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暴露對網絡成癮者的不同心理影響(2013)

註釋:

公共科學圖書館之一。 2013; 8(2):e55162。 doi:10.1371 / journal.pone.0055162。 Epub 2013 2月7。

羅馬諾, 奧斯本洛杉磯, 特魯佐利河, 里德P..

資源

UniversitàdegliStudi di Milano,米蘭,意大利。

抽象

該研究探討了互聯網暴露對網絡成癮者和低互聯網用戶的情緒和心理狀態的直接影響。 參與者接受了一系列心理測試,以探索網絡成癮,情緒,焦慮,抑鬱,精神分裂和自閉症特徵的水平。 然後他們接受了15分鐘的互聯網接觸,並重新測試了情緒和當前的焦慮情緒。 網絡成癮與長期抑鬱,衝動性不合格和自閉症特徵有關。 與低互聯網用戶相比,高互聯網用戶在互聯網使用後的情緒也明顯下降。 接觸互聯網對網絡成癮者情緒的直接負面影響可能會增加那些試圖通過重新參與互聯網使用來減少低情緒的人的使用。

簡介

在過去的十年中,該術語在醫學文獻中引起了廣泛的爭論 [1],“網絡成癮”已被視為一種新穎的精神病理學 [2] 這可能會對很多人產生影響 [3]. 互聯網使用的焦點在“網絡成癮者”是多種多樣的,但使用互聯網進行賭博 [4] 和色情 [5] 在這些人中很常見。 過度使用互聯網的負面影響可以從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看出來 [6], [7],以及他們家庭功能的許多方面 [8]。 然而,幾乎沒有研究探索互聯網暴露對“網絡成癮者”的直接心理影響,這可能成為這種問題行為的驅動因素。

眾所周知,可被歸類為“網絡成癮者”的個體表現出一系列共病的心理症狀 [9]如抑鬱症 [10], [11],注意力缺陷和多動障礙 [5], [10],以及社會隔離和低自尊 [12] - [14]。 此外,他們還可以展示一系列的個性特徵和特徵 [15],如衝動 [16],感覺和尋求新奇 [17], [18] 有時會提高攻擊水平 [19], [20]。 雖然這些關於可能存在網絡成癮風險的人的特徵的發現是有益的,但建立涉及近端(例如,動機和強化)的模型以及網絡成癮的遠端原因對於發展理解和治療至關重要。這種疾病 [21] - [23]。 為此,目前的研究探討了與不顯示有問題的互聯網行為的人相比,接觸互聯網的差異是否會立即影響網絡成癮者的心理狀態。

人們常常認為,這種使用的積極增強後果可以維持互聯網的使用; 例如,它產生娛樂,用作通行時間,或用於尋求信息 [13]。 此外,有人提出,高使用率可能受到識別 - 澄清等因素的驅動,當然在青少年使用者中也是如此 [24]。 然而,人們經常注意到,與積極的強化後果無關的其他心理因素往往與維持高水平的問題行為有關。 例如,暴露於涉及風險的情況不會引起那些顯示有問題的賭博行為的人的焦慮增加 [4], [25]. 同樣,已經發現暴露於有問題行為的對象可以減少情緒 [26]特別是在 個人沉迷於色情 [5], [27]。 因為使用互聯網的這兩個原因(即賭博和色情)與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密切相關 [2], [3], [14],很可能這些因素也可能導致網絡成癮 [14]。 實際上,有人認為,參與問題行為的這種負面影響本身可能會產生進一步參與這些高概率問題行為,企圖逃避這些負面情緒 [28].

然而,由於目前對互聯網暴露對有問題的互聯網行為的直接心理影響知之甚少,因此模型的開發,更不用說適當的干預,仍然很難。 鑑於此,目前的研究探討了互聯網接觸是否會對高低互聯網用戶的心理狀態產生不同影響。 為此,評估樣本的互聯網使用在多大程度上擾亂了他們的日常生活。 然後測量參與者的情緒和焦慮,然後允許他們訪問他們希望的任何網站,然後重新評估他們的情緒水平和當前的焦慮,以確定接觸互聯網對網絡成癮者的影響是否不同沒有這種有問題的行為.

