別差異。

來自862學校的7初中學生(8至4)共完成了橫斷面調查。

根據陳網絡成癮量表,10.9%的得分高於網絡成癮的截止值。 結構方程模型的結果顯示,社會支持與情緒失調和互聯網使用呈負相關,反過來又與網絡成癮呈正相關。 按性別分組的多組分析結果顯示,社會支持與情緒失調,互聯網使用和網絡成癮之間的關係,以及情緒失調與網絡成癮之間以及互聯網使用與網絡成癮之間的關係在女性參與者中更為強烈。

情緒失調是一個潛在的風險因素,而社會支持是網絡成癮的潛在保護因素。 社會支持在情緒失調和網絡成癮方面的作用在女學生中更為強烈。 對青少年網絡成癮的性別敏感干預是必要的,這種干預措施應該增加社會支持並改善情緒調節。


探索在線成癮的個體差異:身份和依戀的作用(2017)

Int J Ment Health Addict。 2017;15(4):853-868. doi: 10.1007/s11469-017-9768-5.

在過去的十年中,研究網絡成癮發展的研究已經大大增加,許多研究都提出了危險因素和保護因素。 為了整合依戀和身份形成的理論,本研究調查了身份樣式和依戀取向在三種類型的在線成癮(即網絡成癮,在線遊戲成癮和社交媒體成癮)中所佔的比例。 樣本包括從學校和大學招募的712名意大利學生(381名男性和331名女性),他們完成了離線自我報告調查問卷。 研究結果表明,對互聯網,在線遊戲和社交媒體的依賴是相互關聯的,並且是由常見的潛在風險和保護因素預測的。 在身份樣式中,“信息”樣式和“避免擴散”樣式是危險因素,而“規範”樣式是保護因素。 在依戀維度中,“安全”依戀傾向對三種在線成癮產生負面影響,並且在“焦慮”與“迴避”依戀傾向的風格之間觀察到不同的因果關係。 分層多元回歸表明,在三種成癮量表上,身份風格解釋了在線成癮方差的21.2%到30%之間,而依戀風格解釋了9.2%到14%的分數。 這些發現凸顯了身份形成在網絡成癮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歐洲青少年的病理性互聯網使用和風險行為(2016)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 2016 Mar 8; 13(3)。 pii:E294。

這項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調查歐洲青少年的風險行為與PIU之間的關係。 有關青少年的數據是從89.9個歐洲國家/地區的研究地點的隨機學校收集的。 報告睡眠習慣和冒險行為不良的青少年與PIU的關聯最強,其次是吸煙,營養不良和缺乏運動。 在PIU組的青少年中,有XNUMX%被表徵為具有多種危險行為。 觀察到的PIU與危險行為之間的顯著關聯,以及較高的同時發生率,突顯了在篩查,治療或預防青少年高危行為時考慮使用PIU的重要性。


東南亞學生的互聯網使用問題:現狀證據(2018)

印度J公共衛生。 2018 Jul-Sep;62(3):197-210. doi: 10.4103/ijph.IJPH_288_17.

學生中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PIU)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心理健康問題。 我們的目標是回顧有關東南亞地區有問題互聯網的現有研究,並研究:學生中PIU的患病率; 探索社會人口學和臨床相關性; 並評估PIU在這一人群中的身體,心理和心理社會影響。 在東南亞人口中進行的所有研究,涉及探索病因因素和/或患病率或與PIU /網絡成癮相關的任何其他因素的任何年齡的學生(學生到研究生)被認為有資格進行本次審查。 PubMed和Google Scholar的電子數據庫系統地搜索了相關的已發表的研究,包括10月2016。 我們的搜索策略產生了549文章,其中的295基於他們在同行評審期刊中以英語出版的篩選資格。 其中,總共38研究符合納入標準,並納入評價。 嚴重PIU /網絡成癮的患病率從0到47.4%不等,而互聯網過度使用/可能的網絡成癮的流行程度從東南亞學生的7.4%到46.4%不等。 在問題使用者中也報告了失眠(26.8%),白天嗜睡(20%)和眼睛疲勞(19%)形式的身體損傷。 有必要在該領域進行進一步研究,以探索與其相關的保護和風險因素,並縱向評估結果的軌跡。


問題互聯網使用和互聯網游戲紊亂: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精神科醫生的健康素養調查(2017)

澳大利亞精神病學。 2017 Jan 1:1039856216684714。

研究僅限於精神科醫生對互聯網游戲障礙(IGD)和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PIU)概念的看法。 我們旨在評估IGD / PIU精神科醫生的健康素養。 在線向澳大利亞皇家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精神病醫生學院(RANZCP)的成員進行了自我報告調查(n = 289)。

大多數人(93.7%)熟悉IGD / PIU的概念。 多數(78.86%)認為可能會“沉迷”於非遊戲互聯網內容, 和76.12%認為非遊戲成癮可能包含在分類系統中。 四十八(35.6%)認為IGD在他們的實踐中可能很常見。 只有22(16.3%)認為他們有信心管理IGD。 兒童精神科醫生更有可能常規篩查IGD,更有可能引起成癮的特定症狀。


鍛煉作為治療智能手機成癮的替代方法:隨機對照試驗(2019)的系統綜述和薈萃分析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 2019 Oct 15; 16(20)。 pii:E3912。 doi:10.3390 / ijerph16203912。

隨著電子產品的出現,智能手機已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另一方面,智能手機成癮已成為公共衛生問題。 為了幫助減少智能手機上癮,鼓勵進行鍛煉等具有成本效益的干預措施。

因此,我們進行了系統的綜述和薈萃分析,評估了有關運動干預對智能手機成癮者的康復作用的現有文獻。

從成立到2019年9月,我們搜索了PubMed,Web of Science,Scopus,CNKI和Wanfang。 最終納入9項合格的隨機對照試驗(RCT)進行薈萃分析(SMD代表鍛煉效果的程度),並使用PEDro量表評估其方法學質量。

我們發現運動干預(太極拳,籃球,羽毛球,舞蹈,跑步和騎自行車)對降低總分(SMD = -1.30,95%CI -1.53到-1.07, p <0.005, I2 = 62%)的智能手機成癮水平及其四個分量表(戒斷症狀: SMD = -1.40,95%CI -1.73到-1.07, p <0.001, I2 = 81%; 高亮顯示行為:SMD = -1.95,95%CI -2.99到-1.66, p <0.001, I2 = 79%; 社交舒適度:SMD = -0.99,95%CI -1.18到-0.81, p = 0.27, I2 = 21%; 情緒變化:SMD = -0.50,95%CI 0.31到0.69, p = 0.25, I2 = 25%)。 此外,我們發現上癮程度嚴重的人(SMD = -1.19, I2 = 0%,95%CI:-1.19至-0.98)比輕度至中度成癮水平(SMD = – 0.98, I2 = 50%,95%CI:-1.31到-0.66); 參加12週及以上鍛煉計劃的智能手機成癮者的總得分降低幅度更大(SMD = -1.70, I2 = 31.2%,95%CI -2.04到-1.36, p = 0.03),而參加運動干預少於12週的人(SMD = -1.18, I2 = 0%,95%CI-1.35到-1.02, p <0.00001)。 此外,參加封閉式運動技能鍛煉的患有智能手機上癮的人的總得分降低幅度更大(SMD = -1.22, I2 = 0%,95%CI -1.41至-1.02, p = 0.56),與參加開放運動技能鍛煉的人(SMD = -1.17, I2 = 44%,95%CI-1.47到-0.0.87, p 0.03)。


Dependênciadeinternet em adolescentes do IFSUL-RS / Campus Pelotas:prevalênciaefatores associados(2017)

本研究旨在評估聯邦Sul-Riograndense研究所Pelotas校區青少年學生網絡成癮的流行情況。 這是一項橫斷面研究,以14至20年齡為目標人群的學生樣本。 樣本選擇以隨機方式進行,以便代表在該機構註冊的4083學生。

通過網絡成癮測試(IAT)評估網絡成癮。 使用健康指數(WHO-5)研究焦慮和/或抑鬱障礙的存在。 結果:網絡成癮的患病率為50.6%,在對抑鬱或焦慮症進行陽性篩查的個體中,高於未患有抑鬱症或焦慮症的個體。 網絡成癮與遊戲使用之間存在關聯。 工作/學習相關的訪問內容與互聯網依賴的存在之間存在關聯傾向。


諾維薩德(2015)學齡兒童網絡成癮的患病率

Srp Arh Celok Lek。 2015 Nov-Dec;143(11-12):719-25.

這項研究的目的是評估塞爾維亞諾維薩德市14-18歲學齡兒童的互聯網使用率和網絡成癮率,以及社會人口統計學變量對互聯網使用率的影響。 在諾維薩德(Novi Sad)進行了一項橫斷面研究,對來自高中的小學,二年級和二年級學生進行了橫斷面研究。使用Young's Diagnostic問卷評估了網絡成癮的患病率。

在553參與者中,62.7%為女性,平均年齡為15.6年。 樣本由153小學生和400高中生組成。 大多數受訪者在家中都有一台電腦。 我們的研究表明青少年在互聯網上的使用範圍很廣。 Facebook和YouTube是訪問量最大的網站之一。 互聯網使用的主要目的是娛樂。 估計網絡成癮的患病率很高(18.7%)。


最終用戶在數字技術方面的挫折和失敗:探索恐懼失踪,網絡成癮和個性的角色(2018)

Heliyon。 2018 Nov 1; 4(11):e00872。 doi:10.1016 / j.heliyon.2018.e00872。

本研究旨在探討數字技術對失敗反應的個體差異之間的潛在關係。 總共有630參與者(50%男性)年齡在18-68年之間(M = 41.41, SD = 14.18)完成了在線問卷。 其中包括自我報告,對數字技術規模失敗的反應,對失踪的恐懼,互聯網成癮和BIG-5人格特質的度量。 擔心錯過,互聯網成癮,性格外向和神經質化都是對數字技術失敗的不良適應反應的重要積極預測因素。 和digital,認真和開放是對數字技術失敗的不良適應反應的重要負面預測指標。 對數字技術規模的失敗做出的回應顯示出良好的內部可靠性,其中有四個關鍵因素,這些因素是: “適應性反應”,“適應性反應”,“外部支持和宣洩挫折”以及“憤怒和辭職”。


針對大學生智障成癮的基於正念的認知 - 行為乾預的初步研究(2018)

J Behav Addict。 2018 Nov 12:1-6。 doi:10.1556 / 2006.7.2018.103。

基於正念的干預(MBI)近年來已應用於行為成癮研究。 然而,很少有使用MBI的實證研究用於智能手機成癮,這在中國大學生中很普遍。 這項研究的目的是調查一組基於正念的認知 - 行為乾預(GMCI)對中國大學生樣本中智能手機成癮的有效性。

智能手機成癮的學生分為對照組(n = 29)和乾預組(n = 41)。 干預組的學生獲得了8週GMCI。 使用手機網絡成癮量表(MPIAS)和自我報告智能手機使用時間的分數評估智能手機成癮,這些分數在基線(1st週,T1),干預後(8th週,T2)測量,第一次跟隨-up(14th週,T3),以及第二次隨訪(20th週,T4)。

每組27名學生完成了乾預和後續工作。 智能手機的使用時間和MPIAS評分從乾預組的T1顯著下降到T3。 與對照組相比,干預組在T2,T3和T4的智能手機使用時間顯著減少,並且T3的MPIAS評分顯著降低。


大規模高中學習中互聯網使用障礙的表型分類(2018)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 2018 Apr 12; 15(4)。 pii:E733。 doi:10.3390 / ijerph15040733。

互聯網使用障礙(IUD)影響全世界的許多青少年,並且(互聯網)遊戲障礙,一種特定的IUD子類型,最近已包含在DSM-5和ICD-11中。 流行病學研究已經確定德國青少年的患病率高達5.7%。 然而,人們對青春期的風險發展及其與教育的聯繫知之甚少。 本研究的目的是:(a)在大型高中樣本中確定臨床相關的潛在概況; (b)估算不同年齡組的宮內節育器流行率,以及(c)調查性別和教育方面的關係。 N =使用強制性互聯網使用量表(CIUS)評估5387學校在德國41-11的21學校中的XNUMX青少年。 潛在概況分析顯示五個概況組在CIUS反應模式,年齡和學校類型方面存在差異。 IUD在6.1%和高風險互聯網使用中被發現在總樣本的13.9%中。 在流行率中發現兩個峰值,表明在年齡組15-16和19-21中IUD的風險最高。 男孩和女孩的患病率沒有顯著差異。


醫學生過度使用智能手機的患病率及其相關性:一項橫斷面研究(2019)

Indian J Psychol Med。 2019 Nov 11;41(6):549-555. doi: 10.4103/IJPSYM.IJPSYM_75_19.

智能手機的使用日益增加,導致智能手機成癮作為一種行為成癮而引入,對健康產生不利影響。 這種現像在印度尚未得到廣泛研究。 這項研究評估了醫學生樣本中智能手機的成癮率,重點是其與睡眠質量和壓力水平的相關性。

在2016年11月至1月2017年期間對195醫學生進行了橫斷面研究。 他們的智能手機使用情況,智能手機成癮程度,睡眠質量和感知壓力水平是使用智能手機成癮量表-簡版(SAS-SV),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SQI)和感知壓力量表(PSS-10)進行測量的), 分別。

在195名學生中,按比例,90(46.15%)的智能手機上癮。 自我報告的對智能手機上癮的感覺,入睡前使用智能手機,PSS得分和PSQI得分與SAS-SV得分顯著相關。 在SAS-SV和PSS-10得分之間以及SAS-SV和PSQI得分之間觀察到顯著的正相關。

西部馬哈拉施特拉邦的一所大學的醫學生對智能手機的依賴程度很高。 這種成癮與較差的睡眠質量和較高的感知壓力之間的顯著關聯令人擔憂。 學生對智能手機上癮的高度自我意識很有希望。 但是,需要進一步研究以確定這種自我意識是否導致尋求治療。 需要進一步研究以探索我們發現智能手機成癮與睡覺前使用智能手機的關聯。


中國上海農民工中智能手機使用和智能手機使用有問題的模式,影響因素和中介效應(2019)

詮釋健康。 2019十月31; 11(S1):S33-S44。 doi:10.1093 / inthealth / ihz086。

隨著智能手機在中國的普及,農民工中智能手機的使用情況和有問題的智能手機使用情況不為人知。 本研究探討了上海農民工的SU和PSU的模式及其影響因素。 此外,還研究了PSU在SU與某些心理因素之間的中介作用。

包含手機成癮指數,患者健康調查表,世界衛生組織五項幸福指數以及其他項目的調查表由受過培訓的調查員在墨西哥的六個地區分發給2330移民工人,其中包括人口統計學,睡眠質量,工作壓力和SU。 2018在6月至9月的上海。

在2129個返回的問卷中,2115有效。 SU和PSU根據某些人口統計信息而有所不同。 許多人口統計學,心理因素,睡眠質量和主要的智能手機應用都是影響SU和PSU的因素。 PSU在每日SU時間與心理因素(包括抑鬱症,心理健康和工作壓力)之間的聯繫中起著中介作用。


大學生與網絡相關成癮和情緒障礙的相對風險:7個國家/地區的比較(2018)

公共衛生。 2018 Oct 19; 165:16-25。 doi:10.1016 / j.puhe.2018.09.010。

本研究旨在確定六個亞洲國家/地區(新加坡,香港,香港,中國,韓國,台灣和日本)大學生上網,網絡遊戲和在線社交網絡的相對風險。與美國(美國)的學生。 它還探討了來自這些國家/地區的互聯網相關成癮學生的抑鬱和焦慮症狀的相對風險。

8067大學生在18和30年之間的便利樣本是從七個國家/地區招募的。 學生完成了一項關於他們使用互聯網,在線遊戲和在線社交網絡的調查,以及抑鬱和焦慮症狀的存在。

F或者所有學生,整體流行率為互聯網使用成癮的8.9%,在線遊戲成癮的19.0%和在線社交網絡成癮的33.1%。 與美國學生相比,亞洲學生表現出更高的在線社交網癮風險,但在線遊戲成癮的風險較低(除了來自香港/澳門的學生)。 與美國學生相比,中國和日本學生的網絡成癮風險也更高。 一般而言,上癮的亞洲學生罹患抑鬱症的風險高於上癮的美國學生,特別是沉迷於網絡遊戲的亞洲學生。 上癮的亞洲學生焦慮風險低於上癮的美國學生,尤其是沉迷於網絡社交網絡的亞洲學生,而來自香港/澳門和日本的成癮學生更容易患抑鬱症的相對風險更高。

與互聯網相關的成癮和精神症狀的風險存在國家/地區差異。 有人建議,有關互聯網相關成癮的國家/地區特定健康教育計劃是有必要的,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預防和乾預的效率。 這些計劃不僅要試圖解決有問題的互聯網相關行為,還要解決大學生心理障礙問題。


中國成年人智能手機成癮量表的簡短版本:心理測量屬性,社會人口統計學和健康行為相關性(2018)

J Behav Addict。 2018 Nov 12:1-9。 doi:10.1556 / 2006.7.2018.105

有問題的智能手機使用(PSU)是一個新興但尚未得到充分研究的公共衛生問題。 關於PSU在人群一級的流行病學知之甚少。 我們評估了智能手機成癮量表-短版(SAS-SV)的心理測量特性,並檢查了其相關的社會人口統計學因素和香港中國成年人的健康行為。

3,211年齡≥18年的隨機樣本(平均值±SD:43.3±15.7,45.3%男性)參與了香港的人口電話調查,並完成了中國的SAS-SV。 多變量線性回歸檢驗了社會人口統計學因素,健康行為和慢性疾病狀態與SAS-SV評分的關聯。 數據按香港一般人口的年齡,性別和受教育程度分佈加權。

中國SAS-SV具有內部一致性(Cronbach'sα= .844),並且在1週內保持穩定(類內相關係數= .76,p <.001)。 驗證性因素分析支持了先前研究建立的一維結構。 PSU的加權患病率為38.5%(95%置信區間:36.9%,40.2%)。 女性,年齡較小,已婚/同居或離婚/分居(相對於未婚)和較低的教育水平與較高的SAS-SV得分相關(所有ps <.05)。 在控制了社會人口統計學因素並相互調整之後,當前吸煙,每周至每天飲酒和缺乏運動會預測PSU增高。

中國SAS-SV被認為對於評估香港成年人的PSU是有效和可靠的。 一些社會人口統計學和健康行為因素與人口水平的PSU相關,這可能意味著預防PSU和未來的研究。


青少年在夜間使用智能手機,睡眠障礙和抑鬱症狀(2018年)

Int J Adolesc Med Health。 2018 Nov 17。

如今,青少年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白天或晚上使用智能手機。 尤其是在晚上,使用智能手機是青少年睡眠障礙和抑鬱症的危險因素。 這項研究的目的是分析夜間使用智能手機,青少年睡眠障礙和抑鬱症狀之間的相關性。 這項橫斷面研究分析了泗水的714名學生的數據,他們是使用簡單的隨機抽樣技術選出的。 自變量是晚上使用智能手機,而因變量是睡眠障礙和抑鬱症狀。 數據是使用三個調查表收集的:夜間智能手機使用情況調查表,失眠嚴重程度指數調查表和Kutcher青少年抑鬱量表。 然後使用Spearman的rho分析(α<0.05)分析數據。 結果表明,夜間使用智能手機與青少年睡眠障礙之間存在正相關(r = 0.374),並且夜間使用智能手機與青少年睡眠障礙與青少年抑鬱症狀之間存在相關性。正相關(r = 0.360)。 這項研究強調,夜間過度使用智能手機可能在青少年的睡眠問題和抑鬱症狀中起重要作用。 應該仔細監測有睡眠障礙和抑鬱症狀的青少年,以了解智能手機成癮的跡象。 護士應加強對青少年的健康教育,以告知他們積極使用智能手機可防止睡眠障礙並最大程度地降低抑鬱症狀。


網絡成癮和網絡人際關係影響對越南年輕人健康相關生活質量的影響研究(2017)

BMC公共衛生。 2017 Jan 31;17(1):138. doi: 10.1186/s12889-016-3983-z.

網絡成癮(IA)是年輕亞洲人常見的問題。 本研究旨在研究IA和在線活動對越南年輕人健康相關生活質量(HRQOL)的影響。 這項研究還比較了有和沒有IA的年輕越南人的焦慮,抑鬱和其他成癮的頻率。

這項研究通過受訪者驅動的抽樣技術,招募了年齡在566至56.7歲之間的43.3名越南年輕人(女性15%,男性25%)。 這項橫斷面研究的結果表明,有21.2%的參與者患有IA。 與沒有IA的參與者相比,在線關係對IA參與者的行為和生活方式的影響顯著更高。 IA的參與者更有可能出現自我保健問題,日常執行困難,遭受疼痛和不適,焦慮和沮喪。 與以前的研究相反,我們發現,IA和非IA組在性別,社會人口統計學,吸煙,參加水煙和酒精依賴的參與者人數方面沒有差異。 IA與越南年輕人的HRQOL差顯著相關。

IA是越南年輕人的常見問題,與其他亞洲國家相比,IA的流行率最高。 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性別可能不會在IA中發揮關鍵作用。 當兩性都有平等的互聯網接入時,這可能是一種新興趨勢。 通過研究IA對HRQOL的影響,醫療保健專業人員可以設計有效的干預措施,以減輕IA在越南的負面影響。


越南年輕人的網絡成癮和睡眠質量(2017)

Asian J Psychiatr。 2017 Aug; 28:15-20。 doi:10.1016 / j.ajp.2017.03.025。

在過去十年中,網絡成癮一直是一種主要的行為障礙。 之前的薈萃分析評估已經證明了網絡成癮和精神疾病以及睡眠相關疾病之間的關聯。

在8月到10月的2015期間進行了在線橫斷面研究。 21.2%參與者被診斷出患有網絡成癮。 有網絡成癮者的26.7%也報告說他們有睡眠相關的困難。 77.2%的參與者願意接受治療。 我們目前的研究還強調,單身和使用煙草產品的人並未面臨發展相關睡眠相關問題的風險。


工程大學生的互聯網使用模式,網絡成癮和心理困擾:來自印度的研究(2018)

Indian J Psychol Med。 2018 Sep-Oct;40(5):458-467. doi: 10.4103/IJPSYM.IJPSYM_135_18.

這項研究首次嘗試探索來自印度的一大批工科學生中的互聯網使用行為,以及與心理困擾主要是抑鬱症狀的關聯。

在印度南部城市芒格洛爾(Mangalore)從事18-21工程學學士學位的一千八百六十名工科學生參加了這項研究。 社會教育和互聯網使用行為數據表用於收集人口統計信息和互聯網使用模式,網絡成癮測試(IAT)用於評估IA,自我報告問卷(SRQ-20)評估心理困擾主要是抑鬱症狀。

在總數中 N = 1086,27.1%的工科學生符合輕度上癮的互聯網使用標準,9.7%適用於中度上癮的互聯網使用,0.4%適用於嚴重上癮互聯網。 在工程學生中,IA是男性,住在租來的住宿,每天上網幾次,每天在互聯網上花費超過3 h,並且有心理困擾。 性別,使用持續時間,每天花費的時間,互聯網使用頻率和心理困擾(抑鬱症狀)預測IA。


Facebook角色扮演成癮–多種強迫症-頻譜共患疾病(2016)

J Behav Addict。 2016可能9:1-5。

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PIU)是一個具有不同內容的新興實體。 行為成癮具有註意力缺陷多動障礙和強迫性譜系障礙的高度共病。 社交網站(SNS)成癮和角色扮演遊戲(RPG)成癮傳統上被研究為單獨的實體。 我們提出了一個過度使用互聯網的案例,特別關注現象學和精神病合併症。

15歲女孩患有兒童期發病注意力缺陷症,強迫症,青少年發作性拔毛癖,家庭環境不安,Facebook使用過多。 主要的在線活動是以主流虛構人物的名義創建個人資料並假設他們的身份(背景,語言屬性等)。 這是一項在虛擬世界中具有重要社會化的團體活動。 顯著闡明了渴望,突出,退縮,情緒改變和衝突,顯著的社會和職業功能障礙。

該案例突出了導致行為成癮的各種脆弱性和社會因素。 它還強調了在這種情況下未經治療的合併症的存在。


青少年大學生穆斯林宗教信仰與網絡成癮的關係(2018)

J Relig Health。 2018 Sep 7。 doi:10.1007 / s10943-018-0697-9。

這項研究的主要焦點是調查宗教信仰因素對大學入學年輕人網絡成癮的影響。 我們採用了兩種工具來收集信息,包括由Widyanto和McMurran編寫的Ok,Uzeyir和網絡成癮測試開發和使用的穆斯林的OK-宗教態度量表。 總共通過多階段抽樣選擇了在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南部研究生入讀四所大學的800穆斯林大學生。

在世界信仰轉向互聯網標誌的DE轉換的情況下,這些成果發揮了積極作用,而內在的宗教傾向仍然有利於減少互聯網使用。 學生的反宗教分量表顯示出越來越多的網絡成癮者; 然而,固有的宗教傾向顯示互聯網的使用顯著減少。 同樣,世界信仰觀和反宗教量表中的DE轉換錶明學生在期望他們成為網絡成癮者方面的重大貢獻。


網絡成癮與年輕人的社交焦慮有關(2015)

安克林精神病學。 2015 Feb;27(1):4-9.

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或過度使用互聯網的特點是對計算機使用的過度或不良控制的關注,衝動或行為以及導致損害或困擾的互聯網接入。 對患者樣本進行的橫斷面研究表明,網絡成癮與精神疾病,特別是情感障礙(包括抑鬱症),焦慮症(廣泛性焦慮症,社交焦慮障礙)和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有很高的合併症。

我們調查了2大學學生的120樣本中的網絡成癮和社交焦慮之間的關聯(每個樣本中的60男性和60女性)。

我們分別在2樣本中發現了網絡成癮與社交焦慮之間的相關性。 其次,我們發現男性和女性在網絡成癮程度上沒有差異。 第三,我們沒有在社交焦慮程度高的參與者中找到對社交網絡的偏好。 該研究的結果支持以前有關網絡成癮和社交焦慮共現的證據,但進一步的研究需要澄清這種關聯。


精神症狀對伊斯法罕大學學生網絡成癮的影響 (2011)

Res Med Sci。 2011 Jun; 16(6):793-800。

網絡成癮是現代社會的一個問題,許多研究都考慮過這個問題。 這些年來,互聯網的普遍使用顯著增加。 網絡成癮是一種跨學科的現象,醫學,計算機,社會學,法律,倫理學和心理學等各種科學從不同的角度對其進行了調查。 250名學生參加了這項橫斷面研究。 他們的年齡範圍從19到30年,平均為22.5±2.6年。 IAT是20項目的自我報告,具有5點量表,基於強迫性賭博和酗酒的DSM-IV診斷標準。 它包括反映成癮典型行為的問題。

越來越多的關於網絡成癮的研究表明,網絡成癮是一種社會心理障礙,其特徵如下:寬容,戒斷症狀,情感障礙和社會關係問題。 互聯網的使用在一個人的生活中造成了心理,社交,學校和/或工作上的困難.

18%的研究參與者被認為是病態的互聯網用戶過度使用互聯網導致學業,社交和人際關係問題。 過度使用互聯網可能會導致心理喚醒水平升高,導致睡眠不足,長時間不能進食以及身體活動受限,可能導致使用者出現抑鬱,強迫症,低親屬關係等身心健康問題。焦慮。

我們發現網絡成癮者患有各種共病的精神疾病。 這意味著網絡成癮會帶來各種各樣的精神症狀,這表明成癮會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狀況產生負面影響。 這些發現與其他研究一致並支持以前的研究結果。 由於尚未確定精神症狀是否是網絡成癮的原因或結果,研究人員需要對互聯網及其用戶進行縱向研究。

評論:研究發現,23%的男大學生已發展成網絡成癮。 研究人員指出,過度使用互聯網會導致“心理喚醒程度提高,導致睡眠不足,長時間無法進食以及身體活動受限,這可能導致用戶遇到身心健康問題,例如抑鬱,強迫症,家庭關係低落和焦慮。”


青少年病理性互聯網使用,網絡欺凌和手機使用:希臘的一項以學校為基礎的研究(2017)

Int J Adolesc Med Health。 2017 Apr 22。 pii:/j/ijamh.ahead-of-print/ijamh-2016-0115/ijamh-2016-0115.xml。

在這個以學校為基礎的橫斷面研究中,8053中學和30高中(21-12歲)的18學生被邀請參加,基於多階段分層隨機抽樣技術。 互聯網援助測試(IAT)與社會人口統計,互聯網活動和網絡欺凌經驗一起使用。 結果共有五千九百名學生參加(回复率69.4%)。 在50(526%)中發現病理性互聯網使用(IAT≥10.1),而403(7.3%)在去年作為受害者和367(6.6%)作為犯罪者經歷了網絡欺凌。 在多變量模型中,IA的可能性隨著手機上網時間和周末互聯網使用,網吧訪問,聊天室使用和參與網絡欺凌而增加。 網絡欺凌受害者更可能是年齡較大,女性,Facebook和聊天室用戶,而犯罪者更可能是男性,老年互聯網用戶和色情網站的粉絲。 犯罪者更有可能成為受害者[比值比(OR)= 5.51,置信區間(CI):3.92-7.74]。 移動電話上每日互聯網使用時間與IA和網絡欺凌(OR)1.41,95%CI 1.30,1.53和OR 1.11,95%CI 1.01,1.21分別獨立相關


青少年的網絡成癮可能預測自我傷害/自殺行為–前瞻性研究(2018)

J Pediatr。 2018 Mar 15。 pii:S0022-3476(18)30070-2。 doi:10.1016 / j.jpeds.2018.01.046。

探索網絡成癮在隨訪一年後青少年自我傷害/自殺行為發展中的作用。 我們對台灣某高中的1名青少年(平均年齡1歲)進行了為期1861年的前瞻性隊列研究。 在初始評估中,有15.93名被調查者(1735%)被歸類為無自殘/自殺企圖史,被稱為“無案”隊列。
基線成癮的流行率為23.0%。 有59學生(3.9%)被確定為在隨訪評估中發展出新的自我傷害/自殺行為。 在控制潛在混雜因素的影響後,與沒有互聯網的人相比,被列為網絡成癮的參與者新出現的自我傷害/自殺行為的相對風險是2.41(95%CI 1.16-4.99,P = .018)癮。 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網絡成癮與青少年自我傷害/自殺行為的發生前瞻性相關。


高等教育中存在問題的互聯網使用和學習動機(2020年)

計算機輔助學習雜誌,2019; DOI: 10.1111 / jcal.12414

當前的研究探討了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PIU)與學習動機之間的關係,並研究了介導這種關係的心理和社會因素。 本研究招募了意大利大學的XNUMX名學生。 PIU與學習動機之間存在負相關關係:對學習策略有不利影響,這意味著學生髮現更難以有效地組織學習; PIU也與考試焦慮呈正相關。 目前的結果還表明,在孤獨方面,PIU對學習策略的這種影響有部分中介作用。 這表明,在PIU較高的人群中,學習動機較低可能會特別危險,因此,由於PIU的多種後果,實際的廣義學術成績會降低。

位置說明

  • 當前的研究探討了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PIU)與學習動機之間的關係。
  • PIU與學習動機之間存在負相關關係。
  • PIU與考試焦慮呈正相關。
  • 孤獨感部分地介導了PIU對學習策略的影響
  • 那些PIU水平高的人受到學習動機降低的威脅。

問題 網際網路 三國三所醫學院學生的使用情況及其相關性(2015)

阿卡德精神病學。 2015 Jul 1。

作者的目的是評估和比較克羅地亞,印度和尼日利亞的一所學校攻讀研究生課程的醫學生對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的情況,並評估這些學生中有問題的使用的相關性。 問卷包括參與者的社會人口統計資料和Young的互聯網成癮測試。

最終分析包括842科目。 總體而言,38.7和10.5%的受訪者在輕度和中度類別中得分. 只有一小部分(0.5%)的學生在嚴重類別中得分。此外,得分高於截止頻率的參與者中使用互聯網進行瀏覽,社交網絡,聊天,遊戲,購物和觀看色情內容的比例要高得多。 但是,在使用互聯網進行電子郵件或學術活動方面,兩組之間沒有區別。


青少年和成人的網絡成癮,心理困擾和應對反應(2017)

Cyber​​psychol Behav Soc Netw。 2017 Apr 17。 doi:10.1089 / cyber.2016.0669。

在本研究中,從449到16歲的71參與者來自廣泛的英語互聯網論壇,包括社交媒體和自助小組。 其中,68.9%被分類為非有問題的用戶,24.4%被分類為有問題的用戶,6.7%被分類為上癮的互聯網用戶。 高度使用討論論壇,高度反思和自我保健水平低是導致青少年網絡成癮(IA)的主要因素。 對於成年人來說,IA主要通過參與在線視頻遊戲和性活動,低電子郵件使用以及高度焦慮和高迴避性應對來預測。 有問題的互聯網用戶在成人情緒和避免應對反應方面得分較高,而在反芻方面較高,在青少年自我照顧方面較低。 避免應對反應調節了心理困擾與IA之間的關係。


高中生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患病率,相關因素和性別差異(2017)

精神病學 2017 Jul 24; 257:163-171。 doi:10.1016 / j.psychres.2017.07.039。

本研究旨在衡量高中生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PIU)的流行程度,並確定與PIU相關的因素,強調性別差異。 學生填寫了一份自我管理的匿名問卷,收集有關人口統計特徵和互聯網使用模式的信息。 進行多重邏輯回歸分析以確定整個樣本中的PIU相關因素和性別。

二十五所學校和2022學生參加了這項調查。 PIU的患病率在男性中為14.2%,在女性中為10.1%。 男性15歲和14歲女性的PIU患病率最高,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降低。 只有13.5%的學生宣布父母控制他們的互聯網使用。 感到孤獨,使用頻率,連接小時數和訪問色情網站的感覺與兩性中PIU的風險相關。 參加職業學校,聊天和文件下載的活動,以及男性在互聯網點使用的位置,以及女性的年齡較小的年齡與PIU相關,而信息搜索在女性中是保護性的。 PIU可能在未來幾年成為公共衛生問題。


羞怯和控制點作為網絡成癮和互聯網使用的預測因子(2004)

網絡心理學與行為卷。 7,5號

過去的研究表明,某些互聯網使用模式與孤獨,羞怯,焦慮,抑鬱和自我意識有關,但似乎對網絡成癮無法達成共識。 這項探索性研究試圖檢驗人格變量的潛在影響,例如害羞和控制點,在線體驗和人口統計學對網絡成癮的影響。 使用在線和離線方法的組合從方便的樣本收集數據。 受訪者包括大部分來自網絡世代的722互聯網用戶。 結果表明,一個人沉迷於互聯網的傾向越高,人越是害羞,人越少信仰,人越堅信他人不可抗拒的力量,人們對機會的信任度越高在決定他或她自己的生活方式。 沉迷於互聯網的人會在每週的日數和每次會話的長度方面頻繁和頻繁地使用它,特別是通過電子郵件,ICQ,聊天室,新聞組和在線遊戲進行在線交流。


心理僵化與經驗迴避和網絡成癮之間的關係:心理健康問題的中介效應(2017)

精神病學 2017 Jul 11; 257:40-44。 doi:10.1016 / j.psychres.2017.07.021。

網絡成癮成為大學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問題。 我們的目標是檢查心理不靈活性與經驗避免(PIEA)和網絡成癮(IA)之間的關係以及心理健康問題指標的中介效應。 500大學生(238男性和262女性)參加了這項研究。

使用結構方程模型檢查PIEA,心理健康問題和IA之間的關係。 PIEA的嚴重程度與IA的嚴重程度呈正相關,並與心理健康問題的嚴重程度呈正相關。 此外,精神健康問題指標的嚴重程度與IA的嚴重程度呈正相關。 這些結果提供了PIEA的嚴重程度與IA的嚴重程度直接相關,並通過增加心理健康問題的嚴重程度間接與IA的嚴重程度相關。


馬來西亞蘇丹Zainal Abidin大學醫學生的網絡使用和成癮(2016)

Psychol Res Behav Manag。 2016 Nov 14;9:297-307

網絡成癮是馬來西亞大學學生和學者普遍存在的現象。 學生使用互聯網進行娛樂和個人及職業發展。 互聯網已成為大學生(包括醫學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研究的目的是檢查馬來西亞蘇丹Zainal Abidin大學學生的互聯網使用和成癮情況。 這是一項橫斷面研究,其中使用了由美國互聯網成癮中心開發的問卷,網絡成癮診斷問卷。 Universiti Sultan Zainal Abidin的149名醫科學生參加了這項研究。

男性和女性參與者的平均得分分別為44.9±14.05和41.4±13.05,這表明兩種性別都患有輕微的網絡成癮。


醫學生網絡成癮的患病率和相關因素–馬來西亞的一項橫斷面研究(2017年)

Med J Malaysia。 2017 Feb;72(1):7-11.

本研究旨在確定馬來西亞公立大學醫學生的互聯網使用率和相關因素。 這項橫斷面研究是在所有醫學生中進行的(年份1-5)。 使用網絡成癮問卷(IAT)對學生的互聯網活動進行評估。

該研究是在426學生中進行的。 研究人群由156雄性(36.6%)和270雌性(63.4%)組成。 平均年齡為21.6±1.5年。 學生之間的種族分佈是:馬來人(55.6%),中國人(34.7%),印度人(7.3%)和其他人(2.3%)。 根據IAT,36.9%的研究樣本沉迷於互聯網。 網絡成癮是醫學生中比較常見的現象。 網絡成癮的預測因素是男性學生將其用於衝浪和娛樂目的。


醫科大學生網絡使用行為,網絡成癮和心理困擾:來自印度南部的多中心研究(2018)

Asian J Psychiatr。 2018 Jul 30; 37:71-77。 doi:10.1016 / j.ajp.2018.07.020。

這項研究是首次嘗試在跨多個中心的一大批醫學生中探索互聯網使用行為的IA,以及它與主要是抑鬱的心理困擾的關係。
1763醫學院學生年齡為18至21年,攻讀醫學學士學位; 來自印度南部城市班加羅爾,芒格洛爾和特里蘇爾的外科學士(MBBS)參加了這項研究。 社會教育和互聯網使用行為數據表用於收集人口統計信息和互聯網使用模式,IA測試(IAT)用於評估IA和自我報告問卷(SRQ-20)評估的心理困擾主要是抑鬱症。

在總N = 1763中,27%的醫學生符合輕度上癮的互聯網使用標準,10.4%適用於中度上癮的互聯網使用,0.8%適用於嚴重上癮互聯網。 在醫學生中,IA是男性,住在租來的住宿,每天上網幾次,每天在互聯網上花費超過3 h並且有心理困擾。 年齡,性別,使用持續時間,每天花費的時間,互聯網使用頻率和心理困擾(抑鬱)預測IA。

相當一部分醫學生有IA,這可能對他們的醫學教育進步和長期職業目標有害。 早期識別和管理醫學生的IA和心理困擾是至關重要的。


彈性在男女青少年網絡成癮中的作用:適度調解模式(2018)

J Clin Med。 2018 Aug 19; 7(8)。 pii:E222。 doi:10.3390 / jcm7080222。

行為抑制/激活系統(BIS / BAS)被認為是網絡成癮的預測因子,由焦慮和抑鬱等臨床變量介導。 然而,已經提出恢復能力作為對網絡成癮的保護因素,並且已經報導了恢復能力緩衝脆弱性影響的某些性別差異。 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確定可以通過男孩和女孩的多個臨床變量來緩和BIS / BAS對網絡成癮影響的彈性的任何作用。 共有519中學生(268男孩和251女孩,所有14年齡)接受了問卷調查,測量網絡成癮,BIS / BAS,抑鬱,焦慮,衝動,憤怒和恢復能力。 我們在SPSS中使用PROCESS宏來執行調節和調解分析。 研究結果顯示,儘管兩性都支持一種類似的調解模式,但女孩的適應能力只會出現調節效果。 結果顯示,不同性別之間的彈性具有保護作用。 這些結果表明,臨床醫生應該以彈性作為防止網絡成癮的保護因素的方式考慮性別,並通過增強女性網絡成癮者的抵禦能力來關注減輕脆弱性的影響。


網絡成癮與焦慮和抑鬱症狀的關係(2018)

Psychiatriki。 2018 Apr-Jun;29(2):160-171. doi: 10.22365/jpsych.2018.292.160.

本研究的目的是調查網絡成癮與用戶焦慮和抑鬱症狀之間的關係。 參與者是203位年齡在17至58歲之間的互聯網用戶(平均= 26.03,SD = 7.92),他們曾向阿提卡精神病醫院的成癮問題網部“ 18ANO”上癮部門求助,以獲取有關病理性互聯網使用的專門幫助。 網絡成癮測試(IAT)用於評估網絡成癮性,症狀清單-90-R(SCL-90-R)用於評估焦慮和抑鬱症狀。 對調查數據的分析表明,就互聯網依賴程度而言,沒有觀察到性別差異。 年輕的用戶更有可能發展成癮行為(與互聯網使用有關)。 在這一點上,應該指出的是,儘管這種聯繫是積極的,但在統計學上並不顯著。 最後,關於心理病理學和網絡成癮之間的關係,發現與IAT總體得分適度相關的焦慮症狀可以在回歸分析中預測網絡成癮。 網絡成癮與抑鬱症狀之間沒有統計學上的顯著相關性,但是,女性中表現出抑鬱症狀的男性比男性更脆弱(向男性求助)。 預期探索性別和年齡對網絡成癮的影響有助於適當的預防和治療方案的設計,而對網絡成癮與其他精神疾病之間關係的研究將有助於理解支持其發展和發作的機制的癮。


基於學校的青少年網絡成癮預防:預防是關鍵。 系統文獻綜述(2018)

Curr Neuropharmacol。 2018 Aug 13。 doi:10.2174 / 1570159X16666180813153806。

青少年對媒體的使用代表了對信息,通信,娛樂和功能的規範需求,但是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卻有所增加。 鑑於世界範圍的流行率令人擔憂,並且遊戲和社交媒體的使用日益成問題,因此,將預防工作整合在一起的必要性似乎是及時的。 這項系統的文獻綜述的目的是(i)確定針對學校範圍內針對青少年的網絡成癮的基於學校的預防計劃或協議,並檢查該計劃的有效性,以及(ii)強調優勢,局限性和最佳做法通過利用這些研究的建議為新計劃的設計提供信息。 迄今為止,已審查研究的結果顯示出不同的結果,需要進一步的經驗證據。 當前的審查確定了以下需要在未來的設計中解決:(i)更加準確地定義Internet成癮的臨床狀態,(ii)使用更多最新的心理計量學評估工具來評估有效性(基於最近的經驗事態發展),(iii)重新考慮減少互聯網時間的主要結果,因為它似乎有問題,(iv)建立方法論上可靠的循證預防方案,(v)專注於技能增強以及使用保護性和減少傷害的因素(vi)將IA作為多風險行為乾預措施中的一種風險行為。 這些似乎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因素


印度牙科學生網絡成癮與抑鬱及學業成績的關係(2018)

Clujul Med。 2018 Jul;91(3):300-306. doi: 10.15386/cjmed-796.

