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ber​​sex的途徑:基於案例報告的探索(2020)

評論:兩個案例研究。 從結論:

該案例展示了以色情形式以及攝像頭互動形式使用在線方式來尋求新穎性以及管理空閒時間,孤獨感和無聊感。 這也與享受興奮和禁忌的需求有關。 這些因素也可能導致過度沉迷於網絡性行為。 網絡性的參與會影響個人的人際和人際生活。 它還會影響個人的社會關係,因為他們更容易失去自製力,容易遭受危險的性交,濫交和有罪的良心。15 過度參與網絡性活動會導致一些症狀,例如失去控制,全神貫注,敦促使用,戒斷和持續渴望從事網絡性活動。16 許多從事過多的在線性活動的人非理性地認為,網絡性經歷不是真實的,因此不會導致任何實際後果,反過來又維持了人們的網絡性活動。17 從事網絡性行為的人的生活方式,個性和對伴侶的身體親密性和性興趣的喪失都表現出明顯的變化。18

----------------------

心理健康雜誌2(1)96–99,2020年

抽象

互聯網已成為使用網絡攝像頭的首選平台。 網絡攝像頭的交互式在線方面使參與者可以為每個行為帶來令人興奮的愉悅體驗。 用戶從健康使用技術(SHUT)專業診所的服務中尋求幫助以管理色情內容的使用已呈增長趨勢。 臨床訪談被用來得出有關他們關注的細節。 這些案例證明了在線行為,尤其是網絡性行為在管理壓力,空閒時間,孤獨感,無聊以及對新穎性的需求中的作用。 這意味著需要在印度背景下篩選通往網絡性行為的途徑以及發展干預措施來管理這些途徑。

科技的進步對人類的生活方式產生了直接的影響。 日常生活的大多數活動已開始尋求虛擬世界的幫助,其中包括性活動。 最近,網絡世界中發生了許多年輕人的性活動。1 在線性活動通常涉及廣泛的活動,包括觀看,下載或在線買賣色情製品,或使用角色扮演和幻想連接到聊天室。2 它通常可以幫助個人通過數字平台發現和檢查他們的性慾和性幻想。3 從事在線性活動的女性對網絡性互動形式更感興趣,而男性對網絡性視覺形式更感興趣。4

Cyber​​sex是在線性行為的一種變體,其定義如下:“當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為了性快感而在線上進行性交談時,可能包括也可能不包括手淫。” 在4個國家/地區進行的研究表明,有76.5%的樣本使用互聯網進行在線性活動,而據報告有30.8%的美國學生從事網絡性活動。5 在線聊天領域的研究發現,十分之三的青少年進行過有關性話題的對話,並且還以性暗示和露骨信息的形式要求進行在線性接觸。6 社交焦慮的青少年不太願意從事視覺網絡性活動。 尋求感官水平高的青少年高度參與基於文本的性喚起性交流。7 從事網絡性行為的個人傾向於在互聯網上找到對方,並且在現實生活中可能會見過也可能未見過。 對話的範圍從調情到骯髒的談話,例如提供有關性交的詳細描述。4 有時,Cyber​​sex也可以用來補充已經存在的性關係或浪漫關係。 有時,Cyber​​sex本身可以充當目標或充當現實生活中性行為的第一步。 研究還表明,大多數從事網絡性活動的人大多是年輕的男性異性戀成年人,他們受過較高的教育。8 研究還表明,與男性相比,有大量的女性主要通過浪漫伴侶從事網絡性活動。 與女性相比,與陌生人從事網絡性行為的男性人數較多。9

互聯網的一般特徵本身就可以促進個人參與網絡性活動。 三重“ A”模型強調了以下三個特定特徵的重要性:可訪問性(不斷提供可訪問性的大量性網站),可負擔性(可訪問網站上的免費或低價)和匿名性(訪問這些網站的用戶通常肉眼看不見,並可能認為自己無法被他人察覺)。