此外,還要確保與先前對有問題的互聯網用戶的特徵的調查兼容 [11], [12], [17], [19],這項研究還探討了網絡成癮和其他心理症狀之間的關聯。 參與者接受了一系列心理測試,以評估他們長期的焦慮水平和抑鬱情緒。 此外,在精神病的精神病中,評估了涉及精神分裂症和自閉症樣特徵的共病的背景下的新措施。 [14] 和社會隔離 [12] 以前曾與網絡成癮有關。

方法

道德聲明

本研究的倫理批准來自斯旺西大學心理學倫理委員會。 參與者提供了參與本研究的書面知情同意書,道德委員會批准了此同意程序。

来临嘉宾

60名志願者回應了參與心理學研究的請求,該研究在斯旺西大學校園內及周圍做廣告。 有27男性和33女性,平均年齡為24.0+2.5年。 沒有參與者收到任何參與的付款。

材料

網絡成癮測試 (我在) [29] 是一個20項目量表,涵蓋了互聯網使用程度擾亂日常生活(工作,睡眠,人際關係等)的程度,得分範圍從20到100。 規模的內部可靠性是0.93。

正面和負面影響時間表 (PANAS) [30] 是一個20項目問卷,旨在衡量參與者的積極和消極情緒。 參與者需要選擇與他們對項目的感覺強度相對應的數字,範圍從1 =非常輕微到5 =極端),總分數可以從10-50開始。 正負標度的內部可靠性是0.90。

斯皮爾伯格特質狀態焦慮量表 (STAI-T / S) [31] 從長期模式(特質焦慮)和當前焦慮(狀態)的角度評價焦慮的情感,認知和生理表現。 每個等級的總分從20到80。 規模的內部可靠性是0.93。

貝克的抑鬱量表 (BDI) [32] 是一份21項目問卷,通過詢問過去一周的感受來評估抑鬱症的臨床症狀。 分數範圍從0到63。 規模的內部可靠性是0.93。

牛津利物浦的感覺和經驗清單–簡版 (O-LIFE(B)) [33] 是一個43項目量表,由四個分量表(異常經歷,認知失調,內向性快感缺乏和衝動性不合格)組成,旨在測量正常人群中的分裂型。 秤具有0.72和0.89之間的內部可靠性。

自閉症譜商 調查問卷 (AQ) [34] 測量缺乏ASD診斷的個體可能具有的自閉症特徵的水平。 該問卷由50問題組成,32評分通常被建議為表示阿斯伯格綜合徵或高功能自閉症。 規模的內部一致性是0.82。

程序

參與者獨自坐在一個安靜的房間裡並單獨測試。 在對研究進行簡要介紹之後,他們被要求完成一系列心理測試(以隨機順序給予參與者,除了最後總是完成的PANAS和STAI-S)。 完成測試後,參與者可以通過房間內的計算機訪問互聯網,獲取15分鐘。 他們訪問過的網站內容沒有記錄在本研究中,並且參與者被明確告知這是個案。 採用這一程序是為了鼓勵他們訪問他們可能希望的任何地點,而不論該網站的內容是否可被視為適合社會。 在15分鐘後,他們被要求再次完成PANAS和STAI調查問卷。

成績

表1 顯示了在互聯網暴露之前採取的所有心理測量指標的均值(標準偏差),以及他們的Spearman相關係數與網絡成癮測試(IAT)。 檢查平均值表明,樣本整體落在這些心理測量評估的預期範圍內。 Spearman的相關性揭示了網絡成癮和抑鬱(BDI),分裂型沖動性不合格(OLIFE IN)以及自閉症特徵(AQ)之間的強烈關聯。 網絡成癮與長期焦慮(STAI-T)和消極情緒(PANAS-)之間也存在較弱的關聯。

縮略圖

表1。 所有心理測量指標的均值(標準差)及其與網絡成癮測試(IAT)的矛頭相關係數。

DOI:10.1371 / journal.pone.0055162.t001

T然後將他的樣本劃分為IAT分數的平均值,以產生一組問題較低和較高的互聯網使用組; IAT的平均值是41,這也被用來反映某種程度的問題用法 [13]。 這產生了一個問題較少的使用組(n = 28,mean = 29.5+7.9; 13男性,15女性)和一個問題較多的使用組(n = 32,表示50.3+7.2; 18男,18女)。