網絡成癮(IA)對心理健康產生負面影響並影響日常活動。 本研究的目的是評估牙科大學生網絡成癮的流行程度,並確定是否存在過度使用互聯網與抑鬱症和學生學習成績之間的關係。

這是一項橫斷面研究,其中包括來自不同學年的384牙科學生。 編寫了一份調查問卷,收集有關人口統計特徵,互聯網使用模式,使用持續時間和最常見的互聯網接入模式的信息。 使用Youngs Internet Addiction測試評估網絡成癮。 使用Becks抑鬱量表[BDI-1]評估抑鬱症。

網絡成癮和抑鬱症的患病率分別為6%和21.5%。 第一年級學生的平均網絡成癮得分最高(17.42±12.40)。 聊天是互聯網使用的主要目的。 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抑鬱(賠率= 6.00,p值<0.0001 *)且得分低於60%(賠率= 6.71,p值<0.0001 *)的人更容易沉迷於互聯網。

對互聯網成癮會對心理健康和學業成績產生負面影響。 應確定這些高風險群體學生,並提供心理諮詢。


護理和醫學院學生的智能手機上癮程度及其與溝通技巧的關聯(2020年)

J護理研究。 2020年16月10.1097日。doi:0000000000000370 / jnr.XNUMX。

在年輕人中使用智能手機非常普遍。 但是,過度使用智能手機會帶來負面影響。 據報導,智能手機的使用可能會對課堂學習產生不利影響,引起安全問題,並對人際交流產生負面影響。

這項研究的目的是確定護理和醫學院學生中的智能手機成癮水平,並研究智能手機成癮水平對溝通技能的影響。

這項橫斷面研究是與一所公立大學(502名參與者)的醫學院和護理系學生一起進行的。 數據使用個人信息表,智能手機成癮量表-簡版(SAS-SV)和溝通技巧評估量表收集。

該研究的所有參與者都擁有智能手機。 大多數(70.9%)是女性,護理計劃中有58.2%。 參與者使用智能手機的平均時間為每天5.07±3.32小時,主要用於消息傳遞。 參與者的SAS-SV平均總得分是31.89±9.90,在部門,性別,每日智能手機使用時間,學業成功,智能手機使用狀況等變量方面,SAS-SV平均得分存在顯著差異。教室,參加運動,與患者和親戚輕鬆溝通,首選的溝通方式,與電話使用相關的健康問題以及傷害狀況(p <.05)。 此外,SAS-SV平均得分與智能手機每日使用時間和智能手機使用年數之間存在正弱相關關係,而SAS-SV平均得分與溝通技巧評估之間存在負弱相關關係量表分數。 發現智能手機的每日使用時間是智能手機成癮的最重要預測因素。


Facebook成癮和個性(2020)

Heliyon。 2020年14月6日; 1(03184):e10.1016。 doi:2020 / j.heliyon.03184.eXNUMX。

這項研究探討了Facebook成癮與人格因素之間的關聯。 通過在線調查共有114名參與者(參與者的年齡範圍是18-30歲,男性為68.4%,女性為31.6%)。 結果顯示,有14.91%的參與者達到了臨界的綜合門檻得分,而1.75%的參與者已經達到了單項的門檻得分。 人格特質,如外向性,開放的經驗,神經質,樂於助人,盡職盡責和自戀,與Facebook成癮和Facebook強度無關。 孤獨感與Facebook成癮呈正相關,它通過佔Facebook成癮變化的14%來顯著預測Facebook成癮。 討論了進一步研究的局限性和建議。


智能手機和Facebook成癮在一群本科生中具有共同的風險和預後因素(2019)

趨勢精神病學心理醫生。 2019 Oct-Dec;41(4):358-368. doi: 10.1590/2237-6089-2018-0069.

為了提高對智能手機成癮(SA)和Facebook成癮(FA)之間的界面的理解,我們假設這兩種技術成癮的發生都具有較高的負面後果。 此外,我們假設SA與較低的社會支持滿意度相關。

我們從米納斯吉拉斯州聯邦大學招收了方便的大學生樣本,年齡在18至35歲之間。 所有受試者均填寫了一份自我填寫的問卷,包括社會人口統計學數據,巴西智能手機成癮量表(SPAI-BR),Facebook成癮的卑爾根量表,巴拉特衝動量表11(BIS-11),社會支持滿意度量表(SSSS),以及簡短的感覺尋求量表(BSSS-8)。 完成問卷後,訪調員進行了一次迷你國際神經精神病學訪談(MINI)。

在單變量分析中,SA與18至25歲的女性性別,FA,藥物濫用疾病,重度抑鬱症,焦慮症,SSSS分數低,BSSS-8分數高以及BIS分數高有關。 與僅使用SA的組相比,使用SA和FA的組的藥物濫用疾病,抑鬱症和焦慮症的患病率更高。

在我們的樣本中,SA和FA的並發與更高水平的負面影響和更低水平的社會支持滿意度相關。 這些結果強烈表明,SA和FA具有一些脆弱性要素。 有必要進行進一步的研究以闡明這些協會的方向。


統計預測韓國青少年男孩和女孩樣本中有風險/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的因素(2018)

前精神病學。 2018 Aug 7; 9:351。 doi:10.3389 / fpsyt.2018.00351。 eCollection 2018。

目的: 本研究旨在以性別敏感的方式調查青少年韓國青少年樣本中與風險/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ARPIU)相關的因素。 鑑於先前的研究結果,我們假設我們將觀察特定的氣質,社會和生物測量,分別統計預測男孩和女孩的ARPIU。

方法: 受試者包括來自韓國春川的653中學生,他們完成了評估網絡成癮,情緒,氣質和社交互動的措施。 還評估了指數(2D:4D)比率。 進行卡方和邏輯回歸模型。

結果: 在男孩和女孩中,ARPIU和非ARPIU組表現出不同的氣質,情緒,社交傾向和遊戲行為。 在男孩中,IAT與2D:4D數字比率和尋求新奇感呈負相關,與控制BDI得分時的獎勵依賴性得分呈正相關; 這些關係在女孩身上找不到。 多變量分析顯示,在男孩中,尋求新奇,避免傷害,自我超越,以及每日遊戲時間統計預測ARPIU。 在女孩中,每日遊戲時間,最好朋友數量,自我指導以及合作統計預測ARPIU。

結論: ARPIU與特定的氣質,行為和生物特徵有關,在男孩和女孩中觀察到特定的關係。 男孩和女孩在開發ARPIU的傾向方面可能存在特定的風險因素,這表明需要採取性別敏感的方法來預防青少年的ARPIU。


伊朗醫學院學生自測健康和網絡成癮; 患病率,危險因素和並發症(2016)

Int J Biomed科學。 2016 Jun;12(2):65-70.

自評健康是衡量一般健康狀況的簡單方法。 它是未來預測健康的綜合而敏感的指標。 由於醫學生的互聯網使用率較高,目前的研究旨在評估自測健康(SRH)與醫學生網絡成癮風險因素的關係。

這項橫斷面研究是對Qom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254的2014學生進行的。 超過79.9%的學生報告他們的整體健康狀況良好且非常好。 學生的總體健康狀況平均得分高於平均水平。 此外,網絡成癮的患病率為28.7%。 SRH與網絡成癮評分之間觀察到負相關。 使用互聯網娛樂,使用私人電子郵件和聊天室是影響網絡成癮的最重要的預測因素。 此外,網絡成癮是SRH的最主要預測因素,並增加了不良SRH的機率。


性別視角下應對方式對沖動,行為抑制/方法系統和網絡成癮的中介作用

前心理學家。 2019十月24; 10:2402。 doi:10.3389 / fpsyg.2019.02402

先前的研究結果表明,衝動和行為抑制/方法系統(BIS / BAS)對青少年的網絡成癮具有實質性影響,但這些關聯的基礎機制和這些影響中的性別差異受到關注的很少。 我們研究了應對方式從衝動,BIS / BAS到網絡成癮以及這些協會中的性別差異的中介作用。 使用橫斷面調查對總共416名中國青少年進行了調查,包括針對網絡成癮的楊氏診斷問卷,Barratt衝動量表,BIS / BAS量表和中學生的應對方式量表。 使用獨立樣本分析數據 t測試,卡方檢驗,皮爾遜相關性和結構方程模型。 多組(按青少年性別)結構模型分析的結果表明,兩者的衝動性(p <0.001)和BIS(p = 0.001)直接預測了女孩的互聯網成癮積極性,而衝動性(p = 0.011)和BAS(p = 0.048)直接預測了男孩的積極網絡成癮。 此外,以情緒為中心的應對方式介導了女孩的衝動性與網絡成癮之間的關係(β= 0.080,95%CI:0.023-0.168)以及BIS與網絡成癮之間的關係(β= 0.064,95%CI:0.013-0.153) ,而在男孩中,以問題為中心的應對和以情緒為中心的應對介導了衝動性和網絡成癮之間的關聯(分別為β= 0.118,95%CI:0.031-0.251;β= 0.065,95%CI:0.010-0.160)和以問題為中心的應對措施介導了BAS與網絡成癮之間的關聯[β= -0.058,95%CI:(-0.142)-(-0.003)]。 這些發現擴展了我們對青少年沖動性,BIS / BAS和網絡成癮之間關聯的潛在機制的認識,並表明減少性別敏感的減少青少年網絡成癮的培訓方法是必不可少的。 這些干預措施應側重於青少年互聯網成癮的不同性別預測因素,並分別針對男孩和女孩發展特定的應對方式。


九個歐洲國家互聯網問題的跨文化研究(2018)

在人類行為的計算機 84(2018):430-440。

热點

  • 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PIU)的流行範圍從14%到55%。
  • 在所有樣本中,PIU在女性中更為常見。
  • 在線時間和精神病理學變量解釋了總樣本中的PIU。
  • PIU由不同的變量解釋,具體取決於國家和性別。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過考慮跨文化和性別差異來調查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PIU)與在線時間,在線活動和精神病理學之間的關係。 第二個目標是提供歐洲互聯網用戶對PIU的流行率估計。 我們的總樣本包括九個歐洲國家的5593互聯網用戶(2129男性和3464女性),年齡介於18和87之間(M = 25.81; SD = 8.61)。 他們在線上招聘,完成了有關互聯網使用和心理病理的多個評估。 PIU與週末女性上網時間,強迫症,敵意和偏執觀念有關。 在男性中,恐懼症也很明顯。 在每個樣本中執行的回歸分析還表明,強迫症(七個樣本),軀體化(四個樣本)和敵意(三個樣本)的重要性。 在與心理病理學和在線活動的關係方面,已經觀察到許多跨文化和性別差異。 PIU的患病率估計值介於14.3%和54.9%之間。 PIU在各個樣本中的女性中更為普遍,包括總樣本。 這項歐洲研究強調了PIU,精神病理學和在線時間之間的相關關係,這是各個樣本中這些變量的重要差異。


克羅地亞大學生網絡成癮(2017)

歐洲公共衛生雜誌,卷27,問題suppl_3,1 11月2017,ckx187.352, https://doi.org/10.1093/eurpub/ckx187.352

互聯網已成為當代現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這種媒介的過度自我放縱和病態使用導致了網絡成癮(IA)的發展。 IA被定義為無法控制互聯網的使用,從而導致日常生活中的負面後果。 年輕人中IA的患病率在全球2%和18%之間變化。 這項研究的目的是檢查克羅地亞大學生中IA的流行程度及其與性別的相互關係以及互聯網使用的主要原因。

作為這項橫斷面研究的一部分,一份經過驗證的匿名調查問卷包含有關人口統計數據以及楊氏網絡成癮測試的問題,這些調查問卷是在4月和5月2016期間對克羅地亞奧西耶克大學的跨學院代表學生樣本進行自我管理的。

研究樣本包括730學生,平均年齡為21(範圍19-44),34.4%男性和75.6%女性。 互聯網使用的主要原因是學習和教師任務(26.4%),社交網絡和娛樂(71.7%)和在線遊戲(1.9%)。 擁有IA的學生中有41.9%; 79.8%具有輕度,19.9%中度和0.3%嚴重IA。 男性IA(51.1%)比女性(38.9%)更常見。 IA在17.3%的學生中確定了互聯網使用的主要原因是學習和教師任務,其中主要原因是互聯網使用是社交網絡和娛樂的79.4%學生和3.3%互聯網使用的主要原因在線的學生賭博。

IA在克羅地亞大學學生中非常普遍,因此在這一人群中是一項重要的公共衛生挑戰。 作為互聯網使用的原因的社交網絡和娛樂是研究人群中IA發展的重要風險因素。


去年醫學生網絡成癮患病率及相關因素(2017)

歐洲公共衛生雜誌,卷27,問題suppl_3,1 11月2017,ckx186.050, https://doi.org/10.1093/eurpub/ckx186.050

網絡成癮越來越被認為是一種心理健康問題,它會導致個人,家庭,財務和職業問題,如其他成癮。 本研究旨在確定去年醫學生的網絡成癮率及相關因素。

這項橫斷面研究是在13月2017的Akdeniz大學醫學院的最後一年醫學生中進行的。 去年的259醫科學生構成了人口。 216(83.4%)的學生參加了這項研究。

收集數據的問卷包括社會人口學問題和Young開發的網絡成癮測試的20問題。 誌廣場演出。

參與研究的學生中,48.1%為女性,51.9%為男性,平均年齡為24.65±1.09。 根據網絡成癮測試,平均得分為42.19±20.51。 65.7%的學生被歸類為“普通用戶”,30.6%被稱為“冒險用戶”,3.7%被稱為“上癮用戶”。


精神健康臨床醫生在數字時代與青少年合作的倫理思考。 (2018)

Curr Psychiatry Rep。 2018 Oct 13;20(12):113. doi: 10.1007/s11920-018-0974-z.

青少年對數字技術的使用正在不斷變化,並極大地影響和反映了他們的心理健康和發展。 技術已經進入臨床領域,並為心理健康臨床醫生帶來了新的倫理困境。 在對這一變化中的形勢進行了更新(包括自2014年以來對重要文獻的簡要回顧)之後,本文將通過小插圖來說明如何將核心倫理原則應用於患者的臨床情況。

所有人群中的絕大多數青少年(95%)可以使用智能手機(Anderson等人,2018年•)。 心理健康中的技術用途也在不斷擴大,包括“應用程序”的氾濫。 儘管來自技術專家的定性數據報告了技術對整體的積極影響(Anderson和Rainie 2018),但人們對其技術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潛在負面影響的擔憂仍然很高,技術使用與抑鬱之間的關聯性很強。 網絡成癮,在線性剝削以及通過“暗網”訪問非法物質帶來了更多的臨床和法律問題。 在這種情況下,臨床醫生負有道德責任,進行教育和倡導,與青少年患者一起探索技術使用,並對臨床上可能出現的道德問題敏感,包括保密性,自治權,慈善/非惡意行為以及法律考慮因素,例如強制性報告。 新媒體和數字技術給與青少年合作的心理健康臨床醫生提出了獨特的道德挑戰。 臨床醫生需要及時了解有關技術及其對青年的潛在影響的當前趨勢和爭議,並適當地進行倡導和心理教育。 對於個別患者,臨床醫生應注意因技術使用而引起的潛在道德困境,並通過應用長期的核心道德原則,在必要時進行諮詢,並加以思考。


國家依戀焦慮與避免社交焦慮與社交網站成癮的調節作用(2019)

心理學家 2019 Jan 6:33294118823178。 doi:10.1177 / 0033294118823178。

本研究旨在探討社交焦慮,社交網站(SNS)成癮和SNS成癮傾向之間的關係,並進一步探討國家依戀焦慮和國家依戀避免的調節作用。 中國年輕人的樣本(N = 437,M年齡 = 24.21±3.25,129名男性)參加了這項研究,數據通過自我報告收集。 結果顯示,參與者的社交焦慮與SNS成癮和SNS成癮趨勢呈正相關。 在控制性別,年齡和避免狀態依戀之後,狀態依戀焦慮緩解了這兩個關係,而狀態依戀避免沒有顯著的調節作用。 具體而言,社交焦慮和SNS成癮(傾向)之間的正向關係僅限於狀態依戀程度低的個體。 對於狀態依戀焦慮較高的人,社交焦慮不再與SNS成癮或SNS成癮傾向相關。


將行為經濟理論應用於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初步調查(2018)

Psychol Addict Behav。 2018 Nov;32(7):846-857. doi: 10.1037/adb0000404.

當前的研究試圖將一種行為經濟學框架應用於互聯網使用,檢驗以下假設:與其他成癮行為類似,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是一種強化病態,反映了相對於親社會獎勵和延遲獎勵而言,立即獲得的獎勵被高估了。 數據是通過Amazon的Mechanical Turk數據收集平台收集的。 共有256名成人(法師= 27.87,SD = 4.79; 58.2%白人,23%亞洲人; 65.2%擁有大專或以上學位)完成了調查。 延遲折扣的措施,對未來後果的考慮,Internet需求以及替代性增強措施,在預測有問題的Internet使用和Internet渴望方面都產生了獨特的差異。 在控制所有重要預測指標的集合模型中,替代強化和未來估值變量貢獻了獨特的方差。 需求增加和打折的個人面臨互聯網使用問題的最大風險。 與濫用藥物樣本中的行為經濟學研究一致,從事大量互聯網使用的個人報告說,對目標行為的動機增強,而對其他潛在獎勵活動的動機減少,尤其是與延遲獎勵有關的動機。


衝動性和強迫性的重疊維度表明解釋了成癮和相關行為的共同發生(2018)

CNS光譜。 2018 Nov 21:1-15。 doi:10.1017 / S1092852918001244。

衝動性和強迫性已被認為是與成癮潛在相關的重要的跨診斷性維度表型。 我們的目的是開發一個模型,將這些結構概念化為重疊的維度表型,並測試該模型的不同組成部分是否解釋了成癮和相關行為的共同現象。

通過亞馬遜的Mechanical Turk招募了大批成年人(N = 487),並完成了自我報告調查表,這些調查表測量了衝動性,不確定性的不容忍性,強迫性信念以及6種成癮和相關行為的嚴重性。 層次聚類用於將成癮行為組織為反映其共同出現的同質群體。 使用結構方程模型來評估假設的雙因素模型的衝動性和強迫性的擬合度,並確定由模型的每個組成部分共同導致的成癮和相關行為解釋的方差比例。

成癮和相關行為聚集到2不同的群體:衝動控制問題,包括有害的酒精使用,病態賭博和強迫性購買,以及強迫性相關問題,包括強迫症狀,暴飲暴食和網絡成癮。 假設的衝動性和強迫性的bifactor模型提供了最佳的經驗擬合,3不相關因子對應於一般的Disinhibition維度,以及特定的衝動性和強迫性維度。 這些維度表型獨特地和附加地解釋了脈衝控制問題和強迫性相關問題中總方差的39.9%和68.7%。

將這些結構表示為重疊維度表型的衝動性和強迫性模型對於在共享病因學,合併症和潛在的跨診斷治療方面理解成癮性和相關行為具有重要意義。


互聯網:濫用,成癮和福利(2018)

Rev Med Brux。 2018;39(4):250-254.

在本文中,我們建議通過解決幾個主題來回顧最近關於網絡成癮的文獻:我們將首先詳細說明隨著時間推移出現的關於綜合症現實的各種問題以及由此提供的反應。臨床和神經影像學研究; 然後,我們將討論合併症問題以及有利於人工智能的出現及其對健康的影響的因素; 然後,我們將詳細闡述所提出的不同治療方法,並以辯證的精神,討論適度使用互聯網對認知功能的影響以及未來研究的不同軌跡。


中德大學生網絡使用障礙,抑鬱和倦怠的關係(2018)

Addict Behav。 2018 Aug 27; 89:188-199。 doi:10.1016 / j.addbeh.2018.08.011。

在本研究中,我們調查了德國和中國大學生的抑鬱與互聯網使用障礙(IUD)之間的關係以及倦怠與IUD之間的關係。 由於文化差異及其對個人心理健康的影響,我們預計中國大學生的宮內節育器尤其要比德國大學生。 我們進一步期望發現抑鬱症與宮內節育器之間以及倦怠與宮內節育器之間存在積極關係。 此外,我們認為這些關係反映了整體效應,因此在兩個樣本中都存在。 數據顯示,中國大學生在MBI情緒疲倦和MBI犬儒主義分量表中的平均職業倦怠得分較高,而IUD得分較高,而抑鬱得分則沒有。 不出所料,相關分析顯示,抑鬱症與宮內節育器以及倦怠與宮內節育器之間存在顯著的正相關。 在兩個樣本中結果都是一致的,這表明該效應是全局有效的。 此外,我們觀察到在兩個樣本中,抑鬱和宮內節育器之間的關係都比情緒衰竭和宮內節育器之間的關係強,儘管這種影響並不明顯。 我們得出結論,倦怠和抑鬱與宮內節育器有關,並且這種關係獨立於個人的文化背景是有效的。


護理專業學生網絡使用問題與時間管理的關係(2018)

計算機通知護士。 2018 Jan;36(1):55-61. doi: 10.1097/CIN.0000000000000391.

這項研究的目的是評估護理學生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和時間管理技能,並評估互聯網使用和時間管理之間的關係。 這項描述性研究於311年2016月至59.58月在土耳其安卡拉對20.69名護理專業學生進行了研究。數據使用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量表和時間管理清單進行收集。 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量表和時間管理清單中位數得分分別為89.18±11.28和05±XNUMX。 護理學生的問題互聯網使用量表和時間管理清單中位數得分以及一些變量(學校成績,在互聯網上花費的時間)之間在統計學上有顯著差異。 與其他年級的學生相比,四年級的學生更容易過度使用互聯網及其帶來的負面影響(P <.XNUMX)。 在有問題的Internet使用和時間管理之間也發現了顯著的消極關係。


網絡成癮和非網絡成癮的心理健康跨文化研究:伊朗和印度學生(2016)

全球J健康科學。 2016五月19; 9(1):58269。

這項橫斷面研究是在馬哈拉施特拉邦浦那和孟買的各個大學的400學生中進行的。 使用了網絡成癮測試和症狀檢查表(SCL)90-R。 使用SPSS 16分析數據。

網絡成癮的學生在軀體化,強迫症,人際交往敏感性,抑鬱,焦慮,敵意,恐懼症,偏執觀念,精神病學方面高於非網絡成癮的學生(P <0.05)。 印度學生在心理健康領域的得分高於伊朗學生(P <0.05)。 女學生在軀體化,強迫症,焦慮,敵意,恐懼和精神病方面的得分高於男學生(P <0.05)。

積極參與心理衛生領域的精神病學家和心理學家必須意識到與網絡成癮相關的心理問題,如抑鬱,焦慮,痴迷,憂鬱症,偏執,人際關係敏感以及網絡成癮者的工作和教育不滿。


孟加拉國研究生的互聯網使用問題和相關心理困擾的患病率和風險因素(2016)

亞洲J Gambl發佈公共衛生。 2016; 6(1):11。

本研究旨在探討PIU的社會人口統計學和行為相關性,並檢查其與心理困擾的關係。 共有來自孟加拉國達卡大學的573研究生回復了一份自填式問卷,其中包括網絡成癮測試(IAT),12項目一般健康問卷以及一系列社會人口統計學和行為因素。 該研究發現,幾乎24%的參與者在IAT量表上顯示了PIU。 多元回歸分析表明,無論其他所有解釋變量如何,PIU都與心理困擾密切相關。


在有抑鬱症狀的情況下,睡眠障礙和網絡成癮對青少年自殺意念的影響(2018)

精神病學 2018 Mar 28; 267:327-332。 doi:10.1016 / j.psychres.2018.03.067。

適應不良的互聯網和睡眠問題是青少年健康問題。 我們的目的是更好地了解睡眠問題與自殺意念的關係,同時考慮到抑鬱症和網絡成癮的存在。 631和12之間的18青少年從不同的中學和高中隨機招募,以完成自我報告問卷,評估睡眠障礙,互聯網成癮性使用,抑鬱症狀和自殺意念。 在研究前一個月內,22.9%的樣本報告了自殺意念,42%的樣本患有睡眠障礙,30.2%報告上癮使用互聯網,26.5%表現出嚴重的抑鬱症狀。 有自殺意念的青少年睡眠障礙率較高,上癮使用網絡和抑鬱症狀。 驗證性路徑分析表明睡眠障礙對自殺意念的影響由網絡成癮的影響和睡眠效應介導的抑鬱症狀調節。


網絡成癮是臨床症狀還是精神疾病? 與雙相情感障礙(2018)的比較

J Nerv Ment Dis。 2018 Aug;206(8):644-656. doi: 10.1097/NMD.0000000000000861.

本綜述的一般目的是提供網絡成癮(IA)的神經生物學/臨床方面的最新文獻綜述,特別是與雙相情感障礙(BPAD)的重疊和差異。 本文包括IA的臨床/神經生物學方面的文章或以BPAD為主題的相似/差異,從1990到現在和用英語寫的。 IA和其他精神疾病(包括BPAD)之間的共病是常見的。 在IA和情緒障礙中都發現了多巴胺能通路的功能障礙。 IA中的大多數調查都支持腦回報迴路中的慢性hypodopaminergic功能失調狀態和在情緒升高期間的過度獎勵經驗。 神經影像學研究顯示成癮性和雙相性患者之間共享前額葉皮質異常。 BPAD和IA存在許多重疊,例如菸鹼受體基因的多態性,前扣帶回/前額葉皮層異常,血清素/多巴胺功能障礙以及對情緒穩定劑的良好反應。 未來是澄清診斷標準,以更好地定義IA / BPAD關係。


關於青少年互聯網相關疾病背後的方面的見解:人格的相互作用和調整障礙的症狀(2017)

J Adolesc Health。 2017 Nov 22。 pii:S1054-139X(17)30476-7。

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PIU)最近被稱為互聯網相關疾病,這是一個日益嚴重的健康問題。 然而,目前尚不清楚為什麼一些青少年正在開發有問題的用途,而其他青少年則持續控制。 基於以前的研究,我們假設人格特質(低責任心和高神經質)作為PIU的傾向。 我們進一步假設PIU可以被理解為對關鍵生命事件的適應不良反應,並且這些適應不良反應因功能失調的人格特質而惡化。

該研究調查了青少年樣本中不同亞型PIU的患病率(n = 1,489; 10-17年)。 人格特質(Big Five Inventory-10 [BFI-10]),感知壓力(感知壓力量表4 [PSS-4])及其與PIU的關係(互聯網和計算機遊戲成癮評估量表[AICA-S] )進行了檢查。 作為新的研究問題,PIU與調整障礙(調整障礙 - 新模塊[ADNM] -6)之間的關聯以及人格的中介作用進行了調查。

PIU的患病率為2.5%; 女孩(3.0%)受影響的次數多於男孩(1.9%)。 女孩的社交網站和男孩的網絡遊戲通常與PIU有關。 低責任心和高度神經質通常預測PIU。 與沒有PIU的青少年(70%)相比,PIU(42%)的青少年報告了更多的關鍵生活事件。 PIU與壓力增加和調節障礙症狀增加有關。 這些聯想因責任心和神經質而加劇。


網絡成癮對研究生信息搜尋行為的影響(2016)

Mater Sociomed。 2016 Jun;28(3):191-5. doi: 10.5455/msm.2016.28.191-195.

本研究旨在探討網絡成癮對研究生信息尋求行為的影響。 研究人群由伊斯法罕醫科大學的1149名研究生組成,其中使用分層隨機抽樣作為樣本選擇了284名。 楊的網絡成癮問捲和研究人員開發的信息尋求行為問卷被用作數據收集工具。

根據調查結果,86.6%的學生中沒有網絡成癮的跡象。 然而,13%的學生暴露於網絡成癮,並且在學生中僅觀察到0.4%的網絡成癮。 男性和女性受訪者的信息搜尋行為沒有顯著差異。 在學生的信息搜尋行為的任何方面都沒有網絡成癮的跡象。


中國大學生網絡成癮的流行:觀察性研究的綜合薈萃分析(2018)

J Behav Addict。 2018 Jul 16:1-14。 doi:10.1556 / 2006.7.2018.53。

這是對中國大學生IAD患病率及其相關因素的薈萃分析。 方法英語(PubMed,PsycINFO和Embase)和中文(萬方數據庫和中國國家知識基礎設施)數據庫從一開始就係統地獨立搜索,直到1月16,2017。 70大學學生的122,454研究共納入薈萃分析。 使用隨機效應模型,合併的IAD總體患病率為11.3%(95%CI:10.1%-12.5%)。 當使用8項目年輕診斷問卷,10項目修改的年輕診斷問卷,20項目網絡成癮測試和26項目陳網絡成癮量表時,IAD的合併流行率為8.4%(95%CI: 6.7%-10.4%),9.3%(95%CI:7.6%-11.4%),11.2%(95%CI:8.8%-14.3%)和14.0%(95%CI:10.6%-18.4%),分別。 亞組分析顯示,IAD的合併患病率與測量儀器顯著相關(Q = 9.41,p = .024)。 男性,高年級和城市居住地也與IAD顯著相關。 中國東部和中部的IAD患病率也高於其北部和西部地區(10.7%對比8.1%,Q = 4.90,p = .027)。


青少年階段的網絡成癮:問卷調查研究(2017)

JMIR Ment Health。 2017 Apr 3; 4(2):e11。 doi:10.2196 / mental.5537。

該研究包括一個簡單的隨機樣本1078青少年-534男孩和525女孩年齡11-18歲,在克羅地亞,芬蘭和波蘭的小學和文法學校就讀。 青少年被要求填寫一份匿名調查問卷,並提供有關年齡,性別,居住國家和互聯網使用目的(即學校/工作或娛樂)的數據。 收集的數據用卡方檢驗進行相關性分析。

青少年主要使用互聯網進行娛樂(905 / 1078,84.00%)。 女性多於男性青少年用於上學/工作(分別為105 / 525,20.0%vs 64 / 534,12.0%)。 用於學校/工作的互聯網主要用於波蘭青少年(71 / 296,24.0%),其次是克羅地亞(78 / 486,16.0%)和芬蘭(24 / 296,8.0%)青少年。 網絡成癮水平在15-16歲年齡組中最高,在11-12歲年齡組中最低。 網絡成癮與年齡亞組之間存在弱但正相關(P = .004)。 男性青少年主要參與年齡亞組與互聯網成癮水平之間的相關性(P = .001)。

15-16歲的青少年,特別是男性青少年,最容易發生網絡成癮,而11-12歲的青少年表現出最低的網絡成癮水平


在巴基斯坦醫學院探索自我防禦機制與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之間的聯繫(2016)

精神病學 2016 Jul 11;243:463-468.

本研究旨在分析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與醫學生使用自我防禦機制之間的關聯。 這項橫斷面研究是在巴基斯坦拉合爾的CMH拉合爾醫學院(CMH LMC)從1st March,2015到30th May,2015進行的。 522醫學和牙科學生被納入該研究。

使用多元回歸分析來描繪自我防禦,作為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的預測因素。 共有32(6.1%)學生報告了互聯網使用的嚴重問題。 男性在IAT上得分較高,即使用互聯網的問題較多。 網絡成癮測試(IAT)的得分與昇華呈負相關,與投射,否認,自閉幻想,被動攻擊和置換呈正相關。


Phubbing Scale的西班牙語版本:網絡成癮,Facebook入侵以及擔心錯失相關性(2018)

Psicothema。 2018 Nov;30(4):449-454. doi: 10.7334/psicothema2018.153.

Phubbing是一種越來越常見的行為,涉及在兩個或更多人的社交環境中使用智能手機並與手機而不是與其他人交互。 迄今為止關於電影的研究已經使用不同的尺度或單個問題進行了測量,因此需要具有適當心理測量屬性的標準測量來改進其評估。 我們研究的目的是開發西班牙語的Phubbing量表並檢查其心理測量屬性:因子結構,可靠性和並發有效性。

參與者是759和18年齡之間的68西班牙成年人。 他們完成了在線調查。

結果支持的結構與原始驗證研究一致,有兩個因素:溝通障礙和電話痴迷。 發現內部一致性是足夠的。 通過分層回歸模型提供了同時有效性的證據,該模型顯示出與網絡成癮,Facebook入侵以及對錯失的恐懼的積極關聯。


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及其與日本農村青少年健康相關症狀和生活習慣的聯繫(2018)

精神病學Clin Neurosci。 2018 Oct 29。 doi:10.1111 / pcn.12791。

鑑於智能手機的迅速普及,人們一直擔心互聯網使用問題(PIU)的增加及其對生活習慣和健康相關症狀的影響。 本研究旨在闡明同一地區3年的PIU患病率,並調查日本初中生中與PIU相關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相關因素。

2014-2016年期間,每年對日本農村地區的初中學生進行一次調查(2014年,n = 979; 2015年,n = 968; 2016年,n = 940)。 Young的互聯網成癮測試用於評估參與者的PIU。 在這項研究中,在互聯網成癮測試中得分達到40分或更高的學生被歸類為顯示PIU。 通過邏輯回歸分析研究了PIU與生活方式因素(例如,運動習慣,工作日學習時間和睡眠時間)與健康相關症狀(抑鬱症狀和體位性調節異常(OD)症狀)之間的關聯。

在3年份,PIU的患病率為19.9中的2014%,15.9中的2015%和17.7中的2016%,沒有顯著變化。 PIU與不吃早餐,睡前很晚(午夜後)和所有年級學生的OD症狀顯著相關。 早晨醒來後的嗜睡,較少的學習時間和抑鬱症狀與PIU顯著正相關,1除外st 年級學生。

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PIU與減少睡眠,研究和運動所花費的時間以及抑鬱症和OD症狀增加有關。 需要進一步調查以製定PIU的預防措施。


不丹大學生網絡成癮與相關心理共病的患病率(2018)

JNMA J尼泊爾Med Assoc。 2018 Mar-Apr;56(210):558-564.

這項橫斷面研究包括來自不丹六所大學的823第一年和最後一年學生18-24。 由三部分組成的自填式問卷用於數據收集。 數據在Epidata中輸入和驗證,並使用STATA / IC 14進行分析。

中度和重度網絡成癮的患病率分別為282(34.3%)和10(1%)。 網絡成癮與心理健康之間存在正相關關係(r = 0.331 95%CI:0.269,0.390),網絡成癮評分與互聯網使用年限(r = 0.104 95%CI:0.036,0.171),年齡和使用年限之間存在正相關關係觀察到互聯網(r = 0.8 95%CI:0.012,0.148)。 最常用的互聯網使用模式是martphone 714(86.8%)。 計算機實驗室(aPR 0.80,95%CI:0.66,0.96)和用於新聞和教育目的的互聯網使用(aPR 0.76,95%CI:0.64,0.9)顯示出保護作用。


醫學生網絡成癮(2019)

J Ayub Med Coll Abbottabad。 2018 Oct-Dec;30(Suppl 1)(4):S659-S663.

它是一種多維行為障礙,表現在各種身體,心理和社會障礙中,並導致大腦中的許多功能和結構變化以及相關的各種合併症。 關於這一主題的本地研究很少,但互聯網的使用及其使用是巨大的。 本研究旨在發現醫學生網絡成癮的嚴重程度。

這是在阿伯塔巴德的阿尤布醫學院進行的描述性橫斷面研究。 調查採用分層隨機抽樣的方法選擇了XNUMX名學生。 使用學術和學校能力量表以及網絡成癮診斷標準收集數據。

在這項研究中,11(7.86%)符合網絡成癮的標準。 大多數學生93(66.3%)使用互聯網訪問社交媒體應用程序。 大多數學生10(90.9%)表現出寬容作為網絡成癮的主要非必要症狀。 與非成癮者相比,網絡成癮者表現出顯著低於平均學習成績的p = 0.01。 網絡成癮顯示,與女性相比,女性網絡成癮的p = 0.03性別關聯更為普遍(12.5%Vs 2.9%)。


Shahid Beheshti醫科大學2015年基於繞線模型的家庭功能與學生網絡成癮的相關性(2016)

全球J健康科學。 2016三月31; 8(11):56314。 doi:10.5539 ​​/ gjhs.v8n11p223。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討基於環回模型的家庭功能與2015年沙希貝赫什蒂醫科大學學生網絡成癮之間的相關性。

在該相關研究中,通過分層隨機抽樣方法選擇664學生。 結果顯示,79.2百分比的學生沒有網絡成癮,20.2百分比有成癮的風險,0.6百分比沉迷於互聯網。 在娛樂和娛樂目的中,女學生是學生中互聯網使用最頻繁的用戶(41.47%,p <0.01)。 網絡成癮與凝聚力(家庭功能方面)之間存在顯著的負相關(p <79.5),平均每次上網時間,平均每週上網時間與網絡成癮之間也存在正相關和顯著關係( p> 0.01)。


也許你應該責怪你的父母:父母的依戀,性別和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2016)

J Behav Addict。 2016 Aug 24:1-5。

先前的研究通常建立父母依戀作為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PIU)的預測因子。 一項匿名調查是由美國中西部公立大學的243本科學生完成的。 除人口統計信息外,該調查還包含評估PIU和父母依戀(母親和父親)的測量量表。 調查數據顯示,(a)依戀焦慮與避免依戀無關,與PIU顯著相關;(b)性別顯著緩解了這種關係,其中父係依戀焦慮導致女學生髮生PIU,而母係依戀焦慮導致男性學生的PIU 。


依戀風格和網絡成癮:在線調查(2017)

J Med Internet Res。 2017可能是17; 19(5):e170。 doi:10.2196 / jmir.6694。

這項研究的目的是研究人們對依戀方式與病態互聯網使用的傾向。 進行了在線調查。 評估了社會人口統計學數據,依戀風格(比勒費爾德問卷調查夥伴關係期望值),網絡成癮症狀(成人在線成癮量表),使用過的基於Web的服務以及在線關係動機(網絡關係動機量表,CRMS-D)。 為了確認發現,還進行了使用羅夏測驗的研究。

總共招募了245受試者。 與安全依戀的參與者相比,具有不安全依戀風格的參與者表現出更高的病態互聯網使用傾向。 一種矛盾的依戀風格尤其與病態的互聯網使用有關。 逃避現實和社會補償的動機對於不安全的主體起著重要的作用。 但是,對於使用的基於Web的服務和應用程序沒有顯著影響。 用16受試者分析Rorschach方案的結果證實了這些結果。 具有病態互聯網使用的用戶經常在社交群體的背景下顯示出嬰兒關係結構的跡象。 這是指基於網絡的調查結果,其中人際關係是不安全依戀風格的結果。 病態的互聯網使用是不安全依戀和有限的人際關係的函數。


育兒方式接近香港青少年的家庭功能和網絡成癮(2016)

BMC Pediatr。 2016 Aug 18; 16:130。 doi:10.1186 / s12887-016-0666-y。

青少年中的網絡成癮(IA)已經成為一個全球性的健康問題,公眾對它的認識正在增加。 許多IA風險因素與父母和家庭環境有關。 本研究探討了IA與育兒方法和家庭功能之間的關係。

與2021名中學生進行了一項橫斷面研究,以確定IA的患病率,並探討青少年IA與家庭變量之間的關聯,包括父母的婚姻狀況,家庭收入,家庭衝突,家庭功能和養育方式。

結果顯示,有25.3%的青少年受訪者表現出IA,而Logistic回歸正面預測了離婚家庭,低收入家庭,存在家庭衝突的家庭以及功能嚴重障礙的青少年的IA。 有趣的是,互聯網使用受到限制的青少年患IA的可能性比不受限制的青少年高1.9倍。


沒有看不見的網站:預測未能控制年輕人中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2016)

Cogn Behav Ther。 2016 Jul 18:1-5。

互聯網使用出現問題與忽視有價值的活動(例如工作,鍛煉,社交活動和人際關係)有關。 在本研究中,我們通過確定儘管有意願仍無法遏制互聯網使用的重要預測因素來擴展了對互聯網使用問題的理解。 具體來說,在一個上周平均有27.8小時休閒互聯網使用的大學生樣本中,我們調查了苦惱耐受(DI)的作用-個體差異變量,指個人無法忍受情緒不適和在苦惱時進行目標導向的行為,以預測無法滿足個人對Internet使用的限制。 與假設一致的是,DI在雙變量和多變量模型中均成為失敗實現自我控制目標的重要預測指標,這表明DI對存在互聯網使用問題的自我控制失敗提供了獨特的預測。 鑑於DI是可改變的特徵,這些結果鼓勵考慮以DI為中心的早期干預策略。


醫學生網絡成癮及其決定因素(2015)

Ind Psychiatry J. 2015 Jul-Dec;24(2):158-62. doi: 10.4103/0972-6748.181729.

該研究旨在評估醫學生中網絡成癮的流行程度及其決定因素。

我們發現醫學生的網絡成癮率為58.87%(輕度為51.42%,中度為-7.45%),並且與網絡成癮的主要相關因素是男性,住在私人住所,初次上網的年齡較小,使用手機上網互聯網訪問,更高的互聯網支出,更長的在線時間以及將互聯網用於社交網絡,在線視頻, 和觀看性內容的網站。


伊朗青少年網絡成癮:一項全國性研究。 (2014)

Acta Med伊朗。 2014 Jun;52(6):467-72.

