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潜在问题和有问题的互联网使用的风险因素和心理社会特征:横断面研究(2011)

评论: 希腊研究发现,21%的9年级和10年级学生表现出适应不良的Interent用法: 

在研究人群中(n = 866), 适应不良互联网使用率(MIU)为20.9% (n = 181)。” (在研究人群中,潜在的PIU和PIU的患病率分别为19.4%和1.5%)

请注意,平均年龄为14.7,超过一半是女孩。 由于男性更容易患上Interent成瘾,如果样本都是男性,那么百分比是多少? 

邀请了所选学校9年级和10年级的所有学生参加研究(n = 937)。 没有应用包括人口统计学和/或社会经济特征的排除标准。 该研究的来源人群包括438名(46.7%)男孩和499名(53.3%)女孩(总平均年龄:14.7岁)。”

这项研究描述了对性内容的使用:

“研究结果表明,潜在的PIU和PIU与利用互联网获取性信息,社交和娱乐目的(包括互动游戏)独立相关。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潜在的PIU与利用互联网进行教育具有相反的关联。 以前的报告表明,超过四分之一的经常使用互联网的用户使用互联网来访问性信息和教育[19,37,38]。 人们发现,频繁使用互联网和出于性教育目的访问互联网都是色情互联网站点使用的重要预测因素[39,40],随后是PIU [41]。 因此, 建议PIU可以根据访问的互联网站点的特定内容而不是互联网本身进行开发和/或显示。”


链接到全面研究

BMC公共卫生。 2011; 11:595。

在线发布2011 July 27。 doi:10.1186 / 1471-2458-11-595

版权所有©2011 Kormas等; 被许可人BioMed Central Ltd.

Georgios Kormas,#1 Elena Critselis,#2 Mari Janikian,#1 Dimitrios Kafetzis,2和Artemis Tsitsika 1

1«第二儿童医院儿科青少年卫生处(AHU)。 &A. Kyriakou»希腊国立和卡波迪斯安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希腊

2儿科第二科,«P。 &A. Kyriakou»雅典国立和卡波迪斯安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希腊雅典

Georgios Kormas: [电子邮件保护] ; Elena Critselis: [电子邮件保护] ; Mari Janikian: [电子邮件保护] ;迪米特里奥斯·卡菲齐斯: [电子邮件保护] ; Artemis Tsitsika: [电子邮件保护]

抽象

背景

有问题的互联网使用(PIU)与过多的心理社会逆境有关。 研究目的是评估青少年中与潜在PIU和PIU相关的决定因素和心理社会影响。

方法

在希腊青少年的随机样本(n = 866)中应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平均年龄:14.7年)。 自填问卷,包括互联网使用特征,年轻网络成瘾测试,优势和困难问卷,被用来检查研究目标。

成果

在研究人群中,潜在PIU和PIU的患病率分别为19.4%和1.5%。 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dds Ratio,OR:2.01; 95%Confidence Interval,95%CI:1.35-3.00),以及利用互联网检索性信息(OR:2.52; 95%CI:1.53- 4.12),互动游戏(OR:1.85; 95%CI:1.21-2.82)和社交,包括聊天室使用(OR:1.97; 95%CI:1.36-2.86)和电子邮件(OR:1.53; 95%) CI:1.05-2.24)与潜在的PIU和PIU独立相关。 具有潜在PIU的青少年同时出现多动症(OR:4.39; 95%CI:2.03-9.52)和行为(OR:2.56; 95%CI:1.46-4.50)的可能性增加。 此外,青少年PIU与多动症(OR:9.96; 95%CI:1.76-56.20)和行为(OR:8.39; 95%CI:2.04-34.56)以及全面的社会心理失调(OR:8.08; 95%CI:1.44-45.34)。

结论

潜在PIU和PIU的决定因素包括访问互联网以检索性信息,游戏和社交。 此外,潜在的PIU和PIU都与青少年中显着的行为和社会适应不良有关。

关键词:有问题的互联网使用,青少年,互联网,心理社会因素,行为,成瘾

背景

特别是在青少年中,互联网越来越被视为一种易于获取的信息检索,娱乐和社交手段[1,2]。 过度使用互联网可能会对青少年的心理社会发展产生潜在的不利影响[3]。 虽然采用过度的互联网使用以及相关的不良心理社会影响可能归因于互联网使用开始之前心理社会福祉受损[4],但在青春期发展有问题的行为模式的可能性是显着的[5,6] 。 因此,随着青少年为互联网使用分配不断增加的时间段,开发适应不良的互联网使用(MIU)的风险,包括潜在的有问题的互联网使用(PIU)和PIU,是固有的。