圖1 顯示相對於互聯網前使用,狀態焦慮(SSAI),積極情緒(PANAS +)和負面情緒(PANAS-)在接觸互聯網後立即改變兩組的變化。 與問題較高的群體Mann-Whitney相比,較低問題群體目前的焦慮程度顯著增加 U = 318.5, p<.05; 與互聯網前使用Wilcoxon相比,低使用人群顯示出更高的焦慮 z = 2.09, p<.05,但高使用率組沒有變化, p> .70。 與較低問題組相比,較高問題的使用組的積極情緒顯著下降, U = 234.0, p<.001; 低用戶組相對於基線沒有變化, p> .20,但高用戶群體的積極情緒明顯下降, z = 3.31, p<.001。 互聯網暴露對兩個人的負面情緒均無顯著影響 ps> .10。

縮略圖

圖1。 顯示低互聯網使用(低)和高互聯網使用(高)組的狀態焦慮(SSAI),積極情緒(PANAS +)和負面情緒(PANAS-)的後互聯網使用和互聯網前使用之間的變化。

DOI:10.1371 / journal.pone.0055162.g001

討論區

目前的研究旨在探討互聯網暴露對“網絡成癮者”的潛在差異影響,與那些使用不多的人相比。 結果顯示,互聯網曝光對“網絡成癮者”的積極情緒產生了顯著的負面影響。 在“網絡成癮”的理論模型中已經提出了這種效應 [14], [21], 就色情攝影對網絡性成癮者的負面影響而言,也有類似的發現 [5], 這可能表明這些成癮之間的共性。 值得一提的是,這種對情緒的負面影響可以被視為類似於戒斷效應,建議根據成癮分類的需要 [1], [2], [27]. 這一發現表明,與其他形式的問題行為一樣 [5], [21],而過度使用互聯網可能會逃避維護 [14] 並且自我加油 - 參與行為會降低情緒,從而引發進一步的參與以擺脫低落情緒 [21]. 在有風險的情況下,有問題的賭徒也會觀察到因接觸互聯網的有問題的互聯網用戶對焦慮的影響不足 [4], [25], 並再次提出網絡成癮和其他形式的問題行為之間的共性。

應該指出的是,互聯網對大量互聯網用戶的兩個主要用途是獲取色情和賭博 [4], [5] 如果這些後來的活動明顯受到潛在上癮的影響,可能與“網絡成癮”有關的任何結果實際上都是其他形式的成癮(即色情或賭博)的表現。

除了證明互聯網曝光對“網絡成癮者”的不同心理影響之外,還有一些值得評論的發現。 該 網絡成癮與抑鬱之間的關聯 [10], [11]精神分裂症衝動性不合格 [14], [17] 已知,並證明當前樣本與先前研究的樣本相似。 然而,網絡成癮與自閉症特徵密切相關是一個新發現, 並且可能在性質上類似於先前建立的社會孤立和網絡成癮之間的關聯 [12]。 後一個發現具有潛在的意義,值得進一步研究,但目前尚不清楚這種關聯的原因。 可能是那些具有較高自閉症特徵的人更多地作為互動的互動方式參與互聯網。 在這種情況下,更高的互聯網使用可能不會成為問題。 或者,參與使用互聯網可能是一種孤立的活動,並且,這種情況發生的程度,以及參與者以這種方式經常處於社會孤立的情況下,可能會對自閉症的反應產生影響。規模,與自閉症特徵虛假聯繫。 顯然,這方面需要進一步開展工作。

除了這些與互聯網使用有問題的人的心理特徵有關的發現外,當前數據的兩個特徵值得注意。 首先,超過50%的樣本(32 / 60)在IAT上產生的分數可以被認為代表某種程度的問題行為 [26]。 這可能代表了從大學校園中的年輕人那裡招募樣本的功能,但是,如果被複製,則表明存在一定程度的問題。 互聯網使用有問題的人與那些沒有互聯網使用的人的性別分開是均勻的,這表明網絡成癮作為男性問題的典型觀點(當然,現在)是沒有根據的。

應該提到的本研究存在許多局限性,可以在隨後的研究中加以解決。 在這個實驗中,參與者只接受了15 min暴露於互聯網,並評估了這種暴露對他們情緒的影響。 儘管這種暴露時間足以產生對情緒的影響,但是通過當前的尺度來衡量,不知道曝光時間會更長,也不知道當前已知的暴露於互聯網期間情緒和焦慮的變化的時間動態。 此外,在本調查中,參與者在其曝光期間訪問的網站內容未受到監控。 這樣做是為了鼓勵參與者以他們希望的任何方式自由地探索互聯網。 但是,由於不確定參與者訪問過哪些網站,因此不能斷定這些網站是他們使用互聯網進行探索的典型網站。 當然,如果這些網站包含有色情或賭博內容的網站,則不太可能在當前情況下訪問這些內容。 實際上,尚不清楚這些網站是否會在任何此類研究的背景下被可靠地報告為被訪問。 然而,鑑於這種限制,仍然不知道在這種情況下獲得的對情緒的影響是否會在其他使用環境中被觀察到,並且這仍然是需要研究的領域。