在伊朗,儘管互聯網的傳播速度非常快,但有關青少年網絡成癮率的數據不足。 這項研究是第一個針對此問題的全國性研究。 總共招募了4500名高中或大學預科學生。 與會人員填寫了兩份自評問卷(一份人口統計資料和一份楊氏網絡成癮量表)。

962(22.2%)名研究參與者被標記為“互聯網成癮”。 男性更有可能成為網絡成癮者。 父親和/或母親擁有博士學位的學生最有可能沉迷網絡。 母親的工作投入與學生的網絡成癮顯著相關,當母親是家庭主婦時,成癮率最低。 不運動與網絡成癮率最高有關。


青少年 網際網路 在香港:患病率,變化和相關性(2015)

J Pediatr Adolesc Gynecol。 十月2015 9。 PII:

在高中階段,香港青少年網絡成癮的流行率從17%到26.8%不等。 與女生相比,男生一直表現出更高的網絡成癮率和更多的網絡成癮行為。

縱向數據表明,雖然家庭經濟劣勢是青少年上網成癮的危險因素,但家庭完好性和家庭功能的影響並不顯著。 學生總體上積極的青年發展和總體上積極的青年發展素質與網絡成癮行為呈負相關,而親社會屬性與青年網絡成癮具有正相關。


來自2013的伊斯蘭馬什哈德醫學院學生網絡成癮及相關因素的流行。

伊朗紅新月會醫學雜誌 2014 May; 16(5):e17256。

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正在增加,並在許多領域引起嚴重問題。 這個問題對醫學生來說似乎更為重要。本研究旨在探討馬什哈德醫科大學學生網絡成癮的流行及其相關因素。

這是f結果表明2.1%的研究人群處於危險之中,而5.2%則是上癮的用戶。 與新朋友聊天,與朋友和家人交流以及玩遊戲是這些群體中最受歡迎的活動。


土耳其本科醫學生樣本中的網絡成癮,社交焦慮,衝動,自尊和抑鬱之間的關係(2018)

精神病學 2018 Jun 14; 267:313-318。 doi:10.1016 / j.psychres.2018.06.033。

網絡成癮(IA)目前正成為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 本研究的目的是估計本科醫學生中IA的患病率,並評估IA與社交焦慮,衝動,自尊和抑鬱之間的關係。 該研究包括392本科醫學生。 使用社會人口統計學數據形式,網絡成癮測試(IAT),Liebowitz社交焦慮量表(LSAS),Barratt衝動量表-11(BIS-11),羅森伯格自尊量表(RSES),貝克進行評估。抑鬱量表(BDI)和Beck焦慮量表(BAI)。 與對照組相比,IA組在LSAS,BDI,BAI和RSES評分方面得分顯著較高,但各組間BIS-11評分相似。 IAT嚴重程度與LSAS,BDI和BAI呈正相關,與RSES呈負相關。 在IAT嚴重性和BIS-11之間未觀察到相關性。 在層次線性回歸分析中,社交焦慮的迴避域是IA嚴重程度的最強預測因子。 本研究表明,IA的本科醫學生表現出較高的社交焦慮,較低的自尊,並且比沒有IA的學生更沮喪,因此,表明社交焦慮,而不是衝動,似乎在IA精神病理學中起著突出的作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徽省青少年網絡成癮症調查(2016)

Neuropsychiatr Dis Treat。 2016 Aug 29; 12:2233-6。 doi:10.2147 / NDT.S110156。

本研究的目的是描述青少年網絡成癮(IA)的特徵和流行程度,以便為社區,學校和家庭提供科學依據。

我們對5,249學生進行了隨機整群抽樣調查,調查範圍從7到12,安徽省,中華人民共和國。 問卷由一般信息和IA測試組成。 卡方檢驗用於比較IA病症(IAD)的狀態。

在我們的結果中,學生中IAD和非IAD的總體檢測率分別為8.7%(459 / 5,249)和76.2%(4,000 / 5,249)。 男性IAD檢出率(12.3%)高於女性(4.9%)。 來自農村(8.2%)和城市(9.3%)地區的學生,來自不同年級的學生,來自獨生子女家庭(9.5%)的學生和非獨生子女家庭(8.1)的IAD檢出率在統計學上有所不同%),以及來自不同家庭類型的學生。


有問題的智能手機使用,自然連接和焦慮 (2018)

J Behav Addict。 2018 Mar 1; 7(1):109-116。 doi:10.1556 / 2006.7.2018.10。

背景技術在人們對社會與自然脫節的擔憂也顯著增加之際,智能手機的使用已大大增加。 最近的研究還表明,智能手機的使用可能會給少數人帶來問題。 方法在本研究中,使用橫斷面設計(n = 244)研究了有問題的智能手機使用(PSU),自然連接性和焦慮之間的關聯。 結果確認了PSU與自然聯繫和焦慮之間的關聯。 接收器工作特徵(ROC)曲線用於識別問題智能手機使用量表(PSUS)上的閾值,在該閾值上會出現與焦慮和自然聯繫的強烈關聯。 計算曲線下的面積,並將正似然比用作診斷參數,以確定PSU的最佳截止值。 這些為自然連通性提供了良好的診斷能力,但對焦慮的不良和不重要的結果。 ROC分析顯示,針對LR +為15.5時,高自然連通性的最佳PSUS閾值為58.3(靈敏度:78.6%;特異性:2.88%)。 結論結果表明,PSUS作為診斷工具具有潛在的實用性,在達到有益的自然連接水平方面,用戶可能認為非問題性的智能手機使用水平是顯著的門檻。 討論了這些發現的含義。


父母疏忽對韓國青少年智能手機成癮的影響(2018)

虐待兒童。 2018 Mar; 77:75-84。 doi:10.1016 / j.chiabu.2017.12.008。

這項研究的目的是調查與父母,同伴和老師的關係對青少年造成智能手機成癮的重要性,並研究父母的忽視對智能手機成癮的影響以及在學校中關係失調的中介作用,特別關注與同伴和老師的關係失調。 為此,對韓國四個地區的初中和高中學生進行了調查。 共有1170名使用智能手機舉報的中學生參加了這項研究。 使用自舉中介方法分析了多種中介模型。父母的疏忽與青少年的智能手機成癮顯著相關。 此外,在父母疏忽與智能手機成癮之間的關係中,父母疏忽與同伴之間的關係失調並沒有顯著相關,而與同伴之間的關係失調對智能手機成癮產生了負面影響。 另一方面,與教師的關係失調在父母忽視和智能手機成癮之間產生了部分中介作用。 根據這項研究的結果,提出了一些建議,其中包括:(1)針對成癮地使用智能手機的青少年的定製程序;(2)旨在增強家庭功能的家庭治療程序;(3)病例綜合管理防止家長疏忽再次發生的系統;(4)改善與老師關係的計劃;(5)擴展休閒活動基礎設施以改善與離線朋友的關係。


醫學院不同階段智能手機的使用及其與網絡成癮和學習方法的關係(2018)

J Med Syst。 2018 Apr 26;42(6):106. doi: 10.1007/s10916-018-0958-x.

本研究旨在評估智能手機在教育環境中的使用以及互聯網成癮及其對錶面學習和深度學習的影響,並在醫學生教育的不同階段進行比較。 這是一項橫斷面研究,涉及醫學教育各個階段的學生。 分析了社會人口統計學數據,智能手機的使用類型和頻率,數字成癮程度(互聯網成癮測試– IAT)以及表面學習方法和深層學習方法(Biggs)。 共計710名學生。 幾乎所有學生都擁有智能手機,在演講,課堂和會議中總共有96.8%的人使用了智能手機。 不到一半的學生(47.3%)報告說,出於教育目的使用智能手機超過10分鐘,在文員學生中使用率更高。 根據IAT,至少有95%的人報告說在教室裡使用智能手機進行與醫學無關的活動(社交媒體和一般信息搜索),而有68.2%的人認為互聯網用戶存在問題。 非教育性使用的最常見原因是,課堂上沒有興趣,學生需要接聽或打重要電話,並且教育策略沒有刺激性。 “使用智能手機的頻率”和較高的“網絡成癮”與較高的表面學習水平和較低的深度學習相關。


基於傾向得分匹配分析的互聯網和智能手機成癮對抑鬱和焦慮的影響(2018)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 2018 Apr 25; 15(5)。 pii:E859。 doi:10.3390 / ijerph15050859。

網絡成癮(IA)和智能手機成癮(SA)與心理健康問題的關聯已被廣泛研究。 我們調查了IA和SA對抑鬱和焦慮的影響,同時調整了社會人口學變量。 在這項研究中,4854參與者完成了一項基於網絡的橫斷面調查,包括社會人口統計項目,韓國網絡成癮量表,智能手機成癮易感性量表,以及症狀檢查表90項目修訂的分量表。 參與者分為IA,SA和正常使用(NU)組。 為了減少採樣偏差,我們應用了基於遺傳匹配的傾向得分匹配方法。 與NU相比,IA組顯示出抑鬱和焦慮的風險增加。 與NC相比,SA組也顯示出抑鬱和焦慮的風險增加。 這些研究結果表明,IA和SA都對抑鬱和焦慮產生了顯著影響。 此外,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SA與抑鬱和焦慮的關係更強,比IA更強,並強調需要採用過度智能手機的預防和管理政策。


根據附件樣式(2019)比較有無智能手機使用問題的學生的比較

前精神病學。 2019 Sep 18; 10:681。 doi:10.3389 / fpsyt.2019.00681。

背景: 如今,媒體成癮與​​心理治療實踐尤其相關。 最近,這尤其包括過度使用智能手機。 儘管越來越多的科學文獻和主流媒體都將智能手機的使用問題視為嚴重的健康問題,但對此問題的研究很少。 目的: 這項研究的目的是研究這種現象,重點是有和沒有智能手機使用問題的學生之間依附件而異的差異。 方法: 對維也納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大學的所有在校學生進行了調查。 智能手機成癮量表(SPAS)用於區分有無智能手機使用問題的學生。 使用比勒費爾德合作夥伴期望調查表(BFPE)評估了依戀風格。 結果: 在所有樣本中,有75名學生(15.1%)表示智能手機使用存在問題。 發現過度使用智能手機與不安全的附件樣式之間存在正相關關係。 討論: 對於有問題的智能手機使用,應根據患者的依戀風格進行治療。 為了更好地了解智能手機的使用問題,需要對其他心理壓力和性格因素進行進一步研究。


青少年壓力和網絡成癮之間的關係:中介調節模型(2019)

前心理學家。 2019十月4; 10:2248。 doi:10.3389 / fpsyg.2019.02248。

這項橫斷面研究探討了壓力,社交焦慮和社交階層對青少年網絡成癮的影響。 研究對象為1,634中學生,使用中國感知壓力量表(CPSS),青少年社交焦慮量表(SAS-A)中文縮寫,中國互聯網成癮量表(CIAS)和家庭社交問卷調查經濟狀況。 結果顯示,有12%的青少年顯示出網絡成癮的跡象。 隨著年級的提高,網絡成癮的趨勢和成癮者的數量逐漸增加。 研究還表明,網絡成癮與壓力和社交焦慮呈正相關,與社會階層呈負相關。 社交焦慮部分地緩解了壓力對網絡成癮的影響,而社會階層通過調節壓力與社交焦慮之間的關係間接影響了網絡成癮。 總之,壓力與青少年網絡成癮之間存在中介調節作用,這意味著來自不同社會階層的青少年在感受到壓力時會產生不同類型的焦慮,這會影響他們對互聯網使用的選擇。


頭痛與 網際網路 在兒童中(2019)

2019 Oct 24;49(5):1292-1297. doi: 10.3906/sag-1806-118.

我們旨在調查 網際網路 在這項研究中,在偏頭痛和緊張型頭痛的兒科患者中。

在我們的200受試者中,103患有偏頭痛型頭痛,而97患有緊張型頭痛。

由計算機使用引起的頭痛在偏頭痛型頭痛組中更為常見。 兩者之間沒有區別 網際網路 兩組的量表分數。 的 網際網路 發現患者的量表分數因計算機使用的目的和持續時間而異。 網際網路 在六名(6%)患者中被發現。 網際網路 兩組的患病率分別為3.7%和8.5%。

流行的 網際網路 復發性頭痛兒童的患病率低於土耳其同齡人,可能是由於避免使用計算機來觸發頭痛。 這一發現提出了偏頭痛或緊張型頭痛是否能真正預防的問題 網際網路 .


焦慮相關的應對方式,社會支持和互聯網使用障礙(2019)

前精神病學。 2019 Sep 24; 10:640。 doi:10.3389 / fpsyt.2019.00640。

目的: 互聯網可以為那些因“離線世界”中的關係而感到失望的人提供一個看似安全的避風港。 儘管Internet可以為孤獨的人提供在線尋求幫助和支持的機會,但要完全脫離離線世界則要付出代價。 討論了人們是否甚至可以“沉迷於”互聯網。 值得注意的是,與此同時,許多研究人員更喜歡該術語 互聯網使用障礙 (IUD),而不是使用“網絡成癮”一詞。 為了說明一個人的社交網絡在日常生活中支持一個人的重要性,我們首次了解到我們的知識,即就質量和數量而言,社交資源如何可能會阻礙IUD的發展。 此外,與焦慮有關的應對方式也作為可能影響宮內節育器發展的另一個獨立變量進行了研究。 方法: 在目前的工作中,N = 567位參與者(n = 164位男性,n = 403位女性; M年齡 = 23.236; 標清年齡 = 8.334)填寫了個性問卷,評估認知迴避和警惕性焦慮處理中的個體差異,因此,人格特徵描述了日常應對方式/方式中的個體差異。 此外,所有參與者都提供了有關宮內節育器傾向的個體差異,所獲得的社會支持的感知質量以及他們的社交網絡規模(因此採用量度)的信息。 結果: 社交網絡更大,獲得的社會支持得分更高的參與者在我們的數據中報告的宮內節育器傾向最低。 警惕的應對方式與宮內節育器的傾向呈正相關,而認知迴避的應對方式與宮內節育器的傾向之間沒有明顯的聯繫。 分層線性回歸強調了警惕互動條件在自我威脅情景和感知的社會支持質量中的重要預測作用。 結論: 當前的研究不僅支持以下假設,即一個人自己的社交網絡的規模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獲得的社會支持的感知質量呈現出抵制IUD發展的假定復原力因素。 它還支持需要特殊應對方式才能利用所提供的社會支持的方法。


韓國青少年的智能手機成癮風險和白天嗜睡(2018)

J Paediatr兒童健康。 2018 Apr 6。 doi:10.1111 / jpc.13901。

智能手機過度使用不僅會導致手腕,手指和頸部的移動性問題,還會影響睡眠習慣。 然而,關於智能手機成癮和睡眠障礙的研究很少。 因此,我們的目的是調查與韓國青少年的智能手機成癮風險相關的白天嗜睡。

本研究使用橫斷面調查方法。 兒科日間嗜睡量表用於評估白天嗜睡,韓國智能手機成癮易感量表用於評估智能手機成癮的風險程度。

這些分析是在1796青少年中使用智能手機進行的,包括820男孩和976女孩。 風險較高的智能手機用戶佔男孩的15.1%和女孩的23.9%。 我們的多變量分析表明,女性,飲酒,學習成績較低,早上感覺神清氣爽,並且在12 am智能手機成癮的風險顯著增加後開始睡眠。 有風險的智能手機用戶組與學生的上四分位兒科日間嗜睡量表評分獨立相關,具有以下因素:女性,酒精消耗,自我感知健康水平差,在12上午後開始睡眠,下降時間更長睡眠和夜間睡眠時間少於6 h。


在大學生中使用互聯網和智能手機的問題:2006-2017(2018)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 2018 Mar 8; 15(3)。 pii:E475。 doi:10.3390 / ijerph15030475。

自從首次表達對互聯網和移動電話上癮的關注以來,已經有十多年了,並且它可能被納入精神障礙列表最近成為科學討論的熱門話題。 因此,似乎是一個適合的時刻來調查這個問題的流行程度。 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2006-2017期間年輕人對互聯網和智能手機使用問題的看法普遍存在。 為此,對792大學學生的樣本進行了關於互聯網使用習慣的調查問捲和關於互聯網和智能手機使用的負面影響的兩份調查問卷。 然後將得分與使用這些問卷的以前研究的結果進行比較。 在過去十年中,對互聯網和移動電話使用問題的看法有所增加,社交網絡被認為是造成這種增長的原因,而且女性受到的影響比男性更大。 目前的研究顯示智能手機和互聯網成癮以及社交媒體的重疊程度。 與2017相比,2006的參與者報告互聯網和手機使用的負面影響更大,但長期觀察顯示2013急劇增加後問題使用減少。 我們得出結論,技術成癮的診斷受到時間,社會和文化變化的影響。


智能手機/社交媒體使用的神經科學以及包含“心理信息學”方法的不斷增長的需求(2019)

信息系統與神經科學 pp 275-283

目前的工作簡要概述了調查社交媒體使用的神經科學基礎的現狀。 這種概述很重要,因為個人在這些“社交”在線渠道上花費了大量時間。 儘管社交媒體使用的幾個積極方面,例如長距離與他人輕鬆溝通的能力,但很明顯,對我們的大腦和思想的不利影響是可能的。 鑑於迄今為止進行的許多神經科學和心理學研究僅僅依靠自我報告措施來評估社交媒體的使用,有人認為神經科學家/心理學家需要包含更多由人機/計算機交互產生的數字痕跡,和/或社交媒體上的個人在他們的科學分析中共享的信息。 在這個領域,數字表型可以通過“心理信息學”的方法實現,這是一種學科心理學和計算機科學/信息學的結合。


納米比亞大學生網絡成癮與攻擊行為的相關性研究(2019)

數據科學和大數據分析 pp 1-9

隨著時間的推移,在線社交網站的爆炸式增長帶來了好處和風險。 潛在的風險是,許多人通過在線社交網站成為侵略性和網絡欺凌行為的受害者。 本文的目的是分析納米比亞大學生網絡成癮與攻擊性行為之間的相關性。 基於統計分析,本文得出結論:網絡成癮與攻擊行為之間存在著有價值的相關性,參與研究的大多數學生因互聯網使用而遭受中度成癮問題。 此外,結果表明,大多數學生中兩種最普遍的攻擊形式是敵意和身體侵略。


由於想像中的智能手機和社交媒體流失,情緒調節與抑鬱,焦慮和壓力的關係(2017)

精神病學 2017 Dec 19; 261:28-34。 doi:10.1016 / j.psychres.2017.12.045。

359名學生的樣本參加了網絡調查,並進行了情緒調節問卷調查和抑鬱焦慮壓力量表21(DASS-21)的預測試。 隨後,我們將受試者隨機分配給1)智能手機損失組或2)社交媒體帳戶損失組。 我們要求他們想像在各自的小組中失去使用該技術兩天的時間,並使用DASS-21對相關症狀進行評分。 與智能手機損失組中的對象相比,社交媒體損失對象顯示出抑制性情緒調節與抑鬱,焦慮和想像中的損失所引起的壓力之間的關係更強。 控制年齡和性別,社交媒體流失者增加了對抑制的使用,而對情緒調節的認知再評估的使用減少,與想像中的社交媒體流失所致的抑鬱,壓力和焦慮(僅用於抑制)有關。 在智能手機丟失的情況下,情緒調節與受試者的心理病理學無關。 結果表明,情緒失調可能與社交媒體流失引起的精神病理學有關。


智能手機成癮對商科學生學業成績的影響:個案研究(2017)

電子ISSN……: 2236-269X

電信技術的發展對世界人民的生活和活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智能手機的使用在年輕一代中變得流行,因為它通過使用眾多應用程序的教育和娛樂選項。 在年輕人中,學生越來越多地使用智能手機。 但智能手機的過度使用通常會讓學生沉迷於潛意識中對用戶學習成績,日常活動,身心健康和退縮傾向以及社交關係的影響。 本研究旨在確定影響學生智力成癮水平的因素及其對學業成績的影響。 已經開發了一個結構化問卷來收集學生的數據。 共收集了孟加拉國大學商學院學生的247問卷。 使用結構方程模型(SEM)分析數據。 結果顯示五種智能手機成癮因素,如積極的預期,急躁和寬容,退縮,日常生活干擾和網絡友誼。 寬容和日常生活干擾對學生的學習成績有顯著影響。 這項研究表明,學生應盡量減少智能手機的使用,以取得良好的學習成績。


高中生和大學生智能手機成癮與孤獨感的比較(2018)

堅持精神病護理。 2018 Mar 30。 doi:10.1111 / ppc.12277。

本研究旨在比較高中和大學生智能手機成癮與孤獨感之間的關係。

來自1156高中和大學生的便利樣本的相關性和描述性研究。 使用問卷調查,智能手機成癮量表和短寂寞量表來收集研究數據。

高中和大學生的智能手機成癮與孤獨感之間沒有關係。

建議在學校衛生服務中為學生及其家人組織綜合培訓計劃。


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情況及其對青少年健康相關生活質量的影響(2019)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 2019 Oct 13; 16(20)。 pii:E3877。 doi:10.3390 / ijerph16203877。

互聯網在許多方面已成為青少年的突破,但互聯網的使用也可能會出現功能失調和問題,從而給個人福祉帶來後果。 主要目標是分析與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相關的資料及其與健康相關的生活質量(HRQoL)的關係。 在西班牙北部地區進行了分析和橫斷面研究。 該樣本包括12,285名參與者。 抽樣是隨機且具有代表性的。 平均年齡和標準差為14.69±1.73(11-18年)。 使用了西班牙文版的《問題性和廣義的互聯網使用量表》(GPIUS2)和《健康相關的生活質量》(KIDSCREEN-27)。 檢測到四個配置文件(非問題使用,情緒調節器,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和嚴重有問題的使用)。 最後兩個配置文件的患病率分別為18.5%和4.9%。 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與HRQoL負相關且顯著相關。 嚴重的有問題的使用情況表明HRQoL的各個方面都顯著減少。 進行分析以提取GPIUS2的診斷臨界點(52點)。


影響大學生智力成癮的社會心理因素(2017)

J Addict護士。 2017 Oct/Dec;28(4):215-219. doi: 10.1097/JAN.0000000000000197.

由於全球智能手機使用量的急劇增加,最近引起了對智能手機成癮的關注。 這項橫斷面研究的目的是評估影響大學生智能手機成癮的社會心理因素。 這項研究於2015年10月至6.47月在Ondokuz Mayis大學Samsun衛生學院(土耳其Samsun)的學生中進行。其中包括XNUMX名擁有智能手機並同意參加的學生。 作者編寫了一份由XNUMX個問題組成的社會人口統計學數據表,並與涉及智能手機成癮量表-簡版(SAS-SV),蓬勃發展量表,一般健康狀況調查表和感知到的社會支持的多維量表一起進行了問卷調查。 SAS-SV得分為XNUMX%的學生“顯著高於”參與組的SAS-SV均值。 多元回歸分析顯示,抑鬱,焦慮和失眠以及家庭社會支持在統計學上顯著預測了智能手機成癮。


智能手機的使用和手機成癮的風險增加:並發研究(2017)

Int J Pharm調查。 2017 Jul-Sep;7(3):125-131. doi: 10.4103/jphi.JPHI_56_17.

本研究旨在研究馬來西亞人口樣本中的手機成癮行為和電磁輻射(EMR)意識。 這項在線研究是在12月2015和2016之間進行的。 該研究工具包括八個部分,即知情同意書,人口統計細節,習慣,手機事實和EMR細節,手機意識教育,精神運動(焦慮行為)分析和健康問題。

總的來說,409受訪者參與了這項研究。 研究參與者的平均年齡為22.88(標準誤差= 0.24)年。 大多數研究參與者都對智能手機的使用產生了依賴性,並對EMR有了認識(6級別)。 在住宿和宿舍住宿的參與者之間沒有發現移動電話成癮行為的重大變化。

研究參與者了解手機/輻射危害,其中許多人非常依賴智能手機。 由於使用智能手機,四分之一的研究人群被發現有手腕和手部疼痛的感覺,這可能導致進一步的生理和生理並發症。


中國農村青少年父母依戀與手機依賴的關係:述情與正念的作用(2019)

前心理學家。 2019 Mar 20; 10:598。 doi:10.3389 / fpsyg.2019.00598。

近年來,移動電話在青少年中的受歡迎程度顯著增加。 調查結果表明,對手機的依賴與親子關係不佳有關。 然而,之前關於手機依賴(MPD)的研究很少,主要集中在成人樣本上。 在這一觀點中,本研究調查了中國農村青少年樣本中父母依戀與MPD的關係及其影響機制。 數據來自江西和湖北省農村地區的三所中學(N = 693,46.46%女性, M 年齡 = 14.88, SD = 1.77)。 參與者完成了父母和同伴依戀清單(IPPA),二十項多倫多兒童運動量表量表(TAS-20),正念注意力意識量表(MAAS)和手機成癮指數量表(MPAI)。 在這些結果中,父母依戀負面預測MPD和運動障礙在父母依戀與MPD之間發揮部分中介作用。 此外,正念充當了運動障礙與MPD之間關係的調節器:在高度正念的情況下,運動障礙對MPD的負面影響被減弱。 從多種因素的相互作用方面,對該機制的了解可能有助於理解青少年的MPD。


青少年的網絡成癮對智能手機成癮的影響(2017)

J Addict護士。 2017 Oct/Dec;28(4):210-214. doi: 10.1097/JAN.0000000000000196.

這項研究的目的是評估青少年的網絡成癮水平對智能手機成癮的影響。 這項研究包括來自土耳其西部三所高中的609名學生。 使用數字,百分比和平均值來評估社會人口統計學數據。

參與者的平均年齡為12.3±0.9年。 其中,52.3%為男性,42.8%為10th年級。 所有參與者都擁有智能手機,其中89.4%的人通過智能手機連續上網。 該研究發現,網絡成癮與智能手機成癮之間存在統計學上的顯著相關性。 確定具有高水平網絡成癮的男性青少年也具有較高的智能手機成癮水平。


利用腦電波和深度學習分析智能手機過度使用情感(2017)

Kim,Seul-Kee和Hang-Bong Kang。 神經計算 (2017)。

過度使用智能手機正日益成為一個社會問題。 在本文中,我們通過檢查腦波和深度學習來分析智能手機過度使用水平。 我們評估了11葉中θ,α,β,γ和總腦波活動的不對稱能力。 深度信念網絡(DBN)被用作深度學習方法,以及k-最近鄰居(kNN)和支持向量機(SVM),以確定智能手機成癮水平。 風險組(13科目)和非風險組(12科目)觀看了描述以下概念的視頻:放鬆,恐懼,快樂和悲傷。 我們發現風險組在情緒上比非風險組更不穩定。 在承認恐懼時,風險組和非風險組之間出現明顯差異。 結果顯示,γ帶在風險組和非風險組之間最明顯不同。 此外,我們證明了額葉,頂葉和顳葉中的活動測量值是情緒識別的指標。 通過DBN,我們確認這些測量在非風險組中比在風險組中更準確。 風險組在低價和喚醒方面具有較高的準確性; 另一方面,非風險組在高效和喚醒方面具有更高的準確性。


智能手機成癮:心理社會關聯,風險態度和智能手機傷害(2017)

風險研究雜誌 (2017):1-12。

智能手機的使用給用戶帶來了便利,雖然它的過度使用和成癮也可能帶來負面影響。 本研究使用西班牙526智能手機用戶的代表性樣本,分析智能手機廣泛使用和成癮以及與智能手機傷害的關係。 自我報告和掃描的數據來自用戶及其智能手機。 多元線性回歸分析顯示,女性受訪者的智能手機廣泛使用水平較高,一般傾向於風險,神經質,以及缺乏責任心,開放性或社會支持。 多變量二元邏輯結果表明,一般的風險傾向和低社會支持可預測智能手機成癮。 高智能手機廣泛使用和低社會支持的結合與智能手機傷害的存在以及對智能手機使用的更高風險態度呈正相關且顯著相關。


韓國中學生的智能手機使用和智能手機成癮:流行,社交網絡服務和遊戲使用(2018)

健康心理學開放。 2018 Feb 2; 5(1):2055102918755046。 doi:10.1177 / 2055102918755046。

本研究旨在研究韓國中學生的智能手機使用模式,智能手機成癮特徵以及智能手機成癮的預測因素。 根據智能手機成癮傾向量表得分,563(30.9%)被歸類為智能手機成癮的風險組,1261(69.1%)被識別為正常用戶組。 青少年使用移動信使的時間最長,其次是上網,遊戲和社交網絡服務。 兩組在智能手機使用持續時間,遊戲過度使用意識和玩遊戲目的方面存在顯著差異。 智能手機成癮的預測因素是每日智能手機和社交網絡服務使用持續時間,以及遊戲過度使用的意識。


醫學院學生智能手機成癮量表與社會心理學方面的關聯(2017)

Yeungnam Univ J Med。 2017 Jun; 34(1):55-61。 韓國人。https://doi.org/10.12701/yujm.2017.34.1.55

大學生的智力成癮,學業壓力和焦慮逐漸增加; 然而,很少有研究調查醫學院學生的這些因素。 因此,這項研究調查了醫學院學生的智能手機成癮量表和社會心理學方面的關聯。

在231三月,共有2017 Yeungnam大學醫學院的學生參加了這項研究。 調查了學生的性別,學校等級,居住類型和智能手機使用模式。 韓國智能手機成癮傾向量表和每個韓國版量表用於評估社會心理學方面,如孤獨,壓力和焦慮。

孤獨感,負面感知壓力,焦慮和智能手機成癮量表之間存在直接的統計相關性。 在積極知覺的壓力和智能手機成癮量表之間也存在負的統計相關性。 女學生的焦慮程度高於男學生。 此外,一年級醫學生的負面感知和焦慮程度與其他學生相比有更高的壓力。 此外,與朋友住在一起的學生的孤獨感,負面感知和焦慮的壓力大於與自己家人住在一起的學生。


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及其與印度北部三級醫院的住院醫生的相關性:橫斷面研究(2018)

Asian J Psychiatr。 2018 Nov 26; 39:42-47。 doi:10.1016 / j.ajp.2018.11.018。

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網絡成癮(IA)最近引起了精神衛生專業人員的關注,研究發現,醫學專業人員對IA免疫力不強,患病率介於2.8%至8%之間。 來自印度的研究很少報告說醫學生的IA發生率很高。 如今,“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一詞正在代替IA越來越多地使用,因為它表示比“上癮”一詞本身更好的術語。 但是,住院醫生之間缺乏信息。

評估在政府資助的三級醫療機構工作的住院醫生中,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的流行程度及其與抑鬱症狀,感知壓力和醫療保健結果的關聯。

在印度昌迪加爾的一家三級醫療醫院中,對醫療專業人員(總共1721名醫生)進行了在線電子郵件調查,其中376人做出了回應。 居民醫生是研究生培訓生(MBBS)以及完成畢業並擔任高級居民/註冊員(MBBS,MD / MS)的居民。 他們的年齡在24至39歲之間。 該調查包括楊氏互聯網成癮測試(IAT),患者健康問卷9(PHQ-9),科恩感知壓力量表,Maslach倦怠量表和自行設計的問卷,用於評估與健康相關的結局。

在IAT上,有142位居民(37.8%)的得分低於20,即正常使用者和203位居民(54%)的輕度成癮。 只有31名居民(8.24%)具有中度成癮類別,沒有居民患有嚴重的IA(得分> 80)。 IA患者的抑鬱症狀,感覺壓力和倦怠程度較高。 曾經飲酒與觀看色情內容(與娛樂活動有關)與IA之間存在正相關。 據報導,患有IA的患者中有很大比例的患者/護理人員面臨身體虐待和言語虐待。

目前的研究表明,約有8.24%的常住醫生有互聯網使用問題/ IA。 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 IA與更高水平的抑鬱症狀,感知到的壓力和燒傷有關。 此外,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 IA還與患者及其護理人員面臨暴力的可能性更高有關。


互聯網使用的社會和心理影響(2018)

2016 Feb;24(1):66-8. doi: 10.5455/aim.2016.24.66-68

在過去二十年中,互聯網在人類生活中的使用急劇增加。 通過這種持續發展,互聯網用戶能夠與全球任何地方進行通信,在線購物,將其用作教育手段,遠程工作和進行金融交易。 不幸的是,互聯網的這種快速發展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了不利影響,導致各種現象,如網絡欺凌,網絡 色情,網絡自殺,互聯網 ,社會隔離,網絡種族主義等。本文的主要目的是記錄和分析由於廣泛使用互聯網而對用戶顯示的所有這些社會和心理影響。

該評價研究是對通過互聯網和圖書館研究進行的參考書目數據的全面檢索。 關鍵詞是從搜索引擎和數據庫中提取的,包括Google,Yahoo,Scholar Google,PubMed。

該研究的結果表明,互聯網可以快速訪問信息並促進溝通; 這是非常危險的,特別是對年輕用戶。 出於這個原因,用戶應該了解它,並嚴格地面對從網站上傳遞的任何信息。


中國青少年焦慮,抑鬱,性別,肥胖和網絡成癮之間的關係:短期縱向研究(2018)

Addict Behav。 2018 Dec 7; 90:421-427。 doi:10.1016 / j.addbeh.2018.12.009。

焦慮,抑鬱和青少年網絡成癮之間的關聯已在文獻中得到充分證明; 然而,考慮到青少年網絡成癮的發展軌跡過程以及個體隨時間的差異,很少有已發表的研究檢驗過這些關係。 使用1545中國青少年樣本和3六個月的數據波,我們檢查了焦慮和抑鬱與網絡成癮之間的縱向關聯,考慮性和肥胖。 我們使用潛在生長曲線建模(LGCM)來檢查網絡成癮的整體狀況,以及潛在的類增長建模(LCGM)來確定青少年網絡成癮的發展成員資格。 無條件和條件模型均已執行。 在我們的條件模型中,焦慮和抑鬱被分析為時變變量,性別和肥胖作為時間不變量。 總體而言,六個月內青少年網絡成癮呈線性下降趨勢。 焦慮和抑鬱積極預測青少年網絡成癮。 確定了兩種用於網絡成癮的發展軌跡模式(即,低/下降,高/下降)。 焦慮與兩組青少年的青少年網絡成癮有關,但抑鬱症與網絡成癮有關,僅適用於網絡成癮程度低/下降的青少年。 男孩報告初始狀態下網絡成癮的平均得分高於女孩,男孩在六個月內的變化率也比女孩快。 肥胖並不是網絡成癮的預測因素。


解開排斥與網絡成癮之間關係的機制(2018)

精神病學 2018 Dec; 270:724-730。 doi:10.1016 / j.psychres.2018.10.056。

先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網絡成癮的心理關聯上,但是很少的研究測試了實際的人際交往體驗如何影響人們花費大量時間上網的趨勢。 本研究旨在通過調查排斥與互聯網使用之間的潛在關係以及這種聯繫的潛在機制來填補研究空白。 參與者完成了一系列驗證有效的措施,評估了他們在學校,尋求孤獨,自我控制和上網成癮方面的排斥經歷。 結果在排斥和網絡成癮之間建立了顯著的正相關關係,並表明這種關係是由孤獨感增強和自我控制受損所調節的。 這些發現通過表明在學校中不良的人際交往經驗可以預測網絡成癮並揭示可能導致這種關係的潛在心理機制,從而提高了我們目前的知識。


焦慮症狀嚴重程度與有問題的智能手機使用之間的關係:文獻和概念框架的回顧(2018)

J焦慮症。 2018 Nov 30; 62:45-52。 doi:10.1016 / j.janxdis.2018.11.005。

在本文中,我們研究了研究有問題的智能手機使用(PSU)與焦慮症狀嚴重程度之間關係的文獻。 我們首先介紹使用智能手機的健康優勢和劣勢的背景。 接下來,我們提供區分健康智能手機使用與不健康PSU的警告,並討論如何測量PSU。 此外,我們討論理論框架,解釋一些人如何發展PSU,包括使用和滿足理論,以及補償性互聯網使用理論。 我們提出了我們自己的PSU如何與焦慮特異相關的理論模型。


對互聯網和手機上癮及其與伊朗青少年孤獨感的關係(2018)

Int J Adolesc Med Health。 2018 Dec 4。 pii:/j/ijamh.ahead-of-print/ijamh-2018-0035/ijamh-2018-0035.xml。 doi:10.1515 / ijamh-2018-0035。

青少年上網和手機上癮可能與孤獨感有關。 但是,發展中國家對這一主題的研究較少。 這項研究旨在檢查互聯網和手機上癮及其與伊朗青少年孤獨感的關係。

這是2015年至2016年在伊朗北部拉什特進行的一項橫截面分析研究。 通過整群抽樣從在公立和私立學校就讀的男女青少年中選擇受試者。 金伯利(Kimberly)的互聯網成癮測試,手機過度使用量表(COS)和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孤獨感量表用於數據收集。

參與者的平均年齡為16.2±1.1年。 互聯網上癮的意思是42.2±18.2。 總體而言,46.3%的受試者報告了一定程度的網絡成癮。 手機上癮的意思是55.10±19.86。 該研究的結果顯示受試者的77.6%(n = 451)有成癮手機的風險,並且17.7%(n = 103)對他們的使用上癮。 青少年的孤獨感是39.13±11.46。 總體而言,16.9%的受試者在孤獨感中獲得高於平均值的分數。 互聯網成癮與青少年孤獨感之間存在統計學上顯著的直接關係(r = 0.199,p = 0.0001)。 結果還顯示,在手機成癮與青少年孤獨感之間存在統計學上顯著的直接關係(r = 0.172,p = 0.0001)。

這項研究的結果顯示,高比例的對互聯網和手機有一定程度上癮的青少年會感到孤獨,並且這些變量之間存在關聯。


中國青少年互聯網使用問題,睡眠障礙和自殺行為之間的聯繫(2018)

J Behav Addict。 2018 Nov 26:1-11。 doi:10.1556 / 2006.7.2018.115。

這項大規模的研究旨在測試(a)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PIU)和睡眠障礙與中國青少年自殺意念和自殺企圖的關聯,以及(b)睡眠障礙是否介導PIU與自殺行為之間的關聯。

數據來自2017年基於全國學校的中國青少年健康調查。 共有20,895名學生的調查表符合分析條件。 年輕人的互聯網成癮測試用於評估PIU,而睡眠障礙水平則由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來衡量。 在分析中使用了多級邏輯回歸模型和路徑模型。

在總樣本中,2,864(13.7%)報告有​​自殺意念,而537(2.6%)報告有​​自殺未遂。 在調整控制變量和睡眠障礙後,PIU與自殺意念(AOR = 1.04,95%CI = 1.03-1.04)和自殺企圖(AOR = 1.03,95%CI = 1.02-1.04)的風險增加相關。 路徑模型的結果顯示PIU對自殺意念的標準化間接影響(標準化β估計= 0.092,95%CI = 0.082-0.102)和自殺未遂(標準化β估計= 0.082,95%CI = 0.068-0.096)通過睡眠障礙是顯著的。 相反,睡眠障礙顯著地介導了PIU的自殺行為。

PIU,睡眠障礙和自殺行為之間可能存在復雜的事務關聯。 對睡眠障礙的中介作用的估計為當前對PIU與自殺行為之間關聯機制的理解提供了證據。 建議對PIU,睡眠障礙和自殺行為進行可能的伴隨治療服務。


有問題的遊戲和互聯網的使用,但沒有賭博,在性少數群體中可能被過多代表–一項初步的人口網絡調查研究。

前心理學家。 2018 Nov 13; 9:2184。 doi:10.3389 / fpsyg.2018.02184。

背景:已知與非異性戀者相關的物質相關成癮性疾病過多,但對於行為成癮(例如問題博弈和賭博)是否也是如此,這在很大程度上是未知的。 本研究旨在通過一項試點網絡調查設計,評估有問題的賭博,遊戲和互聯網使用在非異性戀取向的個人中是否更為常見。

方法:通過媒體和社交媒體分發在線調查,並由605個人(51%女性和11%非異性戀者)回答。 通過結構化篩選工具(分別為CLiP,GAS和PRIUSS)測量問題賭博,問題博弈和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

結果:在非異性戀受試者中,問題遊戲和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顯著更為普遍。 相反,問題賭博在異性戀和非異性戀受訪者之間沒有差異。 在非異性戀受訪者中,心理困擾和社交媒體使用每天超過3 h的情況更為常見。 在整體樣本中,遊戲和賭博在統計上是相關的。


社交媒體使用(Twitter,Instagram,Facebook)與抑鬱症狀之間的關聯:Twitter用戶是否處於較高風險? (2018)

Int J Soc精神病學。 2018 Nov 30:20764018814270。 doi:10.1177 / 0020764018814270。

這項研究的目的是確定社交媒體依賴和抑鬱症狀之間的關聯,並確定依賴程度的特徵。 這是一項橫向的分析性研究。

分層樣本是來自私立大學的212學生,使用Facebook,Instagram和/或Twitter。 為了測量抑鬱症狀,使用Beck抑鬱量表,並測量對社交媒體的依賴性,使用社交媒體成癮測試,改編自Echeburúa的網絡成癮測試。 收集的數據用於使用STATA12的描述性統計分析

結果顯示社交媒體依賴與抑鬱症狀之間存在關聯(PR [患病率] = 2.87,CI [置信區間] 2.03-4.07)。 還表明,與使用Facebook相比,更喜歡在Instagram上使用Twitter(PR = 1.84,CI 1.21-2.82)(PR = 1.61,CI 1.13-2.28)與抑鬱症狀相關。

過度的社交媒體使用與大學生的抑鬱症狀有關,在那些喜歡在Facebook和Instagram上使用Twitter的人更為突出。


韓國青少年智能手機成癮的心理因素(2018)

早期青春期雜誌 38,沒有。 3(2018):288-302。

智能手機具有許多吸引人的特性和特徵,可以使其高度上癮,特別是在青少年中。 這項研究的目的是檢查智能手機成癮風險的青少年患病率和智能手機成癮的心理因素。 四百九十名中學生完成了一份自我問卷調查,測量了智能手機成癮,行為和情緒問題,自尊,焦慮和青少年 - 家長溝通的水平。 一百二十八(26.61%)青少年處於智能手機成癮的高風險中。 後一組顯示出更嚴重的行為和情緒問題,更低的自尊以及與父母溝通的質量更差。 多元回歸分析顯示智能手機成癮的嚴重程度與攻擊行為和自尊顯著相關。


生活方式乾預和預防自殺(2018)

前精神病學。 2018 Nov 6; 9:567。 doi:10.3389 / fpsyt.2018.00567。

在過去幾年中,人們越來越關註生活方式心理社會干預,嚴重精神疾病和自殺風險之間的關聯。 與普通人群相比,患有嚴重精神障礙的患者死亡率較高,健康狀況較差,自殺風險較高。 通過採用特定的心理社會干預措施,生活方式行為可以改變,並且已經推廣了幾種方法。 本文對一般人群和精神疾病患者的生活方式乾預,心理健康和自殺風險的文獻進行了全面回顧。 為此,我們調查了三個不同年齡組的生活方式行為和生活方式乾預:青少年,年輕人和老年人。 包括吸煙,酗酒和久坐生活方式在內的一些生活方式行為與所有年齡組的自殺風險相關。 在青少年中,人們越來越關注自殺風險與網絡成癮,網絡欺凌以及學業和家庭困難之間的關係。 在成人中,精神症狀,物質和酒精濫用,體重和職業困難似乎在自殺風險中起著重要作用。 最後,在老年人中,有機疾病的存在和不良的社會支持與自殺未遂的風險增加有關。 有幾個因素可以解釋生活方式行為與自殺之間的關聯。 首先,許多研究報告說,一些生活方式行為及其後果(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吸煙體重不足,肥胖)與心臟代謝風險因素和心理健康狀況不佳有關。 其次,一些生活方式行為可能會鼓勵社會隔離,限制社交網絡的發展,並將個人從社交互動中移除; 增加他們患心理健康問題和自殺的風險。


智能手機成癮,壓力,學業表現和生活滿意度之間的關係。 (2016)

在人類行為的計算機 57(2016):321-325。

热點

•壓力調解智能手機成癮與生活滿意度之間的關係。

•學業表現介導了智能手機成癮與生活滿意度之間的關係。

•智能手機成癮與生活滿意度之間存在零階相關性。

多項研究的結果表明,智能手機成癮會對心理健康和幸福產生負面影響。 共有300名大學生完成了在線調查問卷,該問卷已發佈到學生信息系統中。 調查問卷收集了人口統計信息和對包括智能手機成癮量表(簡寫版),感知壓力量表和對生活的滿意度量表在內的量表的回答。 數據分析包括主要變量之間的皮爾遜相關性和方差的多變量分析。 結果表明,智能手機成癮風險與感知壓力成正比,而後者與生活滿意度成反比。 此外,智能手機成癮的風險與學習成績呈負相關,但與學習滿意度呈正相關。


智能手機成癮等級(2014)宮頸重新定位誤差的比較

物理治療科學雜誌26,沒有。 4(2014):595-598。本研究的目的是根據20s中成人的智能手機成癮等級來比較宮頸重新定位誤差。 對200成人進行了智能手機成癮調查。 根據調查結果,選擇30受試者參與本研究,並將其分為三組10; 正常組,中等成癮組和嚴重成癮組。 在附上C-ROM後,我們測量了屈曲,伸展,右側屈曲和左側屈曲的頸椎重新定位誤差。

在正常組,中度成癮組和嚴重成癮組中發現了屈曲,伸展和左右側屈的頸部重新定位誤差的顯著差異。 特別是,嚴重成癮組顯示出最大的錯誤。 結果表明,隨著智能手機成癮變得更加嚴重,一個人更有可能表現出本體感受障礙,以及識別正確姿勢的能力受損。 因此,智能手機成癮引起的肌肉骨骼問題應通過社會認知和乾預,以及物理治療教育和乾預來教育人們正確的姿勢來解決。


超自然監測:智能手機成癮的社會預演帳戶(2018)

前心理學家。 2018 Feb 20; 9:141。 doi:10.3389 / fpsyg.2018.00141。 eCollection 2018。

我們提出了一個關於智能手機成癮的通貨緊縮的說法,將這種據稱是反社會的現象置於根本上 社會的 我們物種的性格。 雖然我們同意當代批評者的觀點,即移動技術的超連接性和不可預測的回報可以調節負面影響,但我們建議將成癮的基因置於一個進化較老的機制上:人類需要監視並受到他人的監控。 根據進化人類學和宗教認知科學的主要發現,我們闡述了一個 超自然監測 一般的智能手機成癮模型 社交排練 人類認知理論。 基於最近對認知神經科學中感知和成癮的預測處理觀點,我們描述了社會獎勵預期和預測錯誤在調節功能失調的智能手機使用中的作用。 我們總結了沉思哲學和減少傷害模型的見解,尋找正確的儀式來尊重社會關係,並為消費社會信息制定有意識的協議。


數字時代的兒童環境健康:早期篩檢是肥胖和睡眠障礙的可預防風險因素(2018)

兒童(巴塞爾)。 2018 Feb 23; 5(2)。 pii:E31。 doi:10.3390 / children5020031。

自從在1900早期進入美國家庭以來,以兒童為目標的節目的數量,可訪問性和關注度呈指數增長。 它可能從電視(電視)開始,但技術已經發展並且現在適合我們的口袋; 截至2017,95%的美國家庭擁有智能手機。 可用性和兒童定制內容隨後導致初始屏幕曝光時的年齡減少。 伴隨當前早期篩選文化的負面影響是廣泛的,需要考慮隨著技術繼續進入家庭和淹沒社會互動。 早期篩查暴露水平的增加與認知能力下降,生長減慢,成癮行為,學習成績差,睡眠模式差以及肥胖水平增加有關。 關於早期篩查暴露的不利影響的研究正在增加,但仍需要進一步的流行病學研究來為預防和監管政策提供信息。


大學生智能手機成癮及其對學習的啟示(2015)

In 智能學習中出現的新問題,第297-305頁。 施普林格,柏林,海德堡

隨著智能手機越來越受歡迎,人們越來越關注智能手機學習者對手機上癮的擔憂以及智能學習的可能性。 這項研究的重點是大學生對智能手機上癮的程度,並了解基於智能手機成癮水平的自我調節學習,學習流程之間的差異。 在首爾大學生的210學生參加了這項研究之後,發現成癮水平越高,學生的自我管理學習水平越低,學習時的流動水平也越低。 對智能手機成癮小組進行了進一步的訪談,發現智能手機上癮者 - 學習者在學習時不斷被手機上的其他應用程序打斷,並且對他們的智能手機學習計劃及其過程沒有足夠的控制。


醫學科學生的一般健康狀況及其與睡眠質量,手機過度使用,社交網絡和網絡成癮的關係(2019)

Biopsychosoc Med。 2019 May 14;13:12. doi: 10.1186/s13030-019-0150-7.