尽管PIU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7],但目前尚未应用对此结构的一致定义[8]。 有人提出将PIU作为功能失调的行为模式的新实体,类似于在冲动控制障碍的范围内发现的功能失调[9]。 PIU的拟议标准最初包括:(1)互联网使用不受控制,(2)互联网使用明显令人困扰,费时或导致社会,职业或经济困难; (3)在躁狂或躁狂临床发作期间不仅存在互联网使用情况[10]。 因此,PIU被概念化为个人无法控制自己对互联网的使用,从而导致明显的困扰和/或功能障碍[11,12]。 潜在的PIU被定义为满足部分(但不是全部)上述标准的互联网使用[9,12,13]。

在世界范围内,观察到青少年和年轻人中PIU的患病率介于0.9%[14]和38%[15]之间。 特别是,在欧洲青少年中,观察到PIU的患病率在2%和5.4%[6,16-18]之间。 在希腊,观察到PIU的患病率分别在居住在农村和城市地区的青少年中在1.0%[19]和8.2%[20]之间。 因此,与其他欧洲国家的PIU相比,PIU在希腊青少年中显着升高。

过度和PIU都与过多的不良社会心理和心理健康状况有关。 具体而言,过度使用互联网与社会孤立[21]和相关的逆境[22]有关。 此外,PIU与敌对行为模式[23],社交技能受损[24],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14],抑郁和/或自杀意念[25-27]有关。 然而,迄今为止,关于潜在PIU和PIU在青少年中的差异决定因素和心理社会影响的证据尚不存在。

本次调查的主要目的是评估青少年PIU和潜在PIU的决定因素。 次要目标是评估研究人群中与PIU相关的社会心理特征和影响。

方法

研究设计和研究人口

为了研究的目的,采用了横截面设计。 所有数据都是在连续两个学期(01年01月2007日至01年01月2008日)中收集的。 该研究得到了“ P. &A. Kyriakou”位于希腊雅典的儿童医院,以及希腊教育和宗教事务部。 在开始研究之前,必须征得所有合格参与者的法定监护人的知情同意。

本研究的来源人群包括20公立初中和高中的随机整群样本,根据其地区和周围人口密度在希腊雅典进行分层。 所有注册所选学校的9和10等级的学生都被邀请参加该研究(n = 937)。 没有适用于研究参与的排除标准,包括人口统计和/或社会经济特征。 该研究的来源群体包括438(46.7%)男孩和499(53.3%)女孩(总体平均年龄:14.7年)。 71个来源群体(7.6%)没有完成年轻网络成瘾测试的所有组成部分,因此被排除在所有进一步的统计分析之外。 因此,响应率为92.4%(N = 866)。

数据收集

在各自的学校现场向所有研究参与者分发自填问卷。 要求研究参与者匿名填写调查问卷,以尽量减少任何潜在的报告偏差。 调查问卷由5组成:(1)人口统计信息; (2)历史记录和每周平均互联网使用时间; (3)互联网接入的位置和访问的互联网网站的范围; (4)年轻的网络成瘾测试; 和(5)优势和难点问卷调查。

通过应用年轻网络成瘾测试(YIAT)评估潜在的PIU和PIU,这在科学文献[12,28-31]中得到验证。 YIAT由20校准项目组成,用于评估关注程度,强迫使用,行为问题,情绪变化以及与互联网使用相关的功能减弱。 根据YIAT定义正常的互联网使用,潜在的PIU和PIU。 在具有潜在PIU或PIU [12]的参与者中定义了适应不良的互联网使用(MIU)。

为了评估互联网使用历史,我们采用了以下临界值:(1)新用户:0-6个月; (2)最近的使用者:6-12个月; (3)有经验的用户:> 12个月。 评估的互联网访问的主要位置包括通过(1)自己的家庭门户网站进行的互联网访问; (2)朋友的家庭门户; (3)网吧门户。 访问的互联网站点的范围包括:(1)电子邮件通信; (2)接触大众媒体(例如报纸,期刊和期刊); (3)聊天室使用; (4)互动游戏; (5)检索与工作和教育有关的信息; (6)检索性教育和信息。

