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障碍的挑战:从公共卫生角度提出的建议(2019)

Gen Psychiatr。 2019; 32(3):e100086。

在线发布2019 Jul 9。 DOI: 10.1136 / gpsych-2019,100086

PMCID:PMC6629377

结论: 31360912

赵敏1,*魏昊2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组织的专家组进行的大量研究和讨论的结果,博弈失调被认为是一种精神障碍,并列于最近发布的国际疾病分类11th版本中的精神,行为和神经发育障碍一章( ICD-11)。1 游戏障碍,赌博障碍和物质使用障碍属于同一类精神障碍。 这一变化将有助于提高公众对游戏障碍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它将鼓励相关研究,并制定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以减少消极后果。

游戏障碍的核心临床特征

拟议的ICD-11游戏障碍诊断指南如下:( 1)持续或经常性游戏行为模式(“数字游戏”或“视频游戏”),可能主要在线(即,互联网或类似电子网络)或离线,表现为以下所有因素:对游戏行为的控制受损(即,发作,频率,强度,持续时间,终止,背景); 在游戏优先于其他生活兴趣和日常活动的情况下,优先考虑游戏; 尽管发生了负面后果(例如,重复的关系中断,职业或学术后果,对健康的负面影响),仍然可以继续或升级游戏; (2)游戏行为的模式可以是连续的或偶发的和经常性的,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表现出来(例如,12个月); (3)游戏行为模式导致个人,家庭,社会,教育,职业或其他重要职能领域的明显痛苦或严重损害。

游戏障碍的相关因素和负面后果

研究发现,游戏障碍呈现出类似的临床特征,大脑神经影像学改变为物质依赖性。2 游戏紊乱具有一系列生理,心理和家庭社会问题。3 4 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主要与游戏玩家的不健康生活方式有关。 他们大部分时间沉迷于游戏,生活方式不规律,缺乏锻炼,身体健康状况下降。 由于各种心理或家庭问题,许多患有游戏障碍的人沉迷于游戏,并且游戏障碍加剧了他们的心理问题。 在严重的情况下,他们也可能患有抑郁症,焦虑症甚至精神病,这严重影响他们的正常学习,家庭和社会功能。 由于游戏障碍,许多青少年放弃了学业。5 6 游戏紊乱也与许多精神障碍共存,并相互影响其发生和发展。

由于游戏障碍的发生和发展与个体心理,家庭和社会因素密切相关,影响个人的身体,心理,家庭和社会功能,需要包括医疗,心理,家庭和社会干预在内的综合策略来预防和减少伤害。游戏障碍。7

转到:

从公共卫生角度提出的建议

游戏障碍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其中许多因素与心理,家庭和社会因素有关。 建议以下项目以防止游戏障碍并控制其负面后果:(1)青少年是游戏障碍的高风险群体,他们应该是预防计划的目标人群。 预防应由包括学校,家长和相关社会组织在内的相关方共同开展,并注重提高游戏障碍和相关预防技能的意识。 (2)心理健康和健康的家庭功能是游戏障碍的保护因素。 预防计划应侧重于改善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心理技能,包括人际交往,情绪管理和压力管理技能。 家庭的参与尤为重要,应予以强调。 健康的家庭结构和功能,良好的家庭关系和沟通,以及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都有助于防止游戏障碍。 (3)学校和家长应监督青少年的游戏行为,这对于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非常重要。 有游戏障碍的人需要专业帮助。 (4)应加强相关研究,并为游戏障碍提供标准化的临床服务。 专业治疗和康复设施迫切需要对游戏障碍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5)相关政府部门应从公共卫生的角度引导建立和规章。 包括教育,宣传,心理健康和心理学以及博彩业在内的相关各方应共同合作,采取全面的预防策略,例如开发游戏评级系统,监督游戏行为,开发游戏障碍的自我筛选工具和证据 - 基础干预。

个人简介

赵敏,博士,医学博士,精神病学教授,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副院长。 自1996年以来,赵博士一直从事精神病学和药物滥用的临床,教学和科学研究。她获得了WHO和NIH的20多个国家和国际研究资助。 她发表了200多篇经同行评审的文章和6本书,其中包括30个章节。 她是同行评审期刊(包括Addiction和Cochrane系统评价数据库)的编辑委员会成员。 她是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非正式科学小组的成员,也是ICD-11精神,行为和神经发育障碍(MBD)的国际咨询小组和FSCG的成员,并在中国领导了ICD-11 MBD的实地研究。

参与专家: MZ写了草稿。 WH证明 - 阅读草案。

资金: 作者尚未向公共,商业或非营利部门的任何资助机构申报该研究的特定补助金。

出处和同行评审: 未委托; 外部同行评审。

参考资料

  1.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分类,第11次修订(ICD-11),2018。 可用: https://icd.who.int/dev11/l-m/en [访问8可能2018]。
  2. Weinstein A,Livny A,Weizman A.互联网和游戏障碍大脑研究的新进展。 Neurosci Biobehav Rev 2017; 75:314-30。 10.1016 / j.neubiorev.2017.01.040 [考研[交叉引用[Google Scholar]
  3. Widyanto L,GriffithsM。第6章-网络成瘾:确实存在吗? :心理学与互联网。 学术出版社,2007:141-63。 [Google Scholar]
  4. 陈琦,全X,HM L,等。 社会功能障碍与非社会功能障碍学生人格特征及其他心理因素的比较。 上海精神病学2015; 27:36-41。 [PMC免费文章[考研[Google Scholar]
  5. Bargeron AH,Hormes JM。 网络游戏障碍的心理社会关联:精神病理学,生活满意度和冲动。 Comput Human Behav 2017; 68:388-94。 10.1016 / j.chb.2016.11.029 [交叉引用[Google Scholar]
  6. 江德,朱思,叶敏,等。 温州大学生网络成瘾及其立体人格的横断面调查。 上海精神病学2012; 24:99-107。 [PMC免费文章[考研[Google Scholar]
  7. King DL,Delfabbro PH,Wu AMS,et al。 网络游戏障碍的治疗:国际系统评价和配合评估。 Clin Psychol Rev 2017; 54:123-33。 10.1016 / j.cpr.2017.04.002 [考研[交叉引用[Google Scho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