近年來,由於學生的應用和吸引力很大,學生們開始接觸手機和上網成癮的現象。 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評估一般健康狀況,並確定變量的預測作用,如手機使用,睡眠質量,網絡成癮和社交網絡成癮。

這項橫斷面研究是採用分析方法對克曼沙赫醫科大學的321名學生進行的。 數據收集工具包括:戈德堡綜合健康調查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年輕互聯網成癮測試,社交網絡成癮調查表和手機過度使用量表。 使用SPSS 21版和通用線性模型進行數據分析。

根據結果,總體健康狀況的平均(SD)得分為21.27(9.49)。 性別,睡眠質量和手機使用水平的變量是學生健康的獨立預測指標。 男學生(β(95%CI)=-0.28(-0.49至-0.01)和睡眠質量良好的學生(β(95%CI)=-0.22(-0.44至-0.02)類別(女學生和睡眠質量較差的學生)。此外,手機過度使用(β(95%CI)= 0.39(0.08至0.69))的學生的總體健康得分高於參考類別(有手機的學生)通常,這組學生的總體健康狀況較低(總體健康水平較低或較高表示受試者的總體健康狀況較高和較低)。


家長和同伴依戀作為不同發育階段(早期青少年和青少年)的facebook成癮症狀的預測因子(2019)

Addict Behav。 2019可能是11。 pii:S0306-4603(19)30008-5。 doi:10.1016 / j.addbeh.2019.05.009。

Facebook Addiction(FA)是一個涉及全世界未成年人的問題。 與同伴和父母的依戀關係已被證明是FA發病的危險因素。 然而,根據未成年人的發育期,家庭和同齡人群體可能具有不同的重要性。 這項研究檢查了同伴和父母依戀對早期青少年和青少年FA症狀的影響,以驗證對同伴和父母的依戀是否分別預測了兩類FA症狀。 該樣本由598參與者(142早期青少年)組成,這些參與者在學校環境中招募的11和17年齡(M age = 14.82,SD = 1.52)之間。 進行多變量多元回歸分析。 對於早期青少年,與父母的關係最大程度地影響了FA的水平(例如退縮,衝突和復發),而同伴關係(例如,同伴異化)與青少年最相關。


阿扎德克什米爾地區本科醫學生網絡成癮,抑鬱,焦慮和壓力的相關性(2019)

Pak J Med Sci。 2019 Mar-Apr;35(2):506-509. doi: 10.12669/pjms.35.2.169.

在Azad Kashmir的Poonch醫學院進行了橫斷面研究,包括210名本科生(第一至第五年)。 數據收集工具為DASS21問捲和Young的網絡成癮問卷。 進行了Spearman等級相關性測試,以了解網絡成癮與抑鬱,焦慮和壓力之間的相關性。 通過SPSS v23以95%置信區間分析數據。

在受訪者中,觀察到極高的中度到極度網絡成癮率(52.4%)。 識別出網絡成癮與抑鬱之間的輕度正相關(p <.001),並且觀察到網絡成癮與壓力之間的相似類型的相關(p .003)。 但是,焦慮和網絡成癮沒有顯著相關。 男性中焦慮和抑鬱的患病率高於女性,而各個性別的壓力水平幾乎相同。

已發現網絡成癮與各種精神疾病有關。 在這項研究中,我們也觀察到了這種相關性。 我們還觀察到醫學生的網絡成癮程度非常高。 隨著互聯網將變得更便宜,可用並包括更高質量的心理上癮內容,未來幾年網絡成癮的流行可能會進一步增加。


荊棘遊戲:現代鴉片(2019)

Med J武裝部隊印度。 2019 Apr;75(2):130-133. doi: 10.1016/j.mjafi.2018.12.006..

隨著互聯網和移動通信的出現,萬維網的虛擬空間已成為一個遊樂場; 人們在遙遠的地平線上插入它,彼此完全不熟悉的是玩家; 鍵盤,觸摸板和操縱桿已成為遊戲的工具; 網站管理員,應用開發者是自我指定的遊戲裁判; 而虛擬媒體是這個網絡圓形劇場中有史以來最大的觀眾。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越來越喜歡這個,並逐漸變得依賴這些遊戲。 世界衛生組織已將此視為可診斷的疾病,並將其納入11發布的國際疾病分類(ICD)-2018中的互聯網游戲障礙(IGD)。 本文討論了此問題的各個方面。


預測邊緣人格症狀,自我概念和身份障礙對大學生網絡成癮,抑鬱和自殺的影響:一項前瞻性研究(2019)

Kaohsiung J Med Sci。 2019可能是7。 doi:10.1002 / kjm2.12082。

這項研究的目的是評估邊緣人格症狀和自我概念和身份障礙對大學生在一年後的1進行的隨訪評估中對網絡成癮,嚴重抑鬱和自殺的預測影響。 500和20年齡之間的30大學生樣本參加了這項研究。 通過邊緣症狀列表,自我概念和身份測量,陳網絡成癮量表,貝克評估他們在基線和後續訪談中的邊緣人格症狀,自我概念和身份障礙,網絡成癮,抑鬱和自殺的水平。抑鬱症清單-II,以及與流行病學版本的情感障礙和精神分裂症的兒童時間表相關的自殺問題。 一年後,共有324大學生接受了1的隨訪評估。 其中,15.4%,27.5%和17%分別具有網絡成癮,顯著抑鬱和自殺傾向。 我們的研究結果顯示,臨床症狀嚴重程度,身份不明確,身份不統一,初始評估時缺乏身份,在隨訪評估中增加了網絡成癮,嚴重抑鬱和自殺的發生,除了未合併身份對網絡成癮的預測影響。


網絡成癮與網絡遊戲障礙症狀嚴重程度的關係與大學生中可能出現的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攻擊性和負面影響(2019)

Atten Defic Hyperact Disord。 2019可能是6。 doi:10.1007 / s12402-019-00305-8。

本研究的目的是評估網絡成癮(IA)和網絡遊戲障礙(IGD)症狀嚴重程度與可能的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和大學生的攻擊性之間的關係,同時控制焦慮和抑鬱症狀的影響。 該研究是在安卡拉的1509志願大學生進行的在線調查中進行的,他們定期使用互聯網,其中我們進行了與IA相關的分析。 在這些學生中,玩視頻遊戲的987被納入與IGD相關的分析中。 相關性分析顯示,規模分數的嚴重程度在經常使用互聯網的學生和玩視頻遊戲的學生之間相互之間有輕微的相關性。 在ANCOVA分析中,可能的ADHD與IA症狀的嚴重程度以及抑鬱和攻擊,特別是身體攻擊和敵意有關。 同樣可能的ADHD也與ANDVA分析中的IGD症狀的嚴重程度以及抑鬱和攻擊,特別是身體攻擊,憤怒和敵意相關。 這些研究結果表明,可能的ADHD的存在與IA和IGD症狀的嚴重程度以及侵略和抑鬱有關。


抑鬱和焦慮症狀與中國年輕人智能手機使用嚴重程度有關:擔心失去調解員(2019)

Addict Behav。 2019 Apr 20。 pii:S0306-4603(19)30087-5。 doi:10.1016 / j.addbeh.2019.04.020。

我們通過基於網絡的調查招募了1034中國本科學生,該調查測量了智能手機使用頻率,PSU,抑鬱,焦慮和FOMO。

結構方程模型表明,FOMO與智能手機使用頻率和PSU嚴重程度顯著相關。 FOMO顯著地介導了焦慮與智能手機使用頻率和PSU嚴重程度之間的關係。 FOMO沒有解釋抑鬱症和智能手機使用/ PSU之間的關係。


人格特質,精神病理症狀和互聯網問題的關係:複雜調解模型(2019)

J Med Internet Res。 2019 Apr 26; 21(4):e11837。 doi:10.2196 / 11837。

這項研究的目的是建立和測試基於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精神病理症狀和人格特質的調解模型。

數據來自北京的醫學成癮中心(43網絡成癮者)和網吧(222客戶)(平均年齡22.45,SD 4.96年; 239 / 265,90.2%男性)。 應用路徑分析來使用結構方程建模來測試中介模型。

基於初步分析(相關性和線性回歸),建立了兩種不同的模型。 在第一個模型中,低責任心和抑鬱症對互聯網使用問題產生了直接影響。 責任心 - 通過抑鬱症 - 的間接影響是無關緊要的。 情緒穩定性僅通過抑鬱症狀間接影響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 在第二個模型中,低責任心也對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產生了直接影響,而通過全球嚴重程度指數的間接路徑再次無意義。 情緒穩定性通過全球嚴重程度指數間接影響了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而對第一個模型沒有直接影響。


護生的網絡成癮,孤獨感和生活滿意度之間的關係(2020)

堅持精神病護理。 2020 Jan 22。 doi:10.1111 / ppc.12474。

這項研究檢查了護生的網絡成癮,孤獨感和生活滿意度。

這項描述性,橫斷面研究是在包括160名護理專業學生的大學中進行的,他們完成了信息表以及互聯網成癮,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孤獨感和對生活量表的滿意度。

在學生的網絡成癮,孤獨感和生活滿意度之間沒有發現顯著相關性(P> .05)。 但是,孤獨感和生活滿意度之間存在顯著的正相關(P <.05)。


青少年網絡成癮:護理研究的系統綜述(2020年)

J Psychosoc Nurs Ment Health Serv。 2020年22月1日:11-10.3928。 doi:02793695 / 20200115-01-XNUMX。

在當前的系統評價中評估了與青少年網絡成癮有關的護理研究。 搜索了六個數據庫,包括35個研究。 發現網絡成癮對青少年的心理,社會心理和身體健康有負面影響,研究這些變量的研究分別為43.4%,43.4%和8.8%。 應該計劃和實施支持青少年心理,心理和身體健康的護理措施,並研究結果。 [社會心理護理與心理健康服務雜誌,xx(x),xx-xx。]。

 


韓國家庭環境,自我控制,友誼質量和青少年智能手機成癮之間的關係:全國數據的發現(2018年)

公共科學圖書館之一。 2018 Feb 5; 13(2):e0190896。 doi:10.1371 / journal.pone.0190896。

這項研究旨在調查青少年的智能手機成癮與家庭環境(特別是家庭暴力和父母成癮)之間的關係。 我們進一步調查了作為智能手機成癮的預測因素的自我控制和友誼質量是否可以降低觀察到的風險。

我們使用了2013全國調查來自韓國國家信息局的互聯網使用和使用數據。 有關接觸和協變量的信息包括家庭暴力和父母成癮的自我報告經驗,社會人口學變量以及可能與智能手機成癮相關的其他變量。 智能手機成癮是通過智能手機成癮傾向量表來估算的,這是韓國國家機構制定的標準化措施。

我們的發現表明,家庭功能障礙與智能手機上癮顯著相關。 我們還觀察到自我控制和友誼質量是防止青少年智能手機成癮的保護因素。


網絡成癮和智力障礙協會-範圍回顧(2018)

Addict Behav。 2018 Feb 6。 pii:S0306-4603(18)30067-4。 doi:10.1016 / j.addbeh.2018.02.004。

有人假設患有述情障礙的人難以識別,表達和交流情緒,可能會過度使用互聯網作為社交互動的工具,以更好地調節他們的情緒並滿足他們未滿足的社會需求。 同樣,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述情障礙也可能在成癮性疾病的發病機制中發揮重要作用。 我們對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網絡成癮和述情障礙的問卷調查研究進行了範圍審查。 從最初的51研究來看,所有最終的12納入研究都證明了述情障礙分數與網絡成癮嚴重程度之間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係。 然而,該關聯的因果方向尚不清楚,因為尚未研究可能影響該關係的許多其他變量的相互作用。 所進行的研究方法存在局限性。 因此,我們強調需要採用更強有力的方法進行縱向研究。


智能手機使用嚴重程度與大學生睡眠質量,抑鬱和焦慮的關係(2015)

行為成癮雜誌 4,沒有。 2(2015):85-92。

本研究的目的是調查智能手機使用嚴重程度與大學生睡眠質量,抑鬱和焦慮之間的關係。總共,319大學學生(203女性和116男性;平均年齡= 20.5±2.45)被納入研究。 研究結果顯示,女性的智能手機成癮量表得分顯著高於男性。 高智能手機使用組的抑鬱,焦慮和白天功能障礙評分高於低智能手機使用組。 智能手機成癮量表評分與抑鬱水平,焦慮水平和一些睡眠質量評分之間存在正相關。

結果表明抑鬱,焦慮和睡眠質量可能與智能手機過度使用有關。 這種過度使用可能導致抑鬱和/或焦慮,這反過來又會導致睡眠問題。 應該仔細監測高度抑鬱和焦慮得分的大學生的智能手機成癮情況。


智能手機成癮與大學生精神症狀的相關性(2013)

韓國學校衛生學會期刊

第26卷,2年2013月,第124-131頁

本研究旨在通過智能手機成癮的程度來識別智能手機成癮與精神症狀之間的關係以及精神症狀嚴重程度的差異,以提高對心理健康問題的認識。 與大學生智能手機成癮有關。 方法:使用智能手機成癮量表,從韓國5th到9的2011th收集了二百一十三個大學生調查數據,以及為韓國精神症狀翻譯的症狀檢查表-90-Revision。

受訪者被分類為上癮(25.3%)和下癮組(28.1%)。 成癮評分與精神症狀評分呈正相關。 強迫性評分與成癮評分的相關性最高。 各組的精神症狀評分有顯著差異。 上組在總精神病評分中高出1.76倍。 上癮的小組每天使用智能手機的時間明顯更長,而且比上癮的小組更滿意。

儘管智能手機不久前首次推出,但學生的成癮率卻呈指數級增長。 結果證明,智能手機成癮與精神症狀嚴重程度之間存在不可避免的相關性。


優秀或不優秀:有關智能手機成癮對學業成績的不利影響的有力證據(2015)

電腦與教育 98(2016):81-89。

热點

•智能手機成癮高風險的學生不太可能獲得高GPA。

•男女大學生同樣容易受到智能手機上癮的影響。

•其他大學生被確定為智能手機成癮的高風險。

•男性和女性在相同的智能手機成癮水平下實現高GPA是平等的。

這項研究旨在驗證,對於具有高智能手機成癮風險的學生來說,實現獨特的學習成績是否不太可能。 此外,它驗證了這種現像是否同樣適用於男女學生。 在實施了系統的隨機抽樣之後,有293名大學生參加了該活動,並完成了在該大學的學生信息系統上發布的在線調查問卷。 該調查問卷收集了人口統計信息以及對“智能手機成癮量表-簡版”(SAS-SV)項目的答复。 結果表明,男女大學生同樣容易受到智能手機成癮的影響。 此外,在相同水平的智能手機成癮水平下,男女大學生在累積GPA上的表現均相同或更高。 此外,具有高智能手機成癮風險的大學生獲得累積GPA或更高的可能性較小。


將寂寞,羞怯,智能手機成癮症狀和智能手機使用模式與社會資本聯繫起來(2015)

社會科學計算機評論 33,沒有。 1(2015):61-79。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討心理屬性(如害羞和孤獨)和智能手機使用模式在預測智能手機成癮症狀和社會資本方面的作用。 數據來自414大學學生在中國大陸的在線調查樣本。 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結果確定了五種智能手機成癮症狀:無視有害後果,專注,無法控制渴望,生產力下降,以及感到焦慮和迷失,這形成了智能手機成癮量表。 結果表明,在孤獨和羞怯中得分越高,對智能手機上癮的可能性就越高。 此外,這項研究表明,最強大的預測因素反過來影響結合和橋接社會資本是孤獨。 此外,這項研究提供了明確的證據,表明智能手機用於不同目的(特別是信息搜尋,社交性和實用性)以及不同成癮症狀的展示(例如專注和焦慮和迷失)對社會資本建設產生了重大影響。 智能手機成癮與智能手機使用,孤獨和羞怯之間的重要聯繫對父母,教育工作者和政策制定者的治療和乾預有明顯的影響。


DSM-5 PTSD症狀群集與有問題的智能手機使用之間的潛在關係(2017)

計算人類行為。 2017 Jul; 72:170-177。

潛在創傷事件經歷後的常見心理健康後果包括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和成癮行為。 有問題的智能手機使用是成癮行為的新表現。 患有焦慮症的人(例如創傷後應激障礙)可能存在使用智能手機作為應對其症狀的手段的風險。 我們的知識是獨一無二的,我們評估了PTSD症狀群與智能手機使用問題之間的關係。

結果表明,有問題的智能手機使用與創傷暴露個體的負面影響和喚醒最相關。 影響包括需要臨床評估有創傷暴露的個體中有問題的智能手機使用,這些個體具有較高的NACM和喚醒嚴重程度; 並針對NACM和喚醒症狀,以減輕有問題的智能手機使用的影響。


時間就是金錢:智能手機高用戶在收益和跨期選擇中的決策(2017)

前心理學家。 2017 Mar 10; 8:363。 doi:10.3389 / fpsyg.2017.00363。

儘管大量研究表明,受藥物濫用,病態賭博和網絡成癮影響的人的自我控制能力低於平均水平,但幾乎沒有研究調查過使用行為範式對智能手機高用戶的決策。 本研究採用跨期任務,智能手機成癮量表(SPAI)和Barratt衝動量表11th版本(BIS-11)來探索125大學生樣本中智能手機高用戶的決策控制。 參與者根據他們的SPAI分數分為三組。 分數的上三分之一(69或更高),中間三分之一(從61到68)和下三分之一(60或更低)被分別定義為高智能手機用戶,中等用戶和低用戶。 我們比較了三組之間不同條件下的小額即時獎勵/懲罰選擇的百分比。 相對於低用戶群,高用戶和中等用戶更傾向於要求立即獲得金錢獎勵。 這些研究結果表明,智能手機過度使用與有問題的決策有關,這種模式類似於受各種成癮影響的人。


神經質和生活質量:智能手機成癮和抑鬱的多重中介效應(2017)

精神病學 2017 Aug 31。 pii:S0165-1781(17)30240-8。 doi:10.1016 / j.psychres.2017.08.074。

本研究的目的是調查智能手機成癮和抑鬱對神經質和生活質量的中介作用。 722中國大學生接受了自我報告的神經質,智能手機成癮,抑鬱和生活質量指標。 結果顯示智能手機成癮和抑鬱都顯著影響神經質和生活質量。 神經質對生活質量的直接影響是顯著的,智能手機成癮和抑鬱的鏈中介效應也很顯著。 總之,神經質,智能手機成癮和抑鬱是影響生活質量的重要變量。


智能手機成癮相關因素的性別差異:醫科大學生的橫斷面研究(2017)

BMC精神病學。 2017 Oct 10;17(1):341. doi: 10.1186/s12888-017-1503-z.

這項橫斷面研究於2016年進行,納入了中國皖南醫學院的1441名本科生。 使用智能手機成癮量表的簡寫(SAS-SV),使用公認的臨界值評估學生中的智能手機成癮性。 收集參與者的人口統計,智能手機使用情況和心理行為數據。 多元邏輯回歸模型用於分別研究智能手機成癮與男性和女性自變量之間的關聯。

參與者中智能手機成癮的患病率為29.8%(男性為30.3%,女性為29.3%)。 與男性學生的智能手機成癮相關的因素是使用遊戲應用程序,焦慮和睡眠質量差。 女大學生的重要因素是使用多媒體應用,使用社交網絡服務,抑鬱,焦慮和睡眠質量差。

智能手機成癮在被調查的醫科大學生中很常見。 該研究確定了智能手機使用,心理行為因素和智能手機成癮之間的關聯,並且男性和女性之間的關聯不同。 這些結果表明需要採取乾預措施來減少本科學生的智能手機成癮。


護理系學生智能手機成癮與溝通技巧的關係(2018)

當代護士。 2018 Mar 14:1-11。 doi:10.1080 / 10376178.2018.1448291。

今天使用技術設備很普遍。 其中一種設備是智能手機。 可以說,當智能手機被認為是一種交流手段時,它們可以影響溝通技巧。

這項研究的目的是確定護理學生的智能手機成癮對其交流技能的影響。

關係篩選模型用於該研究。 研究數據來自214名護理系學生

學生的智能手機成癮水平低於平均水平(86.43±29.66)。 學生認為他們的溝通技巧處於良好水平(98.81±10.88)。 相關分析結果顯示,學生在智能手機成癮與溝通技巧之間存在負面,顯著和非常弱的關係(r = -.149)。 智能手機成癮解釋了2.2%的溝通技巧差異。

智能手機成癮對護生的溝通技巧產生負面影響。


時間而不是用戶特徵調節智能手機上的情緒採樣(2017)

BMC Res Notes。 2017 Sep 16;10(1):481. doi: 10.1186/s13104-017-2808-1.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使用智能手機採樣參與者的情緒狀態。 通常通過詢問參與者當前的情緒或在特定時間段內恢復他們的情緒狀態來收集情緒。 當前的研究調查了通過當前或每天的情緒調查來收集情緒的原因,並基於這些發現概述了使用智能手機進行情緒採樣的設計建議。 這些建議也與更通用的智能手機採樣程序有關。

N = 64參與者在研究開始和結束時完成了一系列調查,提供性別,性格或智能手機成癮評分等信息。 通過智能手機應用程序,他們在3週內每天報告一次他們當前的心情8時間和每日心情。 我們發現,所檢查的內在個體品質都沒有影響當前和每日情緒報告的匹配。 然而,時間發揮了重要作用:最後一次報告的當前情緒第一次更有可能與日常情緒相匹配。 目前的情緒調查應該是更高的抽樣準確度的首選,而日常情緒調查更適合,如果遵守更重要。


使用眼動追踪探索Facebook使用和與Facebook成癮,心理健康和人格的關聯(2019)

Behav Sci(巴塞爾)。 2019 Feb 18; 9(2)。 pii:E19。 doi:10.3390 / bs9020019。

社交網站(SNS)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並且由於其所有的交流優勢,過度使用SNS與一系列負面健康影響相關聯。 在本研究中,作者使用眼動追踪方法來探索個性差異,心理健康,SNS使用和Facebook用戶視覺注意力焦點之間的關係。 參加者(n = 69,平均年齡= 23.09,SD = 7.54)完成了針對性格的問卷調查,並檢查了抑鬱,焦慮,壓力和自尊的變化。 然後他們進行了Facebook會話,同時記錄了他們的眼動和注視。 這些修復程序被編碼為針對Facebook界面的社交和更新關注區域(AOI)。 對人格因素的探索性分析顯示,經驗的開放性與更新AOI的檢查時間之間呈負相關,而社交AOI的外向性與檢查時間之間存在意外的負相關。 抑鬱評分的變化與檢查更新的AOI之間存在相關性,抑鬱評分的降低與更新檢查的增加相關。 最後,自我報告的參與者在典型Facebook會話中的持續時間與眼動追踪無關,但與Facebook成癮評分增加和抑鬱評分增加更大相關。 這些初步發現表明,與Facebook互動的結果存在差異,該差異可能會根據Facebook成癮,個性變量以及個人與之互動的Facebook功能而有所不同。


問題智能手機的使用和與負面影響的關係,對錯失的恐懼,以及對消極和積極評價的恐懼(2017)

精神病學 2017 Sep 25。 pii:S0165-1781(17)30901-0。 doi:10.1016 / j.psychres.2017.09.058。

對於許多人來說,過度使用智能手機會干擾日常生活。 在本研究中,我們招募了296參與者的非臨床樣本,用於橫斷面調查智能手機使用,社交和非社交智能手機使用以及與精神病理學相關的結構,包括負面影響,對消極和積極評價的恐懼,並擔心錯過(FoMO)。 結果表明,FoMO與智能手機使用和社交智能手機使用相關的負面影響和對消極和積極評價的恐懼最為密切相關,並且這些關係在控制年齡和性別時持有。 此外,FoMO(橫截面)介導了對有問題和社交智能手機使用的負面和正面評價的恐懼之間的關係。 在開發有問題的智能手機使用方面考慮了理論含義。


韓國大學生心理和自我評估健康狀況與智能手機過度使用之間的關係(2017)

J Ment Health。 2017 Sep 4:1-6。 doi:10.1080 / 09638237.2017.1370641。

本研究調查了韓國大學生心理和主觀健康狀況與智能手機過度使用之間的關係。
共有608大學生參加了這項研究。 我們調查了感知的心理因素,如壓力,抑鬱症狀和自殺意念。 通過自我評估項目評估總體健康狀況,包括常規健康狀況和EuroQol-視覺模擬量表評分。 智能手機過度使用被評估為韓國智能手機成癮傾向量表。

患有精神病焦慮症(即壓力,抑鬱和自殺意念)的學生與智能手機過度使用顯示出顯著關聯,表明與沒有心理焦慮的人相比,風險增加了大約兩倍。 報告認為他們通常的健康狀況不佳的學生比那些身體健康的人更有可能過度使用智能手機。 EQ-VAS評分錶明當前自我評估的健康狀況,也顯示出與一般健康狀況相似的結果。 自我感知情緒或整體健康狀況的負面情況與韓國大學生智能手機過度使用的可能性增加有關。


述情障礙對手機成癮的影響:抑鬱,焦慮和壓力的作用(2017)

J影響紊亂。 2017 Sep 1; 225:761-766。 doi:10.1016 / j.jad.2017.08.020

Alexithymia是手機成癮的重要預測指標。 增強和改善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可以降低手機成癮的發生率。 但是,尚不清楚抑鬱,焦慮和壓力在大學生閱讀障礙和手機成癮之間的關係中的作用。

共有1105大學生使用多倫多述情障礙量表,抑鬱焦慮量表和手機成癮指數進行測試。

一個人的運動障礙程度與抑鬱,焦慮,壓力和手機成癮顯著相關。 Alexeyymia對手機成癮具有顯著的積極預測作用,而抑鬱,焦慮和手機壓力是積極的預測因素。 抑鬱,焦慮或壓力在閱讀障礙和手機成癮之間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Alexymymia不僅直接對手機成癮產生積極影響,而且還通過抑鬱,焦慮或壓力對手機成癮產生間接影響。


大學生的抑鬱症,焦慮症和智能手機成癮–橫斷面研究(2017年)

公共科學圖書館之一。 2017 Aug 4; 12(8):e0182239。 doi:10.1371 / journal.pone.0182239。

該研究旨在評估智能手機成癮症狀的流行程度,並確定抑鬱或焦慮,獨立,是否有助於黎巴嫩大學學生的智能手機成癮水平,同時調整重要的社會人口學,學術,生活方式,個性特徵和智能手機相關變量。

688本科大學生的隨機樣本(平均年齡= 20.64±1.88年; 53%男性)。 智能手機相關的強迫行為,功能障礙,耐受和戒斷症狀的患病率很高。 由於深夜智能手機的使用,35.9%在白天感到疲倦,38.1%承認睡眠質量下降,而35.8%由於智能手機不止一次使用而睡眠時間不到4小時。 而性別,居住,每週工作時間,教師,學業成績(GPA),生活習慣(吸煙和酗酒)以及宗教活動與智能手機成癮評分無關; 個性類型A,班級(年份2與年份3),首次使用智能手機時年齡較小,工作日使用過度,使用娛樂而不使用家庭成員,抑鬱或焦慮,表現出統計學上顯著的關聯與智能手機成癮。 在調整混雜因素之後,抑鬱和焦慮得分成為智能手機成癮的獨立正面預測因素。

智能手機成癮的幾個獨立的積極預測因素出現,包括抑鬱和焦慮。 可能是A型人格經歷高壓力和低情緒的年輕人可能缺乏積極的壓力應對機制和情緒管理技術,因此非常容易受到智能手機成癮的影響。


致命景點:智能手機的附件預測擬人信仰和危險行為(2017)

網絡心理學,行為和社交網絡。 可能是2017,20(5):320-326。 DOI:10.1089 / cyber.2016.0500。
隨著技術在全球社會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我們與設備之間的關係也越來越緊密。 過去的研究以佔有依戀為框架來描述智能手機成癮,而本研究則假設焦慮的智能手機依戀源於人類的依戀,其中焦慮依戀的人可能更傾向於將他們的焦慮依戀風格推廣到通信設備。 在本研究中,我們發現了這一假設的支持,並表明焦慮的智能手機附件可以預測(1)擬人化的信念,(2)對智能手機的依賴(或“固執”),以及(3)看似強制性地接聽電話的衝動,即使在危險情況下(例如,開車時)。 總之,我們尋求提供一種理論框架和方法論工具,以識別技術依戀的來源以及由於依附於現有移動設備而最有可能發生危險或不當行為的風險。


使用張量因子分解(2017)的智能手機依賴性分類

公共科學圖書館之一。 2017 Jun 21; 12(6):e0177629。 doi:10.1371 / journal.pone.0177629。

過度使用智能手機會導致個人和社會問題。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試圖根據使用數據推導出與智能手機依賴直接相關的使用模式。 該研究嘗試使用數據驅動的預測算法對智能手機依賴性進行分類。 我們開發了一個移動應用程序來收集智能手機使 從3月41,683,48到1月8,2015,共收集了8智能手機用戶的2016日誌。 參與者使用韓國成人智能成癮傾向量表(S-Scale)分類為對照組(SUC)或成癮組(SUD),並由精神科醫生和臨床心理學家(SUC)進行面對面的離線訪談。 = 23和SUD = 25)。 我們使用張量因子分解得出使用模式,並發現以下六種最佳使用模式:1)白天社交網絡服務(SNS),2)網上沖浪,3)夜間SNS,4)移動購物,5娛樂和6)晚上玩遊戲。 六種模式的隸屬向量獲得了比原始數據明顯更好的預測性能。 對於所有模式,SUD的使用時間遠遠長於SUC的使用時間。


伊朗醫學專業學生的幻影振動/振鈴綜合徵患病率及其相關因素(2017年)

Asian J Psychiatr。 2017 Jun; 27:76-80。 doi:10.1016 / j.ajp.2017.02.012。

手機濫用可能導致病理性壓力,可能導致成癮行為,如幻影綜合症(PVS)和幻影振鈴綜合症(PRS)。 目前的研究旨在確定伊朗Qom大學醫學院學生手機使用的PVS和PRS。

參與者是每個層次採用比例分層隨機抽樣方法選擇的380學生。

醫學院學生手機中PVS和PRS的患病率估計為54.3%和49.3%, 分別。 女生的PVS高於男生,而男生的PRS較高。 PVS與使用Viber,WhatsApp和Line等社交網絡之間存在重要關係。 此外,在PVS與朋友尋找,聊天和娛樂之間觀察到了顯著的關聯。 未來應該進行研究,以評估過度使用手機的長期並發症。 在目前的研究中,一半學生的PVS和PRS患病率相當高。


評估用於篩選智能手機成癮的新工具的準確性(2017)

公共科學圖書館之一。 2017可能是17; 12(5):e0176924。 doi:10.1371 / journal.pone.0176924。 eCollection 2017。

在巴西的年輕人群體中翻譯,調整和驗證智能手機成癮量表(SPAI)。 我們採用了翻譯和反向翻譯方法來改編巴西版SPAI(SPAI-BR)。 樣本由415大學學生組成。 數據通過電子問卷收集,該問卷由SPAI-BR和Goodman Criteria(黃金標準)組成。 在用10個體進行初始測試後的幾天內進行了重新測試.SSSI-BR與Goodman Criteria(rs = 15)之間的高度相關性確定了收斂效度。


酒精成癮的家族史,父母的文化程度和智能手機問題使用量表評分之間的關係(2017)

J Behav Addict。 2017 Mar 1; 6(1):84-91。 doi:10.1556 / 2006.6.2017.016。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研究人員意識到人們越來越依賴智能手機。 此處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了解與智能手機使用問題(PSPU)有關的因素。 參加者為100名本科生(男25名,女75名),年齡從18至23歲(平均年齡= 20歲)。 參與者完成了問卷調查,以評估性別,種族,大學年份,父親的教育水平,母親的教育水平,家庭收入,年齡,酗酒家族史和PSPU。

雖然MPPUS衡量寬容,逃避其他問題,退出,渴望和消極生活後果,但ACPAT衡量的是專注(突出),過度使用,忽視工作,預期,缺乏控制和忽視社交生活。

結果:酗酒的家族病史和父親的受教育程度共同解釋了MPPUS分數的26%和ACPAT分數的25%。 包括母親的教育程度,種族,家庭收入,年齡,大學學歷和性別,都不能顯著增加MPPUS或ACPAT分數說明的差異比例。

 


基於成人依戀理論的智能手機成癮結構方程模型:孤獨與抑鬱的中介效應(2017)

亞洲護理學院(韓國社會護理學院)。 2017 Jun;11(2):92-97. doi: 10.1016/j.anr.2017.05.002.

本研究調查了孤獨和抑鬱對大學生成人依戀與智力成癮之間關係的中介作用。

共有200大學生參加了這項研究。 使用描述性統計,相關分析和結構方程建模分析數據。

依戀焦慮,孤獨,抑鬱和智力成癮之間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係。 然而,依戀焦慮與智能手機成癮無明顯相關性。 結果還表明,孤獨並沒有直接介導依戀焦慮和智能手機成癮之間的關係。 此外,孤獨和抑鬱症依次介導依戀焦慮和智力成癮之間的關係。結果表明孤獨和抑鬱在依戀焦慮和智力成癮之間的關係中有中介作用。 該假設模型被發現是預測大學生智能手機成癮的合適模型。 未來的研究需要找到阻止大學生智能手機成癮的因果路徑。


有問題的智能手機使用:與焦慮和抑鬱症精神病理學關係的概念性概述和系統評價(2016)

J影響紊亂。 2016 Oct 2;207:251-259.

關於有問題的智能手機使用或智能手機成癮的研究文獻已經激增。 然而,與現有的精神病理學類別的關係尚未明確界定。 我們討論了有問題的智能手機使用的概念,包括這種使用的可能因果路徑。
我們對有問題的使用與精神病理學之間的關係進行了系統評價。 使用學術書目數據庫,我們篩選了117總引文,導致23同行評審文章檢查有問題的智能手機使用/使用嚴重程度的標準化測量與精神病理學嚴重程度之間的統計關係。

大多數論文研究了與抑鬱,焦慮,慢性壓力和/或低自尊有關的問題用法。 在這些文獻中,沒有統計學調整其他相關變量,抑鬱嚴重程度始終與智能手機使用問題相關,至少證明了中等效應大小。 焦慮也始終與問題使用有關,但影響規模較小。 壓力有些持續相關,具有中小型效應。 自尊心不一致,發現時有中小影響。 統計調整其他相關變量產生類似但稍微小的影響。


沙特阿拉伯牙科學生的智能手機使用和成癮:橫斷面研究(2017)

Int J Adolesc Med Health。 2017 Apr 6。 pii:/j/ijamh.ahead-of-print/ijamh-2016-0133/ijamh-2016-0133.xml。

這項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索在沙特阿拉伯的牙科學生中,智能手機使用,智能手機成癮的措施及其與人口統計和健康行為相關變量的關聯。 使用簡短版的青少年智能手機成癮量表(SAS-SV),對來自Qaseem私立學院205名牙科學生的樣本進行了橫斷面研究,調查了他們使用智能手機和成癮的情況。

在136學生的71.9(189%)中看到智能手機成癮。 我們研究的結果顯示,高壓力水平,低體力活動,更高的體重指數(BMI),更長的智能手機使用時間,更高的使用頻率,更短的時間,直到早上第一次使用智能手機和社交網站(SNS)與智能手機成癮有顯著關聯。


壓力和成人智能手機成癮:通過自我控制,神經質和外向的調解(2017)

壓力健康。 2017 Mar 23。 doi:10.1002 / smi.2749。

本研究採用描述性統計和相關性分析來檢驗壓力對智能手機成癮的影響,以及使用400男性和女性在20中對40s進行結構方程分析的自我控制,神經質和外向的中介效應。 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壓力對智能手機成癮有顯著影響,自我控制可以調節壓力對智能手機成癮的影響。 隨著壓力的增加,自我控制力下降,從而導致智能手機成癮增加。 自我控制被確認為預防智能手機成癮的重要因素。 最後,在人格因素中,神經質和外向性調節了壓力對智能手機成癮的影響。


手機成癮與韓國青少年不良和短睡眠發生率之間的關係:韓國兒童與青少年面板調查的縱向研究(2017年)

J Korean Med Sci。 2017 Jul;32(7):1166-1172. doi: 10.3346/jkms.2017.32.7.1166.

韓國十分之三的青少年沈迷於手機。 這項研究的目的是檢查手機成癮與青少年睡眠質量差和睡眠時間短的發生率之間的關係。 我們使用了由韓國國家青年政策研究所(2011-2013)進行的“韓國兒童與青年小組調查”的縱向數據。 在排除了上一年睡眠質量較差或睡眠時間短的那些人之後,本研究總共納入了1,125名基線學生。 使用廣義估計方程來分析數據。 高手機成癮(手機成癮得分> 20)增加了睡眠質量差的風險,但睡眠時間卻不短。 我們建議需要進行持續的監控和有效的干預計劃,以防止手機成癮和改善青少年的睡眠質量。


使用或不使用? 強迫行為及其在智能手機成癮中的作用(2017)

Transl Psychiatry。 2017 Feb 14; 7(2):e1030。 doi:10.1038 / tp.2017.1。

全球智能手機普及率已經導致前所未有的成癮行為。 為了通過移動應用程序(App)開發智能手機使用/不使用模式以識別有問題的智能手機使用,共有79大學生被App for 1月監控。 App生成的參數包括每日使用/不使用頻率,總持續時間和每個時期的持續時間的每日中位數。 我們引入了另外兩個參數,即連續差異的均方根(RMSSD)和相似性指數,以探索參與者之間使用和不使用的相似性。 非使用頻率,非使用持續時間和非使用中值參數能夠顯著預測有問題的智能手機使用。 RMSSD和相似性指數的較低值(代表較高的使用/不使用相似性)也與有問題的智能手機使用相關聯。 使用/不使用相似性能夠預測有問題的智能手機使用並且僅僅確定一個人是否顯示過度使用。


大量隨機抽樣的中國大學生(2016)中有問題的智能手機使用的普遍程度和相關性

BMC精神病學。 2016 Nov 17;16(1):408.

由於目前有問題的智能手機使用情景(PSU)在很大程度上未被探索,在目前的研究中,我們的目的是在壓力應對理論的框架內估計PSU的患病率並篩選中國大學生PSU的合適預測因子。

通過4月至5月1062之間的分層整群隨機抽樣策略,招募了2015本科智能手機用戶樣本。 有問題的手機使用問卷用於識別PSU。 中國大學生PSU患病率估計為21.3%。 PSU的風險因素主要是人文學科,家庭月收入高(≥1500人民幣),嚴重的情緒症狀,高度感知壓力和完美主義相關因素(對行為的高度懷疑,父母的高期望)。


伊朗醫學院學生社交網絡成癮與學業成績之間的關係:橫斷面研究(2019)

BMC Psychol。 2019 May 3;7(1):28. doi: 10.1186/s40359-019-0305-0.

在這項橫斷面研究中,通過分層隨機抽樣招募了360名學生。 研究工具包括個人信息表和卑爾根社交媒體成癮量表。 此外,以前的學期獲得的學生的整體成績也被視為學習成績的指標。 使用SPSS-18.0以及描述性和推斷性統計數據分析數據。

男學生的平均社交網絡成癮(52.65±11.50)高於女學生(49.35±13.96),這一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0.01)。 學生對社交網絡的依賴與他們的學習成績之間存在負顯著的關係(r =-0.210,p <0.01)。

與女生相比,學生的社交網絡成癮程度處於中等水平,男生的成癮程度較高。 社交網絡的整體使用與學生的學業表現之間存在負面且顯著的關係。 因此,大學當局必須採取乾預措施,幫助依賴這些網絡的學生,並通過研討會向他們介紹成癮對社交網絡的負面影響。


與智能手機成癮和網絡成癮相關的風險和保護因素的比較(2015)

J Behav Addict。 2015 Dec;4(4):308-14.