优势与困难(SDQ)问卷用于评估参与者的情绪和心理社会特征。 SDQ已成为评估青少年情绪和心理社会障碍的有效筛查工具[32,33]。 SDQ的五个组成部分及其各自的分数是:(1)情绪症状分数(正常:0-5;临界值:6;异常:7-10); (2)行为问题分数(正常:0-3;边界:4;异常:5-10); (3)多动量表(正常:0-5;边界:6;异常:7-10); (4)对等问题量表(正常:0-3;边界:4-5;异常:6-10); (5)亲社会量表(正常:6-10;边界:5;异常:0-4)。 不包括亲社会量表,则得出其余SDQ组件分数的总和,以生成总困难分数(正常:0-15;边界:16-19;异常:20-40)。

统计分析

应用独立样本的学生t检验比较连续变量的平均值,卡方检验分别比较两组之间类别变量的比例差异。 相反,当至少一个比较组由≤5个青少年组成时,采用Fisher精确检验。 计算年龄和性别调整后的优势比(AOR)和95%的置信区间(95%CI),以评估研究组之间互联网使用特征的可能性以及SDQ成分和总分。 为了评估与正常互联网使用情况相比潜在的PIU和PIU的决定因素,应用了逐步多项式Lo​​gistic回归分析。 多元回归模型中包括的自变量包括互联网访问的位置和所使用互联网站点的范围。 p值(p)≤0.05是显着性标准。 使用SAS版本9.0(美国SAS Institute Inc.)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成果

整体适应不良的互联网使用(MIU)

在研究人群中(n = 866),适应不良互联网使用率(MIU)的患病率为20.9%(n = 181)。 MIU青少年的平均年龄(±标准差,SD)与其正常的互联网用户没有显着差异(14.8±0.6年与14.8±0.6年,p = 0.838)。 然而,与正常互联网用户相比,患有MIU的青少年2.91(95%置信区间,95%CI:2.07-4.13)更可能是男性。 此外,MIU报告学习成绩差的青少年比例高于普通互联网用户(表(表XXUMX))。

表1

根据适应不良的互联网使用程度(n = 866)研究人群的特征。

关于互联网接入的位置,与普通互联网用户相比,MIU的青少年更有可能通过网吧门户网站和他们自己的家庭门户网站访问互联网,如表格2.2所示。 此外,关于访问的互联网站点的范围,MIU的青少年访问互联网的可能性大约是聊天室使用和互动游戏的两倍。 与正常的互联网用户相比,MIU的青少年也是2.70(95%CI:1.66-4.38)用于性信息目的的更有可能访问互联网的次数。 最后,患有MIU的青少年为教育目的而访问互联网的可能性显着降低。

表2

根据互联网使用不良程度访问互联网网站的位置和范围的可能性。

具有MIU和正常互联网使用的青少年的情绪和心理社会特征的比较显示在表格3.3中。 患有MIU的青少年患异常行为问题得分的可能性超过两倍,而异常多动症得分的可能性则高出四倍。 因此,MIU与青少年中明显的行为失调和多动症有关。 此外,与正常互联网用户相比,患有MIU的青少年报告异常总SDQ分数的可能性大约是其三倍。 因此,MIU与青少年的综合情绪和心理社会适应不良有关。

表3

优势和困难的可能性根据适应不良的互联网使用程度进行问卷调查。

潜在的互联网使用问题(PIU)

在研究人群中,潜在PIU率(平均YIAT评分±标准差,SD:48.9±7.2)的患病率为19.4%(n = 168)。 具有潜在PIU的青少年2.77(95%CI:1.92-3.85)更可能是男性。 虽然具有潜在PIU的青少年与其正常的互联网用户在年龄方面没有差异,但他们最近的可能性是两倍(优势比,OR:2.56; 95%CI:1.40-4.65)或经历过(OR) :2.78; 95%CI:1.80-4.28)互联网用户。 此外,与普通互联网用户相比,具有潜在PIU的青少年的学习成绩较差(表(表XXUMX))。

与普通互联网用户相比,具有潜在PIU的青少年更有可能利用他们自己的家庭门户网站和网吧门户网站(Table(Table2).2)。 此外,关于所访问的互联网站点的范围,在具有潜在PIU的青少年中,利用互联网来检索性信息和/或内容的可能性是2.43倍(表(表XXUMX).2)。 此外,具有潜在PIU的青少年使用互联网进行社交和通信的可能性大约是聊天室和电子邮件的两倍。 此外,与普通互联网用户相比,利用互联网进行游戏的可能性是该群体中2倍的倍数。 值得注意的是,在青少年人群中,评估潜在的PIU与利用互联网进行教育目的成反比。