一些針對參與網絡性行為動機的研究發現,娛樂性網絡性用戶出於性喚起,放鬆,分心或出於教育原因而參與了該活動。 以類似的方式,有問題的網絡性用戶參與了減少痛苦,調節情緒並補償現實生活中未實現的性幻想的活動。10 主要對色情內容感興趣的個人(主要僅出現在在線方式中尋找放鬆和性滿足感)也被認為是與有問題的性交有關的重要動機。 。11 研究還發現,過去的創傷性生活或負面生活事件也往往對有問題的網絡性用戶產生影響。 一項研究網絡性使用者的研究發現,使用者中68%的人曾經經歷過某種形式的性虐待,而43%的人患有創傷後應激障礙。12 有問題的網絡性用戶的性喚起水平明顯高於健康的網絡性用戶,後者直接增強了個體的活動能力,導致提示反應性和渴望。 這也充當了開發,維護和過度使用網絡性行為的機制。13, 14

下列案件向第三級專科診所尋求色情使用管理。

病例報告

A先生是一名40歲的男性,研究生,單身,從28歲開始接觸色情內容。 由於業餘時間,孤獨的生活方式,克服乏味,他對訪問色情內容產生了興趣,而這僅僅是在白天激發人們的活動。 最初,他在深夜期間花60至90分鐘的時間訪問色情內容。 逐漸地,每天從4個小時增加到5個小時。 特定的日程安排過去包括開始觀看色情製品或沉迷於手淫的一天。 有時,他由於無法退出色情製品而錯過了辦公室。 他報告說在工作時間內通過個人手機訪問了色情內容。 隨後,他到達住所後開始觀看色情內容。 這與食物的延遲有關。 他通過一個朋友被介紹到網絡攝像頭網站。 他報告說有與模特聊天的良好經驗。 最初,他開始訪問免費站點。 他讚賞與可用模型進行聊天或親密對話的過程。 他報告說與這些模型互動時有更好的色情體驗。 為了進一步增強色情體驗,他開始訪問付費網站。 他開始每天在這些網站上花費5到6個小時。 由於花在與這些模型進行對話/交互上的錢,他還遇到了財務問題。 用戶報告說,每當他有現金或有可用的信用卡限額時,與這些模型交談的渴望都很高。 它增加了心理困擾,曠工,減少參與社會活動以及參與高風險關係的經歷。 在網絡成癮測試中,他的得分為84分,屬於嚴重範圍。 在會話過程中,用戶顯示了有關與Web模型交互的詳細信息。 向用戶展示了放鬆運動,以及由於使用色情內容和網絡攝像頭網站的根本原因而進行了洞察促進。 簽訂合同是出於對這些場所的戒酒以及開展其他令人愉悅的活動。 開展了個人工作來管理心理因素以及減少網絡攝像頭網站上的費用。 進行了動機增強課程以促進對這些行為持續後果的認識。 他花了將近5個月的時間才能提高工作效率,並減少與網絡攝像頭模型的交互。 在後續跟踪中,用戶確實參與了訪問網絡攝像頭站點,但他訪問了免費站點。 探索了用戶的使用原因。 用戶將與網絡攝像頭模型的交互歸因於孤獨感和無聊感。 激勵用戶計劃空閒時間的活動以及業餘愛好。