智能手機成癮是最近由全球智能手機使用量急劇增加引起的關注。 本研究評估了大學生智能手機成癮的風險和保護因素,並將這些因素與網絡成癮相關的因素進行了比較。

智能手機成癮的風險因素是女性,互聯網使用,飲酒和焦慮,而保護因素是抑鬱和節制。 相比之下,網絡成癮的風險因素是男性,智能手機使用,焦慮和智慧/知識,而保護因素是勇氣。


將移動應用(App)措施納入智能手機成癮診斷。

J Clin Psychiatry。 2017 Jan 31。 doi:10.4088 / JCP.15m10310。

全球智能手機的擴張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成癮行為。 目前智能手機成癮的診斷完全基於臨床訪談的信息。 本研究旨在將應用(app)記錄的數據納入精神病學標準,用於診斷智能手機成癮,並檢查應用記錄數據對智能手機成癮診斷的預測能力。

結合了精神病訪談和應用記錄數據的應用程序結合診斷證明了智能手機成癮診斷的準確性。 此外,應用程序記錄的數據作為app-incorporated診斷的準確篩選工具。


智能手機成癮是否可以在青少年和成人之間進行比較? 檢查智能手機使用程度,智能手機活動類型以及青少年和成人中的成癮水平(2017)

國際電信政策評論,卷。 24,編號2,2017

為了確定與成癮相關的智能手機使用模式,本研究將受訪者分為非成癮者,潛在成癮者和成癮者群體,並分析三組智能手機使用的差異。 與成人相比,青少年使用智能手機的時間更長,青少年的智能手機成癮率高於成人。 多項式回歸模型顯示週末使用和平均每次使用時間是智能手機成癮的重要預測因子。 另一方面,在成癮者群體中,青少年和成年人被發現從事不同的活動。 青少年上癮者更有可能使用社交網站(SNS)和手機遊戲,而成年癮君子則參與更多樣化的活動,如SNS,賭博,手機遊戲,視頻和色情內容。


與德國青少年睡眠和早晨 - 晚上相關的智能手機成癮傾向(2016)

J Behav Addict。 2016 Aug 8:1-9。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了智能手機成癮,年齡,性別和德國青少年時間表之間的關係。 兩項研究側重於兩種不同的智能手機成癮指標。 智能手機成癮易感性量表(SAPS)適用於研究342的13.39年輕青少年(1.77±176; 165男孩,1女孩和1未指明),智能手機成癮量表適用於208年齡較大的青少年(17.07±4.28; 146研究62中的女孩和2男孩,兩個樣本都在德國西南部。 此外,還實施了人口統計調查問捲和早晨綜合量表(CSM)和睡眠測量。

這項研究最顯著的結果是,早晨 - 晚上(通過CSM分數衡量)是智能手機成癮的重要預測因素; 甚至比睡眠持續時間更強。 面向晚上的青少年在智能手機成癮量表上得分較高。 此外,性別是智能手機成癮的重要預測因素,女孩更容易上癮。 此外,雖然工作日的睡眠持續時間負面預測SAPS,年齡,週末的睡眠持續時間以及工作日和周末的睡眠中點並未預測兩種尺度的智能手機成癮。 Ť


人格因素預測智能手機成癮傾向行為抑制和激活系統衝動和自我控制(2016)

公共科學圖書館之一。 2016 Aug 17;11(8):e0159788.

這項研究的目的是確定智能手機成癮傾向(SAP)的人格因素相關預測因子。 參與者為2,573男性和2,281女性(n = 4,854),年齡為20-49年(平均值±SD:33.47±7.52); 參與者完成了以下調查問卷:成人韓國智能手機成癮易感性量表(K-SAPS),行為抑制系統/行為激活系統問卷(BIS / BAS),Dickman功能失調衝動性儀器(DDII)和簡短自我控制規模(BSCS)。

我們發現SAP的最大敏感性定義如下:週末平均使用時間> 4.45,BAS驅動器> 10.0,BAS獎勵響應度> 13.8,DDII> 4.5和BSCS> 37.4。 這項研究提出了人格因素促成SAP的可能性。 並且,我們計算了關鍵預測變量的臨界點。 這些發現可能有助於臨床醫生使用臨界點篩查SAP,並進一步了解SA危險因素。


智能手機遊戲和與智能手機成癮相關的頻繁使用模式(2016)

醫學(巴爾的摩)。 2016 Jul; 95(28):e4068。

這項研究的目的是調查高中生智能手機成癮的危險因素。一月880從台灣職業高中招募了2014青少年,完成了一系列問卷調查,包括10項智能手機成癮庫存,陳網絡成癮量表,以及個人智能手機使用內容和模式的調查。

在那些被招募的人中,689學生(646男性)年齡為14,21和擁有智能手機的人完成了調查問卷。 使用多元線性回歸模型來確定與智能手機成癮相關的變量。智能手機遊戲和頻繁使用智能手機與智能手機成癮有關。 此外,智能手機遊戲主導和多應用程序組遊戲都顯示出與智能手機成癮相似的關聯。 性別,擁有智能手機的持續時間和物質使用與智能手機成癮無關。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智能手機使用模式應成為預防和乾預智能手機過度使用情況的具體措施的一部分。


在大學生中的智能手機癮在利雅得沙特阿拉伯。

沙特麥地那 2016 Jun;37(6):675-83.

這項橫斷面研究是在9月2014和3月2015之間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沙特國王沙特大學進行的。 使用電子自我管理問捲和有問題的手機使用(PUMP)量表。
在2367名研究對像中,有27.2%的人表示他們每天使用智能手機花費超過8個小時。 百分之七十五的用戶每天至少使用4個應用程序,主要用於社交網絡和觀看新聞。 使用智能手機的結果是,至少有43%的人減少了睡眠時間,並在第二天出現了能量不足的情況,有30%的人的生活方式更加不健康(吃更多的快餐,增加了體重,減少了運動),還有25% %的人報告說他們的學業成績受到不利影響。 4研究變量之間存在統計學上顯著的正相關關係,智能手機使用的後果(負面生活方式,學業成績差),使用智能手機每天花費的小時數,研究年限和使用的應用數量,以及結果變量得分泵。 PUMP量表的平均值是60.8,中值為60。


韓國智能手機使用的依賴性及其與焦慮的關係。

公共衛生代表 2016 May-Jun;131(3):411-9.

韓國是全球智能手機擁有率最高的國家,這是一個潛在的擔憂,因為智能手機依賴可能對健康產生有害影響。 我們研究了智能手機依賴與焦慮之間的關係。 參與者包括來自韓國水原六所大學的1,236智能手機學生​​(725男性和511女性)。

在25到100的範圍內,智能手機依賴性測試的分數越高,表示依賴性越高,女性對智能手機的依賴性比男性高得多(平均智能手機依賴性得分:男性和女性分別為50.7和56.0,p <0.001 )。 但是,使用智能手機所花費的時間以及使用智能手機的目的都會影響男女的智能手機依賴性。 特別是,隨著日常使用時間的增加,對智能手機的依賴程度呈上升趨勢。 與使用時間少於2小時vs.≥6小時相比,男性在智能手機依賴性測試中得分分別為46.2和56.0,而女性得分分別為48.0和60.4(p <0.001)。 最後,對於男性和女性,智能手機依賴性的增加與焦慮評分的增加有關。 隨著智能手機依賴性評分每提高10.1點,男性和女性異常焦慮的風險分別增加9.2%和0.001%(p <XNUMX)。


瑞士青少年智能手機使用和智能手機成癮(2015)

J Behav Addict。 2015 Dec;4(4):299-307.

這項研究調查了智能手機使用,智能手機成癮的指標,以及它們與年輕人的人口統計和健康行為相關變量的關聯。 來自1,519瑞士職業學校班級的127學生的便利樣本參與了一項調查,評估人口統計和健康相關的特徵以及智能手機使用和成癮的指標。

智能手機成癮發生在256學生的16.9(1,519%)中。 在典型的一天使用智能手機的時間越長,在早上第一次使用智能手機之前的時間越短,並且報告社交網絡是與個人最相關的智能手機功能與智能手機成癮有關。 與年輕人(15歲及以上)相比,年輕青少年(16-19年)的智能手機成癮更為普遍


互聯網過度使用篩選問卷(2018)的開發和驗證研究

精神病學調查。 2018 Apr;15(4):361-369. doi: 10.30773/pi.2017.09.27.2.

參與者(n = 158)在位於韓國首爾的六個I-will中心招募。 從最初的36問卷項目庫中,通過專家評估和小組討論選擇了28初步項目。 檢驗了構造有效性,內部一致性和並發有效性。 我們還進行了接收器操作曲線(ROC)分析,以評估因特網過度使用篩查問卷(IOS-Q)的診斷能力。

探索性因素分析產生了五因素結構。 除去因素負荷不明確的項目後,剩下的四個因素有17個項目。 Cronbach的IOS-Q總得分的alpha為0.91,重測信度為0.72。 楊氏網絡成癮量表與K量表之間的相關性支持並發效度。 ROC分析表明,IOS-Q具有出色的診斷能力,曲線下面積為0.87。 截止點為25.5,靈敏度為0.93,特異性為0.86。

總體而言,本研究支持使用IOS-Q進行網絡成癮研究和篩查高風險人群。


日本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現狀和未來問題(2014)

酒精。 2014 Sep; 49 Suppl 1:i68。

互聯網最初旨在促進溝通和研究活動。 然而,近年來互聯網在商業,教育和娛樂(包括視頻遊戲)中的使用急劇增加。 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是一個重要的行為問題.行為成癮可以誘發類似於與物質相關的成癮的症狀,例如過度使用,失去控制,渴望,耐受和負面影響。 這些負面影響的範圍可能包括成就不佳和社會隔離,家庭單位的功能失調以及親密伴侶暴力的發生率更高。

雖然對行為成癮的神經生物學研究相對較少,但主要涉及病態賭博的研究表明,與物質相關的成癮有相似之處。 社會孤立日益成為日本的一個問題,並被假設與網絡成癮有關。 特別是在學生中,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可能是社交退縮的主要因素。


網絡成癮:青少年患病率和與精神狀態的關係(2016)

精神病學Clin Neurosci。 2016可能是14。 doi:10.1111 / pcn.12402.

網絡成癮擾亂了青少年的日常生活。 我們調查了初中生網絡成癮的流行情況,闡明了網絡成癮與心理狀態之間的關係,並確定了與青少年網絡成癮相關的因素。

使用楊氏互聯網成癮測試(IAT),日文版的《一般健康狀況調查表》(GHQ)以及有關使用電子設備的問卷,對初中學生(年齡在12-15歲之間)進行了評估。

基於總IAT分數,2.0總參與者的2.1%(男性,1.9%;女性,21.7%)和19.8%(男性,23.6%;女性,853%)分別被分類為上癮和可能上癮。。 上癮(12.9±7.4)和可能上癮的組(8.8±6.0)的總GHQ得分顯著高於未上癮的組(4.3 4.6; P <0.001,兩組)。 通過比較GHQ評分在病理學範圍內的學生百分比,發現可能上癮組的得分明顯高於未上癮組。 此外,智能手機的可訪問性與網絡成癮密切相關。


兩種不同摩洛哥樣本的阿拉伯智能手機成癮量表和智能手機成癮量表 - 短版本的可靠性(2018)

Cyber​​psychol Behav Soc Netw。 2018 May;21(5):325-332. doi: 10.1089/cyber.2017.0411.

在過去的十年中,智能手機的廣泛可訪問性引起了人們對這種技術成癮行為模式的關注,這些成癮行為模式在全球範圍內以及在發展中國家,尤其是在阿拉伯國家。 在諸如互聯網和智能手機成癮之類的被污名化的行為領域中,假設範圍擴大到是否存在可以評估智能手機成癮的可靠工具。 據我們所知,沒有阿拉伯語的量表可用來評估與智能手機使用相關的不良適應行為。 這項研究旨在評估摩洛哥被調查人口中阿拉伯智能手機成癮量表(SAS)和智能手機成癮量表-簡版(SAS-SV)的因式有效性和內部可靠性。 參與者(N = 440和N = 310)完成了一項在線調查,包括SAS,SAS-SV以及有關社會人口統計學狀態的問題。 因子分析結果顯示六個因子,SAS的因子負載範圍為0.25至0.99。 基於Cronbach的α,該儀器的可靠性極佳(α= 0.94)。 SAS-SV顯示一個因素(一維結構),內部可靠性在良好範圍內,α係數為(α= 0.87)。 過量使用者的患病率為55.8%,其中耐受性和關注度最高的症狀患病率據報導。 這項研究證明了阿拉伯SAS和SAS-SV儀器的因子有效性,並證實了其內部可靠性。


智能手機成癮與韓國青少年抑鬱,焦慮和注意力缺陷/多動的症狀之間的關係(201)

安根精神病學。 2019 Mar 9;18:1. doi: 10.1186/s12991-019-0224-8.

過多的智能手機使用與許多精神疾病有關。 這項研究旨在調查智能手機成癮的患病率及其與大量韓國青少年樣本中抑鬱,焦慮和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症狀的關係。

這項研究總共包括了韓國4512名(男2034名,女2478名)中學生。 要求受試者填寫一份自我報告的問卷,包括韓國智能手機成癮量表(SAS),貝克抑鬱量表(BDI),貝克焦慮量表(BAI)和康納斯威爾斯青少年自我報告量表(CASS)的量度。 。 智能手機成癮和非成癮組的定義是使用SAS得分42作為臨界值。 使用多元邏輯回歸分析分析數據。

338受試者(7.5%)被分類為成癮組。 總SAS評分與CASS總分,BDI評分,BAI評分,女性,吸煙和飲酒使用呈正相關。 使用多變量邏輯回歸分析,ADHD組與非ADHD組相比,智能手機成癮的優勢比為6.43,是所有變量中最高的(95%CI 4.60-9.00)。

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ADHD可能是發展智能手機成癮的重要風險因素。 提供智能手機成癮的神經生物學基質可以提供與其他基於腦的疾病的共享和離散機制的見解。


基於精神症狀的有問題的智能手機使用類型(2019)

精神病學 2019 Feb 28; 275:46-52。 doi:10.1016 / j.psychres.2019.02.071。

為了為有問題的智能手機使用提供適當的解決方案,我們首先需要了解其類型。 這項研究旨在使用決策樹方法,根據精神症狀識別出有問題的智能手機使用類型。 我們從5,372年3月22日至2016年974月4398日進行的在線調查中招募了5.0名智能手機用戶。根據韓國智能手機成癮傾向量表(S量表)的得分,將15個智能手機用戶分配給依賴智能手機的人群,另有66個用戶被分配到正常組。 應用了C25決策樹的數據挖掘技術。 我們使用了7個輸入變量,包括人口統計和心理因素。 四個精神病變量是最重要的預測指標:自我控制(Sc; 3%),焦慮症(Anx; 1%),抑鬱症(Dep; 2%)和功能障礙性衝動(Imp; 3%)。 我們確定了以下五種類型的有問題的智能手機使用:(4)非共病,(5)自我控制,(74)Sc + Anx,(64)Sc + Anx + Dep和(XNUMX)Sc + Anx + Dep +曝光我們發現XNUMX%的依賴智能手機的用戶都患有精神病症狀。 屬於非合併症和自我控制型參與者的比例為XNUMX%。 我們建議將這些有問題的智能手機使用類型用於開發適當的服務,以控制和預防成年人的此類行為。

 


醫學生智能手機使用的量級與心理關聯研究:一種新的遙測方法(2018)的初步研究

Indian J Psychol Med。 2018 Sep-Oct;40(5):468-475. doi: 10.4103/IJPSYM.IJPSYM_133_18.

正在研究使用智能手機作為潛在的行為成癮行為。 大多數研究選擇基於主觀問卷的方法。 這項研究評估了過度使用智能手機的心理相關性。 它使用遙測方法來定量和客觀地衡量參與者對智能手機的使用情況。

通過一系列抽樣,招募了一百四十名同意在三級教學醫院使用Android智能手機的本科生和研究生。 他們已經使用智能手機成癮量表-簡版,五大庫存,Levenson控制源量表,自我抗性量表,感知壓力量表和唯物主義價值觀量表進行了預測試。 參與者的智能手機上安裝了跟踪器應用程序,跟踪器應用程序跟踪智能手機的總體使用情況和在單個應用程序上花費的時間,鎖定/解鎖週期數以及總屏幕時間。 在7天后記錄了來自跟踪器應用程序的數據。

關於36%的參與者符合智能手機成癮標準。 智能手機成癮量表得分顯著預測了在7天期間在智能手機上花費的時間(β= 0.234, t = 2.086, P = 0.039)。 在社交網站上花費的時間的預測因素是自我彈性(β= 0.256, t = 2.278, P = 0.008),盡職盡責(β= -0.220, t = -2.307, P = 0.023),神經質(β= -0.196, t = -2.037, P = 0.044)和開放性(β= -0.225, t = -2.349, P = 0.020)。 花時間遊戲是通過唯物主義的成功領域預測的(β= 0.265, t = 2.723, P = 0.007)和自我彈性和物質主義幸福領域的購物。


印度西孟加拉邦西里古里學校學生在線社交網站的使用情況(2018)

Indian J Psychol Med。 2018 Sep-Oct;40(5):452-457. doi: 10.4103/IJPSYM.IJPSYM_70_18.

社交網站(SNS)是在線平台,可為個人提供管理其個人關係並與世界保持同步的機會。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發現學生的SNS使用模式及其對他們學習成績的影響

這裡是一所位於西孟加拉邦大都市西里古里的英語中學。 經過預先測試和預先設計的調查問卷由388隨機選擇的學生匿名進行自我管理。 使用適當的統計數據分析數據。

三百三十八名(87.1%)學生使用SNS並在這些網絡上花費了更多的時間。 成癮在70.7%中出現,並且在17年及以上年齡組中更常見。


醫學實習生中幻影振鈴和幻象振動的流行和模式及其與智能手機使用和感知壓力的關係(2018)

Indian J Psychol Med。 2018 Sep-Oct;40(5):440-445. doi: 10.4103/IJPSYM.IJPSYM_141_18.

諸如幻影振動(PV)和幻影振鈴(PR)的幻覺分別是電話振動和不振鈴的感覺,它們分別是“技術病理學”類別中的最新技術,受到了全球的關注。 進行這項研究的目的是估計醫學實習生中這種感覺的普遍程度及其與感知壓力水平和智能手機使用方式的關聯。

招募了93名使用智能手機的醫療實習生進行研究。 使用半結構化問卷,感知壓力量表(PSS)和智能手機成癮量表 - 短版本(SAS-SV)匿名收集數據。 使用描述性統計,卡方檢驗,獨立分析數據 t-test,ANOVA和Pearson相關係數。

百分之五十九的學生有很高的壓力,而40%的智能手機使用有問題。 百分之六十的學生經歷過PV,而42%經歷過PR,兩者都與更高的手機使用頻率和振動模式的使用顯著相關。 沒有感知PR / PV的學生的平均SAS-SV得分顯著降低,而沒有感知PV的學生的平均PSS得分顯著降低。


沙特阿拉伯吉達國王阿卜杜勒阿齊茲大學醫學生手機成癮及其與睡眠質量和學業成績的關係(2018)

J Res Health Sci。 2018 Aug 4;18(3):e00420.

移動電話(MP)使用的不利影響可能導致依賴性問題,醫學生不會被排除在外。 我們的目的是確定沙特阿拉伯吉達國王阿卜杜勒阿齊茲大學(KAU)醫學生的MP使用模式及其與睡眠質量和學習成績的關係。

在610-2016期間,使用多階段分層隨機樣本來選擇2017參與者。 使用了經過驗證的匿名數據收集表。 它詢問了平均成績點(GPA)。 它包括有問題的手機使用問卷(PMPU-Q),用於評估手機成癮的各個方面(依賴,財務問題,禁止和危險使用)。 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SQI)也包括在內。 描述性和推論性統計數據已經完成。

參與者中MP的使用頻率很高(73.4%的用戶每天使用5h以上)。 約三分之二的參與者睡眠質量較差。 女性,超過1年的智能手機擁有者以及花費在MP上的時間增加與MP依賴性有關。 學業成績較低的學生在財務問題,危險使用和總PUMP方面的MP得分明顯較差。 MP依賴性與主觀睡眠質量評分和睡眠潛伏期相關。 全球PSQI量表與MP的禁止使用相關。

較低的成就者在MP財務問題,危險用法和總PMPU方面得分明顯較差。 MP依賴性與較差的主觀睡眠質量和睡眠潛伏期相關。 基本原理MP的使用需要降低醫學生的依賴性,改善睡眠質量和學業成績。


與德里醫學生手機使用相關的類似成癮行為(2018)

Indian J Psychol Med。 2018 Sep-Oct;40(5):446-451. doi: 10.4103/IJPSYM.IJPSYM_59_18.

手機成癮是一種技術成癮或非物質成癮。 本研究旨在開發和驗證醫學生的手機成癮量表,並評估與手機成癮行為相關的負擔和因素。

從12月18到5月2016,在印度新德里醫學院學習的≥2017年的本科醫學生進行了橫斷面研究。 使用預先測試的自我管理問捲進行數據收集。 使用自行設計的20項目移動電話成癮量表(MPAS)評估移動電話成癮。 使用IBM SPSS Version 17分析數據。

該研究由233名(60.1%)男性和155名(39.9%)女性醫學生組成,平均年齡為20.48歲。 MPAS具有很高的內部一致性(Cronbach's alpha 0.90)。 巴特利特(Bartlett)的球形度檢驗具有統計學意義(P <0.0001),表明MPAS數據可能是可分解的。 主成分分析發現,與四個成分相關的物品承受的負荷很大:有害的使用,強烈的渴望,削弱的控制力和容忍度。 隨後對MPAS的所有20個項目進行了兩個階段的聚類分析,將155名(39.9%)學生具有手機上癮樣的行為,其青少年水平比老年學生低,但性別之間無顯著差異。


網絡成癮,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中國青少年的非問題互聯網使用:個人,父母,同伴和社會人口學相關性(2018)

Psychol Addict Behav。 2018 May;32(3):365-372. doi: 10.1037/adb0000358.

Internet成癮通常已被概念化為連續構造或二分構造。 有限的研究已將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PIU)的青少年與網絡成癮組(IA)和/或無問題的互聯網使用組(NPIU)進行了區分,並研究了潛在的相關性。 為了填補這一空白,根據從956名中國青少年(11-19歲,男性佔47%)獲得的數據,本研究檢查了PIU青少年是否是IA和NPIU的獨特人群。 這項研究還研究了來自不同生態水平的因素,這些因素可能在三組之間有所區別,包括個人,父母,同伴和社會人口統計學因素。 結果表明,IA,PIU和NPIU在楊氏診斷問卷(YDQ)的得分上有顯著差異。 來自不同生態水平的關鍵因素可以區分PIU和NPIU,以及IA和NPIU。 這些發現表明,PIU可能代表了一個獨特的中間互聯網用戶群體。 還討論了識別PIU的潛在理論和實踐意義。


驗證西班牙手機濫用問卷(2018)

前心理學家。 2018 Apr 30; 9:621。 doi:10.3389 / fpsyg.2018.00621。 eCollection 2018。

手機成癮最近引起了很多關注,並且與其他物質使用障礙相似。 由於尚未在西班牙進行手機成癮研究,我們開發並驗證了一份調查問卷(Cuestionario de AbusodelTeléfonoMóvil,ATeMo),以測量西班牙語中年輕人的手機濫用情況。 ATeMo調查問卷是根據相關的DSM-5診斷標准設計的,其中包括渴望作為診斷症狀。 使用分層抽樣,對856學生(平均年齡21,62%女性)進行ATeMo問卷調查。 進行MULTICAGE調查問卷以評估藥物濫用和成癮的歷史。 使用驗證性因子分析,我們發現以下因素的結構有效性的證據:渴望,失控,負面生活後果和戒斷綜合症,以及它們與手機濫用相關的二階因子的關聯。 四個ATeMO因素也與酒精中毒,互聯網使用和強迫性購買有關。 在研究手機成癮時應該考慮重要的性別差異。 ATeMo是一種有效且可靠的儀器,可用於進一步研究手機濫用。


年輕青少年有問題的社交網站使用和物質使用(2018)

BMC Pediatr。 2018 Nov 23;18(1):367. doi: 10.1186/s12887-018-1316-3.

本研究旨在研究青春期早期的物質使用是否與有問題的社交網站使用(PSNSU)相關。

在2013-2014學年,帕多瓦(意大利東北部)的中學參與了一項名為“皮諾奇奧”的調查。 抽樣調查了1325名參加6至8年級(即11至13歲)的學生的問卷,其中通過應用DSM-IV依賴標準來確定任何社交網絡成癮障礙及其對兒童的影響,對PSNSU進行了測量。日常生活。 進行多變量分析(有序邏輯回歸)以評估青少年藥物使用與PSNSU之間的調整關聯。

被歸類為有問題的社交網站用戶的學生百分比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上升(從14.6年6%到24.3年7%,37.2年8%),女孩(27.1%)高於男孩( 23.6%)。 在完全調整的模型中,PSNSU賦予物質使用者的可能性更高(OR 2.93 95%CI 1.77-4.85)

該研究確定了PSNSU與使用藥物的可能性(吸煙,飲酒和能量飲料)之間的關聯,進一步證明需要在青春期早期更多地關注PSNSU。


家長控制和親子關係素質對青少年網絡成癮的影響:香港3年度縱向研究(2018)

前心理學家。 2018可能是1; 9:642。 doi:10.3389 / fpsyg.2018.00642。

這項研究調查了父母的行為控制,父母的心理控制和親子關係質量如何預測初中幾年青少年網絡成癮(IA)的初始水平和變化率。 該研究還調查了不同育兒因素對青少年IA的並發和縱向影響。 從2009 / 2010學年開始,3,328年級7學生(M年齡 = 12.59±0.74歲)從香港的28所隨機選擇的中學中,每年對一項問捲進行回應,該問卷測量了多種構成,包括社會人口統計學特徵,感知的育兒特徵和IA。 個體生長曲線(IGC)分析顯示,初中時期的青少年IA略有下降。 雖然父母雙方的行為控制與青少年IA的初始水平呈負相關,但只有父親行為控制與IA線性變化率呈顯著正相關,這表明​​較高的父親行為控制預示了IA的下降較慢。 此外,父母的心理控制與青少年IA的初始水平呈正相關,但母親心理控制的增加預示了IA的下降較快。 最後,親子關係質量分別對IA的初始水平和變化率有負面和正面的預測。 當同時考慮所有育兒因素時,多元回歸分析顯示,在第二波和第三波中,父母行為控制和心理控制以及母親心理控制和母子關係質量是青少年IA的重要同時預測因子。 ,第2浪中的父母心理控制和母子關係質量是第3浪和第1浪中後期青少年IA的兩個最有力的預測指標。以上發現強調了親子子系統質量在影響初中青少年IA方面的重要性。高中年。 特別是,這些發現揭示了科學文獻中忽略的育兒和育兒的不同影響。 雖然基於IA水平的發現與現有理論一致


韓國父母抑鬱症與青少年網絡成癮之間的關聯(2018)

安根精神病學。 2018可能是4; 17:15。 doi:10.1186 / s12991-018-0187-1。 eCollection 2018。

已發現青少年中互聯網成癮的許多危險因素與他們的行為,家庭和父母因素有關。 但是,很少有研究關注青少年父母心理健康與網絡成癮之間的關係。 因此,我們通過控制幾個風險因素,調查了父母心理健康與兒童網絡成癮之間的關聯。

本研究使用了韓國福利小組研究在2012和2015中收集的面板數據。 我們主要關注通過網絡成癮量表(IAS)評估的網絡成癮與使用流行病學研究抑鬱量表中心的11項目版本測量的父母抑鬱之間的關聯。 為了分析父母抑鬱和對數轉換的IAS之間的關聯,我們在調整協變量後進行了多元回歸分析。

在587兒童中,抑鬱的母親和父親分別包括4.75和4.19%。 青少年的平均IAS評分為23.62±4.38。 只有母親抑鬱症(β= 0.0960, p = 0.0033)與非母親抑鬱症相比,兒童IAS更高。 父母的抑鬱與兒童的網絡成癮之間存在強烈的正相關關係,這歸因於較高的孕產婦教育水平,青少年的性別以及青少年的學習成績。

產婦抑鬱症與兒童的網絡成癮有關; 特別是,大學或以上學歷的母親,男童以及兒童的學習成績正常或更好,與兒童的網絡成癮關係最為密切。


網絡成癮的風險和保護因素:韓國實證研究的薈萃分析(2014)

Yonsei Med J. 2014 Nov 1;55(6):1691-711.

對韓國進行的實證研究進行了薈萃分析,系統地研究了網絡成癮指數(IA)與心理社會變量之間的關聯。

具體而言,IA表現出與“逃避自我”和“自我身份”作為自我相關變量的中等或強烈關聯。 “注意問題”,“自我控制”和“情緒調節”作為控制和調節關係變量; “上癮和吸收性狀”作為氣質變量; 作為情緒,情緒和變量的“憤怒”和“侵略”; 作為應對變量的“負壓力應對”也與相對較大的效應量相關。 與我們的預期相反,關係能力和質量,父母關係和家庭功能以及IA之間的相關性的幅度被發現很小。 發現IA與風險和保護因素之間的關聯強度在較年輕的年齡組中較高。

評論:出乎意料的是,關係質量與網絡成癮之間的相關性很小。


有互聯網使用問題的社區人群中的患病率,相關性,精神病合併症和自殺率(2016)

精神病學 2016 Jul 14; 244:249-256。 doi:10.1016 / j.psychres.2016.07.009。

我們檢查了有問題的因特網使用(PIU)的社區居住受試者的患病率,相關性和精神病合併症。 在一項關於韓國成年人精神障礙的流行病學調查中 在2006進行,6510科目(18-64歲)

在韓國的一般人群中,PIU的患病率為9.3%。 男性,年輕,從未結婚或失業都與PIU的風險增加有關。 在控制之後,PIU與尼古丁使用障礙,酒精使用障礙,情緒障礙,焦慮症,軀體形式障礙,病理性賭博,成人型ADHD症狀,睡眠障礙,自殺想法和自殺計劃與沒有PIU的受試者之間觀察到顯著正相關社會人口變量。


韓國高中生自殺意念及相關因素:關注網絡成癮和學校欺凌(2017)

J Sch護士。 2017 Jan 1:1059840517734290。 doi:10.1177 / 1059840517734290。

該研究的目的是探討自殺念頭,網絡成癮和韓國高中學生的校園欺凌之間的關係。 這項描述性橫斷面研究包括416名學生。 使用關於自殺意念,互聯網和智能手機成癮,學校欺凌,衝動和抑鬱的經歷的結構性問卷調查收集數據。 被欺負和沮喪的學生自殺意念的得分更高; 然而,當使用較低的嚴格度時,女性的性別觀念和對智能手機的成癮也是自殺意念存在的統計學顯著原因。 自殺意念高於平均水平,但低於風險類別指定的經典閾值的學生,也應仔細評估,以便及早發現和乾預。 網絡成癮除了可能導致欺凌和抑鬱情緒外,還可能是導致韓國青少年自殺意念的重要原因。


韓國青少年心理健康與網絡使用的關係(2017)

Arch Psychiatr Nurs。 2017 Dec;31(6):566-571. doi: 10.1016/j.apnu.2017.07.007.

這項研究的目的是確定韓國青少年心理健康與互聯網使用的關係。 此外,它還旨在根據互聯網使用的影響因素提供減少互聯網過度使用的指南。本研究的參與者為便捷抽樣,並選擇了韓國仁川廣域市的中學生和高中生。 青少年的互聯網使用情況和心理健康狀況通過自我報告的工具進行了衡量。 這項研究於2014年1248月至XNUMX年XNUMX月進行。除數據不足外,總共收集了XNUMX名參與者。 通過描述性統計,t檢驗,ANOVA,Pearson相關係數和多元回歸分析數據。

心理健康與互聯網使用之間存在顯著相關性。 互聯網使用的重要影響因素是正常的互聯網使用群體,心理健康,中學,週末互聯網使用時間(3h或更多),互聯網使用時間(3h或更高),以及高中記錄。 這六個變量佔互聯網使用的38.1%。


兒童和青少年的睡眠問題和網絡成癮:縱向研究。

J Sleep Res。 2016 Feb 8。 doi:10.1111 / jsr.12388。

儘管文獻記載了睡眠問題與網絡成癮之間的關聯,但這些關係的時間方向尚未確定。 這項研究的目的是評估縱向兒童和青少年睡眠問題和網絡成癮之間的雙向關係。 對1253兒童和青少年進行了四波縱向研究,3,5和8從3月2013到1月2014。

基於時滯模型的結果,睡眠,特別是早期和中期失眠,依次預測網絡成癮,並且網絡成癮依次預測紊亂的晝夜節律,無論性別和年齡的調整如何。 這是第一項證明早期和中期失眠預測網絡成癮的時間關係的研究,隨後預測紊亂的晝夜節律。 這些發現意味著睡眠問題和網絡成癮的治療策略應根據其發生的順序而變化。


與韓國網絡成癮相關的心理社會風險因素(2014)

精神病學調查。 2014 Oct;11(4):380-6.

這項研究的目的是檢查中學生網絡成癮的流行程度,並確定相關的社會心理危險因素和抑鬱症。

受試者包括上癮的用戶(2.38%),用戶(36.89%)和普通的互聯網用戶(60.72%)。 注意力問題,性別,違法問題,K-CDI評分,思想問題,年齡和攻擊性行為是網絡成癮的可預測變量。 最初的互聯網使用年齡負面預測網絡成癮。

該結果與其他與網絡成癮相關的社會人口學,情感或行為因素的研究相似。 一般來說,網絡成癮較嚴重的受試者有更多的情緒或行為問題。


青少年和成人互聯網使用障礙綜合醫療保健分析(2017)

J Behav Addict。 2017 Nov 24:1-14。 doi:10.1556 / 2006.6.2017.065。

儘管互聯網使用障礙(IUD)的首次治療方法已被證明是有效的,但醫療保健利用率仍然很低。 新的服務模式側重於綜合醫療保健系統,這些系統便於獲取和減少醫療保健利用的負擔,以及有效提供個性化治療的階梯式護理干預措施。

針對IUD的一種綜合醫療保健方法旨在(a)易於獲得和全面,(b)涵蓋多種合併症,(c)考慮到不同程度的損傷,並在以下方面進行了一項單臂前瞻性干預研究: n = 81位患者,從2012年至2016年接受了治療。結果首先,通過分層線性建模測量的結果顯示,隨著時間的流逝,患者的強迫性互聯網使用量顯著改善。 其次,根據患者的依從性發現差異作用,表明高依從性導致明顯更高的變化率。 第三,接受最低限度干預的患者與接受深層心理治療的患者的變化量沒有顯著差異。


探索中國大學生不同程度網絡成癮的抑鬱,自尊和言語流暢性(2016)

Compr Psychiatry。 2016 Oct 15; 72:114-120。 doi:10.1016 / j.comppsych.2016.10.006。

這項研究的目的是探索正常的互聯網用戶,輕度網絡成癮和嚴重的網絡成癮的抑鬱,自尊和言語流暢功能。

調查樣本由316大學生組成,他們的網絡成癮症狀,抑鬱和自尊症狀使用修訂的陳網絡成癮量表(CIAS-R),Zung自評抑鬱量表(ZSDS),羅森伯格自尊進行評估。分別為(RSES)。 從這個樣本中,招募了具有非成癮的16學生,具有輕度網絡成癮的19學生(亞MIA)和具有嚴重網絡成癮(亞SIA)的15學生,並進行經典的語言流暢性測試,包括語義和音素。流暢的任務。 結果表明,調查樣本中嚴重的網絡成癮表現出最高的抑鬱症狀傾向和最低的自尊評分,而亞SIA表現出語義流暢性任務的不良表現。


利馬市區青少年網絡成癮頻率和社交技能發展(2017)

Medwave。 2017 Jan 30; 17(1):e6857。 doi:10.5867 / medwave.2017.01.6857。

在Condevilla鎮的兩所中學中,從10年級到19年級的5到11歲青少年評估了社交技能的程度和互聯網的使用水平。 隨機選擇教室,並將調查表應用於所有青少年。 應用了兩個調查問卷:利馬互聯網成癮量表,以確定互聯網使用的程度;秘魯衛生部的社交技能測試,評估自尊,自信,溝通和決策能力。 使用二項式族進行了Chi2檢驗和Fisher精確檢驗以及廣義線性模型(GLM)的分析。

兩份調查問卷均適用於179青少年,其中49.2%為男性。 主要年齡為13年,其中78.8%為中學。 在12.9%的受訪者中發現了網絡成癮,其中大多數是男性(78.3%),並且社交技能較低(21.7%)。 在青少年中,網絡成癮與低社交技能之間存在關聯,其中交流領域具有統計意義。


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在土耳其青少年患有嚴重抑鬱症而非對照組更為常見。

Acta Paediatr。 2016 Feb 5。 doi:10.1111 / apa.13355。

本研究比較了12中有問題的因特網使用率(PIU)與患有重度抑鬱症(MDD)和健康對照的18歲兒童的比較,並探討了MDD患者中PIU與自殺之間的潛在聯繫。

該研究樣本包括120名MDD患者(62.5%的女孩)和100名對照(58%的女孩),平均年齡為15歲。評估了自殺意念和自殺企圖,並收集了社會人口統計學數據。 此外,還應用了兒童抑鬱量表,青少年網絡成癮測試和自殺概率量表。

結果表明,在MDD病例中,PIU率顯著高於對照組。協方差分析結果表明,在MDD病例中,潛在自殺與年輕互聯網成癮測驗分數之間沒有關係。 但是,有PIU的MDD患者的絕望子量表得分明顯高於沒有PIU的MDD患者。


與德國青少年樣本中有問題的酒精和互聯網使用有關的精神病理因素(2016)。

精神病學 2016 Apr 22; 240:272-277。 doi:10.1016 / j.psychres.2016.04.057。

據我們所知,這是第一次在同一青少年樣本中評估有問題的酒精和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的精神病理因素的調查。 我們調查了德國1444青少年的樣本,內容涉及酒精使用問題,互聯網使用問題,精神病理學和心理健康問題。 我們進行了二元邏輯回歸分析。 5.6%的樣本顯示有問題的酒精使用,4.8%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以及0.8%有問題的酒精和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 與沒有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的青少年相比,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的青少年飲酒問題更高。 導致問題和抑鬱症狀在有問題的酒精和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方面具有統計學意義。


斯洛文尼亞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普遍存在(2016)

Zdr Varst。 2016 May 10;55(3):202-211.

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問卷(PIUQ)被納入歐洲健康訪談研究(EHIS),代表性斯洛文尼亞樣本。 互聯網使用的頻率和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都進行了評估。

斯洛文尼亞成年人口的3.1%有成為有問題的互聯網用戶的風險,而從3到20年齡的18斯洛文尼亞青少年中的19面臨風險(14.6%)。 對受影響者的預防方案和治療至關重要,特別是對年輕一代而言。


關於互聯網使用的積極元認知:情緒失調與有問題使用之間關係的中介作用。

Addict Behav。 2016 Apr 4;59:84-88.

本研究假設關於互聯網使用的兩個特定的積極元認知(即認為互聯網使用有助於調節負面情緒以及相信它提供更大的可控性)可以調節情緒失調與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PIU)之間的關聯。 變量佔PIU水平方差的46%。 發現了一種部分中介模型,其中情緒失調通過與互聯網使用相關的積極元認知來預測PIU水平。 還檢測到情緒失調與PIU之間存在直接關係。 此外,該研究發現,情緒失調可能比高消極情緒更能推動PIU的症狀。


六個亞洲國家青少年網絡行為和成癮的流行病學(2014)

Cyber​​psychol Behav Soc Netw。 2014 Nov;17(11):720-728.

5,366-12年齡的18青少年共從六個亞洲國家招募:中國,香港,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和菲律賓。 參與者完成了關於他們的結構化問卷 在2012-2013學年使用互聯網。

使用網絡成癮測試(IAT)和修訂的陳網絡成癮量表(CIAS-R)評估網絡成癮。 研究了各國互聯網行為和成癮的變化。

  • 智能手機擁有率的總體流行率為62%,從中國的41%到韓國的84%不等.
  • 此外,參與在線遊戲的範圍從中國的11%到日本的39%。
  • 香港每日或高於互聯網使用的青少年人數最多(68%)。
  • 根據IAT(5%)和CIAS-R(21%),菲律賓的網絡成癮率最高.

瓦多達拉學校青少年網絡成癮的相關因素(2017)

J Family Med Prim Care。 2016 Oct-Dec;5(4):765-769. doi: 10.4103/2249-4863.201149.

目的是評估在校學生青少年中IA的流行程度以及與IA相關的因素。 一項橫斷面研究旨在調查研究Vadodara五所學校的8th至11th標準的青少年。
完成了完成IAT的720名參與者的分析。 互聯網使用率為98.9%。 IA的患病率為8.7%。 男性,擁有個人設備,每天上網時間,使用智能手機,永久登錄狀態,使用互聯網聊天,在線交友,購物,看電影,在線遊戲,在線搜索信息和即時消息在單變量分析中與IA顯著相關。 互聯網對在線友誼的使用被發現是IA的一個重要預測指標,並且發現用於搜索信息的互聯網用於對邏輯回歸的IA進行保護。


針對青少年網絡成癮的多家庭團體治療:探索潛在的機制(2014)

Addict Behav。 2014 Oct 30; 42C:1-8。 doi:10.1016 / j.addbeh.2014.10.021。

網絡成癮是青少年中最常見的問題之一,需要有效的治療。 本研究旨在測試多家庭團體治療(MFGT)減少青少年網絡成癮的有效性和潛在機制。

共有92參與者,其中包括46青少年網絡成癮,年齡為12-18years,46為其父母,年齡為35-46years被分配到實驗組(六次MFGT干預)或等候名單控制。

六個療程的多家庭團體療法可有效減少青少年的網絡成癮行為,並可作為類似人群的常規初級保健診所服務的一部分實施。


感覺尋求對注意力缺陷/多動症狀與網絡成癮風險嚴重程度之間關係的影響。

精神病學 2015可能是1。 pii:S0165-1781(15)00243-7。

這項研究的目的是調查注意缺陷/多動症狀(ADHS)與網絡成癮風險(SIAR)的嚴重性之間的關係,同時控制諸如抑鬱,焦慮,憤怒,尋求感覺和缺乏自信等變量的影響大學生。 參與者被分為兩組,分別是高互聯網成癮風險(HRIA)(11%)和低互聯網成癮風險(IA)(89%)。 最後,分層回歸分析表明,感覺尋求和ADHS的嚴重程度(尤其是注意力不足)可預測SIAR。


探索與網絡相關的成癮行為的中國青少年的人格特徵:遊戲成癮和社交網絡成癮的特質差異(2014)

Addict Behav。 2014 Nov 1;42C:32-35.

本研究調查了基於五大模型的人格特質與青少年不同在線活動的成癮行為之間的關聯。 使用隨機整群抽樣從不同地區的四所中學招募了一份920參與者樣本。

結果表明,與不同在線活動相關的成癮行為的人格特徵存在顯著差異。 具體而言,較高的神經質和較少的責任感一般表現出與網絡成癮的顯著關聯; 較少的責任心和低開放度與遊戲成癮顯著相關; 神經質和外向性與社交網絡成癮顯著相關.