与正常的互联网用户相比,青少年中潜在的PIU与异常多动和行为问题得分的可能性增加相关(表(表XXUMX).3)。 即便如此,具有潜在PIU的青少年在他们的情感和社交领域与正常的互联网用户没有差异。 然而,与正常的互联网用户相比,具有潜在PIU的青少年患全面社会心理失调的可能性超过两倍。

有问题的互联网使用(PIU)

在研究人群中,PIU的患病率(平均YIAT得分±SD:79.3±7.5)为1.5%(n = 13)。 患有PIU的青少年是男性的可能性是正常互联网用户的12倍以上。 此外,患有PIU的青少年报告的上网时间超过11个月的可能性高出八倍以上(表(表XNUMX))。

与普通互联网用户相比,PIU的青少年更频繁地使用网吧门户(p = 0.018)。 此外,为了检索性信息和/或性内容以及聊天室使用,青少年PIU与访问互联网显着相关(表(表XXUMX).2)。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大多数患有PIU的青少年使用该媒体进行交互式游戏,但这种使用与他们的普通互联网用户没有显着差异(表(表XXUMX))。

观察到患有PIU的青少年同时表现出多动症并且进行问题评分的可能性增加(表(表3).3)。 具体而言,根据SDQ成分得分,与正常互联网用户相比,具有PIU的青少年中异常活动过度和行为问题得分的几率分别大约高出10倍和8倍。 此外,青少年PIU与情绪和社会适应不良无明显关联。 然而,如SDQ总得分所示,患有PIU的青少年患全面社会心理失调的可能性大约是其8倍。

潜在PIU和PIU的决定因素

多项逻辑回归分析(Table(Table4)4)表明,利用互联网检索性信息,互动游戏和社交化(包括聊天室使用和电子邮件)的男性,与潜在的PIU和PIU独立相关。

表4

与适应不良的互联网使用独立相关的因素。

讨论

本研究是首次评估青少年中潜在PIU和PIU相关的互联网使用特征。 此外,根据所采用的适应不良行为模式的程度,它也是首次评估青少年与PIU相关的孤独和差异心理社会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青少年PIU的患病率为1.5%。 观察到的患病率在希腊农村地区和其他欧洲国家[6,16,18,20,34]报告的范围内,可能是由于希腊城市青年的计算机/互联网接入渗透率有限[35]。 然而,关于PIU患病率的显着国际差异也可归因于PIU [8]的定义和评估缺乏国际一致性所引起的测量偏差。

此外,在研究人群中,大约五分之一(19.4%)的青少年被确定为潜在的PIU。 可以肯定的是,这样的互联网用户开发PIU的风险增加。

大多数具有潜在PIU或PIU的青少年都是男性。 先前已经报道了关于互联网使用频率和性质的类似性别差异[36]。 观察到的性别差异可能归因于性别之间互联网利用频率差异的潜在混淆效应。 具体而言,由于青少年男孩比青春期女孩更频繁和广泛地使用互联网[19],互联网使用的平均每周时间可能成为PIU发展的潜在混淆因素,特别是在青少年男性中。

研究结果表明,潜在的PIU和PIU与利用互联网独立相关,目的是检索性信息,社交和娱乐,包括互动游戏。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潜在的PIU与利用互联网进行教育目的成反比。 以前的报告显示,超过四分之一的频繁互联网用户利用互联网访问性信息和教育[19,37,38]。 为了性教育,频繁使用互联网和访问互联网已被发现是色情网站使用的重要预测因子[39,40]和随后的PIU [41]。 因此,建议PIU可以开发和/或表现为所访问的互联网站点的特定内容,而不是互联网本身。

关于PIU的心理社会影响,包括潜在的PIU和PIU,研究结果表明,这种行为与多动和可能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增加有关。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PIU青少年与潜在PIU患者相比,行为问题的可能性要大三倍以上,但多动症问题的几率分别大约高出两倍。 迄今为止,尚未报道有关具有潜在PIU的青少年多动和可能出现问题的类似发现。