X先生是一名來自中上層家庭的27歲男性,目前生活在住戶關係中,他抱怨在成人網站上花費過多時間。 從16歲開始,出於好奇,他開始使用色情內容。 過去每天是15到30分鐘。 逐漸地,當他待在旅館裡時,每天從3個小時增加到4個小時。 在過去的兩年中,他對與攝像頭模型進行交互產生了興趣。 最初,他曾經在免費的在線平台上進行交互,但是後來他開始訪問付費站點,以尋求更多的新穎性,刺激性,並開始意識到在交互過程中缺乏抑制行為。 這也導致了沉迷於手淫。 他將其更多地歸因於空閒時間和孤獨感。 在用盡積蓄之後,他開始使用信用卡訪問網站。 六個月前,他決定與女友保持住住關係,以養成這種習慣。 這個女孩知道他接觸色情的習慣。 女伴侶報告說,頭三個月情況好轉。 雖然,她報告說客戶的性慾有所增加。 但是,用戶對其訪問在線網站和用於該網站的電子設備保密。 女伴侶以某種方式訪問了他的設備,並了解了他與網絡攝像頭模型進行交互的習慣以及頻繁進行的交易。 這導致他們之間的關係困難。 用戶經歷了渴望,失去控制,強迫從事網絡性行為的過程,儘管知道有害後果,但仍需要繼續行為。 他沒有任何其他精神疾病的病史。 進行系統的夫妻治療以解決在關係背景下的人際和溝通困難。 合作夥伴之間的溝通有了改善,他開始放鬆身心,並與合作夥伴一起參與離線活動。

該案例展示了以色情形式以及攝像頭互動形式使用在線方式來尋求新穎性以及管理空閒時間,孤獨感和無聊感。 這也與享受興奮和禁忌的需求有關。 這些因素也可能導致過度沉迷於網絡性行為。 網絡性的參與會影響個人的人際和人際生活。 它還會影響個人的社會關係,因為他們更容易失去自製力,容易遭受危險的性交,濫交和有罪的良心。15 過度參與網絡性活動會導致一些症狀,例如失去控制,全神貫注,敦促使用,戒斷和持續渴望從事網絡性活動。16 許多從事過多的在線性活動的人非理性地認為,網絡性經歷不是真實的,因此不會導致任何實際後果,反過來又維持了人們的網絡性活動。17 從事網絡性行為的人的生活方式,個性和對伴侶的身體親密性和性興趣的喪失都表現出明顯的變化。18 特別是參與在線性愛的個人的配偶會經歷強烈的反應,例如背叛,傷害,排斥,毀滅性和孤獨感。 除了配偶之外,由於網絡性行為使用者的行為發生變化,孩子,兄弟姐妹以及其他與在線性行為有關的重要關係也有最終淪為無意識受害者的風險。19 反社會行為的趨勢與網絡性成癮評分較高有關。20

一些進行在線性行為的人沒有問題,也沒有任何嚴重的負面影響。 但是,在相當多的個人群體中,它可能會變得過分自然,並可能影響他們生活的各個方面。21

這些案例表明存在各種類型的網絡性以及與過度沉迷於網絡性活動有關的心理因素。 有必要進行縱向研究,以了解通往網絡性的途徑,來自網絡性的期望以及沉迷於網絡性的長期心理社會影響。 這些研究結果將進一步有助於發展評估網絡性成癮性使用的標準,以及製定乾預策略以解決網絡性行為的引發和維持因素。

DHR ICMR,印度德里授予Manoj Kumar Sharma博士。

作者聲明在本文的研究,作者和/或出版物方面沒有潛在的利益衝突。

作者沒有獲得本文研究,作者和/或出版物的財務支持。

1.克萊因(JL),庫珀(DT)。 青少年中的性行為異常:利用面對面的性行為和社會學習理論探索患病率和預測. Arch Sex Behav. 2018; 48(2):619 - 630.
Google Scholar | 交叉引用 | 論文

2.庫珀 性與互聯網:邁入新千年. Cyber​​ Psychol Behav. 1998; 1(2):187 - 193.
Google Scholar | 交叉引用


3,堪薩斯州揚 互聯網性成癮. Am Behav Sci. 2008; 52(1):21 - 37.
Google Scholar | SAGE期刊


4.Daneback,K,Cooper,A,Månsson,SA。 一項關於網絡性參與者的互聯網研究. Arch Sex Behav. 2005; 34(3):321 - 328.
Google Scholar | 交叉引用 | 論文


5.Döring,N,Daneback,K,Shaughnessy,K,Grov,C,Byers ES 、。 大學生在線性行為體驗:四國比較. Arch Sex Behav. 2015; 46(6):1641 - 1652.
Google Scholar | 交叉引用 | 論文