與人格特質相關的功能失調的網絡行為症狀(2017)

Psychiatriki。 2017 Jul-Sep;28(3):211-218. doi: 10.22365/jpsych.2017.283.211.

考慮到Internet的快速傳播及其在兒童,青少年和成人中的日益增長的使用,互聯網成癮對研究人員來說是一個很大的興趣。 它與多種心理症狀和社會困境相關聯,因此對其不良後果引起了更大的關注。 本研究是更廣泛研究的一部分,旨在調查成年人口過度使用互聯網與人格特質之間的關聯。

我們的主要假設是,功能失調的互聯網行為與神經質有正相關,但與外向有負相關。 1211參與者年齡超過18年,完成了Kimberly Young的IAT(網絡成癮測試)和艾森克人格問卷(EPQ)以及其他一些檢測精神病理學的問卷。 結果顯示,7.7%顯示出功能失調的互聯網行為,其涉及使用因特網的中度和嚴重程度的依賴性,如通過使用IAT所測量的。 單變量邏輯回歸分析顯示,表現出功能失調的網絡行為症狀的個體更可能患有慢性精神疾病,使用精神藥物並且在神經質上得分更高。 相比之下,他們不太可能生孩子並且被外向。 多元邏輯回歸分析證實,神經質和外向性與功能失調的互聯網行為獨立相關。


土耳其高中青少年樣本中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述情障礙水平和依戀特徵之間的關係(2017)

心理健康醫學 2017 Oct 25:1-8。 doi:10.1080 / 13548506.2017.1394474。

這項研究的目的是調查青少年的依戀特徵,述情障礙和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PIU)之間的關係。 該研究在444高中學生(66%女性和34%男性)上進行。 使用了網絡成癮測試(IAT),多倫多述情障礙量表(TAS-20)和父母和同伴依戀(s-IPPA)量表的簡表形式。 結果表明,述情障礙增加了PIU的風險,更高的依戀質量是述情障礙和PIU的保護因素。 這些結果表明,在研究PIU青少年時,重點關注不安全的依戀模式和解癖特徵。


五大人格與青少年網絡成癮:應對方式的中介作用(2016)

Addict Behav。 2016 Aug 12; 64:42-48。 doi:10.1016 / j.addbeh.2016.08.009。

本研究探討了五大人格特質與青少年網絡成癮(IA)之間的獨特聯繫,以及這些關係背後的應對方式的中介作用。 我們的理論模型用998青少年進行了測試。

在控制人口統計學變量後,發現同意性和盡責性與IA呈負相關,而外向性,神經質和對經驗的開放性與IA呈正相關。 調解分析進一步表明,責任心通過減少以情緒為中心的應對方式對青少年IA產生間接影響,而外向性,神經質,對經驗的開放性通過增加以情緒為中心的應對方式對青少年IA產生間接影響。 相比之下,以問題為中心的應對沒有中介作用。


青少年體驗避免和技術成癮(2016)

J Behav Addict。 2016 Jun;5(2):293-303.

研究了ICT使用與經驗迴避(EA)之間的關係,這種結構已經成為各種心理問題(包括行為成癮)的潛在和跨性別診斷。 EA指的是一種自我監管策略,涉及控製或逃避負面刺激的努力,例如產生強烈痛苦的思想,情感或感覺。 如果這種策略變得不靈活,那麼這種策略在短期內可能是適應性的,是有問題的。 招募了317和12年齡之間的西班牙東南部的18學生,以完成一份調查問卷,其中包括有關每種ICT的一般使用的問題,體驗迴避問卷,五大人格特徵的簡要清單以及特定的問卷調查表。有問題地使用互聯網,移動電話和視頻遊戲。 相關分析和線性回歸分析表明,EA主要解釋了有關互聯網,手機和視頻遊戲上癮使用的結果,但不是以同樣的方式。 在性別方面,男孩對電子遊戲的使用比女孩更有問題。 關於人格因素,責任心與所有成癮行為有關。


網絡病理性購買是網絡成癮的一種特殊形式:基於模型的實驗研究。

公共科學圖書館之一。 2015 Oct 14;10(10):e0140296.

該研究旨在調查在線環境下病理性購買的脆弱性的不同因素,並確定在線病理性購買是否與特定的網絡成癮相似。 根據布蘭德(Brand)和同事的特定網絡成癮模型,潛在的易受傷害性因素可能包括購物的易感性以及特定的互聯網使用預期作為中介變量。 此外,根據成癮行為模型,線索誘發的渴望也應構成在線病理性購買的重要因素。 在這項研究中,通過對240名具有提示反應性範式的女性參與者進行調查,測試了理論模型,該模式由在線購物圖片組成,以評估購物的興奮性。 測量了渴望(提示反應模式之前和之後)和在線購物的期望。 使用強迫購買量表(CBS)和針對購物進行了修改的短互聯網成癮測試(s-IATshopping),篩選了病理性購買和在線病理性購買的趨勢。 結果表明,個人對購物的興奮性與在線病理性購買傾向之間的關係部分地由特定的互聯網用戶對在線購物的預期介導。 此外,渴望與在線病理性購買傾向相關,僅在在線病理性購買得分較高的個體中觀察到提示提示後的渴望增加。根據特定互聯網成癮模型,該研究確定了在線病理性購買的潛在脆弱性因素並建議潛在的相似之處。 渴望在網上進行病理性購買的個人渴望著重強調,這種行為值得在非物質/行為成癮內進行潛在的考慮。


青少年強制性互聯網使用的遺傳性(2015)

Addict Biol。 2015 Jan 13。 doi:10.1111 / adb.12218。

參與者形成了一個樣本,為遺傳分析提供信息,允許調查強制性互聯網使用中個體差異的原因。 儀器的內部一致性很高,子樣本(n = 1.6)中的902年測試 - 重測相關性為0.55。 CIUS分數隨年齡增長而略有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性別並未解釋CIUS分數的變化,因為CIUS的平均分數在男孩和女孩中是相同的。 然而,在特定互聯網活動上花費的時間各不相同:男孩花在遊戲上的時間更多,而女孩花在社交網站和聊天上的時間更多。

男孩和女孩的遺傳力估計值相同:CIUS評分中個體差異的48百分比受遺傳因素的影響。 剩餘的差異(52百分比)是由於家庭成員之間沒有共享的環境影響。


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與網絡成癮之間的關聯:系統評價和薈萃分析(2017)

BMC精神病學。 2017 Jul 19;17(1):260. doi: 10.1186/s12888-017-1408-x.

本研究旨在分析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與網絡成癮(IA)之間的關係。 在四個在線數據庫中進行了系統的文獻檢索,包括CENTRAL,EMBASE,PubMed和PsychINFO。 篩選測量IA和ADHD之間相關性的觀察性研究(病例對照,橫斷面和隊列研究)的合格性。 兩名獨立評審員根據預定的入選標準篩選每篇文章。 總共15研究(2隊列研究和13橫斷面研究)符合我們的納入標準,並包括在定量合成中。 使用RevMan 5.3軟件進行Meta分析。

發現IA和ADHD之間存在中度關聯。 患有IA的個體與更嚴重的ADHD症狀相關,包括綜合症狀總分,注意力不集中和多動/衝動性評分。 男性與IA相關,而年齡與IA之間無顯著相關性。

IA與青少年和年輕人中的ADHD呈正相關。 臨床醫生和家長應該更多地關注IA患者的ADHD症狀,並且監測患有ADHD的患者的互聯網使用也是必要的。


互聯網使用障礙和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的共病:兩項成人病例對照研究(2017)

J Behav Addict。 2017 Dec 1; 6(4):490-504。 doi:10.1556 / 2006.6.2017.073。

有充分的科學證據表明,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既是成年人成癮性疾病的預測因子,也是成癮性疾病的合併症。 這些協會不僅關注與物質相關的成癮,還關注賭博障礙和互聯網使用障礙(IUD)等行為成癮。 對於宮內節育器,系統評價已將ADHD確定為抑鬱症和焦慮症之外最常見的合併症之一。 然而,需要進一步理解兩種疾病之間的聯繫,以得出對特定治療和預防的影響。 在成人臨床人群中尤其如此,迄今為止對這些關係知之甚少。 本研究旨在根據一般假設進一步研究這一問題,即IUD與ADHD之間存在決定性的心理病理學和病因學交叉。

在大學醫院檢查了兩個病例對照樣本。 成人ADHD和IUD患者進行了全面的臨床和心理測量。 我們發現支持ADHD和IUD具有精神病理學特徵的假設。 在每組患者中,我們發現宮內節育器中合併ADHD的患病率很高,反之亦然。 此外,ADHD症狀與兩種樣本中的媒體使用時間和網絡成癮症狀呈正相關。


韓國青少年網絡成癮兒童與成人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症狀之間的關係(2017)

J Behav Addict。 2017 Aug 8:1-9。 doi:10.1556 / 2006.6.2017.044。

本研究旨在通過比較IA嚴重程度和兒童ADHD對IA年輕成人注意力不集中,多動和衝動的影響來分析這些可能的機制。 我們假設IA除了兒童期ADHD外可能與ADHD樣認知和行為症狀有關。

研究參與者包括61年輕男性成年人。 參與者接受了結構化面試。 通過自我評定量表評估IA,兒童和當前ADHD症狀以及精神病學共病症狀的嚴重程度。 通過分層回歸分析檢查IA和ADHD症狀嚴重程度之間的關聯。

分層回歸分析顯示,IA的嚴重程度顯著預測了ADHD症狀的大多數維度。 相比之下,兒童多動症預測只有一個維度。 IA中註意力不集中和多動症症狀的高度合併症不應僅由獨立的ADHD疾病來解釋,而應考慮與IA相關的認知症狀的可能性。 與過度和病理性互聯網使用相關的功能和結構性大腦異常可能與這些類似ADHD的症狀有關。 IA年輕成人的注意力不集中和多動症與IA的嚴重程度相比,與兒童ADHD相關。


學齡兒童網絡成癮和注意缺陷多動障礙(2015)

Isr Med Assoc J. 2015 Dec;17(12):731-4.

在過去十年中,兒童和青少年使用互聯網和電子遊戲的情況急劇增加。 兒童互聯網和視頻遊戲成癮的證據越來越多,由於其有害的身體,情感和社會後果而引起關注。 還有新的證據表明計算機和視頻遊戲成癮與註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之間存在關聯。

我們比較了50男性學齡兒童,平均年齡13歲,被診斷患有ADHD的50男性學齡兒童沒有註意力缺陷多動症,包括網絡成癮,網絡使用和睡眠模式。

患有ADHD的兒童在網絡成癮測試(IAT)上獲得較高分數,使用互聯網較長時間,並且比沒有註意力缺陷多動症的人晚睡。 這些發現表明ADHD,睡眠障礙和網絡/視頻遊戲成癮有關。


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和正常對照兒童網絡成癮研究(2018)

Ind Psychiatry J. 2018 Jan-Jun;27(1):110-114. doi: 10.4103/ipj.ipj_47_17.

目的是研究和比較ADHD與正常兒童之間的網絡成癮以及人口統計學與網絡成癮的關係。

這是一項橫斷面研究,包括100名50至50歲的兒童(8名ADHD病例和16名正常兒童,無任何精神疾病作為對照)。 使用了使用楊氏互聯網成癮測試(YIAT)的人口統計資料和互聯網使用情況的半結構形式備考。 使用SPSS 20進行統計分析。

多動症兒童的網絡成癮率為56%(其中54%的人患有“可能的網絡成癮”,2%的人具有“確定的網絡成癮”)。 這具有統計學意義(P <0.05),與正常兒童相比,只有12%的兒童有網絡成癮(所有12%的人都有“可能的網絡成癮”)。 與正常人相比,多動症兒童更容易患網絡成癮(比值為9.3),高出9.3倍。 隨著YIAT得分的提高,多動症兒童的平均互聯網使用時間顯著增加(P <0.05)。 與正常人相比,男性多動症兒童的網絡成癮發生率更高(P <0.05)。


患有自閉症譜系障礙和/或註意力缺陷多動障礙的日本青少年精神病診所樣本中的網絡成癮患病率:橫斷面研究(2017)

自閉症與發育障礙雜誌

現存的文獻表明,孤獨症譜系障礙(ASD)和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是網絡成癮(IA)的危險因素。 目前的橫斷面研究使用Young的網絡成癮測試,在日本精神病診所中探討了患有ASD和/或ADHD的132青少年中IA的患病率。 單獨患有ASD,單獨使用ADHD以及合併ASD和ADHD的青少年中IA的患病率分別為10.8,12.5和20.0%。 我們的研究結果強調了心理健康專業人員在精神科服務中看到患有ASD和/或ADHD的青少年時IA的篩查和乾預的臨床重要性。


社交技能缺陷及其與註意力缺陷/多動障礙青少年網絡成癮和活動的關係(2017)

J Behav Addict。 2017 Mar 1:1-9。 doi:10.1556 / 2006.6.2017.005

這項研究的目的是檢查社交技巧缺陷與網絡成癮和注意力缺乏/多動症(ADHD)青少年的活動之間的關聯以及這種關聯的主持人。 共有300名年齡在11至18歲之間的被診斷患有多動症的青少年參加了這項研究。 他們的互聯網成癮水平,社會技能缺陷,多動症,父母特徵和合併症進行了評估。 還檢查了參與者從事的各種Internet活動。

使用邏輯回歸分析檢查社交技能缺陷與網絡成癮和活動之間的關聯以及這些關聯的主持人。 在調整其他因素的影響後,社交技能缺陷與網絡成癮風險增加顯著相關。 社交技能缺陷也與互聯網游戲和看電影密切相關。


日本大學生網絡成癮和自我評估的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特徵(2016)

精神病學Clin Neurosci。 2016 Aug 30。 doi:10.1111 / pcn.12454。

網絡成癮(IA),也稱為互聯網使用障礙,在全世界都是一個嚴重的問題,特別是在亞洲國家。 學生中的嚴重IA可能與學業失敗,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和社交退縮形式有關,例如hikikomori。 在這項研究中,我們進行了一項調查,以調查大學生IA和ADHD症狀之間的關係。

在403名受試者中,有165名是男性。 平均年齡為18.4±1.2歲,平均IAT總得分為45.2±12.6。 一百四十八名受訪者(36.7%)是平均互聯網用戶(IAT <40),240名(59.6%)有可能上癮(IAT 40-69),15名(3.7%)有嚴重上癮(IAT≥70)。 在工作日平均上網時間為4.1±2.8小時/天,在周末為5.9±3.7小時/天。 女性主要將互聯網用於社交網絡服務,而男性則更喜歡在線遊戲。 ADHD屏幕陽性的學生在IAT上的得分明顯高於ADHD屏幕陰性的學生(50.2±12.9 vs 43.3±12.0)。


網絡成癮症狀與註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成人之間的衝動,孤獨,新奇尋求和行為抑制系統的關聯。 (2016)

精神病學 2016 Mar 31; 243:357-364。 doi:10.1016 / j.psychres.2016.02.020。

這項研究的目的是測試網絡成癮症狀與註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成人和非ADHD成人的衝動,孤獨,新奇尋求和行為抑制系統的關聯。 本研究共有146年齡在19和33年之間的成年人。 分層回歸分析的結果表明,衝動,孤獨和行為抑制系統是ADHD成人互聯網增加的重要預測因子。 更高的孤獨感與非ADHD組中更嚴重的因特網添加症狀顯著相關。


年輕人的網絡成癮(2014)

Ann Acad Med新加坡。 2014 Jul;43(7):378-82.

在我們精通技術的人群中,精神衛生專業人員看到越來越多的互聯網使用或網絡成癮的趨勢。 中國,台灣和韓國的研究人員在網絡成癮領域進行了廣泛的研究。 篩查工具可用於識別網絡成癮的存在及其程度。 網絡成癮常常與精神疾病相關,例如焦慮,抑鬱,行為障礙和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 需要在這一領域開展未來研究,以應對其不斷增長的趨勢,並儘量減少其對個人及其家庭的負面心理和社會影響。


網絡成癮症狀與註意力缺陷/多動障礙青少年焦慮,抑鬱和自尊的聯繫(2014)

Compr Psychiatry。 2014 Jun 12。 pii:S0010-440X(14)00153-9。

本研究的目的是檢查網絡成癮症狀的嚴重程度與焦慮的各種維度(身體焦慮症狀,危害避免,社交焦慮和分離/恐慌)和抑鬱症狀(抑鬱情緒,軀體症狀,人際關係問題)之間的關係。在台灣被診斷患有註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的青少年中,以及自尊心和自尊。

在287和11年齡之間被診斷患有ADHD的18青少年共參加了這項研究。 使用多元回歸分析檢查了網絡成癮症狀嚴重程度與焦慮和抑鬱症狀以及自尊之間的關係。

結果表明,MASC-T的身體症狀較高,傷害避免得分較低,CES-D的軀體不適/延遲活動得分較高,RSES的自尊得分較低,與較嚴重的網絡成癮症狀顯著相關。


青少年網絡成癮症狀的多維相關性與註意力缺陷/多動障礙(2014)

精神病學 2014 Nov 12。 pii:S0165-1781(14)00855-5。

本研究探討了被診斷患有ADHD的台灣青少年中網絡成癮症狀嚴重程度與強化敏感性,家庭因素,網絡活動和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症狀之間的關係。 診斷為ADHD且年齡在287和11年之間的18青少年共參加了這項研究。 評估了他們的網絡成癮症狀,ADHD症狀,強化敏感性,家庭因素以及參與者參與的各種互聯網活動的水平。

結果表明,對家庭關係的滿意度低是預測嚴重網絡成癮症狀的最強因素,其次是使用即時通訊,看電影,高行為方法系統(BAS)尋求樂趣和高行為抑制系統評分。

同時,低父親職業SES,低BAS驅動和在線遊戲也與嚴重的網絡成癮症狀顯著相關。


受抑制的抑制和工作記憶的反應 因特網青少年中的相關詞彙 因特網 :與註意力缺陷/多動障礙(2016)的比較

精神病學 2016 Jan 5。

已發現反應抑制和工作記憶功能的損傷與網絡成癮(IA)症狀和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症狀密切相關。 在這項研究中,我們檢查了具有IA,ADHD和共病IA / ADHD的青少年中兩種不同材料(互聯網相關和互聯網無關刺激)的反應抑制和工作記憶過程。

與NC組相比,具有IA,ADHD和IA / ADHD的受試者表現出受抑制的抑制和工作記憶。 此外,與互聯網無關的情況相比,IA和共病對像在停止信號任務期間停止試驗中與互聯網相關的情況表現更差,並且他們在互聯網相關情況下表現出更好的工作記憶。 2-Back任務。 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IA和IA / ADHD患者的抑制和工作記憶功能受損可能與特異性抑制不良有關。


網絡成癮與高中生樣本中的注意力缺陷有關但不是多動症(2014)

Int J Psychiatry Clin Pract。 2014 Oct 30:1-21。

在控制高中學生的互聯網使用特徵後,評估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症狀維度對網絡成癮(IA)的影響。 該研究由640學生(331女性,309男性)組成,範圍從14到19年齡。

根據邏輯回歸分析,注意力缺陷和玩網絡遊戲是兩性中IA的重要預測因素。 IA的其他預測因素包括:女性行為問題,每週互聯網總使用時間以及男性終身互聯網使用總量。 多動症和其他互聯網使用功能並未預測IA。


歐洲青少年的病理性互聯網使用:精神病理學和自毀行為(2014)

Eur Child Adolesc Psychiatry。 2014 Jun 3。

近年來,全球病理性互聯網使用率(PIU)和相關心理障礙的上升已引起相當大的關注。 為了獲得有關這種關係的循證知識,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調查11個歐洲國家的學校青少年PIU,精神病理學和自我毀滅行為之間的關係。 平均年齡:14.9。

結果顯示,自殺行為(自殺意念和自殺未遂),抑鬱,焦慮,行為問題和多動/注意力不集中是PIU的重要和獨立預測因素。


自我傷害及其與網絡成癮和網絡暴露於青少年自殺念頭的聯繫(2016)

J Formos Med Assoc。 2016 May 1。 pii:S0929-6646(16)30039-0。 doi:10.1016 / j.jfma.2016.03.010。

這項研究是對自我完成一系列在線問卷調查的學生的橫斷面調查,包括社會人口統計信息問卷,自殺問捲和SH,陳網絡成癮量表(CIAS),患者健康問卷(PHQ-9),多維度支持量表(MDSS),羅森伯格自尊量表(RSES),酒精使用障礙識別測試 - 消費(AUDIT-C)和藥物濫用問卷。

共有2479名學生完成了問卷(答复率= 62.1%)。 他們的平均年齡為15.44歲(範圍為14-19歲;標準差為0.61),並且大多數為女性(n = 1494; 60.3%)。 上一年SH的患病率為10.1%(n = 250)。 在參與者中,有17.1%的人有網絡成癮(n = 425),有3.3%的人有互聯網上的自殺內​​容(n = 82)。 在分層邏輯回歸分析中,在控制性別,家庭因素,暴露於現實生活中的自殺念頭,抑鬱症,酒精/煙草使用後,網絡成癮和網絡暴露於自殺念頭都與SH風險增加顯著相關。並發自殺,以及感知的社會支持。


網絡成癮與大學生認知風格,人格和抑鬱的關係(2014)

Compr Psychiatry。 2014可能是6。 pii:S0010-440X(14)00112-6。 doi:10.1016 / j.comppsych.2014.04.025。

結果表明,有52(7.2%)學生患有網絡成癮。 成癮組中男性37(71.2%),女性15(28.8%)。 癮君子群體的BDI,DAS-A完美主義態度需要得到批准。根據多元二元Logistic回歸分析,男性,互聯網使用時間長短,抑鬱和完美主義態度已成為預測網絡成癮的指標。 已經發現,即使控制了抑鬱,性別,互聯網持續時間,完美主義態度也是互聯網成癮的預測因素。


焦慮症治療網絡成癮:治療方案和涉及藥物治療和改良認知行為治療的結果前的初步(2016)

JMIR Res Protoc。 2016 Mar 22; 5(1):e46。 doi:10.2196 / resprot.5278。

沉迷於互聯網的個人通常患有合併症的精神病。 恐慌症(PD)和廣泛性焦慮症(GAD)是普遍存在的精神障礙,對患者的生命造成巨大損害。 這項開放試驗研究描述了涉及藥物治療和改良認知行為治療(CBT)的39例焦慮症和網絡成癮(IA)患者的治療方案。
治療前,焦慮水平提示嚴重焦慮,平均得分為34.26(SD 6.13)。 但是,治療後的平均得分為15.03(SD 3.88)(P <.001)。 從治療前的67.67(SD 7.69)(顯示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到治療後的37.56(SD 9.32)(P <.001),表明中等互聯網使用率,互聯網平均成癮評分顯著提高。 關於IA與焦慮之間的關係,得分之間的相關性為724。


約旦大學生網絡成癮的流行及其與心理困擾及應對策略的關係。

堅持精神病護理。 2015 Jan 30。 doi:10.1111 / ppc.12102。

本研究的目的是衡量約旦大學生網絡成癮(IA)的流行程度及其與心理困擾和應對策略的關係。 一個描述性的橫截面相關設計與約旦587大學學生的隨機樣本一起使用。 使用感知壓力量表,應對行為量表和網絡成癮測試:

IA的患病率為40%。 IA與學生之間的高度精神痛苦有關。 使用解決問題的學生更有可能體驗到較低的IA水平。


社交媒體和視頻遊戲上癮使用與精神疾病症狀之間的關係大規模橫斷面研究。

Psychol Addict Behav。 2016 Mar;30(2):252-262.

在過去的十年中,對“上癮的技術行為”的研究已大大增加。 研究還表明,技術成癮性使用與精神病合併症之間有很強的聯繫。 在本研究中,有23,533名成年人(平均年齡35.8歲,年齡在16至88歲之間)參加了一項在線橫斷面調查,該調查旨在調查人口統計學變量,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的症狀,強迫症(強迫症(OCD),焦慮和抑鬱可以解釋兩種現代在線技術的成癮性使用(即與負面結果相關的強迫性和過度使用)的差異:社交媒體和視頻遊戲。 成癮技術使用的症狀與精神障礙症狀之間的相關性都是積極且顯著的,包括兩種成癮性技術行為之間的弱相關性。 年齡似乎與這些技術的成癮性成反比。 男性與電子遊戲的成癮性顯著相關,而女性與社交媒體的成癮性顯著相關。 單身與令人上癮的社交網絡和視頻遊戲都呈正相關。 分層回歸分析表明,人口統計學因素解釋了成癮技術使用中11%至12%的差異。 心理健康變量解釋了方差的7%至15%。 該研究極大地增加了我們對心理健康症狀及其在現代技術成癮性使用中的作用的理解,並建議將互聯網使用障礙(即“網絡成癮”)的概念作為統一的構想是不正確的。


網絡成癮與精神病合併症之間的關聯:薈萃分析(2014)

BMC精神病學 2014, 14:183  doi:10.1186/1471-244X-14-183

對橫斷面,病例對照和隊列研究進行Meta分析,研究IA與精神病合併症之間的關係。 一世網絡成癮與酒精濫用,注意力缺陷和多動,抑鬱和焦慮顯著相關。


壓力調節父母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與青少年互聯網使用問題之間的關係(2015)

J Adolesc Health。 2015 Mar;56(3):300-6.

基於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PIU)的問題行為和減壓理論的理論框架,本研究旨在調查父母PIU與青少年PIU之間的關係,同時考慮到年輕人的壓力水平。

在具有可用信息的總1,098父母和青少年對偶中,263青少年(24.0%)和62父母(5.7%)可以被分類為因特網的中度和嚴重問題用戶。 有一個重要的父母和青少年PIU關係; 然而,這種關係受到青少年壓力狀態的不同影響。 結果的直接影響是,還應評估父母的互聯網使用,並將其作為青少年治療制度的一部分.Adolescents; Dyad研究; 網絡成癮; 父母; 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 強調


過度在線使用是媒介還是活動的功能? 實證研究(2014)

J Behav Addict。 2014 Mar; 3

該研究的目的是尋求更好地了解在線媒體或在線活動在過度在線使用方面是否更為重要。 目前尚不清楚那些在互聯網上花費過多時間的人是否從事普通互聯網,或者過度使用互聯網是否與特定活動有關。

這些結果表明,在互聯網活動上花費的時間不是隨機的和/或概括的,而是更加集中。 一個因特網上的一個或多個特定行為的吸引或成癮可能是尋求更好地理解在線環境中過度的人類行為的更好方法。


數字媒體對健康的影響:兒童的觀點(2015年)

國際公共衛生局。 2015 Jan 20。

在9個歐洲國家(N = 16)對9至368歲的兒童進行了焦點小組和訪談。

在這項研究中,兒童報告了一些生理和心理健康問題,但沒有表明網絡成癮或過度使用。 身體健康症狀包括眼睛問題,頭痛,不進食和疲倦。 對於心理健康症狀,兒童報告了在線事件,攻擊性和睡眠問題的認知顯著性。 有時他們在使用技術後30分鐘內報告了這些問題。 這表明更短的時間使用可能會引起一些兒童自我報告的健康問題。

家長和老師也應被告知與兒童平均使用技術有關的可能的身心健康問題。


埃及zagazig大學生使用適應不良和令人上癮的互聯網(2017)

(2017)。 歐洲精神病學, 41,S566-S567。

互聯網的使用在全球範圍內廣泛增長 青少年對互聯網使用問題(PIU)的擔憂日益增加。 在大學生中,過度使用互聯網會對他們的人際關係和學業成績產生不利影響。估計Zagazig大學生中PIU的患病率,並確定社會人口學與互聯網相關因素和PIU之間可能存在的關聯。

一項橫斷面研究包括來自Zagazig大學各個學院的732本科學生,年齡為17-34歲。 隨機選擇參與者,並使用網絡成癮測試(IAT)評估其互聯網使用和濫用情況,以及社會人口統計學和互聯網相關因素的半結構化問卷。

在37.4%的受訪者中發現了適應不良的互聯網使用,並且在4.1%的受訪者中發現了令人上癮的互聯網使用。 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PIU的預測因素是:全天使用互聯網,每天使用互聯網花費的小時數,使用互聯網的天數/週,使用多種設備訪問互聯網,以及在室內和互聯網上訪問互聯網戶外。

這是埃及大學PIU的首次流行研究。 PIU在大學生中很常見。 解決這個問題及其預測因素最終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和成績。


病理性互聯網使用在歐洲青少年中崛起。

J Adolesc Health。 2016 Jun 3。 pii:S1054-139X(16)30037-4。

使用了在五個歐洲國家(愛沙尼亞,德國,意大利,羅馬尼亞和西班牙)於2009/2010年和2011/2012年進行的兩個大型跨區域,校本研究的可比數據。 年輕人的診斷問卷被用來評估PIU的患病率。

這兩個樣本的比較提供了證據,表明在德國以外的地區,PIU的患病率呈上升趨勢(4.01%-6.87%,優勢比= 1.69,p <.001)。 與有關互聯網可訪問性的數據進行比較表明,青少年PIU的患病率上升可能是互聯網可訪問性增加的結果。

我們的研究結果是第一個證實歐洲青少年PIU升高的數據。 他們明確要求進一步努力實施和評估預防性干預措施。


通過橫斷面JOITIC研究(2016)在青少年中使用信息和通信技術的問題

BMC Pediatr。 2016 Aug 22;16(1):140. doi: 10.1186/s12887-016-0674-y.

目標是確定因使用信息通信技術(如互聯網,移動電話和視頻遊戲),參加強制性中等教育(西班牙語ESO)的青少年和檢查相關因素的普遍性。 5538學生在VallèsOccidental地區(西班牙巴塞羅那)的28學校註冊了一到四年的ESO。

從5,538和12年齡的20青少年收集調查問卷(總反應的77.3%),48.6%是女性。 在13.6%的被調查個體中觀察到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 在2.4%中使用手機有問題,在6.2%中在視頻遊戲中使用有問題。 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與女學生,煙草消費,暴飲暴食的背景,大麻或其他藥物的使用,學習成績差,家庭關係差以及計算機的密集使用有關。 與使用移動電話有關的因素包括其他藥物的消費以及這些設備的大量使用。 電子遊戲使用的頻繁問題與男學生,其他藥物的消費,學習成績差,家庭關係差以及大量使用這些遊戲有關。


中國智能手機用戶對社交網站成癮的心理風險因素(2014)

J Behav Addict。 2013 Sep; 2(3):

研究結果顯示,那些在SNS上花費更多時間的人也報告了更高的成癮傾向。 這項研究的結果表明,與人口統計數據相比,心理因素可以更好地解釋澳門中國智能手機用戶對SNS的成癮傾向。 三種心理危險因素是網絡自我效能感低,預期結果良好,衝動性狀高。


互聯網和PC成癮對塞浦路斯青少年學校表現的影響(2013)

Stud Health Technol通知。 2013; 191:90-4。

數據來自高中一年級和四年級的青少年學生群體的代表性樣本。 總樣本為2684學生,48.5%為男性,51.5為女性。 研究材料包括擴展的人口統計數據和互聯網安全調查問卷 楊氏診斷問卷(YDQ),青少年計算機成癮測試(ACAT). 結果表明,塞浦路斯人口與希臘其他希臘語人口的成癮統計數據相當; 15.3%的學生被分類為因YDQ分數而上癮的網絡,而16.3%被PC歸咎於他們的ACAT分數。

青少年的父母心理健康和網絡成癮(2014)

Addict Behav。 2014 Nov 1; 42C:20-23。 doi:10.1016 / j.addbeh.2014.10.033。

本研究旨在探討青少年父母心理健康,尤其是抑鬱症與網絡成癮(IA)之間的關係。

招募了總共1098父母和子女雙方,並對調查作出回應,提供可用信息。 對於IA,263(24.0%)學生可被歸類為中度至重度IA的風險。 關於父母的6%(n = 68),4%(n = 43)和8%(n = 87)分別處於中度至重度抑鬱,焦慮和壓力的風險中。 回歸分析結果表明,在調整潛在的混雜因素後,中度至重度父母抑鬱與青少年IA之間存在顯著相關性。 另一方面,沒有觀察到父母焦慮和壓力與兒童IA之間的關聯。

結果表明,父母的心理健康,尤其是抑鬱症與其子女的IA狀態之間存在顯著的關係。 這些結果對青少年網絡成癮的治療和預防有直接影響。


鼻咽癌的臨床特徵和診斷確診 網際網路 在中國武漢的中學生(2014)

精神病學Clin Neurosci。 2014 Jun;68(6):471-8. doi: 10.1111/pcn.12153.

在所有1076受訪者中(平均年齡15.4±1.7年; 54.1%男孩),12.6%(n = 136)符合IAD的YIAT標準。 臨床訪談確定了136學生的網絡成癮,並確定了20學生(IAD組的14.7%)合併精神疾病。 多項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男性,在7-9級,父母之間的關係差,自我報告的抑鬱評分較高,與IAD的診斷顯著相關。


台灣青少年自殺與網絡成癮和活動之間的聯繫(2013

Compr Psychiatry。 2013 27月

這項橫斷面研究的目的是研究台灣青少年代表性人群中自殺意念與網絡成癮和互聯網活動的關係。9510 12-18年齡的青少年學生在台灣南部採用分層隨機抽樣策略進行選擇並完成問卷調查。  在控制了人口特徵,抑鬱,家庭支持和自尊的影響後,網絡成癮與自殺意念和自殺企圖顯著相關。   在線遊戲,MSN,在線搜索信息和在線學習與自殺意念的風險增加有關。 雖然在線遊戲,聊天,看電影,購物和賭博與自殺未遂風險增加有關,但觀看在線新聞與降低自殺未遂風險有關。

評論:即使在控制抑鬱,自尊,家庭支持和人口統計學之後,研究發現網絡成癮與自殺意念和嘗試之間存在相關性。


前體或後遺症:網絡成癮患者的病理性疾病(2011)

PLoS ONE 6(2):e14703。 DOI:10.1371 / journal.pone.0014703

本研究旨在評估病理性疾病在網絡成癮中的作用,並確定IAD中的病理問題,以及探討成癮前網絡成癮者的心理狀態,包括可能引發網絡成癮的病理特徵。 59學生通過Symptom CheckList-90進行測量 在他們沉迷於互聯網之前和之後.

在網絡成癮之前收集的症狀清單-90數據和網絡成癮後收集的數據的比較說明了網絡成癮患者中病理性疾病的作用。 在成為沈迷於互聯網之前,強迫性維度被發現異常。 成癮後,觀察到抑鬱,焦慮,敵意,人際關係敏感和精神病的維度顯著更高,表明這些是網絡成癮的結果.

在研究期間,軀體化,偏執觀念和恐懼焦慮的維度沒有改變,這表明這些維度與網絡成癮無關。 結論: 我們找不到網絡成癮症的可靠病理預測因子。 網絡成癮可能在某些方面給吸毒成癮者帶來一些病理問題。

評論:一項獨特的研究。 在第一年的大學生之後,確定發展網絡成癮的百分比,以及可能發生的風險因素。 獨特的方面是研究對像在註冊大學之前沒有使用過互聯網。 難以置信。 僅僅一年的學校,一小部分被歸類為網絡成癮者。 那些在網絡成癮程度較高的人群中,他們的焦慮抑鬱和敵意得分較低。 關鍵是網絡成癮 造成 行為改變。 從研究中:

  • 在成癮之後,觀察到抑鬱,焦慮,敵意,人際關係敏感和精神病的維度得分顯著更高,這表明這些是網絡成癮的結果。
  • 我們找不到網絡成癮症的可靠病理預測因子。 網絡成癮可能在某些方面給吸毒成癮者帶來一些病理問題。

土耳其大學學生網絡成癮嚴重程度與註意力缺陷多動障礙症狀的關係; 人格特質,抑鬱和焦慮的影響(2014)

Compr Psychiatry。 2014 Apr;55(3):497-503. doi: 10.1016/j.comppsych.2013.11.01

這項研究的目的是調查網絡成癮(IA)與註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症狀的關係,同時控制土耳其大學生的人格特質,抑鬱和焦慮症狀的影響。

根據IAS,參與者分為三組,即中度/高度,輕度和無IA組。 組的比率分別為19.9%,38.7%和41.3%。

即使在控制土耳其大學生中人格特質,抑鬱和焦慮症狀的影響之後,ADHD症狀的嚴重程度也預測了IA的嚴重程度。 具有嚴重ADHD症狀,特別是多動/衝動症狀的大學生可能被認為是IA的風險組.


電針結合心理干預對網絡成癮患者焦慮狀態和血清NE含量的影響(2008)

中國真酒。 2008 Aug;28(8):561-4.

觀察電針(EA)對網絡成癮(lAD)的治療效果,初步探討其作用機制。

將47例TAD患者隨機分為心理治療組和EA加心理治療組。 Ť 觀察治療前後LAD評分,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分,漢密爾頓焦慮量表評分(HAMA)和血清去甲腎上腺素(NE)含量的變化。 EA +心理治療組總有效率91.3%,心理治療組總有效率59.1%,電針配合心理干預可明顯改善焦慮狀態,其機制可能與體內NE的降低有關。


屏幕文化:對ADHD的影響(2011)

Atten Defic Hyperact Disord。 2011 Dec;3(4):327-34.

兒童對包括互聯網和視頻遊戲在內的電子媒體的使用已急劇增加,每天約3小時在普通人群中平均使用。 一些孩子無法控制自己的互聯網使用,從而導致人們對“網絡成癮”的研究日益增多。 本文的目的是回顧關於ADHD的研究,ADHD是互聯網成癮和遊戲的風險因素,其複雜性以及尚待解決的研究和方法論問題。

之前的研究表明,人群中的網絡成癮率高達25%,並且與使用時間相比,它更容易與精神病理學相關聯。 各種研究證實,精神疾病,特別是ADHD與過度使用有關,ADHD的嚴重程度與使用量特別相關。 花在這些遊戲上的時間也可能會加劇ADHD症狀, 如果不是直接然後通過浪費在更具發展挑戰性的任務上的時間。

評論:ADHD與過度使用有關,可能會加重症狀


網絡成癮女大學生的人格障礙(2016)

J Nerv Ment Dis。 2016 Jan 5。

具有IA的男性表現出較高的自戀PD頻率,而與沒有IA的女性相比,具有IA的女性表現出更高的邊界,自戀,迴避或依賴性PD的頻率。 網絡成癮者中PD的高發率可能與特定PD精神病理學的核心特徵有關。 IA個體中PD頻率的性別差異提供了理解網絡成癮者PD的精神病理學特徵的指示。


日本大學生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與精神症狀之間的關聯(2018)

精神病學Clin Neurosci。 2018 Apr 13。 doi:10.1111 / pcn.12662。

最近,關於互聯網使用的不利影響的研究變得越來越重要。 但是,目前關於日本年輕人互聯網使用情況的數據不足,因此我們針對日本大學生進行了一項調查,以研究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情況(PIU)。 我們還調查了PIU和多種精神病症狀之間的關係。

在日本的五所大學進行了紙質調查。 受訪者被要求使用網絡成癮測試(IAT)填寫有關其互聯網依賴性的自我報告量表。 還根據各自的自我報告收集睡眠質量,ADHD傾向,抑鬱和焦慮症狀數據。

1336響應和1258包含在分析中。 38.2%的參與者被歸類為PIU,61.8%被歸類為非PIU。 我們發現日本年輕人的PIU患病率很高。 預測PIU的因素有:女性,年齡較大,睡眠質量差,ADHD傾向,抑鬱和焦慮。


塞浦路斯青少年網絡成癮行為的預測因素和心理社會影響(2014)

Int J Adolesc Med Health。 2014月6。

在塞浦路斯青少年的隨機樣本(n = 805)中應用橫斷面研究設計(平均年齡:14.7年).

在研究人群中,臨界上癮互聯網使用(BIU)和上癮互聯網使用(AIU)的流行率分別為18.4%和2%。 患有BIU的青少年同時出現異常同伴關係,出現問題,多動和情緒症狀的可能性增加。 青少年AIU與異常行為,同伴問題,情緒症狀和多動症顯著相關。 BIU和AIU的決定因素包括訪問互聯網以檢索性信息和參與具有金錢獎勵的遊戲.

結論: BIU和AIU都與青少年中明顯的行為和社會適應不良有關。


注意力缺陷多動症狀和網絡成癮(2004)

精神病學Clin Neurosci。 2004 Oct;58(5):487-94.

這項研究的目的是評估注意力缺陷多動/衝動症狀與網絡障礙之間的關係。 與非ADHD組相比,ADHD組的網絡成癮評分較高。 因此,在ADHD症狀水平與兒童網絡成癮嚴重程度之間存在顯著關聯。 此外,目前的研究結果表明,在註意力不集中和多動 - 衝動性領域存在ADHD症狀可能是網絡成癮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

評論:網絡成癮與ADHD密切相關


對立違抗性障礙/行為障礙共現會增加患有註意力缺陷多動障礙的青少年網絡成癮的風險(2018)

J Behav Addict。 2018 Jun 5:1-8。 doi:10.1556 / 2006.7.2018.46。

目的本橫斷面研究的目的是評估患有註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的青少年臨床樣本中網絡成癮(IA)的流行程度,並檢測共同發生的對立違抗障礙/行為的調節作用ADHD和IA之間關聯的疾病(ODD / CD)。

方法研究組由119青少年受試者組成,他們被連續轉診至診所為ADHD的門診。 基於Turgay DSM-IV的兒童和青少年破壞性行為障礙篩查和評定量表(T-DSM-IV-S)由父母完成,並且要求受試者完成因特網成癮量表(IAS)。

結果IAS結果表明參與者(n = 63.9)的76%落入IA組。 IA的程度與多動/衝動症狀相關,但與註意力不集中症狀無關。 與僅ADHD組(沒有合併的ODD / CD)相比,ADHD + ODD / CD受試者在IAS上得分顯著更高。

結論由於患有ADHD的青少年患IA的風險很高,早期IA檢測和乾預對該組非常重要。 此外,患有ADHD + ODD / CD的青少年可能比僅ADHD組的青少年更容易感染IA,並且可能需要更仔細地評估IA。


土耳其大學學生網絡成癮嚴重程度與註意力缺陷多動障礙症狀的關係; 人格特質,抑鬱和焦慮的影響(2013)

Compr Psychiatry。 2013 Nov 27。 pii:S0010-440X(13)00350-7。 doi:10.1016 / j.comppsych.2013.11.018。

這項研究的目的是調查網絡成癮(IA)與註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症狀的關係,同時控制土耳其大學生的人格特質,抑鬱和焦慮症狀的影響。

即使在控制土耳其大學生中人格特質,抑鬱和焦慮症狀的影響之後,ADHD症狀的嚴重程度也預測了IA的嚴重程度。 具有嚴重ADHD症狀,特別是多動/衝動症狀的大學生可能被認為是IA的風險組。


韓國男性青少年互聯網濫用與互聯網依賴的合併症和行為方面的差異(2014)

精神病學調查。 2014 Oct; 11(4):

本研究根據男性青少年網絡成癮的嚴重程度檢查了精神病合併症和行為方面的差異。 來自首爾四所中學和高中的115名青少年參加了這項研究。 根據精神科醫生的診斷訪談,受試者被分為非成癮者,虐待者和依​​賴組。

精神病合併症分佈在濫用和依賴組中顯著不同,特別是在註意力缺陷多動障礙和情緒障礙項目方面。 非吸毒者和虐待組之間的七個項目存在顯著差異,但濫用和依賴組中的受試者之間沒有差異。 在濫用和依賴組之間的三個項目中觀察到顯著差異,但非吸毒者和濫用組之間沒有顯著差異。 在行為方面,依賴組中濫用,性和社交興趣行為減少的得分最高,非吸毒組最低。 然而,人際關係減少的行為方面沒有顯示出群體之間的這種差異。


網絡成癮的高風險及其與10(th)級青少年終身物質使用,心理和行為問題的關係。 (2014)

Psychiatr Danub。 2014 Dec;26(4):330-9.