关于伴随发生的行为问题和PIU的证据证实了文献中的相关发现,表明患有PIU的青少年倾向于孤独[42]并且采取更具侵略性的行为[43]。 此外,之前的研究结果表明,患有PIU的青少年的行为问题可能与社会孤立和沟通技巧受损的近端相关[24]。 然而,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具有潜在PIU或PIU的青少年并未表现出威慑同伴关系和/或社交技能。 有人认为,青少年可以通过增加网络通信和社交平台的使用来抵消他们可能的现实社会隔离,从而通过互联网媒介保留社交网络。

本研究表明,青少年中潜在的PIU和PIU均与情绪失调显着相关。 这些发现与文献中确定的结果形成对比,表明情绪症状,如抑郁和焦虑症状,与PIU [9,44-47]有关。 有人认为,具有潜在PIU或PIU的青少年的情绪调节可能继发于所应用的研究抽样引入的潜在人群偏差。 具体而言,由于研究人群是从公立初中和高中的学生中招募的,那些功能严重受损的青少年,包括严重阻碍学习成绩,排除和/或开除学术出勤和活动,可能尚未纳入研究人群。

此外,本研究表明,具有潜在PIU或PIU的青少年分别超过两倍和八倍,可能会出现全球情绪和社会心理失调,这可通过总SDQ评分来评估。 之前已经记录了PIU与心理健康受损之间的相关性[42,48]。 然而,根据PIU程度的不同心理社会影响尚未见报道。 因此,本研究提供的证据表明,虽然患有PIU的青少年表现出显着的行为和社会心理失调,但具有潜在PIU的青少年也具有有限的,虽然显着的,增加的表现全面的情绪和社会心理障碍的风险。

因此,研究结果表明,潜在的PIU和PIU都与青少年中显着的情绪和心理社会适应不良有关。 据认为,这种互联网行为可能构成青少年暂时缓解和/或摆脱情绪和行为困难的逃避机制[49]。 因此,青少年可能过度使用互联网以应对情绪动荡。 同时,观察到PIU会导致生命应对机制失败[50]。 有人认为调整不佳的青少年可能会在PIU后遭受更多有害影响,从而造成以互联网使用和心理社会适应不良为中心的恶性循环。 因此,PIU可能会复合青少年中存在的心理社会症状。

本研究的优势在于它是为了评估希腊青少年潜在PIU和PIU的决定因素和心理社会影响而进行的首次此类研究。 由于随机抽样应用于选择研究人群,因此坚持认为可能引入选择偏倚。 该研究的局限性包括由于应用的横断面研究设计,其无法破译PIU与青少年心理社会特征之间的病因学关联。 此外,无法评估与适应不良的互联网使用的发生和发展有关的精神疾病和其他风险因素。 最后,由于属于同一班级和/或学校的青少年可能会相互利用互联网应用程序,因此对于使用网络社交网络以及游戏与不适应互联网使用相关联的聚类效应可能是介绍。 由于分层整群样本用于本研究,所报告的标准误差和置信区间可能低估了它们的真实幅度。 为了评估这种聚类效应以及在具有潜在PIU的青少年中观察到的心理社会特征是否可能构成PIU随后发展的潜在风险因素,进一步的前瞻性研究是必要的。

结论

在青少年中,潜在PIU和PIU的患病率分别为19.4%和1.5%。。 多项逻辑回归分析表明潜在的PIU和PIU与男性性别显着相关,并利用互联网检索性信息,互动游戏和社交,包括聊天室使用和电子邮件。 具有潜在PIU的青少年同时出现多动和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增加。 此外,青少年PIU与多动症和行为问题以及全面的心理社会适应不良显着相关。 因此,潜在PIU和PIU的决定因素包括访问互联网以检索性信息,游戏和社交。 此外,潜在的PIU和PIU都与青少年中明显的行为和社会适应不良有关。

相互竞争的利益

作者宣称他们没有竞争的利益。

作者的贡献

GK参与了概念和设计,数据采集和手稿构成。 EC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和解释,并参与了稿件的构成和批判性修订。 MJ参与了手稿的构成和批判性修订。 DK帮助批判性地修改了知识内容的手稿。 AT参与了研究设计和协调。 所有作者阅读并认可的终稿。

出版前的历史

本文的预发布历史可以在这里访问:

http://www.biomedcentral.com/1471-2458/11/595/prepub

致谢

目前的工作是由第二大学儿科系“ P. &A. Kyriakou”儿童医院,雅典国立和卡波迪斯安大学医学院。 资助机构为研究设计和数据收集做出了贡献。 资助机构在数据的分析和解释,手稿的构成和/或决定提交手稿方面没有任何作用。