結合之前的研究結果,這些結果有助於建立一個過度使用互聯網的遠端和近端原因的圖片。 當然,那些長期沮喪的人 [11] 和焦慮 [12]加上社會孤立 [13],以及對新技術缺乏焦慮 [17], [19],可能會因過度使用互聯網而面臨風險 [3], [21]。 然而,那些在互聯網曝光後對積極情緒產生負面影響的個體的子集可能會被觸發進一步逃避互動的互聯網使用,這表明可能的機制維持互聯網成癮者的互聯網使用

作者貢獻

構思並設計了實驗:MR LAO PR。 進行實驗:MR。 分析數據:MR PR。 貢獻的試劑/材料/分析工具:LAO PR。 寫了這篇論文:MR LAO RT PR。

參考

  1. Mitchell P(2000)網癮:真的診斷與否? 柳葉刀355:632。 DOI: 10.1016/S0140-6736(05)72500-9. 在線查找此文章
  2. 阻止JJ(2008)DSM-V的問題:網絡成癮。 Am J Psychiatry 165:306-307。 DOI: 10.1176 / appi.ajp.2007.07101556. 在線查找此文章
  3. Aboujaoude E,Koran LM,Gamel N,Large MD,Serpe RT(2006)用於有問題的互聯網使用的潛在標記:2,513成人的電話調查。 CNS Spectr 11:750-755。 在線查找此文章
  4. Kuss D,Griffiths M(2012)網絡遊戲成癮:對實證研究的系統評價。 國際心理健康與成癮雜誌10:278-296。 DOI: 10.1007/s11469-011-9318-5. 在線查找此文章
  5. Griffiths M(2012)互聯網性成癮:實證研究綜述。 成癮研究與理論20:111–124。 土井: 10.3109/16066359.2011.588351. 在線查找此文章
  6. Leung L,Lee P(2012)互聯網知識,網絡成癮症狀和互聯網活動對學業成績的影響。 社會科學計算機評論30:403-418。 DOI: 10.1177/0894439311435217. 在線查找此文章
  7. Tonioni F,D'Alessandris L,Lai C,Martinelli D,Corvino S,et al。 (2012)網絡成癮:網上花費的時間,行為和心理症狀。 綜合醫院精神病學34:80-87。 DOI: 10.1016 / j.genhosppsych.2011.09.013. 在線查找此文章
  8. Alizadeh Sahraee O,Khosravi Z,Yusefnejad M(2011)伊朗學生的網絡成癮與家庭功能和心理健康的關係。 歐洲精神病學。
  9. 廣恆D,麒麟L,Hui Z,Xuan Z(2011)前體或後遺症:網絡成癮患者的病理性疾病。 Plos ONE 6:1-5。 在線查找此文章
  10. Gundogar A,Bakim B,Ozer O,Karamustafalioglu O(2012)高中生網絡成癮,抑鬱和ADHD之間的關聯。 歐洲精神病學2; 271。
  11. Young KS,Rodgers RC(1998)抑鬱與網絡成癮之間的關係。 網絡心理學與行為1:25-28。 DOI: 10.1089 / cpb.1998.1.25. 在線查找此文章
  12. Yen JY,Ko CH,Yen CF,Wu HY,Yang MJ(2007)網絡成癮的共患精神症狀: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抑鬱,社交恐懼症和敵意。 青少年健康雜誌41:93-98。 DOI: 10.1016 / j.jadohealth.2007.02.002. 在線查找此文章
  13. Kim J,Haridakis PM(2009)互聯網用戶特徵和動機在解釋網絡成癮三個維度中的作用。 計算機中介通訊雜誌14:988-1015。 DOI: 10.1111 / j.1083-6101.2009.01478.x. 在線查找此文章
  14. Bernardi S,Pallanti S(2009)網絡成癮:一項關注合併症和分離症狀的描述性臨床研究。 綜合精神病學50:510-516。 DOI: 10.1016 / j.comppsych.2008.11.011. 在線查找此文章
  15. Jiang Q,Leung L(2012)個人差異,意識 - 知識和接受網絡成癮作為改變互聯網習慣的意願的健康風險的影響。 社會科學計算機評論30:170-183。 DOI: 10.1177/0894439311398440. 在線查找此文章