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的45學區的15學校進行的橫斷面在線自我報告調查。 在10月4957和12月10之間研究了2012 2012(th)級學生的代表性樣本。

參與者被分為兩組:HRIA(15.96%)和網絡成癮風險較低的組。 男性的HRIA率更高。 研究結果表明,HRIA與學校的負面後果,煙草,酒精和/或藥物的終生使用,自殺念頭,自我傷害和違法行為有關。


網絡成癮中的功能失調抑制控制和衝動(2013)

精神病學 2013 Dec 11。 pii:S0165-1781(13)00764-6。

IA組表現出比健康對照組更多的性狀衝動。 他們在追求新奇和避免傷害方面的得分也更高。 在計算機化停止信號測試中,IA組比健康對照組表現更差,這是對抑制功能和衝動性的測試; 其他神經心理學測試沒有出現組間差異。

IA組的抑鬱和焦慮得分較高,自我指導和合作能力較低。 總之,IA患者表現出衝動性作為核心人格特質和神經心理功能。


網絡成癮是一種與病態賭博不同的精神病理狀態嗎? (2014)

Addict Behav。 2014 Mar 3。 pii:S0306-4603(14)00054-9。 doi:10.1016 / j.addbeh.2014.02.016。

行為成癮觀點表明,網絡成癮(IA)和病態賭博(PG)可能具有與物質依賴相似的特徵。

.儘管IA和PG在抑鬱,焦慮和全球功能水平方面與對照組有顯著差異,但兩個臨床組顯示出不同的氣質,應對和社交模式。 特別是IA患者與PG患者相比,表現出更嚴重的心理和行為脫離與重要的人際關係障礙相關。 這兩個臨床小組分享了一種衝動的應對策略和社會情感障礙。

儘管IA和PG患者表現出相似的臨床症狀,但與PG狀況相比,IA病症的特徵在於更相關的精神,行為和社會脫離。


網絡暴露對網絡成癮者的不同心理影響(2013)

公共科學圖書館之一。 2013;8(2):e55162. doi: 10.1371/journal.pone.0055162.

該研究探討了互聯網暴露對網絡成癮者和低互聯網用戶的情緒和心理狀態的直接影響。 參與者接受了一系列心理測試,以探索網絡管理,情緒,焦慮,抑鬱,精神分裂和自閉症特徵的水平。 然後他們接受了15分鐘的互聯網接觸,並重新測試了情緒和當前的焦慮情緒。

網絡成癮與長期抑鬱,衝動性不合格和自閉症特徵有關。 與低互聯網用戶相比,高互聯網用戶在互聯網使用後的情緒也明顯下降。

接觸互聯網對網絡成癮者情緒的直接負面影響可能會增加那些試圖通過重新參與互聯網使用來減少低情緒的人的使用。

同樣, 已經發現暴露於有問題行為的對象會減少情緒 [26]特別是在 個人沉迷於色情[5], [27]。 因為使用互聯網的這兩個原因(即賭博和色情)與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密切相關 [2], [3], [14],很可能這些因素也可能導致網絡成癮 [14].

實際上,有人認為,參與問題行為的這種負面影響本身可能會產生進一步參與這些高概率問題行為,企圖逃避這些負面情緒 [28]. 結果顯示,互聯網曝光對“網絡成癮者”的積極情緒產生了顯著的負面影響。

T他的影響已經在“網絡成癮”的理論模型中被提出[14], [21] 就色情攝影對網絡性癮者的負面影響而言,也有類似的發現[5],這可能暗示 這些成癮之間的共性。 值得建議的是這個對情緒的積極影響可以被認為類似於戒斷效應,根據成癮分類的需要提出

評論:研究人員發現情緒明顯下降 使用後平行成癮戒斷。


網絡成癮的青少年是否容易受到攻擊性行為? 臨床合併症對網絡成癮青少年攻擊性可預測性的中介作用(2015)

Cyber​​psychol Behav Soc Netw。 2015 Apr 22。

之前的研究報導了侵略與網絡成癮(IAD)之間的關聯,這也與焦慮,抑鬱和衝動有關。 然而,迄今尚未明確證明侵略與IAD之間的因果關係。 基於Y-IAT確定了三組:通常的用戶組(n = 487,68.2%),高風險組(n = 191,26.8%)和網絡成癮組(n = 13,1.8%) )。 數據顯示攻擊和IAD之間存在線性關聯,因此一個變量可以由另一個變量預測。 目前的研究結果表明,患有IAD的青少年似乎比正常青少年具有更積極的傾向。 如果更具侵略性的人臨床上容易上網,那麼早期的精神病干預可能有助於預防IAD。


互聯網病理性使用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響:一項前瞻性研究(2010)

Arch Pediatr Adolesc Med。 2010 Oct;164(10):901-6.

研究互聯網的病理使用對中國青少年心理健康,包括焦慮和抑鬱的影響。 據推測,互聯網的病理性使用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是有害的。一項前瞻性研究,來自人群的隨機生成隊列。

13和18年齡之間的青少年。

在調整潛在的混雜因素後,對於那些在病理學上使用互聯網的人來說,抑鬱症的相對風險是那些沒有表現出目標病態互聯網使用行為的人的21 / 2倍。 觀察到互聯網的病理使用與隨訪焦慮之間沒有顯著關係。

結果表明,最初沒有心理健康問題但在病理學上使用互聯網的年輕人可能會因此而患上抑鬱症。 這些結果對預防青年人的精神疾病有直接影響,特別是在發展中國家。

據推測,互聯網的病理性使用不利於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因此廣泛和病態地使用互聯網的年輕人會增加焦慮和抑鬱的風險。

評論:一項針對互聯網用戶的罕見研究。本研究發現,互聯網使用導致青少年抑鬱症。


互聯網濫用者與抑鬱狀態相關聯但不是抑鬱症狀(2013)

精神病學Clin Neurosci。 2013 Dec 8。 doi:10.1111 / pcn.12124

本研究調查了三個問題:(i)互聯網濫用者是否表現出抑鬱狀態而沒有抑鬱特徵; (ii)互聯網濫用和抑鬱之間共有哪些症狀; (iii)互聯網濫用者的個性特徵。

年齡為58-18年齡的99名男性和24女性參與者使用Chen Internet Addiction Scale進行篩選。

在抑鬱症和網絡濫用症狀的比較中, 結果發現,高風險的互聯網濫用參與者與抑鬱症有一些共同的行為機制,包括失去興趣的精神症狀,攻擊性行為,抑鬱情緒和內疚感。 高風險互聯網濫用參與者可能更容易受到暫時抑鬱狀態的影響,但不是永久性抑鬱特徵。

評論:網絡成癮與抑鬱狀態有關,但與慢性抑鬱無關。 這意味著互聯網使用可能是抑鬱症的原因。 這表明抑鬱症不是預先存在的疾病


印度青少年網絡成癮的發生率和決定因素(2017年)

印度社區衛生雜誌, 29(1),89-96。

目標:確定Aligarh學校青少年網絡成癮的流行程度,並衡量網絡成癮與研究參與者的社會人口統計數據之間的關聯。

材料和 方法:這項橫斷面研究是在Aligarh的學校進行的。 1020參與者通過多階段抽樣技術選出,該技術與每個班級的學生人數成比例。 數據收集使用包括Young的20項目因特網成癮測試(IAT)的問捲進行。

成績:關於35.6%的學生有網絡成癮。 男性(40.6%)顯著(p = 0.001)比女性(30.6%)更加沉迷於互聯網。 在雙變量分析中,發現家庭中較高年齡組(17-19年),男性和網絡訪問的網絡成癮概率明顯較高。


網絡成癮及其與高中生的關聯:來自印度艾哈邁達巴德的初步研究(2013)

Asian J Psychiatr。 2013 Dec;6(6):500-5. doi: 10.1016/j.ajp.2013.06.004.

網絡成癮(IA)是一個即將到來且研究較少的精神病學實體,尤其是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 這是第一次在印度學校的11th和12th學生中學習IA,並發現其與社會教育特徵,互聯網使用模式和心理變量(即抑鬱,焦慮和壓力)的相關性。

艾哈邁達巴德六所英語中學的61名學生參加了比賽,其中完成表格的552(88.9%)進行了分析。 六十五(11.8%)學生有IA; 它是通過在線時間,社交網站和聊天室的使用以及焦慮和壓力的存在來預測的。 年齡,性別和自評學業表現並未預測IA。 IA與抑鬱,焦慮和壓力之間存在強烈的正相關關係。

IA可能是相關的臨床構建,甚至在發展中國家也需要廣泛的研究。 所有患有抑鬱,焦慮和壓力的高中生必須接受IA篩查,反之亦然。


印度東北地區醫學生網絡成癮患病率,危險因素和不良影響的橫斷面研究。

Prim Care Companion CNS Disord。 2016 Mar 31; 18(2)。 doi:10.4088 / PCC.15m01909。

橫斷面研究樣本包括來自Silchar醫學院和醫院(印度阿薩姆邦Silchar)的188名醫學生。 學生在收到簡短說明後,填寫了為該研究創建的社會人口統計學表格和互聯網使用調查表,以及Young的20項互聯網成癮測試。 在10年2015月的XNUMX天內收集了數據。

在188名醫學生中,有46.8%的人有網絡成癮的風險增加。 被發現風險增加的人具有較長的互聯網暴露時間,並且始終處於在線狀態。 同樣,在這個群體中,男人更傾向於發展在線關係。 過度使用Internet也導致大學學習成績低下,並感到情緒低落,焦慮和沮喪。

網絡成癮的不良影響包括退出現實生活中的關係,學術活動的惡化以及情緒低落和緊張。 非學術目的的互聯網使用在學生中越來越多,因此迫切需要在機構層面進行嚴格的監督和監督。 應通過提高認識活動向學生及其家長強調沉迷於互聯網的可能性,以便在個人和家庭層面實施干預和限制。


韓國互聯網用戶之間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與分離的關係(2016)

精神病學 2016 Apr 30;241:66-71.

該研究調查了韓國互聯網用戶中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PIU)模式,以調查PIU與分離經驗之間的關聯。 通過在線小組調查,招募了20和49年之間的五百八十名參與者。 使用PIU作為因變量的邏輯回歸分析,我們觀察到PIU的參與者更可能與酒精相關的行為或問題,更高水平的感知壓力和分離經歷。

參與者在韓語版本的“離婚經歷量表”上的得分與PIU的嚴重程度呈正相關。 與未分離的PIU患者相比,患有PIU和分離的患者比未感染PIU的患者俱有更嚴重的PIU和更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


Facebook對醫科大學生生活的影響(2013)

Int Arch Med。 2013 Oct 17;6(1):40.

這是一項在2012年2012月至18年25月期間在陶氏健康科學學院進行的橫斷面,觀察性和問卷調查研究。參與者年齡在20.08-XNUMX歲之間,平均年齡為XNUMX歲。

青少年願意為了娛樂和娛樂而犧牲自己的健康,社交生活,學習或者使用Facebook後獲得的滿足感。 我們在研究中觀察到的是,儘管我們的大多數受試者都表現出多種Facebook成癮跡象,但他們沒有意識到,即使他們意識到自己也不想退出Facebook,即使他們想退出,他們也可以沒錯我們的觀察結果表明,大多數用戶上癮。


渴望Facebook? 對在線社交網絡的行為上癮及其與情緒調節缺陷的關聯(2014)

癮。 2014 Aug 29。 doi:10.1111 / add.12713。

針對本科生的橫斷面調查研究。 使用協方差的單變量和多變量分析檢查了無序的在線社交網絡使用,網絡成癮,情緒調節缺陷和酒精使用問題之間的關聯。 本科學生(n = 253,62.8%女性,60.9%白色,年齡M = 19.68,SD = 2.85),主要代表目標人群。 回應率為100%。

9.7%的受訪者表示存在混亂的在線社交網絡使用習慣,並且與年輕互聯網成癮測驗的得分顯著正相關,而情緒調節和飲酒困難更大。 在線社交網站的使用可能會讓人上癮。 藥物濫用和依賴的改進措施適用於評估無序的在線社交網絡使用。 無序的在線社交網絡使用似乎是一組情緒調節技能差的症狀的一部分,並且對物質和非物質成癮的敏感性增加.


建模有問題的Facebook使用:突出情緒調節和在線社交互動偏好的作用(2018)

Addict Behav。 2018 Dec; 87:214-221。 doi:10.1016 / j.addbeh.2018.07.014。

當前在文獻中缺少經過驗證的Facebook使用問題(PFU)的理論模型。 Caplan(2010)提出的廣義問題互聯網使用(PIU)的認知行為模型可能為理解社交網站的問題使用提供概念基礎。 本研究旨在通過測試廣義PIU模型在PFU上下文中的可行性,從而有助於對PFU概念化的討論。 對815個意大利年輕人進行了意大利語版“問題Facebook使用量表”(PFUS;包括五個子量表,即對在線社交互動的偏好– POSI,情緒調節,認知專注,強迫使用和負面結果)。 使用結構方程建模分析來測試理論模型。 POSI成為Facebook使用情緒調節和自我調節不足的積極預測因素。 使用Facebook進行情緒調節是自我調節不足的積極預測。 自我調節不足是Facebook使用負面結果的積極預測。 值得注意的是,自我調節Facebook使用的困難與使用Facebook進行情緒調節的關係更大,而不是與在線社交互動的偏好有關。 同樣,使用Facebook進行情緒調節似乎比對在線社交互動的偏好對PFU的負面結果影響更大。 獲得的結果支持在PFU的背景下廣義PIU模型的可行性,並表明情緒調節能力可能是預防和治療PFU的潛在目標。


青少年沈重的社交網絡帶來的負面影響:害怕失踪的中介作用(2017)

J Adolesc。 2017 Feb; 55:51-60。 doi:10.1016 / j.adolescence.2016.12.008。

社交網站(SNS)對青少年尤其具有吸引力,但也表明這些用戶在過度使用這些網站時可能會遭受負面的心理後果。 我們分析了對失踪的恐懼(FOMO)和SNS使用強度的作用,以解釋通過移動設備使用SNS的精神病理症狀和負面後果之間的聯繫。 在一項在線調查中,1468和16之間的18講西班牙語的拉丁美洲社交媒體用戶完成了醫院焦慮和抑鬱量表(HADS),社交網絡強度量表(SNI),FOMO量表(FOMO)和關於通過移動設備使用SNS(CERM)的負面後果的調查問卷。 使用結構方程模型,發現FOMO和SNI都介導了精神病理學和CERM之間的聯繫,但是通過不同的機制。 此外,對於女孩來說,情緒低落似乎會引發更高的SNS參與。 男孩,焦慮會引發更高的SNS參與。


社交網站 - 成癮者(2014)的注意力偏差

酒精。 2014 Sep; 49 Suppl 1:i50。

大量研究表明,上癮的個體具有與成癮受試者相關的注意偏倚,然而,對注意偏倚和網絡成癮之間的關係知之甚少。 在這項研究中,我們調查了社交網站(SNS) - 被發現的個體是否表現出對SNS相關圖片的注意偏差。

t檢驗的結果顯示,SNS成癮組在500 ms(t(45)= 2.77,p <.01)的情況下表現出對SNS刺激的注意偏見,而在5000 ms(t(45)=)的情況下則沒有。 22,ns),與非SNS成癮組相比。 該結果表明SNS成癮個體在註意力捕獲期間對SNS相關刺激具有註意偏倚以及其他成癮性疾病或依賴性(例如酒精或尼古丁依賴性)。


縱向研究表明,青春期上癮的互聯網使用與成年早期的大量飲酒和吸煙有關(2016)

Acta Paediatr。 2016 Dec 15。 doi:10.1111 / apa.13706。

這項縱向研究調查了青春期上癮互聯網使用與成年早期大量飲酒和吸煙之間的關聯。 我們專注於來自韓國青年小組研究的中學生,他們是16的2003:不喝酒的1,804和不吸煙的2,277。 多變量邏輯分析調查了16時代的互聯網使用之間的關係,關於位置,花費的時間和使用的原因,以及20時代的飲酒和吸煙。

在16時代使用互聯網進行聊天,遊戲和成人網站與20時代的大量飲酒有顯著關聯。 作為16年齡的互聯網使用地點的網吧與20時代的吸煙行為有關。 該研究證實了16年齡段上癮使用互聯網與20年齡期間大量飲酒和吸煙之間存在顯著關聯。 研究結果證明了上癮的互聯網使用的負面影響,這是青少年面臨的最大問題之一。


之間的關聯 網際網路 韓國青少年過度使用和侵略(2013)

Pediatr Int。 2013 Jun 30。 doi:10.1111 / ped.12171。

韓國的高中生共有2,336(男孩,57.5%;女孩,42.5%)完成了結構化問卷。 嚴重程度 網際網路 過度使用是通過Young's評估的 網際網路 試驗。

分類為嚴重成癮者和中度成癮者的男孩比例分別為2.5%和53.7%。 對於女孩,相應的比例分別為1.9%和38.9%. 這項研究表明 網際網路 過度使用與青少年的攻擊密切相關。


智能手機的開發和驗證 庫存(SPAI)(2014)

公共科學圖書館之一。 2014 Jun 4; 9(6):e98312。 doi:10.1371 / journal.pone.0098312。

本研究的目的是根據智能手機的特殊功能開發自我管理的量表。 證明了智能手機成癮清單(SPAI)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從12月283到7月2012招募了總共2013參與者以完成一組問卷。 有260男性和23女性,年齡22.9±2.0年。 進行了探索性因子分析,內部一致性測試,測試再測試和相關性分析,以驗證SPAI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綜上所述, 該研究的結果證明SPAI是一種有效且可靠的自我管理篩查工具,可用於識別智能手機成癮。 DSM中與物質相關和成癮性疾病的一致分類意味著智能手機成癮中“成癮”的屬性相同。


網絡成癮概述(2014)

酒精。 2014 Sep; 49 Suppl 1:i19。

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或互聯網成癮通常被視為無法控制互聯網的使用,這最終會涉及一個人生活中的心理,社會,學術和/或專業問題。 Internet的功能失常與各種不同的活動有關,例如網絡性,在線賭博,在線視頻遊戲或社交網絡參與,因此強調了這種有問題的行為在各個人中可能採取截然不同的形式,不應被視為同類構造。


德國代表性青少年樣本中病理性互聯網使用的流行情況:潛在概況分析的結果(2014)

精神病理學。 2014 Oct 22。

背景: 在幾個工業國家,病理性互聯網的使用越來越重要。抽樣和方法:我們調查了一份代表性的德國1,723青少年配額樣本(14-17歲)和1護理員。 我們進行了潛在的概況分析,以確定病理性互聯網使用的高風險組。

結果: 總體而言,有3.2%的樣本構成了使用病理性互聯網的個人檔案。 與其他已發表的研究相反,潛在特徵分析的結果不僅通過對年輕人的自我評估,而且通過看護人的外部評價得到了驗證。。 除了病理性互聯網使用外,高風險群體的家庭功能和生活滿意度水平較低,家庭互動中存在較多問題。


互聯網過度使用與青少年心理健康之間的關係(2013)

護理健康科學。 2013 Aug 29。 doi:10.1111 / nhs.12086。

本研究在完成74,980韓國青少年風險行為網絡調查的2010韓國中學生和高中生的全國代表性樣本中檢查了影響網絡成癮水平和心理健康的因素。 潛在的網絡成癮和網絡成癮的流行率分別為14.8%和3%。

報告自殺意念,抑鬱情緒,中度或更高主觀壓力,中度或更多幸福或從事有問題的物質使用的男孩和女孩的潛在網絡成癮的比值比更高。 網絡成癮高風險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不佳。


芬蘭青少年的互聯網使用和成癮:15-19years。 (2014)

J Adolesc。 2014 Feb;37(2):123-31. doi: 10.1016/j.adolescence.2013.11.008.

這項研究結合定性和定量研究,調查了芬蘭青少年(n = 475)中的互聯網使用情況。 在使用因特網成癮測試(Young,1998a,1998b)評估ternet使用。 根據測試分數將數據分為三個部分:普通用戶(14.3%),輕度過度用戶(61.5%)和中度或嚴重過度用戶(24.2%)。

由於使用互聯網的缺點,學生報告說這是耗時的,並導致心理,社會和身體傷害和上學不良。 發現了網絡成癮的四個因素,其中兩個因素發現了女性和男性之間的統計差異。


在患有顳下頜關節紊亂的智能手機上癮的青少年中存在改變的顱頸部姿勢和活動性。

J Phys Ther Sci。 2016 Jan;28(2):339-46.

智能手機被青少年和成人廣泛用於各種目的。 由於青少年比成年人更積極地使用智能手機,他們更容易沉迷於智能手機。 此外,過度使用智能手機可能會導致各種心理和身體症狀。

頭影測量分析顯示兩組靜息位置的顱頸角度無顯著差異。 然而,使用傾角儀進行的測量顯示,在使用智能手機時,頸部姿勢明顯彎曲,智能手機上癮青少年的頸部運動範圍縮小。 顳下頜關節紊亂的臨床特徵表明,智能手機上癮的青少年更常出現肌肉問題。


網絡成癮和青少年(2014)


病理性互聯網使用與共病精神病理學之間的關聯:系統評價(2013)

精神病理學。 2013; 46(1):1-13。 doi:10.1159 / 000337971。 Epub 2012 Jul 31。

本系統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確定和評估PIU與共病精神病理學之間相關性的研究。

大多數研究是在亞洲進行的,包括橫截面設計。 Ťwenty文章符合預設的包含和排除標準; 75%報告PIU與抑鬱,57%與焦慮,100%與ADHD症狀,60%與強迫症狀和66%與敵意/攻擊性顯著相關。 沒有研究報告PIU與社交恐怖症之間存在關聯。

大多數研究報告男性的PIU發病率高於女性。 PIU與抑鬱之間存在最強的相關性; 最弱的是敵意/侵略。

ADHD的抑鬱和症狀似乎與PIU具有最顯著和一致的相關性。 據報導,所有年齡組的男性關聯度都較高。


土耳其大學學生網絡成癮風險的嚴重程度及其與邊緣人格特徵,童年創傷,分離經歷,抑鬱和焦慮症狀嚴重程度的關係(2014)

精神病學 2014 Mar 3。

本研究的目的是調查土耳其大學生網絡成癮(IA)風險與邊緣人格特徵,兒童創傷,分離經歷,抑鬱和焦慮症狀的嚴重程度之間的關係。 共有271土耳其大學生參加了這項研究。

T高IA風險組的學生率為19.9%(n = 54),輕度IA風險組為38.7%(n = 105),無IA風險組為41.3%(n = 112)。

單變量協方差分析 表明邊緣人格特徵,情緒虐待,抑鬱和焦慮症狀的嚴重程度是IAS評分的預測因子,而性別對IAS評分沒有影響。 在童年創傷類型中,情緒虐待似乎是IA風險嚴重程度的主要預測因素。 邊緣人格特徵預測了IA風險的嚴重程度以及土耳其大學生的情緒虐待,抑鬱和焦慮症狀。


邊緣人格症狀與網絡成癮的關係:心理健康問題的中介作用(2017)

J Behav Addict。 2017 Aug 29:1-8。 doi:10.1556 / 2006.6.2017.053。

目的–研究邊緣人格症狀與網絡成癮之間的關係,以及兩者之間心理健康問題的中介作用。 方法–總共招募了500名台灣大學生,並使用Chen網絡成癮量表對網絡成癮的症狀進行了評估,使用了台灣版的《邊界症狀列表》對邊緣人格症狀進行了評估,並使用了症狀清單中的四個分量表來評估了心理健康問題。 90修訂量表(人際關係敏感性,抑鬱,焦慮和敵意)。 SEM分析表明,假設模型中的所有路徑都很重要,表明邊緣人格症狀直接與網絡成癮的嚴重程度直接相關,而與通過增加心理健康問題的嚴重程度與網絡成癮的嚴重程度間接相關。


歐洲青少年互聯網使用問題,社會人口統計學變量與肥胖之間的聯繫(2016)

Eur J Public Health。 2016 Apr 25。 pii:ckw028。

兒童和青少年的超重仍然是重要且令人擔憂的全球公共衛生問題。 隨著青少年上網時間的增加,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PIU)可能導致負面的健康後果。 這項研究旨在檢查歐洲七個國家青少年的PIU與青少年超重/肥胖之間的關係,並評估歐洲青少年成癮行為網絡(EU NET ADB)調查(www.eunetadb.eu)中記錄的人口統計學和生活方式因素的影響。 。

在七個歐洲國家(德國,希臘,冰島,荷蘭,波蘭,羅馬尼亞和西班牙)進行了一項針對14至17歲青少年的學校橫斷面調查。 匿名自填問卷包括社會人口統計學數據,互聯網使用特徵,學業成績,家長控制和網絡成癮測試。 通過邏輯回歸分析研究超重/肥胖與潛在風險因素之間的關聯,從而允許複雜的樣本設計。

研究樣本由年齡為10-287年的14 17青少年組成。 12.4%超重/肥胖,14.1%呈現出功能失調的互聯網行為. 希臘的超重/肥胖青少年比例最高(19.8%),荷蘭最低(6.8%)。 男性性別[比值比(OR)= 2.89,95%CI:2.46-3.38],社交網站的使用較多(OR = 1.26,95%CI:1.09-1.46)和居住在希臘(OR = 2.32,95% CI:1.79-2.99)或德國(OR = 1.48,95%CI:1.12-1.96)與超重/肥胖的高風險獨立相關。 更多的兄弟姐妹(OR = 0.79,95%CI:0.64-0.97),更高的學校成績(OR = 0.74,95%CI:0.63-0.88),更高的父母教育(OR = 0.89,95%CI:0.82- 0.97)和荷蘭居民(OR = 0.49,95%CI:0.31-0.77)獨立預測超重/肥胖的風險較低。


中國中小學生網絡成癮:一項具有全國代表性的樣本研究。 (2013)

Cyber​​psychol Behav Soc Netw。 八月2013 24.

數據來自中國國家兒童研究中心(NCSC),該研究從中國24,013個省的100個縣招募了31名四年級至九年級學生。

總樣本中網絡成癮的流行率為6.3%,互聯網用戶中的流行率為11.7%。 在互聯網用戶中,男性(14.8%)和農村學生(12.1%)報告的網絡成癮多於女性(7.0%)和城市學生(10.6%)

在考慮互聯網使用的位置和目的時,網絡成癮者的百分比在通常在網吧衝浪(18.1%)和玩網絡遊戲(22.5%)的青少年中最高。


強制性互聯網使用與實質之間的並發和預測關係:利用中國和美國職業高中學生的調查結果(2012)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 2012 Mar; 9(3):660-73。 Epub 2012 2月23。

目的: 強制性互聯網使用(CIU)越來越成為過程成癮之間的研究領域。 方法: 。 路徑分析適用於 檢測CIU水平的基線和一年隨訪測量,30天吸煙和30天暴飲暴食之間的並發和預測關係. 結果:

(1)CIU與基線時的物質使用沒有正相關。

(2)基線CIU與女性,但不是男性學生的物質使用變化之間存在正向預測關係。

(3)在女性而非男性學生中也發現了CIU和物質使用的並髮變化之間的關係。

(4)基線物質使用並未預測CIU從基線到1年隨訪的增加。

結論:雖然發現CIU與物質使用有關,但這種關係並不總是積極的.

評論:這項研究發現強迫性互聯網使用與物質使用之間沒有關聯。 這與經常說的關於網絡成癮一定是由於先前存在的條件或僅在具有“成癮者的大腦”的人中發生的條件的理論不一致。


網絡成癮(2012)[芬蘭語文章]

Duodecim. 2012;128(7):741-8.

網絡成癮被定義為互聯網的不受控制和有害使用, 其中有三種形式:遊戲,各種性活動以及過度使用電子郵件,聊天或短信。 一些研究發現濫用酒精和其他物質,抑鬱症和其他健康問題與網絡成癮有關。 在男孩和男人中,抑鬱症可能更多地是成癮的後果而非其原因。 多動症似乎是發展這種疾病的重要背景因素。

評論:首先,他們得出結論,網絡成癮表現為3種形式,其中之一是性活動。 其次,他們發現抑鬱症是由網絡成癮引起的,而不是由網絡成癮引起的。 至於注意力缺陷多動症,我們已經看到許多從色情成癮中康復的人的注意力下降或緩解。


青少年互聯網用戶中網絡成癮的流行及其與壓力性生活事件和心理症狀的關聯(2014)

Addict Behav。 2014 Mar;39(3):744-7.

青少年中的網絡成癮(IA)是全世界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 青少年互聯網用戶的網絡成癮率為6.0%。 Logistic回歸分析表明,在控制人口學特徵後,人際關係問題和學校相關問題以及焦慮症狀的壓力因素與IA顯著相關。


五年內日本成年人網絡成癮的變化:兩項主要調查結果(2014)

酒精。 2014 Sep; 49 Suppl 1:i51。

假設日本有網絡成癮者(IA)的人數迅速增加,但實際情況並不為人所知。  我們的第一次調查是在2008進行的,受試者是7,500男性和女性。 我們的第二次調查是在2013進行的,受試者是7,052人。 B在兩項調查中,通過分層兩階段隨機抽樣從日本的整個成年人群中選擇受試者。

在第一次調查中,51%回复說他們使用了互聯網,20%在IAT上得分為40或更高。 我們估計具有IA趨勢的adullts的數量 在日本是2.7百萬。 問題用戶在年輕一代中更為普遍,並且往往具有更高的教育水平。 第二項調查顯示IA的患病率高於第一次調查。 我們估計日本IA傾向的adullts數量為4.21百萬。


土耳其網絡成癮門診就診的男性患者的抑鬱,孤獨,憤怒行為和人際關係風格(2014)

Psychiatr Danub。 2014 Mar;26(1):39-45.

“互聯網成癮”是過度使用計算機,會干擾一個人的日常生活。 我們設計本研究旨在評估抑鬱,孤獨,憤怒和人際關係風格對網絡成癮的預測作用,並建立模型。這項研究的結果表明,“網絡使用時間”和STAXI“憤怒”分量表是網絡成癮的預測因素。 當臨床醫生懷疑互聯網過度使用時,對互聯網使用的監管可能會有所幫助。 用於表達憤怒的精神病治療和專注於感受驗證的治療可能是有用的。


一般人群樣本中的網絡成癮與人格障礙之間的關聯(2016)

J Behav Addict。 2016 Dec;5(4):691-699. doi: 10.1556/2006.5.2016.086.

橫斷面分析數據基於德國子樣本(n = 168; 86男性; 71符合IA的標準),互聯網人口過度使用的水平從普通人群樣本中升高(n = 15,023)。 使用綜合國際診斷訪談的結構和DSM-5中建議的互聯網游戲障礙標準,通過全面的標準化訪談對IA進行了評估。 衝動性,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和自尊由廣泛使用的問捲進行評估。 與沒有IA的參與者(29.6%; p <.9.3)相比,患有IA的參與者的人格障礙發生率更高(001%)。


與網絡成癮患者和酒精依賴患者之間的攻擊性相關的共同心理特徵(2014)

安根精神病學。 2014 Feb 21;13(1):6.

網絡成癮(IA)被認為是行為成癮之一。 儘管已經提出常見的神經生物學機制是行為成癮和物質依賴的基礎,但很少有研究直接比較IA與物質依賴性,如酒精依賴(AD)。

我們比較了IA,AD和健康對照(HC)患者的人格五因素模型,以及沖動,憤怒表達和情緒,以探索與侵略相關的心理因素。

與HC組相比,IA和AD組顯示出較低水平的適應性和較高水平的神經質,衝動和憤怒表達,這是與攻擊相關的特徵。 成癮組表現出較低的外向性,開放性和盡責性,並且比HC更具抑鬱和焦慮,IA和AD症狀的嚴重程度與這些類型的精神病理學正相關。

IA和AD在性格,氣質和情感方面相似,並且具有可能導致攻擊性的共同特徵。


伊斯法罕大學,伊朗,2010學生對網絡成癮對一些精神症狀的影響。 (2012)

Int J Prev Med。 2012 Feb;3(2):122-7.

本研究旨在探討網絡成癮對大學生某些精神症狀的影響。 這項橫斷面研究是在伊朗伊斯法罕大學通過配額抽樣選出的250學生中進行的。 結論: 參與心理健康領域的精神病學家和心理學家需要充分了解心理問題 由於 網絡成癮,如焦慮,抑鬱,攻擊,工作和教育不滿.

評論:來自該研究:“由於網絡成癮而引起的問題,例如焦慮,沮喪,攻擊性以及工作和教育上的不滿。” 相關不等於因果關係,但我們看到諸如抑鬱和焦慮之類的症狀通過色情成癮的康復而緩解


意大利高中生樣本中的述情障礙,焦慮,抑鬱和網絡成癮嚴重程度的關係(2014)

ScientificWorldJournal。 2014; 2014:504376。

我們旨在評估網絡成癮(IA)嚴重程度是否與高中生的述情障礙評分相關,同時考慮到性別差異的作用以及焦慮,抑鬱和年齡的可能影響。 該研究的參與者是來自意大利南部兩個城市的三所高中招募的600學生(年齡從13到22; 48.16%女孩).

該研究的結果顯示,IA評分與述情障礙評分相關,超過負面情緒和年齡的影響。 具有病理水平的述情障礙的學生報告的IA嚴重程度得分較高。 特別是,結果顯示,識別感受的困難與IA嚴重程度的較高得分顯著相關。


網絡成癮的衝動:與病態賭博的比較(2012)

Cyber​​psychol Behav Soc Netw。 2012 Jun 4。

網絡成癮被認為與不良的衝動控制有關。 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較那些患有網絡成癮的人的特質衝動與患有病態賭博的人的特質衝動。 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那些患有網絡成癮的人表現出特質衝動性水平的增加,這與被診斷患有病理性賭博的患者相當。

此外,網絡成癮的嚴重程度與網絡成癮患者的特質衝動程度呈正相關。 這些結果表明,網絡成癮可以概念化為衝動控制障礙,而特質衝動性是網絡成癮易受攻擊的標誌。

評論:在新的DSM5中,病理性賭博將歸為成癮。 這項研究得出的結論是,網絡成癮者的衝動與已經發展為“官方成癮”的衝動相比。


網絡成癮(2014)引起的戒斷性精神病一例

精神病學調查。 2014 Apr;11(2):207-9. doi: 10.4306/pi.2014.11.2.207.

與物質使用障礙相似,患有網絡成癮症(IAD)的患者表現出過度使用,耐受和戒斷症狀。 我們報告了一例患有戒斷性精神病的患者,除了常見的戒斷症狀如躁動和煩躁外,還表現出妄想性妄想和紊亂行為。

使用抗精神病藥物(喹硫平達到800 mg),他的精神病症狀迅速消退,治療四天后,他不再出現精神病的跡象。 該病例報告表明,在長期過度使用互聯網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短暫的精神病,而IAD下的中心病變更可能是一種上癮而非衝動控制。


與問題賭博和互聯網依賴相關的心理因素的共性(2010)

過度使用互聯網的最常用的概念方法是作為一種行為成癮,類似於病態或問題賭博。 為了有助於將互聯網依賴理解為類似問題賭博的混亂,目前的研究旨在研究問題賭博與互聯網依賴之間的關係以及與問題賭博相關的心理因素與互聯網依賴研究的相關程度。 。

研究結果顯示,報告問題賭博和互聯網依賴的人群之間沒有重疊,但患有這些疾病的人報告的心理狀況相似。 雖然需要復制更大的社區樣本和縱向設計, 這些初步調查結果表明,問題賭博和互聯網依賴可能是具有共同潛在病因或後果的單獨疾病.

評論:研究發現“問題賭博和對互聯網的依賴可能是具有共同的潛在病因或後果的獨立疾病。”


Facebook使用與大學生網絡使用問題的關係(2012)

Cyber​​psychol Behav Soc Netw。 2012 Jun;15(6):324-7.

Facebook和其他在線社交網站的普及導致了對使用的潛在風險的研究,包括網絡成癮。 之前的研究報告稱,8百分比和50百分比的大學生報告的問題與網絡成癮一致。 本科生(N = 281,女性佔72%)完成了一系列自我報告措施,包括互聯網成癮測試。 當前的研究結果表明,相當一部分學生遇到與互聯網使用相關的問題,而使用Facebook可能會加劇與網絡成癮相關的症狀的嚴重性

評論:頗有以下主張:“以前的研究報告說,大約有8%至50%的大學生報告了與網絡成癮相符的問題” 對於網絡成癮來說,它是面向女性的Facebook,針對男性的遊戲,還是針對兩者的色情內容?


互聯網使用,Facebook入侵和抑鬱:橫斷面研究的結果。

Eur Psychiatry。 2015可能是8。 pii:S0924-9338(15)00088-7。

我們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研究互聯網使用,抑鬱和Facebook入侵之間的潛在關聯。 共有672位Facebook用戶參與了這一橫斷面研究。 我們的結果提供了更多證據,證明以分鐘,性別和年齡為單位的每日Internet使用時間也是Facebook入侵的預測因素:可以通過男性,年輕人和大量在線時間來預測Facebook入侵。 根據這項研究,有可能得出這樣的結論:某些人口統計數據(例如年齡,性別或上網時間等變量)可能有助於概述可能會上癮的用戶的概況。臉書


網絡成癮:患病率和風險因素:印度矽谷班加羅爾大學生的橫斷面研究(2015)

印度J公共衛生。 2015 Apr-Jun; 59(2):

互聯網是一種廣泛使用的工具,已知可以助長成癮行為,並且在不久的將來,在像印度這樣的快速發展的國家,網絡成癮可能會成為一個重大的公共衛生問題。 這項橫斷面研究旨在估計印度班加羅爾市大學生網絡成癮的患病率,了解模式和評估網絡成癮的風險因素。

這項針對16-26歲大學生的研究(平均值±SD 19.2±2.4年),與 女性代表性略高(56%), 確定34% 和8%  作為輕度和中度網絡成癮的學生.


一群醫科學生的網絡成癮:橫斷面研究(2012)

尼泊爾Med Coll J. 2012 Mar;14(1):46-8.

互聯網用於教育,娛樂和通信的用途日益增加。 然而,剝削和成癮導致學業成績和情緒平衡受損的可能性不容否認,特別是在年輕人群中。

該研究旨在衡量一組醫學生的網絡成癮程度。 Young開發的網絡成癮測試問卷用於評估輕度,中度和重度成癮。 在研究人群中(n = 130,年齡19-23年), 40%有輕度成癮。 分別在41.53%和3.07%中發現中度和重度成癮.

該研究顯示,24%經常和19.2%總是發現自己使用互聯網的時間超過了他們的計劃或想法。

在31.53%的參與者中發現深夜上網導致睡眠剝奪。

其中近四分之一(25.38%)偶爾試圖減少他們在互聯網上花費的時間但卻失敗了,而31.53%有時會在被剝奪互聯網訪問權時感到煩躁不安。

評論:在尼泊爾的醫學生中,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是有道理的


手動短期治療互聯網和電腦遊戲成癮(STICA)的效果:隨機對照試驗的研究方案。 (2012)

試驗。 2012 Apr 27; 13(1):43。

在過去幾年中,過度的互聯網使用和計算機遊戲大幅增加。 突出,情緒改變,耐受,戒斷症狀,衝突和復發已被定義為科學界的網絡成癮(IA)和計算機成癮(CA)的診斷標準。 儘管越來越多的人尋求幫助,但沒有確定療效的具體治療方法。 根據Block [6],IA /計算機遊戲成癮(CA)的三個子類型(過度遊戲,性關注和電子郵件/文本消息)有四個共同的組成部分:(a)過度使用(以及失去感覺時間或基本驅動的無知);

(b)取款(例如,當訪問計算機被阻止時,緊張,憤怒,激動和/或抑鬱;

(c)容忍度(增加計算機設備的使用或複雜程度); 和

(d)負面影響(例如成績/表現不佳,疲勞,社會孤立或衝突)。 突出,情緒改變,耐受,戒斷症狀,衝突和復發是IA和CA的額外診斷標準 [7]。

上癮的個體越來越多地被過度的行為所吸引,生活在情感和認知上全神貫注於應用(例如電腦遊戲),需要越來越多的時間來調節他的情緒狀態。 實證研究[4,8,9]已經證明IA / CA [10,11]的症狀複合物符合物質紊亂的標準。

神經生物學研究的結果已經確定了IA / CA中與物質濫用相當的神經生理機制(酒精[12]和大麻成癮[13])。 患有CA和IA的患者越來越多地尋求成癮諮詢[14]的幫助,因為嚴重的負面心理社會後果(社會,工作/教育,健康)已經記錄在案,伴隨著高度精神錯綜合[15-19。

評論:這項研究描述了3類別的網絡成癮:過度遊戲,性關注和電子郵件/短信。


希臘青少年學生兩年內網絡成癮的演變:父母聯繫的影響(2012)

Eur Child Adolesc Psychiatry。 2012 Feb 4。

我們展示了整個青少年學生群體的橫斷面研究結果 年齡12-18 關於互聯網濫用,父母聯繫和父母在線安全實踐,科斯島及其父母的看法。  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在這一人群中,網絡成癮增加了,而這些人群在多年前的2初始調查中沒有採取任何預防措施來對抗這種現象。

這種增長與互聯網可用性的增加並行。 與他們自己的孩子估計相比,父母傾向於低估計算機參與的程度。 互聯網瀏覽的父母安全措施只有很小的預防作用,不能保護青少年免受網絡成癮. 與網絡成癮最相關的三項在線活動是觀看在線色情,在線賭博和在線遊戲。

評論:說網絡成癮正在增長並與可用性的增加相關聯。 與網絡成癮最相關的三項在線活動正在觀看 在線色情內容,在線賭博和在線遊戲。


大學生人格,防禦方式,網絡成癮與精神病理學的關係(2014)

Cyber​​psychol Behav Soc Netw。 2014 Sep 16。

本研究的目的是評估大學生樣本中人格,防禦方式,網絡成癮(IAD)和精神病理學之間的任何潛在聯繫。 使用偏最小二乘(PLS)方法測試的路徑模型 表明學生使用的防禦方式和某些人格特質(衝動,感覺尋求,神經質/焦慮和攻擊 - 敵意)有助於預測IAD的變異性,IAD反過來預測明顯精神病理學的變異性。


青少年抑鬱症狀和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從認知 - 行為模型(2014)分析縱向關係

Cyber​​psychol Behav Soc Netw。 2014 Nov;17(11):714-719.

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抑鬱症狀的存在與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的各種組成部分之間的時間和互惠關係(即,對在線關係的偏好,使用互聯網進行情緒調節,缺乏自我調節,以及負面結果的表現)。

因此,採用縱向設計,兩次以1年間隔分開。 樣本由。組成 699青少年(61.1%女孩)在13和17年齡之間.