参考资料

1. Madell D,MuncerS。从海滩回来却挂在电话上吗? 英国青少年对手机和互联网的态度和经验。 网络心理行为。 2004; 7(3):359-367。 doi:10.1089 / 1094931041291321。[PubMed] [交叉参考]

2。 Suss D. [计算机和媒体使用对儿童和青少年人格发展的影响] Ther Umsch。 2007; 64(2):103-118。 doi:10.1024 / 0040-5930.64.2.103。[PubMed] [Cross Ref]

3。 Tahiroglou AT,Celik GG,Uzel M,Ozcan N,Avci A.土耳其青少年的互联网使用。 Cyber​​psychol Behav。 2008; 11(5):537-543。 doi:10.1089 / cpb.2007.0165。[PubMed] [Cross Ref]

4。 Caplan S.孤独,社交焦虑和互联网使用问题之间的关系。 Cyber​​psychol Behav。 2007; 10(2):234-242。 doi:10.1089 / cpb.2006.9963。[PubMed] [Cross Ref]

5。 Leung L.紧张的生活事件,互联网使用的动机以及数字孩子的社会支持。 Cyber​​psychol Behav。 2007; 10(2):204-214。 doi:10.1089 / cpb.2006.9967。[PubMed] [Cross Ref]

6。 Pallanti S,Bernardi S,Quercioli L.较短的PROMIS调查问卷和网络成瘾量表评估高中人群中的多种成瘾:患病率和相关残疾。 CNS光谱。 2006; 11(12):966-974 [搜索PubMed]。

7。 块JJ。 DSM-V的问题:网络成瘾。 Am J Psych。 2008; 165(3):306-307。 doi:10.1176 / appi.ajp.2007.07101556。 [Cross Ref]

8。 Byun S,Ruffini C,Mills JE,Douglas AC,Niang M,Stepchenkova S,Lee SK,Loutfi J,Lee JK,Atallah M,Blanton M.网络成瘾:1996-2006定量研究的综合。 Cyber​​psychol Behav。 2009; 12(2):203-207。 doi:10.1089 / cpb.2008.0102。[PubMed] [Cross Ref]

9。 年轻的KS。 网瘾:一种新的临床疾病的出现。 Cyber​​psychol Behav。 1998; 1:237-244。 doi:10.1089 / cpb.1998.1.237。 [Cross Ref]

10。 Shapira N,Goldsmith T,Keck P,Khosla UM,McElroy SL。 有互联网使用问题的个人的精神病学特征。 J影响紊乱。 2000; 57(1):267-272。 doi:10.1016 / S0165-0327(99)00107-X。[PubMed] [Cross Ref]

11. Taintor Z.着:卡普兰和萨多克的精神病学综合教科书。 8. Sadock BJ,Sadock VA,编辑。 宾夕法尼亚州费城:Lippincott Williams&Wilkins出版社; 2004年。远程医疗,远程精神病学和在线治疗; 第955–963页。 [考研]

12。 年轻的KS,罗杰斯RC。 抑郁症与网络成瘾之间的关系。 Cyber​​psychol Behav。 1998; 1(1):25-28。 doi:10.1089 / cpb.1998.1.25。 [Cross Ref]

13。 年轻的KS。 在:临床实践的创新:一本资料书。 VandeCreek L,杰克逊T,编辑。 卷。 17。 佛罗里达州萨拉索塔:专业资源; 1999。 网瘾:症状,评估和治疗; pp.19-31。

14。 Yoo H,Cho S,Ha J,Yune SK,Kim SJ,Hwang J,Chung A,Sung YH,Lyoo IK。 注意缺陷多动症状和网络成瘾。 精神病学Clin Neurosci。 2004; 58(5):487-494。 doi:10.1111 / j.1440-1819.2004.01290.x。[PubMed] [Cross Ref]

15。 Leung L.网络属性和互联网的诱人属性是在线活动和网络成瘾的预测因素。 Cyber​​psychol Behav。 2004; 7:333-348。 doi:10.1089 / 1094931041291303。[PubMed] [Cross Ref]

16。 Johansson A,GötestamK。网络成瘾:调查问卷的特征和挪威青年的流行(12-18年)Scand J Psychol。 2004; 45(3):223-229。 doi:10.1111 / j.1467-9450.2004.00398.x。[PubMed] [Cross Ref]