  16. Lee H,Choi J,Shin Y,Lee J,Jung H,et al。 (2012)網絡成癮的衝動:與病態賭博的比較。 網絡心理學,行為和社交網絡15:373-377。 DOI: 10.1089 / cyber.2012.0063. 在線查找此文章
  17. Ko CH,Hsiao S,Liu GC,Yen JY,Yang MJ,et al。 (2010)具有網絡成癮的大學生的決策特徵,冒險風險和個性。 精神病學研究175:121-125。 DOI: 10.1016 / j.psychres.2008.10.004. 在線查找此文章
  18. Park S,Park Y,Lee H,Jung H,Lee J,et al。 (2012)行為抑制/接近系統作為青少年網絡成癮預測因子的影響。 人格與個體差異。
  19. Ko CH,Jen JY,Liu SC,Huang CF,Yen CF(2009)青少年攻擊行為與網絡成癮和網絡活動之間的聯繫。 青少年健康雜誌44; 598-605。
  20. Ma H(2012)青少年的網絡成癮和反社會網絡行為。 國際兒童健康與人類發展雜誌5:123–130。 土井: 10.1100/2011/308631. 在線查找此文章
  21. 戴維斯RA(2001)病理性互聯網使用的認知行為模型。 人類行為中的計算機2001 17:187-195。 DOI: 10.1016/S0747-5632(00)00041-8. 在線查找此文章
  22. King D,Delfabbro P,Griffiths M,Gradisar M(2011)評估網絡成癮治療的臨床試驗:系統評價和CONSORT評估。 臨床心理學評論31:1110-1116。 DOI: 10.1016 / j.cpr.2011.06.009. 在線查找此文章
  23. WölflingK,MüllerK,Beutel M(2012)治療網絡成癮:首先得出標準化認知 - 行為治療方法的功效。 歐洲精神病學271。
  24. Israelashvili M,Kim T,Bukobza G(2012)青少年對網絡世界的過度使用-網絡成癮還是身份探索? 青春期雜誌35:417-424。 土井: 10.1016 / j.adolescence.2011.07.015. 在線查找此文章
  25. Kugler T,Connolly T,OrdóñezLD(2012)情緒,決定和風險:投注賭博與投注人。 行為決策雜誌25:123-134。 DOI: 10.1002 / bdm.724. 在線查找此文章
  26. Hardie E,Tee MY(2007)過度使用互聯網:個性,孤獨和社交支持網絡在網絡成癮中的作用。 澳大利亞新興技術與社會雜誌5:34-47。 在線查找此文章
  27. 美國精神病學協會(1994)精神障礙診斷和統計手冊(4th ed。)。華盛頓特區:APA。
  28. Greenfield DN(2012)虛擬成癮:有時新技術會產生新問題。 虛擬成癮。
  29. Young K(1998) 陷入網絡。 紐約約翰·威利父子公司。
  30. Watson D,Clark LA,Tellegen A(1998)開發和驗證正面和負面影響的簡要測量:PANAS量表。 人格與社會心理學雜誌54:1063-1070。 在線查找此文章
  31. Spielberger CD(1983) 國家特質焦慮量表STAI(表格Y)。 Palo Alto,CA:諮詢心理學家出版社,公司
  32. Beck AT,Ward CH,Mendelson M,Mock J,Erbaugh J(1961)用於測量抑鬱症的清單。 普通精神病學檔案館4:561-571。 DOI: 10.1001 / archpsyc.1961.01710120031004. 在線查找此文章
  33. Mason O,Linney Y,Claridge G(2005)用於測量精神分裂症的短尺度。 精神分裂症研究78:293-296。 DOI: 10.1016 / j.schres.2005.06.020. 在線查找此文章
  34. Baron-Cohen S,Wheelwright S,Skinner R,Martin J和Clubley E(2001)自閉症頻譜商(AQ):來自Asperger綜合徵/高功能自閉症的證據,男女,科學家和數學家。 自閉症與發育障礙雜誌31:5–17。 在線查找此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