結果表明,1時期的抑鬱症狀預示著1年後對在線關係,情緒調節和負面結果的偏好增加。 反過來,1時間的陰性結果預測2時抑鬱症狀會增加。


離線青少年和成人樣本互聯網問題三因素模型的確定。 (2011)

Cyber​​psychol Behav Soc Netw。 2011 Jun 28。 匈牙利布達佩斯。

數據來自438高中生(44.5男孩百分比; 平均年齡:16.0年; 以及963成年人(49.9男性百分比;平均年齡:33.6年;標準差= 11.8年)。 所進行的分析結果不可避免地支持原始的三因子模型而不是可能的單因素解決方案。 使用潛在輪廓分析, 我們確定了11成人百分比和18百分比的青少年用戶,其特點是有問題的使用。

評論:研究發現,在18%的青少年中,互聯網使用存在問題-在超過一半的女孩中! 如果樣本全部是男性,那會是什麼?


巴黎學生在線強迫性購買的特徵(2014)

Addict Behav。 2014 Aug 6;39(12):1827-1830.

通過關注(i)流行率,(ii)與其他成癮的相關性,(iii)獲取途徑的影響,(iv)購物到互聯網的動機和(v)財務和耗時,更好地了解其臨床方面後果。 橫斷面研究。 200學生分別在巴黎狄德羅大學的兩個不同中心。

在線強迫性購買的流行率為16.0%,而網絡成癮的流行率為26.0%。 我們發現與網絡依賴,酒精或煙草使用障礙沒有顯著關係。 

在線強迫性購買似乎是一種獨特的行為障礙,具有失去控制和動機的特定因素,以及整體財務和耗時的影響。 需要更多的研究來更好地表徵它。


重疊不同的成癮,包括酒精,煙草,互聯網和賭博(2014)

酒精。 2014 Sep; 49 Suppl 1:i10。

受試者是從整個隨機選擇的日本成年人 日本。 調查問卷包括酒精依賴,尼古丁依賴,網絡成癮,賭博成癮的篩選測試。 結果與2008全國調查結果進行了比較。

在所有成癮行為中,男性的成癮率高於女性。 對於男性來說,最普遍的情況只是酒精使用障礙,其次是賭博成癮,僅限尼古丁依賴,僅限網絡成癮。 對於女性來說,最普遍的情況是互聯網,其次是賭博成癮,僅限酒精使用障礙,僅限尼古丁依賴。 男性和女性的四種成癮行為之間的關聯模式是不同的。 在女性中發現了四種相加行為之間的顯著關聯,而在男性中,網絡成癮僅與尼古丁成癮相關,而與其他行為無關。


智能手機成癮的運動康復(2013)

J鍛煉康復。 2013 Dec 31;9(6):500-505.

推出智能手機後的網絡成癮正在變得嚴重。 因此,本文試圖勾畫出各種成癮治療,然後檢查運動康復的可行性。 沉迷於互聯網或智能手機的原因是個性化的個人角色與個人心理和情感因素以及他們周圍的社會環境因素有關。 我們已經證明,由於2不同的成癮導致2可辨別的方法:這是行為治療和補充治療。


上網的大學生在上網時減少行為抑制量表和行為方法量表(2014)

亞太精神病學。 2014可能是27。 doi:10.1111 / appy.12135。

該研究的目的是比較在線和離線交互之間的強化敏感性。 還評估了性別,網絡成癮,抑鬱和在線遊戲對線上和線下強化敏感度差異的影響。

結果表明,在線交互時的增強靈敏度低於離線交互時的增強靈敏度。 有網絡成癮的大學生上網後BIS和BAS的得分比其他人低。 較高的獎勵和厭惡敏感度與網絡成癮的風險相關。

在線尋求樂趣可能有助於維持網絡成癮。 這表明增強敏感性在上線後會發生變化,並有助於網絡成癮的風險和維護。


家庭因素與家庭因素之間的雙向關聯 因特網 未來調查中的青少年(2014)

精神病學Clin Neurosci。 2014可能是19。 doi:10.1111 / pcn.12204。

共有2293級7青少年參加了這項研究。 我們通過1年的隨訪評估了他們的網絡成癮,家庭功能和家庭因素。
在前瞻性調查中,父母間衝突在一年後的前向回歸分析中預測了網絡成癮的發生率,其次是不與母親一起生活,並且允許使用互聯網超過每天2小時 由父母或照顧者(AIU> 2H)。 Ť父母之間的衝突和AIU> 2H也可以預測女孩的發病率。 父母和家人不關心的APGAR得分預測了男孩網絡成癮的發生率。


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福祉,自尊和自我控制:來自中國高中調查的數據(2016)

Addict Behav。 2016可能是12; 61:74-79。 doi:10.1016 / j.addbeh.2016.05.009。

本研究探討了中國青少年中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PIU),人口統計變量和健康相關措施之間的關聯。 收集了來自中國吉林省的1552青少年(男性= 653,平均年齡= 15.43年)的調查數據。 根據網絡成癮的年輕診斷問卷(YDQ),77.8%(n = 1207),16.8%(n = 260)和5.5%(n = 85)分別顯示出適應性,適應不良和有問題的因特網使用。

幸福感,自尊和自我控制與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的嚴重性有關,通常與每個領域中較差的措施相關聯的嚴重程度更高。 有關互聯網使用問題的嚴重程度與特定的社會人口統計特徵以及氣質和福利措施相關的調查結果表明,特定的青年群體可能特別容易受到互聯網使用問題的影響。


網絡成癮大學生的決策特徵,承擔風險的可能性和個性(2010)

精神病學 2010 Jan 30;175(1-2):121-5. doi: 10.1016/j.psychres.2008.10.004.

本研究旨在確定網絡成癮中涉及的風險因素。

結果顯示如下: (a)49%的雄性和17%的雌性成癮,(b)上癮的學生傾向於在愛荷華州測試的最後40卡中選擇更有利的卡片,表明更好的決策,(c)沒有發現BART的差異,我指出上癮的受試者不太可能參與冒險行為,並且(d)TPQ得分顯示較低的獎勵依賴(RD)和較高的新奇尋求(NS)的成癮者。 他們在愛荷華州賭博測試中的較高表現將網絡成癮群體與物質使用和病理賭博群體區分開來,這些群體已被證明在愛荷華州的測試中缺乏決策。


青少年潛在問題和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的風險因素和心理社會特徵:橫斷面研究。 (2011)

BMC公共衛生。 2011; 11:595。

本研究的來源人群包括20公立初中和高中的隨機整群樣本,根據其地區和周圍人口密度在希臘雅典進行分層。 所有學生都報名參加 等級9和10 所選學校被邀請參加該研究(n = 937)。 沒有適用於研究參與的排除標準,包括人口統計和/或社會經濟特徵。 該研究的來源人群包括438(46.7%)男孩和499(53.3%)女孩(總體平均年齡: 14.7年)。 在研究人群中,潛在PIU和PIU的患病率分別為19.4%和1.5% 總體適應不良的互聯網使用(MIU)在研究人群(n = 866)中,適應不良互聯網使用(MIU)的患病率為20.9%(n = 181)。

以前的報告表明,超過四分之一的頻繁互聯網用戶利用互聯網獲取性信息和教育。 為了性教育的目的,頻繁使用互聯網和訪問互聯網都被認為是色情網站使用的重要預測因素。 因此,建議PIU可以開發和/或顯示所訪問的因特網站點的特定內容,而不是因特網本身。.

評論:研究人員發現,在21年級和9年級的學生中,有10%的人使用不良的互聯網。 如果是100%男生,百分比會是多少?


網絡成癮和青少年的反社會互聯網行為(2011)

ScientificWorldJournal。 2011; 11:2187-2196。 2011十一月3

事實上,沒有網絡成癮的定義,這是該領域心理學家和學者普遍接受的。 雖然對網絡成癮概念的調查仍然是許多研究人員的主要議程,但過度使用互聯網的問題,特別是在學生中,變得越來越普遍和令人不安 Young將網絡成癮分為五種不同類型的行為。 (1) Cyber​​sexual上癮:成癮者在成人網站上花了很多時間用於cybersex和cyberporn。 (2)網絡關係成癮:吸毒成癮者在網絡關係中佔據重要地位。 (3)網絡強迫:吸毒者表現出強迫性的在線賭博和購物。 他們是強迫性的在線賭徒和購物狂。 (4)信息過載:上癮者顯示強迫網上沖浪和數據庫搜索。 (5)電腦遊戲成癮:上癮者是網絡遊戲玩家的痴迷者。

評論:本研究承認,網絡色情(網絡外觀)是網絡成癮的五大類別之一。 它還表明問題正在加劇。


區分廣義和特定的網絡成癮是否有意義? 來自德國,瑞典,台灣和中國的跨文化研究證據(2014)

亞太精神病學。 2014 Feb 26。 doi:10.1111 / appy.12122。

據推測,存在兩種不同形式的網絡成癮。 在這裡,廣義的網絡成癮是指互聯網的有問題的使用,涵蓋廣泛的互聯網相關活動。 相比之下,特定形式的網絡成癮針對不同的在線活動的問題使用,例如過度的在線視頻遊戲或社交網絡中的活動。

本研究調查了跨文化研究中廣義和特定網絡成癮之間的關係,其中包括來自中國,台灣,瑞典和德國的n = 636參與者的數據。 在這個研究中, 除了普遍的網絡成癮之外,我們還評估了在線視頻遊戲,在線購物,在線社交網絡和在線色情等領域的成癮行為。

結果證實存在不同形式的特定網絡成癮。 然而,在被調查的六個樣本中的五個中建立了一個例外:在線社交網絡成癮大量與廣義網絡成癮相關。 一般而言,區分廣義和特定的網絡成癮是很重要的。


香港青少年網絡成癮:為期三年的縱向研究(2013)

J Pediatr Adolesc Gynecol。 2013 Jun; 26(3 Suppl):S10-7。 doi:10.1016 / j.jpag.2013.03.010。

在3年代,香港28中學的學生收集了三波數據(Wave 1:3,325學生,年齡= 12.59±0.74 y; Wave 2:3,638學生,年齡= 13.64±0.75 y; Wave 3:4,106學生,年齡= 14.65±0.80 y)。

在Wave 3,22.5%的參與者符合網絡成癮標準,低於在Wave 1(26.4%)和Wave 2(26.7%)觀察到的標準。 使用Wave 1的不同測量來預測Wave 3的網絡成癮,發現男性學生的互聯網使用行為比女性學生更多; 良好的家庭功能預測網絡成癮的可能性較低; 積極的青年發展指標負面預測互聯網成癮行為隨著時間的推移。


網絡成癮的共病精神症狀:注意力缺陷和多動障礙(ADHD),抑鬱,社交恐懼症和敵意(2007)

J Adolesc Health。 2007 Jul; 41(1):93-8。 Epub 2007 Apr 12。

致:(1)確定網絡成癮與抑鬱之間的關聯,自我報告的注意力缺陷和多動障礙(ADHD)症狀,社交恐怖症和對青少年的敵意; (2)評估青少年網絡成癮與上述精神症狀之間的性別差異。

結果表明,網絡成癮的青少年有較高的ADHD症狀,抑鬱,社交恐懼症和敵意。 在男性青少年中,較高的ADHD症狀,抑鬱和敵意與網絡成癮有關,而在女性中,只有較高的ADHD症狀和抑鬱與網絡成癮有關。 這些結果表明,網絡成癮與多動症和抑鬱症的症狀有關。 但是,敵意只與男性成癮有關。

評論:與ADHD,抑鬱,社交恐懼症和敵意相關的網絡成癮。


中國武漢青少年上癮互聯網使用的流行程度和因素:父母關係與年齡和多動 - 衝動的相互作用(2013)

公共科學圖書館之一。 2013 Apr 15;8(4):e61782.

本研究調查了成癮性互聯網使用的流行程度,並分析了父母關係在中國武漢隨機抽樣青少年中影響這種行為的作用。 網絡成癮的流行率為13.5%(男孩為16.5%,女孩為9.5%)。 與非成癮用戶相比,令人上癮的互聯網用戶在父母關係上的得分顯著降低,而在多動衝動性方面則顯著提高。 相互作用分析表明,較好的父母關係與較年輕學生上癮互聯網使用風險的降低相比,與年齡較大的學生相比,並且網絡成癮的風險高於低活動性衝動學生。


中國青少年修訂的陳網絡成癮量表(CIAS-R)的心理測量特性(2014)

J Abnorm Child Psychol。 2014 Mar 2。

修訂後的陳網絡成癮量表(CIAS-R)是為評估中國人群的網絡成癮而開發的,但其在青少年中的心理測量特性尚未得到檢驗。 本研究旨在評估香港華裔青少年CIAS-R的因子結構和心理測量學特性。

860名7至13年級學生(38%的男孩)完成了CIAS-R,年輕人的互聯網成癮測試(IAT)和兒童青少年國家健康狀況量表(HoNOSCA)的調查。 Ť根據CIAS-R評估,互聯網成癮的患病率為18%。 報告了CIAS-R的高內部一致性和項目間相關性。 驗證性因素分析的結果表明了強迫使用和退出,容忍,人際關係和健康相關問題以及時間管理問題的四因素結構。


害羞,孤獨避免和網絡成癮:有什麼關係? (2017)

心理學雜誌 (2017):1-11。

鑑於羞怯一直與年輕人的網絡成癮有關,對避免孤獨感與羞怯 - 網絡成癮聯繫的中介效應的考察可以為可能的解釋機制以及網絡成癮預防的方向提供潛在的見解。干預年輕的成年人。 因此,這項研究的目的是調查孤獨避免在286青年互聯網用戶之間的羞怯和網絡成癮之間的關係中的中介作用。 羞怯與避免孤獨和網絡成癮顯著正相關。 此外,孤獨感避免與網絡成癮顯著正相關。 最重要的是,避免孤獨可能會使害羞的年輕人沉迷於對互聯網的沉迷。


台灣大學生全國代表性成癮與網絡成癮的流行和心理社會風險因素。 (2011)

Cyber​​psychol Behav Soc Netw。 2011 Jun 8。

本研究的目的是檢查全國代表性大學生樣本中網絡成癮的普遍程度,並確定任何相關的心理社會風險因素。 發現網絡成癮的流行率為15.3%。 台灣大學生網絡成癮的患病率很高,所提到的變量具有獨立預測性。

評論:15.3與網絡成癮。 如果樣本都是男性怎麼辦?


伊朗青少年網絡成癮的社會心理概況(2013年)

Cyber​​psychol Behav Soc Netw。 2013 Apr 24。

在本研究中,研究了可能在4,177伊朗高中和中學青少年(年齡範圍:14-19年)的網絡成癮(IA)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因素。 在研究參與者中,21.1%的學生在某種程度上是IA的受害者,其中1.1%有明顯的問題症狀。 家庭關係是與IA相關的最重要因素; 此外,宗教信仰是第二個最重要的因素。


比亞韋斯托克醫科大學學生網絡成癮。 (2011)。

計算機通知護士。 2011 Jun 21。

24(10.3%)護理,7(9.9%)助產士和5(9.1%)醫療救援學生確認網絡成癮。 在11(4.7%)護理,7(9.9%)產科和7(12.7%)醫療救援學生中註意到禁慾綜合症。 有幾個學生既有網癮又有禁慾症。

評論:醫科大學的大約10%的學生被識別為互聯網成癮者。 當他們停止使用互聯網時,同樣數量的人會出現戒斷症狀(戒酒綜合症)。


護理專業學生網絡成癮的患病率及其影響因素(2017)

國際護理教育雜誌,年份:2017,卷:9,問題:1文章。 10.5958 / 0974-9357.2017.00003.4

在旁遮普省盧迪亞納市選定的護理學院的300護理學生中進行了一項探索性研究。 採用系統抽樣技術選擇樣本。 使用標準化的網絡成癮量表(Dr. K.Young)和結構化檢查表收集數據,以使用自我報告方法評估網絡成癮的促成因素。

研究結果顯示,大多數學生97.7%都可以輕鬆訪問互聯網。 超過四分之一的人沉迷於溫和的網絡成癮。 超過一半的180(60.0%)名護生在16-20歲年齡段。 成因包括“無限訪問互聯網”,“使用互聯網逃避問題的方式”,“比現實生活更受網絡尊重”與網絡成癮密切相關。 學生的年齡,母親的文化程度,父親的職業,父母關係的質量與網絡成癮有顯著的關聯。 護理系學生的網絡成癮率是70.3%。


阿曼健康科學學生社交網絡成癮(2015)

Sultan Qaboos Univ Med J. 2015 Aug;15(3):e357-63.

對社交網站(SNS)的成癮是一個涉及多種衡量方法的國際問題。 這些成癮對健康科學學生的影響尤其令人擔憂。 本研究旨在測量阿曼馬斯喀特蘇丹卡布斯大學(SQU)的健康科學學生的SNS成癮率。

4月,2014是一項基於卑爾根Facebook成癮量表的匿名英語六項電子自我報告調查,由SQU的141醫學和實驗科學學生組成的非隨機隊列進行管理。 該調查用於衡量三種SNS的使用情況:Facebook(Facebook Inc.,Menlo Park,California,USA),YouTube(YouTube,San Bruno,California,USA)和Twitter(Twitter Inc.,舊金山,加利福尼亞,美國) 。 使用兩組標準來計算成癮率(至少四個調查項目的3評分或所有六個項目的3評分)。 還測量了與工作相關的SNS使用情況。

在三個SNS中,YouTube最常用(100%),其次是Facebook(91.4%)和Twitter(70.4%)。 三種SNS的使用率和成癮率差異很大。 Facebook,YouTube和Twitter的成癮率分別根據使用的標準而變化(14.2%,47.2%和33.3%對比6.3%,13.8%和12.8%)。 但是,當考慮到與工作有關的活動時,成癮率會下降。


網絡成癮:利馬秘魯的青少年學者開發和驗證一種儀器。 (2011年)

Rev Peru Med Exp Salud Publica。 2011 Sep;28(3):462-9.

平均年齡為14歲。 二維數據分析顯示,維度I(IA的症狀)與每週花在互聯網上的時間,男性性別,過去不良行為歷史和未來計劃之間存在顯著關聯(p <0,001)。 結論。 SIAL顯示出良好的內部一致性,具有中等且顯著的項目間相關性。 研究結果表明,成癮具有動態作用,這證明了家庭模式和社交網絡不足所產生的問題。

評論:另一個研究網絡成癮的國家。


大學生近期應激性生活事件,人格特質,家庭感知與網絡成癮的關係。 (2013)

壓力健康。 2013 Apr 25。 doi:10.1002 / smi.2490。

結果表明,與非成癮受試者相比,具有嚴重IA(9.98%)的受試者俱有較低的家庭功能,較低的外向性,較高的神經質和精神病性,以及較多的壓力性生活事件,並且具有輕度IA(11.21%)的受試者俱有較高的神經質。以及更多的健康和適應問題.


互聯網用戶過多的Alexithymia組件:多因素分析(2014)

精神病學 2014 Aug 6。 pii:S0165-1781(14)00645-3。

除了對計算機和互聯網的積極影響外,尤其是在年輕人中,計算機和互聯網的使用不斷增加,有時還導致過度使用和病理性使用。  在多因素背景下研究了希臘大學生對互聯網的過度使用,並且與非線性相關中的述情障礙和人口統計因素相關聯,從而形成了過度互聯網用戶的個性化情感和人口統計特徵。


網癮:網上花費的時間,行為和心理症狀。 (2011)

Gen Hosp精神病學。 2011 Oct 28。 意大利羅馬。

這項研究的目的是調查在線花費的精神病理症狀,行為和時間 網絡成癮患者(IAD) 在一項新的針對IAD的精神科服務中,IAD患者在IAT患者中顯示出與對照組相比顯著更高的IAT評分。 研究結果表明,濫用互聯網,其特點是在網上花費了數小時,避免與真人和已知人的人際關係,這可能是臨床訪談中診斷IAD的重要標準。 失去與真實人交流的興趣與焦慮和抑鬱等心理症狀之間的關聯可能與檢測IAD患者有關。


網絡成癮和網絡介導的精神病理學(2011)

Recenti Prog Med。 2011 Nov; 102(11):417-20。 doi:10.1701 / 975.10605。

在這種情況下, 出現與網絡病理使用相關的疾病, 達到真正成癮的形式(網絡成癮), 類似於使用精神藥物。 濫用互聯網會嚴重加劇先前存在的精神病理學特徵,這是成癮的基礎,導致與現實脫節的持續過程。 人際關係的喪失,情緒的改變,完全面向網絡使用的認知和時間經驗的破壞是沉迷於互聯網的患者的共同特徵。 還有明顯的醉酒和禁慾跡象。 青少年尤其容易受到威脅,可能是因為他們出生在“新的虛擬世界”中,因此對可能會帶來的風險的了解較少。

評論:翻譯是粗略的,但是“陶醉”和“節制”是指成癮行為和戒斷症狀。


認識到網絡成癮:在城市和農村希臘高中就讀的青少年的流行程度和與學業成就的關係(2013)

J Adolesc。 2013 Apr 19。 pii:S0140-1971(13)00045-6。 doi:10.1016 / j.adolescence.2013.03.008。

這項研究的目的是:a)估計希臘城市和農村地區青少年的網絡成癮率,b)檢查互聯網成癮測驗的臨界點是否適用於他們,以及c)調查該現象與學者之間的關聯成就。 參加者為2090名青少年(平均年齡16,男性1036,女性1050)。 運用了Young(1998)的互聯網成癮測試和她的診斷問卷。 小號檢索了學校記錄的成績。 患病率為3.1%,而男孩,城市居民和學歷高中生的患病風險更高。 最後,研究結果說明了該綜合徵與較差的學業成績的關係。


中國青少年互聯網使用問題及其與心身症狀和生活滿意度的關係。 (2011)

 BMC公共衛生。 2011 Oct 14; 11(1):802。

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PIU)是中國青少年日益嚴重的問題。 關於PIU與身體和心理健康的關聯知之甚少。 大約8.1%的受試者顯示PIU。 PIU青少年與男性,高中生,城市,東部和西部地區有關,上層自我報告家庭經濟,服務類型主要用於娛樂和緩解孤獨感和更多的互聯網使用頻率。 結論。 PIU在中國學生中很常見,PIU與心身症狀和生活滿意度顯著相關。

 評論:研究發現青少年成癮率為8%。


埃及El-Minia高中學生互聯網使用問題的決定因素(2013)

Int J Prev Med。 2013 Dec;4(12):1429-37.

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PIU)是埃及青少年日益嚴重的問題。 本研究旨在評估El-Minia省高中學生的PIU患病率 並確定他們的個人,臨床和社會特徵。

在605學生中,16(2.6%)是有問題的互聯網用戶(PIU),110(18.2%)是潛在的(PIU)。 患有PIU的青少年與男性,不良的朋友關係,不良的家庭關係,不規律的就寢時間以及不良的個人衛生習慣相關。 PIU更容易出現身體症狀; 體重增加,關節僵硬,缺乏體力和情緒症狀。

本研究報告的PIU患病率較低,但潛在的PIU較高,建議採取預防措施。


韓國青少年上癮的互聯網使用:全國調查(2014)

公共科學圖書館之一。 2014 Feb 5; 9(2):e87819。 doi:10.1371 / journal.pone.0087819。

隨著全球互聯網使用的急劇增加,一種新出現的心理障礙稱為“互聯網成癮”。 但是,很少有研究使用人口水平的樣本,也沒有考慮互聯網成癮的背景因素。

我們在57,857調查的韓國全國代表性調查中確定了13中學生和高中生(18-2009歲)。

為了識別具有令人上癮的互聯網使用的相關因素,兩級多級回歸模型擬合了嵌套在學校內的個人級別響應(1st級別)(2nd級別),以同時估計個人和學校特徵的關聯。 通過按性別分層的回歸模型估計上癮互聯網使用的性別差異。 人們發現,成癮的互聯網使用與學校成績,父母教育,飲酒,吸煙和吸毒之間存在顯著關聯。 女子學校的女生比男女同校的女生更容易上癮


互聯網使用和病態的互聯網參與大學生樣本。 (2011)

Psychiatrike. 2011 Jul-Sep;22(3):221-30.

最近的研究表明,過度使用互聯網會造成多種後果。 這項研究調查了互聯網使用與病理性互聯網參與的相關性。 參與者是來自雅典大學的514名大學生,他們完成了一份調查問卷,涵蓋了互聯網使用的各個方面,楊氏互聯網成癮測試,調查在線賭博成癮的量表 和網絡成癮 和調查自殺意念和使用精神活性物質的尺度。 與其他群體相比,有發展病態性互聯網參與風險的受試者的在線賭博成癮,網絡成癮,自殺意念和酗酒的程度顯著提高。

評論:特別指出存在網絡成癮。


高中生網絡成癮的流行和危險因素(2013)

Eur J Public Health。 2013月30。

我們的研究人口包括1156名學生,其中609名(52.7%)是男性。 學生的平均年齡為16.1±0.9歲。 64.0%的學生在家中擁有一台計算機,而175%的學生具有家庭互聯網連接。 在這項研究中,有15.1名(9.3%)學生被定義為互聯網成癮者。 女孩的成癮率為20.4%,男孩的成癮率為0.001%(P <XNUMX)。 在這項研究中,網絡成癮被發現與性別,年級水平,業餘愛好,每日計算機使用的持續時間,抑鬱和消極的自我認知有獨立的關係。


土耳其青少年的情感氣質和情緒 - 行為困難與網絡成癮的關係(2013)

ISRN精神病學。 2013 Mar 28; 2013:961734。

本研究的目的是調查高中生的情感氣質概況,情緒和行為特徵與網絡成癮之間的關係。 研究樣本包括303高中生。

在樣本中, 發現6.6%沉迷於互聯網。 根據這些研究結果,網絡成癮與情感氣質概況之間存在關聯,尤其是焦慮的氣質。 此外, 在有互聯網使用問題的青少年中,情緒和行為問題更為常見


希臘大學生中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帶有負面心理信念,色情網站和在線遊戲風險因素的序數邏輯回歸(2011)

Cyber​​psychol Behav Soc Netw。 2011 Jan-Feb;14(1-2):51-8.

本文的目的是調查希臘大學生中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PIU)之間的關係。 數據來自希臘各地的2,358大學學生。 T在我們的樣本中,PIU的患病率為34.7%. 平均而言,有問題的互聯網用戶使用MSN,論壇,YouTube, 色情網站,聊天室,廣告網站,谷歌,雅虎!,他們的電子郵件,FTP,遊戲和博客比沒有問題的互聯網用戶更多. PIU的重要風險因素是男性,失業計劃入學率,負面信念, 訪問色情網站, 和玩在線遊戲. 因此,PIU在希臘大學生中很普遍,衛生官員應該關注PIU。

評論:希臘大學生中互聯網使用問題的普遍存在率為35%。


青少年過度使用網絡世界:網絡成癮還是身份探索? (2011)

J Adolesc。 2011 Jul 29。

該研究的參與者是278青少年(48.5%女孩; 7th-9th評分員),他們完成了與他們的互聯網使用水平,網絡成癮,自我發展,自我意識,自我概念清晰度和個人人口統計數據相關的問卷。 研究結果支持了這樣的普遍觀念,即青少年的自我聲明水平與網絡成癮和過度使用負相關。 因此,建議將來關於青少年互聯網過度使用的研究應使用定性而非定量的概念化和測量方法,以便正確探索這種行為及其正面或負面影響。

評論:研究承認網絡成癮存在並將其與“自我聲明”負相關。 建議未來的研究檢查互聯網使用類型,而不是數量。


基於智商測試的青少年網絡成癮和認知功能的初步研究(2011)

精神病學 2011 Dec 30; 190(2-3):275-81。 Epub 2011 Sep 6.

互聯網成癮群體的理解子項目得分明顯低於非成癮群體。 理解項目反映了道德判斷和現實測試, 網絡成癮與弱勢社交智能之間可能存在關聯。 早期發生的網絡成癮和較長的成癮持續時間與註意力相關領域的參與者表現較低有關.

由於這項研究是一項橫斷面研究,目前尚不清楚表現出弱認知功能的人是否容易受到網絡成癮或網絡成癮是否會導致認知問題。 然而,由於大腦發育在青春期仍然活躍,因此不能排除網絡成癮對青少年認知功能產生不利影響的可能性。

評論:弱認知功能與網絡成癮有關


青少年網絡成癮精神症狀的預測值:2年度前瞻性研究。 台灣(2009)

Arch Pediatr Adolesc Med。 2009; 163(10):937-943。

目標: 評估網絡成癮發生的精神症狀的預測值,並確定青少年網絡成癮發生的精神症狀的預測價值的性別差異。

設計: 通過自我報告的問卷評估網絡成癮,抑鬱,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社交恐懼症和敵意。 然後邀請參與者在幾個月後評估網絡成癮6,12和24(分別為第二次,第三次和第四次評估)。

成績: 發現抑鬱,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社交恐懼症和敵意可以預測2年隨訪中網絡成癮的發生,並且敵意和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是網絡成癮的最重要預測因素。男女青少年分別.

評論:本研究發現抑鬱症,ADHD,社交恐怖症和網絡成癮之間存在相關性。


網絡成癮與精神疾病之間的關聯:文獻綜述。 台灣(2011)

Eur Psychiatry。 2011 Dec 6。

網絡成癮是一種新出現的疾病。 已經發現它與多種精神疾病有關。 在本次審查中,我們從11月3,2009招募了PubMed數據庫中提到共存網絡成癮精神疾病的文章。 我們描述了這種網絡成癮疾病的最新結果,包括物質使用障礙,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抑鬱,敵意和社交焦慮障礙。

另一方面,在治療患有這些共存的網絡成癮精神障礙的人時,應該更加註意網絡成癮。 此外,我們還建議未來必要的研究方向,以便為理解這一問題提供更多重要信息。


屏幕文化:對ADHD的影響。 加拿大(2011)

Atten Defic Hyperact Disord。 2011 Dec; 3(4):327-34。 Epub 2011 Sep 24。

兒童對包括互聯網和視頻遊戲在內的電子媒體的使用已急劇增加,每天約3小時在普通人群中平均使用。 一些孩子無法控制自己的互聯網使用,從而導致人們對“網絡成癮”的研究不斷增加。本文的目的是回顧關於ADHD的研究,ADHD是互聯網成癮和遊戲的風險因素,其複雜性以及尚待解決的研究和方法論問題。 之前的研究表明,人群中的網絡成癮率高達25%,並且與使用時間相比,它更容易成癮,這與精神病理學最相關。 各種研究證實,精神疾病,特別是ADHD與過度使用有關,ADHD的嚴重程度與使用量特別相關。

評論:州–網絡成癮可能佔人口的25%,並與多動症有關。


中國廣東省高中生網絡使用問題(2011)

PLoS One。 2011; 6(5):e19660。 DOI: 10.1371 / journal.pone.0019660

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PIU)是中國青少年日益嚴重的問題。 PIU存在許多風險因素,這些因素可在學校和家中找到。 本研究旨在調查PIU的患病率,並調查中國高中生PIU的潛在危險因素。 進行了橫斷面研究。 在廣東省的四個城市共接受了14,296高中生的調查。

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是通過20項目年輕網絡成癮測試(YIAT)評估的。 還收集了有關人口統計,家庭和學校相關因素以及互聯網使用模式的信息。 在14,296學生中,12,446是互聯網用戶。 其中,12.2%(1,515)被確定為有問題的互聯網用戶(PIU)。 結論/意義: PIU在高中生中很常見,在家庭和學校都有風險因素。 教師和家長應密切關注這些風險因素。 需要採取有效措施來防止這一問題的蔓延。


與阿拉伯海灣文化青少年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相關的生活方式和抑郁風險因素(2013)

J Addict Med。 2013月9。

共有3000學生(12-25歲))在卡塔爾最高教育委員會的總體管理下,通過公立和私立學校以及大學的多階段分層隨機抽樣選出。

其中,2298學生(76.6%)同意參加該研究 9月2009到10月2010。 使用結構化問卷收集數據,包括社會人口統計學細節,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 通過有效的網絡成癮測試(IAT)和BDI測量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和抑鬱傾向

在2298中,71.6%是雄性,28.4%是雌性。 PIU的總患病率為17.6%。 這項研究表明,男性(64.4%; P = 0.001)和卡塔爾學生(62.9%; P <0.001)的比例明顯更高。


社會支持對網絡成癮者抑鬱的影響及孤獨的中介作用(2014)

Int J Ment Health Syst。 2014 Aug 16; 8:34。

許多研究已經確定了網絡成癮與抑鬱之間存在極為密切的聯繫。 然而,網絡成癮者抑鬱的原因尚未得到充分調查。 共有162男性網絡成癮者完成了情緒和社交孤獨感量表,感知社會支持的多維量表和自評抑鬱量表。

孤獨和缺乏社會支持與網絡成癮者的抑鬱顯著相關。 結構方程模型結果表明社會支持部分地介導了孤獨和抑鬱。


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與青少年的身體和心理症狀之間的關聯:睡眠質量的可能作用(2014年)

J Addict Med。 2014 Jul 14。

評估中國青少年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PIU)與身體和心理症狀之間的關聯,並調查睡眠質量在這種關聯中的可能作用。

PIU的患病率,身體症狀,心理症狀和睡眠質量差分別為11.7%,24.9%,19.8%和26.7%。 睡眠質量差被發現是身體和心理症狀的獨立危險因素。 PIU對2健康結果的影響部分由睡眠質量調節。

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正成為中國青少年急需關注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 過度使用互聯網可能不僅會對健康產生直接的不良後果,而且還會因睡眠剝奪而產生間接的負面影響。


網絡成癮:研究與實踐的簡要總結。 (2012)

Curr Psychiatry Rev. 2012 Nov;8(4):292-298.

有問題的計算機使用是一個日益增長的社會問題,正在全球範圍內進行辯 網絡成癮(IAD)通過引起神經系統並發症,心理障礙和社會問題來破壞生命。 美國和歐洲的調查表明1.5和8.2%之間的流行率令人擔憂。 有幾篇評論涉及IAD的定義,分類,評估,流行病學和共病,以及一些針對IAD治療的綜述。


大學生網絡成癮嚴重程度與抑鬱,焦慮,述情,性格的關係(2013)

Cyber​​psychol Behav Soc Netw。 2013 Jan 30。

在參加該研究的大學生中,12.2百分比(n = 39)分為中/高IA組(IA 7.2百分比,高風險5.0百分比),25.7百分比(n = 82)分類為輕度IA組和62.1百分比(n = 198)被分類到沒有IA的組中。

結果顯示,中度/高IA組成員的比率在男性(20.0%)中高於女性(9.4%)。

述情障礙,抑鬱,焦慮和新奇尋求(NS)評分較高; 而中度/高度IA組的自我導向性(SD)和合作性(C)得分較低。

評論:IAD與抑鬱,焦慮和述情障礙有關


楊氏互聯網成癮測試對臨床人群的有用性(2012年)

Nord J精神病學。 2012 Dec 18。

背景:年輕人的互聯網成癮測試(IAT)是評估網絡成癮程度最廣泛使用的量表之一。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調查IAT對臨床診斷為網絡成癮的受試者的價值。 結果: 我們臨床受試者的平均IAT評分為62.8±18.2,低於70,截止點表明存在嚴重問題。 IAT僅檢測到42%的臨床受試者俱有網絡成癮的顯著問題。

在輕度,中度和重度互聯網添加程度的患者中,IAT評分沒有顯著差異,並且未觀察到IAT評分與疾病持續時間之間的關聯。 結論: IAT 評分與臨床人群的臨床嚴重程度和疾病持續時間無顯著相關性。 該儀器在評估網絡成癮嚴重程度方面的臨床效用有限。 在解釋IAT分數時需要相當謹慎

評論:Young的網絡成癮測試是一種評估網絡成癮的方法。 這項研究發現,這並沒有那麼出色,並且錯過了許多確實存在重大問題的用戶。 Young的測試取決於使用時間。 該測試是評估互聯網色情成癮或相關問題的不良評估工具,因為發現使用時間不如使用應用程序或使用相關症狀重要.


網絡成癮改善動機量表(2012)標準化研究

精神病學調查。 2012 Dec;9(4):373-8. doi: 10.4306/pi.2012.9.4.373.

 網絡成癮的問題引起了全世界研究人員的關注,並且由於互聯網產業的不斷發展,這種疾病的發生率正在增加。 一世在荷蘭,據報導,網絡成癮事件率達到1.5至3.0%那些有網絡成癮的人很難適應他們的學校或工作場所。1 根據另一項研究我n挪威,1%的人口可歸類為網絡成癮者,5.2%的人口可被歸類為潛在風險群體p為網絡成癮。 特別是,受過高等教育但社會經濟地位低下的年輕男性成年人很容易患上這種疾病。2

就香港而言,17%的研究參與者表現出網絡成癮症狀,一半表現出嚴重的失眠症狀。3 隨著網絡成癮似乎在全世界蔓延,它正在成為一種加劇許多心理社會問題的疾病。

研究界對網絡成癮的概念和診斷標准進行了討論。 戈德堡(Goldberg)首次根據第4版《精神疾病診斷和統計手冊》(DSM-IV)的藥物成癮性使用“成癮性疾病”一詞,並將網絡成癮稱為“病理性計算機使用”。4 Young還提出了網絡成癮診斷標準,包括對互聯網的痴迷,容忍,戒斷症狀,過度使用電腦,對其他活動缺乏興趣。 他將這些診斷標準建立在針對病態賭博開發的標准上。5

在這項研究中,採用了三個標準 - 容忍,退縮和日常生活中功能水平的惡化 - 來概念化網絡成癮。

根據在韓國進行的一項研究,在30年齡超過10年齡的人群中,觀察到網絡成癮的人數超過30%。 特別是46.8至10歲的19%顯示出成癮的跡象。6 另一項研究報告稱,韓國青少年群體中網絡成癮的患病率達到9至40%。7

韓國網絡成癮的流行率高於其他任何國家。 一世互聯網成癮如此之高,與其他成癮一樣,它與寬容和戒斷症狀相關。 因此,越來越多的人表現出網絡成癮。 終止使用Internet會引起各種心理症狀,最終會降低個人的日常生活功能水平。 因此可以說,網絡成癮是一種嚴重的疾病。

評論:由於所研究的人口,IAD發生率比非歐洲研究高得多– 來自歐洲的研究包括許多較老的科目,有些使用從未使用過互聯網的科目。 對數據的仔細檢查顯示20%的男性,年齡13-30在一些歐洲研究中有IAD。


有問題的互聯網和手機使用心理行為和健康相關(2007)

2007,Vol。 15,編號3,頁面309-320(doi:10.1080 / 16066350701350247)

本研究旨在評估大學生的病理性互聯網和手機使用情況,並確定心理,健康和行為相關性。 大號ogistic回歸分析表明,重度互聯網使用與高度焦慮有關; 高手機使用與女性有關,並且具有高度焦慮和失眠。 制定的措施似乎是評估這些新的行為成癮的有前途的工具。

評論:研究 –“大量使用互聯網與高度焦慮有關; 大量使用手機與女性,焦慮和失眠有關。”  這是在智能手機之前。


與信息和通信技術相關的抑鬱和睡眠障礙的感知壓力症狀的患病率年輕人中的ICT使用是一項探索性前瞻性研究(2007)

人類行為中的計算機捲23,問題3,可能是2007,頁數1300-1321

本研究的目的是前瞻性地調查大量信息和通信技術(ICT)的使用是否是年輕ICT用戶心理症狀發生的風險因素。 一群大學生回應 在基線和1年隨訪時的問卷調查表(n = 1127)。

評估了暴露變量,如不同類型的ICT使用,以及影響變量,如感知壓力,抑鬱症狀和睡眠障礙。 根據基線時無症狀的受試者和隨訪時症狀的患病率計算患病率。 對於女性來說,在基線時高度結合使用計算機和移動電話是相關的 報告長期壓力和抑鬱症狀的風險增加 在隨訪中,每天短消息服務(SMS)消息的數量與長期壓力相關。

此外,在線聊天與長期壓力,電子郵件和在線聊天有關 與抑鬱症的症狀相關,而上網增加了發生睡眠障礙的風險。 對於男性,每天的移動電話和SMS消息的數量是相關聯的 有睡眠障礙. SMS的使用也與抑鬱症的症狀有關。

註釋: 高水平的手機和互聯網使用與抑鬱,焦慮和睡眠問題相關。


青少年抑鬱症和網絡成癮。 (2007)

精神病理學。 2007; 40(6):424-30。 Epub 2007 Aug 20。

共研究了452韓國青少年。

I網絡成癮與抑鬱症狀和強迫症狀顯著相關。 關於生物遺傳性氣質和性格模式,高危害性,低自我導向性,低合作性和高自我超越性與網絡成癮相關。 在多變量分析中,即使在控制了生物遺傳性質的差異之後,在臨床症狀中抑鬱症與網絡成癮最密切相關。 這項研究揭示了青少年網絡成癮和抑鬱症狀之間的顯著關聯。

該關聯由互聯網成癮組的氣質概況支持。 數據表明,有必要評估治療網絡成癮青少年潛在的潛在抑鬱症。

評論:與抑鬱症高度相關。 更重要的是,抑鬱症與網絡成癮的關係比與“生物遺傳氣質”的關係更緊密。 這意味著互聯網成癮會導致抑鬱,而不是抑鬱成癮。


學生中計算機和網絡成癮的普遍存在(2009)

Postepy Hig Med Dosw(在線)。 2009 Feb 2;63:8-12.

本研究基於120受試者參與的診斷性調查。 參與者是三種學校的學生:小學,中學和中學(高中)

結果 確認每四名學生都沉迷於互聯網。 網絡成癮在最年輕的計算機和互聯網用戶中非常普遍,特別是那些沒有兄弟姐妹或來自有某些問題的家庭的人。 此外,更頻繁地使用計算機和互聯網與更高水平的攻擊和焦慮有關。

評論:更頻繁的使用與焦慮和攻擊有關。


網絡癮:定義,評估,流行病學和臨床管理(2008)

CNS藥物。 2008;22(5):353-65.

網絡成癮的特徵是對計算機使用和因特網訪問導致損害或困擾的過度或不良控制的關注,衝動或行為。 Ť他的情況在大眾媒體和研究人員中引起了越來越多的關注,這種關注與計算機(和互聯網)訪問的增長並行。 臨床樣本和大多數相關調查報告了男性優勢.

據報導,Onset發生在20s晚期或早期30s年齡組,並且從初始計算機使用到有問題的計算機使用通常會延遲十年或更長時間. 網絡成癮與維度測量的抑鬱和社會孤立的指標有關。 精神病合併症是常見的,特別是情緒,焦慮,衝動控制和物質使用障礙.

評論:顯示有問題的計算機使用需要大約十年時間。 IAD與抑鬱,焦慮和社交孤立有關。


東南地區大學(2007)學生的互聯網使用,虐待和依賴

J Am Coll Health。 2007 Sep-Oct;56(2):137-44.

大約一半的樣本符合互聯網濫用標準,四分之一符合互聯網依賴標準。 男性和女性每天訪問互聯網的平均時間沒有差異; 但是,訪問互聯網的原因在2組之間存在差異。 此外,符合互聯網濫用和依賴標準的個人認可的抑鬱症狀更多,在線時間更長,與不符合標準的人相比,面對面社交化程度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