17。 Kaltiala-Heino R,Lintonen T,RimpeläA。网络成瘾? 在一群12-18岁青少年中使用互联网可能存在问题。 上瘾者理论。 2004; 12(1):89-96。 doi:10.1080 / 1606635031000098796。 [Cross Ref]

18。 Niemz K,Griffiths M,Banyard P.大学生病态网络使用的普遍程度以及与自尊,一般健康问卷(GHQ)和去抑制的相关性。 Cyber​​psychol Behav。 2005; 8(6):562-570。 doi:10.1089 / cpb.2005.8.562。[PubMed] [Cross Ref]

19。 Tsitsika A,Critselis E,Kormas G,Filippopoulou A,Tounissidou D,Freskou A,Spiliopoulou T,Louizou A,Konstantoulaki E,Kafetzis D.互联网使用和误用:希腊青少年互联网使用预测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Eur J Pediatr。 2009; 168(6):655-665。 doi:10.1007 / s00431-008-0811-1。[PubMed] [Cross Ref]

20。 Siomos KE,Dafouli ED,Braimiotis DA,Mouzas OD,Angelopoloulos NV。 希腊青少年学生的网络成瘾。 Cyber​​psychol Behav。 2008; 11(6):653-657。 doi:10.1089 / cpb.2008.0088。[PubMed] [Cross Ref]

21。 Weiser EB。 互联网使用的功能及其社会和心理后果。 Cyber​​psychol Behav。 2004; 4(6):723-743。

22. Jackson L,Fitzgerald H,Zhao Y,Kolenic A,von Eye A,Harold R.信息技术的使用和儿童的心理健康。 网络心理行为。 2008; 11(6):755-757。 doi:10.1089 / cpb.2008.0035。[PubMed] [交叉参考]

23。 Yen JY,Ko CH,Yen CF,Chen SH,Chung WL,Chen CC。 网络成瘾青少年的精神症状:与物质使用的比较。 精神病学Clin Neurosci。 2008; 62(1):9-16。 doi:10.1111 / j.1440-1819.2007.01770.x。[PubMed] [Cross Ref]

24。 Ghassemzadeh L,Shahraray M,Moradi A.伊朗高中网络成瘾的流行和网络成瘾者与非成瘾者的比较。 Cyber​​psychol Behav。 2008; 11(6):731-733。 doi:10.1089 / cpb.2007.0243。[PubMed] [Cross Ref]

25。 Kim K,Ryu E,Chon MY,Yeun EJ,Choi SY,Seo JS,Nam BW。 韩国青少年网络成瘾及其与抑郁和自杀意念的关系:问卷调查。 Int J Nurs Stud。 2005。 pp.185-192。

26。 Kraut R,Patterson M,Lundmark V,Kiesler S,Mukopadhyay T,Scherlis W. Internet paradox。 一种减少社会参与和心理健康的社会技术? 是心理学家。 2008; 53(9):1017-1031。

27。 Sanders CE,Field TM,Diego M.互联网使用与青少年抑郁和社会隔离的关系。 青春期。 2000; 35(138):237-242 [搜索PubMed]。

28。 Widyanto L,McMurran M.网络成瘾测试的心理测量属性。 Cyber​​psychol Behav。 2004; 7(4):443-450。 doi:10.1089 / cpb.2004.7.443。[PubMed] [Cross Ref]

29. Khazaal Y,Billeux J,Thorens G,Khan R,Louati Y,Scarlatti E.等。 互联网成瘾测试的法语验证。 Cyber​​pyschol和行为。 2008; 11:703–706。 doi:10.1089 / cpb.2007.0249。 [交叉参考]

30. Ferraro G,Caci B,D'Amico A,Di Blasi M.网络成瘾症:一项意大利研究。 网络心理与行为。 2007; 10:170–175。 doi:10.1089 / cpb.2006.9972。 [交叉参考]

31. Chang MK,法律SPM。 杨氏互联网成瘾测试的因素结构:一项验证性研究。 计算人类行为。 2008; 24:2597–619。 doi:10.1016 / j.chb.2008.03.001。 [交叉参考]

32。 Goodman R.心理测量属性的优势和难点问卷。 J Am Acad Child Adolesc Psychiatry。 2001; 40(11):1337-1345。 doi:10.1097 / 00004583-200111000-00015。[PubMed] [Cross Ref]