6,Subrahmanyam,K,Smahel,D,Greenfield,P。 將發展結構連接到互聯網:在線青少年聊天室中的身份展示和性探索. Dev Psychol. 2006; 42(3):395 - 406.
Google Scholar | 交叉引用 | 論文


7,我的貝恩斯,南埃格蒙特 青少年中基於文本和視覺明確的網絡性行為的普遍性和預測因素. 年輕. 2014; 22(1):43 - 65.
Google Scholar | SAGE期刊


8.庫珀 性與互聯網:臨床醫生指南. 霍夫: 布倫納·勞特利奇(Brunner Routledge); 2002.
Google Scholar


9,肖尼西,K,拜爾斯,ES。 將網絡性經歷具體化:通過三種類型的伴侶,異性戀者確定了男人對網絡性的渴望和經歷. Comput Hum Behav. 2014; 32:178 - 185.
Google Scholar | 交叉引用


10,庫珀(A),謝勒(Scherer),CR,博伊斯(Boies),SC,戈登(Gordon),BL。 互聯網上的性行為:從性探索到病理表達. Psychol Res Pract教授. 1999; 30(2):154 - 164.
Google Scholar | 交叉引用


11,羅斯(Ross),MW,Månsson,SA,Daneback,K. 瑞典男性和女性中有問題的性互聯網使用的普遍性,嚴重性和相關性. Arch Sex Behav. 2011; 41(2):459 - 466.
Google Scholar | 交叉引用 | 論文


12,Schwartz,MF,Southern,S. 強迫性網絡性:新茶室. 性癮者強迫性. 2000; 7(1-2):127 - 144.
Google Scholar | 交叉引用


13.羅賓遜,TE,評論。,Berridge KC。 成癮的激勵致敏理論:一些當前的問題. Philos Trans R Soc Lond B Biol Sci. 2008; 363:3137 - 3146.
Google Scholar | 交叉引用 | 論文


14,Pawlikowski,M,Altstotter-Gleich,C,Brand,M. 年輕人網絡成癮測試德語短版的驗證和心理計量學特性. Comput Hum Behav. 2013; 29:1212 - 1223.
Google Scholar | 交叉引用


15,布拉迪 網路性愛. 2007。 於25年2019月XNUMX日訪問, http://elainebrady.com/docs/Cyber_Sex.pdf
Google Scholar


16,新墨西哥州的德林 互聯網對性的影響:對15年研究的回顧. Comput Hum Behav. 2009; 25(5):1089 - 1101.
Google Scholar | 交叉引用


17卡恩斯 走出陰影:了解性成癮。 第三版。 明尼蘇達州中心城: 榛樹基金會; 2001.
Google Scholar


18,Young,KS,Griffin-Shelley,E,Cooper,A,Omara,J,Buchanan,J. 在線不忠:夫妻關係的新維度,對評估和治療產生了影響. 性癮者強迫症. 2000; 7(1-2):59 - 74.
Google Scholar | 交叉引用


19,施耐德(JP) 網絡性成癮對家庭的影響:一項調查結果. 性癮者強迫症. 2000; 7(1-2):31 - 58.
Google Scholar | 交叉引用


20,卡斯特羅·卡爾沃(Castro-Calvo),J,巴勒斯特·阿納爾(Ballester-Arnal),R,吉爾·拉里奧(Gil-Llario),醫學博士,吉米內斯·加爾西亞(Giménez-García),C。 有毒物質使用,互聯網和網絡性成癮之間的常見病因路徑:預期作用和反社會偏見傾向. Comput Hum Behav. 2016; 63:383 - 391.
Google Scholar | 交叉引用


21,庫珀(A),德爾蒙尼科(Delmonico),DL,格里芬·雪萊(Griffin-Shelley),E,馬西(Mathy),RM 在線性活動:檢查可能存在問題的行為. 性癮者強迫症. 2004; 11(3):129 - 143.
Google Scholar | 交叉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