33。 Vostanis P.优势和困难问卷:研究和临床应用。 Curr Opin精神病学。 2006; 19(4):367-372。 doi:10.1097 / 01.yco.0000228755.72366.05。[PubMed] [Cross Ref]

34。 Vaizoglou SA,Aslan D,Gormus U,Unluguzel G,Ozemri S,Akkus A,Guler C.在土耳其安卡拉的高中生中使用互联网。 Saudi Med J. 2004; 25(6):737-740。[PubMed]

35。 Halkias D,Harkiolakis N,Thurman P,Caracatsanis S.互联网用于希腊消费者的健康相关目的。 Telemed JE Health。 2008; 14(3):255-60。 doi:10.1089 / tmj.2007.0047。[PubMed] [Cross Ref]

36. Rees H,NoyesJ。移动电话,计算机和互联网:青少年使用和态度方面的性别差异。 网络心理行为。 2007; 10(3):482-484。 doi:10.1089 / cpb.2006.9927。[PubMed] [交叉参考]

37。 Borzekowski DL,Rickert VI。 青少年网络健康信息:跨越障碍的新资源。 Arch Pediatr Adolesc Med。 2001; 155(7):813-817 [搜索PubMed]。

38. Borzekowski DL,Fobil J,AsanteK。阿克拉青少年的在线访问:加纳青少年利用互联网获取健康信息。 Dev Psychol。 2006; 42(3):450–458。[考研]

39。 Pratarelli M,Browne B.互联网使用和成瘾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Cyber​​psychol Behav。 2002; 5(1):53-64。 doi:10.1089 / 109493102753685881。[PubMed] [Cross Ref]

40。 Tsitsika A,Critselis E,Kormas G,Konstantoulaki E,Constantopoulos A,Kafetzis D.青少年色情网站使用:对使用预测因素和心理社会影响的多元回归分析。 Cyber​​psychol Behav。 2009; 12(5):545-50。 doi:10.1089 / cpb.2008.0346。[PubMed] [Cross Ref]

41. Meerkerk G,van den Eijnden R,Garretsen H.预测强迫性互联网使用:一切都与性有关! 网络心理行为。 2006; 9(1):95-103。 doi:10.1089 / cpb.2006.9.95。[考研] [交叉参考]

42。 Morahan-Martin J,Schumacher P.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发生率和相关性。 计算人类行为。 2000; 16:13-29。 doi:10.1016 / S0747-5632(99)00049-7。 [Cross Ref]

43。 Kim E,Namkoong K,Ku T,Kim SJ。 网络游戏成瘾与攻击,自我控制和自恋人格特质之间的关系。 欧洲精神病学。 2008; 23(3):212-218。 doi:10.1016 / j.eurpsy.2007.10.010。[PubMed] [Cross Ref]

44。 Ha J,Yoo H,Cho I,Chin B,Shin D,Kim JH。 在网络成瘾筛查阳性的韩国儿童和青少年中评估精神病合并症。 J Clin Psychiatry。 2006; 67(5):821-826。 doi:10.4088 / JCP.v67n0517。[PubMed] [Cross Ref]

45. Kratzer S,HegerlU。“互联网成瘾”是一种自身的疾病吗?–对过度使用互联网的受试者的研究。 精神病人2008; 35(2):80–83。 doi:10.1055 / s-2007-970888。[考研] [交叉参考]

46. Nannan J,Haigen G.大学生网络使用行为,态度和人格特质的研究。 心理科学2005; 28(1):49–51。

47. Petersen KU,Weymann N,Schelb Y,Thiel R,ThomasiusR。 2009; 77(5):263-271。 doi:10.1055 / s-0028-1109361。[考研] [交叉参考]

48。 McKenna KY,Bargh JA。 从网络空间规划9:互联网对人格和社会心理的影响。 Pers Soc Psychol Rev. 2000; 4:57-75。 doi:10.1207 / S15327957PSPR0401_6。 [Cross Ref]

49。 Yang C.使用计算机过量的青少年的社会精神特征。 Acta Psychiatrica Scandinavica。 2001; 104(3):217-222。 doi:10.1034 / j.1600-0447.2001.00197.x。[PubMed] [Cross Ref]

50。 林SSJ,蔡CC。 台湾高中青少年的感情寻求与互联网依赖。 人类行为中的计算机。 2002; 18:411-426。 doi:10.1016 / S0747-5632(01)00056-5。 [Cross Ref]